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物世界 > 江西野生动物有哪些

江西野生动物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23 03:08:10

① 为何江西的中国特有鸟种多为林鸟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武夷山脉和南岭山脉北部,因唐代属江南西道管辖得名“江西”,又因?江纵贯全省故简称“赣”。江西境内森林植被繁茂,水热条件丰沛,自然条件优越,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从森林植被的角度看,江西已成为全国最“绿”的省份之一。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1%,位居全国前列。同时,江西省已成为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现有林业自然保护区235个,位居全国第二位。现有森林公园180个,其中国家级46个,位居全国第一位。生物资源种类位于全国前列,全省已知的野生高等植物有5000余种,占全国总种数的17%。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占全国总种数的22.4%和50%。
以鸟类为例,除了白鹤等不少国际濒危迁徙鸟种对江西青睐有加外,还有不少中国特有鸟类生活在江西境内,如拥有“鸟中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和“雉类王国中的名角显贵”——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等。据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江西省已记录鸟类542种,占全国鸟种总数的39.5%。其中,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7种;国际濒危种12种,易危种22种;中国特有鸟类16种,分别是:中华秋沙鸭、海南?、白眉山鹧鸪、灰胸竹鸡、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红腹锦鸡、领雀嘴鹎、白头鹎、棕腹大仙?、海南蓝仙?、棕噪鹛、画眉、震旦鸦雀、黄腹山雀和蓝?。
生活在江西的中国特有鸟种多数为留鸟,且以林鸟为主。以武夷山、九连山、官山、婺源等为代表的,具有丰富森林资源和散落乡间田园的古树风景林(又称水口林、后龙山等)的大片区域,为国际受胁鸟种如黄腹角雉、蓝冠噪鹛、中华秋沙鸭等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庇护所。
而与华南虎、滇金丝猴、大熊猫齐名的中华秋沙鸭,更是第三纪冰川期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它们以清澈河流、水库为栖息地,是水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经全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朱雀会)近两年组织开展的全国中华秋沙鸭越冬同步调查结果显示,江西省已成为国内中华秋沙鸭最主要的越冬地和最大的种群越冬地之一,赣西北的修水、永修、靖安、奉新,赣东北的婺源、弋阳、贵溪、宜黄以及龙虎山、三清山等15个县(市)陆续发现了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由此可见,森林植被茂盛和水质保护较好的地区,对这些特定生态指示物种来说更具吸引力。

② 江西一县城出现野生梅花鹿,这梅花鹿是从哪里来的

江西一个县城内,出现了野生梅花鹿,这些梅花鹿源自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距离县城很近,梅花鹿活动范围广,一个不小心就溜进县城“赶集”。野生动物进入到人类生活圈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伴随野生动物数量增多,这样的情形也变得越来越常见。

一位生活在县城的男子,下班开车回家途中,看到了公路边上疾驰梅花鹿。起初他以为,梅花鹿是人工饲养,不小心跑了出来。谁曾想事后才知道,自己遇到的梅花鹿来自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野生梅花鹿。

动物保护和人类栖息地被侵犯,双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正在不断上升。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出台一些措施,缓解这样情况发生,在保护野生动物同时,也保护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③ 江西省定南县有哪些野生动物

黄惊,野猪,山羊,山牛,豹子,华南虎,狐狸,眼镜蛇,白鹇,竹鸡等等

④ 江西省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条例

第一章 总则一、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表4(有续表)

序号中名别名备注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蜂猴
台湾猴
长尾叶猴
白头叶猴
金丝猴
滇金丝猴
黔金丝猴
黑长臂猿
白眉长臂猿
白掌长臂猿
河狸
白暨豚*
大熊猫

马来熊
貂熊
小爪水獭
金猫*
云豹*
豹*
虎*
雪豹
亚洲象
儒艮
野驴
野马
野骆驼
豚鹿
白唇鹿
海南坡鹿
梅花鹿*
河麂*
黑麂*
野牛
野牦牛
羚牛
台湾鬣羚
赤斑羚
藏羚
高鼻羚羊
角□(pi)□()
短尾信天翁
斑嘴鹈鹕*
鲣鸟懒猴
黑肢猴
白脸猴

