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旅遊攻略 > 如何看待旅遊活動自古有之

如何看待旅遊活動自古有之

發布時間:2022-07-06 21:34:32

A. 古代中國有沒有旅遊活動(辨析題)

有,不過出行的目的大都是以事物行出遊為主。
豐富多採的中國古代旅遊活動,至少可分為如下幾類:

一、帝王巡遊
中國古代封建帝王,為了維護統治,弘揚功績,炫耀威力,震懾臣民,往往巡遊各地。有的論者把西周時期的穆王視為帝王巡遊的第一人,說他曾宣稱天下諸侯各國要遍布王輦之車轍和御騎之蹄印。《穆天子傳》也記述了他的西征路線和有關故事。甚至有人認為他的足跡遠涉波斯(今伊朗),中國通往西方的道路最早是由他開辟的。然而,由於有關周穆王的記述多屬傳說性的,因此把他作為帝王巡遊的實例似乎有些牽強附會。然而,秦始皇、漢武帝作為帝王巡遊的代表卻是極其出色的。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是中國封建帝王巡遊的第一人。公元前221年他統一中國後,10年之間(公元前220~公元前210年)出遊5次:

公元前220年,他從咸陽出發,沿渭河河谷抵達隴西(今甘肅臨洮)。後北行經涇水上的北地(今甘肅慶陽)返回。

公元前219年,他東行到山東鄒縣的嶧山刻石記功,登泰山祭記封禪,到煙台芝罘島,沿渤海向東到成山頭,向南到琅邪郡(治所在今山東膠南縣西南夏河城),又南到彭城(今江蘇徐州),在泗水尋覓周朝九鼎,後南行過淮河到衡山,由漢水經南陽返回。

公元前218年,他又向東游歷,經河南、山東到芝罘、琅邪(今琅邪山),沿漳水從上黨返回。

公元前215年,他巡遊河北,直抵碣石(今河北昌黎北)。

公元前2l0年,他出武關,沿漢水南下到湖北雲夢,乘船順長江東渡到丹陽(今安徽當塗東);又到錢塘(今浙江杭州),再渡浙江到會稽(今浙江紹興)祭大禹陵;後又北上琅邪、榮城、芝罘游歷。

在這5次巡遊中,他4次在7個地方立巨石刻字建碑以記其功績。

漢武帝(公元前156—公元前87年)喜巡遊,愛獵射,祠山川,慕神山,是史學界公認的中國封建社會的大旅行家之一。他七登泰山,六齣蕭關;北抵崆峒(今甘肅平涼),南達尋陽(今江西九江),許多名山大川都有他行跡。

為實現先帶兵耀武,再祭告天地的古訓,他於公元前110年冬帶兵18萬,北上甘泉宮、上群、西河、五原(今內蒙古東勝、包頭一帶),旌旗飄揚,浩浩盪盪,前後達千里。他出長城,登單於台,成鎮匈奴,又回陝西祭黃帝陵,到華山祈禱;再東行至嵩山,敬禮於太室。

公元前119年,他封禪泰山,至東海求仙;又北抵碣石、遼酉,再由九原返回,行程9,000公里。此行是中國封建帝王巡遊的一次壯舉。

公元前106年,他經由盛唐(今安徽安慶)向湖南九嶷山拜虞舜,到潛山登天柱山;又從尋陽乘船沿江順流而下,向樅陽行駛,其船首房相接,不絕千里;再由陸路北行,直抵山東琅邪海岸後歸。

秦皇漢武,顯赫一世。二者巡遊,也頗相似。與秦始皇比。漢武帝巡遊的路程之遙,地方之多,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此外,隋煬帝楊州觀瓊花,清康熙、乾隆下江南等都是盡人皆知的帝王巡遊的典型事例。

