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旅遊攻略 > 如何開發森林的旅遊資源

如何開發森林的旅遊資源

發布時間:2023-06-09 01:14:56

① 如何開發保護旅遊資源

如何處理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之間的關系 急急急急
整合資源,合理規劃,合理開發,把原有的特色內容保護好,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加旅遊者的眼光加以建設,要大眾化,能適合整體人群,投入與產出要符合當當前市場,請專業人士預算。與 *** 主管部門和景區民眾協調妥當,多做宣傳,提高知名度,為以後市場做打算。開發與保護,是一對矛盾。要開發,就沒了保護,要保護,就不可以開發。既要開發,又要保護,這中間,就有了一個「度」的問題。在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的過程中,如何把握「度」?過分開發,破壞環境,造成不可持續發展,過分保護,資源就不可能產生效益。我認為這個「度」,應該是有限開發,充分保護。

整體為下列幾個原則:

1、市場分析及導向原則

旅遊開發需遵循市場導向的原則。所謂市場導向原則,就是根據旅遊市場的需求內容和變化規律,確定資源開發的主題、規模和層次,開發適銷對路的旅遊產品。旅遊市場需求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徵,在旅遊產品開發過程中,堅持這一原則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充分了解主要旅遊目標市場的自然條件、經濟水平、歷史背景、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等,分析各地特別是主要旅遊目標市場所在地的旅遊需求特徵。

2、突出資源獨特化原則

地域分異規律導致各地區旅遊資源之間丁有差異性,從而形成不同的特色。旅遊資源是旅遊產品開發的依託。旅遊產品開發成功與否,在較大的程度上取決於旅遊資源利用得當與否。有特色才有吸引力、競爭力和生命力,所以旅遊產品開發必須堅持突出特色的原則。所以,在開發某種或某類旅遊產品時,必須充分考慮該旅遊產品開發所依託的冰雪旅遊資源的性質、特徵

3、產品結構優化原則

旅遊產品結構優化原則就是以本地旅遊資源為依託,以國內旅遊市場需求為導向,實現旅遊產品多樣化、系列化、配套化。旅遊需求是包括食、住、行、游、購、娛等方面需求在內的綜合性需求,因此,旅遊經營者需對各類旅遊產品進行綜合開發,使其協調發展。同時,要兼顧豪華、標准、經濟等各檔次旅遊產品的開發,滿足各個階層旅遊消費的需求,提高市場佔有率

4、環境保護與社會效益原則

開發旅遊資源的目的是更好的利用旅遊資源,而生態環境則是旅遊資源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只有產生良好的環境效益,並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協調統一,旅遊資源的開發才能成功,這是旅遊資源開發的一條總原則,也是旅遊開發必須要遵循的原則。

方法:1、尋求准確有切入點,利用可持續發展原有資源。

2、旅遊產品和其它商品一樣,分導入期、產出期、增長期、平穩期、衰退期,做好市場宣傳,

鞏固市場機制,讓你所開發旅遊產品有更長、更穩的生命周期。
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的辯證關系
旅遊資源開發和保護的辯證關系如下:

一、旅遊資源開發和保護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 保護是開發和發展的前提,保護是為了更好地開發。旅遊資源是旅遊者進行旅遊活動的基礎和前提條件,一旦破壞殆盡,旅遊業將失去依存的條件,也就無開發可言了。因此,保護是開發的前提,是當前的迫切任務。中國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其中不少是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這些資源,就目前的技術條件,要很好地全部進行開發可能還存在一定難度。因此,先進行保護是上策。而有些資源,還存在如何開發的爭議,並涉及到開發後的環境、社會、經濟及可持續發展問題,可以先予以保護而後開發。此外,資源的保護還貫穿在開發的整個過程中這是由開發帶來的負面效應所決定的。

開發是保護的必要體現,是旅遊業發展的基礎。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資源保護歸根到底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因此,旅遊資源必須經過開發利用,才能招徠遊客,發揮其功能和效益,也才具有現實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資源保護的必要性只有通過開發才能得以體現。開發是旅遊業發展的先導,是旅遊資源價值的充分體現。例如,泉州清凈寺是國內現存歷史最悠久、具有 *** 建築風格的 *** 大寺,而靈山聖墓是 *** 高徒三賢、四賢的埋骨處,是中國與 *** 世界友好交往的珍貴史跡和歷史見證。只有通過合理開發,使清凈寺和聖墓走向 *** 世界,並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 *** 教朝聖地,才能充分體現其保護的價值。

社會發展使旅遊需求多樣化和復雜化,開發能反映民族特徵的旅遊資源和以環保、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旅遊產品(如生態旅遊)已成為旅遊發展的新方向。

開發本身意味著保護。一般地,合理的科學的旅遊資源開發,或對資源加以整修而非令其「自生自滅」,以延長其生命周期,對資源環境進行改善、美化增加其可進入性,或對歷史遺跡進行發掘修復、保護,或對人文旅遊資源如民俗進行資料蒐集和整理,重現其光芒。同時,資源開發促進旅遊發展帶來的旅遊收益的一部分可以通過各種形式返回資源地,用於資源環境的改造、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在這個意義上,開發意味著保護。我國現已確定大批文物保護單位,修葺歷史遺跡,建立博物館體系,挖掘整理文化遺產,基本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旅遊文化圈。這些措施,就是對人文旅遊資源的第一道保護網。

二、旅遊資源開發和保護是相互矛盾的,從某種程度上看,開發也是一種破壞。

雖然旅遊資源的破壞並不僅僅是開發所造成的,還有其他社會的、文化的等方面的深層原因,但開發所造成的破壞是顯而易見的,這與資源保護背道而馳。

首先,旅遊資源的開發不可避免地會造成某種破壞。旅遊資源開發需要對資源地進行的適度建設是以局部范圍的破壞為前提的。可以說,沒有破壞也就沒有開發,破壞和開發在一定程度上是共生的。由於旅遊業是一個新興的產業,目前普遍存在粗放型開發模式,使得積極的開發也會帶來破壞。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因技術條件限制,兵馬俑一號坑的彩陶已逐漸褪色,失去了往日的光澤。當然,盲目的、掠奪式的開發造成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生態失衡更是對資源的嚴重破壞。

