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目前已经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大约有多少万种
地球上的动物有多少种?
要准确说出地球上的动物有多少种,恐怕连专家也不敢保证,因为对动物的了解,也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现,随着对自然的不断认识,而不断积累的。
古希腊的伟大学者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世纪的时候,描述过450种动物;第一个动植物分类学家林内,曾在18世纪上半叶描述过大约4000种动物;19世纪上半叶,人们知道的动物共有48000种;19世纪末,有记载的动物已达50万种;而目前,资料中的动物已超过100万种了,据分类学家的意见,这个数字仍没有达到实际的种数。
在世界各种科学杂志中,每年都报道发现千百个昆虫新种,这就说明,我们对昆虫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1931年时,人们一共知道有80000种蝶蛾类动物,而到1942年,人们又发现了1万种新的。有些动物学家推测,自然界中可能还有200万种昆虫不为人所知。
在脊椎动物中,对鱼类的研究也很不够。1938年在南非沿岸,偶然捕捉到了一条奇怪的大鱼,鱼身上发出美丽的蓝色光焰,渔夫们把这条鱼送到了一个地方博物馆,在没有进行详细研究的情况下,把这条鱼的外皮制成了标本,后来当专家们研究了它的标本和头骨以后,才发现这条鱼非同寻常,它不但独立地属于一个新科,而且属于一个新的种属,这一目中的鱼类早被认定在几百万年前就已经绝迹了。这种鱼极其稀少,从发现到1954年的6年间,总共才捕到8条。
另外,在我们认为已研究得很清楚了的哺乳动物中,也不断有新种发现,如小啮齿类动物塞氏鼠的发现就是证明。因此,自然界到底有多少种动物,是一个在不断变化的数字。 在这个世界上,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生物就是植物了。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经发现的植物大约有50万种,其中科学家已经命名的植物大约有35万种。
——网上资料
❷ 大自然有多少种动物
据动物学家统计,目前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
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身体背部都有一根由许多椎骨组成的脊柱,一般个体较大;无脊椎动物的身体没有脊柱,多数个体很小,但种类却很多,占整个动物种数的90%以上。例如苍蝇、蚊子、蚂蚱、蝴蝶等昆虫都是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又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五大类群。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多的一个类群,包括海水鱼和淡水鱼共有25000~30000种,如鲤鱼、黄花鱼等。两栖类有2000余种,如青蛙等。爬行类有3000余种,如蛇、龟、鳄鱼等。鸟类有9000种,如鸽子、麻雀。兽类有4500多种,如马、牛、狮子、虎等。世界上还有许多种动物还未被发现呢。
世界上大约有一千五百万种动物!!!!最近的研究表明,全世界的昆虫可能有1000万种,约占地球所有生物物种的一半。但目前有名有姓的昆虫种类仅100万种,占动物界已知种类的2/3-3/4。由此可见,世界上的昆虫还有90的种类我们不认识;按最保守的估计,世界上至少有300万种昆虫,那也还有200万种昆虫有待我们去发现、描述和命名。现在世界上每年大约发表1000个昆虫新种,它们被收录在《动物学记录(Zoologicalrecord)》中,所以,该杂志是从事动物分类的研究人员必须查阅的检索工具。
在已定名的昆虫中,鞘翅目(甲虫)就有35万种之多,其中象甲科最大,包括6万多种,是哺乳动物的10倍。鳞翅目(蝶与蛾)次之,有约20万种。膜翅目(蜂、蚁)和双翅目(蚊、蝇)都在15万种左右。下图是动物界不同类群已知种的相对数量。
昆虫不仅种类多,而且同一种昆虫的个体数量也很多,有的个体数量大得惊人。一个蚂蚁群可多达50万个体。一棵树可拥有10万的蚜虫个体。在森林里,每平方米可有10万头弹尾目昆虫。蝗虫大发生时,个体数可达7~12亿之多,总重量约1250~3000吨,群飞覆盖面积可达500~1200公顷,可以说是遮天盖日。