二、官吏宦遊
中國古代封建官吏,常受帝王派遣,為完成某項任務而出使各地。官吏宦遊即源於此。其中以張騫出使西域和鄭和七下西洋最有名氣。

張騫(約公元前175~公元前114年)是西漢傑出的外交家、探險家和旅行家,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他奉武帝之命,帶100多人出使大月氏(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他從長安出發,經隴西(今甘肅臨洮),穿河西走廊,出陽關,走大宛(今烏茲別克費爾干納),過康居(今巴爾喀什湖一帶),到大月氏,行程7,000

B. 中國傳統文化與旅遊關系

法國旅遊學家弗朗索瓦·韋拉曾把亞洲的主要旅遊國分為三類:一類是具有航空和港口交通樞紐以及進入東南亞和中國的得天獨厚的通道的國家和地區,如新加坡;另一類是工業國家,如日本;第三類是擁有特殊旅遊資源的國家,如泰國。韋拉雖然沒有提及中國,但很顯然,中國屬於其中的第三類。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化博大精奧,源遠流長。在長期的發展積淀過程中,中國文化造就了獨具特色的中國"旅遊"文化,"旅遊"在中國自有其生成、發展的土壤和歷史。
如果說,在中國哲學的諸子百家之學中,對中國思想文化影響最大的是儒、道、佛三家,那麼,在中國旅遊的諸子百家之學中,對中國旅遊文化影響最大的也是儒、道、佛三家。正是這三家各執一端的旅遊思想,能糅合各家,以其各自的文化風格影響著中國旅遊文化,組成中國旅遊發展的基本線索,給中國旅遊文化的開拓演進帶來了活力。
一、儒家思想與中國旅遊文化
兩千多年來,儒家的旅遊觀對於中國人民的旅遊活動產生了至巨至深的影響。對儒家的旅遊觀可從近游思想、遠游思想、重民傳統和尚古意識四個方面認識。
就一個民族的普遍心理而言,中國人有著安土重遷,不喜遠游崇尚近游的思想。這可從中國民間的俗語"好出門不如歪在家","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看景不如聽景"中反映出來。這是因為受傳統文化影響的中華民族的內傾民族性格特徵多少地阻抑了中國人旅遊的動機,它發源於儒家。從孔子思想體系的總體來看,"仁"貫穿其中,成為聯結各個范疇的媒介,同時,又是各個范疇和言行的總綱。而從宗族血緣關系來看,孝悌是為仁之本,提倡孝悌,注意培養人們具有孝悌的品德,是孔子仁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孔子曾經要求做兒子的做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禮記>>上也說:"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不辱其身,可謂全矣。故君子……一舉足而不敢忘父母……道而不徑,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遺體形殆。"儒家之提倡近游,目的就是為了減少非正常死亡和傷殘現象,從而實現其"老者安之,少者懷之"和"斑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的仁政思想。這種近游觀的出現,與春秋時期的黃河流域,在生產水平尚很低下的時代,勞動力很寶貴的社會經濟條件相吻合的。從這個意義上講近游作為一種旅遊方式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在當時無疑是有其進步意義的。