其次,從人為角度看,旅遊資源的開發也會產生極大的破壞作用。因管理不善,資源地遊客湧入量往往超過其承載力,從而給資源本身造成致命的損壞:如北京故宮很多地磚已被踏破磨平,地面下陷,增加了保護、修復工作的難度。目前國內旅遊景點並不對遊客量進行限制,而是來者不拒。可見旅遊承載力(旅遊環境容量)理論應用的迫切性。另一方面,旅遊開發帶來眾多遊客,也造成對資源的破壞。遊客的大量湧入,產生巨大的污染源,破壞了資源環境,如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滇池和太湖,已成為全國污染最嚴重的大淡水湖泊......>>
怎樣才能實現旅遊資源合理開發?
旅遊資源開發主要問題:有限資源面臨市場迅速擴張的壓力。而重復建設和盲目粗放式開發加重資源供需失衡;資源開發從人文景觀資源轉向自然生態資源,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就成為一對難解的矛盾;城市建設與旅遊事業的發展也因「兩張皮」而導致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態資源的浪費;旅遊經濟高速增長與僵化陳舊體制並存,開發機制有待轉換,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本文試就這些問題,並以珠海市為例來探討旅遊資源的合理開發、保護和利用的正確途徑。

一、旅遊資源開發原則與景點布局

珠海作為全國唯一以整座城市命名的國家級的風景旅遊區正在進行旅遊資源的大開發,也就是旅遊環境容量的大擴容。對此,我們應如何確定擴容的方向、內容、層次、深度,以達到既有內涵的提升,又有外延的擴展?在擴容的過程中又要注意哪些問題?本人認為,主要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特色性原則。特色即差異性。鮮明的特色是旅遊資源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會有注意力。旅遊經濟本身就是注意力經濟,要注意旅遊景點之間的差別性,體現人無我有的特色。開發利用旅遊資源的實質就是要尋找、發掘和利用旅遊資源的特色。經過開發的旅遊資源,不僅應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時,還應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鮮明和有所創新和發展,絕對要避免在開發後的旅遊資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壞。

(二)共生性原則。就是這一旅遊項目與另一旅遊項目之間是共生的。旅遊項目是外部性很強的項目,有正向和負向外部性之分。所謂正向的外部性,是指旅遊項目之間是相容的、互補的、協調的,看了這一景點之後,有一種再去游覽另一景點的渴望。所謂負向的外部性是指旅遊項目之間是相剋的、類同的,而不是呈現合作形態。旅遊資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資源與自然資源之間、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之間、文化資源與文化資源之間的共生性現象,而且不同的旅遊項目,其共生現象是不同的。如展覽館與賓館、商場、交通設施、自然景點、人造景點相互之間是共生的。所以,要注意各種旅遊景點在某一小區域內的協調。

(三)網路化原則。旅遊業是一個擴大化了的網路,是自然網路。在珠海旅遊業的發展問題上,我們經常強調要有大珠三角的觀念,要發揮珠三角各市的旅遊資源優勢。實際上,如果某地有獨特性的旅遊亮點,即使人為阻止也是不行的,遊客還是會千里迢迢去游覽,會千方百計解決道路不暢、住宿飲食不便等問題。現在的關鍵問題是,我們的旅遊景點有沒有形成亮點,有沒有形成網路,各地的旅遊景點在大區域范圍內有沒有產生互補效應。從珠海的旅遊實際情況看,存在著以下三個網路。

首先是小網路,即中心城區旅遊景點的大擴容。我們要考慮景點之間的共生性,要強調內涵的挖掘,包括實施市區西部和東部的旅遊大開發,重點開發建設唐家灣古村鎮文化旅遊景區(包括原唐家舊鎮、共樂園、淇澳白石街、金鼎會同村等,珠海國際賽車、珍珠樂園等旅遊資源也有待於整合)、現代教育科技文化旅遊景區(包括大學園區、南方軟體園、科技創新海岸等)和南灣旅遊新區(包括南屏科技工業園工業游、北山楊氏大宗祠、灣仔花卉公園、海鮮干貨市場購物游等)、橫琴特色旅遊區。

其次是中網路。也就是「兩區一島」,即斗門區、金灣區和東區海島的旅遊開發。斗門區的白藤湖旅遊區已經配套成熟;御溫泉也已名揚海內外;黃楊山-金台寺旅遊區正在完善之中;生態農業游有待於進一步開發挖掘。金灣區雖然成立時間短,但旅遊開發也呈現良好勢頭。亞馬遜熱帶風情園起步看好;平沙溫泉由於香港中旅注資改造氣勢恢弘;飛沙灘也漸漸遊人如過江之鯽;長達30千米的珠港大道不但串聯起一個個新的工業園區,也將串聯起一個個新的旅遊區……但目前整個大西區的旅遊線路安排還是單向的,沒有形成環線。我們應將珠港大道、湖......>>
旅遊資源保護的措施
1. 充分認識保護區開展旅遊的特殊性。這是保護區開展旅遊的前提。作為經營旅遊業

務的保護區,既不是原始的禁區,更不是熱鬧的娛樂場所,而是能夠顯示自然和歷史風貌的

為人們提供適當旅遊項目的自然環境。這是與一般的保護區、普通的旅遊區的根本區別。要

通過各種渠道和途徑廣泛宣傳保護區開展旅遊的特殊性,提高管理人員、廠礦企業及廣大群

眾的認識水平。在此基礎上,正確處理自然保護與仟展旅遊的關系,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

經濟效益的關系,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的關系。如前所述,自然保護區的首要功能是科研功

能,因而必須保護好各類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而同時資源與環境又是旅遊業賴以生存與發

展的基礎,保護資源、環境就是保護旅遊,毀掉資源、環境就是毀掉旅遊。理論與實踐都表

明,保護與旅遊之間的關系,只能是以保護為主,旅遊服從保護,以生態效益為主,社會效

益、經濟效益服從生態效益,以長遠利益為主,當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果真如此,那麼自

