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鄉村旅遊規劃範文
鄉村旅遊想要發展起來,就得制定好一份詳細的鄉村旅遊方案規劃。下面是我整理的鄉村旅遊規劃範文,以供大家閱讀。
在中國,隨著政局的穩定,改革與開放的進一步放寬,各種新生事物層出不窮,賺錢的機會
也越來越多,旅遊業在其他行業的帶動下,也是得到了絕佳機會,獲得了蓬勃發展。鄉村旅遊更是利用自身優勢,異軍突起。當然,在鄉村旅遊業的發展過程中,因仍處於摸索階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總的來說,前景還是可觀的。
1鄉村旅遊的相關認識
1.1鄉村旅遊的基本概念
鄉村旅遊特指在鄉村地區開展的,以特有的鄉村人居環境、鄉村民俗文化、鄉村田園風光、農業生產及其自然環境為基礎的旅遊活動,即以具有鄉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體為旅遊吸引物的旅遊活動屬於環境旅遊范疇,以具有鄉村性的人文客體為吸引物的旅遊活動屬於文化旅遊范疇。所以,鄉村旅遊包括了鄉村性的環境旅遊和鄉村民俗文化旅遊。在某一鄉村地區開展鄉村旅遊活動,活動內容究竟是以環境旅遊為主,還是以文化旅遊為主,取決於該地區的本質特徵。
1.2鄉村旅遊本質特徵的認識
鄉村旅遊始於法國,其最初的發展是歐美度假旅遊發展的一種空間選擇。始於一群貴族到鄉村度假,品嘗野味,乘坐獨木船,與當地農民同吃同住。通過這些活動,他們重識了自然,加強了城鄉居民之間的交往。後來,各國相繼有了鄉村旅遊。至20世紀80年代後,歐美鄉村旅遊已走上規范發展的軌道,顯示出極強的生命力和越來越大的發展潛力。
2 鄉村旅遊的市場開發
開發農業旅遊資源,主要是對農事活動、農村部落、農民生活、農業生態、農業收獲物等農村事物進行開發。分析各省的發展農業旅遊的條件,包括發展農業旅遊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農業特色優勢和客源優勢等,為區域農業旅遊開發提供了依據。進行鄉村旅遊的開發有多重意義。
2.1鄉村旅遊開發的意義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且從另一面也圓了都市人的綠色夢,亦豐富了我國生態旅遊的內容;符合我國旅遊產品結構化調整的客觀要求,是旅遊開發形式轉型的新探索。
2.2鄉村旅遊市場特點
就國際市場而言,旅遊業市場已發展成熟,已形成了“觀光(感知)、度假(享受)、專題(認知)”三合為一的旅遊產品復合體。即鄉村旅遊具有田園觀光、休閑度假、自然生態和民俗文化專項旅遊的綜合功能。
就國內市場而言,因國內旅遊市場起步晚,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絕大多數鄉村旅遊者享受到的是較低價位的消費水準、較低檔次的旅遊服務和較低層次的精神感受,對旅遊景區、農業生產的收獲活動和傳統節慶活動具有極大依託性。但對自然環境的天然性、純凈性、優美性要求越來越高,對人文環境的古樸、新奇、“鄉土味”、“民族味”的呼聲越來越強,作為旅遊目的地,這些都是吸引遊客的必備條件。
2.3鄉村旅遊需求趨勢
單說國內,對鄉村旅遊產品的需求仍表現出明顯的需求層次初級階段的特徵,尚停留在觀光——休閑娛樂階段,表現為鄉村旅遊產品類型單一,產品粗糙,經營粗放。當然,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旅遊正逐漸成為一種普遍的生活方式,國內旅遊多極化趨勢和旅遊消費個性化發展趨勢正旺,國內鄉村旅遊也正向著融觀賞、考察、學習、參與、娛樂、購物和度假於一體的綜合型方向發展,國內的需求層次也在不斷提高。總體來看,當前鄉村旅遊需求呈現多元化、多樣化、特色化的發展趨勢,遊客對環境旅遊與文化旅遊緊密結合的多功能、復合型鄉村旅遊產品的需求日漸旺盛。
