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物世界 > 如何风干动物做标本

如何风干动物做标本

发布时间:2022-07-25 08:14:09

A. 动物冻干标本制作方法

冻干标本是一种早已有之的标本制作方法,东北地区的猎民很早就懂得用这种办法保存皮张,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低温保存,使得标本内部的水分被抽出,从而使蛋白质失去活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长时间不腐烂的效果。
现代标本制作技术上的冻干标本要求有速冻和抽湿的设备,用普通冰箱制作的效果不甚理想,最好是在制作过程中不断调整姿态。
不知道你要具体做哪一类的标本(不同类型动物的制作要求有所不同),所以只能笼统说一下基本操作步骤:
1)初步整理:去掉动物内脏,并以尽可能小而不显眼的切口去掉脑组织;
2)用酒精或福尔马林进行初步脱水,所用药液浓度不宜过大,免得在皮肤表面快速形成凝固层;
3)进行速冻;
4)抽湿;
5)在上两个过程中要时常调整标本姿态;
6)细致整形;
7)冻干标本容易受虫蛀,要在避光密封的地方妥善保管,在周围加驱虫防腐药物。

有问题欢迎发消息交流

B. 标本制作方法步骤

用树叶标本做环创,一来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二来作为自然角、美工区的材料投放,从色彩学习到感官训练,都能有所收获。在落叶缤纷的季节,小编来给大家介绍四种制作标本的方法,更有N多绝佳展览方式。让落叶的风姿一览无余,让孩子们360度无死角领略这个季节!

菜鸟级:风干法

将叶子放在浅口容器中或倒挂起来,放在通风处和阳光下,几天后叶子就自然风干啦~

优点:非常简单;孩子们可以直接观察叶子变干的过程。

缺点:叶边容易打卷,风干后,美丽的叶子可能已经面目全非了……(不过这种方法对于一束一束的松枝和草叶最合适了~)

打开方式:

风干法标本的玩法其实是最多、最灵活多变的,小编力荐!

1放在小筐中陈列在自然角

落叶是秋天自然角的主要投放材料。风干的叶子形态各异,给孩子做自然物观察的对象最好不过了。

2用小夹子吊起来

把风干进行中的叶子用小夹子固定在户外的栏杆上,成为户外的独特风景。

变形变色的树叶反而和木质晾衣夹相得益彰,挂在墙壁上充满自然风味。

与孩子们的照片吊在一起,童年的生活是如此美好。

3其他悬挂陈列方式

将粗树枝扎成外框,用绳子随意缠绕,把叶子卡在绳子空隙之间,放在阳光下慢慢风干。这款随性的吊饰可以陪伴孩子们度过美丽的秋天,并在冬季带来美好的秋之回忆。

把叶子和小树枝、谷穗、坚果一起贴在纸板上,变身悬挂式标本陈列馆。

用来挂标本的神奇还有这个圈圈架。本来是用来挂围巾的架子,某宝5块一个,很多聪明的老师却用它做环创,够创意吧~

4秋日彩虹墙面布置

风干的叶子往往只能保存一季度,因此大胆蹂躏,做成华丽丽的墙面布置吧!国外的小朋友一般会有叶子主题墙来认识树叶的颜色,绿色、柠檬黄、金黄、橙色、红色、棕色……落叶颜色之丰富,完全可以打翻秋天的调色板,喷溅出色彩斑斓的墙面。

配上彩纸做的色谱与小朋友们亲手涂的色卡,你还能构思出更美的美工区主题墙吗?

入门级:压制法

将树叶展平夹在旧书或一叠报纸中,让纸充分吸收树叶的水分,叶子会变得又平整又干燥。可以用蜡纸或纸巾把叶子包好再放入书中。

优点:易操作,见效快;压制出来的标本会很平整,很精致。

缺点:很难保持鲜亮的颜色;树叶质地变薄,容易碎裂。

打开方式:

1粘贴或定制在台纸上,在自然角展台陈列。

2树叶粘贴画作品墙

用叶子拼成花花草草小动物,想必老师们小时候都很爱做。固定在台纸上,立刻变身美丽的小卡片,陈列在墙上绝对拉风。

3装进相框,永久留存

可用纸板和塑料纸自制相框。

4做成大型陈列窗

压制蜡叶标本与塑料膜、蜡纸永远是最佳组合。用彩纸剪出一个造型可爱的外框,比如小蜗牛,大家齐心合力把标本贴上去,再用一层塑料纸保护起来,ok了!

进阶级:熨烫法

选择新鲜的、没有干透的落叶,夹在蜡纸中间;将一条毛巾铺在蜡纸表面,用熨斗熨烫两三分钟;将蜡纸翻过来,盖上毛巾,再次熨烫两三分钟。

叶子熨烫好之后,可以选择把蜡纸剥掉,也可以选择保留蜡纸。

优点:叶子上面会附着上薄薄的一层蜡,颜色鲜亮,非常美观;适于永久保存。

缺点:熨烫的温度要把握好;熨烫过程不适合小朋友参与,因此老师可能要事先做好材料,拿给小朋友们进一步使用。

打开方式:

制作标本小旗

老师按步骤将标本熨烫好;将蜡纸剪成小旗的形状。

小旗发到孩子们手中,大家观察叶子,用彩笔描画叶子的轮廓和叶脉。

接下来,用胶水把小旗粘在绳子上,就可以悬挂了~

在阳光下,树叶的形状和孩子们的手绘若隐若现,具有一种朦胧美。

材料:水分充足的新鲜落叶;甘油或蜂蜡

甘油浸泡:将甘油与水以1:2的比例调和均匀,放在容器中。将叶子浸泡三四天。泡的时间越久保存的时间越长。

蜂蜡浸泡:将蜂蜡加热至溶解,将叶子在蜡中浸一浸。

优点:甘油可以置换叶子中的水分,让叶子的形状、质感和叶脉纹理都得到很好的保护;叶子的韧性、弹性都完好如初,基本上可以直接拿来做艺术品。

蜂蜡可以保护叶子的颜色;叶子表面有一层光亮的蜡质,非常美丽。

缺点:甘油和蜂蜡都需要专门;甘油与水的比例控制较难,需要多次尝试、人叶合一才能做出理想的标本。

打开方式:

1落叶墙

由于浸泡制作的标本每一枚都是独立的工艺品,因此大胆固定在墙上,不用担心它们变形变色,怎样都好看。

用彩色胶带随意一贴。

用红黄棕彩纸做背景,做成马赛克壁画。

摆成小太阳的造型,贴在墙面上。

2玻璃窗饰

将叶子贴在蜡纸上,做成玻璃窗饰。它们能够捕捉最美的秋日阳光。

3树叶塔摆件

用彩纸卷成圆锥形,缠几圈双面胶。

将树叶标本贴上去。

可用金粉和彩纸星星来点缀。每逢过节就摆出来吧~

4落叶吊饰

5装瓶或插花

浸泡法标本如此之美,绝对值得装进玻璃瓶永久保存。

插在烧瓶烧杯试管中,让科学角也平添一份秋日的情趣。

标本是一种艺术,落叶是一种情怀。缤纷的色彩,清新的气息,精致之中蕴含着专注,相信孩子们可以从落叶中得到无穷无尽的收获,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还有生活方式……

