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桂林山水的歷史文化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兩千多年的歷史,使它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設置桂林郡,開鑿靈渠,溝通湘江和灕江。桂林從此便成為南通海域,北達中原的重鎮。宋代以後,它一直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號稱「西南會府」,直到新中國建立。在漫長的歲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著無數的文人墨客,使他們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和文章,刻下了兩千餘件石刻和壁書,歷史還在這里留下了許多古跡遺址。陳毅元帥詩雲:「 寧作桂林人,不願作神仙。」桂林的山水養育了桂林人民,桂林山水之靈氣更是培育了一大批桂林山水畫家。
1982年國務院公布桂林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傳統戲劇
桂劇作為廣西最具代表的劇種之一,早在明末清初,弋陽、崑山和亂彈等腔就已流傳於桂林一帶,又叫桂戲或者桂班戲。桂劇採用桂林本地方言演唱,表演細膩貼切、活潑生動,藉助身段姿態與面部表情表達情感,著重採用細膩而富於現實生活氣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因而即便是武戲,也多為文做,深受桂林人民的喜愛。桂劇吸取了京劇、祁劇、崑曲等多種戲劇的表演藝術和聲腔,唱做念舞佔得比重相當,特別以唱工細膩、做工傳神見長。桂劇的聲腔樂曲屬於皮黃系統的板腔體,以彈腔為主要表現形式,兼有崑腔、高腔、雜腔及吹腔等。
當代戲劇
廣西大鼓為曲類鼓詞分類曲種,於1962年逐漸形成,最早叫做桂林大鼓,曾受京韻大鼓劉派傳人張秀穎(小映霞)的指點,表演利落瀟灑,特別講究架子功,剛柔分明,擅長演唱「武段子」。代表的創作曲目有《太平軍將軍橋大捷》、《特別慰問品》、《好庭長》、《西沙之戰》、《雷鋒語錄》等。桂林大鼓的基本曲調是由舊時乞丐所唱「千家贊」演化而來,逐漸又從「桂林彈詞」等曲種之中吸取精華,從而形成了具有特殊風格、板式與聯曲變化相結合 王昌齡
客心仍在楚,江館復臨湘。別意猿鳥外,天寒桂水長。
李頻
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何事東堂樹,年年待一枝。
王昌齡
留君夜飲對蕭湘,從此歸舟客夢長。嶺上梅花侵雪暗,歸時還拂桂花香。
李渤
三朝四黜倦遐征,往復皆愁萬里程。爾解分飛卻回去,我方從此向南行。
基本資料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桂林,地勢北高南低,海拔140~600米,為石灰岩岩溶地區。最早是在兒時的課本「桂林山水」一文中得知的。至今還隱約記得書中的描述──「桂林山水甲天下」 ﹑「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這樣的山圍繞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這樣的山。」而今,在我親臨桂林之際,桂林以其旖旎的風光向我證明了這一切,書中所述實不為過。2009年,桂林灕江風景區以83公里岩溶水景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大的岩溶山水風景區。成為中國旅遊的又一世界之最。
處處皆勝景
桂林處處皆勝景,灕江山水堪稱其中的典範。灕江風光尤以桂林陽朔為最,「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高度概括了陽朔自然風光的美。我們選擇了從陽朔到桂林的路線,逆流暢游灕江。船駛出不久,遠遠地見到一座峰頂懸掛著一輪初日,縷縷陽光從雲中穿過,江中波光粼粼,與群山倒影交相輝映,令人疑是到了仙境。如果說北方的山是豪邁﹑厚重的,那麼桂林的山則顯得嫵媚﹑秀美。玉女峰婷婷玉立,巧梳雲鬢;望夫崖凝神遠眺,深情守候;趕考的書童,跳龍門的鯉魚,盤旋的田螺,綠洲的駱駝,形態各異,變化萬千,令遊人目不暇接。「畫山」的九匹馬,在導游的引導與娓娓講述中,更是令桂林的山出神入化到了極點,使遊人真切地領略到了桂林山水的神奇﹑秀美。
人在畫中游
如果說桂林的山是「鳥鳴山更幽」,那麼,桂林的水則是清澈透明﹑綠得欲滴。俯首看去,江水泛著細細的漣漪,玉塔微瀾,水色晶瑩剔透,加之兩岸竹林婀娜多姿,山水相映成趣,怎麼看都是一幅長長的山水畫,凝重中透露著靈動之氣,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站在船頭,憑欄望去,灕江上煙波浩渺,令人神思不知所往,冥冥間,在歷史的輪回中,我彷彿看到了劉三姐 當年對歌的地方,幾百年的古樹枝繁葉茂,漁舟在水中歡快地遊走,人們在田間辛勤地耕種,播撒著收獲的希望,往近處一瞧,金發碧眼的外國朋友也來踏青,言語中滿含驚羨,歡聲笑語不斷……這一切不正是一道道更加亮麗的風景線嗎?雖然欣賞不到「萬戶炊煙暮靄濃」的田園風光,但我卻看到一個現代化的桂林正在茁壯成長。 象鼻山
象鼻山位於桂林市東南灕江右岸,山因酷似一隻大象站在江邊伸鼻吸水,因此得名,是桂林的象徵。由山西拾級而上,可達象背。山上有象眼岩,左右對穿酷似大象的一對眼睛,由右眼下行數十級到南極洞,洞壁刻「南極洞天」四字。再上行數十步到水月洞,高1 米,深2 米,形似半月,洞映入水,恰如滿月,到了夜間明月初升,象山水月,景色秀麗無比。宋代有位叫薊北處士的遊客,以《水月》為題,寫下這樣的絕句:「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象鼻山有歷代石刻文物50餘件,多刻在水月洞內外崖壁上,其中著名的有南宋張孝祥的《朝陽亭記》、范成大的《復水月洞銘》和陸游的《詩禮》。盤石級而上,直通山頂,即見一座古老的磚塔矗立山頭。遠看,它好像插在象背上的一把劍柄,又像一個古雅的寶瓶,所以有「劍柄塔」、「寶瓶塔」之稱。此塔建於明代,高13米,須彌座為雙層八角形,雕有普賢菩薩像,因名「普賢塔」。
桂林龍勝龍脊梯田
龍勝縣東南部和平鄉境內,有一個規模宏大的梯田群,如鏈似帶,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其線條行雲流水,瀟灑柔暢;其規模磅礴壯觀,氣勢恢弘,有「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譽,這就是龍脊梯田。龍脊梯田距龍勝縣城27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景區面積共66平方公里,梯田分布在海拔300至1100米之間,坡度大多在26至35度之間,最大坡度達50度。雖然南國山區處處有梯田,可是像龍脊梯田這樣規模的實屬罕見。龍脊梯田始建於元朝,完工於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歷史。龍脊開山造田的祖先們當初沒有想到,他們用血汗和生命開出來的梯田,竟變成了如此嫵媚瀟灑的曲線世界。在漫長的歲月中,人們在大自然中求生存的堅強意志,在認識自然和建設家園中所表現的智慧和力量,在這里被充分地體現出來。
貓兒山
貓兒山
貓兒山景區處於桂林「金三角」(興安一資源―龍勝)旅遊區的中央,與縣城三大旅遊景點(桂林樂滿地休閑世界、古靈渠、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碑園)遙相呼應,成為桂林旅遊圈的旅遊精品。興安縣旅遊客源主要依託桂林,而桂林每年接待的國內外遊客1000餘萬人次。加上貓兒山景區距北海、南寧以及湖南、貴州等周邊城市較近,通過鐵路專線及高等級公路運輸,遊客當天即可到達,地理位置優越。貓兒山是「桂林一興安一資源―龍勝―桂林」旅遊環線的精品,主峰海拔2141.5米,號稱「華南第一峰」,是灕江、潯江、資江發源地,是桂林灕江山水的「命根子」。景區內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經初步調查現有景點75個,其中一級景點13個,二級景點30個,三級景點32個。華南絕頂、穿仙洞、通天道、華南虎、貓岳佛光、睡美人、鐵杉薈萃、灕江源、杜鵑花廊、龍潭、十里大峽谷、劍崖大瀑布以及1996年發現的美國二戰援華飛機(飛虎隊)失事之地等是貓兒山的代表景點,整個景區是集科教、攬勝、探險、獵奇、度假、避暑、竹木經濟開發、緬懷革命先烈與紀念國際友人為一體的綜合性國際旅遊景區。 坐落在灕江之畔的獨秀峰·王城景區,是以桂林「眾山之王」獨秀峰為中心,明代靖江藩王府為地域范圍的精品旅遊景區。這里有國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城牆,有保護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府,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園內自然山水風光與歷史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閱盡王城知桂林」。登臨獨秀峰,飽覽灕江美景;徜徉月牙池畔,享受桂香碧影。