就旅遊產品而言,鄉村旅遊是一個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旅遊活動,是系列產品的集合,是一個產品集,它所提供給遊客的旅遊產品,可以是復合型的,可以是單功能型的,能夠很好地滿足不同群體的消費者。也就是說,不同區域、不同群體對鄉村旅遊產品都會有一定的需求,所以鄉村旅遊開發和建設面對的是整體的旅遊消費市場,應根據個性化需求分層次進行開發和建設。
2.4鄉村旅遊產品的規劃與設計:以案例研究為主
有的專家,如王仰麟、祁黃雄,借鑒區域旅遊規劃的一般流程,結合農業開發實踐,對區域觀光農業規劃的一般過程和方法進行了探索,即在對市場、區位、自然、社會經濟、農業基礎、旅遊發展基礎等開發條件的分析和評價的基礎上,確立了規劃區的性質和發展方向,進行總體布局和功能區分,並對觀光農園進行了CI形象設計。
而章錦河等專家分析了安徽黑多縣宏村古村的情況後,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遊形象定位理念,並就主題口號、視覺形象、行為形象進行了方案設計,另有多位專家學者分別就西雙版納膠園農場度假區、南京湯泉農業科技師范園、昆明市呈貢縣觀光農業、廣州市郊滿山農庄進行了旅遊規劃的案例研究,進一步豐富了鄉村旅遊規劃的研究內容。但這些案例研究的缺點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歸納總結水平上,缺乏理論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較簡單。
3 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3.1存在的問題
發展策略是我國鄉村旅遊研究的另一熱點,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我國目前觀光農業旅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即觀光功能、區位功能設計簡單、重復,缺乏特色;農業基礎薄弱,資金投入不足;我國農村人口過多,客源市場有限;生態環境和景觀的破壞;觀光農業園土地使用的非農化傾向突出等。對此,我們既要堅持持續發展,又要根據現實分階段發展;既進行生態消費,又要注意生態保護;既要促進農業用地的合理流轉,又要保證農業土地的正確使用方向等相應的對策和主張。
3.2相應的對策
如以旅遊城市為客源市場的鄉村旅遊開發,我們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離退休職工、周末工薪階層、城市學生和自城市輸出的外國遊客等幾個富有潛力的市場,開發農業旅遊、鄉村民俗旅遊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談到的,可以把農耕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和諧相融”作為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的重點來講。
都市文化屬於先進文化,其對傳統文化的吸附與沖擊可想而知,舊難敵新,現代文化的魅力難以抗拒也不應抗拒,要發展就得接受新事物,鄉村旅遊也不例外。鄉村旅遊從業者應有超越農耕文化社會階段的現代意識,既是農耕文化“戲中人”,又是農耕文化這場戲的“導演”,清醒地抉擇兩種文化的精華,使其有主賓、分主次地熔鑄與鄉村旅遊大地上。 當然,要搞好鄉村旅遊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是,其前景還是廣闊的。它投資少,風險小,是一項創意到位即可“點石成金”的旅遊項目。
1.農民多業化
