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旅遊攻略 > 玉溪旅遊收入多少

玉溪旅遊收入多少

發布時間:2023-03-22 08:00:25

『壹』 玉溪市哪些縣的經濟條件比較好

玉溪市通海縣 通海縣位於雲南省中部,介於東經102°30′25″- 102°52′53″,北緯23°65′11″- 24°14′49″之間,東西最長39公里,南北最寬36.15公里,縣城所在地秀山鎮距省會昆明市125公里,距玉溪市政府所在地紅塔區47公里。總面積721平方公里,四周分別與華寧縣、峨山縣、紅河州建水縣、江川縣、紅塔區相鄰,是歷史有名的滇南重鎮及經濟和手工業發達的地區。其中秀山、四街、河西、楊廣、九街、納古、興蒙7個鄉(鎮)為壩區鄉鎮,里山、高大為山區鄉鎮。
【自然環境】縣境以中山、平壩、河谷三大區組成,中山佔77.07%,平壩佔21.63%,河谷佔1.3%,在四面環山的平壩中鑲嵌著面積達36平方公里的杞麓湖,成為供給壩區用水及調節氣候的重要因素,湖四周為平坦肥沃的農田,是燃賣全縣糧食和經濟作物的主要產區。全縣湖、山、河相間,最高峰為位於河西鎮的螺峰山,海拔2441米,最低處為位於建水與通海交界處的馬脖子,海拔僅為1350米,高差1091米。
【氣候概述】通海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中亞熱帶濕潤涼冬高原季風氣候,年溫差小而晝夜溫差相對較大,2002年平均氣溫為16.5�0�2C,極端最高氣溫為29.9�0�2C(6月9日),極端最低氣溫為1.0�0�2C(1月13日);全年降水量為1123.4毫米,最高日降水134.1毫米(6月30日);全年無霜期為276天,有霜日17天;年均日照總時數為2286.3小時,日照率52%,年輻射總量每平方厘米128.079千卡。
【行政區劃】2002年末,全縣有6鎮3鄉,即行段慧:秀山鎮、河西鎮、四街鎮、九街鎮、楊廣鎮、納古鎮、里山彝族鄉、興蒙蒙古族鄉及高大傣族彝族鄉,下屬65個村民委員會和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530個村(居)民小組,360個自然村。
【人口民族】2002年末,全縣有總人口265457人,總戶數75320戶,總人口比上年增加1110人,增0.42%。總人口中,男性130981人,占總人口的49.34%;女性134476人,占總人口的50.66%。農業戶63179戶,農業人口231320人,占總人口的87.14%;非農業戶12141戶,非農業人口34137人,佔12.86%;少數民族人口37139人,占總人口的13.99%;人口自然增長率5.85‰,比上年下降0.41個千分點;全縣計劃生育率97.43%,比檔答上年提高0.41個百分點。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68人。
【綜合經濟指標】2002年,通海繼續深化企業改革,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和招商引資工作力度,擴大對外開放,克服了工業產品市場疲軟、農業先旱後澇等困難,國民經濟保持平穩運行,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177128萬元,比上年增長9.1%;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45384萬元,增長4.5%,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90244萬元,增長11.0%,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41500萬元,增長10.4%;按1990年不變價計算的工農業總產值330598.6萬元,比上年增長9.06%;年內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8384萬元,比上年增13.1%,其中國有單位完成投資23041萬元,比上年增15.9%,農村集體完成投資5912萬元,比上年增54.1%,城鄉居民個人完成投資16692萬元,比上年增61.6%,房地產開發投資2739萬元,在國有單位投資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16872萬元,比上年增39.6%,其他投資完成173萬元,比上年減98.42%;按工程用途分:第一產業投資8910萬元,比上年減12.7%,第二產業投資6511萬元,比上年減22.32%,第三產業投資32963萬元,比上年增36.333%,在三產業中,舊村改造969戶,投資9260萬元;本年度用於住宅建設投資15349萬元,比上年增38.7%,施工房屋面積466122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積364261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積430370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積為348886平方米,房屋竣工率達82.3%。
【農業】農業是通海經濟發展的基礎和重要的經濟支柱。2002年,通海縣農業經濟遭受了先旱後澇、頻繁單點暴雨等自然災害,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級各部門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快產業化經營步伐,堅持走科技興農的路子,農業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全縣農業現價總產值70010萬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13.9%,農業增加值為45384萬元,比上年增4.5%。烤煙、蔬菜、畜牧業、花卉等產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的比例不斷增加。糧食總產量4912.31萬公斤,比上年減11.24%,烤煙總產1222.6萬公斤,比上年增39.31%,蔬菜總產40239.15萬公斤,比上年增12.96%,油料總產144萬公斤,比上年減17.37%,水果總產852.32萬公斤,比上年增8.5%。
2002年,全縣造林面積15000畝,四旁植樹71萬株,育苗52畝。主要林產品:核桃1.19萬公斤,板栗3.74萬公斤,松脂0.89萬公斤,花椒1.01萬公斤。
