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旅遊攻略 > 如何結合公益和研學旅遊

如何結合公益和研學旅遊

發布時間:2023-02-04 15:20:49

A. 作業2 研學機構組織研學活動的時候運用哪些措施可以體現公益性

向社會做出貢獻。
作為教學實踐活動,只要組織得當,能收獲的東西還是很多的,這點是不能否定的。
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游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

B. 研學旅行的國家政策及相關文件

2016.11.30教育部發布:《教育部等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認證了研學旅

行的重要性;

2017.1.10國家旅遊局發布《研學旅行服務規范》,詳細提出研學旅行的安全性問題;

2017.8.22教育部發布《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指出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刻不容緩;

2017.9.25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已經確立納入學校教育學分系統;

2017.11.20教育部發布:《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或營地」公示名單》,正式

官方公示了研學旅行示範基地。

為了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國家大力支持研學旅行,近年來發布多項重要文件,要求為學

生創造更豐富的研學旅程,創造更安全的研學環境。研學旅行正當時!

1、《教育部等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教育部於2016.11.30發布)

解讀: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

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

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

2、《研學旅行服務規范》(國家旅遊局於2017.1.10發布)

解讀:

《研學旅行服務規范》是國家旅遊局針對研學旅行實施做出的權威性的規範文件,其中對人員

配置、產品分類、服務改進、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研學旅行機構或學校可以針對此文

件查漏補缺,及時調整。

3、《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教育部於2017.8.22發布)

解讀:

《指南》主要明確學校組織開展研學旅行,以推進中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在研學旅行實施

過程中,校外機構應與學校的通力協作,已達學校教育目標,這是尤為重要的。

4、《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教育部於2017.9.25)

解讀: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的必修課程,與學科課程並列設置,是

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5、《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或營地」公示名單》(教育部基礎教育司

2017.11.20)

解讀:

文件大致明確了中小學研學實踐基地和營地的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對研學旅行及營地教育從業

者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C. 怎麼讓孩子在研學旅行中得到最好的體驗

1.2018年「營動中國」全國青少年戶外營地夏令營【楚雄站】全國招募

為什麼我們需要研學旅行?

研學旅行要帶給孩子什麼樣的成長?

研學產品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品質?

如何讓孩子在研學旅行中得到最好的體驗?

「研學旅行」踐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任何一種新型理念的踐行,背後難免會生出一些問題,對「研學旅行」在實踐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歸納為:

第一,「研學旅行」方案的大而籠統,難接地氣。由於國內不同地區所擁有的旅遊資源不一,承載能力有異,基礎設施也有自身的特點,所以在研學目的地的選擇及其研學方案的制定時,要慎重且要接地氣。那麼如何接地氣,就是要在一個大的原則下,盡量堅持一些具體的原則,距離選取「就近」原則,目的地選擇「個性」原則,教育內容與活動方式設置「多樣化」原則,以及堅持不同季節旅遊人群與當地旅遊資源的「變化」原則。更為重要的是,研學方案的制定,一定要考慮到研學結束後是否真的能惠及「研後之教」,這直接關繫到研學活動的持續開展。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來源:楚雄微旅遊

D. 如何開展學校研學旅行活動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有組織的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開展研學旅行,有利於促進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對我縣紅色、綠色、古色文化的認識,激發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家鄉;有利於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促進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有利於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從小培養學生文明旅遊意識,養成文明旅遊行為習慣。

學校研學旅行活動開展流程

一、初步確定活動地點、時間、主題、規模

二、學校組織召開開展研學的班主任會議

三、班主任向學生作研學動員(自願自費),下發《告家長通知書》,要求班主任向家長宣傳研學旅行的意義,動員集體出行。

四、收集統計參加研學活動人員名單(含老師名單)(必須含有正確名字和身份證號碼,身高,體重,便於發放服裝),貧困學生要提供村裡證明

五、研學承辦機構向學校提供第一次審批表所需的有關材料:1、研學實踐機構資質材料、2、活動方案、3、安全應急預案、4、費用支出預算、5、研學人員名單

六、學校第一次向教育局申報《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活動審批表(一)》( 教育局在活動開展兩周前審批 )

