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物世界 > 稀有动物有哪些

稀有动物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01 10:15:41

⑴ 世界上最稀少的十大动物

地球上有丰富的物种资源,但是随着人类数量不断增多,需要的资源越来越多,野生动物就成为了人类发展的牺牲品。珍稀野生动物,是指生存于天然状态下的各种数量极少的动物。那么世界上稀有动物有哪些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盘点世界十大最珍稀野生动物,中国华南虎榜上有名,一起来看看这些快要灭绝的珍稀动物吧。

1、爪哇犀牛(35头)

又称小独角犀,属奇蹄目犀科,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与印度犀牛是近亲。如今仅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爪哇犀牛喜欢独来独往,据说幼仔很早就单独生活。最后一只印支亚种的爪哇犀牛2010年4月在越南国家公园被偷猎者杀害。印度亚种于上世纪60年代左右因过度偷猎和栖息地破坏而灭绝。目前几近绝种,目前只有35头爪哇犀生活在印尼的国家公园里。

2、远东豹(40只)

远东豹生活在北方寒带地区,体型仅次于东北虎的大型猫科动物,头小尾长,四肢短健。曾经广泛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黑龙江、吉林和朝鲜半岛北部的森林中。已被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Ⅰ,受到俄罗斯、朝鲜和中国政府的严格保护。远东豹是全球极度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据国际最新的统计数据其种群一直未超过100只,中国约有10只左右,在俄罗斯大概有30多只,仅分布于中国和俄罗斯,其濒危状况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

3、金头猴(70只)

金头猴栖息地为越南,现剩余少于70只,是世界濒临灭绝的动物之一。在2000年,这个灵长类动物被开始保护起来。它仍然是处于严重危险之中,但其数量在2003年上升为几十年来第一次,但仍然不乐观。

四、华南虎(110头)

华南虎(厦门虎,南中国虎)仅在中国分布,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于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亦称“中国虎”,华南虎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在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华南虎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在野外已灭绝。

五、扬子鳄(130~150只)

扬子鳄或称作鼍(tu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因此,扬子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和研究古地质学和生物的进化,都有重要意义。现今野生扬子鳄总共只有130—150只,而且正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

六、亚洲象(180头)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长达1米多的象牙,是雄象上颌突出口外的门齿,也是强有力的防卫武器。象的眼小耳大,耳朵向后可遮盖颈部两侧。四肢粗大强壮,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细,皮厚多褶皱,全身被稀疏短毛。头顶为最高点,体长5~6米,身高2.1~3.6米,体重达3~5吨。我国的野生象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与缅甸、老挝相邻的边境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屡遭猎杀,破坏十分严重。1995年,国家林业局(林业部)启动了首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2004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亚洲象仅存180只。

七、坡鹿(1800只)

坡鹿,是印度泽鹿的同属,外形与梅花鹿相似,但体形较小,花斑较少。毛被黄棕、红棕或棕褐色,背中线黑褐色。背脊两侧各有一列白色斑点。一般体长为160厘米左右,肩高104~110厘米,体重70~130千克。坡鹿喜食青草和嫩树枝叶,为食草性动物。栖息在丘陵草坡地带,分布于东南亚及中国的海南岛,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3年,坡鹿数量普查表明共有大约180只野生坡鹿。老挝、缅甸的坡鹿数量也在逐年下降,而泰国、越南的坡鹿或已灭绝。

八、苏门犀(200只)

苏门答腊犀牛,双角犀属的唯一物种,是现存最小的犀牛。体长240-315厘米,体重550-1100千克,平均体重仅700千克,最大个体1100千克。身披厚厚的红棕色的长毛。苏门犀是独居动物,仅在发情与扶养幼仔时相聚。它们是犀牛中最吵的。现仅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与婆罗洲有零星分布,生活在雨林,沼泽和云林中。由于人类过度捕杀和栖息地受到破坏,该物种已成为极度濒危动物,全球数量仅存200余头。

九、克罗斯河大猩猩(250~300只)

克罗斯河大猩猩是大猩猩中最为濒危的一个亚种。1904年被发现时,曾作为单独的一种来命名。数年以后,又把它与西非大猩猩视为同类。然而,最后的两个单项研究显示,克罗斯河大猩猩是西非大猩猩的亚种。它们仅限于尼日尔爾利亚——喀麦隆边界的山林中,距西非低地大猩猩分布的最近距离至少250公里。目前残存的150-200只被支离破碎地人为分割在五个地带生活。栖息于热带林区,结群,每群 5~15只,多至40只,主要在地面活动,上树是为看路、觅食或睡觉。食量很大,主要吃植物嫩芽、竹笋、香蕉茎、野果。