積極引導農民從業、創業、再就業。改變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通過鄉村旅遊開發公司的成立,將農民原有的單一收益渠道拓寬為:“土地租金+旅遊開發股金+旅遊從業薪金+社會福利與養老金”,同時立足企業主體,農民參與的原則,對旅遊業開發進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管理”,從而快速的帶動當地農民致富。
2.農村景區化
鄉村景區化的核心理念是將目前城鎮規劃轉換成為以旅遊為導向的旅遊服務設計與規劃,必須依據未來大旅遊區,大休閑度假區的要求,對道路、民居、廣場、街市、標示標牌、交通運輸車輛、遊客服務中心、餐飲住宿接待標准等提出新的要求,已達到未來整體運營的效果。
3.農業多產化
依託山重村農業經濟發展旅遊,是本項目的核心戰略之一。農業產業化的概念是一個多線發展結構,即通過基本農業生產種植的規模化發展,形成“生產規模化、觀光特色化、休閑產業化、體驗多元化”的模式。
4.資源產品化
資源產品化的理念符合國家對於探索鄉村旅遊開發的指導理念,即通過土地流轉、反租倒包、林田入股等方式,充分調動農民參與開發旅遊的積極性,以合理的方式將原有的生產資料轉化成為旅遊經營性產品或資本化資源。
根據策劃思路,我們將區域構架劃分為一個核心,兩個擴展,即古山重景區核心區域基礎上,拓展出農業產業區和休閑度假區,特別是周邊自然村落的開發及獨立景點規劃;逐步實現“旅遊度假區”打造和發展的目標。
摘要:“鄉村生態旅遊景觀”從構成要素看是一個由農業生產景觀、鄉村聚落景觀、鄉村生態景觀、鄉村文化景觀和可供遊人觀賞的旅遊景觀共同構成的景觀環境綜合體。在價值取向上,“鄉村生態旅遊景觀”必須要具備旅遊價值,既要展示獨具鄉村特色的審美價值,更要注重生態平衡、注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永續利用。
關鍵詞:鄉村;生態旅遊;景觀規劃設計
1、鄉村生態旅遊景觀的定義
有關“鄉村生態旅遊景觀”的含義,在理論界一直沒有明確的闡述,但是這種新型的旅遊景觀一定是要具有相關的價值的,而這種價值最終體現出來的就是經濟價值;“鄉村生態旅遊景觀”主要強調鄉村的特徵,這種特徵把鄉村和城市的景色截然分開,具有自身獨特的景觀價值;“鄉村生態旅遊景觀”不但要演繹出一種鄉村風情,表現出一種鄉村的特色,更要准確的把握其中的關鍵點,這個關鍵點就是人和自然該如何相處的問題,也就是保護生態平衡,讓自然資源可以持續的被利用。所以,這種景觀帶有綜合的性質,主要包含生產景觀、鄉村聚落、鄉村生態、鄉村文化以及那些可以進行觀賞的景觀。
2、鄉村生態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若干原則
對鄉村生態旅遊的各種景觀進行規劃,需要了解很多學科的知識,主要是規劃整體的景觀要素,要想取得成功的效果,必須要關注到景觀的生命力和吸引力,綜合考慮鄉村的經濟、社會以及環境等條件,同時還要結合中國的實踐,只有這樣才可以合理恰當的對鄉村旅遊景觀進行規劃。
2.1生態性原則
旅遊業在在發展的同時,會造成一定范圍一定程度的污染,而鄉村景觀自身的運轉也要符合生態要求,做到環保、低碳、綠色,盡量達到循環利用各種資源,構建一個正常的生態環境。要有保護環境的意識,降低污染,不能給自身以及周邊帶來負面作用。以生態的原則對景觀進行規劃,所要達到的效果是盡量打造恬靜的旅遊景觀區域,形成適合旅遊的環境,這樣可以提高景觀的質量。
2.2經濟性原則
發展鄉村旅遊業以及改造鄉村旅遊景觀都是為了推動經濟的發展,所以在進行規劃時要考慮到經濟的因素。例如,在鄉村生態景觀中開展採摘園這個項目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在規劃時不但要對採摘點進行合理的設計,還要想出在淡季也可以吸引遊人的方法,不斷的增加收益。對景觀進行設計要注重經濟性,也就是保證旅遊經濟以及生產經濟都可以發展起來。
2.3特色性原則