黑金丝猴
灰金丝猴

白旗、白鳍豚
大猫熊、花熊、
白熊

狼獾

龟纹豹
金钱豹
含国内所有种
艾叶豹
大象
美人鱼

双峰驼

泽鹿

牙獐

白袜子

扭角羚

赛加羚羊

卷羽鹈鹕、塘鹅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分布有华南虎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续表4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白腹军舰鸟
白鹳*
黑鹳*
朱□(huan)

彩□(huan)
白□(huan)
黑□(huan)
中华秋沙鸭
冠麻鸭
白肩雕
白尾海雕
虎头海雕
游隼*
斑尾榛鸡
藏马鸡
褐马鸡
棕尾虹雉
绿尾虹雉
白尾梢虹雉
兰鹇
白颈长尾雉*
黑颈长尾雉
黑长尾雉
藏雪鸡
灰腹角雉
黄腹角雉*
黑头角雉
赤颈鹤
丹顶鹤*

白鹤*
白头鹤*
黑颈鹤
白枕鹤*
棕颈犀鸟
冠斑犀鸟
双角犀鸟
白喉犀鸟
杨子鳄*

瑶山鳄蜥
中华鲟*
白鲟*
文昌鱼
老鹳
油鹳
朱鹭红鸭子嗷

鳞胁秋沙鸭

飞龙
白马鸡

贝母鸡

地花鸡、山鸡

角鸡

仙鹤

西伯利亚鹤黑袖鹤
锅鹤
西藏鹤
红面鹤青鸡

□()鱼王鱼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群众反映在五十年代
江西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在五十年代有
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在五十年代有
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二、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表5(有续表)

序号中名别名备注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树□(qu)
熊猴
猕猴*
豚尾猴
短尾猴*
黑叶猴
菲氏叶猴
穿山甲*
雪兔
巨松鼠
黑露脊鲸
灰鲸
长须鲸
座头鲸
江豚*
棕熊
马熊
小熊猫
水獭*
紫貂
熊狸
大灵猫*
小灵猫*
荒漠猫
丛林猫
草原斑猫
猞猁
兔狲
渔猫
海豹
鼷鹿
驼鹿
马鹿
白臀鹿
水鹿*
毛冠鹿*

驯鹿
北山羊
鬣羚*
鹅喉羚
斑羚
盘羊
普氏原羚
白琵鹭*

恒河猴
平顶猴
红面猴

灰叶猴
鲮鲤

江猪
人熊

小猫熊
獭、水猴

九江狸、九节狸
笔狸、尖猫

□(han)

黑鹿
黑麂
香獐
四不象

苏门羚、山羊
黄羊
青羊
大头羊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续表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鸳鸯*
白额雁*
红胸黑雁
天鹅*
瘤鸭

猛禽*
黑琴鸡
松鸡
花尾榛鸡
铜鸡
金鸡*
蓝马鸡
血雉
白鹇*
绿孔雀
孔雀雉
勺鸡*
白冠长尾雉*
高山雪鸡
红胸角雉
红腹角雉
蓑羽鹤
灰鹤*
大鸨*
小鸨
小杓鹬
小青脚鹬*
棕头鸥
遗鸥
鹦鹉
蓝翅八色鸫*
四爪陆龟
凹甲陆龟
海龟
玳瑁
棱皮龟

山瑞
大壁虎
巨蜥
蟒蛇*
大鲵*
疣螈
虎纹蛙*
赤虹
松江鲈

匹鸟
草雁

白天鹅

白腹锦鸡
红腹锦鸡

银鸡

独角鸡
长尾雉鸡

闺秀鹤
灰灵鸡
地□(bu)、鸡雁

蛤蚧


娃娃鱼

黄貂鱼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含一类以外的,国内
所有猛禽种类)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江西省有分布



*示江西省有分布的种类

附录2
^^江西省省级保护动物名录

表6

序号中名别名备注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黄鼬
黑熊
豹猫
三宝鸟
杜鹃
戴胜
伯劳
黑枕黄鹂
灰喜鹊
寿带鸟
大山雀
卷尾
燕子
红嘴兰鹊
红嘴相思鸟
棉凫
尖吻蝮
平胸龟
髭蟾黄鼠狼
狗熊、黑瞎子
野猫、狸子
老鸹翠
布谷鸟、郭公鸟
臭姑姑
山和尚
黄莹、黄鹂
山喜鹊
一支花
白脸山雀
龙眼燕

