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物世界 > 动物在哪里冬眠

动物在哪里冬眠

发布时间:2022-07-24 04:33:42

㈠ 有哪些动物是冬眠的怎么冬眠在哪里冬眠百度知道

动物冬眠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
动物冬眠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小刺猬蜷着睡,蝙蝠倒挂着睡,蛇喜欢集体冬眠.还有青蛙、乌龟、蜗牛、熊都需要冬眠.
冬眠.如:蛇、青蛙、乌龟等.
(2) 迁移住的地方.如:大雁、燕子等.
(3) 加厚自己身上的皮毛或者羽毛.如:兔子、鹿、狐狸、麻雀、乌鸦等.
(4) 贮存食物.如:松鼠、蜜蜂、蚂蚁等.
(5) 产卵过冬.如:螳螂、蝗虫等.
(6) 躲在安全的地方过冬.如:苍蝇和蚊子.
2、蛇是集体冬眠的,它们互相搂抱在一起,一起冬眠,春天再醒来那样可以取暖,提高温度.如果单独过冬会冻死的,它和青蛙一样也是变温动物,聚在一起可以减少死亡率.
3.熊冬眠是因为冬天不容易找到食物,到了秋天它们就大吃特吃,使自己长胖,冬天就靠脂肪来提供养料.但是,冬眠时,它们还会醒过来的.
5.一般来说,猫的冬天不用特别保暖,因为它们的毛已经提供了足够的保护.而且当它们感到寒冷时,它们会自己去寻找温暖的地方藏身.如果它们毫不客气的上了你的床,甚至钻进了你的被窝,那就是它们怕冷了.
6.蝙蝠也是冬眠的.它在山洞里用后足的尖爪攀住石缝,头朝下悬在空中,一吊就是半年.
7.刺猬冬眠时,蜷缩一团,远看好象一个大绒球.它在巢穴中冬眠时,体温下降到9度.冬眠中的刺猬会偶尔醒来,但不吃东西,很快又入睡了.冬眠的刺猬如果过早醒来会被饿死的.
8.有的动物如候鸟,会非到南方去过冬.如天鹅,平时聚居在北方,秋天便携老带幼,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过冬,来年春天再返回繁殖地生儿育女.
9.丹顶鹤,本来生活在北方,也都是定期飞到南方过冬,春天再北返.
10.杜鹃,黄鹂,小燕子等,它们是随着气候变化而迁徙的鸟.
11.有些动物一般在原地过冬,如喜鹊,麻雀,兔子等.
12.我知道有些动物事先储备好粮食在洞里过冬,如小蚂蚁,小松鼠等.
13.我们中国独有的珍贵的中华秋沙鸭就世世代代生活在美丽富饶的长白山.它们每年冬季飞到南方过冬,春天飞回故里.它们喜欢以现成的树洞为家.

㈡ 什么动物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冬眠

1、乌龟

需要冬眠。加大加深水体,设置好垫脚石,撤掉晒台或淹没掉晒台,按时并逐渐减少喂食,不要频繁将龟拿出把玩,也不要使用晒背灯等,就让乌龟安安静静的待在水里,静待冬眠即可。

2、松鼠

说到需要冬眠的动物有哪些,人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松鼠。我们从小就在课本上看过,松鼠到了冬天就会备好食物,用干草把洞封起来,抱着毛茸茸的长尾取暖,开始冬眠,等到天气暖和后再出来。

3、蛇

蛇也是需要冬眠的动物,而且所有种类的蛇都会冬眠,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蛇就会进入冬眠状态。以这个温度来看,蛇一般在秋天就开始了冬眠。

4、青蛙

青蛙是两栖动物,也是冷血动物,它们的体温会受到气温的影响,随着气温的变冷,它们的体温也会逐渐下降。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青蛙就钻进泥土里,不吃不动,处于睡眠状态,以此来躲避严寒。

5、蟾蜍

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内或陆地潮湿土壤下越冬,并且停止进食,以体内贮布在肝糖来维持最低的新陈代谢。等到第二天气温回升到10-20℃时,才会结束冬眠,是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之一。

㈢ 有哪些动物是冬眠的怎么冬眠在哪里冬眠百度知道

有些动物在冬眠的时候,它们是找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比如说蛇和青蛙都是喜欢在洞里冬眠的,把自己藏在洞里,整个一个冬天不吃不喝