C. 如何制作标本

网络资源,共享之:

兽类标本制作方法
兽类标本制作方法

兽类标本是研究兽类学的重要资料之一,也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它可长期保存以便为科研、教学、陈列、观展服务。可根据需要制成假剥制标本、骨骼标本、液浸标本、附属物等标本。现将制作各种标本所需工具及制作方法分述如下。
1.剥制工具 解剖刀、解剖剪、骨剪、长镊子(尖形,前端内侧不要带锯齿形的)、解剖盘或塑料布、细铅丝或竹筷、取脑勺(取铅丝一段,前端砸扁弯成勺状)、针、线、棉花、竹丝、亚砷酸与明矾相混合的防腐剂。

2.标本的测量 制作前,对标本有关部位的测量是兽类分类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步骤,只有获得准确的数据方能更好地鉴别物种。测量的工具和物品包括钢卷尺、秤、标签、采集本。测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项(图3-1)。体重:兽体的全重;体长:吻端至肛门,大型兽为吻端至尾基部;尾长:尾基部到尾端(尾端毛除外)的长度;后足长:自跗关节的最后端至足的最前端(爪除外),对有蹄类动物要测到蹄的前端;耳长:耳壳基部至顶端(簇毛除外)的长度。大型兽类还需测量肩高(肩背中线至前指尖)、胸围(前肢后面胸部最大周长)、腰围(后肢前面腰部最小的周长)和臀高(臀部背中线至后趾尖)(图3-2)。

3.兽类标本的制作

(1)小型兽类标本 可分为科研用的假剥制标本及教学、展览用的生态标本。

① 假剥制标本(以鼠类为例)
剥皮 将鼠体仰放在解剖盘和塑料布上用解剖刀沿腹部正中肛门前部 开始向胸骨后端切开皮肤,操作时用力不要太猛,以免将腹腔切破而污染皮毛,然后用刀背或小镊子将切口与后肢相连的皮肤与肌肉分离,将后肢分别往切口处推出,剪断膝关节并除去小腿上的肌肉(图3-3a),剥离背部等周围的肌肉,再把生殖器、直肠与皮肤联接处剪断,清理好尾基部周围的结缔组织,用左手捏紧尾基部,右手捏住尾椎骨缓慢往上拉 ,直至完全抽出(图3-3b),继续剥至前肢,在肘关节处剪断,清除肌肉再剥至头部,用解剖刀紧贴头骨至耳部,剪或切断耳根至眼部时,可看到一层白色网膜状的眼睑缘,细心切开网膜的下端后,即露出眼球了。剥离上下唇时,先在鼻尖的软骨处剪断,然后再用解剖刀剥离下唇,这时皮与肉体已分离,去掉皮内脂肪和贴在皮上的肌肉,均匀涂抹防腐剂,并在四肢骨骼上缠以少许棉花以代替原来的肌肉,再翻转鼠皮,呈皮朝外直筒状即可。
填充 削好1根比原尾椎骨稍细而又均匀光滑的竹的假尾椎骨或用铅丝紧缠棉花制成假尾,插入鼠的尾部末端,假尾要比原尾长一些,以达到腹腔开口处的1/2处为好,这样一方面可固定尾巴,也可支撑整个身体。然后将蓬松的棉花捏成前细后粗形状,用大镊子夹紧棉花的前端,从开口处紧插至头部,再在四肢和躯干部不足处,适当填上蓬松的棉花。这时,削制的尾椎骨应紧贴腹部压住棉花,使尾椎不至上翘。缝合切口时,要将标本摆正,针从里向外交叉缝制。
整形与固定 标本制做的好坏与整形关系很大。整形时,需将标本横放在桌面上,头部向左,将前肢往里缩,掌面朝下,后肢伸直,跖面朝上与尾平放,眼部用小镊子将棉花挑开,似微凸的眼球,毛要理齐,两耳要竖立,头部稍尖,臀部要拱起(图3-4)。标签系于右足,将标本置于固定板上,四肢用大头针固定,阴干后就制成了假剥制标本了。

② 生态标本 在博物馆、教学等单位,常将兽类标本制成生活时的姿态,做为科普用。剥制的方法基本与假剥制标本相同。只是在填装时还需用铅丝(大型动物用钢筋或钢板)支撑其肢体。所用的铅丝型号要根据动物本身的大小而定。在头部、四肢、尾部各用1根铅丝支撑。头部的铅丝先用棉花卷成与颈部原有肌肉粗细长短相同,一端固定在头骨上。也可将原头骨保留。另取铅丝1根由足底沿肢骨后侧插入肢内,外留一段做为固定用。穿入的铅丝沿肢骨弯曲,用线缚于骨骼上,四肢处仍需补充棉花以代替原来的肌肉。尾椎骨的制作不宜用竹子,而必须以铅丝方能捏成各种姿态。

(2)中型兽类标本制作 中型兽类一般泛指兔、旱獭、巨松鼠、鼬科各种,如黄鼬等,制作方法与小型兽类标本基本相同。这类标本由于体大,腹部开口处要稍大些,用竹丝等做填充物填充躯体时,需加一个竹棍,以便支撑身体。

(3)大型兽类标本制作 大型兽类泛指虎、豹、野猪、鹿类等,其制作方法一般有两种,即生态标本和不作假体填装而只保留皮张、头骨等,做为科研上分类鉴定用。以此类标本为例,制作时可从尾基部至吻端及四肢内侧大开口。但在处理带角的偶蹄类动物时,需在两角间及颈背开一“丫”字形口,沿角基周围切离皮肤;角形较大时还需在颈侧开刀,此外,四肢的蹄、爪均需留在皮上。

(4)液浸标本制作 对某些小型兽,一次性捕获较多(如蝙蝠、鼠类等),因野外工作条件无法一次制作完毕或因分类的目的标本干后收缩无法看清、因内部器官的研究需要等目的,为防止腐烂掉毛可使用此法。方法是从腹部开口露出内脏浸泡在75%酒精溶液中,或浸制在5~10%福尔马林溶液内。浸泡前,需将每个标本系上已编号的竹签,便于查阅数据。

(5)虫蚀法骨骼标本的制作 本法适于制作脊椎动物的各类骨骼标本。以兽类标本为例,过去常采取剥皮去掉内脏再用清水煮熟,用镊子剔去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制作,但费时费力而且易损伤标本从而影响标本的分类鉴定和收藏。近年来,国内采用鞘翅目昆虫—皮蠧幼虫嗜食肉类的习性来清除骨骼上附着的肌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① 形态与虫源 我们采用的皮蠧身体呈椭圆形,黑色或赤褐色,或具有花纹,身体长度在2~12毫米;幼虫身体分节,周身有长毛。皮蠧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它们不但喜食肉类,也咬书籍、衣服、生皮张、药材等。进行此法时,首先要采集和培殖虫群,采集皮蠧的时间最好是温暖的春夏季,这时可用带骨肉来招引,也可以到皮蠧经常活动的屠宰场、卖骨肉的摊头、畜产公司皮毛仓库采集。