鄉村旅遊業想要順利發展下去,必須要有特色,旅遊景觀必須具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增強自身的競爭實力,如何規劃以及設計出有特色的景觀呢?就需要綜合考慮園區不同方面的特徵,例如經濟、歷史、自然、社會、文化等,然後結合這個特徵,找好自身的特色所在,讓園區的設計可以與眾不同,和大眾化的景觀規劃區別開來,這樣才能夠將更多的遊客吸引過來。
2.4參與性原則
如今比較流行的旅遊方式是讓遊客可以親自的參與進來。農業園區比較適合觀光游覽,因此佔地空間很大,內容也豐富多彩,可以讓遊客參與進來。從城市過來的遊客必須親身體驗園區的生活方式,才可以真正的感受到在農村生活的樂趣,也只有這樣,遊客才可以真正的走近鄉村,體會更外一種生活方式。
2.5多樣性原則
不管是什麼類型的旅遊項目,也不管什麼規模的旅遊形式,都需要留給旅遊者很大的空間進行選擇。對鄉村生態景觀進行設計時,要以多樣性為基礎,也就是在開發產品、設計路線、選擇時間、確定游覽形式以及消費水平時,盡量設計出不同的方案,可以讓遊客有選擇的空間;而且對於在園區內各種品種的組合、景區內各個小區域如何分布以及資源配置方面要注重多樣性以及豐富性。
3、鄉村生態旅遊景觀規劃的實施重點
3.1景觀生態規劃建立在產業適宜基礎上
對產業比較適宜的地帶進行規劃,也就是分析鄉村景觀的各種要素以及整個景觀情況,以相容性為基礎進行生態規劃。對這種相容性進行分級,構建起判斷相容性的矩陣,以此為依據,規劃產業比較適宜的地帶,以便於確立一種科學的行為體系。
3.2景觀生態規劃要充分規劃鄉村土地
根據鄉村生態旅遊景觀規劃的幾項原則,如何充分的利用鄉村土地進行良好的旅遊景點規劃非常重要。在此我們可以將將鄉村景觀劃分為四個區域,分別是鄉村景觀保護區、鄉村景觀整治區、鄉村景觀恢復區和鄉村景觀建設區。在這幾個區域合理的規劃好之後,可以充分的解決生產土地和景觀規劃用地之間的各項矛盾,不僅僅給鄉村土地帶來了更多的生態價值,還創造了新的產值,可謂是一舉兩得。
3.3景觀生態規劃要以鄉村聚落為中心
對景觀生態進行規劃主要建立在鄉村聚落的基礎上,主要內容是規劃景觀意象、功能以及性質,規劃土地利用方面的景觀生態以及景觀平衡,規劃聚落形態以及空間景觀,規劃聚落規模以及功能區,塑造聚落的風貌以及體系,規劃道路交通體系,規劃基礎設施,規劃環境建設以及綠地系統,規劃景觀控制以及景觀區劃,規劃災害的控制等等。
3.4景觀生態規劃中融入田園公園式風格
伴隨著鄉村旅遊業的不斷發展,田園公園成為具有很多功能的主題園,它建立在鄉村景觀的基礎上,具有自然、休閑、生產以及康樂的特點。鄉村生態旅遊更多的關注趣味性、參與性、趣味性。對田園公園進行規劃,讓生態旅遊帶動旅遊業向前發展。
4、小結
目前,旅遊業屬於飛速發展時期,鄉村生態旅遊也開始出現,讓生態旅遊景觀規劃逐漸受到了更多了重視。但是,當這種全新的景觀規劃興起的時候,隨之也帶來很多問題需要我們思索,在發展鄉村經濟的同時該如何保護環境資源,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我們只能企盼更多的專業人才不斷的加入進來,也希望可以找到最佳的方式,在發展鄉村經濟的同時,也保證了可持續利用環境資源。
2. 生態旅遊規劃
8. 6. 1 保護區生態旅遊規劃的原則
( 1) 堅持保護第一的原則。保持雲峰山森林和濕地自然景觀的原始特色,以觀賞自然景觀和原始次生油松林為主,突出自然環境的主導作用,使發展生態旅遊和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有機結合起來。
( 2) 堅持實事求是、合理開發的原則。建築和基礎設施布設應盡量控制在最低限度。同時還應該與自然景觀協調一致,在開發和建設過程中,盡量保持原始的自然情趣。
( 3) 堅持循序漸進、滾動發展的原則,生態旅遊應該控制在不破壞資源的前提下,同時將旅遊的全部收入用於保護區的建設,促進保護區的發展。
( 4) 生態旅遊范圍控制在保護區的實驗區之內。
8. 6. 2 生態旅遊發展分區
