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物世界 > 袋熊避难所拯救了多少动物

袋熊避难所拯救了多少动物

发布时间:2022-08-11 10:35:56

‘壹’ 世界上灭绝的多少动物那还有多少即将灭绝

全世界有794多种野生动物由于缺少应有的环境保护而濒临灭绝
76科300余种植物濒临灭绝
以上资料只是人类目前所知,不知道还有多少不知名的物种正在消失。

你是否知道地球上动物种类正在急剧减少,一个接一个,一种接一种都消失了.地球上的生物原本自然形成食物链而互相依存.有人问如果这世界上只剩下人类,人类还能支撑多久?请看令人忧心的近年动物灭绝记载:渡渡鸟(印度,1781),蓝马羚(南非,1799),马里恩象龟(舌塞尔,1800),大海雀(大西洋,1844),欧洲野马(欧洲,1876),斑驴(亚洲,1883),白臀叶猴(中国,1893),旅鸽(北美,1914),佛罗里达猴(北美,1917),卡罗莱那鹦鹉(北美,1918),中国犀牛(中国,1922),高加索野牛(欧洲,1925),巴厘虎(印尼,1937),红鸭(印度,1942),普氏野马(中国,1947),袋狼(澳洲,1948),冠麻鸭(亚洲,1964),爪哇虎(印尼,1972)……也有材料谈到我国频临灭绝的动物如:糜鹿(全世界3*!000头),华南虎(50头),雪豹(1*!000~2*!000头),扬子鳄(1*!500只),白暨豚(100只),大熊猫(1*!000只),黑犀牛(3*!500头)指猴(9只),绒毛蛛猴(100只),滇金丝猴(1*!000只),野金丝猴(700只),白眉长臂猴(70只).
全球近800种动物将绝种:多少生命可以重来
http://news.sohu.com/20051218/n241010902.shtml

全球动物保护组织公布794个物种濒临灭绝

由多个保护动物组织所组成的“零灭绝联盟”(AllianceforZeroEx鄄tinction)近日公布了一份“濒危物种”报告,指出位于全球595个地点的近800种动物即将绝种,当中包括中国的扬子鳄、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狐猴和美国象牙喙啄木鸟,而素有“生态晴雨表”之称的两栖动物占了其中的1/3.有专家指出,如果再不施以援手,我们将要与这些动物彻底“说再见”。

12月12日,两只鹤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寒冬里翱翔。这个世界的美好有很多就是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赋予我们的,因此保护濒危动物是我们对自然界应尽的责任。

“零灭绝联盟”的使命

虽然生物灭绝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目前人为造成的生物灭绝率是自然灭绝的100倍。近代灭绝的物种大部分都生活在孤岛上,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物种大量入侵,但是现在所发现的大部分濒危动物都生活在山区或地势低平的地带。

“零灭绝联盟”是由13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发起的,包括伦敦动物学会、保护国际、美国鸟类保护协会等。

目的是为了确认并且保护物种生存的地点,进而挽救濒危物种。这些地点都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的濒危物种最后栖息地。由于并没有对地球上所有的物种进行仔细研究,因此这794个物种只包括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松柏目植物和一些爬行动物。

该组织将全球分为七大块,每一块都有不少的濒危动物“热点”地区。所谓“热点”的选择遵循三个原则:首先,这些地点一定要包含至少一个“濒临灭绝”或是“严重濒临灭绝”的物种。第二,这些地点在“濒临灭绝”或是“严重濒临灭绝”的动物生存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比如有一定数量的物种生活于此地,或者在这里度过哺乳期或是冬眠期。

最后,这些地带都是相对于周边地区具有独立性的地方,必须与周边的地带有可定义的界限。界限之内的各个生物种群生活环境相近,而与周边地带的物种不甚相同。

在列出的这595个地点中,只有1/3受到法律保护,其他地方都被人类居住地所环绕,而且人口密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该研究的作者表示,保护这些地点是保护动物不灭绝的关键。

在这份濒危物种的名单上,墨西哥位列榜首,有63个濒危物种地点,其次是哥伦比亚、巴西和秘鲁。

在“零灭绝联盟”列出的名单中,拉美的濒危物种地点比其他地区高的原因,一个是该地区本身物种极具多样性,再有就是近年来动物生存的环境破坏严重。美国在该榜单中位列第八。

国际鸟类组织全球动物种类计划主任布查特指出:“我们必须保护这批频临绝种的动物,我们不能估计这些动物还能存活多久,但若不加紧行动,它们将于几十年间自动消失。”该报告的主要作者泰勒·里基茨也表示,虽然生物灭绝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目前人类造成的生物灭绝率是自然灭绝的100倍。在近代,虽然一些分布在北美、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或其他地区的所谓的“巨型动物”的消亡也有部分人类的原因,特别是捕猎和点火烧地,但是大部分灭绝的物种都生活在孤岛上,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物种的大量入侵,如田鼠等。但是现在所发现的大部分濒危地点和动物都是在山区和地势低平的地带。

泰勒·里基茨表示:“我们要知道事情的紧迫性在于,如果我们不尽快采取行动,这些物种就会变成明天的渡渡鸟。不过目前的好消息就是我们仍然有时间来拯救这些动物。”(注:渡渡鸟毛色美丽,曾经是毛里求斯的国鸟,但是欧洲殖民者来到毛里求斯后,开始对大片森林进行砍伐和对肉味细嫩鲜美的渡渡鸟进行大肆猎杀,终于导致渡渡鸟于1690年前后灭绝。)