㈣ 哪些动物在哪冬眠

棕熊、黑熊:树洞 北极熊:雪地刨一个中等深度的坑,和小熊一起卧着冬眠
蛇 :洞里
松鼠:树洞 其他有的啮齿鼠类在地上打洞冬眠
青蛙:有人在冰里发现几百年前冬眠青蛙,出来后还活了一段时间。古墓里好像也有。
乌龟:阴暗处

㈤ 哪些动物会冬眠分别在那里

鳄鱼:大部分鳄鱼在岸边的近水处自力更生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冬眠巢穴,天一冷便乖乖地爬入洞穴,舒舒服服睡上一冬。
蝙蝠:夏天的夜晚,蝙蝠在院子里,在旷野上空,忽动忽西,忽高忽低地飞翔,它们边飞边捉蚊子、夜蛾等飞虫吃。可是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就用“睡眠”的办法来对付绝粮。
山鼠:山鼠,冬眠长达半年。冬天一来,它们便掘好地道,钻进穴内,将身体蜷缩一团。它们的呼吸,由逐渐缓慢到几乎停止,脉博也相应变得极为微弱,体温更直线下降。这时,即使用脚踢它,也不会有任何反应,简直像死去一样,但事实上它却是活的
____松鼠睡得更死。有人曾把一只冬眠的松鼠从树洞中挖出,它的头好像折断一样,任人怎么摇撼都始终不会张开眼,更不要说走动了。把它摆在桌上,用针甚至也刺不醒。只有用火炉把它烘热,它才悠悠而动,而且还要经过颇长的时间。
____刺猬冬眠的时候,简直连呼吸也停止了。原来,它的喉头有一块软骨,可将口腔和咽喉隔开,并掩紧气管的人口。生物学家曾把冬眠中的刺猬提来,放入温水中,浸上半小时,才见它苏醒。
____动物的冬眠真是各具特色:蜗牛是用自身的粘液把壳密封起来。绝大多数的昆虫,在冬季到来时不是"咸虫"或"幼虫",而是以"蛹"或"卵"的形式进行冬眠。熊在冬眠时呼吸正常,有时还到外面溜达几天再回来。雌熊在冬眠中,让雪覆盖着身体。一旦醒来,它身旁就会躺着1-2只天真活泼的小熊,显然这是冬眠时产的仔。
____动物冬眠的时间长短不一。西伯利亚东北部的东方旱獭和我国的刺猬,一次冬眠能睡上200多天,而前苏联的黑貂每年却只有20天的冬眠。
____动物的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和肾上腺作用的降低。与此同时,生殖腺却发育正常。冬眠后的动物抗菌抗病能力反而比平时有所增加,显然冬眠对它们是有益的,使它们到翌年春天苏醒以后动作更加灵敏,食欲更加旺盛,而身体内的一切器官更会显出返老还童现象。
由此可见,动物在冬眠时期神经系统和肌肉仍然保持充分的活力,而新陈代射却降低到最低限度。今天医学界所创造的低温麻醉、催眠疗法,便是因此而得到的启发。
____和我们人类一样,动物中的鸟兽都是温血动物,那冷血动物昆虫又是怎样熬过漫长的冬季呢?
____昆虫学家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终于查明了昆虫越冬的部分奥秘。冬天,为了防止汽车散热器结冰,人们要加人防冻液。昆虫竟然也会采用相似的办法,在严寒的冬季保护自己。
____在冬天,昆虫要保持活力,不被冻僵是至关重要的。活的组织一旦被冻结,膨胀的冰晶体势必使细胞膜受到破坏,造成致命的创伤。当细胞里液体不足,不能保持维护生命所必需的酶活性时,即使没有被完全冻结,也会造成死亡。那么,昆虫是怎样解决这一难题的呢?它们主要是靠降低体内液体的冰点,从而提高抗寒能力,办法就是产生大量的"防冻液"。
____昆虫是怎样制造防冻液的呢?天暖之后又怎样将防冻液除掉呢?为什么要除掉防冻液?这些问题直到现在仍找不到答案。
____值得补充的是,科学家们又发现,蛙类也会自制防冻液。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将许多青蛙冷冻起来,5-7天后,再慢慢地使之解冻,这些青蛙解冻后依然活着。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科学家们终于发现了青蛙能够存活的秘密。他们在这些青蛙的体液中发现了一种人们在防冻剂中常用的物质:丙三醇。与昆虫相似的是,到了春天,这些青蛙的液体中再也找不到这一物质了。