根據景區劃分和空間布局,雲峰山保護區生態旅遊規劃的總體思路是依照自然資源特點及旅遊產品分布情況,劃分為 3個旅遊區。旅遊空間布局是一山、一水、一條帶。一山指雲峰山歷史文化宗教旅遊區; 一水指不老湖 ( 半城子水庫) 山水生態旅遊度假區,輻射古石峪森林游、陳家峪自然歷史民俗游和西坨古長城尋蹤游; 一條帶指生態產業觀光旅遊帶。重點推出八大景點: 超勝古庵、雲峰靈境、摩崖石刻、不老春色、世外桃源、峰頂瞰湖、聖水山莊、林海松濤。
( 1) 不老湖山水生態旅遊度假區: 半城子水庫是保護區內重要的水源區,也是保護區生態效益的體現,主要水源來自保護區水源涵養林。本生態旅遊區將建成集度假、娛樂、觀光、休閑於一體的度假中心。突出 「身心放鬆、體驗自然」的遊憩氛圍,包括度假區、水上娛樂區和環湖觀光區。規劃在不老湖北岸高地建一個中檔度假中心。從不老湖向古石峪沿線有大面積的油松林,此區域仍屬於實驗區范圍,可以充分用來開展天然森林浴、自然環境保護教育,也可以開展青少年野外生存訓練、定向運動探險等。
( 2) 雲峰山歷史文化宗教旅遊區: 在此區域開展歷史文化宗教旅遊與自然觀光旅遊,突出 「千年古剎,雲峰靈境」的氛圍。主要景點有超勝庵、朝陽洞、大安寺、古佛道場、桃花庵、吉祥寺、古崖居、摩崖石刻、迎客松等。規劃修建山門、遊憩亭、停車場等。將雲峰山地區建設成北京地區重要的歷史文化宗教旅遊區。
( 3) 學藝廠聖水湖古樹度假旅遊區: 轉山子水庫在此區域。將自然科普旅遊與歷史文化旅遊區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高品位的度假和會議活動中心。聖水湖泉在此區,傳說喝了此處的泉水就可以長生不老,因此,此區域也是吸引遊客的重要場所。此區域內還有 300 多年的古樹,昭示著不老屯悠久的歷史。
8. 6. 3 生態旅遊管理
生態旅遊重在管理。科學的管理既保護了環境,又起到了宣傳作用; 如不然,則將會對生態系統的原生性和自然性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生態旅遊管理應做到以下幾點:
( 1) 各景區要列入保護區統一規劃和管理,做到科學保護、合理開發;
( 2) 新建旅遊項目和設施要嚴格控制污染,在景觀上與自然風貌相協調;
( 3) 保護區內的生態旅遊項目必須首先考慮營造水源涵養林和培育景觀林,將生態保護放在首位,實現 「綠樹上山、清水入庫」;
( 4) 旅遊規劃要與土地利用相銜接。
3. 旅遊生態園如何規劃
觀光農業生態園要怎樣進行規劃?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解析,觀光農業生態園規劃要緊緊圍繞農業生產,充分利用田園景觀、當地的民族風情和鄉土文化,在體現自然生態美的基礎上,運用美學和園藝核心技術,開發具有特色的農副產品及旅遊產品,以供遊客進行觀光、游覽、品嘗、購物、參與農作、休閑、度假等多項活動,形成具有特色的「觀光農業旅遊園」。
生態園規劃以充分開發具有觀光、旅遊價值的農業資源和農業產品為前提,以綠色、健康、休閑為主題,在園內建設花藝館、野火樂園、綠色餐廳、綠色禮品店、農家樂活動園、漁樂區、農業作坊、露天茶座、生態公園、天然鳥林等休閑娛樂場所,讓遊客在完美的生態環境中盡情享受田園風光。
生態園近期規劃可以以水果、花卉種植為主,融休閑娛樂、觀賞、勞作體驗等為一體的生態農業觀光園。生態園可以分為三大功能區,即休閑娛樂區、種植區、鄉土風情區。入口商業區設有展示中心,集中展示風土人情和鄉土特色、農產品初步加工、耕作工具展示、村莊歷史沿革與特色農產品介紹等,特色農產品加工流程展示區設有鹹菜腌制過程、年糕加工流程展示。種植區分為果卉生態園、植物園和現代化農業區、果卉生態園以種植梨、葡萄、草莓為主,考慮到不同季節遊客的需要,增加了柿、橘、桃等水果。植物園種植品種不同的各種觀賞植物,樹種的色彩、形體、季節搭配協調、並劃分出桂花園、梅花園、廣玉園等小型種植區。現代農業區為現代農業種植技術與農產品展示區,近期以種植溫室蔬菜為主,遠期可發展為科普基地。鄉土風情區則利用農家小院、池塘等營造鄉土景觀,放養家禽、養殖小龍蝦、魚等水禽,供遊客抓捕、體驗勞作,充分展示農家特色,體現鄉土風情。