“生态晴雨表”日渐衰微

也许有的人认为两栖动物模样丑陋,除了会抓一些昆虫以外没什么本事,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它们真的在地球上消失了,人类也不会好过。两栖动物是自然界最优秀的环境监测器,它们这种灾难性的剧减也就预示着地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退化。

报告指出的“濒危动物”名单上水陆两栖动物占51%,有408种。

这些形状各异,爬来爬去的动物,包括青蛙、蟾蝓、火蜥蜴和蚓螈,处境异常危险。两栖动物被普遍认为是“矿井中的高频噪音”,它们具有浸透性的皮肤非常敏感,也就成了环境恶化的特别预警器。以美国为基地的保护国际(CI)的主席拉塞尔表示,两栖动物是自然界最优秀的环境监测器,它们这种灾难性的剧减也就预示着地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退化。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两栖动物的数量开始锐减,到了1980年已有129个物种灭绝。2005年初,一份全球两栖动物调查报告“全球两栖动物评估”显示,目前所知的全球5743种两栖动物有32%都处于濒危境地。但是科学家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导致两栖动物如此剧烈的下降,目前主要的理论就是栖息地减少。

由于人类肆意砍伐森林、污染水源和破坏湿地,两栖动物渐渐失去了立足之地。例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生活着一种大型陆生蝾螈,因为身上有淡绿色条纹而得名“虎纹火蛇”。但据美国联邦官员估计,由于城市化和农业开发,这种蝾螈迄今已失去了75%的栖息地。再有就是人类为饱口福或用作药物而大量捕食。另外据报道说,两栖动物还遭到一种名为壶菌的真菌的威胁。这种致命的真菌攻击两栖动物皮肤,使两栖动物体内水分代谢紊乱,导致大量死亡。

两栖动物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晴雨表”。当它们大量死去之时,科学家会考虑,接下来灭亡的会是什么,动物还是植物?根据“零灭绝组织”的调查,接下来的是鸟类(217种)和哺乳动物(131种)。

“零灭绝联盟”的秘书迈克·帕尔表示:“虽然保护这些地点和物种本身非常重要,但是还意味着更多的东西。”帕尔说:“如果不切实保护的话,未来地球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就会遭到破坏,每年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生态旅游经济也无以为继,还有那些无法用金钱估量的洁净水源。我们有责任这么做。”

马达加斯加狐猴的厄运

阳光穿过弥漫在森林中轻纱一般的薄雾,太阳映衬着一片娇艳的蓝天,一群群狐猴快乐地在林间嬉闹着。在非洲马达加斯加生活的狐猴中,尤以大狐猴体形最大、嗓音最好。“流畅的音符、和谐的旋律,就像声音留下的优美划痕。”作家大卫·奎门这样描述大狐猴的叫声。然而,这样美好的声音我们也许很快就再也听不到了。

马达加斯加一直以其不同寻常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于世。这里是灵长类动物狐猴的故乡;还有颜色漂亮的蜥蜴、壁虎或是变色龙;全身多刺的马岛猬;还有神秘的猫科动物缟狸,它们都是马达加斯加的原始主人。“马达加斯加确实是自然主义者们的一块天赐宝地。”自然主义者约瑟夫·非利伯特·柯默森在1771年写道,“造物主似乎有意将那里占为自己的私有领地,而且布置得应有尽有。”在人类踏足这个岛屿之前,也就是大约2000年前已经有大批的动植物在这个岛上繁衍生息了。马岛的狐猴总喜欢在岛上到处闲逛,而巨型的龟,体形庞大的象鸟(大概有3米高,重达500千克,它们下的蛋如果做成煎蛋,可以喂饱150个人,已经灭绝)也在岛上为所欲为,但是所有这些这一切在人类到来之后都改变了,很多物种都渐渐走向灭绝。

两千年前,自从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人到达了马达加斯加,共有15种狐猴遭到伤害,最终消失。科学家在灭绝的狐猴头上发现了“大量屠宰的证据”。马萨诸塞大学人类学家文图拉·皮雷兹表示,他所在的科研小组发现了用利器切削和斩剁的痕迹,如剥皮、脱落关节和切片等。

皮雷兹说:“我们认真的检查了这些切削的痕迹后,更加验证了这里曾经屠宰这种动物,这是毫无疑问的。”直到今天,对狐猴的捕杀仍然没有结束。虽然从1964年开始,捕杀狐猴和将其作为宠物就被认定为违法,但捕杀狐猴仍然屡禁不绝。而且由于马达加斯加没有毒蛇、鹿或羚羊,也罕见较大的食肉动物,所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狐猴的机敏性慢慢衰退,更加容易成为人类的目标。

目前,马达加斯加的狐猴总数估计大约在1000只至1万只,但是所有的科学研究结果都表明,狐猴的生存前景异常严峻。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以东140公里处,是阿纳拉马扎卓保护区所在地。阿纳拉马扎卓是狐猴栖息的一座孤立的小岛,也是狐猴的最后一处避难所。

但是相对于其丰富的生物资源来说,马达加斯加岛仍然是贫穷的,很多孤注一掷的村民一拨儿又一拨儿地劈荆斩棘,毁林开路。狐猴们的这片避难地正在受到侵犯。由于当地政府允许当地人使用部分保护区,因此人们更加肆无忌惮地伐木、种地。于是,往往在大白天就能看见,栖息在树上的狐猴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惊扰它们的不速之客。

