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甘肃的地形地貌、动植被分布概况、植物简介。
甘肃省主要集中在中国地势阶梯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的地形带。地貌类型复杂,高山,高原,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
甘肃山,最主要的山脉首推祁连山,乌鞘岭,六盘山,其次如阿尔金山,马鬃山合骊山,龙首山西倾的山子午岭山大部分山是一个西北 - 东南走向。
陇南山地:这里是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富,周围清流无尽的。大致包括渭水以南的这一地区,临潭,的迭部前的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山脉向西延伸的。低山和丘陵西向东,绿山对峙,流急摆动,峰尖锐,陡峭的山坡上,像江南风光,是五岭绕组。南部边境的“潜修”北国的“粗犷”完美的融合在这里。
甘肃黄土高原的甘肃省中部和东部的部分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河。一旦生下了中国民族的祖先,苍松翠柏,潺潺的溪流,丰富的石油,煤炭,着名的山脉和河流。黄河贯穿从这里刘家峡,盐锅峡,八峡三大水库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一块土地充满了生机,一望无际的动机和明亮的,给它的土地,焕发了新的活力。
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 - 的角落地势高的东部边缘,平均海拔3000多米,是典型的高原区。广泛的,郁郁葱葱的湿地,牛粪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走廊:位于北祁连山,北山东南乌鞘岭西甜新的接线块,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狭长倾斜。海拔1??000-1500米之间,长1000多公里,宽度从几公里到几百公里不等。河西走廊平坦,机耕条件,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着名的沙漠绿洲和农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是一个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甘肃。在
祁连山祁连山河西走廊南,长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3500米,积雪,冰川绕组,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垂直分布的植被,荒漠化,牧场,森林,雪和冰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三维图像。
河西走廊北部地带:片长1000多公里,从东到西,海拔1000-3600米的区域,用于调用它的北部山区的人。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沙和裸露的岩石,沙漠平原连续补丁的山,是难以耕作土地,人烟稀少,可以欣赏沙漠中的“吸烟直,长河日圆”的大漠风光。
野生植物4000余种,包括水青树的连香树,杜仲,透骨五福花的珍贵植物,野生动物多达54多种稀有和珍贵的动物,包括在国家或亚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野马,野骆驼,野驴,野牦牛,白唇鹿等。
href="http://ke..com/view/8461.htm" http://ke..com/view/8461.htm
Ⅱ 甘肃的生物资源是怎样的
甘肃是一个少林省区,据第七次甘肃省森林资源清查,全省林地面积1042.65万公顷,全省森林面积507.4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1.28%;全省活立木总蓄积24054.88万立方米,森林蓄积21453.97万立方米。森林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栎类、杨类以及华山松、桦类等。在全省活立木蓄积资源中,冷杉占52.9%,云杉占11.7%,栎类占26.9%,杨类、华山松、桦类只占8.5%。甘肃主要林区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小陇山、祁连山、子午岭、康南、关山、大夏河、西秦岭、马山等处。
草场主要分布在甘南草原、祁连山地、西秦岭、马山、崛山、哈思山、关山等地,这些地方海拔一般在2400~4200米之间,气候高寒阴湿,特别是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牧草生长季节短,枯草期长;这类草场可利用面积为427.5万公顷,占全省利用草场总面积的23.84%,年平均鲜草产量4100公斤/公顷,总贮草量约175亿公斤,平均牧草利用以50%计,约可载畜600万羊单位。
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主要资源有7大类:油料植物有100多种,如文冠果(木瓜)、苍耳、沙蒿、水柏、野核桃、油桐等;纤维和造纸原料植物约近百种,如罗布麻、浪麻、龙须草、马莲、芨芨草等;淀粉及酿造类植物有20多种,如橡子、沙枣、蕨根、魔芋、沙米、土茯苓等;野生化工原料及栓皮类有20多种,如栓皮栎、五倍子、槐等;野生果类100多种,如中华猕猴桃、樱桃、山葡萄、枇杷、板栗、沙棘等;野生药材951种,有大黄、当归、甘草、红黄芪、锁阳、肉苁蓉、天麻等;特种食用植物10多种,其中比较名贵的野生植物有发菜、蕨菜、木耳、蕨麻、黄花菜、地软、羊肚、蘑菇、鹿角菜等。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主要经营的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冬虫草等,特别是“岷当”、“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