② 培养 虫蚀方法将采集的皮蠧放进四周光滑的容器内,如长方形铁皮箱、大口的玻璃容器,容器的底面可以铺上一层棉花,如果容器较大,也可以在一定距离内加上一层大眼的隔板或铁丝网。为使容器内的空气流通皮蠧不易爬出,顶端开一窗口,上面盖细丝网罩即可。将野外捕获的动物或拟虫蚀的动物尸体剥皮去掉内脏清洗凉干,风干后放入容器内,这时容器的温度要保持在27~29℃,湿度不超过70%,为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可在容器内放进一个盛水的小碟,如温湿度适中,小型兽类的头骨仅需十几个小时即可清除干净,中型以上动物有时要2~3天。实施此法时要随时查看,以免虫蚀过度导致筋骨脱落。完全脱水的干标本,要放人水中浸泡,待肌肉松软晾干后再进行此法。虫蚀后的骨骼标本仍保留骨骼的原色,如不做为分类鉴定用,可用4%过氧化氢涂抹骨骼表面,即可获得洁白的标本。

③ 注意事项 皮蠧是一类重要害虫,饲养时要严防跑出来造成危害,虫数量过多或停止饲养时可用沸腾的开水浇烫或用火焚烧。

(6)蝙蝠标本的制作 根据用途制作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① 液浸标本 蝙蝠为群栖动物,有时一次性捕获较多,除部分制成标本外,其余的可存放在70%酒精溶液中。方法是在蝙蝠腹部剪一个缺口,其大小以使溶液浸入内脏为准。如搞科研,在液浸前还需将各种测量数据记录下来,再用绘图墨水或铅笔将标本编号写在竹杆上拴在左足(线要短,以免互相缠绕)放入容器。野外工作结束后,要尽快鉴定,以“种”为单位放人盛有70%酒精溶液的广口瓶内,瓶外尚需注明学名、产地和采集时间。

② 假剥制标本 利用此法可制成科研用标本。
剥皮 分为背剥与腹剥两种。由于背毛绒厚不易损伤标本分类,特征明显,故以背剥为好。具体操作方法如下。自背部距尾未端1~2厘米处入剪,沿背线剪至腰部,用刀柄轻轻将皮肉分离,至后肢用手捏住,在股骨和身体的连接处剪断,肌肉除尽,另一后肢也同样处理。*骨可从基部割下,当切断生殖器和直肠后,用镊子夹住尾基部,左手将尾椎拉出,然后将皮翻转,从胸部剥离皮肉,在上膊骨和肩胛骨处剪断,拉出并剃去筋肉;处理头部时,应用刀紧贴头骨依次切断耳根、眼缘、上下唇。最后为避免虫蛀在皮内各处均匀涂以砒霜。
填装 将毛朝外翻转,把上膊骨、前臂桡骨及后肢拉回原处,以剥好的竹棍或细铅丝代替尾椎。取一团比原体积大1倍的棉花,一端折迭成头骨状,用镊子夹住自背开口处向上推至吻端,再用余棉补于不足之处,此时假尾椎要放在棉花的上部。填满后缝合,吻部不用缝,只需将上唇拉下,遮住下唇即可。将毛理顺,腹部朝上进行初步整形。整形时胸部要比原形稍许丰满,腹部自然低平,其它部位按原形整理。
固定 蝙蝠标本的翼膜阴干后较脆易折,因此,须缝制在硬皮纸上,这样不仅不易变形,长期使用也不至损坏。方法是先取一张大于单边展翼标本的硬纸(马粪纸即可),将已整形的标本腹部朝上平放在纸上缝制。习惯上将右翼折迭,舒展左翼,一个定点一针(图3-5)。蝙蝠外部形态特征大都集中于头部,因此在缝制完毕后,需将耳部(包括耳屏)、鼻叶整理好,在阴干过程中,应小心地加以整形,使其在阴干后仍能保持原来形状。蝙蝠头骨也是分类鉴定必不可少的,可随同标本缝在纸上。

昆虫标本制作方法:

昆虫针的使用方法(一)

一般是将昆虫针直刺入虫体胸部的中央。为保证分类上的重要特征不被损伤,并使同一大类标本制作规格化,针叉甲虫时要避开胸部腹面的胸足基节窝,将针穿刺在右翅鞘的内前方,使针正好穿过右册中足和后足之间。蝽科等半翅目昆虫,虫针应穿插在小盾片略偏右方,这不但保护了小盾片的完整,也不会损坏胸部腹面的喙及喙槽。直翅目的昆虫,如蝗虫等,要将昆虫针插到前胸背板的后方,背中线偏右侧,这样不会破坏前胸背板及腹板上分类特征的完整性。膜翅目(蜜蜂蚂蚁等)及鳞

翅目(蝴蝶、蛾类)昆虫,是从中央插入,通过中足基节的中间穿出。
短针(二重针)的使用方法,是在一根长针上插上用硬白纸或透明胶片作成的长7.65毫米、宽1.8毫米的小三角纸(或一段长10毫米的火柴棍),再将00号短针刺在三角纸或火柴棍上(针尖向上),最后将昆虫标本插在短针上。这种方法是专门为制作微小昆虫设计的。

制作微小不需要展翅的昆虫标本还有一种方法,是把特制的小三角纸插在昆虫针上,然后在尖端粘上透明胶液,将虫体的右侧面粘在上面。

二浸制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
浸制昆虫标本保存的大部分是无翅亚纲中的原尾目、弹尾目、双尾目、缨尾目,以及蜻蜓目、蜉蝣目等等生活在水中的稚虫和完全变态昆虫的卵、幼虫、蛹等。为使虫体经浸泡后不致变形,采到后比较大的虫体首先要用开水去煮一下。煮的时间要看虫体的大小、老嫩以及种类而定,一般煮至虫体伸直稍硬即可。虫体较大皮肤厚的幼虫,煮5-10分钟才行,小的柔软的2-3分钟就够了。

未经煮过的幼虫浸在保存液中,往往要收缩改变大小和形状,

甚至使虫体变黑。因此,浸泡昆虫的幼期及其它必要标本时,这个步骤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条件有限,也可以使用开水热浴的方法,具体情况和泡方便面类似^0^
经过水煮或热浴的标本,立即投入保存液中保存。但较大的虫体或体内含水过多的种类,经过一段时间,要换液几次,才能长久保存,不然会因带入保存液的水分过多而使标本腐烂或污染。

三展示标本的制作方法
供展览用的昆虫标本,主要用于普及昆虫知识、教学及参观等使用。制作方法是将昆虫的标本,按照一生的发育次序,如卵、幼虫的不同龄、蛹、成虫等,艺术的安排在展览标本盒里。同时要将相关材料也放入盒中:被害植物的叶片、天敌、防治或利用的照片等等。使观众通过一盒展览标本就能了解一种昆虫一生的概貌,以及和环境、天敌的关系。制作展览盒中的成虫标本时,需要展翅的种类,则不需要用昆虫针刺穿固定。而是将标本背面向下,平放在整姿台上,用真尖钉住胸部

