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旅遊攻略 > 旅遊審美薄弱點有哪些

旅遊審美薄弱點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5-19 09:04:44

⑴ 旅遊審美的三大特點

1、旅遊審美主題審美觀的差異性,比巧盯如:同樣置身於偏遠鄉間,有人會激動的手擾高舞足蹈,發出村舍茅屋萬歲的感慨。有的人則興趣索然,無動於衷。

2、旅遊審美客體的復雜性,比如:以地貌為基礎的風景資源就可使人產生多種美感,山地和溝谷可呈雄偉壯觀和奇險的動人景色。

3、旅遊審美過程緩寬尺的直接性和短暫性。

⑵ 旅遊者需要具備哪些審美能力

美學家葉朗認為「旅遊,從本質上說,就是一種審美活動。離開了審美,還談什麼旅
游?旅遊,涉及審美的一切領域,又涉及審美的一切形態。旅遊活動就是審美活動。」這
里所說的旅遊,應當是指旅遊活動的主體部分——消遣觀光型的旅遊,至於差旅型和個人
事務型的旅遊,則應另當別論。葉朗先生的這一論點雖然不一定絕對正確,但至少可以肯
定,對消遣度假型的旅遊來說,審美是其最重要的活動內容和目的之一。因此,研究如何
提高旅遊觀光活動中的審美效果,對於提高旅遊(在此、及下文所提及的旅遊都是指消遣
型的旅遊)活動的質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王柯平先生在其專著《旅遊審美活動論》中認為「任何質量、能量、動量以及信息的
相互轉化、交流作用及釋放效應等等,均是在一定的『場』內實現的。電磁有電磁場,引
力有引力場……推而論之,審美,亦有審美場。」然而,什麼是審美場呢?該書中沒有作
答。
筆者認為,審美場應當是指由審美客體產生的、存在於審美客體(對象)周圍的,具
有審美價值的空間信息。這就是說,審美場因審美客體的存在而存在,如果沒有審美客體,
也就失去了審美場。審美場是審美客體的審美價值在空間中的具體體現和存在形式。同時
,不同的審美容體具有不同性質、不同質量、不同強度的審美場。例如,北京頤和園中的
萬壽山與上海外灘邊的黃浦江,兩者具有的審美場不僅具有不同的性質,而且,還具有不
同的質量和不同的強度。即便是同一個審美客體,其四周的審美場值,也因時間、空間等
條件的變化而有所不同。例如,對於某尊雕塑這一審美客體,就空間方向而言,其正前方
的審美效果最佳,即其審美場值最大;而其兩側方則次之,背後方則最小。就空間距離而
言,如果這尊雕塑的高度為h,則在距該雕塑2h-3h的區域內的審美效果最佳,也即其審
美場值最大;當空間距離大於3h或小於2h時,其觀賞效果漸次,即其審美場值漸小。而從
時間來說,主要影響因素是不同時間有不同的光照亮度和光照角度。一般來說,當陽光從
雕塑的前方以45°的高度角投射,即當太陽處於雕塑的前側方時,其觀賞效果最佳,即此
時的審美場值最大;而當太陽逐漸上升為頂光、或下降或背光時,其觀賞效果漸次,即其
審美場值漸小;倘若處於黑夜無光照的情況,此時幾乎沒有任何觀賞效果,也即此時的審
美場值趨近於零。以上分析當然不僅只是限於雕塑,其實對於任何一個審美客體,不論是
山林花木、江河湖海,還是亭台樓閣……在不同的空間、時間等情況下,都有不同的觀賞
效果。換言之,任何一個審美客體,其周圍的審美場值之大小是隨著空間位置、光照時間
等條件的不同而有差異的。由此,就給我們的旅遊發展引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任何一
個旅遊景區內,雖然具有同樣的旅遊景物審美客體不變,或說硬體設施條件不變,但是,
如果讓遊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方位(採用不同的軟體方案)來游賞,由於景區在不同
時空條件下,其審美場值大小有差異,則其觀景游覽活動所獲得的審美效果將會有所不同
。也就是說,對於任何一個旅遊景區,不需要增加任何景觀建設(不需要增加資金投入)
,只要調整游覽的時間、路線,以及讓遊人駐足停留的觀景(位置)點,就可以有效地提
高人們在該景區游覽的審美效果。因此,研究和把握各種各類的旅遊景物——審美客體的
審美場值在不同時空情況下所呈現的變化規律,弄清各類審美客體在什麼時空條件下呈現
出的審美場最大值(即各類景物在什麼時空情況下具有最佳的觀賞效果),就能以此來規
劃和安排旅遊者對各類景物的游覽程序,改善景區的旅遊效果,因而,就是一項頗有運用
價值的工作。
在引入「審美場」的概念之後,為了研究旅遊審美效應的規律,王柯平先生採用建立
數學模型的方法,推出了一個反映審美效應與其他相關要素之間相互關系的數學表達公式:
E=O×E×Sa…………(1)
式中:E=Effect〔審美效應(筆者認為:審美效應容易使人覺得這是一個審美客
體外在的審美影響或作用。實際上,這里所探討的是審美主體在相關條件下獲得的審美收
益和效果。因此,本文將E改稱為審美效果)〕O=Object(審美客體)F=Field(
審美場)S=Subject(審美主體)a=ability(審美能力)
藉助於自然科學中的某些概念、研究方法、數學表達形式來探討社會科學中的某些問
題,這是一種很好的思路,它能拓展我們的思維。以數學表達式反映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
,比之用語言文字來敘述,具有簡要、明晰,以至能將事物之間的定性關系推進到定量關
系,從而可以對事物作出定量計算等優點。然而,這個關於審美效果的表達公式卻有以下
一些欠妥之處:
第一,該公式所表達的基本涵義,是審美效果(E)的大小與審美客體(O)、審美場
(F)以及審美主體S)的審美能力(a)有成正比例的關系,即EocO·F·Sa。由於E、O、
F.S「代表著不同的事物,屬於不同性質的事物量,因此,上述正比例關系要用等號相連
接,其間必須要乘上一個當量轉化的系數(k)。即要劃等號,則應當是:E= k·O·F·Sa。
第二,當我們引入了審美場的概念之後,審美客體所具有的影響審美效果的作用和因
素就體現為審美場了。這正如物理學中的磁體與磁場一樣。引入了磁場的概念之後,磁體
所具有的磁力作用,已經轉為由其磁場來反映和體現了。所以,在進行有關磁力效應的計
算時,就只需運用磁場強度這一物理量,而無須再將磁體也納入公式計算了。同理,將審
美客體(O)與審美場(F)同時歸入審美效應的計算公式中就是多餘和錯誤的。
第三,審美主體的審美能力在原公式(1)中體現為Sa也是不妥的。對此,可以舉個比
較極端的例子來反證說明。譬如,假若研究的審美主體設定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S1),