要准确说出地球上的动物有多少种,恐怕连专家也不敢保证,因为对动物的了解,也是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现,随着对自然的不断认识,而不断积累的。
古希腊的伟大学者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世纪的时候,描述过450种动物;第一个动植
物分类学家林内,曾在18世纪上半叶描述过大约4000种动物;19世纪上半叶,人们知道的动
物共有48000种;19世纪末,有记载的动物已达50万种;而目前,资料中的动物已超过100万
种了,据分类学家的意见,这个数字仍没有达到实际的种数。
在世界各种科学杂志中,每年都报道发现千百个昆虫新种,这就说明,我们对昆虫的认
识是远远不够的。1931年时,人们一共知道有80000种蝶蛾类动物,而到1942年,人们又发
现了1万种新的。有些动物学家推测,自然界中可能还有200万种昆虫不为人所知。
在脊椎动物中,对鱼类的研究也很不够。1938年在南非沿岸,偶然捕捉到了一条奇怪的
大鱼,鱼身上发出美丽的蓝色光焰,渔夫们把这条鱼送到了一个地方博物馆,在没有进行详
细研究的情况下,把这条鱼的外皮制成了标本,后来当专家们研究了它的标本和头骨以后,
才发现这条鱼非同寻常,它不但独立地属于一个新科,而且属于一个新的种属,这一目中的
鱼类早被认定在几百万年前就已经绝迹了。这种鱼极其稀少,从发现到1954年的6年间,总共才捕到8条。
另外,在我们认为已研究得很清楚了的哺乳动物中,也不断有新种发现,如小啮齿类动
物塞氏鼠的发现就是证明。因此,自然界到底有多少种动物,是一个在不断变化的数字。
❸ 世界上总共有多少种动物
据动物学家统计,目前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
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身体背部都有一根由许多椎骨组成的脊柱,一般个体较大;无脊椎动物的身体没有脊柱,多数个体很小,但种类却很多,占整个动物种数的90%以上。例如苍蝇、蚊子、蚂蚱、蝴蝶等昆虫都是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又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五大类群。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多的一个类群,包括海水鱼和淡水鱼共有25000~30000种,如鲤鱼、黄花鱼等。两栖类有2000余种,如青蛙等。爬行类有3000余种,如蛇、龟、鳄鱼等。鸟类有9000种,如鸽子、麻雀。兽类有4500多种,如马、牛、狮子、虎等。世界上还有许多种动物还未被发现呢。
❹ 世界上大约有多少种动物
世界上大约有150万种动物。据动物学家统计,目前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身体背部都有一根由许多椎骨组成的脊柱,一般个体较大,无脊椎动物的身体没有脊柱,多数个体很小,但种类却很多,占整个动物种数的百分之90以上。
动物的动物分类
爬行类动物,由石炭纪末期的古代两栖类进化而来,心脏有两心房两心室,心室有不完全隔膜,体温不恒定,是真正适应陆栖生活的变温脊椎动物,并由此产生出恒温的鸟类和哺乳类。爬行类不仅在成体结构上进一步适应陆地生活,其繁殖也脱离了水的束缚,与鸟类、哺乳类共称为羊膜动物。
飞禽类动物,飞禽以植物种子、昆虫、田鼠或蛇等为食,多数对人类有益。我们要保护益鸟。它们中间有擅长远距离按季节迁移的候鸟,也有小范围定居的留鸟,这是动物界的一大类。
❺ 自然界中有多少万种动物
据动物学家统计,截至2021年查询目前自然界中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
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身体背部都有一根由许多椎骨组成的脊柱,一般个体较大;无脊椎动物的身体没有脊柱,多数个体很小,但种类却很多,占整个动物种数的90%以上。苍蝇、蚊子、蚂蚱、蝴蝶等昆虫都是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又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五大类群。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多的一个类群,包括海水鱼和淡水鱼共有25000~30000种,如鲤鱼、黄花鱼等。两栖类有2000余种,如青蛙等。爬行类有3000余种,如蛇、龟、鳄鱼等。鸟类有9000种,如鸽子、麻雀。兽类有四千五百多种,如马、牛、狮子、虎等。(该数据为2019年统计)。