七、收集確定研學活動人員名單根據名單分車分組(每車分3-4個組:1生活保障組、以班級為單位,每班4人;2導游組、以班級為單位,每班4人,請學生提前收集景點介紹,形成簡單導游詞與學生互動;3宣傳組每班4人;4活動策劃組,每班4人,一日活動可省),確定帶隊老師名單,並報給研學承辦機構

八、研學承辦機構提供:1、人員旅遊意外險單圖片及名單、2、活動出行交通工具資料(車號)、3、司機駕駛資格證明、4、隨隊醫生資格證明。

九、學校向教育局第二次申報《於都縣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活動審批表(二)》( 教育局在活動開展前兩天審批 )

出發前集中、行前一課。另:學校需要准備:《領導致辭》、《學生代表發言》、選4位旗手(2男2女)、帶學校公章。

活動結束後第一個工作日或第二個工作日總結,學校組織學生寫游記或感想。

E. 研學旅行如何才能做到寓教於樂,游學相長

研學旅行是知與行的結合,

是孩子們開闊視野,砥礪心志,

進行實踐體驗的一次難忘的成長契機,

讓學生在旅行中全面鍛煉自己的能力,

不斷攀升自我挑戰的新高度!

組織機構:中教國際

中教國際教育交流中心(簡稱「中教國際」)隸屬於(教育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是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的以從事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為主業的獨立法人機構,是首批獲得教育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資格認定(資質認定書編號:教外綜資認字【2000】3號),可開展跨省市教育服務和出國游學、留學業務的全國性機構之一。

中教國際全國研學部依託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的全國網路以及三十多年來積累的國際教育交流經驗、關系和渠道,致力於提供研學資訊、研學資源、研學政策、研學課程、師資培訓、研學線路、研學基地建設、媒體推廣等研學旅行綜合信息資訊與服務解決方案,打造國內外研學影響力品牌。

專業團隊、質優誠信:

中教國際研學部擁有數年的教育培訓、教育活動經驗和十幾年的戶外旅遊經驗,所有工作人員從事教育行業、旅遊行業5-10年以上,並具有相應的專業資質。

官方機構、師資保障:

作為國家教育部直屬機構,我們擁有資質雄厚的師資團隊,保障了項目課程專業性處行業內頂尖水平。

成功案例、不勝枚舉:

我們成功舉辦了16期「研學指導師」培訓班,每年組織三十餘次親子戶外體驗活動、學校研學實踐活動等。

F. 怎麼讓孩子在研學旅行中得到最好的體驗

「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

我們走讀,我們走心。

我們是行者,我們讀天下。

詩與遠方並不在課堂,

每一次的出發都是一次新的遇見。

每一段的旅程都會有新的感慨,

G. 2021年國家研學旅行政策

各市(行署、企業、省直管縣)教育局、發改委、公安局、財政局、交通局、文化局、食葯監局、旅遊局、團委,佳木斯保監分局等有關部門: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
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根據《教育部等 11 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的意見》精神,結合我省實際,現就推進中小學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重要意義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 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全社會齊抓共管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聯合行動。開展好研學旅行工作,對於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學生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對於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於促進學生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踐行學思結合、知行統一理念,養成文明旅遊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各地各部門要把研學旅行擺上重要位置,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配合,推動研學旅行健康快速發展。
二、工作目標