十、加湾鼠海豚(300只)

加湾鼠海豚是鲸豚类中体型最小者,体格粗壮。背鳍显着,似鲨鱼鳍。头部浑圆,几乎没有嘴喙。眼睛四周有深色眼圈。加湾鼠海豚天性害羞、退却,通常惊鸿一瞥后,不复再现。除非它们被渔网缠绕并打捞上来之后才能看到。加湾鼠海豚是加利福尼亚湾北部的特有物种,估计其数量不到300头,它们很可能在2018年永远消失。由于栖地范围狭小,再加上容易被渔网困住,这些都是其致危的主要原因。

⑵ 中国十大珍稀动物有哪些

1、大熊猫大熊猫是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



⑶ 稀有动物有哪些中国 中国珍稀动物有哪些

1、大熊猫:大熊猫是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

2、金丝猴: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

3、白鳍豚: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豚类有70多种,淡水仅5种,中国仅此一种淡水鲸,分布狭窄,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白鳍豚体态娇美、皮肤滑腻、长吻似剑、身呈纺锤。眼小如豆、耳小像针,上下颌密布小牙130多颗,头顶左上方有一圆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换一次气,虽然视听能力欠佳,但其声纳系统发对超声波的回声定位能力可使它与在十几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联系。

4、华南虎:华南虎的英文为“中国虎”,是我国特有亚种,原为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体型较小,但资格最老的一个虎种。

5、朱鹮:要问中国最珍稀的鸟是什么,那朱鹮应当名列前茅。这种被动物学家誉为“东方明珠”的美丽涉禽是一种人们一度认为已经灭绝的鸟类,它们原是东亚地区的特产鸟类,仅在中国、朝鲜、日本及俄罗斯有分布,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都失去了踪影。

6、褐马鸡:褐马鸡是一种产于中国山西庞泉沟、河北小五台山及北京门头沟的珍禽,因耳部由两个雪白的耳羽,好似长角,或有人称之为角鸡或耳鸡。尾羽上翘后,披散垂下,如同马尾,故名马鸡,马鸡属共有4种,均产于中国,既藏马鸡、白马鸡、蓝马鸡和褐马鸡。

7、扬子鳄:扬子鳄是中国唯一的鳄种。全球鳄鱼共有25种,中国只有湾鳄和扬子鳄。但是作为体型最大的鳄(10米长),湾鳄早已在几百年前灭绝了,而扬子鳄现为我国特有,也是从远古北方仅存的唯一分布在温带的孑遗种类。

⑷ 世界上十种稀有动物是什么

全球科学家开始采取行动,挽救世界上最稀有但又最受忽视的10种濒危动物。它们进化的方式与从不同,而且是全球濒危物种。这些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物种,一旦灭绝,地球上就再也没有与它们相似的物种了。

1 白暨豚 Yangtze River dolphin (Lipotes vexillifer)

第一位就是我们的白暨豚。根据中国的传说,这种淡水豚被认为是水下公主的化身,而且是中国最宝贵的珍宝。但如今,长江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白暨豚几乎无法再继续生存下去了。虽然白暨豚受到国际保护组织的广泛关注,但有很少的实际行动去保护其数量的减少。最近一项大范围的调查中发现,河流中已经没有存活的白暨豚。

2 长喙针鼹鼠 Long-beaked echidna (Zaglossus bruijni)

这种古老的单孔类动物一直生活在新几内亚。它们拥有占头部三分之二长的长喙,这使得它们很容易与短喙针鼹鼠区分开来。尽管它们已经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在人类活动能影响的地方,长喙针鼹鼠的数量在快速减少。由于人类伐木、开矿和耕作,长喙针鼹鼠失去了它们的森林居住地。一种叫Attenborough"s long-beaked echidna的长喙针鼹鼠只在1961年采集到一只标本,很可能已经灭绝了。

3 海地岛沟齿鼠Hispaniolan solenodon (Solenodon paradoxus)

这种看起来像极了一只肮脏的畸形的尖鼠的西印度群岛食虫动物,在760万年前从其他哺乳动物分化出来。它是少数几种能产生有毒唾液的哺乳动物之一,并能将毒液经门牙的特殊凹槽注入猎物体内。在欧洲人登陆伊斯帕尼奥拉岛之前,它们是岛上唯一的食肉动物。这也使得它们没进化出任何“反捕食”能力。它们行动缓慢笨拙,对岛内引进的狗、猫和獴等动物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

