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修學旅行源於哪個國家
修學旅遊是一種以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或增加見識為旅遊動機的旅遊活動。即所謂的邊游邊學、寓教於游,游為方式,學為目的。「修學旅遊」一詞源於日本,日本自明治維新就開始鼓勵修學旅行,它在教學大綱中規定,小學生每年要在本市做一次為期數天的社會學習,初中生每年要在全國做一次為期數天的社會學習,高中生每年則要在世界范圍做一次為期數天的社會學習,謂之「修學旅行」,1998年海外修學旅遊學生達1 5萬人。如今,學生有組織和有計劃的修學旅遊,成為發達國家素質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據總部設在丹麥哥本哈根的國際學生旅遊聯合會統計,90年代初, 該會每年就售出專門針對青少年學生的旅遊優惠卡1 5 0多萬張;德國巴伐利亞州政府明確將修學旅行及其載體——青年旅舍寫入了當地的教育法,對修學旅行的課程、方式、時間等都作了明確規定。
② 「修學旅遊」這個概念是蝦米意思
其實就是在旅遊的過程當中進行學習,或者說以學習某類東西為目的,進行的旅遊過程,跟游學的概念類似.
譬如說到國外進行學術考察,分析國外的人文特徵,鍛煉自己的外語能力,都算是修學旅遊.當然也包括學者到其他地方研究調查和旅遊結合在一起這種情況.
③ 修學旅遊的涵義
1.修學旅行析義。奧地利維也納經濟大學旅遊研究所對旅遊下的定義是:「旅遊可以理解為是暫時在異地的人的空餘時間的活動,主要是出於修養;其次是出於受教育、擴大知識和交際的原因的旅行;再是參加這樣或那樣的組織活動,以及改變有關的關系和作用[6]。」 法國學者讓·梅特森認為,「旅遊是一種休閑的活動,它包括旅行或在離開定居點較遠的地方逗留。其目的在於消遣、休息或為了豐富他的經歷和文化教育。」羅伯特。麥金托什從旅遊動機的角度指出人們出遊的四大動機之一是文化動機,即了解和欣賞異地文化、藝術、風俗、語言和宗教等,表現出了一種求知的慾望[7]。可見旅遊的基本目的是消遣和增長知識。修學旅遊亦稱游學、修學游、修學旅行、教育旅遊等。國家旅遊局綜合協調司白四座認為,所謂修學游,主要指針對學生群體設計的以語言學習、教育機構觀摩為特點的旅遊產品。修學游,既非單純的旅遊,也非純粹的教學,它介於游與學之間,又融合了游與學的內容,重點在游,而不簡單只是修學,是一種以游相伴、以學為主的旅行。也有人認為,修學旅行是指在校學生在學習期間,為了配合課堂及書本所學並彌補其不足,開展的以豐富知識、增長見聞、擴大視野、培養素質、增進交流以及學科實踐等為目的的旅行活動。組織學生到對方國家、地區參加學習為主要內容的旅遊形式,是最能直接體現旅遊戶外教育功能的旅遊產品[8]。
上述關於修學旅遊的描述反映了修學旅遊的基本功能特徵,但存在兩方面缺陷,一是僅僅把修學旅遊定義為學生群體的行為,忽略了非學生群體,這等於在理論上排斥了更大的顧客和市場,事實上,修學旅遊自古以來就是各類人群、各個階層皆可參加的事情,將來也是;二是強調了學習、教育功能,忽略了修學旅遊作為旅遊產品的娛樂功能,修學旅遊不是讀書學習,它本質上是一種旅遊行為。綜合古今中外的歷史實踐,修學旅行的定義應該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主旨,以一定的修學資源為依託,以特定的旅遊產品為載體,以個人的知識研修為目標,以旅遊為表現形式的市場化的專項旅遊項目。