儒家主張和看重近游,是因為這種短途旅遊既可達到健康身心和陶冶性情的目的,又可和家人同享天倫之樂。然而儒家並不是無條件反對遠游。按孔子的表述分析,父母去世後,兒子遠游自然不在限制之列。因為儒家學說以重人倫為核心。父母在世之日,兒子久游不歸,一則令父母擔憂;二則兒子也不能對父母盡關心贍養的義務。孔子只是要求做兒子的出門之前必須制訂好游覽計劃,把游覽路線、時間、何時歸來這類情況告訴父母,使父母心中有數。同時,孔子也十分重視遠游的作用,把它視為擴大閱歷,結交名流,增進學問的重要途徑。《論語》開宗明義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孔子對於為他而紛至沓來的客人的歡迎詞,也是對當時人際交往頻繁,旅遊之興盛的社會現象的一種良性指導。孔子還將游覽視作個體人格發展的理想之路,他認為只有"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所以儒家認為"志在四方"是男子漢應有的抱負和基本的形象特徵。這用意很清楚,他們給所有的人規劃了兩種自我實現的途徑:當孝子或當忠臣。為家庭或為國家。前者的奮斗目標在於使家庭幸福,後者的奮斗目標卻是為國家太平。由於儒家陽剛進取,積極入世的人生態度是身在廟堂之上,即一心想參政,因此,在儒家學說中,為父母做犧牲和為君國做犧牲,都屬於仁人志士。明乎此,我們就容易理解在中國旅遊史上為什麼近游理論較遠游理論同樣發達,探險旅遊同怡情旅遊一樣受我國人民的重視。
研究儒家思想的人便會發覺,儒家的"與民同樂"、"民貴君輕"的思想也滲透在中國旅遊文化之中。在《孟子.梁惠王》中有一段關於與民同樂的論述。孟子認為,賢者與民同樂,故能樂其樂。而不賢者雖有池沼等游樂對象,因其不能與民同樂,故快樂難以持久。他引用《詩經》中贊美文王的"以民力為台為沼而民歡樂之"的有關句子;和《尚書》中所引夏朝民眾仇恨商紂王獨樂的民諺,從正反面舉例說明"與民偕樂"和"獨樂"的區別。以此來啟發和諷刺梁惠王。
一部中國旅遊文化史,始終貫串著這一重民傳統。這種把發展旅遊和實施仁政結合起來,通過旅遊來體現仁政的觀點,對中國古代旅遊資源的開發、旅遊文化的建設、旅遊文化特色的形成,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在中國歷史上,由於這種"與民同樂"思想的薰陶,產生了一大批將仁政實施與旅遊開發結合進行的地方官,如柳宗元、白居易、歐陽修、蘇東坡、范仲淹等,他們把旅遊看成政治的一部分,他們不肯脫離政治來談旅遊,在借旅遊怡情的同時,又考察民情。重民傳統也表現在歷代帝王不敢肆意遠游上,凡置國家大事和人民疾苦於不顧,而一味遠游的君主,無一不受到民眾的遺責。
珍惜自已民族的歷史,愛護先輩留下的遺跡,在文明的世界裡,這幾乎是盡人皆知的常識。而這傳統尤以中國為突出。在兩千年前,儒家創始人孔子曾多次表白他崇拜古代文化:他認為周代的政治制度和學術文化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對堯舜統治時期也嚮往不已。他描述自已的立身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兩千多年來,中國的旅遊文化就是在這種"信而好古"價值取向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在旅遊資源開發和旅遊者欣賞口味方面,這種特點體現得異常鮮明。就旅遊點的建設來看,中國古人對於開辟自然風景游覽點的興趣,遠不如建設有古跡的旅遊點濃烈,他們對於保存古代旅遊文化有著極為強烈的責任感。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自身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能象中國這樣富於歷史責任感,這樣重視旅遊史料的保存,中國人世世代代都在嚴肅地記載著他們開發旅遊資源的歷史以及他們對山水美的認識,這都可以從歷代留下來的各風景名勝的碑刻史料和有關山水名勝的各種山經地誌中感受出來。
