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水最佳旅遊季節
天水最佳旅遊季節
引導語:天水是我國非常著名的旅遊地點之一,那麼去天水旅遊,哪個季節最好呢?接下來是我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天水最佳旅遊時間
天水的最佳旅遊時間為7~10月。天水深居西北內陸,氣候特徵具有明顯的大陸性特徵,春季常有春倒寒、夏季氣溫溫和、秋季或陰雨連綿或乾旱常現、冬季漫長寒冷。
天水旅遊的兩大主打招牌是「伏羲文化」和「麥積山石窟文化」,其中的「伏羲文化旅遊節」則安排在每年的7月或8月間,此時雖是夏季,但天水的夏季多為雨熱同季,氣候較為溫和,適宜出遊。
此外,天水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這里仍然保存著較為傳統的民族文化,春節則是這些遺存的最佳載體,因此,如果想要了解中華民族文化的淵源,則需在寒冬臘月之時走訪天水民間,偶遇先祖遺韻。
天水旅遊景點
一、秦州區景區
1.天水伏羲廟,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紀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築群。伏羲廟址位於天水市秦城區西關伏羲路。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2.南郭寺,位於天水市城南2公里山坳,佔地5.7公頃。這里樹木蔥蘢,古柏參天,風景優美,鳥語花香,為天水的八景之一,譽名南山古柏」。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
3.玉泉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緊依城垣,順山勢升高,隨山溝、崖壁、台地而建。中軸線自下而上,有山門,遇仙橋、通仙橋、青龍殿、白虎、人間天上坊、玉泉閣、第一山牌坊、三清殿,山頂有小廟,傳為明魏忠賢生祠。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
4.李廣墓在天水市區南郊的文山山麓。墓冢高約2米,周長26米,祭庭為3間懸山頂,垣牆大門額題"飛將佳城"。墓碑上鐫有蔣中正題字"漢將軍李廣之墓"七個大字。李廣(?--前119),隴西成紀人(今甘肅秦安人),生於天水。為西漢名將。李廣墓為2A級景點。
5.後街清真寺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人民西路。因秦州城五城相連,該清真寺在西關城東北角,早年稱「西關清真寺」,寺北原畔鄰城牆北垣,其牆被拆後,始臨北關人民路。1970年後,因寺門改在後街澄源巷,從此通稱後街清真寺。
6.天水胡氏古民居(俗稱南北宅子),屬明代民居古建築,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民主西路,西邊毗鄰文廟。2001年6月25日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天水市現存的明代民居建築的傑出代表之一,也是我國西北地區唯一現存的明代品官府第,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在全國范圍內其規模也是不多見的古民居。
7.天水龍園位於渭水之濱,文山之陰,坐西面東,佔地一十三畝。主體成紀殿,乃歇山重檐九開間明清式建築。長四十五米、高二十七米,進深一十三米六。龍園大門是五開間歇山明清式建築,一對艾葉青石雕麒麟雄踞門前,進人正門,龍馬迎賓。
8.青牛園座落在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石佛路與伯陽路交匯口西蟓側,緊臨錦綉花園別墅,佔地35畝,總投資160萬元。
9.李子園森林公園位於秦城區南約20公里處,地處嘉陵江上游,是兼有我國南北特點的典型次森林區。林區內植物種類繁多,物產資源豐富,溪水潺潺,四季景色宜人。
10.諸葛軍壘公園位於天水市秦州區岷山路南側,是秦州三國文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2A級旅遊景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三國時期,諸葛亮為了實現光復漢室、統一全國的大業,曾統率蜀國大軍, 六齣祁山,與司馬懿統率的曹魏大軍在天水展開軍事對壘,發生多次大規模的戰爭。在天水境內,至今遺留有大量蜀魏戰爭的遺跡,諸葛軍壘就是其中值得一提的古跡。
11.太陽山森林公園是天水市秦州區境內一處集旅遊觀光、休閑、登山、野餐、垂釣、探險、攝影、教學、科研為一體的旅遊勝地。
二、麥積區景區
1.麥積山石窟,是麥積山國家5A級旅遊景區五大子景區之一,位於秦嶺西端北側,距城區28公里。
2.小隴山國家森林公園龍門景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利橋鄉境內,隸屬於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