对于狐猴而言,最后的生态机会也许就只能指望那些远道而来的旅游者能捐资或留下来帮助它们了。但是,这一切显然也不是万能的。如果这些树林有朝一日都被砍伐一空,不难想象狐猴也将最终离我们而去,永远消失。

“上帝之鸟”在人间“复活”

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显示,到2100年,至少有1200种鸟将消失,而这仅仅是一种保守的估计。尽管自1500年以来,仅1.3%的鸟类灭绝。但同时期,全球单个鸟的数目估计有20%到25%的减少。

象牙喙啄木鸟因为长着一只象牙般的大嘴而得名,是全世界体形最大的啄木鸟之一,体长有50厘米,录像带中的啄木鸟两翼伸开时长90厘米。它们身披黑白相间的亮丽羽毛,翼有白色斑点,雄性啄木鸟的冠部呈现鲜亮的红色。因为太漂亮了,几乎每个人在看到它们的时候都禁不住说一句“上帝啊,多美丽的鸟”,所以爱鸟者也把象牙喙啄木鸟称作“上帝鸟”。

象牙喙啄木鸟曾广泛分布在美国西南部的密林深处,是美国的专有物种。然而到了19世纪80年代,人类工业文明的铁蹄踏向了大自然,湿地、森林差不多全被农庄、城镇以及次生林所取代。在栖息地被夺走后,象牙喙啄木鸟的数量直线滑落。人类与象牙喙啄木鸟最后一次可以证实的相遇发生在1944年的路易斯安那州。在那之后,就只剩下人们“惊鸿一瞥”的传闻,后来渐渐地连这种传闻都消失了。

2004年2月11日,观鸟者吉恩·斯帕林乘坐独木舟旅行,在阿肯色州东部的怀特河沿岸看到了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鸟类。斯帕林记录下了这种大鸟的外貌特征,回去一查对,发现竟然是已经销声匿迹60年的象牙喙啄木鸟。消息公布后,引起了生物学界的普遍震惊。

一星期后,康奈尔实验室的蒂姆·加拉格尔和奥克伍德大学的鲍比·哈里森找到了斯帕林。在斯帕林的带领下,两位鸟类学家开始了寻找象牙喙啄木鸟的旅程。接下来,有30多名鸟类学家分成几个研究小组,展开行动,希望再次发现象牙喙啄木鸟。30多名鸟类学家在历时7000小时的搜索中,已经15次发现了象牙喙啄木鸟的踪迹,并拍摄了大量的图片和录像。

经过各国多位专家的审定,确定象牙喙啄木鸟还活在地球上。于是,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向政府申请了保护资金,用于保护象牙喙啄木鸟的栖息地,并用于该鸟类的繁育研究。纽约康奈尔鸟类学实验室及大自然保护协会的专家为了保护啄木鸟保护区的栖息地,将消息保密了一年多,不让外界知道。最近,保护区和观鸟区已经建成,繁育研究已经起步。为了让市民更好地保护这种罕见的鸟类,也为了吸引更多的民间保护资金,专家们才决定向外部公开消息。

得到消息之后,美国内政部部长盖尔·诺顿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项名为“希望走廊”的保护计划。诺顿说:“我们在这里宣布启动一个多部门参加、价值千万美元、耗时数年的保护计划,为这种珍稀鸟类的继续生存提供希望。

在我的记忆中,这还是第一次重新发现已经被认为灭绝的动物。这是自然界给我们的第二次机会。“鸟类的减少可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后果。例如,1997年,世界上3.5万至5万个狂犬病死亡中,印度占了3万名,因为印度秃鹫数量减少后,野狗和老鼠的数量发生爆炸性增长。事实上,还有不少鸟类的消失造成的可怕后果我们还没有看到,一些专家评论说,象牙喙啄木鸟的重现和加强保护将成为生态保护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贰’ 世界野生动物保护成果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与其开展的主要活动有:

1.紧急救援活动:救助19,000只遭受油污的企鹅、拯救陷于灾难中的动物、营救搁浅的鲸和海豚、支持救助孤幼动物的避难所;

2.鲸和捕鲸活动:制止捕鲸、更多了解IWC(国际捕鲸委员会)、建立新的鲸保护区、参观我们的旗帜之舰 ? 鲸之歌科考船、拯救全球濒危的鲸;

3.大象和象牙运动:制止象牙从业者、从盗猎者手中保护大象、重建整个公园以保护所有物种、 必要时营救和重新安置大象;

4.野生动物贸易:拯救大猩猩及其它濒危物种、终止丛林动物肉类贸易、拯救藏羚羊、天赋野性 制止将野生动物作为伴侣动物的贸易;

5.拯救琴海豹活动:制止残酷的猎杀、获得免费参观海豹之旅、终止资助和支持猎杀、 改革加拿大渔业政策;

6.在各国和地区的努力:推广国际爱护动物行动周、获得禁止用猎犬打猎的胜利、拯救灰熊、 拯救“大嘴巴”、姥鲨、以及拯救全球各地更多的动物。

国际野生动物关怀组织(Care for the Wild International , CWI)
1.资助英国政府建立动物营救和保护中心,保护和营救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比如獾、水獭、狐狸、海鸟、捕食海鸟动物、海豹以及海豚等;

