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時候首次提出全域旅遊這個詞
2010年,成都市大邑縣在成都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新理念下,以旅遊產業結構高度化為指導和目標,率先提出了發展全域旅遊度假產業的全新理念.
❷ 紅色旅遊是誰提出的起源是什麼它的歷史背景
紅色旅遊是在2004年年底時正式提出的、以中國 *** 相關的歷史紀念地鎮扒敗為資源的旅遊,包括了各個革命聖地。
發展紅色旅遊,是為了「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增強全國此旁人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情感,弘揚和培育民族御顫精神,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以革命和戰爭時期建樹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遊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遊活動。
在遠景設計研究院看來發展紅色旅遊,對於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增強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的愛國情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❸ 紅色旅遊的目的和意義
紅色旅遊主要是以學習中國革命史為目的,以旅遊為手段,學習和旅遊互為表裡。但是,這種學習不宜搞成灌輸式的「現場報告會」,而應營造出自我啟發的教育氛圍,達到「游中學、學中游」,寓教於游、潤心無聲的境界。
意義:
1、有利於加強和改進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中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愛國主義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進和創新。
積極發展紅色旅遊,寓思想道德教育於參觀游覽之中,將革命歷史、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通過旅遊傳輸給廣大人民群眾,有利於傳播先進文化、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增強愛國主義教育效果,給人們以知識的汲取、心靈的震撼、精神的激勵和思想的啟迪,從而更加滿懷信心地投入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之中。
2、有利於保護和利用革命歷史文化遺產。黨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扶持對重要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扶持老少邊窮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文化發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設和鞏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
紅色旅遊是在2004年年底時正式提出的、以中國共產黨相關的歷史紀念地為資源的旅遊;是指以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立以後的革命紀念地、紀念物及其所承載的革命精神為吸引物,組織接待旅遊者進行參觀游覽,實現學習革命精神,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振奮精神、放鬆身心、增加閱歷的旅遊活動。
紅色旅遊是把紅色人文景觀和綠色自然景觀結合起來,把革命傳統教育與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的主題旅遊形式。其打造的紅色旅遊線路和經典景區,既可以觀光賞景,也可以了解革命歷史,增長革命斗爭知識,學習革命斗爭精神,培育新的時代精神,並使之成為一種文化。
❹ 紅色旅遊是指什麼
紅色旅遊主要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樹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遊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遊活動。為了更好地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在"十二五"規劃期間,中央決定將紅色旅遊內容進行拓展,將1840年以來170多年之間的中國近現代歷史時期,在中國大地上發生的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奮勇抗爭、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充分顯示偉大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動和重要人物事跡的歷史文化遺存,有選擇地納入紅色旅遊范圍,這就更有利於傳承中華民族先進文化和優良傳統。紅色旅遊把紅色人文景觀和綠色自然景觀結合起來,把革命傳統教育與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的主題旅遊形式。其打造的紅色旅遊線路和經典景區,既可以觀光賞景,也可以了解革命歷史,增長革命斗爭知識,學習革命斗爭精神,培育新的時代精神,並使之成為一種文化。
紅色旅遊,是指以革命紀念地、紀念物及其所承載的革命精神為吸引物,組織接待旅遊者進行參觀游覽,實現學習革命精神,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振奮精神、放鬆身心、增加閱歷的旅遊活動。
紅色旅遊是在2004年年底時正式提出的、以中國共產黨相關的歷史紀念地為資源的旅遊。這包括了各個革命聖地。
紅色旅遊是把紅色人文景觀和綠色自然景觀結合起來,把革命傳統教育與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的主題旅遊形式。
其打造的紅色旅遊線路和經典景區,既可以觀光賞景,也可以了解革命歷史,增長革命斗爭知識,學習革命斗爭精神,培育新的時代精神,並使之成為一種文化。
豐富優質的旅遊資源,將構成發展紅色旅遊的強大物質基礎,正在成為人們參觀游覽的熱點,將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❺ 紅色旅遊是誰提出的!!!! 起源是什麼 !!它的歷史背景 !!!
什麼叫紅色旅遊?它是怎樣提出來的?
答:近幾年,在國人的用語中出現了不少新詞彙,其中「紅色旅遊」就是一個從上到下頻頻使用的新名詞。請問紅色旅遊的准確定義是什麼?
胡振民(中宣部副部長、全國文明辦主任):紅色旅遊,主要是指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樹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遊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遊活動。
各地發展紅色旅遊的情況如何?