月亮山
月亮山,位於桂林市平樂縣青龍鄉郡塘村,是目前中國所有月亮山當中最秀麗、最險峻,也是最具有旅遊開發價值的。當地村民正准備把這里建設成為中國最美的鄉村。同時,這里也非常適合戶外攀岩運動。2011年春節,這里將舉行萬畝油菜花節。全世界的遊客可以一睹她的風采。
八角寨
該景區分布范圍82.57平方公里,其發育豐富程度及品位之高,世所罕見,被有關專家譽為「丹霞之魂」、「世界丹霞奇觀」。整合八角寨景區有「降龍岩」、「群螺觀天」、「龍頭香」、「龍脊天梯」、「幽谷棧道」等130多處景點,完全出自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八角寨又名雲台山,主峰海拔814米,因主峰有八個翹角而得名,丹霞地貌分布范圍40多平方公里,其發育豐富程度及品位世界罕見,被有關專家譽為「丹霞之魂」、「品位一流」。其山勢融「泰山之雄、華山之陡、峨眉之秀」於一體。八角寨東、西、南三面均為懸崖絕壁,只有沿著西南坡的一條古老、陡峻崎嶇的曲徑可登山頂。登斯山頂,方曉天地之博大,悟人生之真諦。景區中的眼睛石完全出自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形神畢肖,令游者和文人騷客浮想翩翩,遐思泉涌。雲台山八角,險、峻、雄、奇、秀、幽自然結合,似鬼斧神工鑿就。其一角名叫「龍頭香」,橫空出世,宛若巨龍昂首欲飛、上接蒼穹,下臨深淵,山勢雄偉險峻,堪稱一絕。
山頂有一個3000多平方米的平台宋元時代,始建天心寺。僧侶眾多,香火鼎盛,各地香客朝佛覽勝,絡繹不絕。當地村民又獨辟蹊徑,於八角寨側建造降龍庵,為登臨八角寨勝增添了一個好去處。穿越東面一線天,上天脊,下天梯, 走棧道,盡覽水光山色,飽吸伸手可掬的清新空氣。整個景區有「降龍岩」、「群螺觀天」、「龍頭香」、「眼睛石」、「寶刀峰」等130多處景點,完全出自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登主峰鳥瞰、危崖峻拔、群峰依次矗立,山間氣象萬千,經常可見雲海、雲帶、雲濤、雲湖 、日出、佛光等奇景,迷離幽壑,凡登臨絕頂者,莫不擊掌稱絕,嘆為觀止。
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3A級風景名勝區八角寨景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的桂林市資源縣梅溪鄉福竹村境內,地處湘桂交界的越城岒山脈腹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景區處在廣西資源縣-湖南新寧縣近南北向展布的由白堊系下統紫紅色礫岩、砂岩組成的狹長紅層盆地。
景區內在1億4千萬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早世沉積了厚達2000多米的巨厚層鈣質膠結紫紅色礫岩、砂礫岩、泥岩紅層,景區東北部紅層厚1783.64米,南部紅層厚2189.07米。「頂斜、身陡、麓緩」是八角寨景區丹霞地貌的基本特徵,發展豐度上有「大、多、長、密、厚」五大特徵。
八角寨主峰海拔814米,相對高度500米。復雜的地質結構和獨特的氣候條件成就了公園丹峰壁立、奇山秀岒、碧水丹崖的獨特景觀。被地質、園林、旅遊專家譽為「世界丹霞之魂」「世界丹霞奇觀」「高品位的國家級觀賞公園」。2005年入選中國國家地理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
八角寨景區以縣城為中心,南面有資(源)-桂(林)公路98公里,全部為國家一、二級公路,乘車一個半小時便可到達桂林市;北面資(源)-梅(溪)柏油路直抵景區,與湖南新寧縣相連;西南面有資(源)-五(排)公路與龍勝縣、三江縣、湖南城步縣相通,交通便捷,安全。縣城到到八角賽景區僅需1小時20分鍾。從全國各地到桂林可乘飛機、火車、班車,十分便利。
八角寨景區正常游覽所需時間為2.5小時,景區內有大小景點130多處,其中:群螺競跑、龍脊嶺、慧眼含情、降龍庵棧道、人字天龍宮、鯨魚鬧海、萬佛朝宗、龍頭香天險、仙人下棋等自然景觀猶為令人嘆為觀止。
其他山峰
桂林蘆笛岩
蘆笛岩洞穴位於著名旅遊城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西北桃花江右岸的茅茅頭山(又稱光明山)南側,是中國負有盛名的旅遊洞穴之一。蘆笛岩過去常有野貓和小獸出沒,因而叫它「野貓岩」。後來又因洞口附近叢生蘆荻草,用此草做成笛子,吹起來音色柔美,如裊裊仙樂,又如山澗流水,於是人們就把洞名改為「蘆笛岩」。昔日野獸出沒的地方,如今已變成了「人間仙境」,被譽為「地下藝術宮殿」。
桂林堯山
桂林旅遊景點堯山位於桂林市東郊,距市中心8公里,主峰海拔909.3米,是桂林市內最高的山,因周唐時在山上建有堯帝廟而得名。
來桂林旅遊一定要上堯山遊玩,不管那個季節堯山的美景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因為堯山是以變幻莫測、絢麗多彩的四時景緻聞名於世,它將桂林山水的四季圖表現的淋漓盡致。春天,滿山遍野的杜鵑花將一座層巒疊嶂的大山打扮得奼紫嫣紅;夏天,滿山松竹、陣陣碧濤、山川競秀、鬱郁蔥蔥;秋天,楓紅柏紫、野菊遍地;冬天,雪花紛揚,白雪皚皚、冰花玉樹,別有一番情趣。乘觀光索道可直達堯山之頂,極目四望,山前水田如鏡,村舍如在畫中,千峰環野綠,一水抱城流的桂林美景盡收眼底,峰海山濤,雲水煙雨的桂林山水就如同一個個盆景展現在您的眼前。因此,堯山被譽為欣賞桂林山水的最佳去處,在山頂向東南方望去。您可以看到巨大的天然卧佛,猶如釋迦牟尼睡卧與蓮蓬之上,這是迄今發現的最大的天然卧佛。這里還有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墓群——靖江王陵,這也是桂林旅遊景點較為著名的,它規模宏大輝煌,在此出土的梅瓶名揚四海。
獨秀峰
王城內的獨秀峰位於桂林市市中心,群峰環列,為萬山之尊。南朝文學家顏延之詠獨秀峰的詩「未若獨秀者,峨峨郛邑間」是現存最早的桂林山水詩歌。其峰頂是觀賞桂林全城景色的最好去處,自古以來為名士所嚮往。登306級石階可至峰頂,峰頂上有獨秀亭。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桂林旅遊有一月有餘,卻因未能登上此峰而遺憾。
天門山
該景區方圓10平方公里,山形峻秀,岩壑多奇,源於典型的丹霞地貌。其三十八岩、十九澗、二潭、六泉、八石等構成「百卉谷生態景園」。匯天下本草於一地的百葯谷,葯香盈溢。主峰「三娘石」宛如一柱擎天,「天門壁畫」、「天脊」、「一線天」「忘憂泉」、「桃花島」、「天門古寺」等20多處絕好佳景,匯聚成仙山瓊閣之境。
八角寨景區丹霞地貌
①丹霞峰林:山體成片而又相對獨立,峰頂標高450米-818米。山峰之間常形成狹窄的「U」型或「V」型谷地,山峰明顯呈「頂斜、身陡、麓緩」特徵,呈方山、石牆、石柱、陡崖或比較光滑的圓錐狀、塔狀。如城堡、戰壕,內藏千軍萬馬蓄勁待發,泱泱大氣,令人豪情大發。
②丹霞孤峰:是丹霞峰林進一步發育的結果。孤峰四周為比較平坦的谷地或低矮山峰,山峰密度不大,一峰獨秀似紅杏出牆。孤峰一般為石牆、石柱、岩堡狀。
③丹霞峰丘:分布於丹霞峰林、丹霞孤峰以外地區。山體平緩連綿,表面多為風化層覆蓋,植被發育,恰似一襲壯錦圍繞公園。
④丹霞微觀地貌:主要分布於丹霞峰林和丹霞孤峰區域內,流水沖刷侵蝕形成的微觀地貌有:石寨、石巷、石樑、石槽、凹穴、嶂谷、狹谷、石峰、侵蝕紋飾圖案。崩塌作用形成的微觀地貌有:石牆、岩堡、石柱、巨石崩塌洞穴、天生橋、孤峰。風化溶蝕形成的微觀地貌有:峰窩洞、額狀洞穴、扁平洞等。
八角寨的霧景奇觀
公園由於地型多樣,氣候溫差變化較大,時常可見各種特異的天象景觀。其中最值一提的莫過於八角寨霧景。
清晨登臨八角寨頂,濃霧近漫足趾,遠連天涯,無邊無際,幽謐如仙界,輕風過處,霧如千軍萬馬團團攏來,呼沖喚殺,結伍奪嶺,旌旗飄飄,如遮如掩;繞峰游弋的山巒與彌彌漫漫的白霧時分時合,白霧成浪,一浪接一浪,一浪高過一浪,雲海中的山峰或起或伏,或隱或現,令人陡生:「海到無邊天作岸,狂濤吞山我為峰」的豪情壯志,一俟風靜,霧海亦波平浪靜,待到旭日東升,潑灑萬縷金光,映得天紅如丹,霧紅似火。朝霞伸出無數只嬌嫩的手,拉幕般將白霧輕柔的拉開,群峰突雲破霧,雲涌峰浮,如千帆競渡,千姿百態的奇峰異嶺,曲徑通幽的深谷時隱時現,一派大好河山得以展現在眼前。
八角寨景區內重大佛事活動
宋元時始建的天空寺,為湖廣兩省佛教勝地,香火鼎盛,逢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廟會之期,人熙人攘。入夜,趕廟會的人們滿山遍野露宿山林,蔚為壯觀。而平日難得一見的「上龍頭香」此時亦可讓人心驚膽戰、一飽眼福。 灕江
灕江風景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覽區,千百年來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灕江風景區以桂林市為中心,北起興安靈渠,南至陽朔,由灕江一水相連。桂林山水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聞名中外。桂林灕江風景區游覽勝地繁多,在短期內只能擇其主要景點進行游覽,其中一江(灕江)、兩洞(蘆笛岩、七星岩)、三山(獨秀峰、伏波山、疊彩山)具有代表性,它們基本上是桂林山水的精華所在。 發源地