2.在保护非洲和亚洲的老虎、大象、大猩猩、乌龟、犀牛、黑猩猩、长臂猿和河马项目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3.通过教育来提高人们关爱动物的意识;

4.支助对重大生态系统和动物福利的调查。

重大活动有:反对捕鲸运动、拯救毛衣岛海豚运动、禁止盗猎雪豹运动、禁止走私藏羚羊运动、取消麻醉盗猎大型动物运动、拯救鲸鱼运动等。

‘叁’ 龙柏考拉动物园的动物表演

牧羊犬表演
来自澳洲内陆的农夫指挥忠实勤劳的牧羊犬在草地上追赶绵羊,他们的精彩表扬绝对会让你不虚此行。每日三场。
剪羊毛表演
经验丰富的员工熟练而有技巧的剪下整块羊毛,表演结束后游客可以免费领取一小块柔软的羊毛留作纪念。
雄鹰飞翔表演
猫头鹰从你头上飞过,雄鹰站次飞翔,在高空捕捉食物。节目过后还可以跟雄鹰合影。
亲手喂食七彩野生鹦鹉
动物园为你准备了由牛奶和蜂蜜做成的食物,这些美丽调皮的小家伙每天飞来龙柏动物园两次,他们会停留在你手上以及任何有食物的地方。
袋熊
袋熊是考拉的近亲,其实也不难看出缘由!您会看到龙柏最受欢迎的一对夫妇柏里斯 (Boris)和娜塔莎(Natasha), 它们几乎整天都在它们木头洞里睡觉,而且姿势非常可爱。尽管柏里斯(Boris)和娜塔莎(Natasha)已经在一起很久了,可是我们还是没办法看到它们 的后代。就像人类似的,柏里斯(Boris)和娜塔莎(Natasha)相处久了也会闹别扭。通过观察它们睡觉的地方,我们就可以知道它们相处得是否和谐:开心的时候它们会抱在一 起睡,但是在气氛紧张的时候就会睡在不同的木头洞里!
1797年第一个欧洲人遇到袋熊的事情被认为是人类的不幸,更是袋熊的不幸。在塔斯马尼亚的保留岛船舶失事后,海员们吃他们以为是熊的袋熊的肉。现在我们知道袋熊是世界上最大的穴居类动物之一,体重达40千克。这些有袋动物的后代们建造并添加了复杂的长达30米、有很多入口的洞穴系统。这些潮湿的洞穴是袋熊炎热季节的避难所,在这里它们可以保存水分和能量。事实上,袋熊的新陈代谢率至少比大多数有袋动物慢30%。它们没有牙根,所以终生在长牙,它们喜欢吃含沙的草,这能帮助它们研磨牙齿。交配在洞穴里进行,而且必须躺着。宝宝出生后就被放在向后开的肚囊里,就像考拉似的。在非常干旱的时候,这些鼻孔多毛的袋熊有能力停止产卵和形成精子。
尽管外形笨拙,袋熊是非常卓越的动物。它们能在短跑时速度快达40千米每小时。他们结实的臀部通过把头压在洞穴的屋檐下帮助它们抵制掠食者。
再者,德国海德堡大学亨-莫勒教授的研究发现,袋熊有着有袋动物最为发达的大脑,它们相对学得较快。
塔斯马尼亚魔鬼
龙柏最危险、最凶恶的动物当属一只叫做艾比(Abbey)的塔斯马尼亚魔鬼了,它有着锋利的牙齿、有力的下巴和好斗的个性。
是否很难想象这种奇怪小巧的动物会如此凶猛?那么您应该来看看我们每天都有的喂塔斯马 尼亚魔鬼的活动,您可以看到它是怎么样在3秒钟内把一只老鼠连骨头都不剩地吃光的!塔斯马尼亚魔鬼因其只在塔斯马尼亚被发现、而且外表凶恶加上独特的尖叫声让人联想到魔鬼而得名。它们是食腐动物,喜欢吃腐臭的尸体(死的动物),而不是去掠食。虽然偶尔它们也会掠食,但是由于吵闹的本性,很少成功。它们的爪子非常有力,所以它们会把动物的所有东西包括毛、皮、骨头、牙齿等全部消灭干净。
作为有袋动物,塔斯马尼亚魔鬼也有肚囊,宝宝们可以在那里成长。雌的可以一次性产下30到40只小塔斯马尼亚魔鬼。但是,在它的肚囊里只有四个乳头。这就意味着为了想要喝到奶会有一场生存之仗,最后只有幸运的两到四个宝宝可以喝到奶。剩下的通常就被母亲在清洁生育地方的时候所消灭。虽然没有被正式地列为受威胁的种类,一种可怕的疾病在野生动物中蔓延。在一些地方,超过80%的动物已经消失。这种致命病毒可能是由于种类间频繁接触,还有在抢食物的时候互相撕咬对方而很快蔓延的。在动物死之前在它们脸上会持续几个月长肿瘤。塔斯马尼亚政府正在做研究以期待形成一个救护方案。在龙柏有一个“希望美好“的捐款箱,就在入口处,可以让所有愿意帮助塔斯马尼亚魔鬼的人出一份力。
袋鼠
130多只可爱的袋鼠和小袋鼠们在2公顷(合5英亩)的袋鼠区欢快地生活着,活蹦乱跳地等着游客们的亲手喂食。这里有6种不同种类的袋鼠和小袋鼠,您可以花一天的时间来喂这些高雅的动物。
袋鼠和小袋鼠属于“大脚“动物群。“大脚动物群“体积不一,从体重为3千克的帕尔马小袋鼠到体重达85千克的红袋鼠。它们有着像弹簧似的强劲大腿,大的脚帮助它们跳跃,长长的尾巴帮助它们维持平衡。比较大的袋鼠种类能够跳到3米高(10英尺),9米(30英尺)远,而且时速可达70千米每小时。袋鼠和小袋鼠的区别在于袋鼠的体积比小袋鼠大,袋鼠的尾巴很厚实,不像小袋鼠的尾巴又长又细。
丁狗
丁狗是从6000年前的印度狼进化而来的,并在3500年前由亚洲水手传入澳大利亚。它们以家庭为单位居住,是孤独的猎人。它们的食物包括脯乳类、爬行类和鸟禽类动物。丁狗在日出日落比较凉快的时候更活跃。由于与家犬杂交繁殖,现在纯种的丁狗已属罕见。

