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湿地上生活的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有哪些
在湿地内常年栖息和出没的鸟类有天鹅、白鹳、鹈鹕、大雁、白鹭、苍鹰、浮鸥、银鸥、 燕鸥、苇莺、掠鸟等约200种.而且该湿地是西伯利亚和东北地区鸟类南迁越冬的中途站.龟鳖目、喙头目、有鳞目(蜥蜴亚目、蛇亚目)、鳄目.龟鳖类是现存于地球上的爬行动物中最古老的一类.它几乎与恐龙是同时代的爬行动物,它的进化极其缓慢,是陆栖、水栖以及海洋生活的爬行类.在陆地生活的龟类,四肢粗壮,爪钝而强
② 什么动物生活在湿地
沼泽湿地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性、浮水性和沉水性的植物,具有很强的清除毒物的能力,是毒物的克星。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利用湿地植物的这一生态功能来净化污染物中的病 毒,有效的清除了污水中的“毒素”,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例如,水葫莲、香蒲和芦苇等被广泛地用来处理污水,用来吸收污水中浓度很高的重金属 镉、铜、锌等。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有人作了如下试验,将废水排入河流之前,先让它流经 一片柏树沼泽地(湿地中的一种),经过测定发现,大约有98%的氮和97%的磷被净化排除了, 湿地惊人的清除污染物的能力由此可见一斑。在印度的卡尔库塔市,城内设有一座污水处理场,所有生活污水都排入东郊的人工湿地,其污水处理费用相当低,成为世界性的典范。
提供动物栖息地功能
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
沼泽湿地特殊的自然环境虽有利于一些植物的生长,却不是哺乳动物种群的理想家园,只是鸟类能在这里获得特殊的享受。因为水草丛生的沼泽环境,为各种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营巢、避敌的良好条件。
在湿地内常年栖息和出没的鸟类有天鹅、白鹳、鹈鹕、大雁、白鹭、苍鹰、浮鸥、银鸥、 燕鸥、苇莺、掠鸟等约200种。而且该湿地是西伯利亚和东北地区鸟类南迁越冬的中途站。
③ 湿地野生动物有哪些
湿地野生动物有:天鹅、白鹳、鹈鹕、大雁、白鹭等。
在我国湿地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中,受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共计20目36科98种,占4类动物总数的13.5%。其中有兽类5目9科23种,鸟类10目18科56种,爬行类3目6科12种,两栖类2目3科7种。
湿地生态系统有众多种类的消费者,其中包括、蚊等昆虫在内的无脊推动物,许多动物种类在长大之后就变为草食性。有些昆虫在幼虫阶段栖于水底,是鱼、蛙和潜鸟的食物来源。湿地鸟类是湿地的一个重要景观,它们不仅属于草食性动物,也属于肉食性动物,是湿地生态食物链的重要环节。
在湿地中,无论是成水的还是半成水的湿地,几乎所有的水禽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栖息地。其中最为常见的湿地动物有鱼、虾、蚌等。它们不仅仅是湿地中食肉动物的食物,也为人类提供了佳肴美味,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
湿地栖息地种类(根据地形、水文和生态区域进行划分)极多,因此人们不可能把湿地物种表轻易地列出来。洪泛平原或河边湿地与较大水域(它们有时融合在一起)共同拥有许多动物。在亚马逊流域,低水位时鱼类生活在河道或洪泛湖内;高水位即饱和期,它们就分散到洪溢林中。
洪泛平原湿地在洪水期被河边鱼类和其他物种利用作为它们的栖息地。洪水脉冲理论强调了这一事实的生态意义。那些地表水与河流湖泊没有联系的湿地缺乏鱼类,却拥有移动的、分布广泛的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尤其是飞行昆虫的幼虫)。
以上资料参考:网络-湿地动物
④ 湿地有什么生物叫什么名字
湿地水生物具体有哪些湿地生态系:水、地、生物共襄盛举植物除了是湿地生态系的生产者,提供动物为食物之外,植物本身的物理结构,还可做为动物的栖息空间。在河口草泽湿地,小鱼小虾利用草丛躲避捕食者;贻贝足丝可以附着在草茎基部而能生长。在河口红树林湿地,螃蟹、弹涂鱼居住在红树的呼吸根、支撑根所形成的洞穴里;红树林的枝条、树干则为海葵、藤壶、螺附着生长的基地。海岸沙泥地型的潮间带湿地则是各类招潮蟹、虾、多毛类、二枚贝类等等无脊椎动物的大本营,它们都具有挖洞掘穴筑巢的本领。岩岸型潮间带湿地则以附着生活的海葵、牡蛎、藤壶或具吸附力道的螺类,以及体躯适合在石头岩壁缝中进出的蟹类为主要的动物相。溪流里卵石底下小心匍匐前进的是蜉蝣和石蝇的稚虫、贝类的川蜷;纠结小碎石,筑成栖管,附在石头上生活的是石蚕蛾的幼虫。缓流河段、湖泊、埤塘的落叶枯枝底下、泥沙地上,则是蜻蜓、豆娘的稚虫-水虿及蚬、蚌成长的栖地;负子虫、沼虾栖息于水草间。毛蟹、沼虾、虾虎鱼需于河海间回游,以完成生活史。