2.修學旅行構成要素。羅伯特·麥金托什在《旅遊學—要素,實踐,基本原理》(1980)一書中指出:旅遊是由遊客、旅遊企業、目的地政府和目的地居民在吸引和接待旅遊及其遊客的過程中產生的現象與關系之和。從對客源地到目的地的空間位移過程進行描述旅遊者活動的雷珀旅遊系統模型[9](Leiper,1987)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旅遊系統包括旅遊客源地、旅遊目的地、旅遊通道等三個基本要素,旅遊者藉助旅遊交通系統從客源地到目的地出遊、逗留以及返回的過程,構成了旅遊活動的完整領域。雷珀模型告訴我們所有旅遊要素都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根據修學旅遊活動的特點和規律,其構成要素應該由以下五項組成(如圖1):
修學旅遊產品 修學旅遊者圖1: 修學旅遊要素結構模型修學旅遊企業 目的地政府修學旅遊目的地
(1)修學旅遊者,是修學旅遊產品消費的主體,以在校學生群體為主,各類專項研修旅遊愛好者、科研人員也是重要組成部分,是修學旅遊產品存在的前提;
(2)修學旅遊產品,是修學旅遊的客體,是幫助游學者達成修學游目的的核心要素;
(3)修學旅遊目的地,指具備修學旅遊資源和服務設施的中心鎮,是修學旅遊活動的載體;
(4)目的地政府,是修學旅遊活動的主導者,它主導修學旅遊資源的保護、開發,修學旅遊產品的規劃、管理等,通過對旅遊行業的一系列管理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等收益的最大化的政府目標;
(5)修學旅遊企業,是旅遊產品的設計、供給和組織實施的功能部門,修學旅遊者和修學旅遊產品的媒介,由於企業的逐利性,所以旅遊企業是修學旅遊不可或缺的必要元素,是市場開發的催化劑。完整的修學旅遊活動,是上述五個要素以修學旅遊者為中心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互為制約的結果。
3.修學旅遊特性。英國著名旅遊學專家克里斯·庫珀高度概括了旅遊的5個本質屬性為:社會綜合、經濟消費、文化休閑、國際政治和生活方式[6]66,修學旅遊作為專項旅遊產品,除了共同屬性外,還具有自己的特性:
(1)教育和旅遊的功能統一,修學旅遊是典型的寓教於樂的教育產品,同時它的產品內涵充滿知識性、產品之間有著明顯的主題性差別,在旅遊動機和功能上看充滿教育性,從形式上看充滿娛樂性,從活動方式上看又有體驗性,它與學校教育相比較,使知識的傳播和吸收變得更生動和直觀,富於趣味。
(2)文化和經濟的產業統一。文化與經濟是互為表裡的關系,探尋文化是旅遊者的需求,旅遊是對文化需求的經濟供給,旅遊產業體現出明顯的文化屬性;為了滿足旅遊者的需求,旅遊產業必須經營和提供旅遊文化產品,修學旅遊具有文化教育和經濟產業的雙重屬性,是文化與經濟的完美融合。
(3)區域和國際的空間統一。文化首先是地域的和民族,然後才是國際的和世界的,修學旅遊產品主要是以地域或民族的歷史文化為資源,開發設計為可供研修的旅遊產品,相對於本地區本民族的修學者而言,國際修學者能使這些歷史文化遺產呈現更大國際意義和價值,也使之更具經濟價值。
(4)現實和發展的時間統一。文化是活的,是現世和未來的,隨著與旅遊的交融,文化也會獲得更好的發展;文化旅遊是旅遊業發展的未來方向,整合了更多功能的修學旅遊產品是旅遊的高端文化產品,它聯結著現實和未來,在經濟和文化在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4.修學旅行分類。修學旅遊可以作狹義、廣義的分類,狹義的修學旅遊是指在校學生課余課外的修學旅遊活動;廣義的修學旅遊是指所有以修學為主題或目的,以旅遊為手段或形式的出遊活動。本文所議指狹義的修學旅遊。在國際視野看,修學旅遊可以分為入境游、出境游和國內游;按行為模式可分為團體修學旅遊和個人修學旅遊;按學科分類可分為自然科學修學旅遊和人文社科修學旅遊;按體驗程度可分為單向體驗修學旅遊(聽講、觀光等)和雙向體驗(互動和參與)修學旅遊等。
④ 「修學旅遊」這個概念具體怎麼解釋
修學旅遊,是旅遊者(可是學生身份,也可非學生身份)以開闊視野、增長知識、豐富閱歷為目的而形成的旅遊活動。
⑤ 修學旅遊的簡介