我們知道嬰兒是沒有任何審美能力的,故其審美能力a1=0。如若將該嬰兒置身於某一旅
游景區內的某一審美客體(O1)的審美場(F1)中去進行審美,則其所獲的審美效果(E1
)也應當為零。但若把該嬰兒的審美能力a1=0等項代入原公式(1):E=O·F·Sa來進行
計算,則有: E1=O1×F1×S1 °。根據冪指數的運演算法則——任何底數的零次冪都為一
,則應有:E1=O1×F1×1,即 E1=O1×F1。根據上面「第二條」的分析,公式中的O1
應當不要,那麼,最後就得到了:E1=F1。而審美客體(O1)不論是什麼景區的什麼景物,
其總有一定量的審美場(F1),即F1≠0,因此,E1也就不等於零了,這便與上面一開始就
得出的分析結論——嬰兒放入審美場(F1)中所獲的審美效果(E1)應當為零相悖了。通
過這一番反證即可得知,以Sa 這種冪指數的形式來表達審美主體的審美能力是不妥的。
那麼,應當建立什麼樣的公式來作為計算或表達審美效果的數學模型呢?為了得到正
確的結論,我們必須弄清楚人們的審美效果到底與哪些因素有關。現對影響審美效果的有
關因素分析如下:
1、審美場(F)——人們的審美活動獲得的審美效果,直接受(審美客體「散布」於
人們當時進行審美實踐的那一觀賞點的)審美場之強弱的影響。對於同一個審美主體來說
,不論是由於審美客體自身的美感信息豐富、美學價值大、美質品味高,或是由於主體審
美時所處的時空條件好等等原因導致,只要他進行審美當時當地的審美場值越大,則他進
行審美觀照後所獲的審美效果也就越大。由於審美場(F)是由審美客體(O)產生的,所
以,我們可以把這層關系表述為:EocF(O)。
2、審美能力(A)——倘若對於某一個確定的審美場,例如,於某一確定的時刻,在
某旅遊景區內的某一具體的空間位置上賞景,那麼旅遊者(即審美主體)的審美能力越強
,則其游覽賞景後所獲得的審美效果就越大。由於審美能力(A)是審美主體(S)所具有
的,因此,我們可以把這第二方面的關系表達為:EacA(S)。
3、審美觀照時的專注和投入程度(P= Pay attention to)——人類的審美活動是
一個復雜微妙的、由淺入深、由此及彼的心理過程。審美效果的充分獲得,需要審美者全
身心的投入、專注地進行審美凝神觀照,通過視聽等五官的感知、思維的聯想、情感的交
流、深入的領悟和理解等多種審美心理活動的交相引動機制,逐步地獲得美感——由第一
層次在生理基礎上感官「悅心說意」的中級美感,最後達到在精神、情感和理性上的「悅
志悅神」的至高審美境界。因此,既使是同一個旅遊審美者(其審美能力A(s)是某一個
恆定值),在某一確定的時空條件下,面對某個具體的審美對象(此時的審美場F(O)也
是一個確定值),但是,如果該審美主體進行審美觀照時的專注和投入程度不同,則其所
獲的審美效果就會不同。如果審美者在審美的當時精神飽滿、情緒穩定、心態積極、審美
時間充裕、審美對象的美感特性和品味正好符合自己的審美情趣……各種相關因素處於良
控狀態,則其審美能力就能充分發揮作用,從而獲得較理想的審美效應;倘若當時他精神
疲倦、情緒不佳、心態消沉、審美時間倉促、審美客體的美感特質和品味與其他的審美情
趣相去甚遠……各種相關因素處於惡性狀態,走馬觀花式地「到此一游」,則其審美能力
就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因而,所獲得的審美效果就會較差。由於審美觀照的專注和投入
屬於審美主體的行為。因此,我們可以把這第三方面的關系表達為:EocP(s)。
把以上分析到的、影響審美效果的三個方面加以綜合,於是,便可以得出下面這個新
的反映審美效果與其他相關因素之間相互關系的數學表達式:
EocF(o)·P(s)或:E=K·F(O)·A(S)·P(S)
該公式體現出人們審美所能獲的效果之大小,與其當時所在的審美場值的大小、審美
者本人具有的審美能力的大小、及其審美當時專注和投入的程度成正比例的關系。該公式
的創立難免還有欠妥之處,但比之原先的公式(1),應當說已有了很大的進步。同時,
該公式的提出,對促進各地旅遊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例如,為了提
高旅遊觀光的審美效果,根據這個新創的公式,就應當從研究以下三大方面著手:1.在
旅遊景區內如何為旅遊者提供最佳(大)審美場;2.如何提高旅遊者的審美能力;3.如
何促進旅遊者在旅遊審美賞景時更加專注和投入。就第3方面來說,我們應當注意:(1)
旅遊活動安排不要太緊張勞累,注意勞逸結合,保證遊客有充分的休息時間。這樣,遊客
才能精力充沛、精神飽滿地投入旅遊觀光活動;(2)避免頂撞遊人使之生氣,提供周到
優質的旅遊服務,這樣,可以促成旅遊者在游覽過程中保持穩定良好的情緒;(3)導游
人員既要把握旅遊景物的美感特性及其品味,又應當盡量了解自己所帶遊客的審美情趣,
進而研究兩者之間有哪些相近相同之處。然後,便可以此作為自己導游內容展開的重點,
從而,促成遊客對所觀賞的旅遊景點產生濃厚的興趣和積極的心態;(4)根據各個具體游
覽觀景點美感信息量的多寡(即審美場值群星的大小),相應地為游覽活動安排合理而充
裕的觀賞時間。通過做好以上多方面的工作,就能促成人們在旅遊觀賞時,充分發揮出自
己審美的主觀能動作用,使其全身心更加專注、更加投入地進入審美境界,從而獲得更加
理想的旅遊審美效果。

作者簡介:管寧生( 1947-),湖北人,雲南大學工商與旅遊管理學院副教授,碩
士生導師,從事旅遊美學、旅遊資源開發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

On Aesthetie Field ana Effect and Their Utilization for Tourism
GUAN Ning- sheng
(College of Commercid and Tourism Management, Yun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China)
Key words: aesthetic field; aesthetic effect; utilization for tourism
Abstract: The essay discussed respectively the aesthetic field and aesthetic
effect and the factors that have in fluences upon them. At the same time, it
expounded their utilizing values in todrism.