甘肃养殖的牲畜主要有马、驴、骡、牛、羊、骆驼等。甘肃养马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汉武帝时期,西北边境设有官马场36处。民间养马亦较繁盛。自汉至今,一直是我国养马业的重地。建国后,还先后引进和改良了阿尔登、整顿河、卡拉巴依马等品种,养马、驴、牛等得到了发展。禽种,除对静宁鸡、太平鸡、临洮鸡等杂交改良外,现主要有来航鸡、澳洲黑、芦花洛克、洛岛红、科尼什、新汉、狼山鸡等优良品种。水禽有北京鸭、麻鸭、中国白鹅、灰鹅和狮头鹅等品种。
野生动物资源:甘肃境内共有野生动物650多种。其中:两栖动物24种,爬行动物57种,鸟类441种,哺乳动物137种。这些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陇南市的文县、武都、康县、成县、两当等地。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出产大熊猫、金丝猴、麝、猞猁、扫雪等世界珍贵动物,并对梅花鹿、马鹿、麝进行人工饲养。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90多种,其中属一类保护的24种,二类保护的24种,三类保护的4011种。
Ⅲ 敦煌的野生动物有哪些
甘肃有野生动物723种,占全国野生动 物种类的30%,主要分布在陇南山区、河西 走廊、祁连山区以及甘南高原的森林地带。 其中,哺乳动物137种,两栖动物24种, 爬行动物57种,鸟类441种,属于国家保 护的稀有动物90多种,其中属于一类保护 的有24种,二类保护的有24种,三类保护 的有40种。这些保护动物中又以大熊猫、 金丝猴、藏牦牛、雪豹等最为珍贵,还有棕 熊、、马熊、金猫、白唇鹿、林麝、马麝、盘 羊、兔猕、短尾猴、天鹅、金雕、蓝马鸡、 野驴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
甘肃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主 要资源有油料植物(如文冠果、苍耳、沙 蒿、水柏、野核桃、油桐等)近百种;纤维 和造纸原料植物(如罗布麻、浪麻、龙须 草、马莲、芨芨草等)约百种;淀粉及酿造 类植物(如橡子、沙枣、蕨根、魔芋、沙 米、土茯苓等)20多种;野生化工原料及栓 皮类(如栓皮栎、五倍子、槐等)约20种; 野生果类(如中华猕猴桃、樱桃、山葡萄、 枇杷、板栗、沙棘等)百余种;野生药材 (如大黄、当归、甘草、红黄芪、锁阳、肉 苁蓉、犬麻等)近千种;特种食用植物(如 较名贵的有发菜、蕨菜、木耳、蕨麻、黄花 菜、地软、羊肚、蘑菇、鹿角菜等)10 多种。
Ⅳ 甘南海拔多少米,是否高原反应地区
甘南的海拔为境内草原广阔,海拔2960米,平均气温1.7℃。严格来说不算是高原反应地区,高原反应是指,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甘南并无300米的海拔,单也接近3000米,所有对某些体质的人来说,也会产生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的发病率与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时间以及体质等有关。一般来讲,平原人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时,50%~75%的人出现高原反应,但经3~10天的习服后症状逐渐消失。本病的发生老年人低于青年人,女性低于男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与男性的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与女性的体重指数无关,说明肥胖男性易感性大。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过度地段,是藏、汉文化的交汇带,是黄河、长江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
被费孝通先生称之为“青藏高原的窗口”和“藏族现代化的跳板”,并被国家确定为生态主体功能区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无霜期短,日照时间时长,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4)甘南有多少种野生动物扩展阅读:
甘南藏族自治州具有大陆性季节气候的特点。光照充裕,利用率低;热量不足,垂直差异大;降水较多,地理分布差异显着。全州除舟曲、迭部县部分地区没有严寒期外,其余地方长冬无夏,春秋短促。甘南藏族自治州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13℃之间,地域差异很大。
总的分布趋势是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四季气温的分布趋势大致与年平均气温相似,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气温的年较差一般在20-22℃之间,合作为23℃。甘南州是全省年较差最小的地区,全州各地夏季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的最大值出现在7月;冬季气温最低,最小值出现在1月。
全州降水量的地理分布极不均匀,各地降水量多少差别很大,分布趋势大致以西南部的郎木寺向四周递减季降水量分布亦很不均匀,暖季多,冷季少,雨热同季的特征显着。
全州的日照时数分布趋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增,变化范围在1800-2600小时之间,日照时数的季节分布不均匀,临潭、合作、碌曲、郎木寺多出现在冬季;玛曲、夏河、迭部多出现在春季;舟曲、卓尼多出现在夏季;秋季各地日照时数最少。