要准确说出地球上的动物有多少种,恐怕连专家也不敢保证,因为对动物的了解,也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现,随着对自然的不断认识,而不断积累的。
❻ 世界上有多少种动物。
描述过的昆虫种类数目现已在780,000种以上,占已知动物种类的四分之三到五分之四。即使在对昆虫有详细研究的国家,也还不断有新种发现,估计全世界每年新记载的种类约在10,000种以上。因此有人估计,栖息在地球上的昆虫可能约有200万种。昆虫因种数之多,使其成为动物界最大的纲。单是鞘翅目就有330,000种,为昆虫纲中最大的目,其中仅象甲科就有60,000种,叶甲科稍次之。
而且每种昆虫的个体数也极大,池塘岸边的蚊群,蜉蝣的群飞,以及田野害虫大发生时其数量之多,为我们所习见的景象。群飞昆虫个体数最多的是蝗虫,例如非洲或西南亚的沙漠蝗覆盖面积往往达500到1,200公倾,其个体数有7至20亿之多,重量可达1,250到3,000吨。甚至还有人曾估计过总重量约50,000吨的蝗群。因此昆虫个体的总数是我们无法想做的。
昆虫个体数之所以如此之多,主要是由于其特殊的繁殖能力。一个雌虫所产的卵超过100个的并不罕见,有的多达1,000个。群栖性昆虫产卵数还要大得多。最多的是非洲的几种白蚁(大白蚁亚科)其后蚁一天就产卵15,000个以上,且持继数年很少间断。
❼ 自然界动物的种类约有多少万种
据说,目前地球上现存有150万种人类已经命名的动物,而估计已经灭绝的动物有700万种之多。
如:
纹兔袋鼠:1906年灭绝
恐鸟:1800年彻底灭绝
白足澳洲林鼠:十九世纪初灭绝
West Africa 狮:1865年灭绝
阿特拉斯棕熊:于1870年灭绝
南极狼:于1875年灭亡
美国缅因洲海鼬:1880年灭亡
牙买加仓鼠:1880年灭绝
中国白臀叶猴:1882年灭亡
斑驴:1883年灭绝
Australia 小兔猼:1890年灭绝
昆士兰毛鼻袋熊:1900年灭绝
圣诞岛虎头鼠:1900年灭绝
澳米氏弹鼠:1901年灭绝
South California 猫狐:1903年灭绝
亚洲狮:1908年灭绝
西袋狸:1**0年灭绝
东袋狸:1940年灭绝
North America 白狼:1**1年灭绝
基奈山狼:1**5年灭绝
恐鸟:1800年以后灭绝
白足澳洲林鼠:十九世纪初灭绝
西非狮:1865年灭绝
阿特拉斯棕熊:于1870年灭绝
南极狼:于1875年灭亡
美国缅因洲海鼬:1880年灭亡
牙买加仓鼠:1880年灭绝
中国白臀叶猴:1882年灭亡
斑驴:1883年灭绝
澳洲小兔猼:1890年灭绝
昆士兰毛鼻袋熊:1900年灭绝
圣诞岛虎头鼠:1900年灭绝
澳米氏弹鼠:1901年灭绝
南加利福尼亚猫狐:1903年灭绝
纹兔袋鼠在澳洲大陆:1906年灭绝
亚洲狮:1908年灭绝
西袋狸:1910年灭绝;东袋狸:1940年灭绝
北美白狼:1911年灭绝
基奈山狼:1915年灭绝
佛罗里达黑狼:1917年灭绝
马里恩象龟:1918年灭绝
堪查加棕熊:1920年灭绝
新墨西哥狼:1920年灭绝
中国犀牛:1922年灭绝
澳豚足袋狸:1926年灭绝
澳花袋鼠:1927年灭绝
澳巨兔袋狸:1930年灭绝
北美旅鸽:1930年灭绝
新南威尔士白袋鼠:1930年灭绝
澳洲塔斯马尼亚狼:1933年灭绝
澳洲袋狼:1934年灭绝
塔斯曼尼亚虎:1936年灭绝
1937巴厘虎:1937年灭绝
巴墓斯坦沙猫:1940年灭绝
大海雀:1944年灭绝
亚洲猎豹:1948年灭绝
喀斯喀特棕狼:1950年灭绝中国豚鹿:1960年灭绝
墨西哥灰熊:1964年灭绝
德克萨斯红狼:1970年灭绝
台湾云豹:1972年灭绝
西亚虎:1980年灭绝
爪哇虎:1980年灭绝
加拿大黑足雪貂:199X年灭绝
亚欧水貂:20世纪末灭绝
目前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
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身体背部都有一根由许多椎骨组成的脊柱,一般个体较大;无脊椎动物的身体没有脊柱,多数个体很小,但种类却很多,占整个动物种数的90%以上。例如苍蝇、蚊子、蚂蚱、蝴蝶等昆虫都是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又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五大类群。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多的一个类群,包括海水鱼和淡水鱼共有25000~30000种,如鲤鱼、黄花鱼等。两栖类有2000余种,如青蛙等。爬行类有3000余种,如蛇、龟、鳄鱼等。鸟类有9000种,如鸽子、麻雀。兽类有4500多种,如马、牛、狮子、虎等。世界上还有许多种动物还未被发现呢。
