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搞好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1、严格落实防疫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是事关社会全局的大事,切实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中来,乡镇要严格执行“政府与村委、畜牧部门与防疫员”之间分线签订动物防疫工作目标责任书,形成齐抓共管,真正做到责任落实到位,任务分解到位,目标考核到位。把“政府保密度,部门包质量”口号真正落到实处,各级政府不能简单的将目标责任书签到下级就算完事,而应切实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实施全程跟踪督查力度。以确保免疫质量,降低疫病发生风险,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工作长效机制。
2、加强基层防疫队伍技术培训。为了更好地开展防疫工作,每年应组织乡村兽医、执业兽医、养殖专业大户等集中举行1—2次培训,通过邀请专家、教授进行畜牧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防检疫技能、畜牧新技术、养殖风险规避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基层畜牧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基层畜牧兽医人员,不断提高动物防疫的科技含量,确保防疫工作科学规范开展。
3、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保障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基层设施建设经费投入。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将乡镇站工作经费、基础设施建设、村级兽医工作室和无害化处理场所等公共事业纳入财政全额预算,推进乡镇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夯实动物防疫工作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大免疫副反应和无害化处理经费投入。建议上级应足额安排免疫副反应和无害化处理补助经费,直接划拨到乡镇畜牧兽医站,严格执行“专款专用”。以便发生副反应时,能及时兑现给养殖户,从而消除养殖户与防疫员之间的矛盾。当养殖户平时发生畜禽病死时,可参照农业保险赔付标准,在作无害化处理后,实行现场况现补偿费。养殖户自然就不会随意乱扔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才会真正发挥作用,这样才能大大减少动物疫病传播的风险。最后,应加大村级防疫员工作经费投入。目前,各地均采取与村级防疫员签订季节性用工合同,劳动报酬相当低下,平均每年劳务费收入不足3000元,如果自行解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福利,其工资多半显负数,但从村级防疫员使用性质来看,根据上级要求,防疫工作必须实行“春秋普免与平时补免相结合”,再加上疫情报告、畜牧统计、协助产地检疫等工作任务,无形之中又变成了常年用工。建议国家出台村级防疫员管理办法,明确其工作性质,妥善解决其劳务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等问题,以便防止基层防疫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❷ 动物传染病防治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并通知邻近单位做好预防工作。
(2)迅速地隔离病畜,对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紧急消毒。若发生危害性大的疫病如口蹄疫、炭疽时,应采取封锁等综合措施。
(3)以疫苗实行紧急接种,对病畜按国家规定及时处理。
(4)死畜和淘汰病畜的无害化处理。
❸ 本次动物防疫法修改的亮点有什么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法案室副主任王观芳在今天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本次动物防疫法修改的亮点有两项“调整”。
分别是:动物防疫的方针由原来“预防为主”调整为“预防为主,预防与控制、净化、消灭相结合”,在全面防控的基础上,推动动物疫病从有效控制并向逐步净化消灭转变;动物防疫责任从原来主要由政府兽医机构承担,调整为构建责任明确、各负其责、各尽其能的防疫责任体系。
谈及动物防疫法修订的背景,王观芳指出,2018年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对动物防疫法实施情况进行执法调研时了解到,现行动物防疫法实施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动物防疫形势方面,我国动物疫病病种多、病原复杂、人畜共患风险存在;随着对外贸易和人员交流的增多,非洲猪瘟等境外动物疫病传入风险增大。
(3)动物防疫工作措施如何再细化扩展阅读:
新动物防疫法对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病害动物产品也做出规定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功民介绍,新法对此作出5个“明确”,即明确:生产经营主体和运输主体的责任,并设定了禁止性的条款;无害化处理管理部门及其职责分工;
县乡两级政府对不同区域发现病死畜禽收集、处理和溯源职责,以及野外环境发现的病死野生动物的收集、处置规定;无害化处理场所规划的制定主体和无害化处理的运行机制;各级财政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提供补助,以及补助标准、办法的制定。
❹ 如何做好动物疫病防控个人安全防护工作
按要求穿戴手套、口罩、防护服等防护设备。
工作过程中设备损坏及时更换。