然保護工作開展得越好,保護區的地位就越高、對遊人的吸引力就越大,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就越高。繼而再將經濟收益反饋到保護區的建設方面,即可使保護區走上一條保護

——開發——增值——保護的良性循環之路。

2.摸清旅遊資源特色,制定正確的開發策略。這是保護區開展旅遊的大政方針。特色是

旅遊的基礎。有特色的保護區才有生命力與競爭力,才能吸引更多的遊人。例如筆者經過多

年的調查研究,概括出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的旅遊資源特色,即:①世界級自然保護區;②神

奇的火山山水游覽勝地;③滿族的發祥地,朝鮮人民心目中的聖山。針對長白山旅遊資源的

特色,筆者認為長白山旅遊開發的策略應是:以保護為前提,以生態效益為主,有理、有利、

有節地開發旅遊資源,重點突出野趣之山、神奇之山、神聖之山的特點,其戰略目標是將長

白山建成世界著名的火山風光保留地。

3.採取必要的措施。這是保護區開展旅遊的有效途徑。

①進行功能分工。應根據保護區的具體情況,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規劃,

尤為重要的是要做好功能分區工作,如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可劃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試驗區。

核心區是整個保護區的絕對保護地段,除進行巡護和定期資源普查外,不準進行任何其

他活動,以保持自然狀態和儲存物種,緩沖區是核心區與試驗區的過渡帶,主要作用是保護

核心區,使其免遭破。試驗區是保護區內綜合利用自然資源的地段,試驗區內可以開展科學

考察、研究和試驗以及教學實習,亦可結合自然風景劃定區域,開展不影響自然保護的參觀

旅遊活動。

②健全環保機制。保護區開展旅遊,應盡快建立健全三種環保機制:

行政立法機制。包括對到保護區旅遊的單位、個人的一系列限制性規定,如人員定額、

禁令和制裁措施等。美國是個發展自然保護事業較早、經驗較成熟的國家,在一些自然保護

區的入口,常常立著一塊很醒目的標語牌:「進去,只許留下腳印;出來,只許帶走照片。

」很值得我國借鑒。

經濟計劃機制。按時間尺度劃分,包括近期、中期、長期規劃,它補充行政立法機制,

以經濟計劃為手段,對保護區旅遊事業的發展規模與速度進行宏觀調控。

旅遊開發的經濟核算和有償使用機制。即補償因利用自然資源開展旅遊所造成的損失。

目前國內大多數保護區採取發售門票的辦法,而且價格偏高,遊人意見大。解決的辦法是,

保護區經營、管理人員應以勞力、知識和技能為消費者提供服務,以此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如可為一定數量的遊人配備一位導游兼環保工作人員,可謂一舉數得。

③慎重對待土木建設。如果說架橋、築路、修賓館......>>
你認為如何保護旅遊資源? 30分
最重要的是提高國民素質。對行為失當的遊客進行罰款。 嚴格執行旅遊資源保護條例。

一、旅遊與環保之間的矛盾

既然保護區內開展旅遊是可行的,隨著大量遊人的湧入,必然導致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即旅遊與環保之間的矛盾不可避免,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遊人超負荷的活動以及各種有損社會公德的行為給保護區帶來的破壞。如遊人過量

所造成的三廢污染,拆木損花,狩獵禽獸等,都使生態環境質量下降。黑龍江省五大連池自

然保護區,近幾年遊人大增,有的人為取盆景石,隨意砸壞熔岩,使台地上有的地段變得百

孔千瘡。

2.在保護區修建賓館等服務設施,由於工程大,佔地面積也大,必然要破壞周圍一些景

物。保護區內修建道路,需要大量土石方,也將破壞道路兩側的植被,而且公路一開,曲徑

通幽的野趣會變成車輛來往的鬧市景象,失去游覽觀賞環境。目前,這種現象在長白山自然

保護區北坡已經出現,在岳燁幽谷中修建賓館和停車場,砍伐了大片岳燁林;在修建冰場到

天文峰公路的過程中,破壞了大片苔原景觀,致使有的地段發生水土流失現象。

3.對保護區管理人員來說,如何協調旅遊與環保之間的關系,的確是一個很難處理的問

題,既要保護環境,保護自然,又要向遊人開放,這個方針本身很可能使管理人員無所適從,

一旦處理不當,往往帶來災害性後果。特別明顯的例子要數四川九寨溝自然保護區,這個被

稱為「神話世界」、「人間仙境」的全國重點保護區,開放旅遊後,遊人蜂擁而至,而保護

區缺乏科學管理,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加上過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加重,泥石流加快活動,

使晶亮透明的湖泊開始淤塞。此類教訓,其他保護區當引以為戒。

二、自然保護區如何開展旅遊

自然保護區怎樣開展旅遊,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首先應對保護區開展旅遊的特殊性

有清醒的認識,在此基礎上,確定正確的開發策略,最後採取必要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

確保自然保護區的旅遊事業健康穩步地向前發展。

1. 充分認識保護區開展旅遊的特殊性。這是保護區開展旅遊的前提。作為經營旅遊業

務的保護區,既不是原始的禁區,更不是熱鬧的娛樂場所,而是能夠顯示自然和歷史風貌的

為人們提供適當旅遊項目的自然環境。這是與一般的保護區、普通的旅遊區的根本區別。要

通過各種渠道和途徑廣泛宣傳保護區開展旅遊的特殊性,提高管理人員、廠礦企業及廣大群

眾的認識水平。在此基礎上,正確處理自然保護與仟展旅遊的關系,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

經濟效益的關系,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的關系。如前所述,自然保護區的首要功能是科研功

能,因而必須保護好各類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而同時資源與環境又是旅遊業賴以生存與發

展的基礎,保護資源、環境就是保護旅遊,毀掉資源、環境就是毀掉旅遊。理論與實踐都表

明,保護與旅遊之間的關系,只能是以保護為主,旅遊服從保護,以生態效益為主,社會效

益、經濟效益服從生態效益,以長遠利益為主,當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果真如此,那麼自

