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旅遊攻略 > 旅遊審美差異是什麼

旅遊審美差異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7-24 07:15:46

㈠ 旅遊審美有哪些特點

旅遊是以游覽為共同目的、以旅行為手段的活動。所謂游覽,就是流動性地看,也包括聽。不管是現代的遊客,還是古代的遊客,不管他們所抱的旅遊直接目的怎樣不同,但是他們在旅遊過程都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游覽行為,看到和聽到各種各樣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會欣賞到其中美的形象,產生美感這種高級的情感愉悅,而且有些人還會使美感升華,進而創造出美的事物來。這就是形象意義上的旅遊審美活動。近年來,不少學者以旅遊學、旅遊美學和旅遊社會學等為理論工具,對旅遊審美活動進行了深入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見,但也瑕瑜互現。拙文不揣冒昧,本著「批判地吸收」的原則,對旅遊審美活動的特點和意義進行一次系統梳理。
一、 旅遊審美活動的特點
旅遊作為一種短期性的閑暇生活方式,從本質上說,實是一種集自然美、藝術美、社會美之大成的綜合性審美。通過旅遊獲得精神上的審美愉悅和滿足,是所有旅遊者的共同追求,也是旅遊的本質之所在。一般而言,所謂審美,指的就是審美主體對客體之內容與形式價值(如美醜)的感知、觀察、審視和品評,是人對美的事物的一種帶有情感的認識,具體而言,旅遊審美活動有以下幾個特點:
1、 歷史性
旅遊審美屬於歷史的范疇,隨著歷史變遷而不斷發展變化的人類活動。人類早期的旅遊活動中,由於人類無法通過掌握自然規律來控制自然力,因而拜倒在自然腳下,試圖通過對某些具有象徵意義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朝拜以獲得上蒼的佑護,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自己的情感需求。隨著歷史發展,旅遊審美的目的開始向求學求知傾斜,從馬可.波羅的中國之行到鄭和下西洋,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到徐霞客的考察旅遊,旅遊審美的知識性和功利性在增加。18世紀中葉,盧梭、歌德、海涅等人掀起「回歸大自然」的熱潮,旅遊者開始真正自覺地進行自然觀光旅遊。20世紀後,旅遊者更多地渴望親身參與,甚至以征服者的身份出現在自然界,希望通過親身體驗克服和凈化自身的渺小和平庸,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從而獲得由衷的喜悅。
個體的審美活動也是這樣。在最初的審美中,由於個人審美能力的限制,往往是匆匆忙忙,趕來趕去,到各地名勝去走馬看花,浮光掠影地看個大概,選個景點趕快攝影留念,趕任務式地疲於奔命,滿足於「曾到此一游,留個紀念,可以此身無憾矣!」後來個人閱歷的豐富和人生體驗的增加要求盡可能提高旅遊的審美文化質量,充分發掘出旅遊的審美內涵和文化意蘊,讓自己在旅遊中玩得更開心,更愜意、更有意義、更有收獲。
這些都得益於自身審美的修養和能力的不斷提高。正所謂「涉淺水者得魚蝦,潛深水者得蛟龍」。有不同審美能力的人,可以從美景的色、形、音得到悅耳悅目的愉快;也可以進而從美景的表層內容得到愉情愉意的享受;也可以進而從美景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得到暢神暢志的精神提升。
2、 休閑性
這是旅遊審美活動溶解美的體現。休閑不是空白,不是抬頭看天,不思不想,無感無情,也不只是睡覺。要休閑得快樂舒暢,有豐富充實的內容,有高尚而不低俗的品味,就要有所講究。人的生活中,不但有金戈鐵馬,艱苦奮斗,而且也該有泛舟湖上,徜徉於山水勝景之間,尋趣於茶餘飯後,花前月下,這就有了旅遊和遊玩等活動。這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有審美內涵和文化意蘊的活動。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論語•述而》)。朱熹詮釋;「游者,玩物適情之謂。」(《論語集注》);王夫之說:「若藝,則與道相表裡。」(《讀四書大全說》)。孔子還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這說明對山水之樂,可以體現仁知;知者仁者不僅喜歡仁禮,而且也喜歡山水。《論語•先進》載:孔子叫弟子「各言其志」,曾點說: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表示贊賞,就因為在追求成功的同時仍應有優游的生活態度。有了這種態度,在事功斗爭中可以優游不迫,在生活中可以去除急功近利的束縛,在得到寬余的休閑時,可以在山水游覽中悅目賞心怡然自樂。毛澤東在其詩詞中寫道:「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水調歌頭•游泳》)這種優游的生活態度,對待風浪斗爭與閑庭優游是統一的。這是說,人們有了閑心和閑趣,才能從容暢游,超越貧賤富貴的計較,到達怡然自樂的境界。休閑有不同的趣味。我們提倡的是:休閑有雅趣,生活有品味。
3、 選擇性
選擇性是人的主觀性的深刻體現。旅遊是有意識的人的主觀活動,審美主體可以有選擇的進行審美。一是對旅遊景點的選擇。二是對旅遊時機的選擇。三是對審美中介的選擇。四是對審美對象的選擇。
