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物世界 > 脊索动物有哪些

脊索动物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22 02:22:25

⑴ 脊索动物有哪些分类

鱼类

鱼类分为软骨鱼和硬骨鱼两种。鲨鱼、鳗和盲鳗都有由软骨而非骨头组成的骨骼,它们也有多达5~7个能分别张开的鳃裂。硬骨鱼的外形各异,包括从大而小的鳗鲡到多刺带鳍的丽鱼科鱼以及像两栖动物的肺鱼。

两栖类

两栖类动物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陆地上,但它们通常在水中繁殖。它们大部分有可以行走的四肢和可以呼吸空气的肺。但它们不长鳞片,皮肤疏松,潮湿的皮肤可以吸收氧气、帮助呼吸。

爬行类

爬行类最先是完全生活在陆地上的脊椎动物。与两栖类相比,它们有减少水分流失的干燥鳞状皮肤。它们的蛋有一层厚壳,可以产在陆地上。多数爬行类动物生活在地球的热带地区。

鸟类

鸟类由爬行类进化而来,此时爬行类的前肢变成了翅膀,鳞状皮肤变成了羽毛,这不反有助于鸟类飞翔而且帮助维持鸟类的恒温。由于会飞,鸟类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生存。

哺乳类

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温血动物,用母乳喂养后代是它们的特征之一。哺乳动物包括象、大猩猩和人类等。

⑵ 脊索动物有哪些主要特征和次要特征

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是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
1、脊索:介于消化道和背神经管之间,起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内部由泡状细胞构成,外围以结缔组织鞘,坚韧而有弹性.低等脊索动物脊索终生存在或仅见于幼体时期.高等脊索动物只在胚胎期出现,发育完全时被分节的骨质脊柱取代.
2、背神经管:位于脊索动物脊索背面的中空管状的中枢神经系统.由胚体背中部的外胚层下陷卷褶形成.脊椎动物的神经管前、后分化为脑和脊髓.
3、咽鳃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的与外界相通,即咽鳃裂.原索动物和原始水栖脊椎动物终生存在并附生布满血管的鳃,作为呼吸器官,陆栖或次生水栖脊椎动物仅在胚胎期或幼体期出现.
次要特征:1、肛后尾。2、心脏总是位于消化管的腹面,闭管式。3、内骨骼:骨骼系统属于生活的内骨骼,而不像无脊椎动物有死的外骨骼。

⑶ 常见脊椎动物都有什么

常见脊椎动物:人、猴子、猫、狗、猪、牛、麻雀、青蛙、蛇、蝾螈、陆龟、变色龙、鳄鱼、娃娃鱼等;脊椎动物种类有: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五大类。
脊椎动物(Vertebrate)是指有脊椎骨的动物,是脊索动物的一个亚门。数量最多、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由软体动物进化而来。形态结构彼此悬殊,生活方式千差万别。脊椎动物一般体形左右对称,全身分为头、躯干、尾三个部分,有比较完善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高度分化的神经系统。包括圆口类、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六大类。

⑷ 脊椎动物有什么

脊椎动物有1、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鱼纲动物是脊索动物门中种数最多的一类,终生在水中生活,以鳃呼吸,用鳍运动并维持身体平衡,多数体被鳞片,是变温动物。

2、两栖动物。一类原始的、初登陆的、具五趾型的变温四足动物,皮肤裸露,分泌腺众多,混合型血液循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

3、爬行动物。由石炭纪末期的古代两栖类进化而来,心脏有两心房一心室,心室有不完全隔膜,体温不恒定,是真正适应陆栖生活的变温脊爬行类不仅在成体结构上进一步适应陆地生活,其繁殖也脱离了水的束缚椎动物。

4、鸟。体均被羽,恒温,卵生。前肢成翼,有时退化。多营飞翔生活。心脏是2心房2心室。骨多空隙,内充气体。呼吸器官除肺外,有辅助呼吸的气囊。

5、哺乳动物。多数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体内有膈的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的动物类群,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

⑸ 脊椎动物有哪些种类

1、圆口类:现存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没有上下颌,又称无颌类。现生种类有70多种,主要包括七鳃鳗和盲鳗两类。生活与海洋或淡水中,无成对附肢,营寄生或半寄生生活,以大型鱼类及海龟类为寄主。

2、鱼类:鱼类大约出现于4.5亿年前,世界上约有鱼类3.2万种。有尾无四肢,尾分岔,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卵生动物,体温不恒定。硬骨鱼类。