某些动物在自然界中极其稀少,另一些则相反地广泛而繁多。例如,十个非洲和亚洲南部,一共只不过有几万只大象和犀牛。在食肉猛兽中数量较少的是狮子、老虎和豹;但是狼却不同,尽管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消火它们,它们的数量还是要以几十万只来计算的。猿猴在印度就有几百万只 .那些繁值得很快的小形啮齿类动物(鼠类),如野鼠、田鼠、家鼠等等,竟多到几百亿只。各式各样的昆虫和原生动物,数量多得令人惊讶,简直无法计算。
在研究其中某种动物的数量时,应该注意它们特有的生育力,也就是它们的繁殖强度。要知道,这种数量要用天文数字来表示。就连一对象 (这是一种繁殖得很慢的动物),经过750年以后,它的后代竟能达到19,000000只之多;而一对苍蝇,从理论上讲 在春夏两季中能繁殖5万亿只以上的后代。一个草履虫,在一年中繁殖的后代,从理论上讲,将达到75 X 10‘108 个。即使有一个大得一边靠着太阳,一边挨着地球(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是1忆7千万公里)的空球,也不能装了这么多的草履虫.
实际上,我们并不会看到这样的繁殖结果,因为繁殖力本身要受到不良的生活环境、生存竞争、被别的动物吃掉,感染疾病以及受到人为的一些不利条件的限制。关于动物数量这个问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无论是猎人或是自然科学家,很早就已经知道,各种飞禽、毛皮兽、鼠类和有害昆虫的数量,每年都有很大的变化;动物也有它们自己的“丰年”和“荒年”,正象蘑菇、浆果、橡实和核桃有丰收和歉收的年份一样。当然,对有益的和有害的动物,查明它们数量变化的条件和原因,是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
松鼠是一种为数众多的毛皮兽,它的“丰年”与它的主要食物——枞树果实和松树果实的丰收有关,而这些果实每隔3-4年就有一次周期性的丰收。在小形啮齿类动物和其他动物繁殖得最强烈的年代里,总会发觉某些食肉兽类和猛禽的数量也增多起来。每隔3-4年就会看到五月金龟子活动得非常强烈,因为这正是它们结束了地下的幼虫期生活的时间。在树洞中作巢的鸟类的数量,大部分是由当地森林中的树洞的数量来决定的;可见,人造的树洞和分挂在各处给鸟类作巢的小鸟巢箱的数量,也能决定这些鸟类的数量。
昆虫的大量繁殖,主要是由气候状况决定的,而气候状况则受到当地的(地面的)以及太空间的因素的影响,昆虫的数量不但受着当年气候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取决于捕食昆虫的鸟类的数量。吃虫子的鸟类——惊鸟、山雀、鹟、鸫和其他许多鸟类都是我们的朋友,它们对昆虫数量的增减有很大的影响。假如在当地的这些鸟类相当多,那么它们就能使昆虫的数量大大减少,“不许”昆虫大量繁殖。
兽类流行病(大量动物感染流行性疾病)对动物数量变化的影响最大。
人类对动物数量的影响也很显着甚至几个很普通的措施,例如禁止或限制猎捕驻鹿和黑貂,就使这些具有经济意义的功物大大地增多。保护和移殖已经濒于灭绝的海狸(或河狸),使它的数量剧烈地增多起来。各种农业技术措施、化学的和生物学的除治方法,对于有害鼠类和昆虫的减少,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谢谢
❽ 自然界的动物很多,大约有多少种。
据动物学家统计,目前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 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身体背部都有一根由许多椎骨组成的脊柱,一般个体较大;无脊椎动物的身体没有脊柱,多数个体很小,但种类却很多,占整个动物种数的90%以上。例如苍蝇、蚊子、蚂蚱、蝴蝶等昆虫都是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又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五大类群。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多的一个类群,包括海水鱼和淡水鱼共有25000~30000种,如鲤鱼、黄花鱼等。两栖类有2000余种,如青蛙等。爬行类有3000余种,如蛇、龟、鳄鱼等。鸟类有9000种,如鸽子、麻雀。兽类有4500多种,如马、牛、狮子、虎等。世界上还有许多种动物还未被发现呢。
