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物世界 > 江里有什么动物

江里有什么动物

发布时间:2022-08-02 18:07:47

⑴ 长江中有哪些濒危动植物

【白暨豚】隶属于鲸目,齿鲸亚目,淡水豚科,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贵水生哺乳动物,仅产于长江中下游,1987~1990年调查,种群数量约200头,属国家1级保护动物,列为世界濒危动物。白暨豚声纳系统发达,对仿生学、动物声学和军事科学等应用科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87年国家在湖北石首长江天鹅洲故道建立白暨豚半自然保护区。【江豚】俗称江猪,隶属于鲸目,鼠海豚科,是一种分布较广的小型豚类,长江、珠江、鸭绿江及沿海均有有分布,下游为其主要聚居地。1984~1991年调查,种群数量约2700头。江豚是一种近岸活动的豚类,常出没于支流、湖泊与长江交汇处,或洲滩下首及河弯的缓流区。江豚被列为国家2级保护动物。【自鲟】隶属于鲟形目,匙吻鲟科,淡水珍稀鱼类。世界上匙吻鲟科鱼类仅2属2种:一种是美国密西西比河产的匙吻鲟;另一种是主要分布在长江的白鲟。白鲟身长可达7m,长度为淡水鱼类之冠。在研究鱼类起源、演化和地理分布上,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亦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已列为国家1级保护鱼类。【中华鲟】隶属于鲟形目,鲟科,鲟属,长江的大型经济鱼类。本属鱼类在我国有6种,长江上有2种,即中华鳄和达氏鲟。中华鳄是湖河洄游性鱼,在海洋里生长,黄海、东海和南海北部都可见到,成熟后到江河内繁殖。其体型硕大,最大体重达680kg。中华鲟是鲟属鱼类中分布纬度最低的一个种,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1980年10月兴建葛洲坝工程,长江截流后,中华鲟已不能上溯到四川境内繁殖。长江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开展中华鲟人工繁殖育苗研究,进行增殖放流,葛洲坝下游形成了新的中华鲟产卵场,每年都有亲鲟进行自然繁殖。中华鲟已列为国家1级保护鱼类。【达氏鲟】又名长江鲟,是一种较大型淡水经济鱼类,主要生活在长江上游,偶而见于中游,是一种定居淡水的鲟。最大体重30余kg。目前其种群数量显着减少,可以作为长江三峡水库及其他大型水体的增养殖对象。重庆市水产研究所对达氏鲟人工繁殖研究已获成果。达氏鲟被列为国家1级保护鱼类。【胭脂鱼】隶属于鲤形目,亚日鱼科,是长江上游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我国的亚口鱼科仅1属回种,即胭脂鱼。胭脂鱼每年3~4月上溯到金沙江、纸江和嘉陵江等急流石滩产卵繁殖,一部分幼鱼顺流而下,在长江中。下游于流中生活,偶有进入湖泊。曾捕到的胭脂鱼,最大体重约30kg。胭脂鱼被列为国家Z级保护鱼类。【川陕哲罗鲑】冷水性鱼类。我国的蛙科鱼类有8属17种和亚种,主要分布在北方,长江上游仅1属1种,即川陕哲罗鲑,是哲罗鱼属中分市纬度最低的一种。在研究动物地理学、鱼类系统发育与气候变化等方面,川陕哲罗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20世纪60年代前在四川西部及陕西太白山南麓的西太白河上游(汉江支流)分布较广泛,由于人为肆意捕杀,目前四川的汉川、茂县、峨边、大川河及天全河等已不见这种鱼的踪迹,现分布区仅剩大渡河河源江段(四川阿坝地区、青海班玛、陕西西太白河上游)。川陕哲罗鲑已列为国家2级保护鱼类。【扬子鳄】古称"鼍",属爬行纲,鳄科,鼍亚科、鼍属。本属动物世界上仅有2种:一种是长江的扬子鳄;另一种是仅见于美国东南部的密河鳄。扬子鳄分布在长江下游安徽南陵、郎溪、广德、任县、宣州等市县和浙江的长兴、安吉,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及经济价值,为国家1级保护动物,列为世界濒危、禁运种类。国家已在安徽宣州建立扬子鳄自然保护区,浙江民兴、安吉也建有自然保护区,采用自然受精人工孵化技术。目前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及人工繁殖的扬子鳄已有约2000条。【大鲵】俗称"娃娃鱼",是我国约30种有尾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最大体重约70kg,是世界珍稀的两栖动物。栖息于海拔160~800m的山涧峡谷河道中,适应水温10~28℃,在生物进化研究及营养、药用上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繁殖率低,生长缓慢,加上人类大量捕捉,巳危及物种的生存,被列为国家2级保护动物。此外,在长江流域两栖动物中,还有一些物种,数量已极少,并且分布区极为狭窄,被列为国家2级保护动物的有:细痣疣螺、贵州疣螈、大凉疣螈和虎纹蛙。