Ⅳ 甘肃的自然资源
甘肃省总土地面积约为45.44万平方公里(据国务院勘界结果为42.5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7位,折合6.8亿亩。山地多,平地少,全省山地和丘陵占总土地面积的78.2%。
全省土地利用率为56.93%,尚未利用的土地有28681.4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2.05%,包括沙漠、戈壁、高寒石山、裸岩、低洼盐碱、沼泽等。总量为4544.02万多公顷,人均占有量2公顷,居全国第5位;除沙漠、戈壁、沼泽、石山裸岩、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难以直接利用的土地外,尚有2731.41万公顷土地可用于生产建设,占土地总面积的60.11%。各种林地资源面积396.65万公顷,有白龙江、洮河、祁连山脉、大夏河等地的成片原始森林,森林中的野生植物达4000余种,其中有连香树、水青树、杜仲、透骨草、五福花等珍贵植物;野生动物中列入国家稀有珍贵动物的达54个种或亚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野马、野骆驼、野驴、野牦牛、白唇鹿等。各类草地资源面积1575.29万公顷,占土地资源总面积的34.67%,其中天然草地1564.83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99.34%,是中国主要的牧业基地之一。 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水、黄河干流(包括大夏河、庄浪河、祖厉河及其它直接入黄河干流的小支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苏干湖水系)3个水系。河3个水系,有15条;年总地表径流量174.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
全省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86.2亿立方米,纯地下水8.7亿立方米,自产水资源总量约294.9亿立方米,人均1150立方米。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415.8亿m³,其中,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78条。黄河流域除黄河干流纵贯省境中部外,支流就有36条。该流域面积大、水利条件优越。但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长江水系包括省境东南部嘉陵江上源支流的白龙江和西汉水,水源充足,年内变化稳定,冬季不封冻,河道坡降大,且多峡谷,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724.15万千瓦,居中国第10位,可能利用开发容量1068.89万千瓦,年发电量为492.98亿度,水力发电量居中国第4位。 甘肃省能源种类较多,除煤炭、石油、天然气外,还有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其中,石油可采储量为6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31.57亿立方米,集中分布在河西玉门和陇东长庆两油区。全省煤炭预测储量为1428亿吨,已探明125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20亿吨,煤炭资源集中分布于庆阳、华亭、靖远和窑街等矿区。
甘肃风能资源丰富,总储量为2.37亿千瓦,风力资源居全国第5位,可利用和季节可利用区的面积为17.66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内部分山口地区,河西的瓜州素有“世界风库”之称。目前正在建设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千万千瓦级的超大型风电基地。
甘肃是中国太阳能最为丰富的三个区域之一,各地年太阳总辐射值大约为4800~6400兆焦/m³,其中河西西部、甘南西南部是中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按现有利用水平测算可开发资源量约为520万吨标准煤/年。 甘肃是一个少林省区,据第七次甘肃省森林资源清查,全省林地面积1042.65万公顷,全省森林面积507.4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1.28%;全省活立木总蓄积24054.88万立方米,森林蓄积21453.97万立方米。森林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栎类、杨类以及华山松、桦类等。在全省活立木蓄积资源中,冷杉占52.9%,云杉占11.7%,栎类占26.9%,杨类、华山松、桦类只占8.5%。甘肃主要林区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小陇山、祁连山、子午岭、康南、关山、大夏河、西秦岭、马山等处。
草场主要分布在甘南草原、祁连山地、西秦岭、马山、崛山、哈思山、关山等地,这些地方海拔一般在2400~-4200米之间,气候高寒阴湿,特别是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牧草生长季节短,枯草期长;这类草场可利用面积为427.5万公顷,占全省利用草场总面积的23.84%,年平均鲜草产量4100公斤/公顷,总贮草量约175亿公斤,平均牧草利用以50%计,约可载畜600万羊单位。
粮食作物品种有冬小麦、春小麦、大麦、玉米、青稞、荞麦、糜谷、高粱、水稻、洋芋和豆类等20余种,其中小麦是主体作物,分布遍及全省,约占全省粮食作物的一半以上。