3、两栖类:两栖动物大约出现于3.5亿年前。有尾无四肢,幼体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它们成体生活在陆地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在水中时,可以用皮肤呼吸。卵生动物,体温不恒定。

4、爬行类:地球上的爬行动物大约出现于3亿年前。爬行动物一般贴地爬行,身体内有肺,体表覆盖着鳞片和甲。皮肤表面有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卵生动物,陆地生活,体温不恒定。喙头目(楔齿蜥)、龟鳖目(龟)、有鳞目(蜥蜴)和鳄。

5、鸟类:最早的鸟大约出现于1.5亿年前。身体呈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胸肌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卵生动物。体轻。有喙无齿,身体表面有羽毛,用肺呼吸,大都能够飞翔。

6、哺乳类:最早的哺乳动物大约出现于2亿年前,当前它们是动物界中功能最完善的动物。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用肺呼吸。哺乳动物中,能够飞翔的动物只有蝙蝠。哺乳动物是所有动物中最高级的动物。

脊椎动物的具体特征:

脊椎动物亚门的动物的脊椎都包在肌肉里面,是脊索动物门中最大和最先进的亚门。这个亚门的成员拥有的肌肉大多数是一对一对的肌肉。神经系统有一部分在脊梁骨中间。脊椎动物亚门动物的骨骼是体内骨,有软骨也有硬骨。

在动物成长时,这个骨架支持体型。因此脊椎动物可以比无脊动物长得大,而且平均体量也比较大。大多数的脊柱动物的骨架包括头骨,脊梁骨和两对躯肢。有些特化程度较深的脊椎动物没有两对手脚,如鲸和蛇,在演化之后已经不再需要了。

除具脊索动物共同特征外,其他特征还有:出现明显的头部,中枢神经系统成管状,前端扩大为脑,其后方分化出脊髓。

大多数种类的脊索只见于发育早期(圆口纲、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例外),以后即为由单个的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所代替。原生水生动物用鳃呼吸,次生水生动物和陆栖动物只在胚胎期出现鳃裂,成体则用肺呼吸。

⑹ 什么是脊索动物

脊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高等的一门,也是其发展得最成功的一类。其共同特征是在其个体发育全过程或某一时期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鳃裂(即脊索动物门的三大特征)。

脊索动物包括尾索动物、头索动物和脊椎动物。除以上主要特征外,脊索动物还具有一些次要特征:密闭式循环系统(尾索动物除外),心脏如存在,总位于消化管的腹面;肛后尾,即位于肛门后方的尾,存在于生活史的某一阶段或终生存在;具有胚层形成的内骨骼。至于后口、两侧对称、三胚层、真体腔和分节性等特征则是某些无脊椎动物也具有的。

(6)脊索动物有哪些扩展阅读: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东京大学等机构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成果称,脊椎动物从5亿多年前出现以来,进化出大量物种,既有体长超过20米的蓝鲸,也有世界上个体最小的鸟——蜂鸟,以及我们人类。虽然进化呈现出多样性,但脊椎动物在基本解剖学特征上是共通的,脊椎动物大都由脊椎、耳、目、心脏、肝脏、生殖腺、肛门、尾部等组成,这表明进化的多样性并非完全变幻莫测。

研究人员以包括脊椎动物在内的8种脊索动物为对象,大规模分析比对了它们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信息,发现脊椎动物的大量基因属于多效性基因,在胚胎发育的基本构造期和其他过程中都发挥着作用,而且这些多效性基因制约了脊椎动物进化的多样性,脊椎动物的进化才呈现出基本构造的相似性。

⑺ 所有脊索动物是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可以分为三个亚门: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 和 脊椎动物亚门

⑻ 脊索动物门的动物有哪些

脊索动物门包括现代生存的4万多种动物,分为三个亚门: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包括七鳃鳗、鱼、蛙、螈、蛇、蜥、龟、鳄、鸟、兽等脊椎动物,也包括一些数量不多、缺乏椎骨而只有脊索的海产动物,如各种海鞘和文昌鱼等。