展翅整姿。干燥后将虫针拔下来,贴在展览盒适当的位置。幼虫、卵、蛹可以用吹胀法制作,也可以用浸制标本,不过要将之密封好。浸制标本制作方法特别之处如下:先将标本放入质地好的玻璃瓶中,在标本下衬托上棉花或各种颜色的泡沫塑料,使虫体不能在玻璃瓶中滚动然后用酒精喷灯或氧化喷火嘴,将玻璃开口的一端烧软,用镊子拉成极小的细口,用注射器将保存液注入,再用火烧软细口使其愈合。按照需要固定在展览盒中适当的位置。
也可以用玻璃装标本法,与展览盒相似,但不用棉花,在标本上下都用玻璃,由于篇幅问题不作介绍,如果需要,请与本站联系。

四有机玻璃包埋昆虫标本的方法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俗名有机玻璃),把昆虫标本包埋起来,作成一种类似人造琥珀的昆虫标本。优点是不怕虫蛀,不生酶和避免损坏的优点,由于透明度强,便于观察,作为展览、教学材料尤为适宜。

材料及工具:
制作有机玻璃包埋的原材料,是从化工原料商店买来的生、熟单体。⑴生单体,是未经过聚合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无色透

明的液体,在包埋标本时起溶剂的作用。⑵熟单体,是经过聚合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无色透明的粘稠状液体,只有在5摄氏度的低温下才能保持原来的性状,在高温下即聚合硬化。因此,生、熟单体应盛于大型玻璃塞广口瓶中,放在冰箱中保存;为应用时方便和避免处置不当浪费的材料,可用两个50毫升的小广口瓶,倒取部分单体以便随时应用。
准备包埋的昆虫标本:

最好选择肢体完整,色泽鲜艳,外表皮比较坚硬些的如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膜翅目等以及鳞翅目的成虫,较大昆虫的内部器官及各种昆虫的幼体也可用来包埋,只是由于含水量多,需要的手续比较复杂。无论包埋哪种昆虫,都要事先做好整姿及清洁工作,以便提高清晰美观度。

制模:

用具是玻璃板(垫底)和载玻片(围边)。制模取决于包埋标本的有机玻璃外部形状:方形、长方形、菱形(如果制作成圆形,也可选用质量较好的不同大小的平底玻璃皿,作为模具)。决定好模具的形状后,先将所需的玻璃模具擦洗干净,而且要反复检查,表面已经有伤痕或起毛的便不能用,以避免脱模时发生困难或制作出来的标本埋块表面不平整。制模时,先在玻璃板下垫一块方格纸,以便用载玻片围出另人满意的形状。然后用镊子蘸少许熟单体滴在载玻片的接缝处的上方使其沿切缝外方自行下流将缝粘合,这样的粘合处理方法要经过两次进行。随后放置在40摄氏度的温箱中约半小时,使熟单体聚合硬化。

模具制好后,即可注入4-5毫米的熟单体(不能过厚,以免接缝处的黏着部溶解,如有气泡用解剖针将其刺破)。在放入40摄氏度温香中12小时使其聚合硬化,作为固定层。如是注入几次,使硬化后的单体厚度不少于3毫米。为了标记所包埋昆虫的名称,在第二次注入熟单体前,将在生单体中浸泡过的,用绘图墨水清晰书写的标签放入,使其溶于熟单体中。摆放的姿势因情况而定。

包埋:

先将经过整资的干燥昆虫标本,浸在生单体中约一小时,使虫体完全浸透。这时便在预先制好的模具中注入熟单体,但这一次的量决不能超过虫体厚度的一半,以免放入标本后虫体漂移位置。然后从生单体中取出标本,使虫体背面向下,放在模具中的熟单体上。用镊子或解剖针调整标本的位置,待稳定后,移到有玻璃盖的盒中,避免灰尘以便日后观察。这样聚合虽然时间较长,但不易产生气泡。2日后用解剖针试探,当熟单体已聚合成半固体状态尚未完全硬化之前,便可再加入5毫米的熟单体。以后每隔1-2日按上述方法检查再加入熟单体。但以后的注入最好从模具的一端注入,以免不规则的注入相互挤压产生不易排出的气体。

脱模整形:

脱模后,可用剪刀、钢挫、磨石等修整,尤其是最后聚合的部分。修整后,有些部分会失去光泽,可用布*抛光机进行抛光。

昆虫标本上的标签,是一个标本上最原始的记录,相当于单页户口本。制作好的标本要及时插上标签。 ================
返回

初做好的标本,就要立即插上两个标签(有1.5厘米长1.0厘米宽的黑框):上面一个标签写有采集地点,海拔高度,采集时间;下面一个写上寄主或采集方法、环境,采集人姓名。经过研究查对已经有学名的和经过系统研究起出中文名字的昆虫标本,下面要再加上写有中名、学名及鉴定人姓名的第三个标签。经过研究,前人还未发现的新种,在标本下还要加上新种或新亚种标签。
新种标签用三种不同的颜色来代表等级,在新种标本中选取最典型的一个,定为正模标本,下面用红色标签;在选与正模标本完全相同但性别不同的一个,作为配模标本,用兰色标签;其余的,作为副模,标签应该是黄色的。

标签要用绘图墨水写清楚,防止日久褪色或不易识别。浸泡在标本瓶中的更要小心。

D. 小型鸟类的干制标本的制作步骤 很急

最好做成冻干标本。
步骤:从腹部开口,去掉内脏,用浸有福尔马林的棉球填充腹腔以防止干燥过程中腹部塌陷;
将标本整形后放入冰箱速冻一周,为避免串味,标本最好用塑料密封盒盛放;
取出冻干标本,从眼眶挖出眼球,用棉花塞入眼睛,在标本胸部、颅骨、腹腔注射酒精或福尔马林后继续冰冻一周直至标本完全干透;
羽毛不需要专门的防腐,只要密封保管就不会有问题,如果浸泡防腐会破坏鸟类羽毛外观!
专业的冻干标本需要速冻和梯级真空抽湿,家庭条件很难满足那样的要求,用冰箱速冻,手纸包裹标本吸湿也能做到较好效果。
冻干标本不要放在完全开放的空间里保存,与别的标本相比,它们比较容易招致虫蛀。

