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旅遊的動機
影響旅遊動機的因素
1. 心理類型與旅遊活動的影響
(1)依賴型心理類型
(2)冒險型心理類型
(3)中間型心理類型
2、文化水平與受教育程度
一個人的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越高,獲取外部信息的能力通常就會越強,越容易誘發他們對外界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另外,知識的增多也有助於克服對外部世界的心理恐懼感。
3、年齡
年齡的不同決定了人們所處的家庭生命周期階段以及身體狀況的不同,而家庭生命周期階段、身體狀況都會影響人們外出旅遊動機的產生。
4、性別
很多旅遊調查的結果表明,在旅遊者中,男性比例高於女性,而且探險性旅遊活動的參加者更是以男性居多。
5、支付能力
對於支付能力很低的人而言,即使他在心理類型上屬於冒險型,喜歡遙遠、新奇的旅遊目的地,但由於支付能力的限制,他們外出旅遊時,也很可能選擇那些對他們來說並沒有什麼新意,但費用較低、距離較近的目的地。
旅遊動機與人的需求
動機來源於需要。眾所周知,按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可把人的需要分成五個等級。
◎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食物、飲水、氧氣、睡眠等;
◎安全需要(Safety needs):治安、穩定、秩序、受保護等;
◎社交需要(Social needs):也稱為「愛的需要」,群體的歸屬感、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聯系以及愛與被愛等;
◎受尊重的需要(Esteem needs):自尊心、信心、希望有地位、有威望、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以及高度評價等;
◎自我實現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 :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表現自己的才能、成為有成就的人物等。
按照馬斯洛理論對旅遊動機進行解釋:
生理需要:不能成為人們外出旅遊的動因 。
安全需要:不足以解釋人們外出旅遊的動機 。
社交需要:和旅遊動機的產生存在某種聯系。
受尊重的需要:對很多人來說,滿足受尊重的需要確實成為驅使其外出旅遊或度假的重要驅動因素。
自我實現的需要:至於人們外出旅遊是否是出於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目前尚無可靠的調研證據;該需要充其量只能對極少數潛在旅遊者起到激發作用。
⑵ 什麼是激勵旅遊需求的推動因素和拉動因素
因素有很多啊,我說幾個吧,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的,可以再追問。1,消費群體的收入水平。這是最直接的拉動因素,這里的群體指的是有旅遊消費的群體,但是旅遊消費是有彈性的,並且彈性還很大,收入水平是指扣除日常生活以外的收入。2、旅遊產品的質量。這一點是從商品的替代性角度出發的,簡單點說就是,國內消費服務質量做的比國外的好,遊客就會轉移過來。因為有些東西並不是獨特而不可替代的。3、宣傳推廣。這一點的作用就是讓有消費能力的人知道怎麼操作這個事情,了解到這個事情。。。。。
⑶ 影響旅遊動機的因素
旅遊動機是一個人外出旅遊的主觀條件,包括旅遊者身體、文化、社會交告咐散往、地位和聲望等方面的動機。
作用
1、推動旅遊者創造襪氏必要的旅遊條件。已經形成的旅遊動機會推動旅遊者對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做出某些必要的安排,調節自己生活的節奏,准備旅遊所需要的相對集中的閑暇時間,調整經費的使用方向,為旅遊籌集所必需的費用,以及准備旅遊中所需要的其他客觀條件。
2、促使旅遊者收集、分析和評價旅遊信息。為了進行旅遊活動,旅遊者在旅遊動機的推動下,將從各種渠道及各個方面去收集各種旅遊信息,分析旅遊信息的內容以及旅遊信息來源的可靠程度,對旅遊信息進行篩選、對比、評價,並把它們作為進行旅遊選擇的依據,最終做出旅遊決策。
⑷ 解釋影響旅遊需求的因素有哪些舉例分析這些因素對旅遊資源的開發和旅遊產品
影響旅遊需求的因素
一、客觀因素
(一)足夠的可隨意支配的收入
1、可支配收入:扣除全部納稅後的收入。
2、可隨意支配收入:扣除全部納稅及社會消費(如健康人壽保險、老年退休金和失業補貼的預支等),以及日常生活必須消費部分(衣、食、住、行等)之後所餘下的收入部分。
(二)足夠的閑暇時間
1、每日閑暇
2、每周閑暇
3、公共假日
4、帶薪假期
(三)其它客觀因素
1、旅遊目的地國的社會條件:政治經濟制度、政治環境以及社會治安等方面。
2、可進入性:時空距離、入關簽證、交通狀況等。
3、旅遊者個人因素:年齡、性別、種族、教育程度、身體狀況等
4、家庭結構:擁有4歲以下嬰幼兒的家庭出外旅遊的可能性較小
二、主觀因素——旅遊動機
(一)旅遊動機的定義
動機:激勵人們行動的主觀因素。
旅遊動機:促發一個人旅遊的內在因素。
(二)旅遊動機與個人需要
1、受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
(1)生理需要。為了生存而對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條件產生需要。如由於飢渴冷暖而對吃、穿、住產生需要。
(2)安全需要。指維護人身安全與健康的需要。
前兩者屬於生理的、物質的需要。
(3)愛的需要或社交需要。參與社會交往,取得社會承認和歸屬感的需要。
(4)受尊重需要。指在社交活動中受人尊敬,取得一定社會地位、榮譽和權力的需要。一個人在家時,一切均需要自理,而作為旅遊者則全程有人為你服務,可以享受到受尊重的感覺。
(5)自我實現需要。發揮個人最大能力,實現理想與抱負的需要。有的人為了實現自我抱負或謀求自我發展而外出旅遊考察,從中獲取信息或啟示,以尋求發展機會。如考察旅遊、會議旅遊;如駕車或徒步游全國、全球、跨越某大洲等,以此展示其成就,實現一種自我價值,引起人們的注目。
後三者屬於心理的、精神的需要。
需要層次越高,達到的人數就越少。因此,單靠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還難以分析現代大眾化旅遊者的動機。
2、其他需要
1)探新求異的需要。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2)逃避緊張現實,調節身心節律的需要。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使人們的精神常年處於高度緊張之中;工業化和城市化造成的人群擁擠、交通喧鬧和空氣污染等問題日趨嚴重。因此,人們普遍希望在可能的情況下,暫時避開這樣的環境,到環境幽雅、空氣清新的地方度過一段時間,以調節自己的身心節律,恢復疲勞,鬆弛神經。
產生旅遊動機可能源於上述需要的某一種,也可能出於其中兩種或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