參考文獻:
[1]王柯平.旅遊審美活動論[M].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1990.
[2]喬修業.旅遊美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
[3]錢今昔.中國旅遊景觀欣賞[M].合肥:黃山書社,1993.
[4]仇學琴.現代旅遊美學[M].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1997.

⑶ 旅遊審美有哪些特點

旅遊是以游覽為共同目的、以旅行為手段的活動。所謂游覽,就是流動性地看,也包括聽。不管是現代的遊客,還是古代的遊客,不管他們所抱的旅遊直接目的怎樣不同,但是他們在旅遊過程都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游覽行為,看到和聽到各種各樣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會欣賞到其中美的形象,產生美感這種高級的情感愉悅,而且有些人還會使美感升華,進而創造出美的事物來。這就是形象意義上的旅遊審美活動。近年來,不少學者以旅遊學、旅遊美學和旅遊社會學等為理論工具,對旅遊審美活動進行了深入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見,但也瑕瑜互現。拙文不揣冒昧,本著「批判地吸收」的原則,對旅遊審美活動的特點和意義進行一次系統梳理。
一、 旅遊審美活動的特點
旅遊作為一種短期性的閑暇生活方式,從本質上說,實是一種集自然美、藝術美、社會美之大成的綜合性審美。通過旅遊獲得精神上的審美愉悅和滿足,是所有旅遊者的共同追求,也是旅遊的本質之所在。一般而言,所謂審美,指的就是審美主體對客體之內容與形式價值(如美醜)的感知、觀察、審視和品評,是人對美的事物的一種帶有情感的認識,具體而言,旅遊審美活動有以下幾個特點:
1、 歷史性
旅遊審美屬於歷史的范疇,隨著歷史變遷而不斷發展變化的人類活動。人類早期的旅遊活動中,由於人類無法通過掌握自然規律來控制自然力,因而拜倒在自然腳下,試圖通過對某些具有象徵意義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朝拜以獲得上蒼的佑護,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自己的情感需求。隨著歷史發展,旅遊審美的目的開始向求學求知傾斜,從馬可.波羅的中國之行到鄭和下西洋,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到徐霞客的考察旅遊,旅遊審美的知識性和功利性在增加。18世紀中葉,盧梭、歌德、海涅等人掀起「回歸大自然」的熱潮,旅遊者開始真正自覺地進行自然觀光旅遊。20世紀後,旅遊者更多地渴望親身參與,甚至以征服者的身份出現在自然界,希望通過親身體驗克服和凈化自身的渺小和平庸,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從而獲得由衷的喜悅。
個體的審美活動也是這樣。在最初的審美中,由於個人審美能力的限制,往往是匆匆忙忙,趕來趕去,到各地名勝去走馬看花,浮光掠影地看個大概,選個景點趕快攝影留念,趕任務式地疲於奔命,滿足於「曾到此一游,留個紀念,可以此身無憾矣!」後來個人閱歷的豐富和人生體驗的增加要求盡可能提高旅遊的審美文化質量,充分發掘出旅遊的審美內涵和文化意蘊,讓自己在旅遊中玩得更開心,更愜意、更有意義、更有收獲。
這些都得益於自身審美的修養和能力的不斷提高。正所謂「涉淺水者得魚蝦,潛深水者得蛟龍」。有不同審美能力的人,可以從美景的色、形、音得到悅耳悅目的愉快;也可以進而從美景的表層內容得到愉情愉意的享受;也可以進而從美景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得到暢神暢志的精神提升。
2、 休閑性
這是旅遊審美活動溶解美的體現。休閑不是空白,不是抬頭看天,不思不想,無感無情,也不只是睡覺。要休閑得快樂舒暢,有豐富充實的內容,有高尚而不低俗的品味,就要有所講究。人的生活中,不但有金戈鐵馬,艱苦奮斗,而且也該有泛舟湖上,徜徉於山水勝景之間,尋趣於茶餘飯後,花前月下,這就有了旅遊和遊玩等活動。這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有審美內涵和文化意蘊的活動。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論語•述而》)。朱熹詮釋;「游者,玩物適情之謂。」(《論語集注》);王夫之說:「若藝,則與道相表裡。」(《讀四書大全說》)。孔子還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這說明對山水之樂,可以體現仁知;知者仁者不僅喜歡仁禮,而且也喜歡山水。《論語•先進》載:孔子叫弟子「各言其志」,曾點說: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表示贊賞,就因為在追求成功的同時仍應有優游的生活態度。有了這種態度,在事功斗爭中可以優游不迫,在生活中可以去除急功近利的束縛,在得到寬余的休閑時,可以在山水游覽中悅目賞心怡然自樂。毛澤東在其詩詞中寫道:「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水調歌頭•游泳》)這種優游的生活態度,對待風浪斗爭與閑庭優游是統一的。這是說,人們有了閑心和閑趣,才能從容暢游,超越貧賤富貴的計較,到達怡然自樂的境界。休閑有不同的趣味。我們提倡的是:休閑有雅趣,生活有品味。
3、 選擇性