2002年末生豬存欄104794頭,比上年增2180頭,增2.1%,肉豬累計出欄189230頭,比去年增3328頭,增1.8%,出欄率為184.4%,比去年上升5.6個百分點;大牲畜存欄13342頭,比上年減1.2%;豬牛羊肉產量合計1538.48萬公斤,比上年增3.19%;禽肉產量266.09萬公斤,比上年增53.7%;禽蛋產量742.89萬公斤,比上年增99.1%,奶類產量6.25萬公斤,比上年增11.21%。全年水產品產量1219噸,比上年增2.01%。
2002年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水利化程度基本穩定。年末,全縣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31714.36萬瓦特,比上年增2.66%;全年農村用電24170萬千瓦時,比上年增28.7%;有效灌溉面積153986畝,水利化程度達86.4%,穩產高產農田130821畝,占年末實有耕地面積178218畝的73.41%;全年施用化肥57983噸,比上年增1644噸。
【工業】2002年,通海全面實施工業強縣戰略,深入推進以產權制度為核心,以民有民營為主要形式的企業改革,鼓勵和扶持發展個私經濟。在全縣各級政府及各企業的努力下,2002年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365253萬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8.5%,其中:國有工業完成5943.7萬元,比上年增10.3%,集體工業完成11496萬元,減22.6%,個體、私營工業完成267064.5萬元,增9.1%,與港澳台合資及中外合資工業完成20705.9萬元,增2.8%,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工業完成60043萬元,增16.2%;實現工業增加值78529萬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10%;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95401.1萬元,產銷率達95.31%。
主要工業產品為:布7058萬米、印染布39.01萬米;服裝7.10萬件;皮鞋1.23萬雙;機制紙5893噸,紙製品1354噸;多色印刷品315.22萬對開色令;合成氨24922噸,氮肥7088噸,甲醛5929噸,精甲醇6232噸,油墨1141噸,塑料製品1969噸,水泥47.59萬噸,石棉水泥瓦121.42萬平方米,磚1386.6萬塊,生鐵28250噸,成品鋼材26000噸,建築用金屬品3978噸,軸承11.10萬套,工業鏈條88噸,變壓器135.63萬千伏安。傘14.6萬把,鑄件15353噸;發電量1806萬千瓦時。
【鄉鎮(個私)企業】2002年全縣共有鄉鎮企業7188戶,其中:集體企業12戶,股份合作制企業6戶,有限責任公司18戶,私營企業379戶,個體企業6773戶。在鄉鎮企業中有農業企業1戶,采礦企業84戶,製造業1990戶,交通運輸及倉儲企業104戶,批發零售業2689戶,住宿餐飲業955戶,社會服務業825戶,其他企業425戶。鄉鎮企業總數比去年的6871戶增加317戶,增長4.6%。年末,有職工人數44930人,比上年的41073人增長9.4%。全縣鄉鎮企業擁有固定資產原值128541萬元,人均裝備水平28600元。實現營業收入547916萬元,比上年的477558萬元增長14.7%。完成現價產值447246萬元,比上年的388974萬元增長15%。年內完成新上技改、擴建投資項目91項,新增固定資產9860萬元,比上年增加6179萬元。
【交通、郵電】2002年,交通郵電業實現增加值9721萬元,比上年增5.8%。至年末,江(川)—通(海)路建設計劃總投資19956萬元,現已完成投資19564萬元,已建成通車;通(海)—建(水)路基本完成路基工程,現已完成投資1.24億元。年末,全縣公路通車總里程為810.15公里;汽車擁有量11537輛,其中,營運客車707輛,營運貨車4222輛;全年實現公路運輸貨物周轉量9752萬噸公里,比上年增4.1%,旅客周轉量8897萬人公里,比上年增4.0%。
2002年郵政、電信業務總量完成6647萬元。郵政儲蓄余額10267萬元,比上年增32.44%;全縣固定電話用戶43218戶,比上年凈增9948戶,電話普及率達16.28部/百人;行動電話用戶26195部。
【商業】2002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7429萬元,比上年增3.74%;農業生產資料銷售總額2960萬元,增5.56%;商品銷售總額54912萬元,增3.41%,社會農副產品收購總額19015萬元,增16.75%;其中,烤煙收購1164.6萬公斤,收購金額為10443萬元,分別比上年增41.56%和22.18%;貿易糧收購總量1969.5萬公斤,減15.42%;食用植物油收購17.9萬公斤,增30.7%;干鮮菜收購金額1659萬元,增1.24倍。
【財政、金融、保險】2002年全縣財政總收入(含基金收入)實現15455萬元,比上年減2.91%。其中:中央收入6788萬元,增12.66%,占總收入的43.9%;地方財政收入(含基金收入)8667萬元,減12.4%,占總收入的56.1%,;地方財政總支出(含基金支出)18009萬元,增2.4%。
金融存、貸款和城鄉居民儲蓄存款穩步增加。年末,全縣金融機構的各項存款余額237023萬元,比上年增6.12%;各項貸款余額120610萬元,增10.45%;累計現金收入571307萬元,增25.02%;累計現金支出612679萬元,增26.45%;全年累計凈投放貨幣41372萬元,比上年多投放13818萬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156325萬元,比上年增7.27%;市場貨幣流通量為87936萬元,增19.05%。
2002年保險事業進一步發展。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通海縣支公司共開辦四大類險種計30個,承保金額121939.9萬元,保險收入達2043.8萬元,完成年計劃數100.18%,比上年增2.18%,已決賠案數3628件,已決賠款1629.46萬元,綜合賠付率79.8%,實現利潤40.1萬元;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通海縣支公司共開辦險種65種,年度保險費總額3124.6萬元,比上年增59.26%,賠付額238.8萬元,比上年減46.61%,參保人數112304人,比上年增22.2%。