然保護工作開展得越好,保護區的地位就越高、對遊人的吸引力就越大,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就越高。繼而再將經濟收益反饋到保護區的建設方面,即可使保護區走上一條保護

——開發——增值——保護的良性循環之路。

2.摸清旅遊資源特色,制定正確的開發策略。這是保護區開展旅遊的大政方針。特色是

旅遊的基礎。有特色的保護區才有生命力與競爭力,才能吸引更多的遊人。例如筆者經過多

年的調查研究,概括出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的旅遊資源特色,即:①世界級自然保護區;②神

奇的火山山水游覽勝地;③滿族的發祥地,朝鮮人民心目中......>>
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的措施
總之,旅遊開發不能只強調收益,更不能誇大收益;不能忽視風險,不能不計成本;不能只強調綜合收益而不考慮綜合損失。因此,必須進行損益分析和風險評估。
旅遊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關系?
本來設計這個題目申報省課題的,但後來左思右想,還是放棄另選佳題。

當前各地旅遊資源開發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城市建設與旅遊事業的發展因「兩張皮」而導致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態資源的浪費;有限的資源面臨著旅遊市場迅速擴張的巨大壓力,重復建設和盲目粗放式開發更加重了資源供需失衡;資源開發從人文景觀資源轉向自然生態資源,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就成為一對難解的矛盾;旅遊經濟高速增長與僵化陳舊體制並存,開發機制有待轉換,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

本課題設計論證,主要針對目前存在的以上問題,以我市為例來探討旅遊資源的合理開發、保護和利用的正確途徑。

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的模式大致可分為四種:為保護而保護、為開發而開發、為保護而開發、為開發而保護。

1、為保護而保護模式是消極的,已被實踐所否認的,這是文物部門的職責,不是地方 *** 的目的,特別不是旅遊業的目的。

2、為開發而開發模式是盲目的,是一種傳統落後的小農意識,根本不考慮環境效益和可持續發展。前面這兩種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的模式基本是被否定的。

3、為保護而開發模式一般指這個景觀是唯一的、獨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須是通過保護來開發的。如果被破壞了,是無法恢復的。這樣的旅遊資源,必須是 *** 壟斷,在高起點的規劃指導下,分片分期進行開發。

4、為開發而保護模式是 *** 對旅遊項目的所有權壟斷,經營權放開。誰最具有開發能力,誰設計的開發方案最好,來確定開發單位。對低層次的開發、破壞性的開發,必須停止,要進行結構性調整。

生態旅遊已經成為當前各地旅遊開發的熱點。生態旅遊開發綜合效益很高,具有旅遊、保護、促進經濟增長或扶貧、環境保護意識教育等四大功能。

發展生態旅遊時一定要注意:

一是生態旅遊的對象是原生的、和諧的生態系統。在旅遊資源的開發保護問題上,要將整個自然大地看成為一個宏觀層次的景觀,而不是微觀層次的一個院落。在旅遊景觀中,必須是人與自然、文化與生態和諧共處的狀態。

二是生態旅遊的對象應該受到良好保護。生態資源是不可再生的,不可逆的,保護的對象是什麼?誰來保護?保護的目的和動力是什麼?三者必須要搞清楚。否則,生態資源就不可能得到永續利用。

三是發展生態旅遊要強調當地群眾的參與性和收益性。只有當地群眾的參與,才能把破壞資源的力量轉變為保護資源的力量、建設性的力量。同時當地群眾參與開發的生態旅遊,是原汁原味的,這一人文與當地的生態是協調的,是互補的。只有當地群眾參與,讓他們獲得了利益,才能讓他們體會到資源的價值,自覺地進行保護。

旅遊業是綜合性很強的產業,而城市是最有深度的旅遊資源,具有很好的留客性,是注意力經濟與集聚性經濟的結合體。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能把人們留下來的載體,非城市莫屬。風景區內的景觀即使再漂亮,也不可能把遊客留住在那裡,但城市可以達到這一效果。

城市與景區的互動、城市自身的塑造培植已經成為旅遊資源開發保護的新靚點。

一是要確立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思想,如果沒有一體化的戰略思想,城鎮建設就會出現千城一面。只有注意挖掘自己的優勢,才能體現出各自城鎮建設的特色。

二是要確立硬體建設一體化的意識。目前,我們這方面的意識比較薄弱,在硬體建設上往往是各自為政,各管各的。

三是要確立突出地方旅遊資源開發與城鎮建設一體化的特色。要著重塑造市民內在的文化素質,提升城市的文化內涵,打造城市核心競爭力,創新富有特色的城市品牌。...>>
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的存在問題
我們不禁要問,這些省份的旅遊業真的都能做 大、做強。 這裡面肯定有盲目性。旅遊業決不是人們常說的「無污染產業」,因遊人大量擠於景區,或者因決策者的旅遊開發戰略不當、缺乏系統規劃等原因,開發會導致自然生態和 社會環境的破壞。旅遊業也不是沒有風險的產業, 「投資少見效快」、「回報率高」只是一廂情願。事實上,國內的旅遊開發,真正賺錢的不過1P3 ,盈虧平衡 的大約1P3 ,虧本的不少於1P3。只是那些賠錢的,都 是由 *** 買單,無人承擔責任罷了。由此看來,那種 只強調收益、不重視成本、更忽視風險和生態損失的 旅遊開發,是危險的。自然生態環境具有價值,如果沒有它的存在,就不會有可持續發展。生態服務功能是人類生存與現代文明的基礎,科技術能影響生態服務功能,但不能完全替代。不適當的旅遊開發會破壞原有生態系統,導致生態服務功能價值降低,這一點應受到充分重視。

② 森林旅遊規劃怎樣做

一、什麼是森林旅遊?