請採納。
4. 如何構建休閑生態文化旅遊區策劃
文化旅遊產業園區策劃「七要」
2010-11-16 09:35:42 作者:王松柏 衣瑋 來源:綠維創景 瀏覽次數:147網友評論 0 條
文化旅遊產業園是一個以旅遊遊客為服務對象,以文化觀光及遊憩體驗為核心屬性,具有文化休閑與創意、旅遊觀光和體驗、度假療養、會展科教等多種功能的區域。
文化旅遊產業園區內涵解讀
通過幾年的發展積淀,以《文化產業振興計劃》為信號,中國的文化產業進入發展的黃金期。旅遊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支撐,是文化產業中極為活躍的組成部分。文化旅遊產業是文化產業中最具生命力、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業態,同時也是一種符合現代需求、具有都市特徵的新型業態,是對現有文化產業的重要補充。
最近幾年中國各地文化旅遊產業園區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如西安曲江臨潼、洛陽漢魏故城、隋唐城遺址等,許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設「文化旅遊產業園區」的目標。2010年7月,中國文化部出台了《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管理辦法(試行)》,對文化產業園區的申報、命名和監督管理提出了明確的規定和要求。什麼樣的園區算得上是文化旅遊產業園區?文化旅遊產業園區與我們經常提到的文化產業園區相比有什麼獨特的特徵?如何打造或者創意構建文化旅遊產業園區的獨特價值?綠維創景通過系統的理論分析,並結合成功案例,對文化旅遊產業園區的構建和成功開發做了初步的系統研究,試圖提煉出文化旅遊產業園區的構建要素,並提出打造的重要方法,以為各地的旅遊開發管理者提供參考。
從旅遊開發的角度看,要理解文化旅遊產業園區的確切內涵,應當首先認識文化旅遊、文化旅遊產業以及產業園區的內涵。
文化旅遊,是旅遊產業的重要要素,既不是一種產品,又與旅遊文化大不相同,所謂文化旅遊,關鍵在文化,旅遊只是形式。文化旅遊之「文化」應解釋為對旅遊之效用及目所作的定性,它的出現與遊客需求的轉變密切相關。因此,其目前較為流行的定義是「那些以人文資源為主要內容的旅遊活動,包括歷史遺跡、建築、民族藝術和民俗、宗教等方面,通過旅遊實現感知、了解、體察人類文化具體內容之目的的行為過程」。還有說法認為文化旅遊屬於專項旅遊的一種,是集政治、經濟、教育、科技等於一體的大旅遊活動,是以旅遊經營者創造的觀賞對象和休閑娛樂方式為消費內容,使旅遊者獲得富有文化內涵和深度參與體驗的旅遊活動的集合。
文化旅遊產業,是文化旅遊內容的產業化、商業化、規模化,是與文化旅遊活動相關的產品生產與經營的產業化。文化旅遊產業主要是由人文旅遊資源所開發出來的旅遊產業,是為滿足人們的文化旅遊消費需求而產生的一部分旅遊產業。它不僅僅是「食、住、行、游、購、娛」各方面相關產業的結合,還聯系著文化產業,內容更豐富,涉及面更廣,其目的就是提高人們的旅遊質量。
產業園區,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旅遊建設的新形態和「文化旅遊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文化產業領域的一種積極探索,以文化為主題的都市體驗式休閑消費區,具有完整的管理體系和管轄區域。
綜上所述,文化旅遊產業園區的內涵至少應包括以下四方面內容:(1)以某種歷史文化集合和時尚文化資源稟賦為依託,以旅遊為主導,以文化旅遊產業作為園區的核心和支柱產業,開發相關的系列文化產品;(2)目的是滿足當地居民及外來旅遊者特定的文化和休閑需求;(3)反映的是地域特殊的文化、社會與經濟需求;(4)有其特有的運行機制,園區的組織管理是通過專門的管理協調機構來進行的。