【科教衛體】2002年,全縣機關事業單位共有各類科技人員3464人。其中,副高級及以上職稱113人,中級職稱994人,初級職稱2357人。
教育事業發展較快,年末全縣有88所中、小學及教師進修學校、職中。其中:高級中學1所、完全中學2所、職業高中1所、鄉鎮中學13所、進修學校1所、私立學校1所、小學69所、幼兒園14所。全縣中學班數313個,其中高中班56個,初中班257個;職業高中班15個;小學班792個。在校學生計45429人,比上年增加1103人。其中:高中在校生3528人;初中在校生13276人;職業中學在校生516人;小學在校生28109人。全縣共有14所幼兒園(包括私立幼兒園),共設班307個。全縣在園幼兒數11476人,比上年增6.6%。
全縣有專任教師2510人,比上年增301人,其中:高中專任教師187人;初中專任教師768人,職中專任教師36人,小學專任教師1366人,幼兒教師153人。年內,各學校畢業生9452人,其中高中畢業生661人,初中畢業生3694人,職中畢業生153人,小學畢業生4944人。3-6歲幼兒入園率78.74%,學齡前兒童入學率99.98%,小學升學率96.3%,初中升學率57.3%,高考錄取率達58.81%,比上年增8.21%。
2002年衛生事業主要抓好醫證、葯證、體制三項改革。積極推進全縣的城鎮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和農村衛生改革與發展,建立新的衛生監督體系和疾病預防控制體系,使農村衛生、預防保健、中醫葯及愛國衛生運動全面發展,全年未發現大的疫情。年末,全縣有衛生部門所屬醫療機構12個,其中,醫療機構10個,預防保健機構2個,在醫療機構中,縣級醫院2個,鄉鎮衛生院8個。有工業及其他部門所屬門診部(所)、醫務室18個,個體辦診所、醫療室51個,有病床587張,醫療衛生技術人員552人,有村設醫療點81個,鄉村醫生和衛生人員230人,個體開業醫生159人。全縣每千人擁有病床2.22張,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55人。全縣傳染病發病率為287.9/10萬,全年孕、產婦系統管理人數2771人,孕產婦保健覆蓋率97.11%。7歲以下兒童保健人數24342人,兒童保健覆蓋率92.98%,比上年上升1.53個百分點。
體育事業繼續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年內,全縣體育人口達35.6%。中小學體育達標率99.34%,均比上年有所上升。舉辦縣內各種競賽活動10次,參賽人數2863人次。全年有10隊82人參加國家、省、市比賽12次,取得團體第一名4次,分別為國家級1次,省級2次,市級1次;團體第六名2次,分別為國家級1次,市級1次。個人成績也較突出,1人獲國家級第二名,1人獲國家級第6名,3人獲市級第一名。向上級輸送運動員14人,考入體育大中專學校21人。
【文化旅遊】2002年文化旅遊事業穩步發展。旅遊接待能力大為改善,縣城有賓館飯店14個,床位2020個,其中星級飯店3個,床位567個。全年旅遊總投入48萬元,新開辟旅遊景點(線路)1個(條)。製作介紹通海秀山風景及通海古洞經音樂VCD光碟6000盤。全年接待旅遊人數43.58萬人次。接待境外旅遊者137人,旅遊總收入7879.79萬元,比上年增76.6%。
2002年,縣內有文化館1座,鄉鎮文化站9個,舉辦展覽19次,舉辦各種培訓班20次,組織各種文藝活動76次。有非公有藝術表演組織3個,表演場所1個。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6.41萬冊,總流通人次13.7萬人次。
廣播電視事業不斷發展。2002年,設有限電視廣播站1座,鄉廣播站9個,通廣播的村69個,廣播覆蓋率98%;全縣有衛星電視地面接收站69座,有電視發射機63部,有線電視網路總長3407千米,電視覆蓋率100%。
【環境保護】2002年通海縣環保工作全面完成與市政府簽訂的「環保目標責任書」和「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全年污染源治理完成投資總額154.1萬元,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總額250萬元,環境污染治理完成投資總額404.1萬元。杞麓湖林業生態建設完成工程造林5000畝,低效林改造2000畝,封山育林2000畝;縣城污水處理廠配套工程干線總長8.5千米、匯水面積6.25平方公里,日收集污水8500 立方米,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0%;完成紅旗河口生物凈化工程試驗栽種菱角54畝、蓮8畝;繼續建設面積達82127公頃的自然保護區和生態示範區,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60公頃、縣級自然保護區9267公頃、國家級生態示範區72100公頃。完成杞麓湖底泥疏浚計84.2萬立方米,墊田764畝。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廠1座,無害化日處理能力100噸,城市生活垃圾總清運量4.4萬噸,生活垃圾處理率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為100%。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96.29%,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95.59%。全縣納入環保重點管理的企業94個,其中:已達標71個,達標率75.53%;發放排污許可證15個。全年共徵收排污費62.6萬元,比上年的60.1萬元增2.5萬元。
【人民生活】2002年末全縣在崗職工13362人,全年在崗職工工資總額16581.4萬元,按同口徑比上年增長8.42%。職工(含離開本單位仍保留勞動關系的職工)年平均工資11664元,同口徑比上年增1317元,增12.7%。其中,國有經濟單位職工年均工資12186元,增加1007元,增9%;城鎮集體單位職工年均工資8003元,增加1362元,增20.5%;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3077元,增83元,增2.8%。城鄉居民人均儲蓄存款5913.63元,比上年增6.7%,人均持幣3326.54元,比上年增18.4%。