答:近些年,隨著我國旅遊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廣大群眾對旅遊產品和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廣泛,紅色旅遊受到普遍歡迎,逐漸發展成為影響較大的旅遊活動。不少地方黨委和政府把發展紅色旅遊與革命傳統教育、老區脫貧致富等結合起來,採取措施,加大投入,注重改進創新,強化服務意識,增強教育基地的吸引力與感染力,使紅色旅遊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
教育基地成為旅遊熱點。每逢重大節慶日、旅遊黃金周和學生寒暑假,到教育基地參觀游覽人數明顯增長。2004年「七一」前後,有20架次旅遊包機、58個團隊近10萬人赴井岡山開展社會實踐,接受革命傳統教育。一些單位還自發組織「重走長征路」、「偉人故里游」、「抗日根據地游」等活動。據初步統計,當年江西、湖南、陝西、重慶等13個省市的150多個主要紅色旅遊景區接待人數約2000萬人次。2005年春節期間,紅色旅遊更是紅火,韶山僅在大年初一就迎來5000多人,井岡山每天迎接4000多人,延安共接待中外遊客11萬人次。
革命老區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紅色旅遊給老區奔小康提供了新的契機。井岡山把紅色旅遊與綠色旅遊相結合,旅遊產業對當地財政的貢獻率超過35%。近年來,河北西柏坡通過接待參觀旅遊者,直接收入達800多萬元,綜合效益7500萬元,吸納就業3300多人。據測算,目前全國各地紅色旅遊景區每年旅遊綜合效益約為200億元,並帶動建築、商貿、交通、電信、加工業和農業等關聯產業發展,形成「一業興而百業旺」的良好局面。革命歷史文化遺產更加受到重視。不少地方通過發展紅色旅遊,對革命歷史文化遺產的價值有了新的認識,更加重視保護和有效利用紅色資源,增加必要的投入。
與綠色生態、歷史文化、風情民俗等形式的旅遊相比,紅色旅遊具有哪些特點?
答:各種形式的旅遊一般具有吃、住、玩、游、購、娛這六大要素,但紅色旅遊還有其自身獨有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學習性:紅色旅遊的學習性,主要是指以學習中國革命史為目的,以旅遊為手段,學習和旅遊互為表裡。但是,這種學習不宜搞成灌輸式的「現場報告會」,而應營造出自我啟發的教育氛圍,達到「游中學、學中游」,寓教於游、潤心無聲的境界。
對國民進行本國歷史的旅遊教育,在某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已成為制度。如德國一些州就對中小學生進行反法西斯的修學旅遊做了專門立法,要求每個學校都要定期組織學生到納粹集中營等地游覽參觀,勿忘歷史。中國人的旅遊與學習總是緊密相連在一起,有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傳統。現在開展的紅色旅遊,是這個優良傳統的發揚光大。它完全可以歸類於修學的大類,定位於朝覲「革命聖地」的專題旅遊,列入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團工會組織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序列。
——故事性:故事性是相對說教性而言,反映出人們對歷史吸引物的取捨觀。現在到一些紅色旅遊點,給人的感覺是在參觀「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的地區展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靜態有餘,動感不足,缺乏實景地厚重的歷史感、獨特的親切感和「奼紫嫣紅」的美感。這里除了經濟條件落後、展陳手段單一等因素外,也是在英雄史觀等陳舊觀念影響下產生的人為缺陷之一。
要讓紅色旅遊健康發展,使之成為有強烈吸引力的、大眾願意自費購買的旅遊產品,還需要妥善處理紅色教育與常規旅遊的辯證關系,其中的關鍵是以小見大,以人說史。歷史典故往往形象、生動、有趣,容易讓英雄走下聖壇,貼近群眾和生活,產生親和力。因此,要深入發掘紅色旅遊中的歷史人物故事,既要反映領袖、英雄等「大人物」在歷史中的重要作用,更要通過「小人物」的故事,揭示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真諦,使歷史鮮活和豐滿起來。
——參與性:有些紅色旅遊景點的旅遊過程較為艱苦,為改變這種狀況,少數景點努力過頭,出現城鎮化、商業化、舒適化的傾向,有損害紅色旅遊本質特色的危險。為避免重蹈覆轍,紅色旅遊點應緊跟體驗經濟的潮流,突出旅遊節目的參與性。紅色旅遊本身就是一種實踐性學習。紅色旅遊的組織者要設計、組合出「原汁原味、有驚無險、苦中有樂、先苦後甜」的產品來。近年來,有些紅色旅遊景點開展了「穿紅軍服、唱紅軍歌、吃紅軍飯、走紅軍路」等參與性活動,這是值得肯定的,但多數還只是停留在化裝拍照、觀賞節目、飯菜品嘗等淺層次上。
中國電影《甲方乙方》的戰爭旅遊項目看似荒誕可笑,但是近年來,在一些英國人的生活中卻已變成了現實。他們每年都要自己掏錢購置或租賃坦克、軍車、槍炮、軍裝等軍用物質,裝扮成二戰或其它歷史時期的將士,冒著「槍林彈雨」,「沖鋒陷陣」。為了體驗當時真實的戰地生活,他們甚至連菜譜、食物和住宿的帳篷都要如法炮製。發達國家的現在,有些會演變成我們的將來。只要我們創造條件,實現或部分實現人們的這個夢想,紅色旅遊就會吸引源源不斷的客流,達到化潛在資源為現實效益的目的。——擴展性:部分紅色旅遊產品留存下來的革命遺物數少、量小、陳舊、分散,具有內容、場地、線路等方面的局限性。一些著名的紀念地只是孤零零的普通民宅、庭院或小船,與其他旅遊景點相距很遠,而且很少有相應的紀念品可買,令旅遊者難以盡興。紅色旅遊要千方百計擴展產品鏈,延長旅遊者的游覽時間,增加其消費時間、內容和金額。擴展產品鏈還要與當地的觀光、休閑、度假等旅遊產品相連接,在盡可能保持紅色基調的基礎上,向其它旅遊形式如綠色生態之旅、粉紅情侶之旅、火紅婚慶之旅、金色採摘之旅等方向擴展。