森林旅遊是一種在特定的森林區域內為旅遊者提供游覽觀光、休閑度假、探險健身、商務會議的產品與服務的特色旅遊,是滿足人們回歸大自然願望的一種方式。

(一)資源及特徵

森林旅遊資源系指以森林景觀為主體,其他自然景觀為依託,人文景觀為陪襯的一定森林旅遊環境中,具有游覽價值與旅遊功能,並能夠吸引旅遊者的自然與社會、有形與無形的一切因素。

具有可持續性(可再生)與脆弱性(承載力)、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緊密結合、森林環境與珍稀野生動植物物種多樣性、功能多重性(旅遊、林下經濟、加工)、增智性(科普價值)等特徵。

(二)森林旅遊的特點

資源依賴性強。森林旅遊是以森林景觀、動植物資源、附存自然環境及相關人文景觀等旅遊資源為基礎形成的一種「資源型」旅遊方式。

季節性強。全年總體呈金字塔狀,5-8月份為旅遊旺季,其中7月份遊客做最多,其他月份依次遞減。個別景區因受氣候及主推產品影響遊客會出現波動,如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受夏季暴雨影響,遊客主要集中在3-6月;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受季節氣候影響冬季人多;長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受冰雪產品影響,冬季遊客增多。

制約性強。森林旅遊的基礎在於森林及其附屬資源,生態保護要扒橘求、區域位置偏遠、地形地貌限制和管理體制約束等,註定了森林旅遊發展在建設用地、遊客承載量及游覽方式等方面制約較多。

(三)森林旅遊的類型

依據載體不同可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旅遊景區和城市公園等;依據季節可分為春季踏青型、夏季避暑型、秋季觀葉摘果型、冬季避寒型和冰雪型;依據地域承載空間可分為山嶽型、山丘型、江河棗此培型、湖庫型、平原型、沙地型、海濱型和海島型;依據距城市距離可分為城市型、近郊型、郊野型和山野型;按規模可分為特大森林公園、大型森林公園、中型森林公園、小型森林公園、微型森林公園。

(四)主要客群市場及凳唯需求

依據全國森林旅遊市場分析:

依據市場距離分為本地市場、區域市場、全國市場。本地市場多以日常遊憩為主,反復性最強,消費能力最小,部分景區為核心市場,如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和海拉爾國家森林公園;區域市場多以周邊城市周末和短假出遊為主,距離短交通方便,是景區重要拓展市場,一般為周邊經濟、政治和文化地位相對突出的區域大中型城市,反復性強,消費能力較高,如千島湖國家森林公園周邊的上海、蘇州,九寨國家森林公園周邊的成都,西雙版納國家森林公園周邊的昆明等;全國市場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一線城市,其中尤以上海最為突出,反復性一般,消費能力最強。

依據消費能力分為區域基礎市場、北上廣深核心市場、其他輻射市場。區域基礎市場遊客受市場距離、區域文脈認同感較強(新奇感弱)和區域免費政策等影響,購買慾望較弱,主要集中在吃、行2個方面,但反復性最強,消費總體規模可觀;北上廣深核心市場遊客經濟基礎好,消費層次高,一次性消費能力強,反復性較強,主要集中於地方文化性、康養性、生態性和休閑性強的旅遊產品;其他輻射市場遊客受客群總體消費能力和反復性均一般,主要集中在吃、住、行3個基礎方面,附屬消費較小。

依據客群特徵可分為朋友,其次是親子、父母、個人,最後是情侶。以朋友為主的客群,無性別差異,對住宿、交通、特色旅遊商品和休閑娛樂產品要求較高,總體消費規模大;親子、父母、個人群體相當,對住宿、交通、餐飲、度假產品和文化產品要求較高,消費一般;情侶客群,對住宿、餐飲、特色旅遊商品、度假產品和互動體驗產品要求較高,單體消費能力較強。

依據遊客年齡特徵分為青年、中年、老年人和少年。青年市場,客群最大,反復性和消費慾望最強,消費能力較強,對交通、住宿、餐飲、休閑娛樂產品和互動體驗性產品要求較高;中年市場,反復性和消費慾望一般,消費能力最強,對交通、住宿、餐飲、度假產品和文化產品要求較高,較注重旅遊服務品質;老年人和青少年市場,客群較小,反復性最小,總體消費能力一般,對交通、住宿和文化產品要求高,最注重旅遊服務品質。

依據出遊方式可分為自由行、團隊游和自駕游。自由行客群規模最大,反復性一般,消費能力較強,最注重票價、交通、住宿及休閑旅遊產品等;組團遊客群規模較大,反復性差,單次消費能力一般,最注旅遊服務品質、住宿和休閑娛樂產品等;自駕遊客群規模較小,反復性強,單次消費能力最強,最注重交通、停車場和住宿等設施條件。

(五)森林旅遊開發模式

森林旅遊開發模式多是在確定其某一項主要功能同時附加多個次要功能,輔以「1+X」開發策略,完善內部旅遊產品。

生態保護型。以生態保護為主要功能,以「森林+保育科研+研學觀光+」策略,適度開展對生態環境低擾度的生態科普、自然教育活動和少量的探險活動。這類景區(點)一般位於偏遠地區,規模較大,資源較為單一,主要包括山野型森林旅遊區、原始森林公園、國有林場等。(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只允許科學研究與觀測,試驗區可開展研學和觀光等活動)

景區驅動型。以森林觀光為主要功能,以「森林+觀光+」策略,開發自然風光游覽和動植物景觀觀賞等主產品,復合開發休閑、游樂、度假、研學、運動和研學等旅遊產品。這類景區(點)資源依賴性強,一般具有強勢的森林資源,常位於城市遠郊區,主要包括郊野型森林旅遊區(點)、森林公園等。

休閑驅動型。以休閑娛樂為主要功能,以「森林+休閑+游樂」策略,開發森林觀光、消夏避暑、周末游樂等休閑娛樂型產品。這類景區(點)大部分為開放式或者年卡收費模式,多位於城市內或近郊區,規模較小,多為微、小、中型森林旅遊區(點)。

度假驅動型。以度假為主要功能,以「森林+度假+休閑+游樂」策略,開發休閑和度假等旅遊產品。多借勢森林公園良好的生態環境,以休閑設施+酒店/度假村為主要產品形態。這類景區(點)多位於經濟較發達的城市周邊,但同時具有特色的生態資源,如溫泉、雪、海洋、沙漠、草原等,對森林資源要求相對較低,包括避暑、辟寒型,中、大型,近郊型等森林旅遊區(點)。

綜合開發型。以多項旅遊功能為主,以「森林+觀光+度假+休閑+娛樂+體育+」等,開發森林觀光、度假、休閑、游樂等旅遊產品。此類景區(點)多依據市場需求開發,空間上呈現多組團形式。這類景區(點)一般資源特色和區位優勢極為突出,包括城市內、近郊型的森林旅遊區(點)。

二、森林旅遊發展怎樣?