『貳』 四川省歷年各省市旅遊業總收入

2018年:四川省旅遊收入4326.38億元爛鎮;
2019年:四川省旅遊鬧神收入5029.8億元;
2020年:四川省飢彎粗旅遊收入5720.39億元。

『叄』 貴州歷年旅遊人數和收入

2002年全年共接待國內旅遊人數2200萬人次 全省共實現旅遊總收入106.43億元,比上年增長30.7%。

2003年全年共接待國內旅遊人數1835.21萬
旅遊業發展受到非典疫情影響,旅遊人數出現下降。全年共接待國內旅遊人數1835.21萬人次,比上年下降16.6%;接待境外旅遊人數7.7萬人次,比上年下降66.2%,其中外國人2.4萬人次,下降71.6%,港、澳、台同胞5.3萬人次,下降63.1%。

2004年旅遊人數為2480.3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5.2%;實現旅遊總收入167.6億元

2005年,全省共接待旅遊者2762萬人次,同比增長19.55%。

2006年,全省接待人數4747萬人次,比2005年增長51.8%,實現旅遊收入387億元,比2005年增長54.1%。

2007年,全年接待旅遊總人數6262.8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1.9%,其中,接待入境旅遊人數4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3.8%;實現旅遊總收入512.28億元,比上年增長32.4%,其中,旅遊外匯收入1.2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2%。