克已復禮、興滅繼絕、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可以說這四句話大致概括了孔子的文化觀。在中國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的討論中,誰也不曾否認孔子在整理和傳授古代文化、保存文化遺產方面的歷史功績。由於大一統的儒家思想自漢武獨尊儒術以來一直占據著統治地位,因此給中國古代旅遊文化帶來了很多獨具的特點,如尚古重文、興滅繼絕的文化意識,就曾對我國的旅遊文化帶來良好的影響。鳥瞰中國的旅遊文化史,重視修志,保存真實的史料,以供來者參考,實在是我國古老而又綿延不斷的傳統。在中國古代,幾乎沒有一處名山大川沒有人為之撰寫志書的,一些不出名的山水名勝也因有旅遊者的游記而傳世。
儒家思想的積極入世的人生態度深深地影響了中國的旅遊文化,孔子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開創了儒家人本主義的"比德說"旅遊觀。他將山水與不同思想修養、氣質特點、個性品格緊密聯系起來,使山水人格化、氣質化;凡是人具有的美德,都可以賦予山水;而且人可以通過游覽山水達到娛樂、長壽的目的。與孔子開創的注意道德價值的旅遊觀--"比德說"相左的,是老莊開創的注重個性情感的旅遊觀--"情感說"。與儒家同時代生衍,並深深影響著我們民族的心理狀態,思維方式和精神面貌的道家思想,以其"清靜無為"的消極出世態度書寫了另一種逍遙自在的去追求順應自然、返樸歸真的旅遊審美文化。
二、老莊哲學與旅遊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中儒、佛、道三教,儒重治世,佛重治心,道重治身,而"道"是老子和莊子建立的最高哲學概念。由於老子和莊子都推崇"道",所以後人稱之為道家,而真正將老子之道發展到頂峰的以形成道家正統地位的還是莊子。同時,莊子之道與旅遊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莊子之"道"是旅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特殊形式,隨中華文明而淵源流長,同時它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在中華歷史長河中泛波,與中國傳統文化在許多領域有著血肉親緣的關系,其對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兼容並蓄,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社會生活各領域均產生過巨大而復雜的輻射作用,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促進和保護作用。
莊子是我國先秦時代著名的旅遊大家,他一生酷愛自然,相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繼承和發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觀念時,莊子認為道即美,無為即美,無為即自然,自然是天地的本性,人對自然之道的認識,應採取直接體驗的同步方式,即莊子所說的"乘物以游心"的直覺體驗方式,也即我們今天所說的天地自然與人契合的旅遊。
"游"在《莊子》中頻頻出現。據統計,除人名如"子游"外共出現99次,它有四種含義:(1)游泳。如"善游者數能,忘水也"(《天遠》)。(2)游戲。如"問谷奚事,現博塞以游"(《駢拇》)。其中"博塞"就是一種類似於擲骰子的游戲。(3)自如運用。如"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游刃必有餘矣"(《養生主》)。(4)游歷。如"乘雲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逍遙游》),"子貢南遊於楚"(《天地》)等。其中,前三種意義的"游"在《莊子》中只了現了7次,而"游歷"的"游"則有92次之多。可見莊子對旅遊的鍾愛。他抱著"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的人生態度,風塵僕僕於齊、楚、魏等國,行蹤飄忽於山川林間,釣於濮水之濱,游於濠梁之上,與旅遊結下了不解之緣,並對旅遊產生了一種特殊的體悟。《大宗師》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大作,觀於天地之謂也。""觀乎天地之謂",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旅遊。莊子認為,"觀於天地"的旅遊能使人生境界"天人合一",優游自在,無掛無礙,並能領略"天地之美"的無限風光,也是莊子得"道"的重要途徑和最佳選擇。