從美學角度講,人有兩種沖動,一種是物質沖動,一種是理性沖動。振奮性的美是兩種沖動各自保持著自己的張力,並起到緊張的作用的美。由於人實際所處的狀態不同和旅遊資源的相異性,旅遊審美也會產生兩種作用,一種是使人趨於鬆弛的作用,一種是使人趨於緊張的作用。當人處於緊張狀態時,人一般會選擇使人趨於鬆弛狀態的旅遊地,如到海濱度假地,曬曬太陽,泡泡海水,或到深山老林幽靜的環境里避避暑。這種形式的旅遊活動可以使人放鬆,使人與自然達到和諧。當人處於鬆弛狀態的時候,人可能會選擇一些富有刺激和挑戰性的旅遊項目,如登山、探險、漂流等等,這種需要毅力、意志,成功後會引發人戰勝大自然的豪邁壯志的旅遊形式,使人打破鬆弛狀態,使人恢復振奮。這樣通過不同形式的旅遊活動,調整人的緊張或和諧的狀態,幫助人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因此,從旅遊審美角度看,旅遊景觀可分為溶解性美的旅遊景觀和振奮美的旅遊旅遊景觀。這一點筆者深有體會,在心境低沉之時,攀登華岳,極目遠空,直抒胸臆,胸中塊壘一掃而光;心情愉快,躊躇滿志之時,覽漢唐古跡,閱世事變遷,明興衰之理,以告誡自己不可不察微知著,不可不防微杜漸。
二、 旅遊審美活動的意義
旅遊審美活動的意義與其特點是分不開的。正是這些獨特之處才成就了其在道德領域、社會領域、生態領域、哲學領域和政治領域的非凡意義。
1、 道德意義
旅遊審美是人與外部事物結成的一種特殊關系。在這種特殊關系中,美與善從來就是如影隨形般地糾纏在一起的。旅遊審美之作用於道德,從根本上講,就在於人的審美心理和道德心理的相通。一般而言,組成人的道德品質的基本要素不外乎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為等幾個方面。在旅遊活動過程中,審美可能帶來的情感沖擊是時會發生的,這種審美情感往往是與道德情感密切相關的。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舉例說,當人們在欣賞田野上的豐收美景時,產生的審美情感總是與人們的道德情感相聯系的,雖然這種聯系有時是模糊的甚至感覺不到,但歸根到底是與豐收可能給農民帶來幸福的道德情感密不可分的。對人類道德心理和審美心理最早進行自覺而深刻研究的德國思想家康德曾說過:「我們經常把建立在道德評價基礎上的名詞應用到自然或藝術美的事物上去。我們說建築物是雄偉或壯麗的,乃至於顏色也是純潔的,謙遜的或柔和的,因為它們所引起的感覺包含某種類似道德判斷所引起的那種心情的意識。」這就是說,對建築物、樹林、平原,甚至於顏色的美感中,包含著類似於道德情感的意識。可見,這種由審美帶來的情感沖激,不僅可以激發人們高尚的審美情趣,促使人們道德情感的升華,而且還作用到道德知、意、信、行的各個方面。誠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
方誌敏同志在《可愛的中國》一書中曾寫道:「雄偉的峨眉,嫵媚的西湖,幽雅的雁盪,與夫秀甲天下的桂林山,可以傲睨一世,令人稱羨,——這好比我們的母親,她是一個天姿玉質的美人,她身上的每一個部分,都有令人羨慕的美。」正是通過對祖國美麗山河的欣賞,從而喚起了他對祖國母親的愛,並進而激發出他熱愛祖國的道德情感。這種愛國主義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又可進一步穩固和提升愛國主義的認識、信念和意志,並化為實踐中的愛國主義行為。這一過程,正是長期穩定的愛國主義道德品質的形成過程。應該說,方誌敏同志有著如此堅定的革命意志和信念,是與他對祖國的美的欣賞和熱愛是密不可分的。總之,旅遊審美常把美與善、美與社會、美與人生聯系起來,使人自覺不自覺地把只能指稱於人的「德性」內涵賦予了自然,正是這種寓道德修養於旅遊審美活動的突出表現。
2、 經濟意義
旅遊審美是加強物質文明建設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這是毋容置疑的。近現代旅遊業屬於新生的第三產業。近代旅遊業是由產業革命造就產生條件的。1845年英國人托馬斯•庫克(Thomas
Cook)首創了人類第一個旅行社,為人們提供有組織的旅遊服務。從此,旅遊業進入近代時期,旅遊由以往個人的消費活動向商品化方向發展。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旅遊業進入了現代時期。這個時期,隨著世界經濟、科技和文化的恢復與迅猛發展,隨著人們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隨著世界朝著和平民主方向前進,旅遊業便突飛猛進,在內容、形式、規模和性質上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內容上,旅遊成了人民大眾的社會活動,而且以審美為共同目的、行為和效應的傾向更為明顯;在形式上,大型客機、新型車船等現代化旅遊交通工具使旅行速度大大加快,使旅行更加安全、方便和舒適,使遊客能夠在短時間內進行遠距離和長距離的旅遊;在規模上,旅遊人數大幅度增加(例如1996年在我國旅遊的國際遊客達五千多萬人,國內遊客達六億多人),旅遊范圍擴大到全球;在性質上,旅遊業成了經濟領域的一個重要支柱產業。因此,現代旅遊審美對於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其一,擴大經濟收入,平衡國際外匯收支,促進貨幣回籠。旅遊審美的經濟收入,包括旅遊企業向遊客收取的旅遊服務費用和旅遊商品交易的貨幣。從國外遊客那裡獲得的這種經濟收入是外匯收入,這意味著旅遊業所在國增加了財富,有利於它平衡國際外匯收支。我國的現代旅遊

㈡ 旅遊景觀審美的個體差異有哪些

旅遊景觀審美的個體差異決定語旅遊者的審美動機。旅遊審美動機泛指決定旅遊審美行為的心裡趨向跡桐,或指旅遊審美需求過渡到旅遊審美行為的心裡中謹扒介。對於前者來說,旅遊審美動機是其在外界因素(信息流程、社會環境、姿晌坦文化氛圍)和內在情態(情趣、判斷、心態等)的交替作用下而產生的。
一般來講,旅遊動機具有多重特性。
自然審美型
藝術審美型
社會審美型
飲食審美xing

閱讀全文

與旅遊審美差異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