『肆』 中國旅遊排名20強收入的城市有哪些

北京 旅遊總收入 87.95億 杭州 旅遊總收入 87.65億 廣州 旅遊總收入 79.96億 上海 旅遊總收入 70.41億 濟南 旅遊總收入 67.47億 蘇州 旅遊總收入 64.08億 重慶 旅遊總收入 61.22億 南京 旅遊總收入 56.84億 常州 旅遊總收入 54.20億 成都 旅遊總收入 53.96億 無錫 旅遊總收入 51.77億 天津 旅遊總收入 50.63億 長沙 旅遊總收入 49.73億 深圳 旅遊總收入 49.72億 寧波 旅遊總收入 42.15億 青島 旅遊總輸入 38.40億 揚州 旅遊總收入 37.83億 紹興 旅遊總收入 35.18億 鄭州 旅遊總收入 34.91億 武漢 旅遊總收入 34.56億 晉中 旅遊總收入 34.80億 沈陽 旅遊總收入 33.02億 嘉興 旅遊總收入 32.47億 淄博 旅遊總收入 32.17億 本溪 旅遊總收入 31.00億 濰坊 旅遊總收入 29.20億 黃山 旅遊總收入 28.88億 溫州 旅遊總收入 28.50億 濟寧 旅遊總收入 25.90億 西安 旅遊總收入 25.71億 太原 旅遊總收入 25.35億 大連 旅遊總收入 22.54億 棗庄 旅遊總收入 19.25億

『伍』 2022年青岩古鎮旅遊綜合收入多少

您好,根據最新的數據,2022年青岩古鎮的旅散租游綜合收入將達到4.5億元,這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青岩古鎮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是一個具有濃郁文化氣息的旅遊勝地,擁有眾多的古跡、古建築、古藝術品以及豐富的文化活動,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參觀。青岩古鎮的旅遊收入也隨之增長,2022年的旅遊收入將達到4.5億元,這是一個非常可局畝觀的數字。青岩古鎮的旅遊業發展也將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為當桐掘森地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陸』 二零一四十一旅遊城市收入排行

人民網北京10月9日電 (劉佳)記者對2014年「十一」黃金周全國重點旅遊城市旅遊收入情況進行了統計,在已經公布數字的20個城市中,杭州市以94.11億元列旅遊總收入排行榜第一名,重慶市是接待遊客總數最多的城市,達1857.3萬人次。根據排行榜中的數據顯示,有8個城市旅遊總收入超過50億元,分別為杭州、成都、上海、廣州、北京、蘇州、天津和重慶。

『柒』 求2007年雲南省旅遊總收入 (統計年鑒上的)

2008年2月28-29日召開了雲南省旅遊工作會議,在這個會上,雲南省旅遊局局長喻頂成作了指罩工作報告,在報告中透露出來的信唯模鬧息顯示:
1、2007年雲南省實現旅遊總收入580億元。
2、碼頌2007年,雲南省共接待海外旅遊者230萬人次,國內旅遊者8900萬人次。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
2007年雲南省外匯旅遊收入是8.5958億美元,在全國各省市中排名第9。

沒能查到其它更詳細的信息。

『捌』 玉溪市峨山縣怎麼樣

峨山彝族自治縣
雲南省峨山彝族自治縣成立於1951年5月12日,是新中國誕生後的第一個彝族自治縣,也是雲南省的第一個民族區域自治縣。全縣兩個街道兩個鎮兩個鄉,土地面積2,908,869畝,人均26.1畝,耕地面積174,099畝,人均1.2畝。在這塊神奇古老的土地上,居住著彝、漢、哈尼、回、蒙古等勤勞、勇敢、智慧、純朴的14萬各族人民。少數民族佔62.8%。現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碧纖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布。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峨山歷史悠久,據塔甸老龍洞出土的舊石器時期人類下頜骨及石器、骨器、動物骨骼化石,證明距今約1—2萬年前就有人類生息繁衍。
據史籍記載,峨山地域在先秦時期屬古滇國轄地,漢屬益州郡愈元縣地。三國時期益州郡劃設建寧郡,峨山屬建寧郡俞元縣地,隋屬南寧州總管府。唐初屬南寧州絳縣地。後屬南詔通海都督府。宋大理國時期屬秀山郡。元憲宗六年(1256年)置嶍峨千戶,隸阿僰萬戶。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置嶍峨州,隸臨安路;二十六年(1289年)改置嶍峨縣,隸屬安府。明洪武十五年(臘棚1382年)仍置嶍峨縣,隸臨安府。清沿明制。民國建立人仍名嶍峨縣。民國2年(1913年)裁府設道,隸蒙自道。民國18年(1929年)廢道制,直隸雲南省政府。民國19年(1930年)更名為峨山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於1949年10月24日在甸中成立峨山縣臨時人民政府。1950年2月2日縣臨時人民政府由甸中遷回縣城。1951年5月12日成立峨山民族自治縣。
1954年6月18日改稱峨山縣彝族自治輪慧則區。1956年1月17日改稱峨山彝族自治縣隸玉溪專區。1971年隸玉溪地區。1998年隸玉溪市。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峨山彝族自治縣轄5個鎮、3個鄉:雙江鎮、小街鎮、甸中鎮、化念鎮、塔甸鎮、岔河鄉、大龍潭鄉、富良棚鄉;化念農場?現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布。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2005年概況
2005年完成生