‘肆’ 中国女人捐出15亿美元来拯救濒危动物,关于这个女人的事迹你了解多少

北京东方园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巧女

何巧女,1966年出生于浙江武义,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现任北京东方园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是一位着名的女企业家,曾多次入选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和全球福布斯富豪排行榜,财富值超过55亿元人民币。

不仅是女企业家,更是当代女性智慧的代表

在一段采访中,何巧女谈到:“小时候我们出身都很穷,所以很小的时候我妈就在想,如果以后我们富了,我们一定要去帮助别人。所以这个是从小在内心种下的一颗种子”;“女性应该优雅,怎么样能够优雅呢?有人认为拎着LV包,在咖啡厅里浪费着时光,这就叫优雅。但是我说我们女性也可以有一种优雅,就是我运筹帷幄我决胜千里,我的这种自信我也叫优雅。”

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内心的质朴和大爱的精神已经胜过千万偶像明星,她不仅仅是一位女企业家、女慈善家,更是当代女性智慧的代表。愿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能像何巧女一样,真正成为对社会甚至整个人类有贡献的人!

‘伍’ 我国目前濒临灭绝的动植物

【基本介绍】 [编辑本段] 桫椤 suōluó 科属:桫椤科(Cyatheaceae) 保护级别:一级 名称: 树蕨 类别: 草花 别名: 桫椤、台湾桫椤、蛇木 科名: 桫椤科 拉丁名: Alsophila spinulosa (Hook.) Tryon 【地域分布】 [编辑本段] 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 海拔下限(米):通常400,最高1500,最低200 海拔上限(米) :通常900,最高1600 【生态习性】 [编辑本段] 为半阴性树种,喜温暖潮湿气候,喜生长在冲积土中或山谷溪边林下。 在距今约1.8亿万年前,桫椤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与恐龙一样,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但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地球上的桫椤大都罹难,只有极少数在被称为“避难所”的地方才能追寻到它的踪影。闽南侨乡南靖县乐主村旁,有一片傻子带邸林。它是中国最小的森林生态系自然保护区。为“世界上稀有的多层次季风性傻子带原始雨林”。在那里有世上珍稀植物桫椤。桫椤名列中国国家一类8种保护植物之首。新西兰是桫椤产地之一。它也是新西兰的国花,被人们所保护着。 ·生长现状 渐危种。本种孢子体生长缓慢,生殖周期较长,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以及配子的交配都需要温和而湿润的环境。由于森林植被覆盖面积缩小,现存分布区内生境趋向干燥,致使配子体生殖环节受到严重妨碍,林下幼株稀少。加之茎干可作药用和用来栽培附生兰类,致常被人砍伐,植株日益减少,有的分布点已消失,垂直分布的下限也随植被的缩小而上升。若不进行保护,将会导致分布区缩小,以致于灭绝。 ·生长特性 本种喜生长在山沟的潮湿坡地和溪边的阳光充足的地方,常数十株或成百株构成优势群落,亦有散生在林缘灌丛之中。桫椤在我国分布很广,从北纬18.5°至30.5°。最北的记录为四川邻水县,该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地形影响,气候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偏高约2--4℃,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雨、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干湿季节明显等特点。土壤多为酸性。 【形态特征】 [编辑本段] 树形蕨类植物。茎直立,高1-6米,胸径10-20厘米,上部有残存的叶柄,向下密披交织的不定根。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茎端和拳卷叶以及叶柄的基部密被鳞片和糠秕状鳞毛,鳞片暗棕色,有光泽,狭披针形,先端呈褐棕色刚毛状,两侧具窄而色淡的啮蚀状薄边;叶柄长30-50厘米,通常棕色或上面较淡,连同叶轴和羽轴具刺状突起,背面两侧各具一条不连续的皮孔线,向上延至叶轴;叶片大,长矩圆形,长1-2米,宽0.4-0.5米,三回羽状深裂;羽片17一20对,互生,基部一对缩短,长约30厘米,中部羽片长40-50厘米,宽14-18厘米,长矩圆形,二回羽状深裂;小羽片18-20对,基部小羽片稍缩短,中部的长9一12厘米,宽1.2一1.6厘米,披针形,先端渐尖而具长尾,基部宽楔形,无柄或具短柄,羽状深裂;裂片18-20对,斜展,基部裂片稍缩短,中部的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镰状披针形,短尖头,边缘具钝齿;叶脉在叶片上羽状分叉,基部下侧小脉出自中脉的基部;叶纸质,干后绿色,羽轴、小羽轴和中脉上面被糙硬毛,下面被灰白色小鳞片。