⑼ 脊索动物的代表动物有哪些

文昌鱼

别名“双尖鱼”或“海矛”。脊索动物亚门的代表动物,终生保留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文昌鱼喜生活于浅海粗糙沙滩中,不善运动,经常隐藏沙中,昼伏夜出。主要分布在北纬48°至南纬40°之间的热带、亚热带水域中,如日本、菲律宾、澳洲等地,我国的青岛、福建及广东沿岸也有分布,厦门附近的刘五店地区产量曾居世界第一位。文昌鱼全身呈半透明状,形体似鱼,两端尖,侧扁,长约4至5厘米;体无鳞;无成对的鳍,仅有背鳍、臀鳍、尾鳍;体前端有眼点,有感光功能;口周围具有缘膜,并有一圈触须互相编织起来,有过滤食物的功能;眼点旁还有一漏斗状嗅觉器官。这说明文昌鱼前端感觉比较灵敏。肛门位于尾鳍腹面离末端不远处;脊索贯穿全身,是原始的中轴器官,起支持作用;脊索背面有神经管,前端稍膨大成脑泡,为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咽的两侧有许多鳃裂(90对),开口于围腮腔中,由腹孔与外界相通,起呼吸作用。文昌鱼仅能在水中作短距离游泳,善钻沙,平时只露出身体前端进行取食和呼吸。文昌鱼靠纤毛摆动形成水流,水流入口中经鳃裂进围鳃腔,再从腹孔流出体外。在水流出入的过程中,文昌鱼就可以进行呼吸和取鱼。一般以硅藻及其他浮游生物为食,文昌鱼属雌雄异体动物,极少数为雌雄同体。

海鞘

尾索动物亚门的代表,海栖动物,遍布世界各地。由于脊索只局限在尾部,所以称尾脊动物。成体海鞘营固着生活,无尾,体表包有坚韧的被囊,使身体得到保护并维持一定形状,因而又称“被囊动物”。海鞘与文昌鱼同属于由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过渡的煤型。海鞘外形像一把茶壶,顶端壶盖处为入水管孔,壶嘴口为出水孔,壶底便是身体基部,固着在海中礁石、海藻、贝壳、船底等处营固着生活。水从入水管孔通入一个大形囊状的咽部,咽壁开裂形成成对的鳃裂。围绕鳃部有一个围鳃腔,汇集穿鳃裂而出的水流,经出水管孔排出体外。海鞘靠水在体内川流进行呼吸和粘取食物。海鞘既有出芽生殖,又具有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的有性生殖。海鞘的发育要经过变态,其幼体外形似蝌蚪,在水中自由游泳。尾内有六条典型脊索。背有中空的背神经管,咽壁具鳃裂,这就确定了海鞘的脊索动物的地位。海鞘幼体自由游泳几小时至一天,即沉于水底,固着在水中物体上,脊索随同尾部的萎缩而消失,神经管除神经节外也消退无遗。经变态后,成体海鞘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构造,除鳃裂外看不出脊索动物的其他特征。这就难怪它曾经长期被认为是无脊椎动物。海鞘除因其在生物演化中的特殊地位,在科研上有重要价值外,尚未发现其他重要用途。

脊椎动物

脊索动物门中三大亚门之一,是脊索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由于脊索仅存在于胚胎时期,以后便由一块块椎骨组成的脊椎代替发挥了更强的支持作用,故此而得名。脊椎动物适应性极强,几乎遍布全球。因此,生活方式千差万别,形态结构多种多样,是脊索动物中数量最多、结构最复杂的类型。其共同特点有:身体一般分头、躯干、尾三部分(无尾两栖类成体除外);除圆口纲外,均有成对的附肢;脊柱由许多椎骨连接而成,形成纵贯身体的支柱;心脏位于腹面,收缩力强,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生理作用的提高;除圆上纲外,都具有上下颌;中枢神经包被在脑颅和椎管中;雌雄异体,卵生、卵胎生或胎生哺乳。主要包括: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

鱼纲

脊椎动物亚门最大的一个“家族”。全世界约有25000种。我国有500种,其中海洋鱼类约200种,淡水鱼类约300种。鱼类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分布极广。在江河、湖泊、水库和海洋中都有它们的踪迹。生活于水中的低等脊椎动物,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鱼类的体形基本为纺锤形。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也有形成其他体形的,如侧扁、平扁及棍棒形等。体表一般有鳞片保护,体侧具侧线,有感知压力和水流等功能。用鳃呼吸溶于水中的氧气。其运动器官为鳍(有成对的偶鳍和不成对的奇鳍两类),心脏比较原始,只有一心房和一心室,循环方式属于单循环(血液循环全身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体温不恒定,是变温动物。多数鱼类体内有鳔。鳔是鱼体的沉浮器官,也有少数钎类的鳔具有呼吸功能。鱼类大多数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卵生,受精卵在水里孵化成仔鱼;少数卵胎生或胎生,受精卵在体内发育成仔鱼,然后产出体外。鱼类分为软骨鱼和硬骨鱼两个类群,包括极鳃亚纲、全头亚钢、肺鱼亚纲、总鳍亚纲、辐鳍亚门。

阅读全文

与脊索动物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9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6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1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