3.崇福寺是國家2A級旅遊景區,位於麥積城南約25公里東柯谷,又名杏林觀,亦稱城隍廟,是寺、觀、廟合一的宗教寺院,興建於唐代弘道元年即公元683年。
4.龜鳳山景區是國家2A級旅遊景區,位於麥積山自然風景區的林緣地帶,座落在麥積區甘泉鎮西7公里處,分為龜山和鳳山。
5. 鳳凰山景區是國家2A級旅遊景區,位於麥積區西北56公里鳳凰鄉境,海拔1895米相對高度500米,其山北環渭水,南繞籍河,相傳有鳳凰棲息而得名。
6.小隴山國家森林公園金龍山景區隸屬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立遠林場管轄,擬建成西北地區乃至全國有一定知名度的森林生態旅遊景區。
7.麥積植物園隸屬於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管轄,地處天水市麥積區麥積鎮境內。是麥積國家森林公園四大景區之首,距天水火車站20多公里,與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石窟毗鄰,處於佛教、道教等宗教旅遊勝地的中心地帶。
8.小隴山國家森林公園百花景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利橋鄉境內,東利公路(東岔—利橋)沿線,百花林場墁坪營林區。
9.小隴山國家森林公園碧峪景區位於景色秀美,氣候宜人的秦嶺山脈北坡,天水市麥積區三岔鎮佘家門村,四面森林環繞,北靠渭河,南接秦嶺主梁,碧峪森林公園西距天水市40公里,沿310國道向東130公里達寶雞,330公里處到西安,向西380公里達蘭州,周邊交通十分便利。
10.小隴山國家森林公園桃花溝景區麗居甘肅東大門,位於小隴山林業實驗局東岔林場腹地,屬秦嶺山系,西距天水市110公里,東距寶雞市64公里,東南與陝西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毗鄰,西南與麥積國家公園相連。
11.麥積山溫泉,是麥積山國家5A級旅遊景區五大子景區之一,位於麥積城區東南23公里的街亭古鎮,據載為三國蜀漢大將馬謖痛失之地。從古鎮東進4公里有溫泉峽,峽谷內環境幽靜,山翠谷深,有溫泉一處,水溫39℃左右,每日流量約3700噸,水量極為豐富。
12.雙玉蘭堂距麥積區的15公里的甘泉鎮玉蘭村太平寺,寺內有雙玉蘭堂、甘泉和柏槐抱椿堪稱三大奇景。甘泉又名春曉泉,早在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人。詩聖杜甫流寓天水時,賦「太平寺泉眼詩」對甘泉大加贊美。
13.杜甫草堂,位於天水市北道城南約20公里的街子鄉八槐村,為唐代偉大詩人杜甫在秦州時的寓居處,又因此景處東柯谷,又稱東柯草堂。
14.麥草溝青岡次生林自然保護區處於小隴山林區的中心地帶。其地理位置東經106度15分,北緯34度18分,秦嶺西段南坡,臨近分水嶺,為嘉陵江發源地之一。
15.街亭溫泉度假村距麥積山26公里,位於街亭古鎮4公里的溫泉峽口。該泉水溫40度左右,日出水量3600立方米,水質富含19種化學微量元素,是優質的礦泉水,更有極好的醫療保健保用。現已建成各種檔次的洗浴設施為遊客提供服務。
16.麥積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麥積區麥積鄉麥積山後溝壑之中,是隸屬於小隴山林業實驗局,以林科培植與研究。旅遊度假、餐飲住宿為一體的綜合性森林公園。
17.碧玉溝又叫佘家門大溝,也叫大峽谷,位於麥積區東部三岔鄉佘家門村,距麥積區城區約70公里,緊依310國道,交通便利。
18.香積山位於麥積山南面約兩公里處,為西秦嶺支脈,山頂原有明代寺院,被稱為香積寺,可惜被毀,現僅存殘垣斷壁。香積山為渭水支流—永川河之源頭,周圍山奇林秀,溪石相映。冬季白雪皚皚,景色奇絕,「香積積雪」景觀由此得名。
19.交龍靈山是近年來按古交龍寺遺址新開發的旅遊景點,位於天水市北道區麥積鄉賈河村,村之左右溪水交匯合流西去,二水交流之間,山崗突起,婉蜒南伸,上連秦嶺之巔,下伸二水之交,是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此處山勢林立,渾圓蒼潤,群山環繞,萬山來朝,山脈起伏有致,婉如群龍戲海,山山相連。峰峰相地,身處交龍靈山,頓感靈氣拂身,逍遙自在,心曠境雅,如臨真空,妙不可言。
20.馬跑泉水上公園位於麥積城區馬跑泉路中段。公園總面積120畝,其中水域面積56畝。公園主體由翠屏山假山、敬德勒馬雕塑、人工湖、游娛園、園中園、和旅遊餐飲購物服務一條街幾部分組成。
21.麥積國家森林公園放馬灘景區,位於天水市麥積區東40公里處,小隴山黨川林場腹地,總面積777公頃,南眺麥積山,北倚石門,峰巒疊翠,水草豐茂,因史秦載秦始皇先祖嬴非子在此為周王室牧馬封侯而得名。又因1985年在此出土「放馬灘紙」、木版地圖、漢簡等文物而聞名。