孢子囊群着生于侧脉分叉处,靠近中脉,有隔丝,囊托突起,囊群盖球形,膜质。 【分类情况】 [编辑本段] 桫椤科在全世界共有6属500余种,产于热带亚热带山地。根据目前比较权威的研究结果,我国有2属14种和2变种,分布于西南和华南地区。黑桫椤被并入桫椤属作为亚属处理。桫椤科的主要分类特征是叶柄基部的鳞片,叶轴上的气囊体,孢子囊的孢子数目和囊群盖等。 我国桫椤属(Alsophila),又称木桫椤,全世界共约230种,我国有11种和2变种,分桫椤亚属和黑桫椤亚属。 1、桫椤(A. spinulosa) 2 、中华桫椤(A. costularia) 3、南洋桫椤(A. loheri) 4、阴生桫椤(A. latebrosa) 5、兰屿笔筒树(A. fenicia) 6、黑桫椤(A. podophylla) 7、毛叶桫椤(A. andersonii) 8、大叶黑桫椤(A. gigantea): 1)大叶黑桫椤 2)多脉黑桫椤 9、粗齿桫椤(A. denticulata) 10、小黑桫椤(A. metteniana): 1)小黑桫椤(原变种var. metteniana) 2)光叶小黑桫椤(变种var. subglabra) 11、西亚桫椤(A. khasyyana) 【保护价值】 [编辑本段] 桫椤科植物是一个较古老的类群,中生代曾在地球上广泛分布。现存种类分布区缩小,且具较多的地方特有种,是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分布关系的理想对象。桫椤株形美观别致,可供欣赏。 1、研究价值 由于桫椤科植物的古老性和孑遗性,它对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区系具有重要价值,它与恐龙化石并存,在重现恐龙生活时期的古生态环境,研究恐龙兴衰,地质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观赏价值 桫椤树形美观,树冠犹如巨伞,虽历经沧桑却万劫余生,依然茎苍叶秀,高大挺拔,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园艺观赏价值极高。 3、药用价值 桫椤削去外皮的髓部可作药用。味辛,微苦,性平;能祛风湿,强筋骨,清热止咳。常用来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肺热咳嗽,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脑以及肾炎、水肿、肾虚、腰痛、妇女崩漏,中心积腹痛,蛔虫、蛲虫和牛瘟等,内茎液汗,外用可治癣症。其茎杆髓部含淀粉约27.44%,可提取淀粉代食品,其根状茎具清热解煮等功效。 桫椤谷的自然条件及保护现状 【濒危原因】 [编辑本段] 椤由于地质变迁和气候变化,特别是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加之大量森林被破坏,种类濒临绝灭,分布区也大幅度收缩,仅残存于热带、亚热带。脆弱环境中“避难”引起我国植物学家及各界有识之士的重视和焦虑。 根据专家们试验和观察,桫椤濒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桫椤成年株每年产生孢子数量多,但死亡也多。 2、在自然界,有幸存活的孢子,从萌发至形成幼孢子体这一过程,费时达1年以上,湿度、温度等生态因子的变化,都可能 影响萌发孢子的生死存亡或延迟以后的发育进程。 3、桫椤孢子萌发,形成配子体胚胎等过程对环境要求严格,发育对环境有严重的依赖性,限制了它只能在一定孤立的区域生栖繁衍,而成年株在周围5米范围内也限制了生长桫椤幼株,因此适宜生长的区域更小了。尽管桫椤偶尔也能侵入并幸存在新的森林区域,但它竟争不过当地迅速生长的植物。 4、桫椤是木本生植物,生殖周期很长,生殖过程在离体情况下进行,发育进程完全受变化的环境控制,不利于生存发展。 5、桫椤无完善的根系,很难适应现存变化较大的生态环境。 6、由于原始森林逐年破坏,桫椤赖以生存的温暖、潮湿、荫蔽、水分充足、土层肥厚和排水良好的环境受到毁坏或消失,桫椤本身也就受到威胁或毁灭。 7、人为直接砍伐,使生长数年的或几十年的桫椤毁于一旦,近年来,不法分子盗挖盗卖桫椤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保护措施】 [编辑本段] 本种有的分布区虽已包括在自然保护区内,贵州还建立了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但多数地区尚未加以重视。如四川峨眉山过去桫椤分布很多,如今只有数十株散生在伏虎寺溪沟两侧。建议当前保护重点应以四川邻水、犍为、峨眉等地区为主建立桫椤保护区,同时进行生态学、繁殖生物学的研究,扩大分布面积、避免分布区南缩。在福建省福安市瓜溪桫椤保护区里也有大量的桫椤,近两年开始了严密的保护措施。

‘陆’ 我国目前野生动物的种类有多少,主要有哪些,数量多少,现存状况如何急急急!!