文化旅遊產業園獨特特徵
基於對文化旅遊產業園區內涵的解讀,綠維分析總結了其主要特徵,以期找出構建文化旅遊產業園區獨特創意的元素和方法。
(一)性質及核心屬性
文化旅遊產業園是一個以旅遊遊客為服務對象,以文化觀光及遊憩體驗為核心屬性,具有文化休閑與創意、旅遊觀光和體驗、度假療養、會展科教等多種功能的區域。
(二)產業體系與范圍
文化旅遊產業園內的產業體系要形成以旅遊為主導的現代服務業和文化產業結合的泛旅遊概念,包括文化主題公園、文化旅遊景區、文化旅遊創意、文化旅遊線路、文化旅遊商品或文化旅遊紀念品、文化旅遊傳播、文化旅遊開發、文化旅遊休閑、文化表演、文化旅遊娛樂、文化旅遊保護及為文化旅遊傳播、娛樂配套設備及用品的生產經營等。
(三)發展要素
在泛旅遊產業體系的支撐下,文化主題、文化旅遊吸引物、文化旅遊設施、文化旅遊服務、文化旅遊開發投資等只要與文化旅遊相關的領域都可作為文化旅遊產業園的發展要素。
文化旅遊產業園區構建的七大要素。
通過以上對文化旅遊產業園區內涵的解讀和特徵的總結,根據綠維創景對於河南漢魏故城、隋唐城遺址、陝西富陶、湖北襄樊隆中等多個文化旅遊產業園區項目的研究經驗,我院認為,成功構建文化旅遊產業園區需要根基於七大要素:文化主線的選擇與定位;整合資源,塑造園區產業驅動力;旅遊產業要素體系構建完備;創新文化旅遊體驗模式;創意文化旅遊產品;強化營銷策略整合;構建全新管理融資機制,文化旅遊產業園區才能在眾多園區建設中脫穎而出。
(一)文化主線的選擇與定位
文化旅遊是通過文化內容創新和旅遊項目開發來滿足消費者「求知、求新、求奇」需求的,因此,特色是文化旅遊的靈魂,文化是特色的基礎。文化資源是文化旅遊產業園區的特色,獨特的文化內涵也是吸引遊客的核心所在,在構建文化旅遊產業園區之前,必須對選址地的歷史、旅遊資源進行分析,深入挖掘文化資源並對其進行再塑造,利用現代的、創新的、商品化的手法,通過文化主線的選擇和定位,確定整個文化旅遊產業園區的發展方向。
如綠維創景已經完成的「襄樊隆中文化旅遊產業園區項目」,以核心資源諸葛亮文化為發展主線,通過資源整合集聚三國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風水文化等,實施重大項目(如諸葛亮文化旅遊節、諸葛亮文化國際論壇)帶動戰略,全面提升園區內景點以及隆中文化旅遊產業園區的發展。
(二)園區產業驅動力的塑造
在文化旅遊產業園區的打造中,一個或兩個核心項目難以承擔區域產業驅動力的重任,必須要整合區域內資源,在整個園區范圍內通過策劃創意構築具備國際性、前瞻性、市場吸引力的1~2個具有文化主題的體驗項目和吸引社會關注的大型旅遊項目,迅速聚集人氣,形成市場引爆點,為整個園區的順利打造創造良好的市場和產品基礎。
綠維創景正編制中的「隋唐文化旅遊產業園區總體規劃」,隋唐園區內雖然有山陝會館、隋唐遺址植物園、中國國花園等景點,但都不具有足夠的吸引力成為隋唐園區旅遊的發展引擎,園區要想成為洛陽新的旅遊名片需要一個或幾個極具吸引力的景點作為啟動和引爆。綠維深入挖掘園區內的歷史文化資源,創新歷史文化「資源分類」,提出了「遺址城模式」。在隋唐城遺址的基礎上,既關注與現有洛陽城的對接關系,又考慮「原城遺址」的大遺址保護與開發需求,將盛世東都、洛河花城、文苑詩都、洛城長歌、市隱詩園作為先期啟動項目,從而推動園區內一系列工程的建設,真正形成文化旅遊產業的聚集,自然構造隋唐園區的嶄新格局。
再如「襄樊隆中文化旅遊產業園區項目」,古隆中核心景區作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實際建設和打造上存在諸多局限,難以通過大規模提升改造成為「襄樊隆中文化旅遊園區「的產業驅動力。隆中旅遊新區需要尋找新的市場引爆點和產業驅動力,承擔區域破冰支路發展的重任。因此,首期啟動階段,綠維創景在古隆中核心景區之外再打造1~2個核心體驗項目,如,將三國文化與現代主題公園模式相結合的三國文化主題樂園,以形成旅遊核心吸引力的集聚,從而為區域的整體打造創造條件。