孔子以周遊列國著稱,他曾率領學生在艱難困頓中遍踏山川都邑,廣求知識,豐富閱歷,考察政風民情,宣傳禮樂文化長達14年之久,堪稱世界修學旅遊的先師和典範。中國歷代王朝接待來自歐洲、日本、琉球、俄羅斯、高麗、交趾等國人員來華修學旅遊。盛唐時期,來華修學旅遊盛極一時,日本留學生阿倍仲麻呂19歲在長安太學學習,後中進士第,歷任司經局校書、左拾遺、左補闕、秘書監兼衛尉卿,玄宗喜其才賜名晁衡[1],在華修學、旅遊共53年,著有《古今集》傳世;唐玄奘西天修學旅遊取佛經也流芳千古;此後的馬可·波羅在元朝任職、游學17年,寫下著名的《馬可·波羅游記》;清雍正六年(1728)還在國子監中設俄羅斯專館;陶行知也倡導修學旅行,並積極推動「新安小學長途修學旅行團」作全國性旅行,一路修學,一路放映抗日救亡電影,賣進步書報、演講、勞軍,成為當時聞名國內外的「新旅」,他和田漢共同作詞的「新安旅遊團團歌」成為30年代的著名歌曲[2]。
古希臘、古羅馬是歐洲文明的發祥地,古代西方哲人、科學家、社會學家的求知修學旅遊最早在此興起。畢達哥拉斯、阿基米德、亞里士多德等等聖賢都是在周遊列國的交流、考察、講學中形成著作和學術思想的。歐洲修學旅遊的高潮興起於17世紀的「大游學」(grand tour)運動,起初是英國、德國的貴族子弟到法國和義大利求學的「漫遊式修學旅遊」,正如亞當·斯密所說,「在英國,年輕人一到中學畢業,不等投考大學便被送往外國旅行,這已成為日漸濃厚的社會風氣。人們普遍認為,我們的年輕人完成旅行歸來之後會有很大的長進」。游學者一邊游歷名山大川、古城遺址、文化古跡,一邊學習語言、文化、社交藝術、禮節禮儀等,游學人群逐漸擴大到了成年人,並且成為知識階層和社會上層的一種生活方式[3]。至今,在英國仍然流行高中畢業後讓學生們休學一段時間,開展旅遊等社會活動的做法。 但是「修學旅遊」一詞卻源於日本,日本自明治維新開始鼓勵修學旅行,它在教學大綱中規定,小學生每年要在本市做一次為期數天的社會學習,初中生每年要在全國做一次為期數天的社會學習,高中生每年則要在世界范圍做一次為期數天的社會學習,謂之「修學旅行」,1998年海外修學旅遊學生達1 5萬人。如今,學生有組織和有計劃的修學旅遊,成為發達國家素質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據總部設在丹麥哥本哈根的國際學生旅遊聯合會統計,90年代初, 該會每年就售出專門針對青少年學生的旅遊優惠卡1 5 0多萬張[4];德國巴伐利亞州政府明確將修學旅行及其載體——青年旅舍寫入了當地的教育法,對修學旅行的課程、方式、時間等都作了明確規定。
2.我國修學旅遊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後,我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往日益增加,作為一項有特色和有意義的專項旅遊項目,修學旅遊呈現出進出兩旺的勢頭。本文以入境、出境和國內修學旅遊三個大類分別介紹其現狀:
(1)入境修學旅遊。成為我國目前最具活力和潛力的黃金旅遊市場之一。1)從資源的角度看,我國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的地區集中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其中以陝西、山東、河南、江蘇、北京、上海等地為主;2)從產品開發的角度看,修學旅遊品種多種多樣,如蘇州設計出具有地方特色、代表中國文化精髓的系列旅遊產品:以寒山寺等為載體的宗教專題旅遊,以吳門書畫為載體的書法繪畫吳文化系列游,以古典園林為載體的世界園林遺產游,以評彈崑曲為載體的傳統戲曲游,以蘇綉、絲綢為特色的工藝美術實踐游,以蘇州特色餐飲為賣點的姑蘇美食游,以大中小學校和特色教育機構為載體的古今修學旅遊等。