㈥ 什么动物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冬眠或者夏眠

1、狗、熊和蝙蝠是钻进较温和的地方(如树洞、岩洞)过冬,不吃不喝,等待春天的到来。

2、青蛙等冷血动物是钻进土里以冬眠的方式等待春暖。

3、在炎热的亚热带的印度有一种锦蛇,到了盛夏却要以夏眠的形式来度过酷热的夏天。

4、蜗牛,分泌一种黏液,堵住自己的壳的孔,身体缩在壳中,在植物的茎上的阴凉处进行夏眠。

5、蝙蝠在冬天,到安全能避风寒的地方,倒挂着睡觉。

6、海参在夏天,在海底睡大觉夏眠。

7、乌龟在冬天的雪地上挖洞冬眠。

8、在非洲、美洲和澳大利亚的江河里生活着一种肺鱼,一到盛夏,便钻入泥中,不吃不喝,一直睡到雨季到来。

每当春天到来,青蛙、蜥蜴、蛇等两栖类动物以及爬行类动物便要从漫长的冬眠中醒过来,纷纷爬出洞外开始新的生活。

这些动物是冷血动物,冷血动物的体温会受到气温的影响,随着气温的变冷,它们的体温也会逐渐下降。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一些动物就会被冻死,为了生存,像青蛙这类的冷血动物就钻进泥土里,处于假死状态,以此来躲避严寒,等到第二年春天地温升高后再出来活动。

(6)动物在哪里冬眠扩展阅读:

不论是冬眠还是夏眠,都是动物为了适应严寒或酷热这不利的外界环境的一种生存方法而已。

冬眠是修眠现象的一种。是动物对冬季不利的外界环境条件(如寒冷和食物不足)的一种适应。

主要表现为不活动,心跳缓慢,体温下降和陷入昏睡状态。常见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无脊椎动物、两栖类、爬行类和许多哺乳类(如蝙蝠、刺猬旱獭、黄鼠、跳鼠)等。

冬眠过程可分为入眠、深眠和出眠3个阶段。

入眠:

动物体温开始降低到稳定地接近环境温度的过程,大约需要一到数日。入眠的外界刺激因素主要是温度。

各种动物入眠的环境温度上限相差很大:蝙蝠是24~28℃、刺猬27℃左右、黄鼠20~22℃、仓鼠9~10℃。

光照、食物及饮水的供应也影响入眠。

入眠的内部因素主要是体重。一般认为,体重迅速增加直到较稳定地停留在较高水平,则是动物已具备入眠的内部条件。否则环境温度虽低但动物仍不入眠。待体温调定到接近环境温度后,便进入深眠。

深眠:

此阶段长短不定,一般可达数月之久。这时的生理状态发生极大变化。呼吸明显减少,如刺猬的呼吸运动,从常温的每分钟6~18次,降到每分钟1~3次(28~18℃)。

在此阶段有时还出现一种间歇式 (阵发性)呼吸,即在短时期较快地连续呼吸之后有一个较长的停息。与恒温动物不同,冬眠动物的间歇性呼吸属于正常的生理状态。

与此同时,循环系统亦发生显着变化,心率极度减慢,此时外周血管广泛收缩,只有最重要的胸腔器官及脑部保持着低水平的血液循环。这样就最大限度地节约能量,而保证生命活动的继续。当环境温度回升到一定高度时,深眠动物便迅速激醒,体温回升以及各系统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出眠)。

出眠:

除自发性激醒外,其他外因,如电、机械、寒冷或加温、化学刺激以及注射药物或激素都可以使冬眠动物激醒。激醒初期,呼吸由节律性转变为间歇性。

经过几次阵发性呼吸之后,又变成节律性呼吸,而且频率越来越快,待与此同时,身体前部的血管舒张,加强心、肺和脑的血液循环,待身体前部复温后,身体后部血管才开始舒张并迅速复温。由于这样的主动复温,使得整个过程只需1.5~2.5小时便可使体温上升30多度而完全苏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_冬眠(生物学现象)