经济作物主要品种有棉花、油料、蓖麻、芝麻、甜菜、苏子、向日葵、大蒜、茶叶、烟草、啤酒花等十几种。果树资源有1000多个品种,其中桃、梨、杏、李、柿、枣、柑桔的品种有480个。
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主要资源有7大类:油料植物有100多种,如文冠果(木瓜)、苍耳、沙蒿、水柏、野核桃、油桐等;纤维和造纸原料植物约近百种,如罗布麻、浪麻、龙须草、马莲、芨芨草等;淀粉及酿造类植物有20多种,如橡子、沙枣、蕨根、魔芋、沙米、土茯苓等;野生化工原料及栓皮类有20多种,如栓皮栎、五倍子、槐等;野生果类100多种,如中华猕猴桃、樱桃、山葡萄、枇杷、板栗、沙棘等;野生药材951种,有大黄、当归、甘草、红黄芪、锁阳、肉苁蓉、天麻等;特种食用植物10多种,其中比较名贵的野生植物有发菜、蕨菜、木耳、蕨麻、黄花菜、地软、羊肚、蘑菇、鹿角菜等。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主要经营的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冬虫草等,特别是“岷当”、“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 主要畜种禽种:甘肃养殖的牲畜主要有马、驴、骡、牛、羊、骆驼等。甘肃养马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汉武帝时期,西北边境设有官马场36处。民间养马亦较繁盛。自汉至今,一直是我国养马业的重地。建国后,还先后引进和改良了阿尔登、整顿河、卡拉巴依马等品种,养马、驴、牛等得到了发展。禽种,除对静宁鸡、太平鸡、临洮鸡等杂交改良外,现主要有来航鸡、澳洲黑、芦花洛克、洛岛红、科尼什、新汉、狼山鸡等优良品种。水禽有北京鸭、麻鸭、中国白鹅、灰鹅和狮头鹅等品种。
野生动物资源:甘肃境内共有野生动物650多种。其中:两栖动物24种,爬行动物57种,鸟类441种,哺乳动物137种。这些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陇南市的文县、武都、康县、成县、两当等地。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出产大熊猫、金丝猴、麝、猞猁、扫雪等世界珍贵动物,并对梅花鹿、马鹿、麝进行人工饲养。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90多种,其中属一类保护的24种,二类保护的24种,三类保护的4011种。
Ⅵ 甘南的特有植物和动物 属种 代表性的
甘南景天(学名:Sem ulricae)为景天科景天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青海、甘肃、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3,000米至4,500米的地区,多生于冷杉林下。
冬虫夏草
蕨麻,又称蕨玛,产于海拔3000米的甘南草原,系蔷薇科野生植物,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块根。这种植物高10-25厘米,叶绿色,开黄花,肉色白,味甘甜,其果肉爽甜多汁、清香味美、风味独特。因其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故常食之,确有人参延年益寿的功效,因此被人们冠以“人参果”的美誉。
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雪豹、猞猁、水獭、豺、西藏野驴、棕熊、马麝、林麝、马鹿、白唇鹿、鬣羚、盘羊、岩羊及黑颈鹤、灰鹤、天鹅、雪鸡、蓝马鸡、胡兀鹫、兀鹫、鹰、隼等。
Ⅶ 野生保护动物有哪些 还是作业。。。 名称: 保护级别: 生活环境: 分布地区: 麻烦写四个,谢谢。
云豹: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 (VU)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E);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生态环境】:热带至亚热带的常绿地区, 可见于海拔1600-3000米的山区
【致危因素】:因为贸易被捕猎,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作为食物被捕猎,栖息地破坏
【得名原因】:由于其全身灰黄色或淡褐黄色,体侧有云形暗灰色斑纹,宛如云朵,故名“云豹”
编辑本段
国内分布
儒艮
保护等级: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红皮书濒危等级: 濒危(E)
IUCN等级 : 易危(VU)
多在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丛中出没,有时随潮水进入河口,取食后又随退潮回到海中,很少游向外海。住温暖海洋,海水温度多在20℃以上。其分布与水温、海流以及作为主要食物的海草分布有密切关系。
儒艮为海生(偶尔会进入淡水流域)哺乳动物,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与印度洋海岸,
儒艮
特别是有丰富海草生长的地区。虽然它们被认为栖息于浅海,但有时也会移动至较深的海域,约23公尺深。它们的分布范围并不连续,这可能与栖息地的合适度和人类活动有关。儒艮在印度洋的由非洲东岸开始,经红海、波斯湾、南非、马达加斯加往东至阿拉伯海与斯里兰卡,其中大部分地区的数量都很少。在太平洋地区包括了印尼、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东印度群岛,往北达台湾与日本的冲绳岛,往南则包括了澳洲南部以外的邻近海域。某些地区称它们为“海牛”(sea cow)、“海猪”(sea pig)、或“海骆驼”(sea camel)。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部湾的广西沿海。广东和台湾南部沿海以及海南岛西部沿海如八所港亦有踪迹。