選擇性是人的主觀性的深刻體現。旅遊是有意識的人的主觀活動,審美主體可以有選擇的進行審美。一是對旅遊景點的選擇。二是對旅遊時機的選擇。三是對審美中介的選擇。四是對審美對象的選擇。
從美學角度講,人有兩種沖動,一種是物質沖動,一種是理性沖動。振奮性的美是兩種沖動各自保持著自己的張力,並起到緊張的作用的美。由於人實際所處的狀態不同和旅遊資源的相異性,旅遊審美也會產生兩種作用,一種是使人趨於鬆弛的作用,一種是使人趨於緊張的作用。當人處於緊張狀態時,人一般會選擇使人趨於鬆弛狀態的旅遊地,如到海濱度假地,曬曬太陽,泡泡海水,或到深山老林幽靜的環境里避避暑。這種形式的旅遊活動可以使人放鬆,使人與自然達到和諧。當人處於鬆弛狀態的時候,人可能會選擇一些富有刺激和挑戰性的旅遊項目,如登山、探險、漂流等等,這種需要毅力、意志,成功後會引發人戰勝大自然的豪邁壯志的旅遊形式,使人打破鬆弛狀態,使人恢復振奮。這樣通過不同形式的旅遊活動,調整人的緊張或和諧的狀態,幫助人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因此,從旅遊審美角度看,旅遊景觀可分為溶解性美的旅遊景觀和振奮美的旅遊旅遊景觀。這一點筆者深有體會,在心境低沉之時,攀登華岳,極目遠空,直抒胸臆,胸中塊壘一掃而光;心情愉快,躊躇滿志之時,覽漢唐古跡,閱世事變遷,明興衰之理,以告誡自己不可不察微知著,不可不防微杜漸。
二、 旅遊審美活動的意義
旅遊審美活動的意義與其特點是分不開的。正是這些獨特之處才成就了其在道德領域、社會領域、生態領域、哲學領域和政治領域的非凡意義。
1、 道德意義
旅遊審美是人與外部事物結成的一種特殊關系。在這種特殊關系中,美與善從來就是如影隨形般地糾纏在一起的。旅遊審美之作用於道德,從根本上講,就在於人的審美心理和道德心理的相通。一般而言,組成人的道德品質的基本要素不外乎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為等幾個方面。在旅遊活動過程中,審美可能帶來的情感沖擊是時會發生的,這種審美情感往往是與道德情感密切相關的。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舉例說,當人們在欣賞田野上的豐收美景時,產生的審美情感總是與人們的道德情感相聯系的,雖然這種聯系有時是模糊的甚至感覺不到,但歸根到底是與豐收可能給農民帶來幸福的道德情感密不可分的。對人類道德心理和審美心理最早進行自覺而深刻研究的德國思想家康德曾說過:「我們經常把建立在道德評價基礎上的名詞應用到自然或藝術美的事物上去。我們說建築物是雄偉或壯麗的,乃至於顏色也是純潔的,謙遜的或柔和的,因為它們所引起的感覺包含某種類似道德判斷所引起的那種心情的意識。」這就是說,對建築物、樹林、平原,甚至於顏色的美感中,包含著類似於道德情感的意識。可見,這種由審美帶來的情感沖激,不僅可以激發人們高尚的審美情趣,促使人們道德情感的升華,而且還作用到道德知、意、信、行的各個方面。誠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
方誌敏同志在《可愛的中國》一書中曾寫道:「雄偉的峨眉,嫵媚的西湖,幽雅的雁盪,與夫秀甲天下的桂林山,可以傲睨一世,令人稱羨,——這好比我們的母親,她是一個天姿玉質的美人,她身上的每一個部分,都有令人羨慕的美。」正是通過對祖國美麗山河的欣賞,從而喚起了他對祖國母親的愛,並進而激發出他熱愛祖國的道德情感。這種愛國主義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又可進一步穩固和提升愛國主義的認識、信念和意志,並化為實踐中的愛國主義行為。這一過程,正是長期穩定的愛國主義道德品質的形成過程。應該說,方誌敏同志有著如此堅定的革命意志和信念,是與他對祖國的美的欣賞和熱愛是密不可分的。總之,旅遊審美常把美與善、美與社會、美與人生聯系起來,使人自覺不自覺地把只能指稱於人的「德性」內涵賦予了自然,正是這種寓道德修養於旅遊審美活動的突出表現。
2、 經濟意義
旅遊審美是加強物質文明建設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這是毋容置疑的。近現代旅遊業屬於新生的第三產業。近代旅遊業是由產業革命造就產生條件的。1845年英國人托馬斯•庫克(Thomas
Cook)首創了人類第一個旅行社,為人們提供有組織的旅遊服務。從此,旅遊業進入近代時期,旅遊由以往個人的消費活動向商品化方向發展。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旅遊業進入了現代時期。這個時期,隨著世界經濟、科技和文化的恢復與迅猛發展,隨著人們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隨著世界朝著和平民主方向前進,旅遊業便突飛猛進,在內容、形式、規模和性質上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內容上,旅遊成了人民大眾的社會活動,而且以審美為共同目的、行為和效應的傾向更為明顯;在形式上,大型客機、新型車船等現代化旅遊交通工具使旅行速度大大加快,使旅行更加安全、方便和舒適,使遊客能夠在短時間內進行遠距離和長距離的旅遊;在規模上,旅遊人數大幅度增加(例如1996年在我國旅遊的國際遊客達五千多萬人,國內遊客達六億多人),旅遊范圍擴大到全球;在性質上,旅遊業成了經濟領域的一個重要支柱產業。因此,現代旅遊審美對於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其一,擴大經濟收入,平衡國際外匯收支,促進貨幣回籠。旅遊審美的經濟收入,包括旅遊企業向遊客收取的旅遊服務費用和旅遊商品交易的貨幣。從國外遊客那裡獲得的這種經濟收入是外匯收入,這意味著旅遊業所在國增加了財富,有利於它平衡國際外匯收支。我國的現代旅遊