㈦ 冬眠的小动物冬天到底在哪里睡觉,为什么从来没见过它们


蛙类一般隐藏在树根、石块、土壤、洞穴之中,也有在河底或者湖底的淤泥里。等到温度降到10摄氏度左右的时候,蛙就会蹲在松软的土地上,开始前后肢左右摇摆,一点点潜入土里。有意思的是,一种蛙叫做林蛙woodfrog,有的时候你会一块结冰的林蛙在树叶或者树枝之下,没有呼吸,没有心跳,那就是它冬眠啦!等到冰化了,它的身体开始解冻,心脏又开始跳动



当温度降低到了10摄氏度左右,乌龟便会静静趴在池底的淤泥和或者是松土之中,不吃不动。如果真的有天敌来袭,那也是要GG了。所以要隐蔽好。

㈧ 什么动物要冬眠 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怎么冬眠

动物冬眠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小刺猬蜷着睡,蝙蝠倒挂着睡,蛇喜欢集体冬眠.还有青蛙、乌龟、蜗牛、熊都需要冬眠.
冬眠.如:蛇、青蛙、乌龟等.
(2) 迁移住的地方.如:大雁、燕子等.
(3) 加厚自己身上的皮毛或者羽毛.如:兔子、鹿、狐狸、麻雀、乌鸦等.
(4) 贮存食物.如:松鼠、蜜蜂、蚂蚁等.
(5) 产卵过冬.如:螳螂、蝗虫等.
(6) 躲在安全的地方过冬.如:苍蝇和蚊子.
2、蛇是集体冬眠的,它们互相搂抱在一起,一起冬眠,春天再醒来那样可以取暖,提高温度.如果单独过冬会冻死的,它和青蛙一样也是变温动物,聚在一起可以减少死亡率.
3.熊冬眠是因为冬天不容易找到食物,到了秋天它们就大吃特吃,使自己长胖,冬天就靠脂肪来提供养料.但是,冬眠时,它们还会醒过来的.
5.一般来说,猫的冬天不用特别保暖,因为它们的毛已经提供了足够的保护.而且当它们感到寒冷时,它们会自己去寻找温暖的地方藏身.如果它们毫不客气的上了你的床,甚至钻进了你的被窝,那就是它们怕冷了.
6.蝙蝠也是冬眠的.它在山洞里用后足的尖爪攀住石缝,头朝下悬在空中,一吊就是半年.
7.刺猬冬眠时,蜷缩一团,远看好象一个大绒球.它在巢穴中冬眠时,体温下降到9度.冬眠中的刺猬会偶尔醒来,但不吃东西,很快又入睡了.冬眠的刺猬如果过早醒来会被饿死的.
8.有的动物如候鸟,会非到南方去过冬.如天鹅,平时聚居在北方,秋天便携老带幼,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过冬,来年春天再返回繁殖地生儿育女.
9.丹顶鹤,本来生活在北方,也都是定期飞到南方过冬,春天再北返.
10.杜鹃,黄鹂,小燕子等,它们是随着气候变化而迁徙的鸟.
11.有些动物一般在原地过冬,如喜鹊,麻雀,兔子等.
12.我知道有些动物事先储备好粮食在洞里过冬,如小蚂蚁,小松鼠等.

㈨ 青蛙在哪里冬眠

青蛙冬眠在地点土洞、落叶下、河底软泥、树洞石缝中。10月中下旬气温降到10度时开始冬眠,到第二年的3月份气温升高树,都长出新叶了,冬眠结束。

春天,青蛙在水草上产卵,卵慢慢地变成蝌蚪。蝌蚪是黑色的,圆圆的身体,有一条长尾巴,蝌蚪一天天长大,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尾巴渐渐地缩短退化,最后变成青蛙。

青蛙是捉害虫能手,青蛙捉害虫全靠他又长又宽的舌头,舌根长在口腔的前面,舌尖向后,还分叉,上有许多黏液,只要小飞虫从身边飞过,就猛地往上一跳,张开大嘴,快速地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把害虫吃掉。

(9)动物在哪里冬眠扩展阅读:

动物的冬眠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外界刺激越多,内部本能的适应能力越强。首先,外界温度对动物冬眠有重要影响。当周围环境温度在5℃一10℃时,最宜引起冬眠。

其次,食物的缺乏是促成冬眠的因素。对于鸟类只要限制食物或者是让它饥饿,它就会立即进入昏睡状态。再次,光也是引起冬眠的重要外界条件。如果光线时间减少或昏暗时,动物便很快开始冬眠。

