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恐龙时代是什么时候的
恐龙时代是中生代。
中生代:显生宙第二个地质年代,指介于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间的时代,距今2.5亿年-6500万年前,地质学上分为3个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是地球上爬虫类统治地球最鼎盛的时代,其中代表动物恐龙,出现于三叠纪,鼎盛于侏罗纪、白垩纪中期,灭绝于65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由于当时地球上最繁盛的最具代表性的物种就是恐龙,统治地球时间长达约1.6亿年之久,故中生代也被称为恐龙时代。
(1)从最早的动物进化到恐龙多久扩展阅读:
约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摧毁了过半的地球物种,为恐龙崛起铺平了道路。英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认为,导致这次大灭绝的根源是火山爆发喷出大量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化。
三叠纪晚期灭绝事件是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几次灭绝事件之一,在短短一万年时间内,陆地和海洋生物都受到重创,一些生物类群完全消失,腾出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恐龙、两栖动物和早期哺乳动物趁机迅速发展。
科学界一般认为,当时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上升导致气候变化,造成了这次大灭绝。对于这些二氧化碳从何而来,此前尚无确切答案。地质证据表明当时存在广泛的火山活动,但此前未能确认其间的关联。
英国牛津大学和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分析了全球多个地点地层沉积物里汞元素的含量,发现三叠纪晚期生物大灭绝事件与火山爆发之间存在明确关联。
火山爆发会喷出含汞气体,汞随大气散播后沉降下来,剧烈火山活动时期形成的地层里汞含量会特别高。
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分析了来自英国、奥地利、阿根廷、格陵兰、加拿大和摩洛哥等6个地点的沉积物,发现三叠纪晚期灭绝事件开始时,有5个地点的沉积物里汞含量大幅上升,此后20万年里还多次出现类似情形。
B. 恐龙最早出现于那个时期
恐龙最早出现在约2亿3500万年的三叠纪晚期,恐龙最早出现在约2亿3500万年的三叠纪晚期,灭亡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发生的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
三叠纪时,脊椎动物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槽齿类爬行动物出现,并从它发展出最早的恐龙,三叠纪晚期,蜥臀目和鸟臀目都已有不少种类,恐龙已经是种类繁多的一个类群了,在生态系统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三叠纪也被称为“恐龙世代前的黎明”。
与此同时,从兽孔类爬行动物中演化出了最早的哺乳动物—似哺乳爬行动物,但是,在随后从侏罗纪到白垩纪长达1亿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这批生不逢时哺乳动物一直生活在以恐龙为主的爬行动物的阴影之下,直到新生代才成为地球的主宰。
(2)从最早的动物进化到恐龙多久扩展阅读
灭绝原因
陨星撞击说
1980年,美国科学家阿弗雷兹父子在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