⑵ 长江里有什么动物

国家保护动物中华鲟

⑶ 我国的哪些水域有江豚江豚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在我国,江豚的分布范围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长江等水域。江豚是目前长江里面唯一的淡水哺乳动物,目前统计的江豚数量已不足1000头,并且数量还在一直减少。它们处在长江食物链的顶端,但胆子比较小,大部分的江豚并不会靠近船只。它们喜欢单独活动,以鱼类、虾等为食。能发出像羊叫声一般的声音,性格比较活泼,会在水中上蹿下跳,还会跟随着人类的船只一起游泳,可以说是相当可爱的动物。

在我国,其实不止江豚,很多的动物都面临的生存问题。它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着不同的美,怎么和谐的和它们共存应是我们极力研究的问题,毕竟谁也不想我们的子孙后代只能在书上或者自然历史博物馆里,才能看见它们。

⑷ 江水有些什么动物

①问题的提出要有一定的依据,该探究课依据资料提出这样的问题:松花江内鱼类、两栖类和虾类为什么会减少? ②假设不是随便作出的,应有一定的依据,应围绕提出的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该探究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作出这样的假设:松花江内鱼类、两栖类和虾类的减少是因为江水污染.故答案为:提出问题:松花江内鱼类、两栖类和虾类为什么会减少?作出假设:松花江内鱼类、两栖类和虾类的减少是因为江水污染.

⑸ 长江里有鲨鱼吗

长江下游靠近海的地方有鲨鱼。鲨鱼属于脊椎动物门软骨纲板鳃亚纲,海生,少数种类进入淡水,

例如:淡水鲨鱼

淡水鲨鱼学名为苏氏圆腹𩷶为中下层鱼类,喜欢生活于水生植物漂浮的底下。耐底氧,当同塘混养的家鱼浮头时,它仍能正常生活、生长。苏氏圆腹𩷶食性杂。

幼鱼主要摄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也摄食一些浮游植物等。从鱼种至成鱼主要摄食植物性食物、水生昆虫、水生环节动物、动物尸体等。原产于柬埔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半岛)、缅甸、中国等地有引种。

生活习性

苏氏圆腹𩷶为中下层鱼类,喜欢生活于水生植物漂浮的底下。耐底氧,当同塘混养的家鱼浮头时,它仍能正常生活、生长。

喜暖畏寒,对低温的耐受能力较差,正常生长温度为20-34℃,最适生长温度为26-32℃,水温低于18℃时,活力减弱,且易生病,水温降到16-14℃时很少活动,一般不摄食,水温下降至13-12℃或以下时,即易被冻伤、冻死,在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也一般不能自然越冬。苏氏圆腹𩷶性怯懦,最怕外界影响,一旦受到惊扰即在水中乱窜乱撞,以致受伤,甚至造成死亡。

⑹ 长江里有哪些稀有动物

白稽豚,江豚,中华鲟,扬子鳄

⑺ 长江中下游有什么珍稀动物

扬子鳄 白暨豚 和中华鲟是 长江中下游 珍稀动物
望采纳

⑻ 长江里有哪些鱼

在长江的鱼类中,鲤形目鱼类占绝大多数,计有248种,占整个长江鱼类种数的70.8%。其次是鲇形目鱼类,有37种,占10.7%。长江的鲤形目鱼类分属于4个科,亚口鱼科仅有胭脂鱼一个种,鳅科有50种,鲤科181种,平鳍鳅科16种。鲤科不但是长江鱼类中最大的一个科,占了总数的51.7%,而且长江的主要经济鱼类,如鲤、鲫、青鱼、草鱼、鲢、鳙、鲂、 鳊、鲴、铜鱼等,都属于这个类群。同时,鲤科中所有的11个亚科,在长江内都有分布。特别是适应于高原环境的裂腹鱼亚科鱼类,在长江水系多达24种。

⑼ 长江白鲟已经灭绝,除白鲟外,长江水域还有哪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

濒临的动物有:白鳍豚、中国大鲵、扬子鳄、长江江豚长江刀鱼等,濒临的植物是疏花水柏枝。首先我们说一下这种植物,它长在长江江边,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林业专家却说它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疏花水柏枝对于生长的环境要求极高,所以想要人工去培植可能很小。而且它一般在生长在像三峡那种地方,能够出现在长江,实在难得,所以当地林业专家都在尽量保护它,同时也在想办法进行人工培育。

然后就是“微笑天使”江豚,它的小名就是江猪,它生长的地方要广泛一些,不仅海洋有,长江的下游也有,不过它的数量却不多,甚至出现了极速减少的趋势。尤其是长江中的江豚,更是难以生存,它们要比海洋里的江豚面临的危险更多,因为它们面对的人类比较多,当然伤害也就越多,所以越来越多的江豚开始消失,现在它也成为了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