野生动物是指生存于自然状态下,非人工驯养的各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软体动物、昆虫及其他动物。
野生动物分类
1、濒危野生动物,如大熊猫、虎等;
2、有益野生动物,指那些有益于农、林、牧业及卫生、保健事业的野生动物,如肉食鸟类、蛙类、益虫等;
3、经济野生动物,指那些经济价值较高,可作为渔业、狩猎业的动物;
4、有害野生动物,如害鼠及各种带菌动物等。
全世界有794多种野生动物。由于缺少应有的环境保护而濒临灭绝,76科300余种动物濒临灭绝。
以上资料只是人类目前所知,不知道还有多少不知名的物种正在消失。
动物灭绝记载
渡渡鸟(印度毛里求斯,1681年),
蓝马羚(南非,1799年),
马里恩象龟(舌塞尔,1800年),
大海雀(大西洋,1844年),
欧洲野马(欧洲,1876年),
斑驴(亚洲,1883年),
白臀叶猴(中国,1893年),
旅鸽(北美,1914年),
佛罗里达猴(北美,1917年),
卡罗莱那鹦鹉(北美,1918年),
中国犀牛(中国,1922),
高加索野牛(欧洲,1925),
巴厘虎(印尼,1937年),
红鸭(印度,1942),
普氏野马(中国,1947年),
袋狼(澳洲,1948年),
冠麻鸭(亚洲,1964年),
爪哇虎(印尼,1972年)……
也有材料谈到我国濒临灭绝的动物如:麋鹿(全世界3000头),华南虎(50头),雪豹(1000~2000头),扬子鳄(1500只),白鱀豚(100只),大熊猫(1000只),黑犀牛(3500头)指猴(9只),绒毛蛛猴(100只),滇金丝猴(1000只),野金丝猴(700只),白眉长臂猴(70只)。
1动物有益于人类
地球上人类起源与动物起源在茫茫历史长河中时间相隔不算太长。人类形成后依赖林果渔猎以生存和进化。后来发展了农业(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和畜牧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生产上去了,有剩余价值可以剥削,于是原始社会进步到奴隶社会。
人类和动物的关系非常密切也非常复杂。人和动物在地球食物链中互争口粮又互相依存,接触频繁。一般按人类需要分其为6类:
1.1食品动物(FoodAnimals)供应人类丰富营养来源的肉、乳、禽、蛋、鱼等。
1.2役用动物(LaborAnimals)马、驴、骡、骆驼等。骑、驮、拉,被誉为"不要能源”的动力,有战略意义。
1.3经济动物(EconomicAnimals)生产羊毛、裘皮、皮革等。如绵羊、长毛兔、海狸鼠、黄鼬、蓝狐等。
1.4实验动物(LaboratoryAnimals)以科学实验为目的、定向培育出的特种动物,有严格遗传学和生物学要求,目前以小鼠、大鼠、豚鼠、仓鼠为代表。
1.5医用动物(MedicalAnimals)生物制品原料如血清马、鸡胚等;检测工具如家兔;中药原料如鹿(茸)、熊(胆)、牛(黄)、马(宝)、虎(骨)等。
1.6观赏动物(宠物,Pet)猫、狗、鹦鹉、金丝雀、金鱼等。动物园、马戏团动物皆属之。
2动物对人类也有有害一面
动物约有200种传染病、80种寄生虫病,其中半数可以感染给人。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把这类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定名为Zoonoses,原意是"动物源性病”,其后WHO/FAO联合专家委员会又把它界定为"在人类与脊椎动物之间可以自由传播的疾病”。
濒临动物的社会调查报告
全球动物保护组织公布794个物种濒临灭绝
由多个保护动物组织所组成的“零灭绝联盟”(AllianceforZeroEx鄄tinction)近日公布了一份“濒危物种”报告,指出位于全球595个地点的近800种动物即将绝种,当中包括中国的扬子鳄、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狐猴和美国象牙喙啄木鸟,而素有“生态晴雨表”之称的两栖动物占了其中的1/3。有专家指出,如果再不施以援手,我们将要与这些动物彻底“说再见”。
12月12日,两只鹤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寒冬里翱翔。这个世界的美好有很多就是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赋予我们的,因此保护濒危动物是我们对自然界应尽的责任。
“零灭绝联盟”的使命
虽然生物灭绝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目前人为造成的生物灭绝率是自然灭绝的100倍。近代灭绝的物种大部分都生活在孤岛上,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物种大量入侵,但是现在所发现的大部分濒危动物都生活在山区或地势低平的地带。
“零灭绝联盟”是由13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发起的,包括伦敦动物学会、保护国际、美国鸟类保护协会等。
目的是为了确认并且保护物种生存的地点,进而挽救濒危物种。这些地点都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的濒危物种最后栖息地。由于并没有对地球上所有的物种进行仔细研究,因此这794个物种只包括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松柏目植物和一些爬行动物。
该组织将全球分为七大块,每一块都有不少的濒危动物“热点”地区。所谓“热点”的选择遵循三个原则:首先,这些地点一定要包含至少一个“濒临灭绝”或是“严重濒临灭绝”的物种。第二,这些地点在“濒临灭绝”或是“严重濒临灭绝”的动物生存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比如有一定数量的物种生活于此地,或者在这里度过哺乳期或是冬眠期。
最后,这些地带都是相对于周边地区具有独立性的地方,必须与周边的地带有可定义的界限。界限之内的各个生物种群生活环境相近,而与周边地带的物种不甚相同。