莊子時代之所以重視游歷活動,是由於當時文化思想交流的媒介極其貧乏,用以記錄個人思想成果的文字大都刻寫在竹簡上,這就給思想交流帶來了很大的因難。因此,除聚徒授學外,周遊列國就成了諸子百家為傳播自己的思想而想到的既方便又快捷的途徑。《莊子》書中記載莊子所游之地就有楚、魯、衛,匡等。總之,社會游歷活動成為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一種風習,這種風習在張揚主體思維成就的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陶冶了主體的性情和人格。
在研究老莊哲學的過程中,我們總感覺出在道家學派中,老子是把"至美"和"至樂"作為"游"的最高志趣,莊子則更主張"乘物以游心",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並稱這種人與自然的統一為"天和"。他希望按人的自然本性生活,從仁義禮智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以求得精神上的自由。在莊子整個光怪陸離的思想中,最能顯現他個性至情的,是他"雲氣空濛,往返紙上,頃刻間,頓成異觀"的"逍遙游"思想。這與他看破紅塵,想遁於世外,以求得自然之性的人生觀相一致。"逍遙游"是莊子提出的中國哲學史上的一個特殊范疇和特殊概念,它既是人類在不自由的社會條件下要求精神解放的抽象概括,又是莊子本人思想性格的抽象體現和莊子旅遊的行為綱領。在本質上體現著旅遊與哲學的高度統一。它的提出標志著我國的旅遊山水美學,已經從具體的審美經驗,開始上升為抽象的科學理論。
"逍遙游"是莊子對"游"和"旅遊"現象的高度哲學抽象和理論概括。而這種"逍遙游"是指精神與行為的自由,是擺脫當時社會現實所加給人們的各種枷鎖的絕對自由,是在幻想中所追求的自由,也是一種無意志、非理智、超功利的,游於玄境的心靈自由活動和精神邀游。是一種順應自然的思維方式之"游",其哲學的現實土壤便是旅遊。這種精神遨遊是由具體的旅遊活動發展概括,飛躍和升華而來。而莊子"小知不及大知"思想的產生和發展,依賴的主要是旅遊獲得的宇宙天地無限的信息和至高無上的感受,旅遊是莊子得"道"的主要途徑。
古代哲人和文藝家多強調"以我之自然合物之自然",這是達至精神絕對自由和解放的必要條件,是走向精神漫遊的第一步。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莊子之"道"與莊子之"游"是相融的,莊子之"道"即莊子之"游",莊子之"游"即莊子之"道"。他用來論道的游,經歷了一個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是一種抽象的旅遊思想和旅遊理論之游--即順物自然的思維方式之"游"。在抽象的"游"論"道"中,旅遊的自然天放和暢神自娛的特徵被作為"道"的原則貫穿於莊子"道"論的整個觀念體系中,旅遊在莊子"道"論哲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概括為:(一)旅遊把天地萬物作為觀察和研究的對象,客觀上啟迪莊子透過紛繁復雜的現象,去探究萬物的本源,本性和宇宙的根本等哲學問題,從而論證道的本原性;(二)旅遊"自然天放"的特徵為莊子"道"論的自然本性提供思維原型。可以說,"道"的創生得之於旅遊的啟示,"道"也就必然保存著旅遊的特徵和痕跡。它是莊子旅遊的物質載體,旅遊在一定程度上受"道"的支配。
