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只鸡长大要多少时间
1、鸡一般最长存活13年(饲养环境)。
2、蛋鸡:一般在110天左右开产(工厂化养殖),到72周淘汰、淘汰时体重为2千克左右。
(1)动物生长需要多久扩展阅读
营养价值
鸡肉味道鲜美且有营养。鸡的营养物质大部分为蛋白质和脂肪,但鸡肉中欠缺钙、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粗纤维,如果长期将鸡肉当做主食食用且不摄入其他瓜果蔬菜及粮食易导致身体亚健康。
科学调查认为,鸡肉食用量对人体,尤其是老年人、女性的健康有重大影响。
营养学家指出,由于人们一天中会食用各种食物,平均起来,鸡肉中的胆固醇含量最高。胆固醇会极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几率,如果老年人、女性每天都吃鸡肉,那么势必会有多余的胆固醇存积在体内,这不但不利于健康,也会增加心脏病、脑血栓诱发的几率。
另外某些不法商贩在鸡饲料中添加激素,导致鸡肉中激素残留,也会影响人体健康。
孕妇食用了含有激素的鸡,会导致回奶、过度肥胖;未成年人还会导致性早熟。
参考资料 网络-鸡
Ⅱ 猪的生长周期一般是多长时间
母猪8个月大可配种,经过4个月妊娠期分娩得到仔猪,仔猪经过180天左右长成商品猪出栏。其中仔猪0-35天称为“哺乳仔猪”,体重达到7Kg。36-70天称为“断奶仔猪”,体重达到20Kg。71-110天称为“生长猪”,体重达到60Kg,日增重600-700g。111-150天,体重达到100Kg,日增重800-900g。180天体重达到110Kg。
猪是一种杂食类哺乳动物,身体肥壮,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较长,性格温驯,适应力强,繁殖快。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人类蓄养家猪的历史相当悠久,不过至16世纪才广为世界所知,中国饲养的猪即是人类最早驯养的猪的直系后代。
(2)动物生长需要多久扩展阅读:
1、进猪前准备。生长猪肥育舍在转入断奶仔猪的前1周,要检查维修圈舍设备,并清扫圈舍,然后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他消毒药消毒。
2、饲养。断奶幼猪入舍后,采用生干粉料或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肥育前期,日喂3~4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肥育后期,日喂2~3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
3、管理。断奶幼猪转入生长猪肥育舍,按猪的品种、体重、体质强弱等相近的原则组群,每群10~20头。断奶幼猪转入生长猪肥育舍后,舍内温度控制在21~16℃,相对湿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每天清扫圈舍和除粪2次,每周舍内通道用2%火碱溶液或其他消毒药消毒1次。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当肥猪体重达90~100公斤时出栏。
Ⅲ 狗得生长期为多久
狗的生长期为2年左右
科学家研究哺乳动物时发现,其最高寿命相当于生长期的5-7倍。例如,狗的生长期为2年,寿命约为10-14年;马的生长期为5年,其寿命为30-40年。人也是哺乳动物,生长期为20~25年,自然寿命则应为100-175岁。另外研究还发现,细胞分裂的次数、周期,与寿命是相关的,可用细胞分裂次数乘以分裂周期,求得每种动物的寿命。如小白鼠的细胞约分裂12次,分裂周期为0.25年,其寿命为3年。而组成人体的细胞大约分裂50次,每次分裂周期为2.4年,故人的寿命约为120岁。
Ⅳ 黄牛的生长周期是多少天从满月到成熟期。
正常情况下黄牛的生长周期是11个月到1年左右,黄牛属于中国固有的普通牛种。黄牛以其体体质粗壮、结构紧凑、肌肉发达、四肢强健、蹄质坚实,耐粗饲、宜管理而被广大养殖户所选择,经养殖后的良种黄牛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情温顺、适应性好、遗传性稳定、肉质好等优良特点。
黄牛适应能力强,耐粗饲,放牧性能好,在炎热季节不惧日光照射,不怕酷热,正常采食,放牧和反刍。在寒冷季节,不畏严寒,不惧大风,一如既往地采食牧草残根枯枝。温长的冬春季掉膘少,春乏少,死亡少。在植被稀疏的荒漠,草场上只靠放牧即能复膘体壮。
养殖技术:
黄牛养殖场应该远离水源保护区域、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远离人口聚居区、工业区、教育局、屠宰区域。牛舍在建设过程中,应该选择地势较高、通风良好、光照充足、背风向阳、干燥整洁的地方。
在牛舍选址建设过程中,还应该确保饮用水供给充足,水质要符合畜禽饮用水标准,并且在养殖场内部还应该配置相应的储水设施和配套引水设备 。
养殖场在建设过程中,应该科学划分各功能区域,并确保各功能区域之间完全分开,有效隔离,分布合理。牛舍养殖区主要分为了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粪污处理区。其中生活区主要建设在养殖场上风向和地势较高的地段,该区配置了饲养人员宿舍、停车场、活动场等。
生产区域主要包含了办公室、饲料库、牛舍、青贮池、水电设施。隔离区主要用于隔离患病的动物,隔离区域和生产区域间隔50m以上。粪污处理区域主要位于下风向,在该区域共设置了沼气池、储粪池、储液池、阳光晒粪棚等。
能够开展牧草种植的养殖场,应该确保种植区域靠近饲养场的生产区域,这样方便于牧草收割之后进行加工和直接饲喂。
Ⅳ 鸭子的生长周期是多久
肉鸭的生长周期为30天左右。
肉鸭生长速度快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现在主流的肉鸭品种主要是樱桃谷,这是来自英国的一个品牌,继承了北京鸭生长快的遗传基因,再经过育种专家的层层选育,从育种角度讲这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2、与原来养鸭时主要喂青草、菜叶等不同,有专业的饲料厂从营养配方角度为肉鸭订做了一个均衡的饲料,包括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都是根据生长需要量进行配方。
