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物世界 > 动物类病毒有哪些

动物类病毒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09 23:42:03

❶ 地球上携带致命病毒的动物有哪些

地球上携带致命病毒的动物有,穿山甲,蝙蝠,蜥蜴,老鼠,果子狸这些动物。

❷ 动物传播的病毒

牛和羊(口蹄疫)、野生动物(野猪传播古典猪瘟/猪霍乱)、宠物(猫传播沙门氏菌)、鸟类(流感)、昆虫(苍蝇传播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和蓝耳病毒)以及啮齿动物(鼠传播猪痢疾短螺旋体Brachyspira hyodysenteriae)。 动物传
病原可经其它活体动物传播。

❸ 高中常见的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 细菌病毒都有哪些

根据病毒的宿主(寄生的生物体)的不同,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寄生在动物和人体细胞内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肝炎病毒、流感病毒、HIV、狂犬病毒、肺炎病毒等;

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郁金香碎色花病毒、大蒜E病毒等;

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❹ 生物病毒的种类有哪些

生物病毒的种类:

病毒不仅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从结构上还分为:单链RNA病毒,双链RNA病毒,单链DNA病毒和双链DNA病毒。

病毒的生命过程大致分为:吸附,注入(遗传物质),合成(逆转录/整合入宿主细胞DNA),装配(利用宿主细胞转录RNA,翻译蛋白质再组装),释放五个步骤。

因为病毒会拉近细胞间距离,易使细胞相融形成多核细胞,进而裂解。

(4)动物类病毒有哪些扩展阅读:

病毒感染:

1、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多数病毒感染为隐性感染。

2、显性感染,少数病毒感染为显性感染。显性感染可分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两型。

(1)急性感染发病急,进展快,病程一般为数日至数周。除少数在急性期死亡及发生后遗症者外,多数病例最终以组织器官中病毒被清除而痊愈。

(2)持续性感染病毒长期存在于寄主体内,可达数月至数年,造成慢性持续性感染,又可分以下3型:

潜伏性感染。当病毒与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病毒可长期潜伏在人体组织内,不引起症状。一旦人体免疫力降低,病毒可重新繁殖而引起症状。例如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潜伏性感染。

慢性感染。病毒长期存在人体组织器官中,造成慢性持续性病变,如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

慢病毒感染。潜伏期长,可达数年,病变逐渐发展,最后导致死亡。

❺ 你所知道的动物病毒有哪些各自致病特征是什么

所知道的动物病毒有以下几种:

1、口蹄疫病毒

口蹄疫病毒是口蹄疫的病原体。本病毒能使患畜的口腔黏膜、舌及蹄部,间或在乳房发生特征性的水疱,进而破溃,有的甚至引起死亡。

2、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能感染人和各种家畜,病毒侵入神经系统繁殖,出现兴奋继而麻痹的神经症状。病毒存在于神经系统和唾液腺中,经咬伤而传染,发病人畜一般均死亡。

3、猪瘟病毒

猪瘟病毒只能感染猪,各种年龄、性别及品种的猪均可感染。死亡率很高,对养猪业危害很大。

预防动物病毒的方式

预防传染病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畜群等方面来进行,必须采取包括“养、防、检、治”等环节的综合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消毒,增强家畜机体的抗病能力。贯彻自繁自养的原则,减少疫病传播。制订和执行定期预防接种和补种计划。

定期杀虫、灭鼠,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境检疫、交通检疫、市场检疫和屠宰检疫等各项工作,及时发现并消灭传染源。

各地兽医防疫机构应调查研究当地疫情分布,组织相邻地区对家畜传染病进行联防协作,有计划地控制和消灭特定疫病,防止外来疫病的传入。

❻ 常见的动物病毒

禽流感,狂犬病,风流病等等还有很多。

❼ 国家最新规定的动物的一类传染病有哪些

国家最新关于动物一类传染病的文件是2008年12月11日发布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规定一类动物疫病共17种,分别包括:

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鲤春病毒血症、白斑综合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三十一条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应当采取下列控制和扑灭措施:

(一)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立即派人到现场,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调查疫源,及时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

疫区范围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对疫区实行封锁。必要时,上级人民政府可以责成下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措施,迅速扑灭疫病。

(三)在封锁期间,禁止染疫、疑似染疫和易感染的动物、动物产品流出疫区,禁止非疫区的易感染动物进入疫区,并根据扑灭动物疫病的需要对出入疫区的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采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

(7)动物类病毒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关于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的规定:

第三条本法所称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

第四条 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本法规定管理的动物疫病分为下列三类:

(一)一类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

(二)二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

(三)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前款一、二、三类动物疫病具体病种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五条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❽ 生物病毒的种类有哪些

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细菌病毒:专门寄细菌细胞里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❾ :动物一类疫病有什么病

1、一类动物疫病: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鲤春病毒血症、白斑综合征。

2、二类动物疫病: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炭疽、伪狂犬病、魏氏梭菌病、副结核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

3、牛病:牛结核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锥虫病、日本血吸虫病。

4、绵羊和山羊病:山羊关节炎脑炎、梅迪-维斯纳病。

5、猪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病、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

6、马病:马传染性贫血、马流行性淋巴管炎、马鼻疽、马巴贝斯虫病、伊氏锥虫病。

7、禽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产蛋下降综合征、禽白血病、禽痘、鸭瘟、鸡球虫病、低致病性禽流感、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

8、兔病:兔病毒性出血病、兔粘液瘤病、野兔热、兔球虫病。

(9)动物类病毒有哪些扩展阅读:

三类动物疫病:

1、牛病:牛流行热、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牛生殖器弯曲杆菌病、毛滴虫病、牛皮蝇蛆病。

2、绵羊和山羊病:肺腺瘤病、传染性脓疱、羊肠毒血症、干酪性淋巴结炎、绵羊疥癣,绵羊地方性流产。

3、马病:马流行性感冒、马腺疫、马鼻腔肺炎、溃疡性淋巴管炎、马媾疫。

4、猪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感冒、猪副伤寒、猪密螺旋体痢疾。

5、犬猫等动物病:水貂阿留申病、水貂病毒性肠炎、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传染性肝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利什曼病。

6、甲壳类病:河蟹颤抖病、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

7、贝类病:鲍脓疱病、鲍立克次体病、鲍病毒性死亡病、包纳米虫病、折光马尔太虫病、奥尔森派琴虫病。

8、两栖与爬行类病:鳖腮腺炎病、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病。

一类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

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为二类疫病。

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为三类疫病。

参考资料:

网络--动物疫病

❿ 动物病毒有哪些

动物病毒寄生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引起人和动物疾病,如人的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腮腺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等。引起的动物疾病有:家禽、家畜的瘟疫病及昆虫的疾病。动物病毒的复制和噬菌体复制的过程相似:吸附、注入、复制、装配、释放,只是有些细节不同。
病毒介绍
微生物学家最初给动物病毒分类时,很自然地想到一些特性,如病毒的宿主选择性,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准则都一样有用。因而在准确区别不同病毒的宿主选择性方面缺乏特异性。现代病毒分类首先建立在病毒的形态学、毒粒组分的理化性质和遗传亲缘关系上。病毒分类中最重要的特征可能是形态学。可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动物病毒在宿主细胞或被释放后的过程来进行研究。动物病毒寄生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引起人和动物疾病,如人的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腮腺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等。引起的动物疾病有:家禽、家畜的瘟疫病及昆虫的疾病。[1]
病毒增殖
动物病毒的复制和噬菌体复制的过程相似:吸附、注入、复制、装配、释放,只是有些细节不同。动物病毒繁殖循环的第一步是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病毒与细胞质膜表面受体位点蛋白随机碰撞而结合。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极大地依赖于细胞表面特异性结合的能力。病毒结合宿主细胞的特异受体通常都是细胞所必需的表面蛋白。因而这些受体蛋白的分布对于动物病毒的组织和宿主特异性具有关键作用。但病毒通常也会通过结合能够引起内吞作用的细胞表面分子,启动宿主细胞内吞作用而进入细胞。许多宿主受体蛋白都是含有Ig结构域的分子,启动宿主细胞内吞作用而进入细胞。许多宿主受体蛋白都是含有Ig结构域的分子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多数Ig超加族成员都是细胞表面相互作用的表面蛋白。[1]
病毒表面的结合位点通常由壳体结构蛋白或蛋白聚合体组成,经常位于凹陷或沟槽的底部。这种特殊结构可结合宿主细胞表面突起而使抗体无法到达。其他病毒通过特异的突起或有包膜病毒的钉状物结合与宿主细胞。病毒吸附之后很快侵入细胞膜进入宿主细胞。侵入过程中或侵入不久即发生病毒脱壳,除去壳体,释放出核酸病毒在结构和复制上的不同导致侵入的机制不同。

阅读全文

与动物类病毒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