4 Bactrian camel (Camelus bactrianus)

这种骆驼很可能是所有家养双峰骆驼的祖先。它们非常适应荒芜的戈壁沙漠,它们能忍耐干旱、饥饿甚至核武器的试验。它们被列为极濒危动物之列。目前,少于1000头这样的骆驼生活在4个不同的地方,但它们仍然受到捕猎、栖息地被占据和家畜对资源的竞争等的威胁。

5 侏儒河马Pygmy hippopotamus (Hexaprotodon liberiensis)

这种河马分布十分分散,并不断受到伐木、耕作和人类定居的威胁。其中一种生活在尼日尔爾利亚的侏儒河马被认为已经灭绝。虽然当地居民传言说这种灭绝数十年的河马仍然存在,但并没有证实的报道。

6 懒猴Slender loris (Loris tardigras)(也叫眼镜猴)

它们有十分纤细的手和腿,它们的脸部被大大的、圆圆的眼睛所占据着,这使得它们有很出色的夜视能力,可在夜晚捕获昆虫。由于它们的居住森林被破坏,其数量在不断减少,它们还被捕获作为当地民间药材的原料。

7 Hirola (Damaliscus hunteri)

这可能是世上最稀少和濒危的羚羊,被看做是活化石。在整个东非,这种羚羊在过去的30年间数量急剧减少,数量从1970年的大约14000只到今天的大约600只。目前存活的羚羊也受到干旱盗猎的威胁。若想让这种美丽的羚羊继续生存下去,必须采取一些紧急的有效的保护措施。

8 金尾象鼠 Golden-rumped elephant shrew (Rhynchocyon chrysopygus)

金尾象鼠是“鼠如其名”,它们有像大象一样的长长的可弯曲的鼻子。金尾象鼠是象鼠中最大的一种,它们尾部有光亮的黄色毛皮。通常,这种小动物是一夫一妻制。

9 大黄蜂蝠 Bumblebee bat (Craseonycteris thonglongyai)

它们是世上最小的哺乳动物,这种小蝙蝠还没有2克重,它们的身体像一只大黄蜂样大小,因此被称为“大黄蜂蝠”。虽然这种蝙蝠在1974年才被发现,但它们的生活却被想看看世上最小蝙蝠的游客和收藏爱好者所打扰。目前它们最大的威胁是它们居住的石灰石岩洞附近的森林不断被焚烧。

10 长耳跳鼠 Long-eared jerboa (Euchoreutes naso)

跳鼠是一种小型的喜欢跳跃的啮齿动物,看起来像一只小老鼠,但有着长长的后腿和长长的缨状尾巴。而长耳跳鼠有着几乎超过它头部的三分之一大的大耳朵。人们对这种物种了解甚少。其他跳鼠大多是夜行的,并呆在它们自己挖掘的洞穴里面。

⑸ 稀有动物有哪些

陆生物类
白腹锦鸡、白鹳、白冠长尾雉、白鹤、白颈长尾雉、白鹮、白琵鹭、白头鹤、白鹇、白枕鹤、白头叶猴、苍鹰、藏马鸡草鸮、草原雕、长耳鸮、长尾阔嘴鸟、长尾鸮、赤颈鹤、大鸨、大绯胸鹦鹉、大天鹅、丹顶鹤、雕鸮、蜂鹰、高山兀鹫、冠斑犀鸟、褐鲣鸟、褐林鸮、褐马鸡、黑长尾雉、黑鹳、黑颈长尾雉、黑颈鹤、黑脸琵鹭、黑琴鸡、黑鹇、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红角鸮、红脚鲣鸟、红隼、红胸黑雁、花头鹦鹉、花尾榛鸡、黄腹角雉、灰腹角雉、灰鹤、灰头鹦鹉、金雕、金丝猴、卷羽鹈鹕、孔雀雉、蓝翅八色鸫、蓝耳翠鸟 蓝马鸡 蓝鹇、栗鸢领角鸮 绿皇鸠、大熊猫、麋鹿、东北虎、华北虎、鹈鹕、野耗牛
水生物类
扬子鳄:又称鼍(tuó),爬行纲,我国特产珍稀动物。栖息于池沼底部,成年体重约为36公斤,以鱼、蛙、小鸟为食。7月繁殖,产卵,以日光和杂草腐熟孵化。雌鳄护巢性强。
大鲵:娃娃鱼,两栖纲,世界最大的两栖类,我国特有,栖息于山地溪流,昼伏夜出,捕食鱼虾昆虫,体外受精,广布我国,以华中和华南多;叫声类婴儿。