產總值14.86億元,比2002年增5.85億元,年增長14.39%;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5億元,比2002年增2.87億元,年增長30.15%;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15億元,比2002年增0.58億元,年增長26.72%;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2928元, 比2002年增802元,年增長11.2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28元,比2002年增2498元,年增長12.07%。
2005年工業經濟拉動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2個百分點,比2002年提高6.7個百分點。資源優勢、區位優勢逐步轉變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工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日愈顯現。同時,較好地拉動了交通運輸、飲食服務等第三產業的發展。
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加強 緊緊圍繞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加大農業投入,落實農業科技措施,不斷優化農業種植結構,全縣糧經種植比例由2002年的50.4∶49.6優化為2005年的41.5∶58.5 。烤煙支柱地位得到鞏固,糧食、油菜穩步發展,畜牧業結構調整和良種引進工作力度加大,林業發展政策進一步完善。
在黨的領導下,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以民有民營為主要形式,完成了國有和集體企業改革。進一步理順體制,明晰產權,激活機制,盤活存量資產,優化增量資產,促進了生產要素向優勢特色行業集中,支持企業加大技改力度,發展勢頭增強,工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了以「一瓶酒、一塊鐵、一包肥、一壺油」為主的縣域特色產業。
三次產業結構得到優化,一、二、三產業比重由2002年的24∶33∶43 調整為2005年的22∶36∶42。[1]
2011年綜合
[2]2011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37.92億元,增長10.5%,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增加值6.18億元、17.97億元、13.77億元;財政總收入7.65億元,增長3%,地方財政收入3.86億元,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5.23億元,增長3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1億元,增長2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46元,增長12.3%;農民人均純收入6089元,增長16.4%;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4.6%;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2‰;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7%。
農業經濟
實現農業總產值9.95億元,增長7.8%。實現糧食總產5591萬公斤,增長17%,確保了糧食安全。烤煙生產再創佳績,收購煙葉1164萬公斤,交售收入2.21億元,首次突破2億元大關,煙農增收4355萬元,實現煙葉稅4858萬元。全力支持紅塔集團推進中國第一座煙草庄園——玉溪庄園·峨山鳳窩園建設,著力打造有機煙葉生產基地。種植油菜6.29萬畝,實現產值3598萬元。種植蔬菜3.43萬畝,實現產值9837萬元,增長53.9%。積極推進良種繁育、動物防疫、標准化生產等工作,實現畜牧產值3.54億元,增長15.6%。穩步推進「2213」工程,新植竹子2.43萬畝、核桃2.91萬畝、魔芋1.02萬畝、除蟲菊1.2萬畝;累計種植竹子13.22 萬畝、核桃17.33萬畝。完成中低產林改造1萬畝。農業保險覆蓋面逐步擴大,兌付農業保險324萬元。全面落實農作物良種補貼、農資綜合直補等強農惠農政策,兌現補貼資金1155萬元。啟動草原生態保護獎勵補助工作,兌現獎補資金339萬元。投入1656萬元,實施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52個。投入210萬元,實施新農村重點村項目17個。
工業和建築業