我國目前發展森林旅遊的主要形式是建立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植物園以及在自然保護區開辟旅遊小區。其中,森林公園是主體。截至2017年底,全國森林公園總數達3505處,規劃總面積2028.19萬公頃。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881處、國家級森林旅遊區1處;全國森林旅遊遊客量達到13.9億人次,占國內旅遊人數的比例約28%,創造社會綜合產值11500億元。

森林旅遊發展的黃金時代。契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森林旅遊接待遊客量逐年提升,至2018年底約佔全國遊客接待總量的1/3。

高質量轉型發展階段。我國森林旅遊的載體如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基數大,但全年遊客接待量超超10萬的不足總量的1/4。隨著大眾旅遊和消費升級的發展、擴大內需戰略實施、生態和健康理念的不斷加強,森林旅遊區(點)數量和服務品質化需求越來強,旅遊產品逐漸從單一觀光向休閑、度假、娛樂和研學等綜合發展方式轉變,旅遊服務逐漸從特色化、定製化和精細化轉變。

三、森林旅遊規劃怎樣做?

(一)明確資源亮點和開發限制

資源亮點。認識資源,資源怎樣形成、歷史、品種和深度利用等。

景區開發難點。森林旅遊類景區存在4大難點,一是,用地,首先是用地規劃,再是坡度是否符合建設(如遊客中心、停車場等基礎用地);二是,生態保護,區域內是否涉及公益類、防護林、水源林或者生態紅線;三是,景區開發用水,涉及酒店用水、露營地用水和其他景區用水;四是,電的問題,怎樣拉電等。

(二)確定類型

依據規劃地森林資源情況、季節與氣候情況、地處位置判斷規劃景區的類型,此類型判斷存在兩種情況,一種,類型交叉,多為承載空間及城市距離較差,如張家界為山地型和遠郊型;另一種,可能的發展類型,如避暑、度假和冰雪、踏青觀花、賞葉摘果等。

(三)判斷主要功能

分兩種情況,一種,以生態保護為主;另一種,以旅遊開發為主。判斷條件分兩種情況,一種,政府文件及現有規劃中對規劃場地的定位,生態保護或旅遊開發為主;另一種,附屬資源定位,如涵養水源地、飲用水庫、防護林等,判斷是以整片保護為主,還是部分保護部分開發。

(四)選擇開發模式

依據主要功能確定及開發模式。保護方向更側重保護,少干預,注重對資源本底特色的挖掘和展示。旅遊開發方向,需以資源特色、資源組合、區域環境(氣候、設施)、城市距離、市場距離和用地條件等為基礎,確定其為景區驅動、休閑驅動、度假驅動或綜合開發型。

(五)選擇市場群體

依據開發模式、市場距離等綜合確定面向市場群體。可對多個市場分類交叉分析,確定各類市場中主要群體的需求,明確目標客群。

(六)確定開發理念及目標

開發理念,關繫到景區(點)的對外形象、開發模式及旅遊產品,通俗點講,開發理念決定著景區(點)將來為遊客呈現什麼。

依據開發模式和目標客群需求,及國家發展戰略、消費理念和行業趨勢等的發展,確定開發理念和開發目標。

(七)旅遊產品規劃

森林旅遊產品注重3F(Fun、Free、Fresh),即「一種充滿輕松樂趣,可以充分放鬆,無拘無束,體驗自然清馨環境」的狀態。

1.旅遊產品組成

旅遊資源是產品開發的基礎,開發理念及目標是方向。產品本身由產品類型和旅遊活動構成。

森林旅遊資源:本底資源,包括原始植物群落、彩色林、紀念林、古樹名木、山澗溪流和珍稀動物等森林景觀資源;組合資源,包括冰雪、溫泉、海灘、草原、江河、湖庫等。

森林旅遊產品:一般包括森林觀光、康養度假、研學科普、戶外休閑、體育運動等。景區(點)開發可依據景區開發模式,運用「森林+X」略,確定某一主要產品類型,並增加其他產品復合開發。

森林旅遊活動:活動是產品的主要構成成分,也是產品具體的打造思路。可據本底資源和選定的產品策劃相關活動,為下一步項目建設和策劃奠定基礎。

例:香山公園旅遊產品

觀光產品:依託原始植物群落景觀、彩色林景觀、花卉景觀等森林生物景觀,開發森林生物觀光旅遊產品;依託紅色抗戰建築景觀、古典皇家苑囿和寺廟建築景觀、古典碑刻景觀等人文建築景觀,開發歷史建築景觀觀光。開展生物觀賞、攝影寫生、山林徒步等活動。

研學產品:依託香山紅葉、古樹名木、森林保育等生態文化資源,開發森林生態生態科普產品;依託古典皇家苑囿營造、紅色抗戰歷史、佛教文化等歷史人文資源,開發歷史文化研學產品。開展自然課堂、偉人事跡研究、皇家文化研學、佛教禪修、特色節慶等活動。

2.旅遊產品分類

依據空間尺度,一般可分為區域旅遊產品和經營實體旅遊產品2類。

區域森林旅遊產品:區域旅遊規劃中,森林旅遊產品多依據區域森林植被、動物、地形地勢、江河湖庫等本地資源及周邊組合資源的特徵,分區域、分類型進行規劃,並對可拓展的旅遊活動進行簡要說明。