E. 动物标本是怎样制成的

1.动物干制标本制作 [1]昆虫成虫标本的制作方法 制作昆虫标本前应先将昆虫处死,简单的处死方法是用乙醚熏或向体内注射甲醛。 (1)针插法 这是固定昆虫的一种最简单实用的方法。用昆虫针将昆虫插在插针板上来整形,晾干制成标本。插针板用质地疏松的薄板做成。插针的位置,随昆虫的大小和种类而不同。然后用镊子将触角、足和翅的姿态纠正好,分别用大头针固定。 (2)展翅法 制作鳞翅目和蜻蜒目等成虫时要用展翅法。 a.简易展翅板的制作:将厚2cm以上的泡沫塑料板裁成长约33cm,宽约10cm的长方块。在板的中间按所采昆虫身体的大小挖出一条槽,使昆虫胸腹部正好放在里面。 b.展翅槽 取蛾、蝶时不能触及翅的正面,防止掉鳞片。用昆虫针或大头针在虫体胸部背面正中处垂直插入,上方留出约0.7cm,然后将针插在展翅板槽的中间,使头、胸腹部正好位于槽内,翅的基部与展翅板上面一样高。用镊子轻夹蝶翅,使翅向左右展开,前翅轻缓向头前方向拉伸,使前翅后缘与同侧展翅板边呈垂直状。此时用一组纸条将前翅压好,并在翅近前缘、后缘处各插上一个大头针,使前翅固定(注意大头针不要插在翅上)。前翅固定后,用镊子夹取后翅,缓缓移动,使后翅前缘与前翅后缘相接处略呈平行,并用纸条固定,置通风处阴干。 有些昆虫如蛾类(包括蛹)、螳螂、蝗虫等腹部胀大、饱满,制成的标本干燥、缩瘪后极易发霉变质。可在这些昆虫的腹部用剪刀剪开一个口,用镊子取出内脏,用药棉将内壁擦拭干净,用药棉捏成跟腹部相似的棉球,蘸上樟脑粉,塞进腹部内,用镊子将腹腔壁切口合拢。然后将昆虫放在插针板上,用昆虫针插入胸部,并整理好触角和脚的姿势,干燥后即可。 蜻蜒目昆虫腹部长而腹腔壁薄,制成标本后易断裂,所以要用细竹丝从蜻蜒的尾尖插入,穿过腹部和胸部,一直穿到头部,然后剪去尾尖露出的竹丝。这样处理的蜻蜒就挺直坚硬。 (3)胶粘法 小型昆虫如蚊、家蝇、蚜虫等不能插针,可用昆虫针尖沾少量聚醋酸乙烯胶,零星涂在台纸的中央。用镊子轻轻夹住昆虫,粘在台纸上,用针整理触角、足和翅。再用昆虫针将昆虫同台纸一起固定在木板上。制成标本后,在台纸边缘上撒上樟脑粉,阴干。 [2]无脊椎动物干制标本制作 (1)海星标本的干制 海星由海中采集后,要放在有海水的桶中。首先用泻盐(MgSO4)进行麻醉,一般是把泻盐未放在水面上。经过麻醉后的海星放入福尔马林里杀死。1—2小时后从福尔马林内取出,使它腹面朝上,放在烈日下曝晒4—5小时,等略微干燥后,再翻过来晒背面。这样连晒几天,直到干透,或用红外线烘箱烘干。在玻面纸盒的底部撒上些樟脑粉,然后铺垫药棉,再放入干的海星,在盒旁贴上标签,盖好盒盖。 (2)贝壳标本的干制 将腹足纲、瓣腮纲等软体动物材料采回后,放在沸水里约6分钟。取出材料,用针或钩针拉出壳内的肉。如果有部分肉残留,材料再浸在沸水里5—6分钟,用手振动,使残肉同水一同由壳内流出,如果残肉再不出来,要换水反复多浸几次。要使贝壳壳面光泽,可以将贝壳在温热的4—5%稀盐酸里浸泡几分钟,然后取出用水冲洗擦干净,揩上一层光蜡。淡水贝壳不能用以上方法,应该将材料在3—5%氢氧化钾溶液里浸泡十几分钟。最后贴上序号,编好说明。 (3)蟹标本的干制 先挖蟹肉,将头、胸甲脱开,用一头扁形的铁丝挖去体内的肉,再挖净螯足和步足的肉。然后在蟹的螯足和步足内穿入18或20号铅丝,将丝的一端通入肢尖处,另一端集中在胸腹部缠绕扎牢,再由腹部穿出两根铅丝,作为支撑架,固定在底盘上。将穿入铅丝的蟹放在解剖板上,用大头针固定步足。然后用毛笔涂上福尔马林,用注射器向肢间注入少量16%甲醛防腐。将标本阴干,最后用乳白胶粘上头胸甲后,按身体颜色用油画颜料将标本上色。 2.动物浸制标本制作 [1]整体浸制标本 整体浸制标本的制作过程是:选择材料,处死,整理姿态,防腐固定,装瓶保存,编号,记录和粘贴标签等。方法简便,容易制作。 (1)选择材料 应选择大小适中的动物个体。鱼类尽可能选新鲜的,保持鳍、鳞等的完整。两栖、爬行动物活体应装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放入浸有乙醚的棉球使其麻醉致死。 (2)整理姿态 待动物麻醉至死后取出,用清水冲洗体表的粘液,然后进行编号,登记和记录,并将标签系好。随即在腹腔内注入适量福尔马林以固定内脏器官,鱼类将背鳍、胸鳍和尾鳍适当展开,用回形针将塑料薄片或厚纸片与鱼鳍夹在一起,使其展开呈生活状态。两栖类整理成生活时的匍匐姿态。并将指、趾展开。整理两栖类时,先用镊子将一团脱脂棉塞入口腔,使其张开,以便观察牙齿。将其身体盘成螺旋状,使其头部在上,或者将其折成“S”形,龟和晰蜴的四肢,应用大头针固定在腊盘上。 (3)固定保存 用福尔马林浸泡固定体内组织。待固定好后,再将标本用白线固定在大小适宜的玻璃片上,放入适当的标本瓶中,加入福尔马林浸泡保存。 [2]动物各系统标本浸制 系统标本浸制的关键是需浸制系统的解剖和处理,下面以家兔的生殖系统标本浸制为例介绍具体制作方法。 (1)取材 选择成年的雌、雄家兔,割断颈动脉,放血杀死。 (2)解剖 将剥去皮的家兔冲洗干净,放在解剖板或盘上,剖开腹部。除去骨盆肌更好地露出耻骨和坐骨。用骨钳在耻骨、坐骨全长的中心将其切断,取出排泄生殖系统。取出后所剩头、胸部材料不要弃掉,可以制作呼吸系统标本。 雌兔的生殖系统:卵巢一对,呈扁椭圆形,由特别的系膜挂在腹腔背面的两侧。输卵管是挂在系膜上的一对弯曲细管,前端成漏斗状,跟腹腔相通。每一根输卵管的后端扩大而成子宫。左右两侧子宫融合于阴道。生殖孔是宽阔的纵裂隙,以阴唇为周界,所以要切去周围少量体壁,才能取出全部泄殖系统。 雄兔的生殖系统:睾丸一对,白色,呈卵圆形,每一个睾丸的背侧有附睾。输精管是细长的管道,从睾丸发出,经过腹股沟管进入腹腔,开口于尿道,尿道在耻骨联合背侧进入阴茎。尿道的背侧还有精囊腺和前列腺。阴茎由两个海绵体组成。除去海绵体周围的体壁,就能取出全部泄殖系统。 (3)定形 插入标本瓶内玻璃片的阔度,将取出的雌、雄生殖系统依次排列在解剖板上。用福尔马林液浸泡。 (4)修整保存 将标本用水漂洗,放在解剖板上剪去多余组织。固定在玻璃片上、装瓶,同前。