以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為根本目的,以預防為重、確保安全為基本前提,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為著力點,以統籌協調、整合資源為突破口,因地制宜開展研學旅行。讓廣大中小學生在研學旅行中感受祖國大好河山,感受中華傳統美德,感受革命光榮歷史,感受改革開放偉大成就,增強對堅定「四個自信」的理解與認同;同時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人做事,促進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促進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開發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遴選和建設一批具有良好示範帶動作用、安全適宜的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綜合實踐基地;打造一批具有我省地域及文化特色的研學旅行精品線路; 建立一套規范管理、責任清晰、多元籌資、保障安全的研學旅行工作機制;探索形成中小學生廣泛參與、活動品質持續提升、組織管理規范有序、基礎條件保障有力、安全責任落實到位、文化氛圍健康向上的研學旅行發展體系;推動資源共享和區域合作, 帶動省外學生到我省開展研學旅行。
三、基本原則

教育性原則。研學旅行要結合學生身心特點、接受能力和實際需要,注重系統性、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實踐性原則。研學旅行要因地制宜,呈現地域特色,引導學生走出校園,在與日常生活不同的環境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了解社會、親近自然、參與體驗。
安全性原則。研學旅行要堅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機制, 明確安全保障責任,落實安全保障措施,確保學生安全。
公益性原則。研學旅行不得開展任何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性創收,對貧困家庭學生要減免費用。
普惠性原則。研學旅行應面向以中小學生為主體的全體學生, 保障每個學生都能享有均等的參與機會。
協同性原則。研學旅行是系統工程,所涉及的部門、單位要加強協作,分工負責,創新體制機制,形成合力,資源共享。
四、任務措施
1. 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中小學研學旅行的統籌安排和業務指導。各中小學要結合實際,將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與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考慮。根據教育教學計劃靈活科學安排研學旅行時間,原則上安排在小學四到六年級,初中、高中的非畢業年級。每學年安排一次,每次小學 2 至 3 天、初中 3 至 4 天、高中4 至 5 天。研學旅行盡量錯開旅遊高峰期。
2. 科學設計研學旅行內容。學校根據學段特點和地域特色, 逐步建立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為主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體系。要以教育部門為主導,以研學為主線,發揮學校的主體作用,科學制定研學課程實施方案,確立課程目標、研學內容、實施途徑、組織管理、總結反思和系統評價等核心要素。要精心設計研學旅行活動課程, 有序開展紅色教育類、人文類、體驗類、地理類、歷史類、科普類、拓展類、研究類等多種主題課程,做到立意高遠、目的明確、活動生動、學習有效,避免「只旅不學」或「只學不旅」現象。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要與研學旅行基地(營地)、景點、旅行社等聯合開發課程化研學手冊,科學設計相關課程及活動流程。要將校園文化和研學旅行有機結合,踐行學校文化精神,提升研學旅行實效。要利用好黑龍江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和豐富資源,依託我省大森林、大冰雪、大界江、大湖泊、大濕地、大熔岩、大油田、大農場等自然資源及紅色旅遊資源,開展好研學旅行活動。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探索開展中小學生赴境外研學旅行,組織中小學生到境外學習語言和其他短期課程、開展文藝演出和交流比賽、訪問友好學校、參加夏(冬)令營等開拓學生視野、有益學生成長的活動,並嚴格參照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國家旅遊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對中小學生參加夏(冬)令營等有關活動管理的通知》及《中小學學生赴境外研學旅行活動指南》等相關規定執行。
3. 加強研學旅行基地建設。各地要根據研學旅行育人目標,

結合域情、校情、生情,依託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紅色教育資源和綜合實踐基地、大型公共設施、知名院校、工礦企業、科研機構等,遴選建設一批安全適宜的知識科普型、體驗考察類、勵志拓展類、自然觀賞類等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省級教育部門將會同相關部門探索建立基地的准入條件、服務標准、退出機制和評價體系,命名一批省級研學旅行基地。
對入選的基地實行定期評估驗收,動態管理。研學旅行基地(營地)要建設學生集體食宿和集體活動場所,也可以依託學校、軍訓基地等社會已有資源安排學生食宿,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及飲食住宿安全。各市(地)、縣(市、區)要借鑒省里的辦法,每年遴選、公布當地的研學旅行基地(營地)推薦目錄。原則上各地各校研學旅行活動要在具有相關資質的研學旅行基地進行。