22.曲溪景區是麥積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景區之一,景區內有國家級地質公園,是長江、黃河的分水嶺。曲溪山秀、林茂、水美,風光奇異迷人,是隴上典型的小江南。「曲溪秋韻」是甘肅最具自然特徵的八大景區之一,是隴上最早開展漂流探險特色旅遊項目的著名景區。
23.石門山,是麥積山國家5A級旅遊景區五大子景區之一,距城區50公里,前山有印月湖、五陽觀,後山有牧馬灘,南北兩峰對峙,形成一道天然的石門,故得名石門。
24.仙人崖,是麥積山國家5A級旅遊景區五大子景區之一,位於麥積區東南距城區45的公里秦嶺山脈,距麥積山石窟17公里。由三崖(東崖、西崖、南崖),五峰(玉皇峰、東崖峰、西崖峰、寶蓋峰、獻珠峰)、六寺(木蓮寺、石蓮寺、鐵蓮寺、花蓮寺、水蓮寺、靈應寺)及仙人湖組成。
25.天水凈土寺位於仙人崖後川。該寺群山環繞,蒼松滿谷,山風吹來,松濤陣鳴,人稱「凈土松濤」,為秦州十景之一。
三、秦安縣景區
1.大池灣遺址位於秦安縣城東北45公里五營鄉,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文化遺址,距今7800--5000年。
2.街亭位於秦安縣城東北40公里的`隴城鎮,距大地灣遺址8公里,是一處寬約6公里、長達十幾公里的開闊地帶,是關隴大地的咽喉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魏蜀街亭之戰就發生在這里。
3.可泉寺坐落於距秦安縣城1.5公里的南山腳下,整個建築分為胡纘宗紀念館、可泉寺及媧鄉神母宮等3處。其建築群年代可上溯到秦漢乃至傳說中的女媧補天的上古時期,自宋元以前初具規模,明清兩代雖經戰爭破毀,然屢毀屢建,規模不減。
4.隴城故城是晉代設置的略陽郡、略陽城、北魏至唐的隴城縣,宋時的隴城寨,明代設置隴城巡檢司的治所。隴城北魏、北周的故城,在唐代宗寶應年(公元762年),因吐蕃進犯而被毀,已不存在。宋正隆四年又重築一城,即現在的隴城,又稱八卦城。
5.秦安文廟,位於秦安縣興國鎮新華街東,創建於元大德元年(1297年),總面積2800平方米。現存建築有大成殿、崇聖祠、鄉賢祠、名宦祠、樂器庫、祭器庫等。
6.秦安縣博物館位於縣城興國文化廣場以北,緊鄰興國寺,2000年修建,總面積1700平方米,整體建築古樸雄渾,與興國寺融為一體。館內庫房、展廳齊全,安全防範設施先進,是目前甘肅省唯一一座現代化設施較為齊全的縣級博物館。
7.人民街,舊稱「南上關」,位於縣城內南部。據《秦安志》記載,金正隆二年(1157)始建秦安縣時,這里就有鋪面。明代以後,鋪面逐漸增加,清道光時期初具規模。到民國時期,私商鋪面共有200餘間。規模較大的有「萬順馬」、「復興成」等20多家。
8.高氏民居位於縣城南下關中街巷21號,建於清代末年。為秦安縣城富商高金貴的住宅。該民居四合院,其上房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前出廊,硬山布瓦頂,結構為五架梁前對抱頭梁。南房建築風格同上房。東西房各六間(其中西廂房已拆三間),單坡布瓦頂,結構為雙步梁載單步梁,前後用兩柱。
9.丁氏民居位於縣城人民街廟兒巷2號,建於清代末年,系丁錫奎的住宅。丁錫奎(1843-1912),秦安縣丁家店(今屬通渭縣)人,後住縣城城關,從師於任士言(進士,天水人)。後任陝西靖邊、韓城縣知縣。
10.南下關清真寺位於秦安縣城南下關,始建於明洪武年間,總面積1231平方米,是甘肅省保留下來的古清真寺早期建築之一,為研究伊斯蘭民族建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寺內現存建築有禮拜殿和邦克樓等,結構嚴謹,風格古樸典雅。
11.天主堂,位於秦安縣興國鎮南下關25號,縣招待所南200米處。該教堂是天水地區中西合壁的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建築之一。教堂建於民國9年(1920),美國籍傳教士艾嘉道神父來此傳教,購得南下關成氏等民居設簡易教堂。
12.飲馬巷清真寺位於秦安縣城飲馬巷底,建於清代,原系李春的住宅。李春,秦安縣城一富戶,其子李少份為清代武舉。清真寺呈四合院,大門在東北部,東房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前出廊,硬山布瓦頂,兩邊配有耳房,結構為五架梁前對抱頭梁,用3柱。西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單坡布瓦頂,結構為雙步梁載單步梁,前後用兩柱,南北廂房建築風格基本同西房。
13.興國寺座落在秦安縣城北街,是一組風格古樸的建築群。《秦安縣志》記載:「興國寺創建於元至順三年(1332年)。
14.女媧祠位於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隴城城南側,建造年代目前可追溯到秦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1986年,天水牧馬灘出土秦墓木板地圖,其中繪制葫蘆河的2號圖標有一亭形物。據學者考證,此亭形物當為女媧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