灕江發源於興安縣貓兒山,從桂林到陽朔83公里水程,灕江像蜿蜒的玉帶,纏繞在蒼翠的奇峰中,造化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景色最為優美的岩溶景區。乘舟泛遊灕江,可觀奇峰倒影、碧水青山、牧童悠歌、漁翁閑吊、古樸的田園人家、清新的呼吸——一切都那麼詩情畫意。經批准開放的灕江游覽有三段:市區水上游覽、灕江精華游、陽朔灕江水上游,下面將通過「灕江精華游」行程為閣下介紹灕江這一副氣勢磅礴畫卷中最為精彩的點睛之處。
❷ 劍門關表示什麼
四川省劍門關風景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劍門關,世界陸路交通史上的活化石,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紅色經典旅遊景區,享有「劍門天下雄,劍門天下險」、「天下第一關」、「西蜀門戶」等美譽劍門蜀道劍門關旅遊景區(四川省劍門關風景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地處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北部(東經
105
_
35
'
08
"、北緯32
_
148'
05
"),由劍門關、翠雲廊兩個緊鄰的國家AAA旅遊景區組成,總規劃面積84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6平方公里。
景區交通極其便捷,京(北京)昆(昆明)高速公路、寶(寶雞)成(成都)鐵路、西(西安)成(成都)高鐵穿境而過,蘭(蘭州)海(海南)高速公路和蘭(蘭州)渝(重慶)鐵路擦肩而過,距廣元飛機場僅21公里。
向北距古都西安約480公里,向南距閬中150公里、重慶約400公里,西南至成都雹告約250公里,西北到九寨溝約350公里,是四川大九寨環線的重要節點和蜀道三國文化精品旅遊線路的支撐中心,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劍門蜀道劍門關旅遊景區是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全國紅色經典旅遊景區,四川省自然保護區,四川省地質公園,並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國家大遺址保護十二五專項規劃》,《中國國家地理》四川最美100個拍攝點。
劍門蜀道歷史悠久,肇始於西周,使用至,民間至今仍在使用,它是先秦古蜀道——金牛道的核心價值地段,歷史跨越3000餘年。
至今仍遺存有眾多的古橋梁、古建築、古碑刻、古寺廟、古城址、行道樹等大量珍貴文物,是迄今為止古代中國交通道路史上開辟最早、使用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的人工古驛道,中國著名橋梁建築學家茅以升先生稱其為「古代著名的土木工程」,它比古羅馬大道的產生還要早,被譽為「世界陸路交通史上的活化石」。
2012年金牛道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劍門關礫岩是白堊紀早期地層的標志層,是中國最險峻的礫岩丹霞地貌,是世界罕見的城牆式礫岩斷崖丹霞景觀,東西綿延兩百餘里源襲明,在大劍山中斷處,形成了垂直高度近300米,底部最窄處僅50米的天然隘口,稱為自然天成的天下第一關隘,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是古代出秦入蜀——金牛道的必經之地。
蜀漢丞相諸葛亮在此修築棧道,設關戍守,始稱「劍閣」,唐代詩人李白《蜀道難》贊嘆「劍閣崢嶸而崔巍,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享有「劍門天下雄,劍門天下險」、「天下第一關」、「西蜀門戶」等美譽,更使得劍門關譽滿華夏,名揚海內。
資源特點:劍門蜀道劍門關旅遊景區是劍門蜀道和川陝三國文化旅遊線路的核心景區,也是劍門關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區,同時還擁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和國家AAA旅遊景區等國家級資源品牌。
劍門蜀道劍門關旅遊景區是由劍門蜀道上劍門關、翠雲廊兩個相鄰的「姊妹景點」組成,劍門關突出雄、險,翠雲廊彰顯奇、秀,二者相輔相成、溶為一體、互融共生。
景區內共有觀賞景點(區)300餘個,從古柏到古道、人物到歷史、從思想到文化、從交通到軍事、從美景到美食、從養生到休閑、從春色到夏境、從秋意到冬,處處美不勝收。
劍門蜀道劍門關旅遊景區因唐代大詩人李白《蜀道難》中「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贊譽名揚海內外,它集蜀道文化、三國文化、戰爭文化、紅色文化於一體,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翠雲廊景區是世界罕見的人工植造的古老行道樹群體,千年古柏莽莽蒼蒼、氣勢磅礴,享有「世界奇觀」、「國之珍寶」和「蜀道靈魂」的美譽。
景區將古關、古城、古道、森林、水體、地質、鄉村田園、溶洞等景觀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構成「雄關、漫道、古樹、古城」的恢宏景觀特徵,其資源的大容量、高品質、原真性、唯一性和可游性具備了打造世界級旅遊品牌的條件。
2009
年,劍門蜀道被納入第二批《中國國家自然遺產、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
2011年,全國政協組織考察研究認為,劍門蜀道是古蜀道上保存線路最長、保存最完整、極具歷史研究價值的一段,具有世界遺產價值,其價值可與連接東西方的古代絲綢之路和溝通南北的中國大運河相媲美。
2012年6月,劍門蜀道廣元段正式被列入申報世界文禪做化線路遺產預備名錄。
發展歷史:
1、起步階段劍門蜀道劍門關旅遊景區從1992年開發建設,由劍閣縣風景名勝管理局和縣林業局翠雲廊管理站共同進行開發、保護、經營、管理。
1993年8月對遊客開放,實現旅遊門票收入10萬余元,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
2003年,縣委、縣政府為了加快劍閣旅遊發展,把旅遊業培育成全縣重要的支柱產業,決定對全縣旅遊資源進行整合,成立了劍門關景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和劍門關景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劍閣旅遊開發形成了「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新機制。
2006年,翠雲廊景區創建為國家4旅遊景區。
2、加快發展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對景區造成嚴重破壞,劍閣縣在全國人民大力支持下,整合、籌集資金3.5億元,按照國家4景區標准進行開發建設,突出「關、道、人」,完成了規劃、拆亂、修關、建道、作文、配套、綠化、治污等工程。
重建後的景區游覽面積擴大了50倍,新增景點90多處,建設了4D院、地質博物館、高空滑索、射箭場、八卦園、觀光電瓶車、滑竿等體驗性項目和設施。
2010年,劍門關景區被評定為國家4旅遊景區。
3、完善提升2011年實施了翠雲廊景區改擴建工程,完成了遊人中心、停車場、步游道及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景區的游線由以前的800米增加到3800米,景區面積增加近5倍,工程總投資3500萬元。
經過提質擴容工程後,翠雲廊景區更新了各類標識標牌和垃圾桶,新增遊客休息設施30餘處,安裝了監控系統。
2011年劍門關景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調整為劍門關景區管理局,負責景區的經營管理。
4、打造精品為做深旅遊,打造旅遊品牌,建設精品旅遊景區,2012年3月,劍門蜀道劍門關旅遊景區啟動了創國家AAAA旅遊景區建設,按照「市統籌,縣主體」的原則,成立了創5A指揮部,根據景區總體規劃和提升規劃,圍繞國家5A景區建設標准,對景區軟硬體設施進行了全面提升和改造,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及服務提升先後投入資金6.9億元。
開發現狀:
圍繞蜀道文化、三國文化、紅色文化、關隘文化、郵驛文化、詩歌文化、民俗文化、生態文化等主題,打造特色旅遊產品,依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奇特的丹霞地貌、優美的生態環境、豐富的民俗文化,對古關、古道、古柏、古鎮、古寺、古橋、古祠、古墓、古驛站、古碑刻、古戰場、古詩詞等進行了保護和利用,先後投資
