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耶路三冷主要居住什麼人
耶路撒冷是由Jeru(城市)和Salem(和平)兩個詞根組成,意思是「和平之城」。 巴勒斯坦國中部城市,世界聞名的古城。人口72.4萬(2006),居民主要是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相傳公元前十世紀,以色列的大衛王曾在此築城建都。公元7世紀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斷移入,並和當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現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2006年5月,耶路撒冷的人口為724,000人,其中65%為猶太人,32%為穆斯林,2%為基督徒。
所以如今猶太人為其主要人口。
② 介紹一下耶路沙冷
耶路撒冷(Jerusalem)這個名稱,根據傳統的說法,是取自兩個希伯來文"ir"--意思是城市和"shalom"--意思是和平,耶路撒冷體現著人類最崇高的渴望,即全人類的和平。猶太人、穆斯林和基督徒在相距不遠的各自的神聖場所自由舉行宗教儀式。經過了5000年的風風雨雨,"和平之城"能迎來真正的和平嗎?
耶路撒冷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是一座飽經滄桑的聞名古城。耶路撒冷最早的居民,是公元前3000年來此定居的一個迦南人部族耶布斯人(閃米特人一支)。公元前2000年,耶布斯人在此前次建造了城堡,命名為"耶路撒利姆",在閃米特語中意為"和平之城"。公元前1020,耶路撒冷成為古色列王國的首都。由於耶路撒冷地處歐,亞,非洲的交通要道,自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20世紀初,一直處於周圍大國的爭奪,佔領之中,多次易主,備受戰米洗劫,曾多次被毀又重建。先後有迦南人、猶太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拜占庭人、埃及人、阿拉伯人、中世紀十字軍、土耳其人和英國人佔領過這座城市。
耶路撒冷且有異常濃厚的宗教色彩,這在全球是獨一無二的。世界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曾先後長期統治該城,其中猶太教500多年,基督教 400多年,伊斯蘭教1200多年。三大教在城內留下了不同時期建造的宗教遺跡有200餘處,最著名的如猶太教聖殿唯一的殘跡哭牆,基督教的聖墓教堂,伊斯蘭教的阿克薩清真寺和薩赫萊清真寺。三大宗教都把 耶路撒冷視為本教的聖地。
戰前的耶路撒冷由老城和新區兩部分組成。老城的城牆是16世紀上半葉奧斯曼帝國在古城廢墟上重建成的,城內面積僅1平方公里,後來形成了穆斯林區,基督教區,猶太人區和亞美尼亞人區4個區(如圖),居民大部分是阿拉伯人。老城外的新區是19世紀中葉發展起來的,城西部分發展最快,居住的幾乎全是猶太移民。
1917年至1947年,耶路撒冷被英國委任統治30年。
1947年聯合國分治計劃規定耶路撒冷由聯合國管理,其范圍包括耶路撒冷市和郊區城鎮,東端為阿布·迪斯,南端為伯利桓,西端為艾因·卡里姆,北端為舒法特,面積為158平方公里。
第一次中東戰爭後,耶路撒冷沿1949年停戰線被以色列和約旦瓜分,耶路撒冷從此分成由約以分別佔領的東、西部,稱東區和西區。1950年1月,以色列宣布耶路撒冷為以色列永久的首都。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又佔領了耶路撒冷東區。1967年6月,以色列頒布法律,宣布東西耶路撒冷合並,並將市區范圍擴大為176平方公里,把約旦河西岸的大片土地並入其中。目前全市人口65萬,其中猶太人45萬,巴勒斯坦人18萬,基督徒1.4萬。1980年7月,以色列議會通過議案,把耶路撒冷定為以色列"永久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聯合國安理會於1980年8月20日通過決議,認為以色列議會的法案是違反國際法的。在此前後,聯合國曾多次通過決議,遺責以色列吞並耶路撒冷。迄今為止,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都不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1988年11月,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宣告成立,並宣布耶路撒冷市為其首都。
③ 以色列多少人口
④ 伊朗聖戰旅有多少人
聖城旅,原來叫耶路撒冷旅。總人數據說有五千人。負責伊朗對外的特殊作戰任務。也就是在中東各國擴展伊朗的影響力。黎巴嫩伊拉克敘利亞葉門都有他們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