F. 昆虫如何快速的风干制成标本

干制后的成虫标本除垫棉装盒保存外,一般都是插针存放。 (一)昆虫针 主要是对虫体和标签起支持和固定作用。目前市售的昆虫针是用优质不锈钢丝制成。针的顶端以铜丝制成的小针帽,便于手摇移动标本。按针的长短、粗细,昆虫针有数种型号,可根据虫体大小分别选用。 通用的昆虫针有七种,即00、0、1、2、3、4、5号。0至5号针的长度为39毫米,0号针最细,直径0.3毫米,每增加一号其直径增粗0.1毫米。另外还有一种没有针帽很细的短针为00号针,是把0号针自尖端向上1/3处剪断即成00号短针,可用来制作微小型昆虫标本,把它插在小木块或小纸卡片上,故又名二重针。
昆虫种类不一,插针位置也有所不同,主要是避免针孔位置不当而损伤了虫体中间部分的特征而影响分类鉴定。插针时,务使昆虫针与虫体成90°角,避免插斜而造成标本前后、左右倾斜,定要垂直插下。 已插针的标本,要进一步调理虫体在针上的位置,并使附插标签各就各位,做到层次分明,规格一致,便于移动,利于观察。插针时如虫位过高,即针帽至虫体距离过短,手指移动标本时极易触伤虫体;虫位过低又影响下面所附插的小标签。所以,必须使虫体与针帽距离适当,又和下面附插的小标签保持适当距离

鳞翅目成虫通常是用插针展翅法制成标本。主要工具是展翅板。 展翅板是选用质量轻软的木板制作,尺寸可按图式比例制作。也可把展翅板做成固定式,需多做几种沟槽宽窄不一的,以便根据虫体大小分别选用。 展翅的操作步骤: 调整工具 使用移动式展翅板展翅时,需先根据虫体(头、胸、腹)的粗细移动板面,使虫体正好纳入槽内,以左右两侧不触及板体为准,然后拧紧旋钮。 放虫入槽 把已插针的虫体放进沟槽插在底板上(底板上粘一条软木板,易于插针)。用小镊子调理虫体,使体背与沟槽口面相齐。 挑翅固定 虫体在沟内固定后,先展左侧前后翅,再展右侧前后翅;同侧前后翅先展前翅,再展后翅。先用纸条在前翅基部附近把虫翅压在板面上,纸条上端用大头针固定在翅前方稍远一点的位置上,左手拉住纸条向下轻压,右手用解剖针(或大头针)向前轻挑前翅前缘与虫体体轴垂直,再稍向前挑一点,以待虫翅干燥后回缩时,正好与体轴相垂直。 然后把左侧触角沿前缘平行地压在纸条下面;紧接着挑展后翅,在不掩盖后翅前缘附近的主要斑纹特征的情况下,把后翅前缘挑在前翅内缘的下面,并拉紧纸条,平压后翅的翅面上,用大头针固定纸条下端。同上法再展右侧前后翅。为了稳固翅位,保持翅面平整,在左右两对翅的外缘附近,再各加压一纸条。
在教学中蝶蛾类插针标本,常因经常取放、传递观察颇易损伤,同时又鉴于蝶蛾类昆虫主要特征又多取决于翅面,因此用透明胶带粘贴双翅制成贴翅标本,在教学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贴翅标本的制作方法不一 ,现将一种单面贴翅法简介如下。(以菜粉蝶为例) (一) 先根据翅面大小,选用适宽的透明胶带和与翅面主色近似的一小块电光纸。 (二) 用小镊子分别从翅基部取下四翅。 (三) 任取一翅,翅面朝上放在电光纸上,用胶带盖贴。盖贴时先把胶带一端粘在翅前方的电光纸上,然后向下徐徐把胶带拉平,先贴住翅缘,再盖贴翅面。最后粘贴在翅面下的电光纸上;把胶带剪断。依上法把四翅一一用胶带贴妥。 (四) 用小圆头镊子尖,沿翅边周围加压,使翅边的胶带牢固地粘在电光纸上。(五) 把已压边的四翅,一一沿翅边剪下。剪边时最好用小弯头剪刀便于弯转剪边。剪边要宽窄适度,过宽则会失真,过窄则胶带和纸边不易粘牢。 (六) 把已剪好的四翅,按展翅位置用胶水粘贴在一张大小适中的卡片纸上,再把触角粘妥。 (七) 在卡片的下方,注明标本名称、分类位置等,贴翅标本即已制成。

制作贴翅标本除上法外,还有如下一些制作方法: 1. 将透明胶带依翅体大小剪下一段,胶面朝上平展在玻璃板上,把已取下的四翅,翅面朝向胶面,按照生态姿势放在胶面上,再把触角粘在适当位置上,在翅下方粘上小标签(字面朝下),最后盖上一张大小适当的卡片纸(或其他衬纸)压平即可。置放虫翅和触角时,需按生态姿势,预先设计好各自的适当粘着位置,只能一次放妥,否则翅面、触角一经置放,即被粘住,不能再次调理。 2. 将四翅的翅面,先按生态姿势摆在卡纸(或其他衬纸)上,再放上触角,加上小标签;然后盖以透明胶带。操作时为防止翅和触角移动错位,可在翅基和触角两端各点上一点微量胶水,暂时固定。盖压胶带时,先将胶带的一端固定,然后慢慢拉压胶带,随拉随向下压盖虫翅,要稳拉、拉平,防止发生皱褶或气泡,也必须一次拉压严紧。 贴翅标本是以观察虫翅形态特征为主的一种识别措施,至于虫体的其他部分,如头、胸、腹、及其附肢,也是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因此贴翅标本多用一般标本来制作,珍稀些的蝶蛾类,仍是以整体插阵保存为好。

G. 老鹰标本怎么风干

自然风干
先从胸部剥离皮张,因为腹部皮太薄,只保存足及头,翅前面的部分保存不剥离。把剥好的皮用去脂剂泡半小时或1小时,用清水反复清洗后用电吹风吹干羽毛,皮保持湿度,在内皮部分用自喷杀虫剂喷一下,就可用于填充标本了
填充前取三节铁丝,他别从头至尾;左脚到右翅;右脚到左翅穿过,在腹部把三根铁丝固定在一起。内面填充物可以是棉花,塑料等,填充好后缝合,整理形状。最后用电吹风尽量吹干或放在能风的地方使它尽快干燥国。