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直径大约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以地震的强度来计算,大约是里氏10级,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将超过100公里。
科学工作者用了10年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墨西哥犹卡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据推算,这个坑的直径在180-300公里之间。在2000年,科学工作者们还在对这个大坑做进一步的研究。
由于这一陨石坑现已被找到,科学家也已经掌握了一些相关证据,所以,恐龙灭绝之谜似乎可以尘埃落定了。
C. 关于恐龙的进化过程
恐龙是由两栖类动物进化来的。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进化。一是呼吸系统,二是生殖系统。
两栖动物虽然能够在陆地生活,但由于肺部发育不全,不能满足自身对氧的需要,还需要由皮肤进行辅助呼吸。也因此,两栖动物的皮肤总是湿漉漉的,不能在干燥的陆地上长时间生活。而爬行动物进化完善了肺功能,依靠肺部呼吸就能够完全满足身体需要,所以爬行动物的皮肤增厚,与完全实现了与外界的隔离。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都是卵生动物,两栖动物的卵和幼体的生长都离不开水,这是因为两栖动物的受精卵没有与外界隔离的卵膜,必须靠水的浮力保持卵的球形形状,也必须在水环境中才能发育成幼体。幼体出生后没有肺,必须靠鳃进行呼吸。
而爬行动物进化出了羊膜卵,卵外层有一层坚硬的石灰质卵壳或柔韧的纤维质卵壳,卵壳内为一层致密的薄卵膜(即羊膜),防止卵受到机械损伤、水分散发和微生物侵害。卵壳表面有许多微孔,以保持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幼体孵化后,肺部即发育完全。生殖系统和生殖方式的进化,使爬行动物能够完全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陆地生活。
正是因为爬行动物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才出现了恐龙这类统治地球一亿多年、盛极一时的物种。
(3)从最早的动物进化到恐龙多久扩展阅读
恐龙整体而言的体型很大。以恐龙作为标准来看,蜥脚下目是其中的巨无霸。在漫长的恐龙时代,即使是体型最小的蜥脚类恐龙也要比它们栖息地内的其他动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脚类则比任何出现在地表的动物都要大出几个等级。
大部分的恐龙要比大型蜥脚类恐龙还小得多。现有的证据表明,恐龙的平均大小在三叠纪、早侏罗纪、晚侏罗纪和白垩纪都不断变化。大部分兽脚类恐龙的体重在100到1000公斤之间,而全新世的掠食性肉食动物则多半在10到100公斤之间。
恐龙的体重估计值,大多介于1到10公吨之间。伦敦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研究指出恐龙的体重平均值约在100公斤左右,而新生代的哺乳类体重平均值多在2到5公斤之间。
从现有的状况较好的骨架来看,最高和最重的恐龙是长颈巨龙(Giraffatitan brancai,原名布氏腕龙)。长颈巨龙的化石在1907年至1912年间发现于坦桑尼亚。
从多具大小相近的个体所组合而成的骨架模型,现正展示于柏林洪堡博物馆,该模型高12米,长22.5米,预期活体的重量在30到60公吨之间。最长的恐龙是27米长的梁龙,是在1907年发现于美国怀俄明州,现展示于宾州匹兹堡的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
D. 恐龙大约出现在多少年前
大约在6500万年前灭亡,当时是白垩纪晚期。
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