⑤ 中国三大湿地动物
中国三大湿地动物:天鹅、大雁、白鹭。
白鹭(英文名称:Little Egret):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和黄嘴白鹭四种,体羽皆是全白,均习称为“白鹭”。这4种白鹭均是中等体型(45-90厘米)的白色鹭。
与牛背鹭的区别在体型较大而纤瘦,嘴及腿黑色,趾黄色,繁殖羽纯白,颈背具细长饰羽,背及胸具蓑状羽。大白鹭体型大,既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小白鹭和黄嘴白鹭体型小,羽冠及胸饰羽全有。
白鹭的羽毛价值高,羽衣多为白色,繁殖季节有颀长的装饰性婚羽。习性与其他鹭类大致相似,但有些种类有求偶表演,包括炫示其羽毛。
保护现状
大白鹭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名单上的物种,并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和栖息环境的协定》中,白鹭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和栖息环境的协定》。
小白鹭是鹭类中最常见的一种,通常句简称为白鹭,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名单上的物种。黄嘴白鹭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黄嘴白鹭是国际濒危物种。
⑥ 湿地动物的相关知识有哪些
湿地鸟类、湿地鱼类、湿地两栖类、湿地爬行类、湿地兽类、无脊椎动物甲壳类。
据初步调查统计,我国内陆湿地已知的高等植物有1548种,高等动物有1500种;海岸湿地生物物种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我国有湿地鱼类1000多种,占我国鱼类种数的1/3。
在我国所有的湿地鱼类中,内陆淡水特产鱼类种类达410种,占我国鱼类种数的14.6%。近些年,湿地的萎缩和严重污染,对生物物种的保护构成严重威胁。
湿地中动物物种量最大的是鱼类和鸟类,我国重要的经济海区和湖泊,酷渔滥捕的现象十分严重,不仅使重要的天然经济鱼类资源受到很大的破坏,而且严重影响着这些湿地的生态平衡,威胁着其它水生物种的安全。
调查显示,我国黑龙江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泽湿地消失;洪湖水生植物种类减少24种、鱼类减少约50种;洪湖湿地鱼类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100多种,减少到目前的50多种。
中国湿地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多,资源丰富。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均有湿地分布。但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与发展等方面的矛盾日趋尖锐。有些湿地的生产力已明显下降,湿地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湿地保护与恢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以上内容参考来源网络—湿地动物
⑦ 有关湿地的野生动物少一点
生活在湿地的野生动物有:白暨豚、江豚 、水獭、水貂、大鲵、贵州疣螈、东方蝾螈等,
生活在湿地的野生湿地鸟类主要有鹤类、鹭类、雁鸭类 、鸻鹬类、鸥类、鹳类等组成,此外尚有少量猛禽和鸣禽。
⑧ 湿地动物有哪些
湿地动物有:天鹅、白鹳、鹈鹕、大雁、白鹭等。
1、天鹅
天鹅指雁族(学名:Cygnus)的鸟类,属游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除非洲、南极洲之外的各大陆均有分布。为鸭科中个体最大的类群。颈修长,超过体长或与身躯等长。
2、白鹳
白鹳(英文名称:WhiteStork)是欧洲白鹳和东方白鹳的通称。属大型涉禽。其羽毛以白色为主,翅膀具黑羽,成鸟具细长的红腿和细长的红喙。共有三个亚种,大小略有不同。
3、鹈鹕
鹈鹕(学名:Pelecanus):鹈鹕属8种水禽的统称。身长约150厘米,全身长有密而短的羽毛,羽毛为白色、桃红色或浅灰褐色。有些种类的鹈鹕体形较大,其翼展宽3米,能以超过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长距离飞行。
4、大雁
大雁又称野鹅,天鹅类,大型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雁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
5、白鹭
白鹭体大羽长,体长约90cm,是白鹭属中体型较大者,夏羽的成鸟全身乳白色;嘴巴黑色;头有短小羽冠;肩及肩间着生成丛的长蓑羽,一直向后伸展,通常超过尾羽尖端10多厘米,有时不超过;蓑羽羽干基部强硬,至羽端渐小,羽支纤细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