BBC组织的科考队前往莫桑比克巴扎鲁托群岛,在距离海岸9英里的位置,发现了大量的儒艮。
金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6]
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Ⅱ I 级濒危鸟类。
列入中国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易危种。[3]
(图片:全部图片网址[7]、分布图[8])
多栖息于高山草原和针叶林地区,平原少见。
世界范围
分布于亚洲东南部、俄罗斯、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美国、墨西哥等地。[2]
中国范围
中国的黑龙江尚志、沾河、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绥化、伊春、大兴安岭,吉林白城、通化、延边、吉林,辽宁本溪、丹东、大连、锦州、朝阳,内蒙古呼伦贝尔,新疆西部昆仑山和天山,青海西宁、门源、青海湖,甘肃武威、武都、文县、甘南、河西、兰州,山西雁北、忻州、太原、吕梁、晋中、上党、临汾、运城,北京房山、怀柔、密云,陕西,湖北,贵州贵定、兴义,四川巴塘、万源、奉节、巫溪、金阳、康定、石渠、茂县、汶川、广元、金堂,云南西部,喜马拉雅山脉等地,留鸟或旅鸟。[3]
金斑喙凤蝶
国际濒危动物保护委员会:R级(最稀有的一级)
金斑喙凤蝶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一级保护物种
中国国家林业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动物。
主要分布:金斑喙凤蝶是中国的特有物种,极为罕见,仅分布于海南、广东、福建、广西等少数地区。
【国内分布】:陕西, 安徽, 江西, 贵州, 四川, 云南, 西藏,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湖南
编辑本段
国外分布
【国外分布】:从最西部的尼泊尔开始,一直向东到台湾,包括缅甸和中国秦岭以南;往南则从印度东部、中南半岛开始,一直向南到马来西亚、婆罗洲、苏门答腊、爪哇等地为止
Ⅷ 甘肃地理概况有哪些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区域:
陇南山地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山地和丘陵西高东低,绿山对峙,溪流急荡,峰锐坡陡,恰似江南风光,又呈五岭逶迤。南疆的“纤秀”,北国的“粗犷”,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这里有苍松翠柏,有潺潺溪流,有丰富的石油、煤炭,也有闻名遐迩的名山大川。黄河从这里穿流而过,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库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把无穷无尽的动力和光明,奉送给这块土地,焕发着它新的活力。
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百余公里不等。这里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着名的戈壁绿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荒漠、草场、森林、冰雪,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画面。
河西走廊以北地带这块东西长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带,人们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地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急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一块块山间平原,是难以耕作之地,人烟稀少,能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戈壁风光。
甘肃是个多山的省份,最主要的山脉首推祁连山、乌鞘岭、六盘山,其次诸如阿尔金山、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西倾山、子午岭山等,多数山脉属西北-东南走向。省内的森林资源多集中在这些山区,大多数河流也都从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的源头。
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包括野生)。目前经营的主要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红花、贝母、天麻、杜仲、灵芝、羌活、冬虫草等,特别是“岷当”、“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据调查,全省中作为药用的动、植物及矿产物中药材约1080种,其中药用植物951种、动物87种、矿物34种、加工类药8种;先后引入生地、人参、黄连、山芋肉、元胡、伊贝等外地药材多种,有计划的扩大了药材栽培面积,并在甘肃的文县建立了香獐自然保护区、在肃南县办起了养鹿场。
甘肃养殖的牲畜主要有马、驴、骡、牛、羊、骆驼等。甘肃养马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汉武帝时期,西北边境设有官马场36处。民间养马亦较繁盛。自汉至今,一直是我国养马业的重地。建国后,还先后引进和改良了阿尔登、整顿河、卡拉巴依马等品种,养马、驴、牛等得到了发展。禽种,除对静宁鸡、太平鸡、临洮鸡等杂交改良外,现主要有来航鸡、澳洲黑、芦花洛克、洛岛红、科尼什、新汉、狼山鸡等优良品种。水禽有北京鸭、麻鸭、中国白鹅、灰鹅和狮头鹅等品种。