㈩ 什么动物在什么地方怎样冬眠

蝙蝠、刺猬、极地松鼠等都有冬眠习惯。冬眠,是一些异温动物(一些冬眠哺乳类与鸟类)和变温动物在寒冷冬季时其体温可降低到接近环境温度(几乎到0℃),全身呈麻痹状态,在环境温度进一步降低或升高到一定程度,或其他刺激下,其体温可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

冬眠,是变温动物在寒冷的冬天避开食物匮乏的一个“法宝”。冬天一到,刺猬就缩进泥洞里,蜷着身子,不食不动,它几乎不怎么呼吸,心跳也慢得出奇,每分钟只跳10~20次。如果把它浸到水里,半小时也死不了,可是当一只醒着的刺猬浸在水里2~3分钟后,就会被淹死,这是为什么呢?

冬眠时,动物的神经已经进入麻痹状态。有人曾用蜜蜂进行试验,当气温在7~9℃时,蜜蜂翅和足就停止了活动,但轻轻触动它时,它的翅和足还能微微抖动;当气温下降到4~6℃时,再触动它却没有丝毫反应,显然它已进入了深沉的麻痹状态;当气温下降到0.5℃时,它则进入更深沉的睡眠状态。由此可见,冬眠时神经的麻痹深度是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另外,冬眠时,动物体温显着下降。据研究,黄鼠在130个昼夜的冬眠时间中,共放出70卡热量,但冬眠过后的13.7个昼夜中,就能放出579卡热量。一般来说,动物在冬眠过程中,每昼夜只能放出0.5卡热量,但在它苏醒后,兴奋的时候,每昼夜则能放出42卡热量。由此可见,冬眠动物体温下降时,机体内的新陈代谢作用变得非常缓慢,所以仅仅能维持它的生命。

动物皮下脂肪,一方面可以保持体温,更重要的是供给冬眠时体内的消耗。一般动物在冬眠前的体重,都比平时增加1~2倍,冬眠之后,体重就逐渐减轻。如冬眠163天的土拨鼠体重减轻35%;冬眠162天的蝙蝠体重可以减少33.5%。
点击查看图片
冬眠的动物
动物在冬眠时,血细胞还会大大减少。平时,1立方毫米土拨鼠血液中,会有12180个白细胞,但冬眠时平均只有5950个,然而,让人奇怪的是,尽管体内“卫士”──白细胞大大减少,但冬眠动物却从来没有发现生病的。那么,为什么每年到一定的时候,动物就会进入冬眠呢?

哺乳动物中的单孔目、有袋目、食虫目、翼手目、啮齿目及灵长目中的个别种类,鸟类中的褐雨燕及蜂鸟等都有冬眠行为,称之为冬眠型动物,即异温动物。这类动物体型较小而代谢率较高,比大型的恒温动物,相对地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才能维持恒定体温。熊及臭鼬等动物在冬季呈麻痹状态,但体温不降低或降低少许,且易觉醒,有半冬眠动物之称。变温动物到冬季亦呈麻痹状态,但它们的体温是随环境温度被动地变化,在温度降低到可耐受温度以下时,不会被激醒,而是被冻死。这种行为与恒温动物的冬眠完全不同。称之为蛰眠。

冬眠型动物的年度周期可分为非冬眠季节(生殖季节)与冬眠季节。北京地区的刺猬约于3月底出眠,并立即进行生殖活动,完成生殖后便转入肥育期,一直到10月初,是非冬眠季节;10月-3月是冬眠季节。此时,动物蜷缩不动,不吃不喝,代谢率降低到最低水平。在这两个季节里,动物的生理状态迥然不同,但又互相依存。非冬眠季节后期的肥育为冬眠储存能量,在冬眠季节后期,性腺开始发育,动物出眠后便可立即进行生殖活动。冬眠型动物在非冬眠季节中,其体温是恒定的,而在冬眠季节体温是可变的。故特称为异温动物。在非冬眠季节里其体温也有2~5℃的波动,而与其亲缘相近的非冬眠型动物的体温波动仅0.5℃左右。此外,冬眠型动物对低温的耐受能力也显然地大。人的致死低体温是29~26℃,大鼠是15~13℃,而冬眠型动物则可耐受接近0℃的低体温,甚至超冷状态,如蝙蝠超冷到-9℃仍可复苏,自动产热使体温上升到正常。这是异温动物区别于恒温动物或变温动物的重要特征。

阅读全文

与动物在哪里冬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9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6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1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