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记录、拍照等人员尽量不要接触任何污染物。
注意安全,包括防止动物撕咬及机械伤人,一些消毒药剂具有较强刺激性,使用时也需注意。
尽量安排专业人士操作,减少无关人员接触几率。
工作结束注意清洗消毒。
注意个人健康,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额外建议:工作时穿的衣服不要穿回家。
以禽流感疫情处置为例:“7、人员防护(1)适当防护措施 在疫情处置时,直接接触禽鸟的处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穿戴或佩戴防护服、橡胶手套、医用防护口罩、医用护目镜和可消毒的胶靴等。赴疫点调查采访人员的防护参照执行。(2)洗手和消毒 每次操作完毕后,用消毒液洗手。废弃物要装入塑料袋内,置于指定地点并进行无害化处理。(3)健康监测 所有暴露于感染禽鸟和可疑禽场的人员均属高危人群,应接受当地卫生部门监测和医学观察;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扑杀人员和禽场工人应尽快接受卫生部门检查,上述人员的密切接触者也应接受医学观察;免疫功能低下、儿童、老年人和有慢性心脏和肺脏疾病的人员要避免与禽类接触。 ”
❺ 动物防疫和检疫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是保证人民食用肉类安全、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发生传播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人民生活安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各地需要建立专业、高效的动物防疫检疫体系,通过专业的防检技术和敬业的职业精神解决当前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弊端。本文讨论了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❻ 浅谈如何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
在农业现代化的今天,畜牧业的现代化已经成为其重要的内容及标志,从某个程度上讲:其一,有利于畜牧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其二,对于人们的财产安全以及人身健康有着直接关系。但是目前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也带给了工作者最新的挑战。
1.目前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
1.1混居与混养
目前养殖基层动物来看,大多数都是以散养的方式为主,虽然畜牧业的标准化与集约化的生产、经营都有所发展,但是其并未占据较大的比例。在养殖中,主要是一家一户的模式,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并未做好排泄处理以及免疫管理,并且随意的使用药物以及添加剂都容易造成动物疫情。例如在农村,对于人畜混居,不但影响到了人们的居住,更多的是成为了疫情发生的温床。
1.2防疫水平偏低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标准化、集约化以及规模化的养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我们的工作重点在基层,但是绝大多数的基层人员却不能够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其制动性的缺失。另外,基层人员不具备相关专业的高素养,也使得相关的法律、法规都不具备较强的操作性,此外,由于不重视而引起的资金投入的缺乏,从而降低了整体防疫工作的水准。
1.3 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基层防疫工作相应的监管体制不健全,大多数的基层养殖业为了在短期之内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导致了严重的水资源以及土壤的污染现象层出不穷。过渡的将农药使用到生产当中,导致动物免疫力的降低。此外,动物的排泄物没有正确的处理也会导致动物疫情的发生以及疫病传播。
2.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2.1防疫法律意识淡薄
多数基层防疫工作领导对于动物防疫不够重视,甚至存在侥幸心理。部分领导觉得动物的疫情远远比不上人类所感染的疫情,觉得大不了就是损失一些动物,也就导致了对于每年的基层防疫工作是“虎头蛇尾”。
2.2基础设施配备与基层动物的防疫体系薄弱
不重视基层防疫工作,就不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也就导致了基层畜牧站没有先进的基础设施,从而与新时期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脱节。而动物防疫体系薄弱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基层防疫人员薪酬偏低、防疫工作缺乏必要的经费、工作环境恶劣以及没有专业的防疫素质。
2.3疫苗质量不够稳定
从目前的基层动物防疫所使用的疫苗来看,疫苗质量的不稳定性使得其保护率偏低和副作用过高,过渡的注射疫苗也就使得资金方面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随着社会发展,动物的疫病呈现出了“旧病未除,新病滋生”的趋势。为了控制好疫病,人们不得不增添更多的疫苗,但是由于随意的免疫病种与时间,导致动物免疫的程序出现了严重的混乱局面。
3.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提高动物疫情控制
3.1加强动物防疫教育宣传工作