經營實體旅遊產品:經營實體一般指森林旅遊景區、森林旅遊區、森林公園、度假區等旅遊場所。產品多指經營實體提供給遊客旅遊吸引物與服務的組合總稱。一般依據經營實體開發模式和內部資源特徵,規劃設計直接面向遊客吃、住、行、游、購、娛等一線消費活動。

(八)空間規劃

依據規劃場地的特點,如地形、林斑、生物棲息地等特徵單元,森林保護核心區、緩沖區和試驗區,水源保護地和水源涵養地,以及旅遊產品概念性布置位置等,綜合確定空間規劃。

國內森林旅遊區大多也是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相對脆弱,過度開發容易打破生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依據這一特點存在3種普用空間規劃模式,如下:

1.二維空間空間模式

以「林內保護,林外開發」策略,構築「林內觀學,林外游樂」空間模式。森林內部盡量少規劃大體量的旅遊項目,以保護森林環境為主,可進行地干擾的觀光、徒步、研學、科普等活動;林外尋找合適地塊配置相應旅遊設施,如停車場、廁所、道路、標識等基礎設施,休閑、度假、娛樂、購物等旅遊服務設施。

2.立體空間拓展模式

依據森林多依賴山地的特性,以「山上保護,山下開發」策略,構築「山上觀學,山下游樂」的空間模式。山上以森林保護為主,開發地干擾的神態研學、自然科普產品或配置少量的探險和運動產品;山下以合適的地塊建設旅遊服務設施,配套停車場、廁所、對外交通和交通標識等基礎設施,遊客中心、休閑、娛樂、度假等旅遊服務設施。

3.層式空間拓展模式

平原或森林匱乏區,以森林資源為核心,以「核心吸引,分層拓展」策略,構築「心內文化,心外游樂」的同心圓式空間規劃,分層逐步進行旅遊開發。在開發時序上,按照與森林核心區的距離、對外交通等因素,將可建設用地劃圈分層。森林核心區以「軟開發」為主,突出整體氛圍,塑造景區文化內涵等,增強吸引力;核心區圈層外以「硬開發」為主,建設配套設施建,並依據景區發展和市場需要,不斷向外拓展。

(九)旅遊項目

項目是產品的產品的具象化。在旅遊規劃中分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區域規劃,多以景區、旅遊區、度假區、旅遊小鎮等大尺度的經營實體為主;第二層次,經營實體規劃,多以小尺度的景觀、文化、運動等主題單元區為主,是直接面向遊客的一線消費場所。

1.區域旅遊項目

依據森林資源保護特性,一般可分為嚴格保護、有限利用和鼓勵開發等3中項目:

嚴格保護:多以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水源涵養地、防護林區等為主。在核心區進行嚴格保護,緩沖區適當進行科學研究和森林監測等科研項目,試驗區以低干擾的生態研學、自然科普項目為主,增加探險和運動等復合項目。可開展博物館、科普館、動物園、植物園、森林研學營地、森林徒步基地、叢林穿越等項目。

有限利用:多以生態脆弱的森林為主,包括國家森林公園、省級森林公園及森林保育功能為主的區域。在森林保護的前提下,限制性利用森林資源。在保護約束下,加強森林、山地及其他附屬資源的自然景觀挖掘,以觀賞遊憩為主,適度復合開發觀光、運動、休閑、游樂、度假旅遊項目;提升觀光游覽設施,完善餐飲、購物、住宿等配套設施建設。

鼓勵開發:以無限制條件或較小的森林區域為主。以旅遊開發為主,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全面利用森林資源,開發旅遊度假區、森林康養區、森林小鎮等設施體量較大的項目。

2.經營實體旅遊項目

依據規劃區域的開發模式,融合規劃區域特色資源和文化基礎上進行項目設計。在確定某一項主體產品衍生項目基礎上,可復合多重產品衍生項目。

如:廣西六萬大山森林旅遊區

「森林+康養+香文化」為主,開發了森林SP、森林心理診療室、森林日光浴、森林瑜伽、養生論壇、醫養園等項主體目,輔以香博物館、香療等項目。更拓展了「森林+康養+香文化+運動+知情文化」等常規旅遊復合項目,森林自行車賽道、森林騎行驛站、森林星空營地、森林音樂草坪、知情博物館、知情公寓等項目。