實現工業總產值52.63億元,增長14.8%。「四個一」特色優勢產業實現產值36.53億元,主導地位更加凸顯。貫徹落實加強工業園區建設的意見,園區產業聚集功能和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增強,入園項目26個,實現產值37.42億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71.1%。重點工業項目順利推進,源天生物除蟲菊產業化遷擴建、順興紙業10萬噸包裝紙、宏峰建材60萬噸旋窯水泥項目竣工投產;礦冶集團化念鐵礦深部開采技改和100萬噸菱鐵礦磁化分選、天恆通泰公司劣質褐煤深加工等項目穩步推進,綠汁江流域梯級水電開發第一級龍門電站即將完工,第二級雨果電站建設積極推進;新銀河化工遷擴建、中糧集團15萬噸木薯燃料乙醇、翔展公司3萬噸數控機床鑄件及精加工等一批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
第三產業
以商貿流通、交通運輸、民族文化旅遊、房地產為重點的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實現增加值13.77億元,增長7.7%。積極發展民族文化旅遊,完成《峨山縣旅遊業總體規劃(修編)》、《「梁子一路情」文化旅遊線路策劃》和《塔甸鎮大西部分區域概念性規劃》編制工作。推進「彝人谷」等景區景點開發建設,全年共接待遊客76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57 億元,增長15.1%。繼續落實汽車下鄉、家電下鄉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等惠農政策,全年共補貼15338台次、671萬元。交通運輸、房地產保持較快增長,有力促進了經濟持續發展。市場監管和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城鄉市場繁榮興旺。
編輯本段民族概況
現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布。
編輯本段交通運輸
峨山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213國道縱貫全境,是通往思茅、西雙版納等南部邊疆的交通咽喉。縣城距昆明126公里,距玉溪28公里,距昆玉鐵路終點站17公里。昆玉及玉元高等級公路建成後,到昆明僅需1個多小時,到玉溪只需20分鍾。 ?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峨山物華天寶,自然資源得天獨厚,現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鐵、煤、銅、鈷、鎂、鉛、鋅、硅、高嶺土、硅澡土、花崗岩、大理石等。這些礦藏大都分布於公路沿線,品質較好,礦點集中,便於開采。其中鐵礦儲量達億噸以上,平均品位達50%以上,煤炭儲量近3000萬噸,且多為優質無煙煤。峨山山清水秀,氣候宜人,雨量充沛,森林茂密,低緯度、高海拔的良好生態環境和立體氣候,極適宜各種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生長,鬱郁蔥蔥的森林蘊育了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 ?
編輯本段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已並入國家電網運行,全縣8個鄉鎮73個村(辦)全部通電、通路;建成公路1356公里,新修的高速公路(玉元公路)預計2000年通車,城鄉程式控制電話總容量近萬門,開通了行動電話和無線尋呼機,建成各類專業市場15個。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峨山屬高原地貌形態,地形東部狹長,西部較寬。境內海拔2000以上的高山有60多座,較大的有高魯山、大西山、總果山、大黑山、火石頭山等。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東部因受曲江(縣境稱猊江)切割,形成西北至東南走向的山地與谷地相間的地貌形態。中部的岔河、塔甸、富良棚等鄉屬岩溶比較發育的石灰岩地區,群山起伏,溶洞、窪地較多,有地下溝、河分布,地面水源較缺。西部和北部,山高坡陡,箐深谷狹,地形破碎。全縣平均海拔1691米,最高點為北部甸中鎮鏡湖行政村的火石頭山,海拔2583.7米,最低點在西部綠汁江邊的丫勒,海拔820米。
峨山地層出露比較齊全,從最新的第四繫到古到老的昆陽群地層均有出露,而以距今7000萬年至2.25億年的中生界地層分布最廣,約佔全縣總面積的60%以上。
峨山地處康滇地盾東界,燕山運動時期(距今7000萬年左右),康滇地盾發生強烈褶皺、形成了許多斷裂帶,縣境東部的雙江、小街等地,位於曲江斷裂帶上,地殼運動劇烈,地震活動頻繁。據史料記載,從清康熙三十五年(1695年)至公元1970年的275年間,曾發生過7次較大地震。發生於1970年1月5日凌晨1時零分34秒的一次大地震,震級達里氏7.7級,震中在小街鎮大海洽行政村駐地梅子樹村。這次地震波及雲南省南部的大部地區,以峨山、通海、華寧、建水等縣災情最重。峨山受災面積達475.8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23.58%。小街、雙江等鎮的人民生命財產遭受嚴重損失.
編輯本段生物化石
1、恐龍化石。如今先後在甸中鎮的昔古牙村附近、古井村南面l公里半的山坡上;岔河沿河村、中正村東200米處的山坡上;大龍潭塔克村;西舍迭以北1公里至綠汁江斜坡地帶等多處發現距今二億三千五百萬年左右、一億七千萬年左右、晚三疊世至早朱羅世的恐龍化石。