H. 谁知道动物标本怎么做

动物骨骼标本制作 骨骼是指支持动物和人的体形,保护内部器官,供肌肉附着,作为肌肉运动杠杆的支架。骨骼标本是供研究骨骼系统用的。一般将骨骼经过剔肉、脱脂、漂白,并按照动物的自然状态、位置串连安装成整体的骨骼标本。 (一)准备工作 1.使用工具 解剖刀:用来剥皮和剔肉。 剪刀:用来剪除肌肉和软组织。 镊子:用来夹取细骨和串装骨骼。 钢丝钳、钻子:用来串装骨骼。 漂骨骼缸:用来浸泡骨骼。小型动物的骨骼可用标本瓶或广口瓶替代。 镀铬的夹钳:用来捞取骨骼。 尼龙线:串装时用来缚扎骨骼。 骨骼玻璃盒:用来盛放骨骼。 2.化工用品 氢氧化钠(烧碱):有强腐蚀性,用作腐蚀附在骨骼上的肌肉。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处理时要特别小心。 过氧化氢(双氧水)或漂白粉:作为漂白剂。 汽油:用作脱脂剂。 乳胶:用来粘连骨骼。 (二)制做 制做骨骼标本前,应先熟悉此种动物的骨骼位置和形态,以免在制做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此处,我们以家猫为例介绍制做方法。 1.处死 制做骨骼标本,要挑选口齿完整、新鲜的成猫。猫性较凶猛,不容易接近,可以将盛猫的捕笼放入密闭容器内,用乙醚或氯仿麻醉致死。也可将猫用水淹死。 2.剥皮 将刚杀死约5分钟左右的猫,切断颈动脉放血,然后用水冲洗身上的污物和血渍,再进行剥皮。从胸部中线剖开皮,直剖到肛门前为止,再切开口腔上下颌粘膜。剥时,先从腹剖渐向背部剥离,剥到后肢,切断股关节,在尾骨处切断尾部。剥到前肢切断肩关节。剥皮后,再沿腹部正中线剪开体壁,挖去全部内脏,然后用水冲洗干净。 3.剔肉 天热时如果剔肉工作当天不能完成,需要冷藏。如果没有冷藏设备,最好在上午就开始剔肉,先剔去骨骼上大块肌肉,然后浸入配好的0.4~0.8%氢氧化钠溶液内过夜。第二天洗去烧碱残液后再剔碎肉。先剔躯干肉。用解剖刀尖先从背部脊椎开始,顺着从颈椎到尾椎,将背部肌肉翻起,露出脊椎骨,然后用左手拉着背部翻起的肌肉,右手握解剖刀,刀口贴着脊椎骨将肌肉和骨骼分离。以连着整块肌肉从背面向着腹面割离比较顺利,而且留附在骨骼上的碎肉也少。剔出连着的大部分脊柱上的肌肉后,再剔肋骨,顺着一排的肋骨向胸部剔离肌肉,剔到肋软骨时,小心不要割断软骨,并且要注意最末一对肋骨,猫是十三对剔到胸骨时要注意胸骨最末一节的剑状软骨。然后剔除肋骨和肋骨之间的肌肉,再除掉腰带上的肌肉。 其次剔前肢骨肌肉。先在肩胛骨的肩峰突和胸骨柄处取下锁骨,剔去锁骨上的肌肉,放入盛有0.4~0.6%过氧化钠溶液的小瓶内,浸到骨上的碎腐肉透明时即可剔除腐肉,将锁骨晒干。剔去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腕骨和掌骨上的肌肉。剔时将前肢平放在台板上,用解剖刀割离前肢肌肉,割到骨骼时用刀尖贴着骨骼割离。剔到腕掌骨处,用锋利剪刀剪净腕骨、掌骨和指骨上的肌肉。剔净的肩胛骨、肱骨、桡骨、腕骨和掌骨都有关节韧带连着,注意不要剔除关节韧带。再剔后肢骨肌肉。将后肢平放在台板上,用解剖刀顺着大腿,经膝盖,直到小腿下部,剖开后肢的肌肉,露出骨骼,将解剖刀尖贴着骨骼,割离整段后肢肌肉,取下膝盖骨,放入浸有锁骨的瓶内和锁骨一起浸漂。剔净的后肢骨骼只有关节韧带连着。然后剔除头骨肌肉。小心切开舌根和咽部的肌肉,取出舌骨,在舌骨上剔净肌肉,也放入浸锁骨的瓶内,挖掉眼球,剔净头骨上的肌肉,卸下下颌骨,用白线将下颌骨缚在颧骨上,以防下颌骨散落。用水冲掉颅腔内的脑。最后将尾椎骨上的肌肉剔 1.插入的搓筋2.钻到骨髓腔 3.用尼龙线将上肱骨和尺骨的鹰嘴凹面扎牢 4.去骨髓 四肢骨的骨髓藏在密封的骨髓腔内。要清除骨髓,必须在骨上钻洞(用简单实用的自制骨钻钻洞)。要用较粗的钻头钻洞,这些钻穿的洞还可认作为骨骼串装时穿入搓筋用,但不能钻穿,只要钻到骨髓腔就成。将注射器针头分别插入钻好的洞内,开启水龙头冲掉骨髓腔内的骨髓,再冲掉脊柱椎管内的脊髓。 5.腐蚀 腐蚀时用0.4~0.8%的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将骨骼全部浸没在溶液里,调换三次浸液,第一次浸24小时左右,第二次浸48小时左右,最后一次浸7天左右。每次调换新液时必须倒掉残液,并剔除附在骨骼上的透明碎肉。最后取出骨骼,用清水冲洗,并剔去还未除净的细腐肉。倒掉残液,用清水将盛器冲洗干净。 将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的骨骼浸没在0.4~0.6%的过氧化钠溶液里8~12天,并调换新液三次,直到骨骼显露出淡黄色为止。取出骨骼,用水冲洗,再清除骨骼上未除净的腐肉。然后用夹钳将骨骼夹入2%热漂白粉溶液中,并用牙刷刷去附在骨骼上的剩留碎肉。然后将骨骼放在阳光下晒干。取干燥骨浸在汽油里脱脂7~10天。 6.漂白 将脱脂的骨骼浸入4%过氧化氢中漂5~6天。等骨骼洁白时就可取出。 7.串装 准备一块玻璃板或较平滑的木板作为垫板,一块阔10~15厘米、长20~25厘米的较平滑的木板作为搓板。将桑皮纸剪成阔1~1.5厘米的长条,数量多少按所制骨骼而定,边上涂浆糊,以螺纹形卷在16和18号铅丝上(16号铅丝穿入脊柱椎管骨内,长度从头骨鼻部开始一直到尾部上,18号铅丝穿入前后肢内),用搓板将铅丝和桑皮纸压在台板上搓卷。等搓筋干后再在筋外涂一层白漆,就成为串装骨骼用的搓筋。 将搓筋从寰椎开始穿入椎管内,从荐椎通出,弯成脊柱形状。用洁净的白卡纸或薄塑料硬片卷成圆锯状,塞入肋骨内,并拨正肋骨,用大头针将肋软骨固定在圆锥卡纸上。然后跟四肢骨、头骨、尾椎骨一并挂起来晒干。骨骼晒干后,剪去附在骨骼上多余的腱和干缩的软组织。如果脊柱或肋骨的姿态不合理想,可以用热水浸软后纠正姿势。按序号配齐全套骨骼。在骨盆的髋臼中央钻穿两个小洞,使搓筋能穿过。将后肢骨骼拆开成股骨段,膝盖骨上钻好洞,用搓筋沾些快于胶水,插入膝盖骨内,搓筋的另一端露在膝盖骨外约3~4厘米,作为塞入胫骨内用。在股骨半球形股骨头的内侧,用凿子挖成能嵌入搓筋的凹槽,利用股骨、胫骨和跟骨上所钻的洞,穿入搓筋,将后肢骨串连好。将串好的左面后肢骨露出的一半搓筋穿过骨盆的髋臼洞,再用同样方法串装右面的后肢骨。将肩胛骨连有前肢骨的骨骼,拆开分成肩胛骨段、肱骨段和尺、桡、手骨段三段。在肩胛骨节窝上钻一个洞,深约1~1.5厘米,再在肱骨的圆形头上也钻一个洞,深约3~4厘米,用搓筋的两端沾上快干胶水,分别插入肩胛骨和肱骨内,使两骨连接牢固,并将肩胛骨和肱骨的弯势扭好。在月骨和舟骨间钻一洞,一直钻到桡骨,深达2~3厘米,将沾有胶水的搓筋插入,另一端搓筋露在手骨掌面外约8~10厘米,备作塞入底板,支持骨骼用。用同样方法串好另一侧前肢骨。 8.上盒 将串接好的各部分骨骼按次序置入底板上,用尼龙线和螺丝钉固定、连接,然后插入玻璃盒中。 (三)保存 在观察骨骼标本后,最好立即将固定骨骼标本的底板,插入骨骼盒中。不要剧烈震动和撞击骨骼标本,以防细小骨骼断裂和脱胶。不能把标本置于阳光直射的地方,以防骨骼日久发黄和玻璃盒油漆褪色。也不能将标本放在潮湿的地方,避免脱胶。 小型脊椎动物透明骨骼标本的制作 脊椎动物的骨骼是包裹在皮肤和肌肉中的,不能直接观察到。假如设法除去它们的皮肤,用药物使肌肉变得透明,那么,这些小动物的骨骼,就能完整地显示出来,并且保持它的自然状态。如果再用药物使它们的骨骼染上颜色,效果更佳。 材料器具 小型脊椎动物如鱼、蛙、小白鼠;解剖器,标本瓶,玻璃片,注射器,绳;95%乙醇,氢氧化钾溶液,茜素红,甲醛,过氧化氢溶液,纯甘油,水合氯醛,冰乙酸,阿利新蓝-8GX,胰蛋白酶,硼砂溶液,麝香草酚,清水,重铬酸钾溶液,染色液,褪色液,稀过氧化氢溶液,染色原液,软骨染色液,硬骨染色液,胰蛋白酶混合液。 步骤 1.取材 新鲜的小型脊椎动物,如鱼、蛙等,长度在10~20厘米,以活体为好。 2.固定 材料洗干净。如果是鱼,应该先去鳞,再洗净。然后,放入95%乙醇中固定1~2天。如果材料已经用5~10%甲醛液保存过,则要用清水漂洗后再浸在95%乙醇中,使它充分固定。 3.去皮 用解剖器剥去小动物的外皮。 4.脱脂 把去皮后的标本用绳缚在玻璃片上,整理好姿势,浸在3%重铬酸钾溶液中几天,除去材料表面的脏物和脂肪粒块。当溶液变混浊时,更换新液,直到溶液不混浊为止。取出标本,用清水洗干净,再浸入95%乙醇中脱脂一周左右。 5.透明 标本转入20%氢氧化钾溶液中。一周左右,见肌肉呈半透明状态,里面骨骼隐约可见,即终止透明。 6.染色 把透明后的标本浸入0.01%茜素红染液中2~3天,到骨骼染上红色为止。 7.褪色 先把标本放入2%氢氧化钾溶液中浸1天,然后转入褪色液中10天左右,到肌肉上的颜色褪至淡粉红为止。 8.漂白 用稀过氧化氢溶液,浸至肌肉完全透明,骨骼呈紫红色为止。 9.保存 先用注射器抽去标本内的气泡,再放入纯甘油中保存。