此外各地還有諸如胡同游、書法旅遊、佛學旅遊、著名學府游、學者故里游等品種;3)從市場和客戶的角度看:這些地區的修學旅遊顧客以海外為主,海外修學者來自世界各地,地區以歐美、日韓為主;有組織的大規模的跨地域國內修學旅遊尚未進入發展階段;4)從各地重視程度和做法上看,以北京和上海為先導,1993 年北京市就專門成立了「接待日本青少年修學旅行委員會」, 2003年上海成立了「修學旅遊中心」,還編寫出版了《修學旅遊手冊》,邀請了120多位海外的中小學校長參加修學旅遊活動開幕式,最近又提出聯合江浙皖等地區打造華東修學旅遊黃金線路;5)從發展趨勢看,修學旅遊發達的地區已經走出開發的初級階段,從無序到有序,開始有意識的培養修學旅遊品牌,各地正在努力打造修學旅遊核心產品和塑造修學旅遊品牌,如蘇州精心打造開發「活態修學」游,並將之看成是融入國際的契機,曲阜正在構建以孔子故里為歷史背景、山東相關城市修學資源為補充的大文化、大修學旅遊的產業格局,通過舉辦「孔子修學旅遊節」等方式,挖掘並充分展示曲阜豐富的人文內涵,創新文化體驗旅遊產品,提升孔子旅遊文化品格,打造中國修學旅遊第一品牌,曲阜市旅遊局副局長劉續兵說[5]: 「從長遠看,我們就是要創造修學旅遊的『曲阜模式』,打造中國人文旅遊的第一品牌」。
(2)出境修學旅遊。是近年來我國修學旅遊市場的熱門產品和熱議話題。它以中小學生為主體,目的地以英國、美國等英語國家為主,到日本、韓國、新加坡的也不在少數,多由旅行社組織和留學中介機構,以學習英語會話、感受外國高等教育等內容為賣點,目的大多為學生將來出國留學做准備,這類游學活動的盈利目的性較強,因而活動本身的修學含量普遍不高,游多學少,而且費用較高,變成了貴族消費項目,難以大眾化普及,背離了修學旅遊的原本價值取向。
(3)國內修學旅遊。隨著我國教育模式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國內修學旅遊作為一種傳統而現代的素質教育手段被廣泛關注,正在逐漸興起和推廣。但是目前的修學旅遊一是缺乏政策支持,2008年廣東省率先把修學旅遊列為中小學必修課,寫進教學大綱,具體推動的實施措施尚在探討擬定中;二是修學旅遊項目缺乏規劃和設計,不論從理念層面的確立,具體項目的設計,還是實施規劃的方案,我們都應該從國家戰略層面、國民素質教育和國家人力資源開發的高度謀劃我國的國內修學旅遊;三是修學旅遊的廣度和深度,廣度指修學旅遊行為的空間跨度,我國現有的中小學修學旅遊項目基本以春遊、科普參觀、第二課堂興趣活動為主,跨市甚至跨省的修學旅遊少見報道;深度是指修學旅遊設計對修學者素質影響的深遠考慮,體現在各個層面和方面,就項目設計而言,應該擺脫單調、淺薄,流於形式的現狀,盡管近年開發了愛心扶貧游、動漫遊等多種新形式,但是我們還可以象國外那樣更直接的把政治、經濟、文化、職業體驗和導向等內容融合其中,深度的另一方面是指項目深入的參與性、深刻的體驗性以及深遠的持續性。
盡管修學旅遊自古有之,而且發展迅速、市場巨大;但是作為獨立的而且在一定意義上代表著某種未來趨勢的旅遊產品,在理論上的系統研究尚未成熟,其概念涵義、性質、特徵、分類、市場等問題有待於廣大旅遊實踐和理論工作者深入探討,形成理論體系。
⑥ 修學旅行是做什麼的
修學旅行,這東西我們國家也有了嗎???
只是頻頻在日本的動漫影視作品中才看到的說,再就是台劇中出現過「畢業旅行」。
讓我聯想起我們小時候的春遊。(十幾年前我讀小學的時候,每年都會有春遊。當然時間啊,規模啊,比不得的說。)
來自網路的檢索結果:
修學旅行(しゅうがくりょこう)是日本小學、中學、高等教育的一環,它是文化教育交流的旅遊形式。修學旅行目的地有國家之間,也有地區之間。
⑦ 日本的修學旅行是什麼意思
就是高中學生與初中學生團體旅遊。修學旅行(しゅうがくりょこう)是日本小學、中學、高等教育的一環,它是文化教育交流的旅遊行。修學旅行目的地有國家之間,也有地區之間。
⑧ 修學旅遊的定義
其實就是在旅遊的過程當中進行學習,或者說以學習某類東西為目的,進行的旅遊過程,跟游學的概念類似.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