做好基层防疫工作,首先要让基层的领导干部,基层操作人员等从心理上认同、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其一,让领导层积极学习动物防疫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防疫、依法控疫;其二,深入到基层养殖群众当中,普及防疫教育的有关工作。另外,对于动物运输、加工的有关人员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条例宣传,让他们主动的配合屠宰检验、产地检疫等等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抓好疫病的发生,促进畜牧业快速、良好的发展。
3.2健全动物防疫工作保障机制
动物防疫工作做到何种程度直接影响到畜牧业的长期发展:其一,虽然目前基层防疫基础设施不能够满足需要,但只要通过努力让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配备标准,资金也可以在逐年的财政支出中得到缓解;其二,目前大多数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人员因为待遇问题导致工作缺乏积极性、责任心,,所以为防疫工作者提高薪酬与福利待遇,对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是否能偶顺利、持续开展有这不可磨灭的作用;其三,抓好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再教育,确保基层防疫工作能够在一支技术过硬、安心常驻基层、热心为防疫工作的专业队伍下正常开展。
3.3建立健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行政管理体制
其一,建立、健全组织防疫工作领导机制,成立有效的动物防疫工作筹划小组;其二,要健全动物防疫工作责任落实机制,落实基层动物防疫任务,对在疫病防治过程中出现的个人或部门玩忽职守等要严格查处,确保防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健全监督机制,基层以上的动物防疫督查部门要不定期地检查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对其存在的问题,要求其限期整改;其三,要健全建立激励机制,要推行动物防疫部门年度考核,实行奖励制,对在动物防疫工作方面表现积极,成就突出的个人或单位,要进行物质与荣誉上的奖励,此外,对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玩忽职守,工作消极怠慢的个人或单位要予以通报批评,甚至对其进行必要的经济处罚,最终调动整个防疫队伍的积极性与责任性。
3.4免疫核查制度需要严格掌握,进一步强化免疫管理
其一,实行免疫档案、标识的管理制度,将通过了检查,免疫合格的牲畜做好免疫档案的发放;其二,调高调运核查动物免疫的门槛,如果发现运输动物者不具备合格的检验证明,应以及采取措施,坚决不放行;其三,增强免疫抗体的实时监测。
总之,在基层的动物防疫工作中仍然存在各种方面的问题,严重的制约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全面、政策的开展。所以,还需要各位基层领导与防疫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做好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制度、加强调控才能够提高基层防疫工作的实效性,才能够保障基层防疫工作的稳定、健康的运行。
❼ 动物防疫包括哪些内容
你好
【释义】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动物防疫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发动全社会力量,依照动物疫病发生、发展和消亡的科学规律,对动物从引种、饲养、经营、销售、运输、屠宰到动物产品加工、经营、贮藏、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严格实施预防、控制、扑灭和检疫措施,保障动物健康及其产品安全的一项系统性工作。
(一)动物疫病的预防。主要是指对动物采取免疫接种、驱虫、药浴、疫病监测和对动物饲养场所实施环境安全型畜禽舍改造以及采取消毒、生物安全控制、动物疫病的区域化管理等一系列综合性措施,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
(二)动物疫病的控制。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发生动物疫病时,采取空间电场生物效应涉及的电隔离方法以及化学阻隔、人员阻隔、扑杀、消毒等措施,防止其扩散蔓延,做到有疫不流行;二是对已经存在的动物疫病,采取监测、淘汰等措施,逐步净化直至达到消灭该动物疫病。
(三)动物疫病的扑灭。一般是指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采取的措施,即是指发生对人畜危害严重,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动物疫病时,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综合的“封锁、隔离、销毁、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等”强制措施,迅速扑灭疫情。
(四)动物、动物产品检疫。是指为了防止动物疫病传播,保护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❽ 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哪些预防性措施防制动物传染病
动物传染病预防性防制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动物机体抗病能力。
(2)适时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动物群的免疫力。
(3)定期杀虫、灭鼠,对粪便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4)认真贯彻国家防疫、检疫法规,加强国境检疫、交通检疫、市场检疫和屠宰检疫等各项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并消灭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