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物世界 > 海底有哪些动物它们有哪些特征

海底有哪些动物它们有哪些特征

发布时间:2022-08-09 05:04:31

㈠ 你们知道哪些海底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简要的写下来...求学霸帮忙...

一、鲨鱼

特点:

1、鲨鱼身体坚硬,肌肉发达,不同程度的呈纺锤形。

2、口鼻部分因种类而异,有尖的,也有大而圆的。

3、垂直向上的尾(尾鳍)大致呈新月形,大部分种类的尾鳍上部远远大于下部。

4、鲨鱼大多以鱼等海洋动物为食。大白鲨是个擅长伪装的掠食者。

二、鲸鱼

特点:

1、体型大,有的鲸身体很大,最大的体长可达30米。

2、“喷泉式”呼吸方式,是鲸特有的生活习性。

3、鲸的体形像鱼,呈梭形。头部大,眼小,耳壳完全退化。颈部不明显。前肢呈鳍状,后肢完全退

化;多数种类背上有鳍;尾呈水平鳍状,是主要的运动器官。

4、胎生,通常每胎产一仔,以乳汁哺育幼鲸。

5、鲸的胃口很大,一头蓝鲸一天能吃8~10吨磷虾。

三、海豚

特点:

1、体长1.2~4.2米,体重23~225千克。海豚一般嘴尖,上下颌各有约100颗尖细的牙齿,主要以小鱼、乌贼、虾、蟹为食。

2、海豚喜欢过“集体”生活,少则几头,多则几百头。

3、海豚是一种本领超群、聪明伶俐的海中哺乳动物。经过训练,能打乒乓球、跳火圈等。

四、水母

特点:

1、没有脊椎,但身体却非常庞大,主要靠水的浮力支撑其巨大的身体。

2、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直径有大有小,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

3、手上布满刺细胞,像粘在触手上的一颗颗小豆,这种刺细胞能射出有毒的丝,当遇到“敌人”或

猎物时,就会射出毒丝,把“敌人”吓跑或将其毒死。

五、海牛

特点:

1、海牛因适应水中生活,前肢特化为锥,但端部仍有退化的蹄,与有蹄类动物更接近。后肢逐渐退

化消失,尾巴为圆形的阔鲸。

2、海牛生活在热带的浅海或内陆的深水河、湖中,以各种水草或其他水生植物为食。

3、海牛在哺乳时会用前肢拥抱幼仔,头、胸部露出水面, 好像人在水中游泳,故有"人鱼"之称。

㈡ 你还知道哪些海底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写下来

𩽾𩾌鱼,形状扁平牙齿锋利,分布于沿海,头上有捕鱼用的诱饵(类似一个蚯蚓)
海绵,多孔柔软,颜色较丰富,有的有毒

㈢ 你还知道哪些海底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请你简要写下来。

大海离我们很近但是也离我们很远。按正常来说我们大部分人长期居住在陆地上,看到大海的几率不高,更谈不上去了解大海深处的奥秘了。

今天我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海底生活的动物的小知识吧。在海底生存和在大陆生存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居住在海洋的世界,对氧气的需求量极低,所以海洋生物大部分都是以鱼类为主。不一定全部都是鱼,但是它们呼吸的方式都大同小异。

提到海洋生活的动物,不得不提的就是我们的鲸鱼了。鲸鱼的种类多种多样,都是生活在海底的动物,有虎鲸,蓝鲸,鲸鲨,白鲸等。它们的体型都特别庞大,在海洋的地位就相当于陆地上的大象了。不过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特别的鲸鱼体型也只有一米左右。大部分鲸鱼,都是有着两个外鼻孔位于头顶,用来换气,还会喷出两个水柱。

生活在海洋的动物也有极其多的种类,今天就介绍到这,要是想要进一步了解,可以去图书馆借阅资料哦!

㈣ 海底世界的动物介绍各自有什么特点

1、鲨鱼,生活在海洋中,是海洋中的鱼类。鲨鱼早在恐龙出现前三亿年前就已经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过五亿年,它们在近一亿年来几乎没有改变。鲨鱼,在古代叫作鲛、鲛鲨、沙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所以号称“海中狼”。
2、海龟,隶属龟鳖目、海龟科、海龟属。广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国海龟北起山东、南至北部湾近海均有分布。长可达1米多,寿命最大为150岁左右。头顶有一对前额鳞。四肢如桨,前肢长于后肢,内侧各有一爪。头、颈和四肢不能缩入甲内。
3、水母,是水生环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属于刺丝胞动物钵水母纲。水母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水生动物。它的身体外形就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的直径有大有小,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伞状体边缘长有一些须状的触手,有的触手可长达20-30米。