6.9
億元,建成了蜀道三國文化線、絕壁觀光線、生態文化旅遊線。
形成了劍門蜀道遺址、翠雲廊古柏群、大劍山丹霞絕壁、劍門關隘、劍閣柏、劍門關樓、鍾會故壘、姜維城、劍門七十二峰、劍溪橋、元陽石、石筍峰、梁山寺、志公寺、捨身崖、天梯峽及棧道、金牛峽及棧道、玻璃觀光棧道、劍門關古鎮、劍門關
4D
《劍門神鳥》、嘆關台詩詞走廊、果親王書第一關、姜維墓和平襄侯祠、李璧祠、漢德驛等
54
個極具觀賞價值的特色景點,是尋蹤探險之旅,歷史穿越之旅,休閑養生度假之旅的理想之地。
產品分類:旅遊景點,旅遊/酒店品牌理念:蜀道天險劍門關,世界奇觀翠雲廊品牌發源地:四川省廣元市企業領導:何明電話:0839-6750978,0839,-,6604150品牌成立年份:1992
❸ 文成旅遊景點大全
先坐一個多小時到文成,到文成可以玩一下百丈際、銅鈴山、龍麒源還可以參觀下珊溪水庫,這差不多也要兩天玩啦,(時間緊的話可以銅鈴山、龍麒源二選一,景點還點象),泰順可以去一下溫泉、廊橋。
❹ 關於長白山的資料
長白山(Chang mountain) (朝鮮人稱為白頭山)
【地理位置】
長白山位於吉林省東南部地區,東經100°10'~100°20',北緯40°10'~100°20'之間的地帶。是中、棗褲並朝兩國界山。是圖們江、鴨綠江、松花三江發源地,國家AAAA 級風景區。聞名中外的美景,一望無際的林海,以及棲息其間的珍禽異獸,使它於1980年列入聯合國國際生物圈保護區。 2007年5月8日,長白山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長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歷史有過數次噴發。因此形成的獨特的地貌景觀神奇秀麗、巍峨壯觀、原始自然,風光無限!未來者無不嚮往,已來者無不留連。1983 年夏,鄧小平同志登上長白山極頂,題寫"長白山"、"天池"橫幅,並發出贊嘆:"人生不上長白山,實為一大憾事!」
【長白山的火山】
在億萬年以來的地質歷史上,長白山地區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遷。最初,這里被海水淹沒。到處是一片汪洋大海,後來由於地殼的上升,海水退純枯出,地表重新露出水面,在陽光、雨水和氣候變化等外力作用下,地面岩石遭受風化和破壞,最後長白山還經歷了火山爆發和冰川的雕塑,形成今天的地貌景觀。
在距今約3000萬年前,即第三紀的時候,地球進入了一個新的活動時期,即地質學上所說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在大約2500萬年的時間里,長白山地區經歷了4次火山噴發活動,玄武岩漿從上地幔出發,沿著地殼中的巨大裂隙不斷上涌,以巨大的能量噴出地表(地質學上稱為裂隙式火山噴發)。攜有強大沖擊力的岩漿,將原來的岩石及岩漿中先期凝固的岩塊及火山灰、水蒸氣等噴向空中,然後在重力和風力的作用下降落到火山口周圍或一側,堆積成各種火山地貌。由於玄武岩漿粘度較小,在地表的流動速度較快,流淌的距離較遠,所以形成了廣闊的玄武岩台地。長白山區沿北西方向分布的南崗山脈,長虹嶺及影壁山等長白山主峰的基底均為此期形成的玄武岩台地。
在距今約60萬年至1500萬年(第四紀中-晚更新世)期間,長白山區又經歷了一個地殼活動的時期,地質上稱為白頭山期。這個時期發生了4次火山爆發,爆發方式以中心式為特點,地下岩漿沿著深斷裂的交匯處形成 的筒形通道上涌,在地表構成了火山錐體地貌景觀。
【噴發歷史】
第一次火山噴發形成的距今60萬年左右的噴出物構成了長白山火山錐體底板;第二次火山噴發在距今40-30萬年左右,此次噴發持續時間較長,岩層分布面積廣 ,厚度大;第三次火山噴發在距今20-10萬年左右,最後完成了長白山火山錐體形態;第四次噴發大約在距今8萬年左右,以小規模火山活動為主,熔岩流覆蓋在火山錐體某些部位之上。至此,長白山主峰形成了。
在以上4次火山活動中,每一次噴出的火山物質都使火山增高200米以上。同時,在主火山口周圍,還形成了一些小的寄生火山口。此後,長白山進入相對穩定時期。
在距今11000-15000年(第四紀全新世期間),火山再次復活,噴出了大量的灰白-淡黃色浮岩,局部厚度達60米。這次猛烈的火山爆發,使火山錐頂部崩破塌陷,形成了漏斗狀火山口。當火山噴發強度及熔岩溫度逐漸降低時,熔漿在火山通道內逐漸冷凝並堵塞火山通道。在火山作用停止後,火山口內接受大氣降水和地下水的不斷補給,逐漸蓄水成湖,形成火山口湖。這就是聞名遐邇的長白山天池。
長白山火山口湖的周圍,群峰屹立,其中超過2500米的山峰就有16座,其他山峰高度均在2300米以上。山頂部幾乎全由距今12000年前後噴發的火山灰和淡黃色浮岩所組成。山峰陡峭嵯峨,挺拔峻秀,如蓮花、似竹筍,十分壯觀,與天池碧水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當長白山主體形成後,該區進入了火山爆發的間歇期,地殼運動相對穩定。但是,在地質歷史的長河中(地球形成距今至少有46億年,長白山區的地殼演化也進行了約32億年),長白山的地質演化歷史只是短短的一瞬間。長白山火山爆發的歷史就更加短暫了,但至今還沒有死去,只是處於休眠狀態,稱為休眠火山。據史料記載,自1597年以來,長白山火山曾有過三次小規模的間歇式活動。
第一次噴發是在1597年8月26日(明萬曆二十五年)。據目凳跡擊者記載,當時有「放炮之聲,仰見則煙氣張天,大如數摟之石,隨煙折出,飛過大山後不知去處」。
第二次噴發是在1668年(清康熙七年),長白山區下了一場「雨灰」(即火山灰)。
第三次噴發是在1702年4月14日(清康熙十一年)。據史料記載:「午時,天地忽然晦螟,時或赤黃,有同煙焰,腥臭滿室,若在烘爐中,人不堪重熱。四更後消止,而至朝視之,則遍野雨灰,恰似焚蛤殼者」,「同月同日,稍晚後,煙霧雲氣,忽自西北,地昏暗,腥臭襲人之衣裙」。又據《長白山江岡志略》記載,長白山附近有「炭崖」,「崖底出木炭甚多,獵者每拾以為炊,土人因其出於地中,故以神炭呼之,...過此拾有數塊,燃之以烤鹿脯,與尋常木炭無異。但以兩丈深之土崖,能產木炭,大者拱把(兩手合圍-作者注),小者一握。」經地質工作者考證,這些木炭是由於這次火山噴發時高溫的熔漿將樹木烘烤、燃燒炭化的結果。
長白山火山目前處於休眠期。在海拔兩千多米的山上,有多處溫泉不斷從地下溢出,這說明,地下仍孕育著巨大的能量。據近代地震觀測, 長白山區地殼相對穩定。 長白山目前尚無火山噴發的徵兆。
【文字歷史】
長白山有語言和文字留傳下來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在我國最早的一部地理學著作《山海經》中,就曾經有所記載。這部書傳說是大禹之子伯益所著,詳細地記載著其父大禹王治水時所經過之地。長白山又名不咸山,不咸在蒙古語中是神仙之意,在東北居住的各少數民族----慎慎、沃沮、扶余、鮮卑、高句麗、蒙古、契丹等,都有對東北境內這座最大的高山景仰和神化,許多有關天女不孕而生的神話都寄託在這里,因此,都稱這座山為仙山。那部記載著域內域外名勝山水的先秦著作《山海經》,也便將長白山稱之為不咸山(即神仙山) 。
在此之後,魏晉時期所著的《後漢書東夷列傳》中有記載曰:「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徙居勾麗,自單單大嶺以東,沃沮貊悉屬樂浪。」這句話是說,在漢武帝出征朝鮮之後,漢武帝之子漢昭帝於始元五年(公元前82)便將玄菟人遷居於高句麗之地,自單單大嶺(即長白山)以東的沃沮族、穢貊族皆歸屬於樂浪。這里的「單單」二字,與滿語中的珊延相近。珊延,即白色的意思;珊延大嶺,即白色的大山。
以後,在《北史列傳-勿吉》篇中又有記載:「漠河了南有縱太山者,華言太皇,俗甚敬畏之,人不得山上溲污,行經者以物盛雲。上有熊羆豹狼皆不害人,人不敢殺。」與肅慎、女真、滿族,是同一民族,不過居地更稍北一些。這段話里是講,漠河國南境有座大山,指的就是長白山。在南北朝的其他書籍里(例如《魏書》《齊書》等),也常有「縱太山」、「縱白山」之稱出現。後來,又可在《唐書-東夷列傳》看到有關的記載:「漠河居肅慎地,栗末部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徙太山,與高麗接。」可見,當時對長白山的稱呼極不統一,有的叫縱太山,有的叫徙太山、縱白山、太皇山不等。
直到東北的契丹族和女真族定鼎中原,建立起遼王朝和金王朝之後,對於東北的第一座高山,才算出現了規范化的稱呼----長白山。在《契丹國志》中有記載曰:「長白山在冷山東南千餘里......禽獸皆白。」後來在《金史.本紀三十五》中記載曰:「女真地有長白山。」
特別要指出的是,在中原建立起金朝的女真族,一直把長白山作為他們的發祥地,經常要對長白山頂禮拜,以求保佑其國運昌隆,帝祚永延。金世宗完顏雍剛剛登基不久,就於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冊封長白山為興國靈應王,並命當時著名文人。翰林院修撰黨懷英修撰《封長白山為靈應王冊文》,文中極力把長白山神化起來說:「自兩儀剖析,山嶽神秀各鍾於其分野。國將興者,天實作之。對越神休,必以祀事。故肇基王跡,有若歧陽,望秩山川,於稽虞典。厥惟長白,載我金德,仰止其高,實惟我舊邦之鎮......」