❾ 世界上有多少种动物
世界上大约有一千五百万种动物!!!!最近的研究表明,全世界的昆虫可能有1000万种,约占地球所有生物物种的一半。但目前有名有姓的昆虫种类仅100万种,占动物界已知种类的2/3-
3/4。由此可见,世界上的昆虫还有90%的种类我们不认识;按最保守的估计,世界上至少有300万种昆虫,那也还有200万种昆虫有待我们去发现、描述和命名。现在世界上每年大约发表1000个昆虫新种,它们被收录在《动物学记录(Zoological
record)》中,所以,该杂志是从事动物分类的研究人员必须查阅的检索工具。
在已定名的昆虫中,鞘翅目(甲虫)就有35万种之多,其中象甲科最大,包括6万多种,是哺乳动物的10倍。鳞翅目(蝶与蛾)次之,有约20万种。膜翅目(蜂、蚁)和双翅目(蚊、蝇)都在15万种左右。下图是动物界不同类群已知种的相对数量。
昆虫不仅种类多,而且同一种昆虫的个体数量也很多,有的个体数量大得惊人。一个蚂蚁群可多达50万个体。一棵树可拥有10万的蚜虫个体。在森林里,每平方米可有10万头弹尾目昆虫。蝗虫大发生时,个体数可达7~12亿之多,总重量约1250~3000吨,群飞覆盖面积可达500~1200公顷,可以说是遮天盖日。
要准确说出地球上的动物有多少种,恐怕连专家也不敢保证,因为对动物的了解,也是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现,随着对自然的不断认识,而不断积累的。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全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其中兽类约500种,鸟类约1258种,爬行类约376种,两栖类约284种,鱼类约3862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十分之一。另有无脊椎动物5万余种、昆虫15万种。
❿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种动物
世界上有134万多种动物。
科学家们把现存的人类已知的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科学家已经鉴别出46900多种脊椎,科学家们还发现了130多万种无脊椎动物。
动物分类系统,由大而小有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等几个重要的分类等级(分类阶元)(category)。任何一个已知的动物均可无例外地归属于这几个阶元之中。
(10)自然界中有多少万种动物扩展阅读:
绝大多数动物是消费者,它们依靠其他生命体(如植物)作为其食粮。但也有少部分动物属于分解者——以已经死亡的生物体(有机质)作为食粮(例如蚯蚓)。
动物有着各种行为,这些行为可以看作是动物对刺激的反应。行为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比较有名的行为理论是康纳德·洛伦茨提出的本能理论。
大多数已知出现在化石中的动物们多是在5亿4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大爆发时的海洋物种。寒武纪大爆发对于进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海洋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群系,地球上最初的生命便是在此孕育。
最早的海洋动物
地球早期的生命只在有水的环境中生存,最早的海洋动物是无脊椎动物。直到5亿年前,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头甲鱼才在海洋中出现。
最早的两栖动物
最早的两栖动物是从鱼类进化而来的脊椎动物,身体还长着尾巴和类似鱼鳞的鳞片。它们主要在海洋中生活,有时也会到陆地上行走。
早期爬行类动物
最早的爬行类出现在石炭纪,是由两栖动物进化而来的。它们偏好生活在干燥的地方,并且快速地扩大活动范围,地球上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如恐龙。
哺乳动物的出现
早期的哺乳动物与爬行类相比,体型小、不强壮。但是,当恐龙和其他爬行类动物灭绝后,哺乳动物就扩大栖息地,逐渐统治陆地,它们的体态也开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