㈤ 海底有哪些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海里的动物:海虾、海龟、海豚、鲸、海星。

1、海虾

海虾也称红虾、赤虾、大青虾等,是水产、海产虾的肉或全体的总称。海虾营养成分丰富,味道鲜美,可做食膳也可做为药材使用。海虾主要分布于黄海、渤海及长江口以北各海区,为中国特产。

在螃蟹和虾等水生甲壳生物的真皮层中分布着大量的、多数呈青黑色的色素, 因此新鲜虾蟹一般呈青色。虾青素是萜烯类共轭长链抗氧化剂, 具有强抗氧化功能。

2、海龟

海龟(学名:Chelonia mydas)隶属龟鳖目、海龟科、海龟属。广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国海龟北起山东、南至北部湾近海均有分布。长可达1米多,寿命最大为150岁左右。头顶有一对前额鳞。四肢如桨,前肢长于后肢,内侧各有一爪。

头、颈和四肢不能缩入甲内。主要以海藻为食。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到陆地上产卵,孵出幼体。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龟适应在水中生活,四肢变成鳍状,利于游泳。一般仅在繁殖季节离水上岸。雌龟将卵产在掘于沙滩的洞穴中。

3、海豚

海豚(学名:Delphinidae)具有齿鲸类典型的形态学性状:纺锤形的身体;单个新月形的呼吸孔;头骨套叠,上颌骨向后扩展与额骨重叠;颅顶偏左的不对称;圆锥形或钉状的齿等。各种间最明显的变异与喙、上下颌、牙齿等摄食器官有关。

海豚是与鲸和鼠海豚密切相关的水生哺乳动物,大约于1千万年前的中新世进化而成,广泛生活在大陆架附近的浅海里,偶见于淡水之中。主要以鱼类和软体动物为食。

各种海豚构成了海豚科家族,该科是海洋哺乳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科,全球共17属37种,中国有13属18种。海豚有着看起来友善的形态和爱嬉闹性格,在人类文化中一向十分受欢迎。

4、鲸

鲸分为两类,一类是须鲸,一类是齿鲸。鲸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包含了大约98种生活在海洋、河流中的胎生哺乳动物。中国海域就有30余种。鲸的所有种类中除几种生活在淡水外,其他均栖息于海洋。

鲸本身定义比较模糊,鲸可以包含所有鲸类,还有特定科的鲸类。鲸中还包括所有海豚。鲸主要分为两个种类:须鲸(Mysticeti)和齿鲸(Odontoceti)。

㈥ 海底有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1、箱形水母

在此次十大最危险海洋动物评比中,箱形水母凭借独一无二的致命性问鼎最危险头衔。生活在海洋的箱水母种类繁多,虽然没有正式记录,但大量轶事证据显示,每年有数十人甚至100多人命丧箱水母之手。

2、虎鲨

但最可怕的鲨鱼并非大白鲨,而是虎鲨,更多的人实际上命丧它们之口。除了毒蛇之外,能够让人天生恐惧的动物并不多见,鲨鱼便是其中之一。

在很多热带和温带水域,都能发现虎鲨的踪迹,尤其是在太平洋中部的岛屿周围。有记录显示,大白鲨每年袭击人的次数确实要高于虎鲨,但致人死亡的事故发生数量则不及虎鲨。

3、石鱼

石鱼之所以跻身前三甲之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它们世界上毒性最高的鱼;另一个则是,它们是动物王国的伪装高手,能够像石头一样静静在“潜伏”在海床上,等待猎物主动上门。

虽然石鱼不会主动发起攻击,但任何人也不敢冒险与之亲密接触。石鱼背上的棘刺能够抵御鲨鱼或其它捕食者的进攻。所释放的毒液能够导致暂时性痪症,不经治疗便会一命呜呼。

4、河豚

有一种动物,即使被制成美食摆到餐桌上也能置人于死地,它就是河豚。河豚又被称之为“气鼓鱼”,体内携带的毒素毒性超过氰化物。经过特殊培训的日本厨师会将安全的部位制成美食,但用餐者中毒身亡的悲剧却也屡有发生。

5、海蛇

人类对蛇拥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正是这种恐惧让海蛇顺利跻身榜单之列。虽然也像陆上同类一样释放可怕的毒液,但海蛇的生活方式更像是一个“海洋隐士”,因此并不具有很高的危险性。

