『壹』 在旅遊過程中,發生了糾紛如何解決
1、雙方協商;
2、向消費者協會、旅遊投訴受理機構或者有關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3、根據與旅遊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4、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遊客有權在旅遊行程結束後三十日內,要求旅行社為其辦理退貨並先行墊付退貨貨款,或者退還另行付費旅遊項目的費用。
【法律依據】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
當事人不願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合同法》將於2020年12月31日失效)。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三條,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依法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處理。(《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生效)。
『貳』 旅遊途中突發交通事故該如何處理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旅遊途中發生交通事故的,遊客可以要求旅遊公司承擔賠償的責任,如果是其他人承擔交通事故責任的,旅遊公司可以向責任人追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旅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七條旅遊經營者、旅遊輔助服務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旅遊者人身損害、財產損失,旅遊者請求旅遊經營者、旅遊輔助服務者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突發交通事故注意事項
因為交通事故基本都是突發性的,行人和騎車人一無防備,二無防護措施,受傷在所難免。所以,駕駛機動車碰撞了行人、騎車人,即使對方願意「私了」,但只要稱自己身體哪裡傷了或不舒服,我們就要放棄「私了」及時報警,並勸說對方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治療。
發生了事故,見到自己的愛車受到損壞,難免心生怒火、情緒急躁。有的當事人情急之中,忘了保護現場、勘查現場的正事,在沒有獲取證據的情況下直接和對方去理論是非,往往話不投機,發生口角,更有甚者還拳腳相加。
『叄』 遊客在旅遊過程中發生意外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1. 旅行者可以向旅行團申請賠償,維權須在法定期限。
2.遊客在參加旅行社組織的旅遊過程中,出現合法權益被侵害的情形時應當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應注意所謂依法維護權益,必須是在法定期限內,依照法定程序,向法定機關提出自己的維權主張。否則,遊客的合法權益即使遭受侵害亦難以得到維護。
法律依據:《旅遊投訴處理辦法》 第九條 下列情形不予受理:
(一)人民法院、仲裁機構、其他行政管理部門或者社會調解機構已經受理或者處理的;
(二)旅遊投訴處理機構已經作出處理,且沒有新情況、新理由的;
(三)不屬於旅遊投訴處理機構職責范圍或者管轄范圍的;
(四)超過旅遊合同結束之日90天的;
(五)不符合本辦法第十條規定的旅遊投訴條件的;
(六)本辦法規定情形之外的其他經濟糾紛。
屬於前款第(三)項規定的情形的,旅遊投訴處理機構應當及時告知投訴人向有管轄權的旅遊投訴處理機構或者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投訴。
『肆』 旅行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你是怎麼解決的
有人說做導游挺自在的,帶帶遊客,講講導游詞,錢掙掙。
實際上做導游真心不容易。每天起早摸黑的,嘴巴說干,腳底磨破。
每天還要做好功課,講解詞要預習好,下個住宿區要落實好。
特別對一個新手來說更不容易。
記得,剛做導游那會,有一次帶遊客游西湖,經過花港觀魚。司機說他在停車場等我,我說好來。
我胸有成竹,帶著遊客游覽起來。
花港觀魚是由花、港、魚為特色的風景點。西湖十景之一。
地處蘇堤南段西側。佔地面積達20公頃。全園分為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個景區。
紅魚池位於園中部偏南處,是全園游賞的中心區域。池岸曲折自然,池中堆土成島,池上架設曲橋,倚橋欄俯看,數千尾金鱗紅魚結隊往來,潑刺戲水。
遊玩二小時後,收攏了遊客朝公園門口走去。
誰知這個公園有好幾個門。司機以為我是老導游,也沒有仔細交代。
到了門口一問,停車場不在這個門。
我也不敢聲張,在收費工作人員指點趕緊朝另一個門走。緊走慢走,終於出了另一門,找到停車場。
這時我已經大汗淋漓了。
在做導游期間,我有幾次想撂挑子不做了,太不容易做了。但經過多次帶隊,經驗豐富,自然而然地,得心應手帶起隊來。
凡事開頭難啊!
世界上事都是瞬息萬變的,世事無常難所預料的棘手之事。旅行之中也會發生不測的事情。
旅行中主要安全為主,多了解一點安全知識,遇事不慌,冷靜對待,臨危不俱,以最好的方式避免不必要發生的事情,以降低到最少風險。
例如,一個物體發生意外,先觀察後冷靜,保持頭腦清醒,想出最佳方法去解決問題。盡量不能魯莽的去處理事情。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不離其宗。
見招拆招,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以損失最小為目標,以達到目的為標准,。出門在外要有個好心態,比如沒趕上飛機、火車等,急死也無用!那就平和心態改簽,退票,期間可以逛逛街景或者另想它法。都是旅行小插曲,還記憶深刻!