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非鸟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鸟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如今仅存鸟类,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可“鸟类属于恐龙”的说法。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双腔龙可能超过50米,而最小的蜂鸟可能还不到10厘米。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4)从最早的动物进化到恐龙多久扩展阅读
最早的恐龙
在已发现的诸多恐龙中,始盗龙是最原始的一种。1993年,始盗龙发现于南美洲阿根廷西北部一处极其荒芜不毛之地——伊斯巨拉斯托盆地,该地属于三叠纪地层。
始盗龙又名晓掠龙,始盗龙是小型肉食动物,长约1.5米,能够两足行走。始盗龙那锯齿状的牙齿毫无疑问向大家表明了它肉食恐龙的身份,而且它拥有善于捕抓猎物的双手,从始盗龙的前肢化石可以推测,始盗龙有能力捕抓并干掉同它体型差不多大小的猎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恐龙
E. 恐龙是怎样进化来的有多久的历史
恐龙大约是在三叠纪的中晚期出现的。因此,恐龙的老祖宗理应是三叠纪早期的某种爬行动物。 三叠纪早期地球上活跃着许多爬行动物,其中似哺乳类爬行动物最繁盛,是一个大种族;而其他种类的爬行动物都是一些比较后进的、不大起眼的小种族。恐龙的祖先就是这些小种族中的一分子。 地层里的化石是我们查询恐龙祖宗的档案。化石上包含的信息“告诉”我们,恐龙的老前辈是槽齿类爬行动物,这类动物中的假鳄龙与恐龙的关系最密切。假鳄龙是一种食肉的爬行动物,体长约1.5米,样子有点像鳄鱼,也有点像恐龙。它的后支长,前肢短,能用后肢行走。牙齿长在齿槽里。在解剖学上与早期的恐龙很相似。 恐龙究竟起源于槽齿类哪一种动物呢?科学家的意见还不一致哩! 一些人认为,恐龙是由单一的祖先分化出来的,这个祖先是槽齿类中的某一成员,例如像假鳄龙类那样的动物。由于这一家族特别兴旺,繁衍了很多子孙,并演化成中生代称霸地球的恐龙。 但也有一些人认为,恐龙的祖先不只一个,可能是两个或三个,它们分别属于槽齿类中不同的成员。所以它们的后代外貌各种各样,生活习性各不相同。 恐龙学者们对恐龙的起源虽有不同看法,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确定槽齿类爬行动物是恐龙的祖先。 其实,槽齿类不仅是恐龙的祖先,科学家发现它也是鳄类、翼龙类的祖先。 今后,随着化石的不断发现,人们掌握的证据越来越多,恐龙的起源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F. 恐龙的时代在多少年前
恐龙统治了三个地质时代,共一亿六千五百万年。
6500万年前,恐龙这个物种从地球上彻底消失了。不过,在三叠纪和侏罗纪早期,恐龙仍然未成为非常强大的物种,几乎完全地主宰了整个动物的进化过程。到了侏罗纪末期,非常庞大的蜥脚类成为了曾经在这个地球上存在过最庞大的生物。侏罗纪末期是??们统治地球的顶峰“黄金时期”,无论多样性,智力,体型上都远远凌驾了同时期的其他生物。究竟在这个地球历史上最传奇的物种是如何出现,又是如何崛起的呢?
在恐龙出现以前,地球上已经出现蜥蜴类型的物种,??们的体型虽然及不上恐龙,不过相比当时的其他动物,??们占有一定的优势。古生物学家相信??们就是后来出现的恐龙的雏型。蜥蜴在三叠纪之前的几个地质时代——石炭纪(3.63亿至2.9亿年前)已经出现。在那时代出现了相信是世界最早的爬行动物: 西洛锡安蜥。到了恐龙出现之前的一个地质时代——二叠纪时,爬行动物的种类渐趋多样化,而且形状也开始接近最早的恐龙。二叠纪是一个比较干旱的时代,沙漠十分常见。在同一个时代,像基龙和异齿帆背龙一类群体生活的蜥蜴活跃在沙漠的绿洲。在二叠纪晚期,生物的演化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趋势,而两个趋势都对地球的历史有深远的影响。其中一种趋势叫做恐龙,另一种趋势叫做哺乳类动物。