文中把長白山稱之為神山秀岳,用「載我金德」「仰止其高」等最高的贊語來形容它,可見對這座塞外名山的崇仰恭敬。因此皇帝又於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在長白山北建立靈應王神廟,命大臣持節備禮並帶著這份《冊文》前去祭奠。
到了清代,對於長白山的崇仰更是登封造極,不僅聘延文人為其編造了仙女吞朱果而生愛新覺羅氏之先人的神話;而且樹立柳條邊封禁長白山區為聖地,禁止民人進山放牧、狩獵和采參。清代的幾位有作為的皇帝康熙、乾隆、嘉慶都親自來東北祭禮其祖先的發祥地---長白山。他們雖然沒有登到長白山天池之畔,瞻仰其祖先的誕生之地,但有的已經到了周邊地區(吉林市的大、小船廠、開原縣的威山堡等地)。而且,還寫了大量的詠贊和祭告長白山的詩文。康熙有《望祀長白山》的詩和《祭千長白文》(兩篇),乾隆有《祭告長白山文》五篇,嘉慶有《長白山告祭祝文》二篇,寫得都是有聲有色,嘆為觀止的。
康熙的《祭告長白山文》說:「惟神傑峙東,維協扶景運。疏江匯海,薦瑞凝祥。著靈異於萬年,溥蕃滋於庶類」。「朕惟國家受命凝庥,則山川百神罔不協瑞。矧溯興亡之跡,推翊運之祥,尢宜肇與明,誕加顯號。蓋自天作高山,形於歌頌,其來舊矣。惟神秀結東陲,澤均厚載,浚發三江之脈,廣延千里之區,極敷雲泄雨之奇,宏濟物利民之用,神山異跡莫有與京。」乾隆所寫的祭告文章:「奧我清初,肇長白山。扶虞所錘,不顯不靈。周八十里,潭曰闥門。鴨綠、混同、愛滹三水出焉。帝用女天妹,朱電磁波是吞。爰生聖子,帝用錫以姓曰覺羅,而徽其稱曰愛新。是翦是除,匪安匪康,乃有葉赫、輝發、界藩……
直到清末,安圖縣劉建封還向朝廷上摺奏請曰:"長白山為我朝發祥之地,天生聖人,削平區域於萬斯年",因此他建議上山重修神廟,以供俸長白山之神。經朝遷批准,這位知縣組織人馬四次登山察視,並攝下長白山名勝之地的照片40餘張,歸後編成《長白山靈跡全影》影集呈奏於朝廷。
歷代文人從金元到明清,以長白山為題材寫的詩歌、散文甚多,不勝枚舉,許多佳作,膾炙人口,現僅將各朝各代的代表作列舉出一二,以饗讀者。
金代中期最大的文人趙秉文(1159--1233,字周臣),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中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晚年歸隱故鄉河北磁縣,因家有堂名閑閑堂,因而自號閑閑老人,曾著有稱絕於一時的長詩《長白山行》:「長白山雄天北極,白衣仙人常出沒。王龍垂爪落蒼崖,四江飛下天紳白。匹馬渡江龍飛天,雲起侯王化千百。至今甲第多屬籍,時清球馬爭馳突。錦韉貂帽獵春風,五陵豪氣何飄忽。前年北騎瞰中原,准擬長城如削鐵。群家兄弟真連璧,胸中十萬森戈戟。向曾論事天子前,漢庭諸人動顏色。心知不易一囚命,顧肯貪功事無益。西南方面應時須,帝日來前無汝易。從來十益不補損,三輔肖條半荊棘。瘦妻曉曳耙女扶犁,惟恐官軍缺糧給嗚呼瘡痍尚未復,且願休兵養民力。老夫謬忝春官伯,白首書生不經國。佇公功成歸廟堂,再獻中興二三策。
元代詩人王結(字儀伯,河北定興人,元武宗時中進士,順帝時累官至翰林院學士、中書左丞),在其所著長詩《遼東高節婦》中,也著力地描述了長白山:「天東長白近蓬瀛,縹緲仙人玉雪清。鳳去紫簫聲己絕,青鸞獨跨上瑤京。」詩中把長白山比作海上的仙山蓬萊與瀛州,說有玉潔冰清的白衣仙人常在山上出沒,這與歷代有關長白山的神話傳說是一致的。
歷史上,長白山天池一直在中國境內,元、明、清史料中均有佐證, 即使在日本統治朝鮮時期,天池也在中國版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中朝蜜月期間,考慮到朝鮮勞動人民的無產階級感情,中國政府才正式將天池的約53%劃歸朝鮮。
如今的長白山已經成了旅遊休閑的勝地,各地遊客雲集於此、流連忘返。人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和長白山比,桂林山水太秀氣。人說「五嶽歸來不看山」。和長白山比,五嶽還不夠大氣。百聞不如一見,您還是來親自目睹一下長白山的迷人風采吧!
長白山,位於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和白山市撫松縣境內,因其主峰白頭山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是中朝兩國的界山,有「關東第一山」之稱。歷史上的長白山一直是關東人民生息勞作的場所,也是滿族的發祥地,所以在清代有「聖地」之譽。長白山以旅遊勝地、滿族發祥地、朝鮮族聖山而聞名於世。
長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由於其獨特的地質結構形成不同於其他山脈的奇妙景觀。主峰海拔2691米,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6座,天池是長白山最為著名的景觀。長白山是東北三寶棗人參、貂皮、鹿茸的主要產地,山上還有許多稀有的生物資源,如美人松、山葡萄、野蘑菇,金達萊、不老草和東北虎、丹頂鶴等。
【溫泉群】
在黑風口滾滾黑石下面有幾十處地熱,大如碗口、小有指粗,這就是分布在1000平方米地面上的溫泉群。它距離震耳欲聾的長白瀑布不到二里,奔騰咆哮的白河檫邊而過。它以絢麗的色彩把周圍的岩石、沙礫染的金黃、碧藍、殷紅、翠綠,閃爍著五光十色,散發著蒸騰熱氣,格外愉悅遊人的眼目。特別是冬季,周圍是一片銀裝素裹,冰天雪地,而這里確實熱氣騰騰,煙霧裊裊,實在是別有一番景緻。
長白山溫泉屬於高熱溫泉,多數泉水溫度在攝氏60度以上,最熱泉眼可達82度,放入雞蛋,頃刻即熟。長白溫泉有「神水之稱」,可舒筋活血,驅寒祛病,特別對醫治關節炎,皮膚病等療效十分顯著。這里設有溫泉浴池,供遊人洗浴,池水溫度可以調節,出浴之後,倍感輕松。
其中比較著名的長白溫泉、梯雲溫泉和湖濱溫泉等,都是吸引中外遊人的好地方。此外,還有蘆泉、仙人橋溫泉群、十八道溝溫泉,玉漿泉、葯水泉等等。
【長白山天池】
長白山天池,是松花、圖們、鴨綠三江之源,是中朝兩國的界湖。它像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雄偉壯麗的長白山群峰之中。 據說,天池原是太白金星的一面寶鏡。西王母娘娘有兩個花容月貌的女兒,誰也難辨姐妹倆究竟誰更美麗。在一次蟠桃盛會上,太白金星掏出寶鏡說,只要用它一照,就能看到誰更美。小女兒先接過鏡子一照,便羞澀地遞給了姐姐。姐姐對著鏡子左顧右盼,越看越覺得自己漂亮。這時,寶鏡說話了:「我看,還是妹妹更漂亮。」姐姐一氣之下,當即將寶鏡拋下瑤池,落到人間變成了天池……。還有一個傳說,說長白山有一個噴火吐煙的火魔,使全山草木枯焦,整日烈焰蔽日,百姓苦不堪言。有個名叫杜鵑花的姑娘,為了降服作孽多端的火魔,懷抱冰塊鑽入其肚,用以熄滅熊熊大火,火滅後山頂變成了湖泊。
天池略呈橢圓形,形如蓮葉初露水面。據《長白山江岡志略》記載:「天池在長白山巔的中心點,群峰環抱,離地高約20餘里,故名為天池。」天池實際湖面高度為2194米,是我國最高的火口湖,不愧「天池」之稱。天池的湖水面積為9.8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度204米,最深處達373米,是我國最深的湖泊。
長白山天池由於高度較高,氣候多變,風狂、雨暴、雪多是它的特點。它有長達10個月的冬季,湖水凍結的時間達6個月之久。當風力達5級時,池中浪高可達1米以上。如同任性的少女發怒,平靜的湖面霎時狂風呼嘯,砂石飛騰,甚至暴雨傾盆,冰雪驟落。綽約多姿的奇峰危崖統統罩上了一層朦朧的面紗。這霧靄風雨,瞬息萬變,虛無縹緲的白山風雲,既繪出了「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絕妙美景,又為長白山天池增添了無限的神秘感,它塑造了長白山天池的獨特個性。
雖然氣候寒冷,但生長在有限范圍內的茵茵芳草和鮮花以蓬勃的生命力使天池躍然生輝。雍容華貴的長白杜鵑,第一個把春天帶到皚皚白雪上,它們在海拔 2000米以上的高山苔原紮根,鋪翠疊錦。婀娜多姿的高山罌粟,花朵潔白,它與杜鵑一起被譽為長白山兩大聖花。勝似紅衣仙女的高山百合、葉莖由地下蜷曲向上的稀有的倒根草、宛如金色耳環的高山菊、小巧玲瓏的長白龍膽和遍布各個角落的高山檜,還有第四紀冰川時期由北極推移過來的長白越桔、松毛翠等,匍伏著矮小身軀,以堅毅而頑強的生命力,共同編織著錦綉的天池風光。
【長白瀑布】
到過長白山的人,都為那宏偉壯觀、奔騰不息的長白瀑布所迷戀!那銀流似從天而降,落地如雷聲貫耳。長白瀑布位於天池北側,乘槎河盡頭。乘槎河流到1250米後,飛流直瀉,便形成高達68米的長白瀑布。因系長白山名勝佳景,故名長白瀑布。
由於山大坡陡,水勢湍急,一眼望去,象一架斜立的天梯。瀑布口有一巨石名曰「牛郎渡」,將瀑布分為兩股。兩條玉龍似的水柱勇猛的撲向突起的石灘,沖向深深的谷地,濺起幾丈高的飛浪,猶如天女散花,水氣彌漫如霧,彷彿「銀河落下千堆雪,瀑布飛流萬縷煙」。它緯地經天,雲翻雨傾,幾十里外可聞咆哮聲,勢如萬馬奔騰,景象十分壯觀。遊人經過這里,無不駐足仰望,感慨萬千。瀑布狀如白練,從天而降,雷霆萬鈞,如玉龍撲向谷底,其景象蔚為壯觀。急流跌水,千百年之後,瀑布下形成深約20米的水潭。潭水流出,匯為二道白河。
【長白山大峽谷】