(十)游線組織

森林游線組織要遵循突出特色、節約時間、動靜結合和環線游覽等原則。游線組織一般分3種情況,主題型、時間型和綜合型,配置適當交通方式,適當穿插食、宿等。

主題型:主題型游線一般以某類文化、現象、運動等為主體,進行項目點的串聯,供遊客自由組合安排。

時間型:依據景區遊客停留時間,串聯不同的項目點,設計不同游覽時間的線路,可做1日、2日、3日游線等,內容分精華型和主題型等。

綜合型:一般依據遊客需求定製的游線,多為精華型、主題組合型等,可依遊客要求自由組合。

③ 森林旅遊的森林度假產品的類型與開發要點

目前國內森林旅遊度假先行的一些產品類型包括:度假村項目、露營地和私人度假社區等。
1.度假村
如果按照度假類型來劃分,濱海度假村的設計完全不等同於森林度假村,這是資源、景觀、地理條件、產品構架等形成的綜合需求,也決定了森林度假村的設計理念。
歐洲的森林度假村有幾類,包括古堡型、庄園型、酒店型等,從需求方面說,又可以分為溫泉型、滑雪型、療養型等。從國內度假項目開發借鑒的角度來說,確定度假資源和打造度假核心吸引物是關鍵。
森林度假資源的劃分,可以從考核整體生態環境入手,包括森林覆蓋率、動植物數量、負離子含量、水礦資源等,一個理想度假項目的設計,第一步必須從保護開發的角度看地塊利用,最大化的利用自然地形條件進行建設,並且處理好排污、供暖等污染控制的問題,形成內部資源的生態循環機制,充分利用光能、水能等清潔能源,限制機動設備的使用。
其次,森林度假項目需要形成度假核心吸引物,如滑雪、溫泉、頂級觀光資源、康體運動基地等。代表性的度假村包括:瑞士的鐵力士山滑雪度假、美國的北加州國家森林公園的徒步之旅、台灣的觀霧森林游樂區以及德國的黑森林旅遊區等。當然,原始森林或園藝環境本身就是核心吸引結構的第一要素,這種給遊客提供體驗自然、回歸真我的機會,不僅僅是高端遊客所嚮往和找尋的最高境界,也是度假村成功運作的重要標志。
2.露營地
露營作為一種已經在全球普及的度假形式,與森林度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中國的露營產業發展潛力巨大,隨著私家車的普及,露營人口正在大幅上升,從構成上來看,女性和中老年人群也越來越多的參與到其中。
德國在露營地建設方面堪稱典範,阿爾卑斯山下和萊茵河畔,都能看到環境優美的露營地,無論是過境還是停留,人們不需要大型的場館和餐廳,酒吧、燒烤、狂歡,一切都在一種默契中進行,前期完善的配套,能夠滿足人們主要需求,減少了後期的人員維護成本,管理簡便而高效。
3.私人度假村
私人度假村一般分為幾類,包括居所類、分時度假類、會所類和私營類等。這裡面最有影響力的可能要屬福布斯世界富豪榜前十名中這些巨頭們所營建的森林行宮,包括沃倫·巴菲特的「快樂山谷」、薩默·雷石東的「比華利山莊」以及邁克爾·戴爾的「山頂神話」等等。
私人度假村一般會與海灘和湖泊相聯系,但決不能缺少森林的元素,如世界知名的塞席爾群島的Frégate Island Private度假村和斐濟島的The Wakaya Club,依靠的是都是海灘與熱帶雨林的完美結合,加上特色的森林休閑、水休閑和游樂項目,形成了世界級的產品吸引力;紐西蘭的Huka Lodge、南非的Singita Private等則完全依靠原始風貌的自然資源和原生特色,形成了具有獨特性的產品競爭力。
可以看出,中國度假村項目的開發,首先應該從理念上進行突破,即如何整合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資源,如何挖掘項目地自身的資源潛質,進行合理定位和分級,形成對開發前景及潛力的客觀判斷。細查資源,明確市場定位,鎖定目標人群;科學決策,以舒適和特色取勝,避免盲目的高端發展路線;避免從景區設計和城市規劃的角度設計度假村項目,明確森林、湖泊等最有價值資源的不可破壞性。
森林度假旅遊的深層次分析,還需要在中國大旅遊市場和整體環境的發展下,不斷的深入研究。隨著國內休閑度假意識及需求的不斷提升,森林度假形式作為具有整合力的一種度假休閑形態,發展空間將更為廣闊。

④ 國有林場旅遊開發過程中應採取的措施是什麼

法律分析:1.加強林地補償費用的管理
按規定對徵用佔用林地徵收各項補償費用,是保護林地和維護國有林場權益的重要措施。征佔用國有林場經營區內林地的,應在省屬國有林場經營區范圍內制定異地恢復森林植被的措施。徵收的森林植被恢復費按省、設區市、林場2:1:7比例分成,其中:國有林場分成部分由省林業廳徵收後返還省國有林場管理局,由省國有林場管理局按照政府性基金管理的有關規定納入預算,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專項用於國有林場異地造林、森林植被恢復中卜與管護。國有林場要切實加強征佔用林地補償費用的管理,按有關規定用途專款專用,切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2.理順林場管理體制
進一步完善現有經營管理體制,賦予國有林場管理部門的人、財、物管理許可權,真正建立起管人、管事、管資產相統一的運行機制。其中省級主管部門主要搞好宏觀調控、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和設區市國有林場主管部門的考核。將設區市國有林場主管部門當作縣級單位看待,承擔相應的財產管理、人事管理、林地林權管理、林政資源管理等職責。取消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對國有林場的資源建檔統返飢計、木材運輸辦證等具體管理權,真正行使監督權。
3.調整林場產業結構
大力發展多種經營,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增添發展後勁。發展非木質森林資源產業,培育園林觀賞植物、特色花卉、綠化苗木展生物制葯產業,培育名貴中葯材,引進優良品種,推廣應用先進技術用豐富的森林資源,發展森林旅遊業,興辦森林公園,開發森林旅遊、休閑、娛樂產業,創建綠色文明用國有林場資源優勢,創辦木材深度加工企業和傢具製造業、紙、板行業,提高木材產品的附加值。
4.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全面提高管理者的素質,是林場脫困振興,實現相持階段良性轉化的重要組織保障。因而,需要各地林業主管部門,按照國家林業局《關於加強林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的要求,把國有林場人才隊伍建設作為重點,納入林業人才隊伍建設規劃,並從實際出發,制定培育、選用和激勵人才的切實有效的辦法和措施,逐步建立一支思想品德好、富有林業專業知識和經營管理才能,熱心林業事業的優秀人才隊伍,特別是優秀場長隊伍。與此同時,還要積極採取措施,解決林場職工工資待遇過低、生活工作條件差的問題,創造一個能讓優秀人才充分施展才乾和健康成長環境條件,以利於吸引和留住人才,長期為發展林場事業服務。
法律依據:《國有林場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規范和加強國有林場管理,促進國有林場高質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國有林場的建設和管理,適用本辦法。漏培返
本辦法所稱國有林場是指依法設立的從事森林資源保護、培育、利用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公益性事業、企業單位。
第三條 國有林場應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嚴格保護森林資源,大力培育森林資源,科學利用森林資源,切實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木材安全,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良好生態環境和優質生態產品的需要。
第四條 國有林場應當根據生態區位、資源稟賦、生態建設需要等因素,科學確定發展目標和任務,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積極創新經營管理體制,增強發展動力。
第五條 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國有林場管理工作。跨地(市)、縣(市、區)的國有林場,由所跨地區共同上一級林業主管部門負責管理。
第六條 國有林場依法取得的國有林地使用權和林地上的森林、林木使用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閱讀全文

與如何開發森林的旅遊資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