白鳍豚:白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暨豚、白旗。白暨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中文名白鳍豚,属于喙豚科,拉丁名为 Lipotesvexillifer,英文名为 YangtzeRiverDolphin。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具长吻,白鳍豚已存在有2500万年,喜欢群居,视听器官严重退化,声纳系统特别灵敏,能在水中探测和识别物体。白鳍豚是恒温动物,用肺呼吸,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现已濒临灭绝。
其他生物
阿鲁巴岛响尾蛇、菲律宾鳄、古巴地鬣鳞蜥、河水龟、黑凯门鳄、黑软壳龟、角龟、库莱布拉岛安乐蜥、拉尔山谷蝰蛇、鲁德岛石龙子、孟加拉巨蜥、日壁虎、圣埃斯特万岛黑叩壁蜥、太平洋橄榄鳞海龟、兄弟岛楔齿蜥、牙买加水蟒、耶罗岛大蜥蜴、印度鳄、印度蟒、中国短吻鳄、中国大蝾螈

⑹ 中国稀有动物有哪些

1、中华蛩蠊,我国以往一直没发现存在蛩蠊目昆虫,直到1985年专家在长白山区第一次发现了这一种昆虫,填补了我国蛩蠊目昆虫的空白,中华蛩蠊分布区十分狭小,极其罕见。

拓展资料:

稀有动物,即珍稀动物,包含陆生生物类(如:小熊猫、白颈长尾雉、大熊猫、伊犁鼠兔、金丝猴、白鹮等)、水生生物类(如:扬子鳄、白鳍豚等)、两栖类(如:黑软壳龟、中国大蝾螈、娃娃鱼等)、爬行类(如:印度蟒、扬子鳄等)。

中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据不完全统计,仅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原产于中国的濒危动物有120多种(指原产地在中国的物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5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有400种,列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还有成百上千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口了不少动物,如湾鳄、暹罗鳄、食蟹猴、黑猩猩、非洲象等。这些外来的濒危动物,也受到国家的重点保护。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活动范围广,使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被迫退缩残存在边远的山区、森林、草原、沼泽、荒漠等地区,分布区极其狭窄。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中国的濒危动物种类还会增加。

⑺ 珍稀的野生动物有哪些

珍稀的野生动物有大熊猫、白唇鹿、白颈长尾雉

1、大熊猫

扬子鳄,是短吻鳄科短吻鳄属的一种鳄鱼。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

⑻ 列出一些稀有动物的名字

稀有动物有:

一、大熊猫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

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二、长尾鸮

长尾鸮(学名:Surnia ulula)体长35-40厘米,体重247-375克,是一种中等大小及夜间活动的猫头鹰,是猛鸮属下的唯一物种。喙坚强而钩曲。嘴基蜡膜为硬须掩盖。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级飞羽缺。

尾短圆,尾羽12枚,有时仅10枚。脚强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后反转,以利攀缘。爪大而锐。尾脂腺裸出。无副羽,间或留存。耳孔周缘具耳羽,有助于夜间分辨声响与夜间定位。

三、红脚鲣鸟

红脚鲣鸟(学名:Sula sula):黑白色或烟褐色鲣鸟。以红脚白尾为其特征,具浅、深及中间3种色型。是典型的热带海洋鸟类,主要栖息于热带海洋中的岛屿、海岸和海面上。飞翔能力极强,也善于游泳和潜水,在陆地上行走也很有力。

栖息时大多在岛屿的灌丛间或乔木枝上,将头部缩在两肩之间。因为脚较为短小,所以在海滩或礁岩上行走时显得笨拙而有趣。在夜间,它有较强的趋光性,所以有时会被灯光引诱到轮船的甲板上或者岛上居民的花园里。作为食物被捕猎:
乱捕滥猎和毁巢取卵致使红脚鲣鸟在西沙群岛几乎绝迹。

四、西伯利亚虎

西伯利亚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ssp.altaica):又称东北虎,是虎的亚种之一。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其中雄性体长可达3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达到350千克左右。

野生西伯利亚虎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之美称。

五、红腹角雉

红腹角雉属于鸡形目雉科,雄鸟体羽及两翅主要为深栗红色,满布具黑缘的灰色眼状斑,下体灰斑大而色浅。雌鸟上体灰褐色,下体淡黄色,杂以黑、棕、白斑。红腹角雉喜欢居住在有长流水的沟谷、山涧及较潮湿的悬崖下的原始森林中,在海拔1000—3500米之间均有分布。

主要以乔木、灌木、竹以及草本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嫩叶、幼芽、嫩枝、种子为食。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南部及印度等地。该物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世界濒危鸟类名录N级。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大熊猫

网络—长尾鸮

网络—红脚鲣鸟

网络—西伯利亚虎

网络—红腹角雉

阅读全文

与稀有动物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6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