就在地球的演化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一颗比6500万年前结束恐龙时代的陨石还要庞大的小行星在二叠纪末期撞击地球。撞击造成了多数物种的灭绝,但同时也成为了恐龙出现的催化剂。在二叠纪时期,真正的恐龙要正式登场了。黑瑞龙是其中一种最早出现的恐龙,??的体型细小,身手非常敏捷,很快地成为了生存游戏的大赢家。到了二叠纪末期,空骨龙出现了,??是很多肉食恐龙和鸟类的原形。很快地到了侏罗纪时期,侏罗纪早期食草恐龙开始往体型方面进化,体型的优势可以帮助他们摆脱肉食恐龙的追击。因而出现了蜥脚类恐龙;庞大的蜥脚恐龙类将恐龙的进化推到最高峰。另外一个出现庞大蜥脚类恐龙的原因是气候的关系,根据地质学纪录,侏罗纪晚期温暖潮湿,恐龙可以成长到超过三十公尺长。另外,肉食恐龙也变得更庞大,更有攻击、威胁性;例如在北美洲的异特龙。另外,非常特别的恐龙,例如有羽毛的中华龙鸟开始踏上鸟类进化的道路。在气侯和生存条件的影响下,侏罗纪末期是恐龙时代的全盛时期。
G. 恐龙什么时候出现的
恐龙是中生代出现的。
恐龙是中生代的优势陆栖脊椎动物,尤其是在侏罗纪与白垩纪。在恐龙占优势的侏罗纪与白垩纪期间,几乎所有身长超过1米的陆地动物皆为恐龙,同时代的其他动物因此受到体型发展与生态位上的限制。举哺乳类为例,它们的体型多接近现代的啮齿动物,不超过猫的大小,食性为肉食性,以小型动物为生[9]。生存在白垩纪的三椎齿兽目的巨型爬兽(Repenomamus giganticus)是个少数例外,巨型爬兽体重12到14公斤,已知会以幼年鹦鹉嘴龙等小型恐龙为食。
恐龙(包含鸟类)是群生存于陆地上的主龙类爬行动物,四肢直立于身体之下,而非往两旁撑开,它们出现于晚三叠纪卡尼阶,各种恐龙快速地演化出不同的特化特征,并发展出不同的体型大小,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并持续生存到晚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阶。
有许多型态的爬行动物与恐龙生存在同一时期,例如:鱼龙目、沧龙科、蛇颈龙目、翼龙目、以及盘龙目,许多大众媒体常将它们也归类于恐龙,但它们在科学分类上并不属于恐龙。鱼龙类、沧龙类、蛇颈龙类都是海生爬行动物,并不生存于陆地上,也不属于主龙类;翼龙类属于主龙类,是在三叠纪时期与恐龙分开演化,但并非陆栖动物:盘龙类生存于二叠纪,亲缘关系较接近于哺乳类。
(7)从最早的动物进化到恐龙多久扩展阅读:
恐龙的起源
恐龙在过去被认为是复系群,包含数个毫不相干的演化支,并非来自于共同的最近祖先,因为身处类似的生态环境中,而个别演化出类似的形态与特征。自从70年代的恐龙文艺复兴以来,恐龙已被认为是单系群,具有最近的共同祖先,是个天然演化支。
恐龙与它们的主龙类祖先在三叠纪中到晚期分开演化,接近2亿3000万年前,大约是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后约2000万年,该次灭绝事件消灭了接近95%的地球生物物种。对于早期恐龙始盗龙发现地层的放射线定年法检验,证实始盗龙生存于中三叠纪。古生物学家认为始盗龙的外表类似所有恐龙的共同祖先;如果属实,则显示最早的恐龙应该是种小型、二足掠食动物。在阿根廷的中三叠纪地层所发现的原始、类似恐龙的鸟颈类主龙。
恐龙刚出现时,陆地上有多种不同的动物,例如坚蜥目、劳氏鳄目、鸟鳄科、喙头龙目等原始主龙类,以及二齿兽下目与犬齿兽亚目等兽孔目动物。这些动物大部分在三叠纪后期的两次灭绝事件中灭亡。第一次灭绝事件发生于卡尼阶与诺利阶交接处,约2亿1500万年前,二齿兽类与许多原始主龙形下纲动物在此事件中灭亡,例如原蜥形目与喙头龙类。第二次灭绝事件是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发生于约2亿年前,大部分的早期主龙类灭亡。
H. 恐龙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众所周知,恐龙统治了三个地质时代,共一亿六千五百万年。不过,在三叠纪和侏罗纪早期,恐龙仍然未成为非常强大的物种,几乎完全地主宰了整个动物的进化过程。到了侏罗纪末期,非常庞大的蜥脚类成为了曾经在这个地球上存在过最庞大的生物。侏罗纪末期是它们统治地球的顶峰“黄金时期”,无论多样性,智力,体型上都远远凌驾了同时期的其他生物。究竟在这个地球历史上最传奇的物种是如何出现,又是如何崛起的呢?