(三)旅遊產業聚集要素完備
一系列旅遊產業要素是旅遊得以優化和提升的重要基礎,在旅遊產業聚集的打造過程中,要對旅遊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進行整合思考,系統配置各要素節點關系,才能形成完整的產業聚集與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解決方案。因此,旅遊文化產業園內要素體系的建設應以文化旅遊體驗為核心,從硬體和軟體兩個方面完善提升餐飲、住宿、交通、購物、娛樂等設施,拓寬產業要素和配套工程體系,與社會經濟文化資源全面結合,形成集「吃、住、行、游、購、娛、體、學、療、悟」於一身的完善的產業要素體系。
在旅遊產業聚集區的打造中,西安曲江新區無疑具有很強的代表性。通過大雁塔北廣場和大唐芙蓉園的建設,推動曲江新區進行旅遊突破;通過大唐新天地、唐城牆遺址公園、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國際展覽中心、曲江論壇、中華民居博覽園等一系列項目的建設推動影視娛樂文化工程、飲食文化工程、體育休閑文化工程等一系列工程的建設,從而真正推動文化旅遊產業的聚集。
在「襄樊隆中文化旅遊產業園區項目」中,綠維創景通過對旅遊產業聚集區的理解和古隆中旅遊開發的現狀分析,發現古隆中具備了類似曲江新區旅遊產業聚集結構的基本要素:圍繞一個大中型城市、古隆中核心景區和新打造的旅遊項目進行旅遊體驗,在其周邊居住、購物和度假,在整個區域內形成主要的遊客聚集和停留,並以旅遊業帶動其他產業發展。因此,綠維創景建議,以諸葛亮文化和三國文化為魂,整合區域資源,打造隆中旅遊產業集聚區,形成以旅遊業為核心,包含會展、地產、商業、文化創意產業在內的產業聚集結構,以旅遊產業聚集區發展模式,打造旅遊新區,實現區域發展突破。
(四)遊憩體驗方式的創新
文化旅遊產業園區快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於,文化旅遊產品和項目是否具有極具特色的觀賞性和旅遊體驗價值,即如何通過遊憩方式的創新,讓遊客通過視覺、味覺、嗅覺、聽覺等全方位的參與或體驗,充分理解旅遊產品的內涵和特色,滿足體驗經濟時代旅遊消費的深度需求。曲江新區在建設之初就提出了全方位體驗而非局外觀賞的原則,在一批重大文化項目的強勁拉動下,形成了集吃、住、行、游、購、娛於一體的宏大的遊憩體驗體系,既有靜態觀賞,也有參與演藝。消費者得到的是文化信息的吸收,身臨其境的游歷感,以及一種身處文化氛圍之中、直擊內心的深層體驗。
在「襄樊隆中文化旅遊產業園區項目」中,綠維建議,以景區化、情景化、故事化、藝術化、休閑化為特色,創新隆中新區文化旅遊體驗模式,構造不同類型、不同特色的體驗感受,打造全新的文化旅遊與休閑體驗目的地。在深究古隆中及諸葛文化的基礎上,以保護現有的古隆中景區為前提,以古隆中獨特的風水結構及諸葛亮自身具有的風水文化元素為源點,打造古隆中風水文化系列產品,運用風水文化調整景區園林景觀和小品景觀,形成風水游覽線路,給予古隆中諸葛故居以全新的旅遊體驗,並藉助目前的市場認知度,從朝聖體驗、祭拜的角度改變古隆中景區傳統的單一觀光旅遊產品。另外,還通過文化包裝主題樂園,突破機械游樂與文化資源的隔膜,利用三國時期的建築園林景觀、文化符號、歷史故事與人物題材,通過仿古景觀設計、文化包裝等手段,以動感化的旅遊設計手法從三國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民俗、文學藝術等方面取材,設置三國文化意境下的互動型項目,通過與三國文化的「零距離接觸」為遊客提供全方位的愉悅感,打造以諸葛亮文化和三國文化為文化原點、文化背景區的三國文化五感(聽覺/視覺/嗅覺/觸覺/味覺)游樂功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