⑷ 影響旅遊審美的因素有哪些

針對不同背景的旅遊者 1. 根據個性類型兄碼含 2. 尊模早重旅遊者的審美習慣 3. 按照東、西方人不同的思維方式有針對的服務...影響羨笑旅遊者知覺的個體因素興趣、需要和動機、經驗和期望、個性、社會地位等

⑸ 目前雁盪山旅遊美學研究存在的問題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三游雁盪山,在《雁盪山日記》中贊曰:「銳峰疊嶂
,左右環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觀!」,「奇巧」指的是雁盪山奇峰秀美,巧
奪天工,擬人狀物,栩栩如生;「百出」指的是奇峰怪石,姿態萬千,換步移形
,變幻莫測。實際上,「奇巧百出」就是「變幻造型地貌」的總特徵。故雁盪山
向有「變幻造型地貌博物館」之譽稱。在我國名山中,雁盪天下幻與泰山天下雄
、華山天下險、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黃山天下奇一樣名揚四海。
一、雁盪山變幻造型地貌概觀
「奇峰競與雲爭幻」,「怪石隨人自品題」。雁盪山的峰巒形象,給人以直
觀、形象、變幻的藝術感受和意境,在情與景的交融上具有特殊的感染力,讓旅
游者在神奇的夢幻世界中獲得美的享受,回味無窮。其中,最為典型、最富有代
表性的要數「靈峰」與「剪刀峰」。
靈峰由拔地聳起的兩座岩峰組成,是雁盪山的標志景觀。白天望去,形似兩
只手掌相合,兩掌之間構成寬敞的「觀音洞」,統體喻稱「合掌峰」;而當夜色
降臨後,這座山峰則神奇變幻。站在遠處眺望變為一對正在親吻的情人,人們便
稱它為「夫妻峰」或「情人峰」;當我們移步至靈峰寺前室檐下,反仰觀望,該
峰又變成一隻鉤鼻兇猛的雄鷹,於是它又稱為「雄鷹峰」;當我們再移步至靈峰
寺旁,仰看,它又變成維納斯上半身的「雙乳」了,顯得聖潔、動人,人們叫它
為「雙乳峰」;若再從峰巒側面品味峰影,它又嚴似一位窈窕淑女立於壁前,因
面帶愁容,人們喚她為「相思女」……,前後不過百米,竟出現五個不同的形象
,有人、有物、有情、有境,人人看了彎猛,均贊嘆不絕。
而剪刀峰更為奇絕。在它四周,高、低、遠、近,不同方位、不同視角卻可
以欣賞到「剪刀峰」、「出水海豚峰」、「將軍夫人峰」、「啄木鳥峰」、「狗
熊火腿峰」、「觀音說法峰」、「帆船峰」、「玉柱峰」等二十多種美妙生動的
變幻景象。
在雁盪山,象靈峰、剪刀峰這樣變幻形象的奇峰舉不勝舉。因此我們可以說
:雁盪之勝在於峰形,峰形之勝在於「變幻」,「幻」是雁盪的精華,「幻」構
成了雁盪山風景名勝區富有個性的旅遊美學特徵。
二、雁盪山變幻造型地貌形成機制
(一)雁盪山的特殊自然條件
1. 古火山地質基礎。雁盪山是座古火山,曾經歷多次火山噴發。較大規模
的火山活動有二次:一次大約在一億二千多萬年前(中生代侏羅紀),另一次約
在七千萬年前(晚白堊世)。多次的火山活動結果在本地區廣泛堆積了厚達2000
~3000米的火山岩。其岩石類型主要是流紋岩以及熔結凝灰岩和火山角礫岩。由
於不同的岩石,存在著不同的形狀、節理、礦物成分、粒度、結構、抗蝕強度、
溶蝕速率等物理化學性能,加上流紋岩的岩石剛性強,節理發育,因此,在相同
的外力作用下,它們朝著不同形態發育,形成不同的地貌現象,從而構成奇峰異
景。目前,雁盪山峰景不僅多呈疊瓦狀的斷面,而且顯示出多棱、多角、多面、
多姿、多變的特徵,組成蒼勁、剛折、挺拔的畫面線條。這一地質條件為「變幻
造型地貌」的形成提供了基礎。
2.台風雨、地形雨的強烈侵蝕。在宋朝,沈括考察雁盪諸峰的形成原因時,
曾在文章中寫道:「原其理,當時谷中為大水沖擊,沙土盡去,唯巨石巋然挺立
耳。」可見,流水侵蝕是雁盪奇峰形成的外力條件。
雁盪山地處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降水量均在2000毫米以上,並主要
集中在夏季,受台風影響十分頻繁,故常以暴雨形式降落;加上雁盪山最高峰海
拔1056.6米,山勢呈東北一西南走向,山埋坦橋脈東南坡正好與濕潤的夏季風直交,故
從樂清灣上來的東南風容易被抬升,形成地形雨。因此,雁盪山一帶為浙江省的
雨量中心,也是浙江信困省山洪暴發的多發地帶。流水侵蝕能力十分強烈,使山峰挺
拔,坡麓陡峭,谷地平緩,並形成平地觀山景的優良條件,使遊客有充足的場地
左右環向,從不同方位、不同角度,盡憎地欣賞山景的變幻。
3. 植被的點綴彩繪。雁盪山植物種類繁多,從低等苔蘚到高等被子植物總
計約千種。這些植物對雁盪山的育景、造型、變幻等過程都起著重要作用。裝點
了細節、增添了色彩,美化了主題。雁盪山銳峰疊嶂,懸岩突兀,嶙峋峭拔,雖
崖壁並不適宜植物生長,但由於氣候濕潤,在有積土的斜坡上或裂隙中,頑強地
生長著不同類型的植株或草叢。這些植株、草叢不僅給山岩造型增添了不少的細
膩筆調,而且在變幻造型過程中起畫龍點晴作用。如:「剪刀峰」變為「將軍夫
人峰」時,夫人胸前飄掛著的「蝴蝶結」,就是由草木叢組成,而在下個變幻景
點觀望時,草木叢卻變成了狗熊頭上的茸毛……另外,在雁盪山的裸岩懸壁上還
漫生著大面積地衣、苔蘚,它們在雨水豐盈時迅速繁生,碧綠一片;在雨水乾旱
時很快枯萎,但殘體仍牢固地依附在岩面上,組成灰黑色的條紋,遠看似大筆彩
繪一般。在變幻造型中,這些地衣、苔蘚及其斑塊,有的構成老壽星的臉,有的
結成姑娘的大辮子,有的繪成飛禽走獸,有的組成神奇的圖案,從而與奇峰整體
構成情景交融、虛實結合、似真似假、變幻萬千的奇異景象。
(二)變幻造型的組合
1. 視覺圖象的三維變化。一切景物實體的大小都可由長×寬×高三維要素
組成。人們觀賞景物時,由於視力、視野、視距、視角、方位、注意點等的不同
,可以引起視覺圖象三維要素的變化,從而引起整體圖形的變化。又因任何景物
都是多樣性的統一體,特別是體積龐大的山峰,容易使遊客與它形成多種審美聯
系,某一方位,觀察點容易與審美對象的某一方面屬性發生聯系,換一個方位,
觀察點就容易指向審美對象的另一個方面屬性。如:靈峰,它之所以可變幻為「
夫妻峰」、「雄鷹峰」、「雙乳峰」等不同形狀,是因為垂直視角、視覺的變化
而導致視覺圖象的變化。而剪刀峰的變幻景緻,主要是因為水平視角、方位的變
化而產生的。因此,變幻造型是以三維空間的變化為先決條件的。
2. 時間因素對變幻造型的制約。觀賞審美景物時,往往與「光」有著密切
關系。「光」又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景物各方屬性顯現的圖象也隨之更換。白
天陽光充足,對山高昂各個構景部位都能仔細察及。而正面的岩石、植物等細部
特徵,在構圖中起著重要作用。到了夜晚,光線暗淡,細微的景象模糊不清,在
月光藍天襯托之下,邊緣輪廓形狀卻顯得清晰醒目,這些輪廓倩影構成了新的奇
特的物像。如:靈峰,白天正面眺望象一雙手掌,晚上只看出輪廓,卻能看到一
對情人月下相戀,所以又喚它為「夫妻峰」……另外,不同時間,不同方向的光
照,可以組成不同的陽面和陰面。它可引起景物形象的不同變幻。
3. 意念在變幻造型過程中的誘導作用。變幻造型是一種審美意象,它的形
成與旅遊者的生活閱歷、文化素養、想像能力、審美標准、志趣心境等條件有關
。如果遊客具備的條件殊異,對同一景物就會產生不同的審美聯想,形成不同意
念,得到不同的審美意象。如:「夫妻峰」的變幻造型,在不同的旅遊者心目中
就有不同的意象,當東方遊客觀賞這尊女像時,腦海里閃現的是位披紗巾,身穿
和服,腰扎蝴蝶結的溫柔而多情的日本少婦;西方的遊客在品題時,看到的卻是
穿著十七世紀流行的襯架支撐女裙、滿頭長卷發的激情而奔放的西歐古典女郎…