要以基地為重要依託,積極推動資源共享和區域合作,打造一批示範性研學旅行精品線路,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聯互通的研學旅行網路。各基地要將研學旅行作為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情省情教育的重要載體,突出祖國大好風光、民族悠久歷史、優良革命傳統和現代化建設成就,根據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學段的研學旅行目標,有針對性地開發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參與性、互動性、體驗性活動項目。每年各地要將研學旅行基地信息報省教育廳備案,並公示。
4. 規范活動組織管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探索

制定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規程,做好先前准備、行中研學、行後展評等各環節工作,確保「活動有方案,行前有備案,應急有預案」。學校(即主辦方,應具備法人資質)組織開展研學旅行可採取自行開展或委託開展的形式,提前擬定活動計劃並按管理許可權報教育行政部門備案,通過家長委員會、致家長的一封信或召開家長會等形式告知家長活動意義、時間安排、出行線路、費用收支、注意事項等信息,加強學生和教師的研學旅行事前培訓和事後考核。
學校自行開展研學旅行的,要根據需要配備一定比例的學校領導、教師和安全員,也可吸收少數家長作為志願者,負責學生活動管理和安全保障,與家長簽訂協議書,明確學校、家長、學生的責任權利。
學校委託開展研學旅行的,要與有資質、信譽好的委託企業或機構(即承辦方,應為依法注冊的旅行社或法人機構)簽訂協議書,明確其承擔學生研學旅行安全責任。學校應至少派出一人作為主辦方代表,負責督導研學旅行活動按計劃開展。每 20 位學生宜配置一名帶隊老師,帶隊老師全程帶領學生參與研學旅行各項活動。承辦方應為研學旅行活動配置一名項目組長,項目組長全程隨團活動,負責統籌協調研學旅行各項工作;應至少為每個研學旅行團隊配置一名安全員,安全員在研學旅行過程中隨團開展安全教育和防控工作;應至少為每個研學旅行團隊配置一名,負責制定研學旅行教育工作計劃,在帶隊老師、導游員等工作人員的配合下提供研學旅行教育服務;應至少為每個研學旅行團隊配置一名導遊人員,負責提供導游服務,並配合相關工作人員提供研學旅行教育服務和生活保障服務。
省教育廳將聯合相關部門按照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及育人需要,對開展研學旅行工作的人員進行專業培訓,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也應強化人員培訓,提高講解、輔導學生互動體驗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加強研學旅行科學研究,以課題研究為引領,依託有關高校、研究機構,探索推進研學旅行工作的有效模式。
5. 健全經費籌措機制。各地可採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籌措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經費,探索建立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共同承擔的多元化經費籌措機制。各地要結合實際,明確經費籌措的相關標准,加強經費的統一管理和使用,嚴格精選承辦單位,減輕家庭經濟負擔。交通部門對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公路和水路出行嚴格執行兒童票價優惠政策。
鐵路部門可根據研學旅行需求,在能力許可范圍內積極安排好運力,優先辦理,對達到相關條件和標準的要提供專列或安排單獨車廂。文化、旅遊、文物等部門要對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施景區、景點、場館門票減免政策,愛國主義教育場館(區、點)門票要按照規定費用全免,其它場館(區、點)門票優惠價格原則上要低於社會旅遊團隊價格和學生門票的價格,並提供優質旅遊服務。
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會同教育行政部門推動將研學旅行納入校方責任險范圍,指導保險行業提供並優化校方責任險、旅行社責任險等相關產品及服務,鼓勵保險企業開發有針對性的產品,對投保費用實施優惠措施。鼓勵通過社會捐贈、公益性活動、發動企業及愛心團體人士等在研學旅行經費、場地、交通等方面給予支持。倡導節儉出行,在吃、住、行方面鍛煉學生意志發展,杜絕豪華旅行。
6. 建立安全責任機制。各地要制訂科學有效的中小學生研學