在提到毒性的时候,人们经常将海蛇与眼镜蛇进行比较。它们释放的毒液能够在短短数秒钟之内让猎物瘫痪并最终走向死亡之路。庆幸的是,它们很少攻击人类,更喜欢捕杀鳗鱼、贝类以及小虾。

(6)海底有哪些动物它们有哪些特征扩展阅读:

一、海洋动物分类:

1、按生活方式划分

海洋动物主要有海洋浮游动物、海洋游泳动物和海洋底栖动物三个生态类型。

2、按分类系统划分

海洋动物共有几十个门类,可分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原索动物和海洋脊椎动物等三大类。

海洋无脊椎动物,占海洋动物的绝大多数,门类最为繁多,主要的有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纽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毛颚动物、须腕动物、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等。

海洋原索动物,海洋中介乎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的动物,包括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等。

海洋脊椎动物,包括依赖海洋而生的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二、演化历史

海洋为最古老的栖地,生命源于海洋。早在寒武纪诸多高阶分类单元如门、纲的代表种就已同时出现,但后来有很多类别灭绝,仅留下化石或少数的活化石种,例如鹦鹉螺、鲎、海豆芽等等,有的绵延子孙,众多分歧成许多品种。

就现生动物门而论,概略可分为30多门(分类学家对此最高阶分类单元仍时有新发现并修正、综合),其中自由生活栖息在海洋的有8门之多,又有14门动物只分布于海洋;分布于淡水的有14门,但没有整个门的动物都只产于淡水的。

陆地产的则只有10门,其中有一门动物只产于陆地,显见海洋为生命之母。此外,海洋无脊椎动物诸门中,有许多动物门的种类很少,而且型态又特异,这些物种本身就是演化天择的成果。


㈦ 海底动物有什么特点

海底动物特点有以下:
1、深海动物抗压能力都很高。
2、有的动物通过到水面换气来获取氧气,有的通过腮过滤水中的氧气来生存。
3、有些会发出超声波,比如鲸类。有些会发出次声波,通常用于呼唤同伴或求偶。
4、掠食动物通常是通过出其不意或者是用速度去追赶猎物,而以浮游动物为食的掠食动物的动物移动速度却很慢。
5、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深海动物的体色一般呈灰色乃至黑色,偶尔有呈鲜红色的。它们很多是体侧肌肉发育很差,骨化不充分的。体型巨大化,附肢长大化,突起发达等等。

㈧ 海底有哪些动物

种类繁多的游泳动物
冷血、有脊椎骨、有鳃和鳍是区别海洋鱼类和其他海洋动物的主要特征。海洋鱼类有25000多种。
善于游泳是鱼类又一重要特征。而鱼在海水中游泳是轻松自如、姿态台优美,令人羡慕不已。人们希望也能像鱼儿那样,在水中生活。有些鱼长有像鸟儿一样的翅膀,可以飞到水面上空,滑翔数百米。如果你有机会到中国的南沙群岛海域去航行,在船头便会不断地有成群的飞鱼飞翔两侧,就像马车走在田野里不断哄起成群的麻雀一样。有些鱼类生长着灿烂的七色花纹,在海水里优雅地跳着舞步。有些鱼能够发光,为自己在黑暗中照明。
海洋鱼类的生存区域遍布海水的各个层次。生活在海洋中上层的鱼是人类捕捞的主要对象。底栖鱼类在海底烂泥上觅食,渔民的网具不易捕捉到它们。深海底层的鱼类必须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寒冷、黑暗以及食物缺乏等严酷的环境。有些鱼从生到死整个生命周期分成海洋和内陆淡水区域两部分。鳗鱼又细有长,像蛇一样,没有鳞甲。但是,鳗鱼实实在在是鱼类大家族的一员。雌雄成年鳗在海洋里交配产卵并双双死在那里。鲑鱼(大马哈鱼)正好相反,它们在江河、湖泊淡水中产卵并孵化出幼鱼,再游到海洋中生长。我国东北黑龙江、松花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兴凯湖都是北太平洋鲑鱼的产卵地。
海洋鱼类繁殖(产卵、育幼)、觅食和越冬需要追逐适宜的海水温度环境,而作有规律的远距离迁徒的现象叫做"洄游"。鱼类洄游的时间、路线和目的很有规律。鱼类洄游是成群结队,大量成鱼集中在一起,便于捕捞获得丰收,形成"渔汛"。因此,掌握鱼类洄游规律,对于捕捞生产十分重要。

阅读全文

与海底有哪些动物它们有哪些特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