審美活動中,每個人總是把審美對象與自己生活閱歷中接觸過的景物或景物
某方面特徵,發生審美聯想。在旅遊審美過程中,導游的講解會激發和促進審美
聯想。許多景點沒經導游指點解說,遊客是毫不介意的;一旦經導游介紹,集中
了注意力,激發了靈感,促使遊客對景物產生特殊的感受與意念,形成審美意象
,愈看愈象,愈想愈妙。
意念的空間是無限的空間。人們在審美活動中,還可以把周圍其他景物聯系
一起進行觀賞,從而產生妙趣橫生的審美效果。在雁盪山靈峰景區,除「夫妻峰
」外,還有「犀牛望月」、「牧童偷看」、「婆婆轉臉」等眾多的變幻造型。單
個欣賞,只覺得其形態逼真,但整體欣賞,並用打油詩聯系解釋,意境就截然不
同了:「牛眠靈峰靜,情人月下戀,牧童偷偷看,婆婆羞轉臉」,短短四句打油
詩,有人物、有情節、有意境,有諧趣,意念和感受得到升華,審美意象進入更
高境界,教人浮想聯翩,回味無窮。
綜上所述,雁盪山變幻造型的形成實際上不僅與景物的實際形狀三維空間形
象有關,也往往受時間氣候因素的制約。更重要的是還依賴旅遊者的心理狀態與
審美感受能力。

⑹ 旅遊審美境界分為哪幾個層次

在旅遊審美過程中,雖然審美內容差不多,如觀其形、察其色、聞其香、品其味、聽其聲、覺其態、悟其質、辨其類、思其因,但由於主體各自的審美感受在程度上不盡相同,往往顯現出多層次性,這主要是因為審美感受一方面受制於審美對象,另一方面還受制於審美個性以及歷史文化等因素。著名美學家李澤厚先生對審美層次這一問題進行過深入探討,他把美感分為悅耳悅目、悅心悅意、悅志悅神3個層次,對於我們研究旅遊審美很有啟發。
1)悅耳悅目
悅耳悅目是指以悅耳、悅目為主的全部審美感官為體驗的愉快感受。這種美感形態,通常以直覺為特徵,以生理快感為基礎。這是廣大旅遊者普遍的審美感受形態(例如,游覽桂林山水、張家界、九寨溝、長江三峽等)。旅遊產品的開發,者慧形態和色彩要美麗,色彩要協調,聲音要柔美悅耳,對遊人具有感官吸引力,注意杜絕視覺污染和噪音污染。此外,旅遊審美在於豐富和新奇,旅遊項目和旅遊活動的安排應當豐富多彩,給予遊客悅目悅耳的審美感受,避免雷同單調或簡單重復。
2)悅心悅意
悅心悅意是指透過眼前或耳邊具有審美價值的感性形象,領悟到審美對象某些較為深刻的意蘊,獲得審美感受和情感升華。這種美感效果是一種意會,在許多情況下很難用語言來充分而准確地表述,可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例如觀賞齊白石的畫,你感到的不只是草木、魚蝦,而是一種悠然自得、活鮮灑脫的情思意趣;又如你在登臨雲霧縹緲的黃山時,產生的飄然若仙之感和超然出世之情。悅心悅意是比悅耳悅目更首慧答高層次的審美感受。如果說悅耳悅目以感性或直覺為主要特徵,那麼悅心悅意則以知性或理解為主要特徵。悅心悅意的精神愉悅與悅耳悅目的感性快感相比,具有相對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3)悅志悅神
悅志悅神是指主體在觀賞審美對象時,經由感知、想像、情感,尤其是理解等心理功能的交互作用,從而喚起的那種精神意志上的奮昂或愉悅狀態和倫理道德上的超越。它是審美感受的最高層次。這種美感形態之所以高級而深刻,是因為它體現了主體大徹大悟、從小我進入大我的超越感,體現了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的高度和諧統一。如乘船游長江、黃河,信步登臨泰山、長城,將會喚起我們的懷古之情和熱愛大自然之情,給我們以民族自豪感、崇高的使命感和對大自然的敬畏感。這種美感,不是一般在感性基礎上的感官快適,也不是一般在理解基礎上的心思意向的享受,而是一種在崇高感的基礎上尋求超越與無限的審美境界。這種審美特碧賀質無疑是符合當今時代與社會需要的,是有助於精神文明建設和有利於完善人性的。從旅遊審美上講,悅耳悅目、悅心悅意、悅志悅神之問是一個層次遞進或層次提升關系;從旅遊境界上講,這是一個由「興游」到「神遊」的過程。
旅遊審美需求是一種高層次的心理需求,在旅遊的外在因素和內在情態的作用下,產生一系列旅遊行為;審美意識作為認識和反映現實的一種方式,包括了審美觀念、審美趣味、審美理想、審美知覺和審美感情等因素;審美個性作為社會審美意識在個體審美心理結構中的反映和落實,將會展現出審美感受中的豐富性與多樣性的特點;旅遊主體各自的審美感受在程度上不盡相同,往往呈現出悅耳悅目、悅心悅意、悅志悅神等多層次性。