山凤凰
相思鸟
小野鸭
五步蛇、蕲蛇
鹰嘴龟
角怪

含省内所有种

含省内所有种

含省内所有种
包括家燕和金腰燕

⑤ 江西一居民开窗通风发现野生梅花鹿,梅花鹿看见人类会躲避吗

我个人认为野生梅花鹿看见人类应该会躲避,因为梅花鹿是一种高度警觉的动物,在野外梅花鹿可能会受到很多野兽的袭击,所以天生就有一种非常敏锐的感觉,人类对于梅花鹿来说也是一种非常陌生的生物,而且人类的体型一般也会比梅花鹿大,所以梅花鹿看到有动作的人类大概率都会躲避。梅花鹿在全国各地可能都存在,有一些在山里的居民可能旁边就有梅花鹿的踪迹,所以有时候也能够看到梅花鹿,大部分情况下梅花鹿看到人类都会去躲避,现在我就来谈谈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一、梅花鹿看见陌生的生物一般都会躲避。

我们可能在生活中也经常会观看一些关于动物的节目,也能够看到梅花鹿这种动物,梅花鹿相对来说是一种体型比较小但是速度非常快的动物。梅花鹿一般是群居的动物,单个的梅花鹿可能看见一点动静就会被吓到,所以看到人类开窗可能立马就会躲避避。

大家对于梅花鹿这种动物一定要及时避开,有时候梅花鹿可能会伤害到人类。

⑥ 江西省哪些地区还生活着野牛

江西没有野牛。

野牛在中国很稀有,分布局限。因狩猎和丧失栖息地而濒危。白肢野牛野牛在中国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地区的数量,据1983年的调查,估计有532头,其中勐腊331头、勐海96头、景洪91头、思茅14头。据1986~1987年的统计,估计有800~1000头,其数量比70年代有所增加(杨德华等,1987)。

据20世纪90年代调查,估计有700~800头。其中西双版纳地区约600头左右,思茅50~80头,沧源30~50头。但云南南部江城、云南西部盈江一带的白肢野牛群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和部分地区的其他人为干扰而已绝迹。

保护级别

1、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2、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

3、濒危等级:濒危;

4、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6)江西野生动物有哪些扩展阅读

栖息于热带、亚热带的山地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林缘草坡、竹林或稀树草原。结小群在森林中活动,通常每群10余头。一般在晨昏活动,也有的在夜间活动,白天则在阴凉处休息。嗅觉和听觉极为灵敏,性情凶猛,遇见敌害时毫不畏惧。

发现有人接近,会迅速逃走。只有在被人射杀受伤或被逼走投无路时,才会变得凶狠,对人进行攻击。以啃食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竹叶、竹笋等为食。亚洲野牛是世界上现生野牛中体型最大的种类。在森林中,几乎没有动物可以伤害它。

⑦ 冮西赣鄱有什么野生动物

很多野生动物,山鸡,野兔,各种蛇

⑧ 赣南地区有什么野生肉食动物

对赣南地区的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调查。据调查统计:全市有陆生野生动物326种。其中,鸟类189种,占全省鸟类总数的45.00%;兽类55种,占全省种数的52.38%;爬行动物56种,占全省的61.54%;两栖类26种,占全省的65.00%。全市有国家级保护动物48种,如金钱豹、猕猴、水鹿、水獭、苏门羚、黄腹角雉、白鹇、灵猫、穿山甲、云豹、金猫、虎纹蛙等。其中,华南虎、黑麂、斑羚、藏猴等四种兽类是在访问调查中,根据群众描述的形态特征推定的;黑鹳是迁徙途中经过我市,被人打伤无法救治而获标本;黑熊仅活动于石城木兰乡东坑村与广昌县交界处。
麂子,学名:赤麂。偶蹄目,鹿科。