長白山大峽谷是火山爆發時期形成的地裂帶,是錦江的上源,峽谷大約有60公里長,最寬的地方有300多米,而最窄的地方只有幾米,垂直深度約有150米左右。峽谷兩岸生長著茂密的大森林,樹木筆直粗壯,由於谷上低溫潮濕,使得這老林子里掛滿了蒼老的白絲,苔蘚、蘑菇,靜悄悄的鋪展著色彩。這是一條極為壯觀的大峽谷,由於其地貌形成主要是嶂谷和隘谷,所以峽谷兩側,特別是底河兩岸的谷坡就顯得異常陡峭。加之多年的寒凍風化,峽谷中的冰緣岩柱已在歲月的風雨剝蝕中,形成了多姿多彩雄渾壯麗的自然景觀。那些溶岩林的造型,真可謂千姿百態,讓人耳目一新。有形同月亮的。有狀如金雞的,有酷似駱駝的,有宛若觀世音的,有姑娘依戀著情人的,有母親懷抱著愛子的等等。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在長白山的深處,竟然會有這樣一個自然傑作的藝術展覽。面對這成群成組錯落有致的奇特石林群雕,人們不能不展開自己無限的聯想,於是對這些栩栩如生、神態各異的山峰岩石,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命名,如:五指峰、女媧峰、長城峰、城堡峰、駱駝雙峰、雙熊登山、雙象吸水等等,還有觀音遙拜圖、象豹嬉戲圖、百獸聚會圖、仙人相約圖等等。這些都是人們面對目不暇接的自然景觀產生的豐富聯想,也是人們從內心深處發出的由衷贊美。
【長白山旅遊】
長白山是我國中國十大名山之一並與五嶽齊名、名光秀麗、景色迷人的關東第一山,2007年成為國家首批AAAAA級風景區,因其主峰白頭山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積雪為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的美譽。走進長白山,就是走進雄渾和博大——雄姿躍出海面2691米。以長白山天池為代表,集瀑布、溫泉、峽谷、地下森林、火山熔岩林、高山大花園、地下河、原始森林、雲霧、冰雪等旅遊景觀為一體,構成了一道亮麗迷人的風景線。大自然賦予了它無比豐富獨特的資源,使之成為集生態游、風光游、邊境游、民俗游四位一體的旅遊勝地。
著名的長白山天池位於長白山主峰火山錐體的頂部,是我國最大的火山口湖,榮獲海拔最高的火山湖基尼斯世界之最。天池四周奇峰林立,池水碧綠清澈,是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的三江之源。從天池傾瀉而下的長白飛瀑,是世界落差最大的火山湖瀑布,它轟鳴如雷,水花四濺,霧氣遮天。位於冠冕峰南的錦江瀑布,兩次跌落匯成巨流,直瀉谷底,驚心動魄,與天池瀑布一南一北,遙相呼應,蔚為壯觀。生動地再現了「疑似龍池噴瑞雪,如同天際掛飛流」的神奇境界,游者身臨其境,會產生細雨飄灑、涼透心田的愜意感受。鴨綠江大峽谷和長白山大峽谷集奇峰、怪石、幽谷、秀水、古樹、珍草為一體,溝壑險峻狹長,溪水淙淙清幽。其博大雄渾的風格和洪荒原始的意境,深深地震撼了旅遊者的心魄。
【山東長白山】
除了上述世人廣知的長白山外,山東鄒平縣、章丘市交界處也有一個長白山。
山東長白山位於鄒平南部,因山巔常有白雲繚繞而名。山勢峻拔,重巒迭嶂,綿延數十公里,向有「泰山副岳」之稱。最高峰摩訶頂,海拔826.8米。
山東長白山雖然不如東北的長白山出名,但在歷史上也留下了一筆記載:隋末王薄在此起義,聲勢浩大。
抗日戰爭時期,長白山區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
附:隋末王薄起義:
隋朝末年,煬帝暴政肆虐,窮奢極侈,對內大興土木,濫施刑罰;對外窮兵黷武,廣徵兵徭。內外交困,民不堪命。
大業七年(公元611 年),山東、河南又遭水患,天災人禍,激發民變。鄒平人王薄首舉義旗,率眾造反。以長白山為根據地抗擊隋軍,山東、河北一帶豪傑紛紛揭竿響應,迅即聚集十萬余眾,他們抗官兵,攻城池,勢為破竹。大業九年(公元613年),王薄率部攻齊郡後,又進攻魯郡,為齊郡丞張須陀擊敗,被迫帶軍北渡黃河,與孫宣雅、郝孝德義軍會合。不久回師南下,圍攻章丘,又為張須陀擊敗。後收拾余部萬人,曾與孟讓配合作戰。後與竇建德里應外合,奪取聊城,擒殺宇文化及。後來農民起義軍逐漸形成以李密、竇建德、杜伏威為首的三大集團。
王薄是隋末首支農民起義軍領袖,其壯舉為推翻隋王朝起了重要作用。
❺ 麗江著名景點
1、白沙古鎮
白沙古鎮曾是雲南麗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藝術中心,也是雲南麗江大壩納西族最初的聚集地,在原遺址保存了彝族文化和藝術。古鎮保持原貌,沒有太多開發設計,比大研和束河安靜,抬頭就能看到玉龍雪山。
白沙壁畫是鎮上最著名的旅遊景點。從明初到明末清初,繪畫延續了300多年,是掌握東巴文化的好地方。我可以坐在小街店喝茶,慢慢的閑逛,和當地的老阿姨用彼此聽不懂的語言交談,讓我輕松自在。
2、虎跳峽
麗江虎跳峽風景區是虎跳峽懸崖上一條長約2公里的懸棧道,適合一家老小。旅遊景點有許多觀察平台,在那裡你可以看到老虎跳河的石頭敲打河的心臟。與格拉里虎跳峽生態游不同,這里設施完善,懸空棧道平直,遊玩輕松方便。如果真的體力不支,也可以在旅遊景點坐人力車,一輛車可以坐兩個人,60元左右。
3、藍月谷
原名「白水河」,位於玉龍雪山東麓,雲山坪以南,干海子以北的山谷中。起源於大雪山冰雪融化,順崖而下,最終在藍月谷上下游的山谷中產生了清澈透明的河流。晴天,水的顏色是深藍色,峽谷是半月形。
從遠處看,它就像嵌在玉龍雪山腳下的一輪深藍色的月亮,所以它的全稱是藍月谷。在整個游盪的過程中,由於被公路邊坡阻擋,產生了四條大河,分別被譽為「俞曄」湖、「荊潭」湖、「傳奇世界」湖、「蘭婷」湖。麗江旅遊景點攻略,麗江旅遊景點推薦,少多麗雲南遊
4、里格島
它是麗江瀘沽湖港的一個美麗的半島花園。島三面環水,自上而下青山綠水,在勒古姆皇後山旁。有一個像鏡子一樣清澈的水面,高處的雲和周圍的山在水中清晰地反射出來,將湖光山色的影子融合成一個晶瑩剔透的影子。
十幾個定居在這里的摩梭姑娘,不僅聰明伶俐,而且多才多藝,善解人意,美麗動人,有「水中女兒國」的美譽。雲南麗江旅遊指南。麗江有哪些必去的景點?雲南的美景游不多也不少。麗江旅遊景點攻略,麗江旅遊景點推薦,少多麗雲南遊
5、麗江古城
茶馬古道沿線最著名的城區之一,已有8900年的歷史。古都的木建築和小青瓦,古街石巷,小溪流水,站在古都的東街,可以仰望玉龍雪山。這座古都是中國成功申請全球歷史文化遺產的兩座古都之一,也是具有獨特特色和設計風格的中國民居類型之一。
雲南麗江古城在南宋時期越來越完善。明代以來,雲南麗江古城被稱為「大研香」,因其位於雲南麗江大壩管理中心而聞名,四周青山綠水,中間被一片青山環繞,形似和田玉硯。《一米陽光》《幕府風雲》等影視作品都在這里拍過鏡頭。
6、瀘沽湖
麗江瀘沽湖是川滇兩省交界處的湖泊,存在於川滇兩省。摩梭人、彝族和普米族主要定居在湖邊。湖水清澈湛藍。它是雲南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國最深的淡水湖之一。它充滿了神秘的色彩。景區四面環山,青山綠水。一年降雪三個多月,自然資源豐富多彩。
它們被稱為蓬萊仙境。重點旅遊景點有寶石女王觀光索道、小草海、瀘沽島等。,其中電動汽車是環湖最受歡迎的方式。雲南麗江旅遊指南。麗江有哪些必去的景點?雲南的美景游不多也不少。
7、束河古鎮
位於雲南麗江古城西北部,依山傍水,比大研古鎮更安靜,更古色古香。古鎮山是玉龍雪山僅存的一脈,峰巒秀麗,樹木繁茂。鎮上的大石橋和大覺宮保存完好,壁畫勾勒出佛教中的故事。它是全球歷史文化遺產雲南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被中央電視台評為「中國風情小鎮」
8、玉龍雪山
彝族心中的公山,山峰陡峭,摺扇高5596米,是一座沒有吸引力的處女峰。它由12個雪峰組成。當然,大雪山旅遊資源開發豐富多彩,可分為雪原、冰川、高山草甸、原生森林景觀等。大雪山雄偉美麗。
隨著季節的變化,以不同長寬比對外開放的詹妮弗,構成了大雪山最美的風景。旅遊景點包括玉水村、冰川公園、藍月谷等旅遊景點,《印象麗江》大中型實景拍攝演出將在藍月谷城市廣場繼續進行。這些都是熱門景點推薦。
❻ 武夷山的資料
武夷山素以其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獨樹一幟的風光美景和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天人合一的和諧環境著稱,享有"碧水舟山"之美譽,唐朝時被朝廷冊封為天下名山大川。千百年來。無數名儒雅士、政宦顯要都曾游歷武夷。古代中國的李商隱、范仲淹、朱熹、陸游、辛棄疾、徐霞客等名家都在武夷山留下各自的墨寶。
「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構成了奇幻百出的武夷山水之勝。「溪曲三三水,山環六六峰」,「曲曲山回轉,峰峰水抱流」;臨水可觀山景,登山可望水秀,乘上一葉竹筏游覽世間一絕的九曲溪,順流而下,山沿水立,水隨山轉,山光水色,交相輝映,三十六峰、九州氏局十九岩一覽無余,其間更有距今約3800年前高插於懸崖峭壁之上的船棺,令人嘆為觀止……
武夷山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天人合一為這至高無上的大境界,孔老夫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而武夷山,以她九曲十八灣匯集了最靈秀的山與最聖潔的水,有道是:無山不翠,有水皆清,怎麼不樂悠悠!