虛靜是莊子之道的特性,是"天地之本","萬物之本",那麼,受莊子之道的熏陶和影響的莊子旅遊自然也以虛靜為綱,用莊子的話來說,叫做"退居而閑游,則江海山林之士服。"莊子以寄意自然達到人與自然的溝通為旅遊最高境界,以產生虛靜的心境和超脫物外的解脫之感為旅遊最終目標,以能聆聽風壑萬籟之聲,體驗四時變化之景,洞穴探幽等為最佳旅遊環境,時時處處都體現了莊子崇尚虛靜的旅遊方式和旅遊思想。
莊子是中國旅遊的積極倡導者和身體力行者。他玄遠淡泊的逍遙旅遊思想,給予後代嘯傲風月,翹首天外的隱士遊客和失意宦場,徜徉山水的士大夫們的極大的心靈慰藉和旅遊模式示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悠然自在的隱居生活,正是陶淵明返樸歸真情趣的抒發;"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池塘生春草,園柳度鳴禽"的病癒見生機的描繪,正是謝康樂鬱郁不得志情緒的沉吟。忙於世俗的人如果能象莊子那樣,外觀於物,內省於心,就能跳出塵俗,順應自然,返樸歸真,進入逍遙游的境界。
作為中國古代道家旅遊理論的創始人,莊子的旅遊貢獻不僅在於他身體力行地倡導旅遊,提出一系列的旅遊主張,而且還在於他難能可貴地對旅遊現象本身進行思考,從而建立起了自己的獨特的旅遊理論體系。如果說中國旅遊文化傳統是流,那麼,凝聚於《莊子》中的旅遊思存和旅遊理論就是源。莊子實是開啟了中國旅遊文化傳統中的道家一維,這在中國旅遊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的奠意義。
三、佛教與旅遊文化
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具有明顯的東方色彩。佛教文化對我國有深刻的影響,中國的佛教旅遊資源歷史之久,數量之多,藝術之精是中外馳名的。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人們通常只看到較低層次的佛教表面現象的某些側面,所以一講佛教,有的人認為就是燒香求神,磕頭拜佛。其實,佛學的嚴密性及其教規教儀的規范化使佛教在思想、文化和政治等各個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一次佛教之旅,應多上些人生的凈化,多一些思辨的認識,而不僅僅是求簽算命,東張西望或前呼後擁。
佛教自西漢傳入我國。魏晉南北朝時社會動亂,兵荒馬亂,苦海無邊。佛教以其大慈大悲、普濟眾生、因果報應、彰善懲惡的教義贏得了各層次人群的信仰。加之上層社會人士出於"家棄章句,人重異術"的文化心態,所以也樂於交遊佛教徒。玄學與佛學共向交融,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既深且廣的影響,對中國旅遊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佛教哲學與道教哲學一樣,都是宣揚出世的哲學,其基本精神是老莊倡導的順應自然,返樸歸真。所以遊方問道在佛教界有著悠久的傳統。佛教有一部流傳極廣的大乘經典《華嚴經》,該經的《入法界品》介紹了廣善財童子從文殊菩薩處發心問道,繼而百城煙火,前後參訪請教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識,終於證明"華嚴法界"的生動事跡。千百年來,中國佛教徒以善財童子為榜樣,通過"西行求法"遊方問道、朝禮山勝跡的活動,促進民間旅遊活動的成長和發展。