⑽ 长江的动物有名的有哪些

扬子鳄 扬子鳄生活在淡水里,主要分布在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的局部地区。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曾称霸于中生代,那时,地球是它们的天下。后来因为环境变化,恐龙等许多爬行动物不能适应而绝灭了;而扬子鳄等爬行动物却一直延续到今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扬子鳄生活在水边的芦苇或竹林地带,以鱼、蛙、田螺和河蚌等作为食物。但有时会袭击家禽和压坏庄稼,加上它长相"丑陋",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有害动物而被捕杀,所以数量稀少。扬子鳄长约2米,背部暗褐色,腹部灰色,皮肤上覆盖着大的角质鳞片。每年10月就钻进洞穴中冬眠,到第二年四五月才出来活动。它以卵繁殖,6月份交配,一般七八月产卵,幼鳄9月出壳。扬子鳄为我国特产动物。现在,人们研究恐龙时,除了根据恐龙化石以外,也常常以扬子鳄等爬行动物去推断恐龙的生活习性。因此,扬子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和研究古地质学和生物的进化,都有重要意义。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为了使这种珍贵动物的种族能够延续下去,我国还在安徽、浙江等各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 中华鲟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 中华鲟称为王鲔鱼。它的吻尖突,口小无牙,身体呈椭圆筒形。口前有四条触须,用来搜寻水底的无脊椎动物、小鱼和其他食物。 中华鲟鱼是大型洄游性鱼类。它们像游牧民族,生在江河里,长在海 洋中,在那里成长、发育,成熟期约需9-12年。完全成熟后,再迁移到我 国浅海地区进入河口,在那里肥育、栖息。秋季,顺长江逆流而上,直至 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幼鱼孵出后,便跟随着亲鱼远征,向河 口、海洋游去 。中华鲟鱼的寿命很长,可活一二百年。鱼体可长达2米以 上,雌鱼体重约二三百千克。 中华鲟鱼肉质肥美,卵可制鱼子酱,是珍贵食品;鳔和脊索可制鱼胶, 所以过去一直遭到过度捕捞。因为许多水利工程由于忽视生态平衡,所以也使这种 鱼类自然资源遭受严重影响。现在,中华鲟鱼有濒于灭绝的危险,因此要求严加保护。 白鳍豚 白鳍豚是食肉动物,口中约有130个尖锐牙齿,为同型齿,它的大脑同猩猩一样发达,极富灵性。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一般以整条吞食体长小于6.5厘米的淡水鱼类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呼吸时,头部先出水,然后全部露出水面,在水面游动2米后,再入水中。白鳍豚的视力几乎为零,依靠回声定位了解环境变化的情况,在生物学、仿生学和生理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科研价值。但白鳍豚生性胆小,很容易受到惊吓,一般都远离船只,很难接近,加之其种群数量很少,活动区域广阔,所以在野生状态下对白鳍豚的研究十分有限。而且白鳍豚、扬子鳄、中华鲟、白鲟、等动物,银杏、水杉、银杉、香果树、树蕨等植物,都是仅存于中国的孑遗生物。但2007年8月8日:长江白鳍豚正式宣告绝种(但非灭绝)。 江豚 江豚俗称江猪,隶属于鲸目,鼠海豚科,是一种分布较广的小型豚类,长江、珠江、鸭绿江及沿海均有有分布,下游为其主要聚居地。1984~1991年调查,种群数量约2700头。江豚是一种近岸活动的豚类,常出没于支流、湖泊与长江交汇处,或洲滩下首及河弯的缓流区。江豚被列为国家2级保护动物。 白鲟 白鲟是中国特有的大型经济鱼类,被列为珍贵保护动物。为现存于世界的仅两种本科鱼类之一,另一种为匙吻鲟,分布于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本科鱼类在鱼类起源、演化与地理分布上,有重要学术价值。属鲟形目,匙吻鲟科,白鲟属。俗称:象鱼、象鼻鱼、箭鱼、柱鲟鳇、琵琶鱼,古时俗称鲔。 达氏鲟 达氏鲟是一种较大型淡水经济鱼类,主要生活在长江上游,偶而见于中游,是一种定居淡水的鲟。最大体重30余kg。目前其种群数量显着减少,可以作为长江三峡水库及其他大型水体的增养殖对象。重庆市水产研究所对达氏鲟人工繁殖研究已获成果。达氏鲟被列为国家1级保护鱼类。 胭脂鱼 胭脂鱼又名黄排、血排、粉排、火烧鳊、木叶盘、红鱼、紫鳊、燕雀鱼、火排、中国帆鳍吸鱼等,属于鲤形目吸口鲤科(或称亚口鱼科),生长于长江水系。1。其体型奇特,色彩鲜明,尤其幼鱼体形别致,色彩绚丽,游动文静,被人们荣称为“一帆风顺”,在东南亚享有“亚洲美人鱼”的美称。

阅读全文

与江里有什么动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6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