3、养殖模式从地面平养、散养过渡到室内、网上平养,向集约化、工厂化转换,为肉鸭提供了相对舒适的生长环境,让遗传体能很好发挥。
(5)动物生长需要多久扩展阅读
鸭子的营养价值
1、鸭肉中的脂肪酸熔点低,易于消化。
2、所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较其他肉类多,能有效抵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还能抗衰老。
3、鸭肉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烟酸,它是构成人体内两种重要辅酶的成分之一,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有保护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30天速成”的18元烤鸭到底能不能吃?真相来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鸭肉性寒可补虚劳 选购鸭子注意6细节
Ⅵ 蚯蚓的生长周期是多少天
蚯蚓的生长周期:
生长周期为平均3个月,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下长到10厘米左右大概要半年。
简介:
蚯蚓是喜温动物,野生蚓在久旱、严冬及高温季节会钻入生土层潜伏休眠。人工养蚓,要调节好温度,使蚯蚓全年都能生长繁殖。红蚯蚓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5℃左右。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但必须异体交配。性成熟的蚯蚓(即出现生育环)在交配1周后各自产卵。但产卵频率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低于10℃时,要35天左右才产卵一粒;温度在18~25℃,湿度30%~50%,通风换气好时,一般1.5~4.5天就产卵一粒;当温度高达35℃时,产卵数量下降。卵茧孵化与温度也有很大关系。当温度低于8℃,卵茧停止孵化;15℃时,卵茧约33天孵化出幼蚓,孵化率97%,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6.8条;当平均温度在20℃时,19天孵化幼蚓;32℃时,10天便可孵出,但孵化率仅33%,平均每个卵茧孵出幼蚓2~3条。孵化过程中,当卵茧积温达到220~260℃时,幼蚓便可孵出(卵茧积温指每日扣除卵茧在8℃以下停止孵化的无效温度后逐日积累的能使卵胚胎发育的有效温度总和)。所以把温度控制在18~25℃最利于蚓产卵孵化。幼蚓生长38天左右达到性成熟,全生育期(即生长周期)60天左右。一条蚯蚓一个月内产的卵茧,逐渐能孵出50~80条小蚯蚓。
Ⅶ 动物的生命周期是几天 比如:熊猫、大象、老虎等等等等
动物的生命周期由出生 生长发育 生殖 死亡等生长时期所构成 1.熊猫平均寿命约为15岁 2.大象60-70年 3.老虎寿命一般为10到15年,在动物园中的老虎一般能活到16到20岁.
Ⅷ 动物的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哪四个阶段
动物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四个阶段如下:
1、出生:泛指一切生命的产生。人是纵向降生的,以此区别于横向出生(畜生)的动物。
2、生长发育: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两者密切相关,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而发育成熟状况又反映在生长的量的变化。
3、繁衍:使生物数量逐渐增加或增多;某种生命及生命系统的生育、连接和延续过程。是生命孕育后代的行为 ,可分为有性繁衍和无性繁衍。
4、死亡:即一个生命的消失。
根据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源于海洋。早期的海洋动物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逐渐演化出各种分支,丰富了早期的地球生命形态。在人类出现以前,史前动物便已出现,并在各自的活动期得到繁荣发展。
它们在不断变换的生存环境下相继灭绝。但是,地球上的动物仍以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趋势不断进化并繁衍至今,并有了如今的多样性。
(8)动物生长需要多久扩展阅读:
不同种类的无脊椎动物的生命周期存在差异。多数无脊椎动物是卵生动物,有些需要经历多种幼虫形态,例如蝶、蛾等昆虫;有些则一孵出便是成体。
大多数无脊椎动物有着明显的前端和后端,感觉器官靠近口部簇生,这种构造能帮助它们在向前运动时及时发觉新情况,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使运动更快、更敏捷。
脊椎动物最显着的特征是一条脊椎骨或脊柱支撑着身体。典型的脊椎动物体内有连接肌肉、四肢的复杂的感觉器官和大脑。内部复杂的骨架使脊椎动物可以长得相当大,而且适应性强。
脊椎动物在动物界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人类已知的脊椎动物约有4万多种,分为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它们几乎遍及地球上的每个角落。
动物有着各种行为,这些行为可以看作是动物对刺激的反应。行为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比较有名的行为理论是康纳德·洛伦茨提出的本能理论。
大多数已知出现在化石中的动物们多是在5亿4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大爆发时的海洋物种。寒武纪大爆发对于进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