中國僧侶的遊方是受佛陀"遊行教化"傳教方式的啟發而形成的。佛教認為:人生是"無常"的,充滿了痛苦,只有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徹底擺脫生死痛苦,進入超脫生死的境界。為了脫離苦海,不少佛教徒不遠千里,到異國他鄉尋找真經。早在東漢中葉,中印佛教徒就開始交往。漢明帝時期"白馬馱經"佛教東來佛經的歷史記載,生動地反映了伴隨著佛教傳播而興起的旅遊活動。自那以後,不斷有古印度和西域的高僧大德來我國譯經傳教。如安世高、安玄、竺佛朔等等。他們博學多識,孤身遠游,在傳播佛法的同時,還帶來了異國他邦豐富多採的文化藝術。他們虔誠的宗教信仰和崇高的獻身精神,極大地鼓舞了中國僧人尋求佛法,朝禮聖跡的熱情,形成了持續千年的"西行求法"運動。他們懷著一顆虔誠的心,或走陸路,或行水道,"輕萬死以涉蔥河(今新疆一帶),重一言而之萘苑(泛指印度)"。其人數之多,路程之遠,行旅之艱,歷時之久在古代旅遊史上都是罕見的。在成百上千的求法高僧中,以法顯、玄奘、義凈等最為著名。他們每到一地,即尋訪名師,學習佛法,並了解當地的山川形勢,風俗民情,學成歸國時帶回大量的經籍圖像,並積極從事翻譯工作。他們撰寫的游記性專著《佛國記》,《大唐西域記》和《南海寄歸內法傳》等,是今日研究古代印度和南亞地區的歷史、地理、文化和宗教的重要資料,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的重要財富。有四個字,叫"千載一時"就是說歷史雖已過去,但"已作不失",眾業所造積淀不來,成就了我們的今日。佛教自印度傳入我國以後,就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土壤上,經過"嫁接",生根、成長、產生了有獨特結構和氣象的中國佛教。
在自然山水中居靜修行,清淡佛理的旅遊一向在僧侶中十分風行。"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游。"出家人雲水一身,無牽無掛,以參訪善知識,弘揚佛法,化導眾生為務。他們崇尚自然,素用山水點綴神形,並將優游山水,品味山水和在山水中切磋玄理,發揮禪理,發展為名僧的一種風度。他們又為深山幽谷,萬仞高崖,大漠石窟,江心孤嶼僻靜海濱,幽深郊野是佛游的理想之處,佛教徒的參方活動雖有其特定的意義,不能與旅遊活動劃等號,但是,如果對參與活動進行客觀評價,卻又不難看出它與旅遊活動的密切聯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佛教徒的旅遊的確是旅遊活動的積極參與者。不僅如此,他們同時還是佛教旅遊勝地的建設者。環顧我國各地,凡有佛教寺塔之地,無不翠枝如黛,碧草如茵,環境清幽,景色宜人。古聯有雲:"世間好語佛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高僧大德所作的貢獻及其艱苦的創業精神令人欽佩!
佛教徒通過交遊,佛學與玄學,儒學相互交融,形成了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佛教旅遊文化--禪宗。它隨緣而安,與世無爭的思想與儒家樂天知命,安貧樂道,順應時勢的思想相聯,又與道家無為不爭,安時處順的態度相通,特別與莊子避世、游世的思想相一致。三種思想的相容相攝,對我國旅遊文化的發展和旅遊活動的開展都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無論是儒家,道家還是佛家,它們都將人與自然的關系從神秘、異已變成為理解、親和,都表明人的山水意識已從神的羈縛中解放出來,都將人性美(或道德,或情感、)和山水美有機地結合起來,而充分肯定了人的道德價值和情感價值。歷代大量旅遊文化作品表明,儒、佛、道這三種旅遊觀念事實上都在影響和促進我國旅遊文化的發展。
中華民族自古便是一個嚮往自然,喜好自由,樂於游歷的民族,從上古時代的聖人舜以其巡遊的方式揭開這一行程的帷幕以來的數千年間,在山川霞麗,風物壯觀的中華在地上,不知多少華夏英傑,以其艱苦卓絕的旅遊生活向世界展示過他們奮進勃發的英姿,也不知有多少炎黃子孫以他們無數的旅遊活動為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增添了瑰麗的一筆。是他們,孔子,老子,莊子,法顯及許多旅遊家,譜寫出中國旅遊文化史上絢麗燦爛的篇章!