相比之下,國外一些類似紀念地「在螺絲殼里做道場」的辦法值得借鑒。如海參葳炮台曾是俄羅斯的戰略要地,面積不超過2000平方米。它除了在炮台內有海軍歷史展覽外,在外邊空地上,還擺放了高射炮等退役武器,旅遊者可以上去擺弄、照相;另外,每天上午11點,准時升旗、鳴放禮炮。炮台外面還有海洋博物館和海產品市場。通過類似直接或間接相關的活動,使炮台成為一個內容豐富、功能齊全的旅遊目的地,本來半小時就可以看完的景點,延長到半天,旅遊者和經營者各得其所,皆大歡喜。
❻ 什麼是紅色旅遊
紅色旅遊是指以革命紀念地、紀念物以及所承載的革命精神為內涵,以現代旅遊為基本形式,組織接待旅遊者參觀游覽、學習革命歷史知識、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振奮精神、放鬆身心、增加閱歷的旅遊活動,是紅色革命精神與現代旅遊經濟的結晶。自1999年我省提出「紅色旅遊」概念以來,紅色旅遊在全省各地蓬勃開展,成為國內旅遊的新亮點個重要增長點。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積極發展紅色旅遊的指示精神,進一步把我省紅色旅遊打造成具有震撼力的品牌,把紅色旅遊活動推向心得高潮,把紅色旅遊產業做大做強,使之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特製訂本綱要。
一、重大意義
發展紅色旅遊,既是打造中國特色旅遊品牌、繁榮旅遊經濟的重要內容,更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的一項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的戰略工程,還是展示時代風貌的重要途徑。
(一)紅色旅遊是新形勢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它實現了三個文明建設的有機結合,在推進旅遊產業發展的同時,也推進了精神文明的建設,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紅色文化」的需求;它實現了傳統教育與現代休閑方式的有機結合,寓教於游,寓教於樂,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宣傳的是政治內容,運用的是市場手段,滿足的是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能夠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形式。
(二)紅色旅遊是培育「紅色」下一代的重要課堂。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是我黨一項重要的任務。旅遊是青少年普遍喜歡參與的時尚型、文化性的高層次生活消費活動,具有很強的學習、教育功能。通過開展「紅色旅遊」活動,可以將革命歷史知識、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以旅遊的方式傳輸給廣大青少年,潛移默化,行之有效。
(三)紅色旅遊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我們各項工作的指針。發展紅色旅遊,實行紅色、綠色、古色旅遊資源互融,區域旅遊線路互連,城鄉旅遊市場互動,海內外客源互流,實現地區間經濟效益再分配,符合科學發展,能夠促進城鄉、區域、經濟社會、人與自然、國內與國外的協調。
(四)紅色旅遊是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引敬。革命老區曾為革命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但目前經濟社會大多還比較落後。發展紅色旅遊,就是依託自身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培育革命老區的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是一項重大的扶貧工程。發展紅色旅遊,有助於革命老區打破封閉格局,加快開發開放;扶貧扶智結合,提高人口素質;改善生態環境,再造秀美山川。
(五)紅色旅遊是展示我省新形象的重要窗口。紅色文化是中華名族的驕傲,也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遺產。發展紅色旅遊,是弘揚紅色文化、彰現革命精神、展示嶄新風貌、提升整體形象的重要窗口。當前我省正在廣泛開展「弘揚井岡精神,興我美好江西」主題學習教育活動。發展紅色旅遊,即可讓人們了解江西豐富的紅色文化,又能向世人展示江西嶄新的時代風貌。
(六)紅色旅遊是我省建設「旅遊休閑後花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把江西建設成「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居民旅遊休閑後花園」,是省委、省政府的一大戰略決策。發展紅色旅遊,加快紅色旅遊景區建設,完善紅色旅遊產品,打造紅色旅遊品牌,是我省旅遊業的最大亮點和新的增長點,並籍此帶動綠色、古色旅遊開發,促進旅遊整體發展,使江西盡快成為東南沿海乃至全國和海外人們旅遊休閑的後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