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 武夷山——中華十大名山
武夷山——全球生物圈保護區 武夷山——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武夷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武夷山——AAAAA級旅遊區
武夷山——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 武夷山——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夷山——國家旅遊度假區 武夷山——國家一類航空口岸
武夷山城市標志
武夷山旅遊標志
武夷山市花--蘭花
武夷山市樹--樟樹
感受武夷,感受純真。真山水、純文化是武夷山最大的特點。真山水真就真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全無人工斧鑿的痕跡,連空氣都顯得古老而清新。
武夷山風景區方圓冊讓70平方公里,區內擁有獨特、稀有、絕妙的自然景觀,屬典型的丹霞地貌和罕見的自然美地帶。武夷山山不高有高山的氣魄,水不深集水景之大成。一條幽深清碧的九曲溪盤繞於丹崖群峰之間,兩岸36奇峰、99專岩皆昂首向東,如萬馬奔騰,氣勢雄偉,千姿百態。
與武夷山風景區珠聯壁合的武夷山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總面積570平方公里,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這里有茂密的森林、陡峭的斜坡、深邃的峽谷和華東大陸最高峰,保存了地球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區內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已知植物種類3700多種,是整個歐洲大陸的7倍,已知的動物種類5100多種,是珍稀、特有野生動物的基因庫,被中外生物學家稱為"世界生物之窗'、"鳥的天堂"、"蛇的王國"、"昆蟲的世界"和"研究兩棲、爬行動物的鑰匙",代表了生物演化過程以及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關系的典範。1987年和1992年,分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為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和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真山水孕育了東方的純文化。遠在夏商時期.中國東部地區的古閩族、古越族人就在武夷山繁衍生息。在景區的懸崖絕壁上,留下了現今世界發現年代最久遠的、距今近4000年的"架壑船棺"、"虹橋板"等文化遺存。西漢時期,閩越王在武夷山建造王城,使武夷山成為江南一帶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現已挖掘出士並向遊人開放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夷山城村古漢城遺址,佔地48萬平方米,是江南一帶保存最完整、出上文物最多的漢代古城,也是中國南北文化交融的歷史見證。宋代武夷山更是集一時之盛,儒、釋、道三教同山。道家稱為"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儒家稱為"閩邦鄒魯"、"道南理窟"。一代理學巨儒朱未熹在武夷山結廬講學,倡道東南,生活長達近半個世紀,把當時的武夷山推到了"執全國學術之牛耳"的文化巔峰。朱子理學在此孕育、成熟、傳播,其影響深入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並漂洋過海,遠及東亞、東南亞及歐美諸國.成為東亞交明的體現:正如當代著名學者蔡尚思所雲: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此外,武夷山還誕生了中國著名的婉約詞代表人物柳永等大批文化名人。積淀深厚的歷史文化與奇秀多姿的自然風光相融,孕育了武夷山古樸濃厚的民俗風情。
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武夷山茶文化淵遠流長,更讓人怡請養性。武夷岩條"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鍾,核喚品具岩骨花香之勝",早在唐代就成為貢品。元代朝廷在武夷山設御茶園,專制貢茶。明末清初,武夷山首制烏龍茶,成為烏龍茶的發祥地。17世紀,武夷岩茶從澳門經爪哇輸往歐洲,成為歐洲皇室貴族的尊貴飲品。
武夷山位於福建省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面積70平方公里。相傳唐堯時代的長壽老翁彭祖菇芝飲瀑,隱於此山,生有二子,長曰「武」,次曰「夷」,二人開山挖河,疏干洪水,後人為紀念他們,就把此山稱為「武夷山」。後來連閩贛邊界的大山脈也統稱為武夷山脈。也傳,此地為古代閩越族,其首領名武夷君,此山為古越人的棲息之地而得名。
1979年武夷山自然保護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5個重點自然保護區之一
1982年武夷山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1987年武夷山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與生物圈。
1992年武夷山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列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1992年國務院批准設立武夷山國家旅遊度假區
1993年9月國務院批准設立武夷山航空口岸為國家一類口岸。
1999年1月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1999年10月被中央文明辦、國家建設部、國家旅遊局授予全國第二批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名錄》,武夷山列入「世遺」的區域總面積達999.75平方公里,是目前全國面積最大的世界遺產地,是繼泰山、黃山、峨嵋山-樂山大佛之後,我國第四個列入世界雙重遺產的單位,成為全世界22個雙重遺產地之一。
武夷山旅遊地圖
武夷山地質為紅色岩層陸相盆地堆積而成,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武夷山海拔在400米左右,最高峰三仰峰海拔717.7米,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7.9℃,1月平均氣溫8℃。
武夷山市是福建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其境內擁有馳名中外的武夷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村古漢城遺址。是全國著名的茶區,也是中國南方重點林區,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市)和省級商品糧基地縣(市)。
自古以來,武夷山就以奇秀甲於東南的自然風光,令古今游者折服,而武夷山底蘊豐厚、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無數優美動人的故事、掌故及傳說,又令中久遊人陶醉。秦漢以來,武夷山素為儒者、僧人、羽士、丹客流連之地。
漢武帝曾派遣使者在大王峰南麓設壇,用干魚祭祀武夷君。
唐天寶年間,朝廷封武夷山為「天下名山」。
唐末五代時把武夷山列為天下三十六洞天的「第十六洞升真元化之天」。
武夷山文物古跡主要有架壑船棺、武夷宮(沖佑觀)、武夷精舍遺址、遇林亭瓷窯遺址、元代皇家御茶園遺址等,摩崖石刻400多處。南朝陳的顧野王、宋朱熹、明黃道周都曾在此講學。
武夷山風景區主要由九曲溪、天游峰、桃源洞、天心岩、武夷宮、水簾洞、虎嘯岩和蓮花峰等景點組成。
武夷山脈,橫亘千里,宛如一條綠色的長龍蜿蜒迤於閩、浙、贛、粵四省。馳名中外的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座落於武夷山脈偏北的最高地段,是我國東南大陸現存面積最大、保留最為完整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被納入聯合國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及評為具有全球保護意義的A級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主景區方園6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米,屬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東南」之美譽,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被國際旅遊組織執委會主席巴爾科夫人稱為「世界環境保護的典範」。森林植被保存完整,生物資源豐富,珍稀種類繁多。已定名的高等植物2466種,低等植物840種,脊椎骨動物475種,昆蟲31個目近5000種。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6種,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56種,另有「角怪」等數十種本區特有的世界罕見物種,素以「模式標本產地」聞名於世。保護區與武夷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毗鄰,區內峰巒林立,氣勢磅礴,既有醇厚古樸的原始大森林風貌,又有造化神奇的俏麗英姿,是融雄渾、古樸、雋秀於一體的一方聖土,是回歸大自然的勝地。
武夷山美麗勝桂林、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主景區方園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米,屬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東南」之美譽,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被國際旅遊組織執委會主席巴爾科夫人稱為「世界環境保護的典範」。一絕的九曲溪,流而下,山沿水立,水隨山轉,山光水色,交相輝映,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一覽無餘,其間更有距今約3800年前高插於懸崖峭壁之上的船楦,令人嘆為觀止。
「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構成了奇幻百出的武夷山水之勝。「溪曲三三水,山環六六峰」,「曲曲山回轉,峰峰水抱流」;臨水可望山,登山可望水,乘上一葉竹筏游覽世間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熱忱歡迎您!