旅行中會經常遇到雜七雜八突發事情,面對突來不是危協人身安全,原則性事問題。退一步海闊天空,是錦囊妙葯,能化解一切問題,確保 旅遊 計劃正常進行。
老話說的好,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帶著一顆誠心快樂心情 旅遊 出發,在人生地不熟的外地,必須以尊重一切心態,尊重當地人文民俗,風土人情,收獲順利。
2018年春季,自駕去皖南,在涇縣境內因避讓對方拖木材超寬卡車,右後輪滑下水泥路基,從村民家裡搬來開價5元一塊磚頭墊車輪。車輛出坑後將磚頭放還原處,敬煙,送一瓶礦泉水表達謝意。借機誇附近的風景太美,居住能長壽,轉移話題。村民不但沒有收取墊磚費,連壓斷價值40塊錢的5棵蠶豆苗,也放棄了收費。
在 旅遊 風景區,常常遇到跟前跟後,喋喋不休滔滔不絕小販,推銷快餐盒飯。許多遊客一再解釋,效果不佳。你只要將克意留在包里半個饅頭,半塊燒餅,半袋鍋巴掏出來一亮,奇效出現,小販對「示窮」方式轉身離開。
我們外出 旅遊 圖的是開心,不主動惹事,也從不怕事,盡量不惹自己生氣,大度的看待一切。 旅遊 中遇到的問題,盡管情況險惡,瞬息萬變,千萬別攻擊他人為准則,是有商量餘地,全身退出,逢難化吉的寶典法寶。
旅行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做好它,享受其中,還是需要一些必要應對,才能化解旅途中的問題。
整體上看,搞好旅行出遊,需要考慮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准備:
明確線路規劃。這是很重要的,也是基本的。你出行,總得知道你要到哪兒,去幾個地方吧,然後如何連接起來,這是線路規劃。如果是跟團或與別人結伙什麼的,需要認可商定的景點與路線,免得途中因喜好不同爭執。
選擇出行方式。出行的方式很多,看你如何選擇了。比如,可以跟旅行團,可以跟驢友群,可以自由行,也可以自駕游等,不同的出行方式對應不同的物資准備和心態。跟旅行團,就得按團的規定時點轉戰於不同的地方,時間約束強,但吃喝睡人家替你安排好了,不用操心;可能還有令人不爽的購物安排,,你得認。跟 旅遊 群,體力你得跟得上,飲食方面需要自我安排的不少,不同群不一樣。自由行,看個人喜好,需要考慮的就是經濟與時間約束,不超個人負擔和超時,干任何事不用與人商量,抬腿就走。自駕,需要一定的經濟能力,但多人一起組個小團出遊,也劃算。不論哪種方式,看你自己的選擇。
做好出行准備。既然出行,就要根據出行時間、方式安排做好相應准備。標配需要有,其他根據不同情況增減。比如身份證件、經費、衣物、葯品和休閑鞋或登山鞋等等,喜歡拍照的需要相機,喜歡登山的預備登山杖,這些都不一樣,視情況而定。
做好出行功課。就是說對將要去的景點,提前看看地理、 歷史 、民族風俗與大致飲食習慣等,形成對所抵地方的認知輪廓,就會對形成深度的旅行,將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結合起來,收益定會不俗,會發現別人看不到的美與內容。目前,有些人願意去做這件事,也有不少人就是淺游,滿足於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這些無可厚非,但需要提升旅行水準。就是做些必要功課善莫大焉。
相處包容互助。這方面主要是說與別人一起,一個團隊時需要注意的,自由行其實也用得上。團隊成員一起,臨時組織一起,興性與價值觀未必一致,但一起走也是緣分,相處一段時間就要包容互助。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不能斤斤計較,這叫包容。遇見分歧既講原則,也要靈活,想想一時之氣壞了心情的損失,謙退就很重要;與當地人相處,得明確你是外地人,需要入鄉隨俗,尊重人家的習俗,這也是包容,包容就少了或不會起爭執。還有互助,如果誰有個麻煩或問題,能幫的積極去幫,幫不上的盡力去做,就能換得友情和和諧。