C. 古代旅遊活動對人類社會發展有何影響

古代旅遊活動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東西方的交流,如外交關系文化交流貿易往來科技傳播等等,應該說這涉及的方面很廣,也是十分有意義和價值的,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比如馬可波羅到中國,利馬竇到中國傳播西學,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麥哲倫環球旅行,地理大發現等等。

D. 談談中國歷史文化與旅遊的關系的認識

一、旅遊的文化屬性
旅遊活動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文化活動。無論是旅遊消費活動還是旅遊經營活動都具有強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內涵,它才會具備吸引旅遊者的魅力。正如孫尚清指出的,「旅遊在發展的一定階段是經濟———文化產業,在發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經濟產業。」此言透徹地闡明了旅遊與文化關系的密切程度。
1.旅遊主體的文化本質
旅遊作為一種跨時空的消費活動,它的廣泛出現是經濟發展驅使的結果,但一個人能否成為旅遊者更需要內在的動因,正如先秦思想家墨子所講的,「食必常飽,然後求美;衣必常暖,然後求麗;居必常安,然後求樂」。人類在基本生存需求滿足之後,隨著收入的增長,必然追求更高的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但是,旅遊活動更是文化驅使的結果。從歷史發展的觀點看,經濟發展固然為社會進步提供了物質基礎,但是社會發展最根本的是社會文化與觀念的革命。二戰以後世界范圍內旅遊活動的興盛,從客觀條件看,是全球經濟恢復、繁榮的結果,從深層次看,它是文化觀念轉變的結果。
2.旅遊客體的文化含量
旅遊資源按基本成因和屬性,大而言之可分為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兩大類。人文旅遊資源,無論是實物形態的文物古跡還是無形的民族風情、社會風尚,均屬於文化的范疇。由各種自然環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質和自然現象構成的自然景觀,只有經過人為的開發利用,才能由潛在旅遊資源變為現實的旅遊資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須通過鑒賞來反映和傳播,而鑒賞是一種文化活動,因此,自然旅遊資源同樣也具有文化性。
3.旅遊媒體的文化特徵
旅遊者以追求精神享受為目的,可以說是文化消費者。因此,旅遊業的核心產品只能是文化產品或文化含量高的產品,旅遊經營者只有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文化產品,才能從交換中實現盈利的目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旅遊資源的開發者不僅要了解旅遊資源本身的特徵和功能,還必須了解遊客所追求的文化特徵,開發出滿足各類旅遊的文化旅遊產品。旅遊業的文化特徵還滲透在各旅遊部門的運行過程中,如現代旅遊飯店,不是簡單地提供膳食的場所,而是集膳宿、社交、娛樂、審美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場所。因此,一個優秀的飯店,有必要不斷提高餐飲、客房、娛樂等環節的文化品位,有必要培養和提高服務人員的文化素質,有必要提供有情調的個性文化服務。

E. 「旅遊活動自古有之」認為這種方法對嗎為什麼

什麼旅遊活動 還挺會說,那是逃難吧,或是為了能更好的生存,逼不得已的,哪個願意背井離鄉 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這也是古話

F. 有人說旅遊就是文化,你怎麼看待呢

文化是旅遊的重要資源。旅遊是以資源為基礎產生的一種活動。有資源才能建景區,有景區才能吸引人們去旅遊。什麼是旅遊資源?國家把它分為8個主類31個亞類155個基本類型,很多都與文化有關。


旅遊能夠“玩出”文化

馬雲說,“文化是玩出來的”,這句話用來詮釋旅遊這種“玩”與文化發展的關系再貼切不過。

首先,旅遊創造文化。從旅遊的發展說起,中國最早開創旅遊活動的群體恐怕要算那些文人墨客,這些滿腹經綸、風流倜儻、閑情悅志之士,或獨行天下,或結伴而行,遍游名山大川,遍訪名勝古跡。每到一地,以文會友,以詩言志,以題留名。他們這種“玩”,創造了燦爛的文化。

G. 你如何理解旅遊活動自古有之

人一直生活在同一個地方難免會艷羨別人的生活模式,就要去走一走看一看,放鬆心情開闊視野

H. 辨析題:中國古代有沒有旅遊活動(最好是旅遊管理專業回答)

中國古代旅遊活動豐富多彩,我們呢可以將其分為以下類型:帝王巡遊,文人漫遊,科學考察旅行,佛教巡禮旅行,外交文化旅行,節會慶游。一,帝王巡遊:帝王巡視旅遊,是中國古代旅遊的重要現象,他們旅遊的條件是最好的、最高級的,其目的或為巡視各地、或為封禪拜祭,是以鞏固政權為目的的旅行活動。 二,文人漫遊: 文人學士的漫遊山水 三,科學考察旅行: 古代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在撰寫有關著作時,都十分注重實際調查 四,佛教巡禮旅行

I. 旅遊活動自古有之,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為什麼

1、「旅遊活動自古有之「是一種模糊認識
2、新石器時代中期以前,今天意義上的旅行和旅遊並不存在
3、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旅行始於經濟目的的商務旅遊而非消遣旅遊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旅遊活動自古有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5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25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89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36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57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76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0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24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0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3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3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4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4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1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