旅行安全保障方案,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責任落實、事故處理、責任界定及糾紛處理機制,實施分級備案制度,做到層層落實,責任到人。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督促、指導學校落實安全責任, 嚴格審查學校報送的研學課程實施方案、學生保單信息、研學基地線路相關信息、學校預案、旅行社等服務和接待單位的旅行預案(包含使用的司機、出車的檢驗合格單)等等,學校必須按規定的實施方案、安全預案出行,並落實全過程。學校要做好行前安全教育工作,與委託開展研學旅行的企業或機構簽訂安全責任書(承諾書),與家長簽訂安全責任書,明確各方安全責任;負責確認出行師生全員購買意外險,投保校方責任險。
教育部門會同旅遊部門審核開展研學旅行的企業或機構的准入條件和服務標准,認定一批有資質、規模大、信譽好的企業或機構,明確委託企業或機構承擔學生研學旅行安全責任。交通部門負責督促有關運輸企業檢查學生出行的車、船等交通工具,杜絕使用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車輛和駕駛人接送研學旅行學生,完善研學旅行基地周邊的道路標志標識設施,為研學旅行提供安全暢通的道路環境。公安、食品葯品監管等部門加強對研學旅行涉及的住宿、餐飲等公共經營場所的安全監督,依法查處運送學生車輛的交通違法行為。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負責指導保險行業提供並優化校方責任險、旅行社責任險等相關產品。
五、組織保障
1.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各級政府統籌,教育行政部門牽頭, 發改、公安、財政、交通、文化(文物)、食葯監、旅遊、保監、共青團和鐵路等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協調領導小組,負責研學旅行規劃、統籌、管理和指導,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制訂相應工作方案,將職責層層分解落實到相關部門和單位,定期檢查工作推進情況。各中小學校成立專門機構,結合本地實際制訂實施方案,建立相關制度,積極組織實施。
2. 強化督查評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將中小學生參加研學旅行情況納入對學校綜合考評體系的重要內容,成立由教育行政部門牽頭,中小學校、教科研部門、校外教育機構、旅行社等部門為成員的研學旅行課程研發團隊。學校要在充分尊重個性差異、鼓勵多元發展的前提下,對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情況和成效進行科學評價,並將評價結果逐步納入學生學分管理體系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加大對研學旅行旅行社、學校帶隊教師以及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加強對研學旅行目的地的評價與管理、掛牌與認證。各級政府教育督導部門要把研學旅行納入對學校綜合督導評估范圍,重點對研學旅行經費保障、基地建設、優惠政策、部門職能、規范管理等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

3. 加強宣傳引導。各地要有序啟動研學旅行試點,在中小學廣泛開展研學旅行實驗區和示範校創建工作,充分培育、挖掘和提煉先進典型經驗,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建立研學旅行家校、家社聯席會議制度,積極創新宣傳內容和形式,向家長宣傳研學旅行的重要意義,向學生宣傳「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重大作用,為研學旅行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

H. 研學旅行是等不起的素質教育

研學旅行的核心目標是育人,其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並培養富有 社會 責任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中國特色 社會 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我國當下的研學旅行處於發展的初期 探索 階段,簡單的「教育+ 旅遊 」、粗放的「講解+參觀」、拼湊的「主題+活動」、隨意的「景點+課本」、誇大的「宣傳+包裝」,已經導致研學旅行的本意被扭曲和誤讀,有走向「 旅遊 化、形式化、生意化、功利化」的趨勢,必須加以糾正並引導其回歸到發展中小學生綜合素質,實現育人目標的正確軌道上。