2、古象牙化石。甸中鎮團山水庫發現15顆長0.11米,寬0.08米厚0.025米,距今500萬年前的古象牙化石,現由峨山縣文化館收藏保存。
3、其他動、植物化石。甸中鎮賈栗木村發現爬行動物化石,經鑒定屬「蛇頸龜類一新種」,定名為「峨山蛇頸龜」。時代是晚朱羅世。在賈栗木村附近的「莫若依多」(彝語,就是魚睡覺的地方),曾發現過不少魚化石,專家鑒定為「早朱羅世的硬骨硬鱗類魚」.是現代側魚、鯉魚的祖先。另外,在塔甸鄉黑膩村附近,也曾發現「莫若依多」類化石。
在富良棚鄉稻香村西面的綠汁江邊的幾堵崖壁上,則富有中生代植物化石,在含碳質的石灰岩上,有著多種層理清晰的棵子類和真蕨類化石,其種類之多,數量之豐,被專家們稱之為中生代的植物化石寶庫。
4、恐龍腳印。在甸尾村的冬帽山腳下「妖精塘」的石灰岩上,地質工作隊於1982年12月發現17個恐龍腳印,每個均呈雞爪形,相距有1.2米.中趾長0.31米.兩邊趾尖趾0.25米。
據考察:一億七千萬年前,「妖精塘」一帶,是一片沼澤、湖泊區,氣候炎熱,水邊生長著茂密的蕨類植物,是恐龍聚居和活動的場所,因此常常在湖邊淤泥上留下明顯的腳印。後來,湖泊乾枯,植物死亡,恐龍也隨著氣候環境的變化而滅絕,但留下的腳印卻隨著淤泥變成岩石而被保留下來,成為珍貴的化石。
編輯本段地方特產
小街舂雞
化念烤鵝
坡腳雜菜
核桃煮雞蛋
玉林泉酒
玉林泉酒始創於清朝中葉,民國年間便馳名滇中,距今已有280多年的歷史。玉林泉酒始終固守雲南傳統的小曲小罐發酵工藝,堅持純糧釀造,以其綿、甜、凈、爽的獨特風格及個性魅力,獲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日久彌香,給人們帶來激情與歡樂。
2005年,玉林泉酒業借勢而上,與世界500強企業——泰國TCC集團聯姻,實現強強聯合,成為中國白酒行業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依託泰國TCC集團雄厚的經濟實力、先進的管理理念、良好的人脈關系和優異的產品品質,將玉林泉打造成中國大型小曲清香型白酒生產基地和國際知名品牌。公司注冊資本6000萬元人民幣,擁有員工500餘人,通過外引、內培等方式,造就了一支能吃苦、懂管理、善經營、技術精的專業團隊。 2008年玉林泉酒業基礎白酒產量達到7000千升,可實現銷售收入過億元,利稅超過2000萬元。公司順利研製成功53°原漿酒、12年50°陳釀酒、20年52°陳釀酒,以其獨特優異的品質、精美的包裝裝潢引領雲南小曲白酒躋身於中、高檔白酒行列,改寫雲南有好煙、好茶、無好酒的歷史。
在玉林泉酒業發展征程中佳信頻傳,2007年玉林泉酒在「雲南十佳名酒」評選中獲得專家評分第一名。獲得「雲南著名商標」,連續8屆蟬聯「雲南省消費者喜愛商品」,2005年中國釀酒工業協會把玉林泉評為「全國酒類產品質量安全誠信品牌」和國家級白酒評酒委員換屆考核樣品酒,國家商務部舉辦「中國名酒」評選活動,玉林泉作為雲南省唯一參評品牌獲得專家好評。最值得欣慰的是玉林泉酒業成為了雲南省唯一參與中國「小曲白酒」國家標準的制定企業。玉林泉酒作為雲南省小曲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其產品品位和行業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成為了全國37家重點白酒生產企業。
氣候特徵:峨山屬中亞熱帶半濕潤涼冬高原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日照充足。總的氣候特點是: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溫差立體分布。年平均日照為2286.9小時,日照率為52%。全年太陽總輻射量每平方厘米127130卡。年平均氣溫15.9℃,月均氣溫一月份最低,為8.4℃;七月份最高,為21.2℃。
由於縣內各地海拔懸殊,氣溫各異。化念、丫勒等低熱河谷區最高,年均達20℃左右,農作物可一年三熟,大西、總果等高寒山區最低,年均13℃左右。
由於縣內地形小塊多樣,地域性強,低熱河谷壩子散落於崇山峻嶺之間,在小范圍內的山上山下,南坡北坡,氣溫高低差別十分明顯。無霜期約268天,在局部范圍內,霜凍幾乎年年都不同程度地出現。降水量適中,年均降雨量為934.6毫米。
其分布特點是:山區多於壩區,壩區多於河谷地帶,如富良棚、塔甸等山區,年降雨量達1000—1100毫米,雙小、小街930毫米,甸中、大龍潭800毫米,丫勒、化念等低熱河谷地帶僅700毫米。降雨量集中在夏秋季節,5—10月平均降雨量765.6毫米,佔全年降雨量的82%,特別是8月中、下旬多大雨或暴雨,11月至次年4月降雨量達169.3毫米,僅佔全年降雨量的18%。降雨年際差異較大,如1971年降雨量達1229.4毫米,而1979年降雨量僅518.1毫米,相差近1.4倍,以年降雨量850—1000毫米為正常年。40年來,豐水年有19年,正常年有8年,不足年有13年,其中有5年為乾旱年,年降雨量不足750毫米。
參考資料

『玖』 2018年雲南省旅遊業收入多少元

2018年雲南省旅遊業收入8991億元。根據查詢相關公開資料2018年雲南共接待海內外遊客6.88億人次,實現旅遊業總收入8991億元。

閱讀全文

與玉溪旅遊收入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