⑨ 分布在江西省的国家一类、二类保护动物有哪些

我省地处欧亚大陆湿润的亚热带中部,在动物地理上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我省自然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加上保护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据统计,全省野生脊椎动物有845种,其中兽类105种,鸟类420种,爬行类77种,两栖类40种,鱼类203种,分别占全国同类动物种数的21%、34%、20%、14%、5%。其中,列为国家I级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19种,Ⅱ级保护的68种,分别占全国同级保护野生动物总数的22.4%和50%;省级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有107种(类);列入国家“三有”名录的物种600种;列入中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分别有132种和46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和附录二的野生动植物种类有98种(类)。常年分布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有金钱豹、云豹、梅花鹿(南方亚种)、水鹿、苏门羚、黑麂、黑熊、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白鹇等。

全省有昆虫约7100种,占全国的5%。其中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1种,二级重点保护的有5种,省级重点保护的有12种,省级非重点保护的有1种。

⑩ 江西有哪些珍稀野生动物

麋鹿:俗称四不象偶蹄目,栖息于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生植物为食,1894年以前曾饲养于北京南苑,以后仅余少数于国外,野生种均已灭绝,1985年后由英国运回若干只放养。 大熊猫:栖息于箭竹林间,惧寒畏暑,性孤独,雌雄分居,能游泳,善爬树住树洞石隙喜食竹类,亦食果实和动物尸骨,性温顺,自卫能力弱,常受天敌伤害,分布于我国四川西部和北部。 扬子鳄:又称鼍<tuó>爬行纲,我国特产珍稀动物,栖息于池沼底部,以鱼、蛙、小鸟为食。7月繁殖,产卵,以日光和杂草腐熟孵化。雌鳄护巢性强。 大鲵:娃娃鱼,两栖纲,世界最大的两栖类,我国特有,栖息于山地溪流,昼伏夜出,捕食鱼虾昆虫,体外受精,广布我国,以华中和华南多;叫声类婴儿。 金丝猴:灵长目,肩批金黄色长毛,生活于3000米高山树林中,树栖,群居,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我国特产珍稀候类。 白鳍豚:哺乳纲,栖息于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汛期水位上升,结群游入洞庭湖及附近繁殖,水位下降回长江,多在深层活动,晨昏靠近浅水捕食鱼类,濒临灭绝。 鸟类 卷羽鹈鹕——别名塘鹅、鹈鹕,属于鹈鹕科,学名为 Pelecanus onocrotalus。大型涉禽。全长约180厘米。全身灰白色。枕部羽毛延长卷曲。夏季腰和尾下覆羽略沾粉红色。嘴宽大,直长而尖,嘴的下面有一个与嘴等长且能伸缩的皮囊。嘴、眼周裸皮及喉囊黄色,脚肉色。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水域,喜群居和游泳,但不会潜水。以鱼为主食。成年鹈鹕一般配对生活,在地面营巢产卵。每窝产卵1~3枚。两性孵卵并喂雏。刚出蛋壳的小鹈鹕体色灰黑,不久就生出一身浅浅的白绒毛。亲鸟以半消化的鱼肉喂雏鸟,等雏鸟长大后,把头伸进亲鸟张开的嘴巴的皮囊里,啄食带回的小鱼。 产于新疆、青海及山东以南沿海等地。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红脚鲣鸟——别名鲣鸟,属于鲣鸟科,学名为 Sula sula。 游禽。全长75厘米左右。通体大部呈白色。雄鸟两翅黑褐色。雌鸟背、腰和尾上覆羽染灰褐色,尾羽先端白。脸侧裸皮黄色。嘴灰蓝,基部转为粉红或仅稍缀以红色。脚红色。营海洋群集生活。翅尖长,善飞行。繁殖期从3月至初秋。营巢于石滩或岛屿上的矮灌木和乔木上,偶亦在地面筑巢。每窝产卵1~2枚,椭圆形,表面粗糙,色青白。育雏期间,亲鸟反刍胃内食物哺喂雏鸟。产于西沙群岛。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鲣鸟,属于鲣鸟科,学名为 Sula leucogaster。游禽。全长约70厘米。上体棕褐色,翅和尾羽的羽轴色更浓,各羽具白或棕白色羽端。前颈和胸部与上体色同,下体余部纯白色。嘴及围眼裸皮黄绿色。脚淡黄。冬候鸟,营海洋群集生活,善游泳,以鱼为食。繁殖习性似红脚鲣鸟。产于西沙群岛。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东方白鹳——别名老鹳,属于鹳科,学名为Ixobrychus minutus。 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白色。眼周红色,前颈下部有饰物。肩羽、翅覆羽、飞羽黑色,具光泽。嘴长而粗壮,黑色。腿、脚红色。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吃鱼。蛙、昆虫等。性宁静而机警,飞行或步行时举止缓慢,休息时常单足站立。