正確理解研學旅行內涵是當前第一要務。研學旅行是教育並非研究性學習與旅行體驗的簡單結合,絕非形式上的 旅遊 與課本知識的粗放組合。研學旅行是教育部門或學校列入教學計劃的校外教育課程,其本質是讓中小學生以旅行體驗的方式開展研究性學習。

研學旅行的核心要素包括教育思想、教學目標、課程、師資、環境、管理、安全、旅行和生活服務等。作為一種校外教育,研學旅行不僅是教育部門的任務,更是全 社會 的責任。

學校或教育部門在研學旅行的交通和安全監管等保障體系方面明顯力不從心。為此,形成政府教育職能機構監管、學校組織教學、 社會 機構參與服務、媒體和家庭監督的合作運行機制,是做好研學旅行工作的必由之路。

開展研學旅行必須緊緊圍繞教育性、實踐性、安全性、公益性等原則,開放辦學思想,打開圍牆的束縛,發揮市場的杠桿作用,激活 社會 資源,開展有生活溫度和生命質量的教育。研學旅行的基本原則與市場機制不僅不矛盾,而且必須有機結合,互補短板,通力合作,才能發揮全 社會 力量,促進研學旅行的 健康 持續發展。

祖國大好河山是學生歷練綜合素質的體驗場。如果說學校是學生知識學習的天堂,祖國大好河山就是學生歷練綜合素質的體驗場。研學旅行符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讓廣大中小學生融入 社會 大課堂,在體驗中感受,在感受中分享,在分享中反思,在反思中感悟,在感悟中覺察,在覺察中覺醒。

開展好研學旅行,要正確處理和准確把握德與才的本質關系。在一定的意義上,德可以理解為「德性」,才則可以理解為知識和能力。在德與才的關繫上,教育要以德為先,以德為本。

研學旅行就是要發展學生的德性、知識和能力相融通的綜合素質。知識是圖像性和符號性的信息,其獲取主要依靠聽知和閱知;技能是動作程序性和協調性的信息,其提升主要依靠實踐和訓練;而德性是情景性、情節性和情意性的信息,其養成主要依靠在特定的情景和事件中的主體體驗與多元經驗的有效鏈接。研究表明:隨著學習時間加長和強度加大,知識和技能會成正比式顯著提升,而德性與學習者的學習時間和強度並不成正比。

要提防僅傳授知識技能弱化德性素質修養的假研學。在研學旅行中要處理好知識教育的「知道」、技能教育的「會了」和德性教育的「願意」之間的關系,讓德性教育融匯於顯性的知識和技能教育之中。研學旅行的首要任務是立德樹人,因此要提防其走向僅僅以知識和技能的傳授為主,弱化德性素質修養的假研學。

研學旅行是體驗教育,基地和營地都是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體驗場。讓學生在虛擬與現實的情景和情境交互中,以近乎真實的、貼近生活和生命的事件,讓沉浸式的旅行體驗滋潤廣大中小學生渴望成長的心田。

I. 在此次事情之後,研學旅行行業將如何發展

行業發展趨勢:研學旅遊在產品層面的豐富將成為未來的發展重點

研學旅遊在產品層面的豐富將成為未來的發展重點:工業科技研學游、農業研學游、文化研學游、拓展研學游等。2017年,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一共推薦了204個「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14個「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主要涵蓋的也是這幾個類型的研學旅行目的地類型。



《意見》提出各地可採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籌措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經費,探索建立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共同承擔的多元化經費籌措機制。交通部門、鐵路部門、文化、旅遊等部門通過執行兒童票價、減免門票等方式支持研學旅行開展。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會同教育行政部門推動將研學旅行納入校方責任險范圍,鼓勵保險企業開發有針對性的產品,對投保費用實施優惠措施。鼓勵通過社會捐贈、公益性活動等形式支持開展研學旅行。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研學旅行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閱讀全文

與如何結合公益和研學旅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4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