采纳哦

I. 制作动物标本剩下的肉是怎么处理的

首先,那些被制作的动物都是一些因故死亡的动物,并不是活生生的,那些剩下来的肉,有些肉最后是被吃掉了,这些肉如果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就会拿来吃,也算是回收利用了,而且在那些专业人员来看,吃这些肉其实并不算特别,都是很常见的。

而对于那些国家级保护动物来说就不一样了,吃那些动物是要受到处罚的,而那些肉一般会用大量的防腐剂处理,所以就算法律允许,也是不可以吃的。这些肉会小心的处理好,可以做成肌肉标本(例如那些赤红色的肌肉标本)还有的肉破损严重,就会妥善处理然后丢弃。

总之,动物标本剩下的肉,一定会妥善处理,一个动物标本就是一个动物的生命,而动物的标本也帮助了动物在它最后的时候展现了它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知道生命的精彩,也为我们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尊重它们,也同时保护好它们的同伴。

J. 蛇死去以后怎么做成标本

动物骨骼标本的制作方法有多种,但大多数都费时费力,对制作者有很高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处理小型动物骨骼。虫蚀法是一种比较简便有效的制作骨骼标本的方法。以往的专业书籍虽然有所提及,但未见详细论述。本人结合实践将该方法整理如下:(1)材料:黄粉虫(面包虫)、钢丝钳、玻璃容器、细铜丝、万能胶、标本台板。(2)药剂:漂白剂、脱脂溶剂。(3)制作过程:① 侵蚀:将动物尸体放人盛有黄粉虫的容器中。虫的重量基本和动物尸体等重。为了加速虫蚀速度,温度应维持在10℃ 一30℃ 。黄粉虫喜干燥,湿度大会引起虫的大量死亡,所以需保持环境干燥、通风。每天注意观察,将动物尸体翻动,让各部分软组织都能被侵蚀干净。②脱脂:将侵蚀干净的骨骼放人汽油或二甲苯,一周内就可达到脱脂目的。③ 漂白:把骨骼放人1% 的过氧化钠溶液中2—3天,至骨骼洁白后取出即可;用过氧化氢漂白时,一般用3% ~30%浓度,到骨骼洁白即可取出。④ 整形装架:根据骨骼大小可选用铜丝支架或者直接用万能胶粘合. 蛇类标本多为浸制和干制,浸制标本由于药液的浸泡,标本缸的限制,易失去自然色,在教学中直观性较差。干制标本经药液防腐处理、风干后蛇体严重干缩,同样会失去形状和颜色。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利用他人食肉的蛇和部分餐馆蛇类下脚料(带头的蛇皮),作了一些剥制尝试。

阅读全文

与如何风干动物做标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9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6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1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