武夷山國家旅遊度假區是一九九二年十月國務院首批設立的12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之一。規劃總面積12平方公里,與著名的武夷山風景區-溪之隔,毗鄰機場,距火車站9公里,距市區11公里。度假區以發展國際旅遊休閑度假為目標,在總體布局上劃分為旅遊接待區、休閑度假區、高爾夫度假區、綜合娛樂區和特色游覽區等五大功能區和十五個功能小區。度假區基礎設施完善,旅遊接待區已基本形成,擁有一類國際旅行社和32家賓館、酒店,5000餘張中、高檔床位,年接待海內外遊客120萬人次,目前以引進綜合性娛樂項目為主,包括旅遊服務、休閑、度假、文化娛樂、美食購物、特色游覽等,以完善區內功能,提高接待能力。
❼ 麗江的著名旅遊景點。
麗江旅遊景點:大研古鎮、藍月谷、木府、玉龍雪山、黑龍潭公園、束河古鎮、玉水寨、千龜山、虎跳峽、香格里拉、瀘沽湖、金沙、白沙古鎮、長江第一灣等戶外旅遊景點。
藍月谷:當地的居民習慣稱其為「白水河」。晴天時,水是藍色的山谷呈月牙形。遠看就好似一輪藍月鑲嵌在玉龍山腳下。而白水河因為湖底的泥巴是白色的,下雨時水會變成白色。湖水近乎凝固的湛藍中,有些許綠意點綴其間。於湖心四顧,白雲連橫,浮於山際,倒影在湖面,如夢幻影,疑是仙境。
瀘沽湖:瀘沽湖,位於雲南省寧蒗縣永寧鄉與四川省鹽源縣左所鄉之間,距寧蒗縣城76公里。當地摩梭人稱為謝納米,意為母海,因湖的形狀如曲頸葫蘆,故名瀘沽湖。可以住在瀘沽湖邊的民宿里,經濟實惠,可以通過小程序旅小築預訂
玉龍雪山:玉龍雪山是麗江最高的山峰,雲杉坪和氂牛坪深藏山中。玉龍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直插藍天,南北向排列的玉龍十三峰猶如一條騰空的巨龍,它不僅氣勢磅礴,而且秀麗挺拔,造型玲瓏。
❽ 稻城亞丁有什麼好玩的稻城亞丁旅遊怎麼樣有什麼旅遊景點
桑堆紅草地
桑堆紅草地位於稻城縣桑堆鄉吉依村,地處桑堆至稻城的公路旁邊。吉依村地勢平坦,河流縱橫,形成大面積濕地,濕地里生長著茂密的水藻植物。
門票 紅草地 10 元/人。
交通 紅草地距稻城縣城約 28 公里。遊客可從縣城租自行車前往桑堆紅草地,租車費用為 20 元/天。
傍河
傍河是一條河的名字,也是一個鄉的名字,位於桑堆(北)至色拉(南)兩村之間。傍河景區是由河流、青稞田、樺林、村落和寺院組成的如詩如畫的高原田園風光,陽光西斜或朝陽初升時,薄霧籠罩其間,恍如仙境。
交通
稻城到傍河有 8 公里路程,體力好的人步行去即可。或者也可以騎自行車過去,在高原公路上騎車別有一番滋味。
色拉
稻城縣色拉鄉位於稻城縣城西南 8 公里。東鄰金珠鎮,南連赤土、巨龍鄉,西依木拉鄉,北接傍河鄉。
色拉藏語意為「光明之地」,因地勢開闊向陽而得名。被稱之為「攝影天堂」的色拉草原,地勢寬展,坡度和緩,晨曦中的草原,薄霧朦朧,空氣清新。當金色的陽光灑在圓潤的山脊上,縱橫溝壑顯得涇渭分明,陽光下的山體婀娜多姿。其中「傍河夕照」與「色拉晨霧」都非常著名。
磨房溝
磨房溝是通向海子山(門票)的山溪小溝。公路順溝而上,全長 43 公里。溝內牧草豐茂,溪流潺潺,高原黃魚成群穿梭。山巒、草場的灌叢中旱獺、野兔、藏雪雞等小動物隨處可見。
從磨房溝溝口乘車 43 公里,再步行 3 小時可抵達興伊措。興伊措(海拔4420 米)是海子山最大的高山湖泊,藏民視為聖湖。湖水碧藍沉凝,魚游其間;湖面寬闊,百鳥棲息。極目遠望,天地浩瀚無限,亂石鋪天蓋地,自然景觀絢麗磅礴,氣勢宏大。
交通
遊客可包車前往磨坊溝,縣城至桑堆磨房溝小車往返 60 公里40 元/人。
亞丁自然保護區(門票)
亞丁自然保護區是稻城的中心景區,近年來已成為眾多旅遊發燒友心目中的聖地凈士,其吸引力的指數不斷攀升。或許是因為海拔較高的原因,每年9月下旬,這里便籠罩在一片迷人的秋色之中。漫山遍野的彩林,美得叫人直想落淚,行走其間呼吸的皆是秋的氣息。金秋時節,無論你在海子山,還是俄初山(門票),都會給你一個異常美麗驚奇。
門票:150元,優惠票80元,下午18:30以後不再售票,門票有效期3天。景區觀光車120元(往返),與景區門票捆綁銷售
開放時間:7:00-18:30
主要看點:
仙乃日(門票)雪山
仙乃日雪山是稻城亞丁景區三神山之首,是四川第五大山峰,海拔 6032米。巍峨偉麗,端莊祥瑞,藏語意為「觀世音菩薩」,是「三怙主」雪山的北峰。
渾身浸透高貴氣質的「仙乃日」,頂峰終年積雪不化,其山形酷似一個身體後仰的大佛,傲然端坐在蓮花座里。在她前面的那座山是金剛亥母,她左邊金字塔般的山峰是白渡母,右邊飄拽著無數經幡的是綠渡母,綠渡母旁邊林立的冰蝕角峰是眾多降香母和妙音仙女,傳說:她們彈奏著天籟之音,傳到了仙乃日背後的地獄谷中,讓地獄中的罪人聽到仙律,減輕痛苦,循循善誘,能幡然悔悟,早日脫離苦海。
沖古草坪(門票)
沖古草坪是大型冰川 U 型谷口,是天然的盆景,主要由草地、森林、小溪(門票)和瑪尼堆組成。
站立於沖古寺(門票)草坪,雪水分成好多道溪流穿過草坪,注入聖水河。水流呈一種奇異的淡青色,周圍是綠草黃花,加上人工築成的木棧道,構成了一道養眼的風景線。而稍遠處的經幡、瑪尼堆、沖古寺,以及仙乃日和夏諾多吉兩座神山,更使遊客由衷感到大自然的雄偉和神奇。
貼士
1.沖古寺草坪是前往洛絨牛場(門票)或沖古寺的必經之地,遊客在此可乘坐電瓶車前往洛絨牛場,往返費用為 80 元/人。
2.沖古寺草坪內現已修設木棧道,遊客可穿行其間。為了保護景區內環境,請遊客不要隨意進入草坪,踩踏草場。
珍珠海(門票)(卓瑪拉措)
珍珠海又稱「卓瑪拉措」。「卓瑪」意為「仙女、渡母」之意;「措」為「湖泊、海子」之意,是仙乃日左邊白渡母的魂湖。卓瑪拉措海拔4100 米,面積 0.75 公頃。相傳很久以前,仙乃曰腳下原是一個大湖泊,後來決堤後湖泊變小,剩下了現在的湖——卓瑪拉措。
貼士
1. 從沖古寺草坪到珍珠海,全程為上坡路,路面已鋪設木質棧道,約三公里,徒步約四十分種;
2.遊客需尊重當地藏民風俗習慣,勿在卓瑪拉措聖湖洗漱。
五色海(門票)
五色海藏語名為「丹增措」,位於仙乃日與央邁勇(門票)神山之間,海拔 4600 米,湖面呈圓形,面積 0.7 公頃。由於光的折射,五色海會產生五種不同的顏色,也因此而得名。
冰舌下伸至湖畔,雪山倒影湖面,呈現奇幻的色彩。五色海是藏區著名的聖湖(佛經中贊譽該湖與西藏羊巴雍措齊名),據傳能「返演歷史,預測未來」。相傳高僧在尋找轉世靈通的時候,就會來到五色海,根據五色海顏色的變幻來判定靈通的方位。
俄初山
「俄初」,藏語意為「閃閃的山」,海拔 5140 米,山勢挺拔,高峻而益顯巍峨,挺拔而不失俊俏,像一位美貌仙子端坐雲霓。從峽谷往上盤行,湧入眼簾的是那層層疊疊的灌木森林,紅黃綠相間,五彩繽紛,絢麗耀眼。
交通
俄初山位於亞丁景區之內,遊客沿通往稻城亞丁景區公路前往,沿路有明顯交通標識;俄初山公路路況較差,遊客需自駕越野性能較好的車輛前往。從香格里拉(門票)鎮包車前往俄初山,約 40 公里路程,往返包車費約 150 元。
貼士
俄初山是遠眺亞丁景區最好的地方,如天氣晴好,在此可以一覽仙仍日與夏諾多吉全貌。
海子山自然保護區
海子山位於稻城與理塘之間,平均海拔4500 米,最高峰果銀日則海拔為5020 米,共有 1145 個大小海子。其規模密度在我國是獨一無二的,故名海子山。
海子山最大的的高山湖泊——興伊措海拔4420 米,是藏族人心中的聖湖。寬闊的聖湖是百鳥棲息的天堂。
到了這里,除了那令人心醉神迷的海子,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山神奇的石頭。山上那鋪天蓋地的石頭千奇百怪,卻又形神兼備,令人驚嘆自然的神秘和不可思議。這些大大小小的礫石與湖泊,就是青藏高原乃至世界規模最大、最典型的古冰帽遺跡——「稻城古冰帽」。
旅遊小貼士
1.海子山位於理塘到稻城亞丁的必經之地,和亞丁自然保護區不一樣,是沒有開發的,所以沒有食宿接待,當天可以往返。同時,因保護區范圍較大,而且裡面缺乏統一的道路規劃及標識指示系統,如果想進入海子山地區深度游覽,建議遊客找當地向導。
2.海子山海拔較高,且植被稀少,是前往稻城亞丁遊客高原反應比較集中的地方。遊客如身體不適,建議在此縮短停留時間。另外,山頂風大,需多備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