3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每窝产卵3~5枚,白色。,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约30天。我国东方白鹳约有2500~3000只。在东北中、北部繁殖;越冬于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鹳——别名乌鹳,属于鹳科,学名为 Ciconia nigra。 大型涉禽。全长约110厘米。嘴长而粗壮。上体、翅、尾、胸部羽毛黑色,泛有紫绿色光泽。眼周裸皮红色。胸以下的下体白色。嘴和脚红色。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涉水取食鱼、蛙、蛇和甲壳动物。4月份开始繁殖,在岩崖缝隙中或大树上筑巢,每窝产卵3~6枚,乳白色,有少量浅橙黄色隐斑块。孵卵期31~34天。65~70日龄的幼鸟有飞翔能力。在东北、河北、新疆及甘肃北部繁殖;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越冬。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朱鹮——别名朱鹭,属于鹮科,学名为 Nipponia nippon。 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雌雄羽色相近,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初级飞羽基部粉红色较浓。嘴细长而未端下弯,长约18厘米,黑褐色具红端。腿长约9厘米,朱红色。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4~5月份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淡青色具褐色细斑。由双亲孵化及育雏,雏鸟约在30天后破壳,经哺育约40天后离巢。产于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朱鹮是稀世珍禽,过去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曾有较广泛的分布,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我国鸟类学家经多年考察,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朱鹮种群,也是世界上仅存的种群。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鹮——属于鹮科,学名为 Threskiornis aethiopicus。大型涉禽。全长约70厘米。全身羽毛白色。头与上颈皮肤裸露,呈黑色。背及颈的下部有灰色饰羽(冬季无)。嘴长而下弯,黑色。脚黑色。栖息于河、湖岸边及沼泽湿地。涉水啄食小鱼等水生动物。繁殖期两性共同在近水岸边大树上筑巢,每窝产卵2~4枚,淡蓝色,有少许斑点或无斑点。在东北北部繁殖;广东、福建越冬。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琵鹭——别名篦鹭、琵琶嘴鹭,属于鹮科,学名为 Platalea leucorodia。 大型涉禽。全长85厘米左右。全身羽毛白色。眼先、眼周、颏、上喉裸皮黄色。嘴长直、扁阔似琵琶,故而得名。胸及头部冠羽黄色(冬羽纯白)。颈、腿均长,腿下部裸露呈黑色。栖息于沼泽地、河滩、苇塘等处。涉水啄食小型动物,有时也食水生植物。筑巢于近水高树上或芦苇丛中,每窝产卵3~4枚,白色无斑或钝端有稀疏斑点。雌雄轮流孵卵约25天,雏鸟留巢期约40天。在东北、华北、西北一带繁殖;长江下游和华南一带越冬。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黑脸琵鹭——别名黑面琵鹭,属于鹮科,学名为 Platalea minor。 大型涉禽。全长约80厘米,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羽簇构成的羽冠;额至面部皮肤裸露,黑色。嘴黑色,长约20厘米,先端扁平呈匙状。腿长约12厘米,腿与脚趾均黑。雌雄羽色相似,冬羽与夏羽有别:冬羽纯白,羽冠较短;夏羽羽冠及胸羽染黄色。栖息于湖泊、沼泽及沿海滩涂等处。涉水觅食小鱼、虾、蟹及螺类等动物。产于东北至华南沿海、长江流域、海南岛、台湾、香港。黑脸琵鹭现存约400只,主要分布于我国、俄罗斯、朝鲜及日本。在我国东北可能有繁殖地,但迄今尚无确证。我国发现的大部为迁徙及越冬种群,台湾台南县曾文溪口海岸滩涂是世界最大的越冬种群栖息地,多时可达200只;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广东福田自然保护区及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也曾记录有数十只的越冬小群。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阅读全文

与江西野生动物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9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6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1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