當然,可能還會有其它方面的准備。做好上面上面的幾個方面,我個人認為基本就能應對,隨機而變,完成愉快的旅行。[微笑]
就事論事,靈活變通解決旅行中遇到各種問題,請相信粉墨兒的應對突發事的處理能力。
你好,樓主非常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我是時光漫步旅行者。
我2016年夏天的時候和認識了幾年的網友騎行青藏線。另外我們還在網上也約好了幾個人一起。由於我自己家裡有事情,所以我推後了幾天坐火車到格爾木等他們,然後一起騎行。因為我一直都是待在沿海這邊,第1次到格爾木之後感覺有一點點的心跳加快。也沒有做過多的調整,第2天我們就去周邊騎行,看了一下鹽湖,來回差不多有100公里。第3天就直接出發了,但是當天的行程海拔爬坡都比較高,所以我就直接高反了。高反之後我就在半途找了一家旅店住了下來,和我一起認識的那個網友也陪了我停下來。其他人就繼續趕往目的地了。當天我們還遇到了幾個騎友,其中有一個60歲也在我們住的旅店停了下來。那個60歲的伯伯他告訴我,既然決定出來了就要堅持下去,因為當初你出來的時候已經說服了很多人,包括自己,也包括自己的親人。任何時候不要輕言放棄。當時我想的確實是這樣的,如果我高反了去不了了,我就會去青海湖,環一圈然後回去。但是他的話給了我莫大的鼓勵,我還是堅持了下來,第2天又重新調整,重新出發。這是我在旅途中遇到一次非常非常大的幫助。這件事也給我人生上了一堂非常有意義的課。
世事變幻不定,怎樣解決旅行途中遇到你問題,關鍵是「腦子里有方,遇事不會慌」。
有一句流行話語叫「活久見」,確實如此,命長經事就會多,出遊多了,什麼事都可能遇上。所以我們不能窮盡所有可能去預防各種意外,解決問題的思路往往比會某些具體實用技術更重要。
一個腦子好使的人最重要的標志就是遇事能隨機應變靈活運用各種資源去解決問題。我們普通人腦子沒那麼好使怎麼辦呢?那就是做好預案!古人雲「預則立,不預則廢」,就說凡事得未雨綢繆提前准備。
就像前面說的,我們不可能把所有困難和意外都做到預料之中。那麼我們就要每次出遊前根據行程特點去做准備。
比如自駕出遊,出行前就要了解清楚沿途道路情況,做好預防車子半路拋錨的准備。要遠游,要提前目的地氣候情況,特別的風俗習慣等,不要冒犯了當地規矩。
所有準備都是有限的,意外都在預料之外,最關鍵的還是心中要有應急預案,遇上突發事件才能心中有譜。所以,我的觀點是做好預案,輕裝出發,與人為善,處處貴人!
去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 旅遊 ,要去大俄羅斯島要塞景點,它是一個海岸防禦堡壘,裝備有各種口徑的海岸炮和軌道炮,整個系統包括地上地下三層,地上裝備有可封鎖海岸的超級口徑岸防炮。此景點位於大俄羅斯島南部的一座山裡,周圍無村鎮,距市區比較遠,無任何公共交通工具,我們只好打車前往,玩了2個多小時結束,無法回市區,因為計程車不可能在那裡等著,我們只好從要塞的小山溝里往大路上走,半個多小時後走到了大路上,累了只好乾等,後來從另一小山溝里出來一輛吉普車,我們像見到救星一樣趕忙招手攔下,車主是一位小夥子,試著與之溝通,但他英語一點不會,我們一邊比劃一邊拿出列印的帶有俄文的目的地給他看,終於明白了,OK,上車,一直把我們送到遠東聯邦大學,臨別合影留念,還送車上小旗給我們,原來他是符拉迪沃斯托克釣魚協會的,這是一次有驚無險的美好經歷。
有幾點和大家分享:
1,遇到問題首先要保持情緒穩定,不要激化矛盾,特別是跟團游。
2,不要和跟團地接社導游糾纏,有問題要及時聯系你發團旅行社,雙方協商解決。
3,要懷感激之心,大家都不容易,出現問題很正常 ,解決問題才是目的。
4,如果你是是自駕游,一定做好攻略,不但要設計好行程,還要充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以免出現不必要的矛盾
5,如果事情發展非你能力所控制,一定選擇報警,執法部門介入可以保證你的安全。
幾點建議希望能幫到你,給你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