在恐龙出现以前,地球上已经出现蜥蜴类型的物种,它们的体型虽然及不上恐龙,不过相比当时的其他动物,它们占有一定的优势。古生物学家相信它们就是后来出现的恐龙的雏型。蜥蜴在三叠纪之前的几个地质时代——石炭纪(3.63亿至2.9亿年前)已经出现。在那时代出现了相信是世界最早的爬行动物:
西洛锡安蜥。到了恐龙出现之前的一个地质时代——二叠纪时,爬行动物的种类渐趋多样化,而且形状也开始接近最早的恐龙。二叠纪是一个比较干旱的时代,沙漠十分常见。在同一个时代,像基龙和异齿帆背龙一类群体生活的蜥蜴活跃在沙漠的绿洲。在二叠纪晚期,生物的演化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趋势,而两个趋势都对地球的历史有深远的影响。其中一种趋势叫做恐龙,另一种趋势叫做哺乳类动物。
就在地球的演化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一颗比6500万年前结束恐龙时代的陨石还要庞大的小行星在二叠纪末期撞击地球。撞击造成了多数物种的灭绝,但同时也成为了恐龙出现的催化剂。在二叠纪时期,真正的恐龙要正式登场了。黑瑞龙是其中一种最早出现的恐龙,它的体型细小,身手非常敏捷,很快地成为了生存游戏的大赢家。到了二叠纪末期,空骨龙出现了,它是很多肉食恐龙和鸟类的原形。很快地到了侏罗纪时期,侏罗纪早期食草恐龙开始往体型方面进化,体型的优势可以帮助他们摆脱肉食恐龙的追击。因而出现了蜥脚类恐龙;庞大的蜥脚恐龙类将恐龙的进化推到最高峰。另外一个出现庞大蜥脚类恐龙的原因是气候的关系,根据地质学纪录,侏罗纪晚期温暖潮湿,恐龙可以成长到超过三十公尺长。另外,肉食恐龙也变得更庞大,更有攻击、威胁性;例如在北美洲的异特龙。另外,非常特别的恐龙,例如有羽毛的中华龙鸟开始踏上鸟类进化的道路。在气侯和生存条件的影响下,侏罗纪末期是恐龙时代的全盛时期。
I. 恐龙生活的具体时间是多少年前
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的脊椎动物,历经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现已灭绝,但其后代鸟类生存下来,并繁衍至今。现在非洲和南美丛林有的地方还有所谓“怪兽”,长得像一些恐龙,可能和恐龙有关。
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部分非鸟恐龙的写照。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
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乍得·欧文在研究几块样子像蜥蜴骨头化石时,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动物留下来的,并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9)从最早的动物进化到恐龙多久扩展阅读
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曼特尔夫妇发现禽龙之前,欧洲人就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确切归属,因此一直误认为是“巨人的遗骸” 。
直到曼特尔夫妇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了这是一种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因此,随后发现的新类型的恐龙以及其它一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名称全都和蜥蜴有关,例如“像鲸鱼的蜥蜴”、“森林的蜥蜴”等等。同时,由于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这些远古动物化石,往往个体巨大、奇形怪状,着实令人恐怖 。
虽然恐龙化石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千万年,但直到19世纪,人们才知道地球上曾经有这么奇特的动物存在过。第一个发现恐龙化石的是一位名叫吉迪昂·曼特尔的英国医师,而创立“恐龙’’的这一名词的是英国古生物学家理乍得·欧文 。
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爵士用拉丁文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名称,这个拉丁文由两个词根组成,前面的词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后面的词根意思就是“蜥蜴”。从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这一大类彼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却表现得形形色色的爬行动物的统称。中国把这个拉丁名翻译成了“恐龙”。
J. 恐龙是陆地霸主,当年演化用了多长时间
恐龙在三叠纪中期出现后,逐渐成为陆地霸主,开始了漫长的统治时代。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是:恐龙凭什么登上霸主宝座?有人认为,恐龙家族有着同时期其他陆地脊椎动物无法比拟的身体结构和更发达的大脑,凭借更强壮的身体,更快的奔跑速度和更高的智慧,恐龙逐渐战胜了其他动物,成为了地球陆地主宰者。但后来的研究发现,这些说法站不住脚。同时期的一些陆地四足动物其实和恐龙一样,也能够直立行走,奔跑速度也不慢,从身体结构上并不比恐龙差。
恐龙在其诞生的早期,数量非常稀少,仅占陆地脊椎动物种群数的1%~2%,但三叠纪末期地球上发生了一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许多动物类群退出了地球生命舞台,从而产生了很大的生存空间。恐龙家族借助这一机会,迅速发展,很快占据了陆地脊椎动物种群数的50%~90%,成为了陆地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