⑺ 旅遊審美的方法有哪些

一般審美規律

1.信息來源及途徑

旅遊者在整個旅遊過程中所涉及的現象都可成為信息來源。這些信息最主要的是通過旅遊者的視覺和聽覺器官進入旅遊者的大腦,此外還通過嗅覺、觸覺、味覺等各種感官進入旅遊者的大腦。但是由於各旅遊對象的特點是否突出和每個旅遊者的旅遊偏好與興奮點不同,故每個旅遊者所接受的刺激強度會有差別。

應當說明,因為人類在長期接受外來信息刺激過程中,各種感官之間經常會互相協作,因而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聯系,故在相當多的情況下,雖然某一信息只是通過某一特定感官接收到的,但其他某些感官也會有所反應。這種現象在視覺與聽覺之間最易發生。例如「此時無聲勝有聲」①、「舉頭忽看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②等,都說明視覺器官引起了聽覺器官的聯帶反應。「望梅止渴」則是視覺器官所引起的味覺器官的聯帶反應。

2.信息的加工

經過神經中樞對各種信息進行分辨、判斷、綜合、加工,即思維過程,形成形象和概念,對人的感情和思想產生影響,從而達到了旅遊審美效果。其過程為:外界刺激→感官→情緒變化→分析判斷→聯想→思維→概念→理性認識→行為。但是,不同性質的旅遊資源所產生的作用強度在階段上有所不同。一般而言,那些偏於耳目之娛的自然風光、消遣娛樂的旅遊項目,主要在於運作程序的前半程,即外界刺激→感官→情緒變化,其餘則相對較弱;而那些思想感情較強的文化藝術、社會現象等,則貫穿整個思維過程,並且著重於後半程的效果,對人的理性認識和行為的影響更為明顯。

3.主客觀的統一

審美的結果是最終使外界刺激引起人們情感的激動和思想的變化,從而達到精神的「凈化」。故審美過程是客觀外在世界與主觀內在世界的統一過程。所以,審美必須是主、客觀的統一。即如清代吳在湄在《天下名山游記·凡例》中所雲:「外供耳目之娛,內養仁智之性」,也必須如南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所說的:「觀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情溢於海」,要達到東晉顧愷之在《畫論》中所謂:「遷想妙得」,要求如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所指出的「思理為妙,神與物游……物以貌求,心以理應」。這也就是美學上所謂「移情說」。因而,人們應放棄冷漠的態度,調動主觀積極性,去努力追求美。

4.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一般美學常將美分為自然美、形式美、社會美、藝術美等。它們又可細分為不同的類別,例如形式美中包括和諧、對比等。自然美和形式美容易對人們的感官產生作用,迅速引起人們的情緒變化,產生感性認識;而社會美和藝術美則重在思想內容,影響理性認識。但是,此二者不可割裂,它們都要求形式和內容的統一。這是美學的基本法則。

5.美的時代性及階級性

對於任何時代、任何民族和任何階級、階層而言,有其一致的一面,特別在形式美中表現得較為明顯。例如和諧與對比的規律從來為人所肯定。然而美又有明顯的時代性和階級性。這正如魯迅先生所指出的:勞動者絕不會以林黛玉式的弱不禁風為美。中國歷史上不是也有所謂「環肥燕瘦」之不同嗎?湯加,以至許多非洲人,傳統上以肥為美,而今湯加國王卻身體力行提倡起減肥運動來了。

6.美學的「間離效果」

也稱為「距離效果」。它包括兩方面的含義:

其一是心理距離。即在審美過程中,雖然人們仍然會考慮現實需要,也正因此美具有了階級性。但另一方面,包括旅遊者在內的審美主體必須暫時超脫現實的功利目的,不能純粹從實際利益出發,才能更好地進行美學欣賞。如果僅從功利出發,商人眼中的礦石就只有貨幣價值而無所謂美;木匠會覺得扭曲的樹木毫無用途;農民和牧民也會認為石林貧瘠不毛一無所取;山民更會因山高路險、環境閉塞、生活不便而煩惱。然而上述景觀卻都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功利的考慮是出於物質生活的需求。審美是出於精神生活的滿足。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差別。假如無視二者的差別,必將極大地破壞審美效果。在旅遊開發和經營中也必須對此給予重視。在長城上講述孟姜女的故事,在定陵中高懸說明牌,大書當年為修建陵墓花費多少錢,而當時有多少百姓餓死等,即是忘記了美學的「間離效果」。

其二是空間距離和媒介的作用。古代女詩人郭六芳的《舟還長沙》:「儂家家住兩湖東,十二珠簾夕照紅;今日忽從江上望,始知家在畫圖中。」正說明因為隔江相望,有了空間距離,並且是透過江上煙波相望,平常的景物就變得格外美麗了。明代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記》:「今夜嚴叔向,置酒破山僧舍。起步庭中,幽華可愛。旦視之,醬盎紛然,瓦石布地而已。」同樣的景物,夜觀與晝觀卻有如此大的差別,皆因光照這一媒介不同。陳簡齋:《海棠詩》「隔簾花葉有輝光」,則描寫出了竹簾所造成的間離效果。

當然,體驗型旅遊(如民族風情、品嘗美食等)、健身運動、娛樂活動、科學考察、探險等旅遊項目,則應盡可能減少此種間離作用,以求獲得真切的感受和詳盡的了解。

開春,外出旅遊又開始熱起來。
旅遊,是行走在路上的一項花錢找「辛苦」的活動,但大多數人樂此不疲,尤以廣東人為甚。外出遊玩,有人不虛此行,也有人收獲甚微,甚至自覺「大失所望」。這之間的區別在於是否善於在遊玩中發現美,是否善於設計旅遊項目,找對出行路線。

旅遊有一個審美價值取向和活動內容選擇與安排問題,即外出旅遊前要想好「看什麼」和「怎樣看」。只有旅遊的對象和項目符合你的要求,才能玩出美感,玩出味道來。

我把眾多旅遊項目分為五類:

一是風景風光游。風景游分為山景游和水景游,水景游又分為海上景與江湖景。

二是名勝古跡游。我國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各地有不少引人入勝的人文景觀,既是一種文化品位,又是一種歷史回顧,更是對眾多古建築的仰望。旅遊,少不了對名勝古跡的尋覓,也是最令人嚮往的路線和「走」的目標。要看大秦、西漢時的長安,那兒有兵馬俑、華清池、大雁塔、乾陵等,一種出土的「歷史展覽」令人回味無窮。要體會地方小食與秦淮河風情,可以去六朝古都的金陵南京,回想南朝才子的風流倜儻。當然,最值得一去的要數北京,紫禁城的大小宮殿,令你流連忘返,驚嘆華夏前人的鬼斧神工。

三是影視城游。這是近年來隨著現代科技和藝術的迅猛發展而發展起來的特色旅遊項目。影視藝術的突飛猛進,帶旺了外景拍攝事業。人們在拍攝製作影視作品之餘,留下了亦真亦幻的一座座仿古寫實的影視城,造就了全新感覺的一處處散發著藝術味道與氣氛的旅遊市場。由於影視作品在屏幕上播出所帶來的群體效應,以及名編名導名演們的號召力,影視城便成為遊客旅者外出旅遊又一選擇。

四是名人蹤跡游。崇拜名家偉人,訪尋古今中外名人故居以及生活、工作過的地方,也是近年來外出遊客旅者很熱衷的又一出行項目。在游覽中,你可以感悟名家偉人成長的歷程並從中得到啟迪,也許你會因此對人生走向和生活價值進行重估與選擇。

五是歷史事件游。歷史是現實的影子,總是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而記憶又帶著人們走進歷史。新興的歷史事件游,往往帶給遊客的是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與歷史文化的多重鑒賞與立體思考。尋找歷史的足跡,是為今天尋找對照的鏡子,從曾經的重大事件中回味歷史的經驗教訓。

當然,上述五種旅遊項目,是旅遊過程中最常見的項目,此外,還有人造景觀游、動物世界游等,當你選准項目,落實「走」的內容,走進早已心儀的景區時,你就會長出一雙「發現」的眼睛,去發現「美」的東西,去回味景觀給你帶來的愉悅與思考,在旅遊中達到強身健心、增長見識。

中國園林藝術創作是把詩文題詠與自然景象結合在一起的,一個好的題名可以提高一座園林的格調,為園林增添「書卷氣」,對園林景象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遊人感受到一座園林的文化素養與歷史淵源,加深對園林風景的藝術特點和風格的了解,從而增添游興,令人回味無窮。

避暑山莊內景點眾多,題名各具特色,內容分為鳥獸蟲魚、春夏秋冬、花葉色香、雲山水月等,有形、有色、有節、有時、有味、有聲、有感、有情,或寫實、或寫意、或點景,使詩情畫意融於景中。「試馬埭」、「馴鹿坡」、「石磯觀魚」、「鶯囀喬木」這些以動物為題材的題名,或是駿馬奔騰,或是麋鹿成群,或是魚翔淺底,或是鳥兒婉轉啼唱,一幅幅生動的圖畫展現在眼前,渲染了山莊的自然野趣。還有的突出了山莊的季相特徵:一夜春風梨花開,晶瑩的梨花與融融的月光相伴,正是「梨花伴月」所描述的意境;盛夏,酷暑難當,而「煙波致爽」則是「四圍秀嶺,十里平湖,致有爽氣」;秋季,當輕霜乍染時,「吟紅榭」則是欣賞和吟詠紅色楓林的最佳處;冬季,登「南山積雪」,遙望南山,可見嶺上積雪經久不消,潔白如玉。四季之景,皆有可賞。「西嶺晨霞」、「錘峰落照」的題名則用簡練的詞句說明了賞景的時間、對象和景觀特點。前者則是指山莊西側的山谷峰巒每當旭日東升時,霞光映照的景色;後者,則指當夕陽西下時,在此欣賞庄外磬錘峰在夕陽映照下金碧輝煌的景色。而有的則是巧於因借,「香遠溢清」借花之香,「暖流喧波」借水之音,「風泉清聽」借風成趣,「青楓綠嶼」借色添彩,觀其色、聽其聲、聞其味,賞景的內容更加豐富。

山莊中的景點題名有很多是取意於古代詩句的意境,引用已有的現成詩句略作變通而成。如「水流雲在」取意於杜甫的《江亭》「水流水不兢,雲在意俱遲」;「月色江聲」取意於蘇東坡的《赤壁賦》「月白風清……江流有聲」;「雙湖夾鏡」由李白詩句「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化成……這些富有詩意的題名,將遊人帶入詩的境界,給人留下了神思馳騁的廣闊天地。此外,還有一些題名反映了康熙、乾隆的政治抱負、道德觀念、思想感情。如「澹泊敬誠」則表達了康熙皇帝追求恬靜寡慾,謹慎真誠的思想;「戒得堂」則是乾隆皇帝以此來警惕貪得無厭的思想滋長,這些則又是把人生哲理融入景點之中,引人深思,從中獲得啟迪。

避暑山莊景點的題名,可以使遊人了解山莊的自然景色、園林建築以及康熙、乾隆的政治思想,突出了園林詩情畫意的藝術特點,是造園藝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⑻ 旅遊基礎設施薄弱有哪些

飲食設置不齊大州謹全不清潔,沒有反應地方特色,郵電、銀行、理發等設施沒有跡虧, 交通不便滾基,文化娛樂,各種療養體院等設施不齊全等都屬於基礎設施薄弱

⑼ 旅遊景觀審美的個體差異有哪些

旅遊景觀審美的個體差異決定語旅遊者的審美動機。旅遊審美動機泛指決定旅遊審美行為的心裡趨向跡桐,或指旅遊審美需求過渡到旅遊審美行為的心裡中謹扒介。對於前者來說,旅遊審美動機是其在外界因素(信息流程、社會環境、姿晌坦文化氛圍)和內在情態(情趣、判斷、心態等)的交替作用下而產生的。
一般來講,旅遊動機具有多重特性。
自然審美型
藝術審美型
社會審美型
飲食審美xing

閱讀全文

與旅遊審美薄弱點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3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24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889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36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28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56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75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0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2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898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4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6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2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58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2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2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4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14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