甘肃境内共有野生动物822种。其中:两栖动物32种;爬行动物63种;鸟类572种,哺乳动物163种。这些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文县、武都、康县、成县、天水、两当等地。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出产大熊猫、金丝猴、麝、猞猁、扫雪等世界珍贵动物,并对梅花鹿、马鹿、麝进行人工饲养。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05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30种;二级保护动物75种。属于省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18种。
甘肃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矿业开发已成为甘肃的重要经济支柱。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不但种类繁多、类型多样,而且组分复杂、规模各异,远景可观。截止2002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56种,占全国发现矿种数的91%。全省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81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4种、非金属矿产38种、水气矿产2种。编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地636处,大型矿床59个、中型矿床133个、小型矿床444个。据国土资源部截止2002年底《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甘肃省在全国排序居第一位的矿产有10种,前五位的有34种,前十位的有61种。已开采利用的矿产有67种。
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河、黄河干流(包括大夏河、庄浪河、祖厉河及其它直接入黄河干流的小支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苏干湖水系)3个水系。全省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86.2亿立方米,纯地下水8.7亿立方米,自产水资源总量约294.9亿立方米,人均1150立方米。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415.8亿立方米,其中,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78条。黄河流域除黄河干流纵贯省境中部外,支流就有36条。该流域面积大、水利条件优越。但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长江水系包括省境东南部嘉陵江上源支流的白龙江和西汉水,水源充足,年内变化稳定,冬季不封冻,河道坡降大,且多峡谷,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内陆河流域包括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个水系,有15条,年总地表径流量174.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河流大部源头出于祁连山,北流和西流注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戈壁之中。具有流程短,上游水量大,水流急,下游河谷浅,水量小,河床多变等特点,但水量较稳定,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Ⅸ 甘肃保护野生动物有哪些
目前,甘肃境内有国家级保护野生陆地动物10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白唇鹿等主要分布在河西一带,而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分布在甘肃南部。
Ⅹ 我国甘肃都有哪些珍稀动物
甘肃省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05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31种(哺乳类有18种,鸟类有13种);二级保护动物74种(哺乳类有24种,鸟类有48种,两栖类2种)。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陇南)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甘肃普氏野马(河西)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甘肃雪豹(祁连山区)
国家一级野生保护甘肃动物藏羚羊(甘南)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驴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尾榛鸡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骆驼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甘肃蓝马鸡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甘肃省省鸟“红腹锦鸡”
还有盘羊、高鼻羚羊、扭角羚、白唇鹿、野驴、野牦牛、岩羊、藏原羚、哦喉羚等珍稀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