在列出的这595个地点中,只有1/3受到法律保护,其他地方都被人类居住地所环绕,而且人口密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该研究的作者表示,保护这些地点是保护动物不灭绝的关键。
在这份濒危物种的名单上,墨西哥位列榜首,有63个濒危物种地点,其次是哥伦比亚、巴西和秘鲁。
在“零灭绝联盟”列出的名单中,拉美的濒危物种地点比其他地区高的原因,一个是该地区本身物种极具多样性,再有就是近年来动物生存的环境破坏严重。美国在该榜单中位列第八。
国际鸟类组织全球动物种类计划主任布查特指出:“我们必须保护这批濒临绝种的动物,我们不能估计这些动物还能存活多久,但若不加紧行动,它们将于几十年间自动消失。”该报告的主要作者泰勒•里基茨也表示,虽然生物灭绝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目前人类造成的生物灭绝率是自然灭绝的100倍。在近代,虽然一些分布在北美、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或其他地区的所谓的“巨型动物”的消亡也有部分人类的原因,特别是捕猎和点火烧地,但是大部分灭绝的物种都生活在孤岛上,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物种的大量入侵,如田鼠等。但是现在所发现的大部分濒危地点和动物都是在山区和地势低平的地带。
泰勒•里基茨表示:“我们要知道事情的紧迫性在于,如果我们不尽快采取行动,这些物种就会变成明天的渡渡鸟。不过目前的好消息就是我们仍然有时间来拯救这些动物。”(注:渡渡鸟毛色美丽,曾经是毛里求斯的国鸟,但是欧洲殖民者来到毛里求斯后,开始对大片森林进行砍伐和对肉味细嫩鲜美的渡渡鸟进行大肆猎杀,终于导致渡渡鸟于1690年前后灭绝。)
“生态晴雨表”日渐衰微
也许有的人认为两栖动物模样丑陋,除了会抓一些昆虫以外没什么本事,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它们真的在地球上消失了,人类也不会好过。两栖动物是自然界最优秀的环境监测器,它们这种灾难性的剧减也就预示着地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退化。
报告指出的“濒危动物”名单上水陆两栖动物占51%,有408种。
这些形状各异,爬来爬去的动物,包括青蛙、蟾蝓、火蜥蜴和蚓螈,处境异常危险。两栖动物被普遍认为是“矿井中的高频噪音”,它们具有浸透性的皮肤非常敏感,也就成了环境恶化的特别预警器。以美国为基地的保护国际(CI)的主席拉塞尔表示,两栖动物是自然界最优秀的环境监测器,它们这种灾难性的剧减也就预示着地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退化。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两栖动物的数量开始锐减,到了1980年已有129个物种灭绝。2005年初,一份全球两栖动物调查报告“全球两栖动物评估”显示,目前所知的全球5743种两栖动物有32%都处于濒危境地。但是科学家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导致两栖动物如此剧烈的下降,目前主要的理论就是栖息地减少。
由于人类肆意砍伐森林、污染水源和破坏湿地,两栖动物渐渐失去了立足之地。例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生活着一种大型陆生蝾螈,因为身上有淡绿色条纹而得名“虎纹火蛇”。但据美国联邦官员估计,由于城市化和农业开发,这种蝾螈迄今已失去了75%的栖息地。再有就是人类为饱口福或用作药物而大量捕食。另外据报道说,两栖动物还遭到一种名为壶菌的真菌的威胁。这种致命的真菌攻击两栖动物皮肤,使两栖动物体内水分代谢紊乱,导致大量死亡。
两栖动物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晴雨表”。当它们大量死去之时,科学家会考虑,接下来灭亡的会是什么,动物还是植物?根据“零灭绝组织”的调查,接下来的是鸟类(217种)和哺乳动物(131种)。
“零灭绝联盟”的秘书迈克•帕尔表示:“虽然保护这些地点和物种本身非常重要,但是还意味着更多的东西。”帕尔说:“如果不切实保护的话,未来地球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就会遭到破坏,每年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生态旅游经济也无以为继,还有那些无法用金钱估量的洁净水源。我们有责任这么做。”
马达加斯加狐猴的厄运
阳光穿过弥漫在森林中轻纱一般的薄雾,太阳映衬着一片娇艳的蓝天,一群群狐猴快乐地在林间嬉闹着。在非洲马达加斯加生活的狐猴中,尤以大狐猴体形最大、嗓音最好。“流畅的音符、和谐的旋律,就像声音留下的优美划痕。”作家大卫•奎门这样描述大狐猴的叫声。然而,这样美好的声音我们也许很快就再也听不到了。
马达加斯加一直以其不同寻常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于世。这里是灵长类动物狐猴的故乡;还有颜色漂亮的蜥蜴、壁虎或是变色龙;全身多刺的马岛猬;还有神秘的猫科动物缟狸,它们都是马达加斯加的原始主人。“马达加斯加确实是自然主义者们的一块天赐宝地。”自然主义者约瑟夫•非利伯特•柯默森在1771年写道,“造物主似乎有意将那里占为自己的私有领地,而且布置得应有尽有。”在人类踏足这个岛屿之前,也就是大约2000年前已经有大批的动植物在这个岛上繁衍生息了。马岛的狐猴总喜欢在岛上到处闲逛,而巨型的龟,体形庞大的象鸟(大概有3米高,重达500千克,它们下的蛋如果做成煎蛋,可以喂饱150个人,已经灭绝)也在岛上为所欲为,但是所有这些这一切在人类到来之后都改变了,很多物种都渐渐走向灭绝。
两千年前,自从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人到达了马达加斯加,共有15种狐猴遭到伤害,最终消失。科学家在灭绝的狐猴头上发现了“大量屠宰的证据”。马萨诸塞大学人类学家文图拉•皮雷兹表示,他所在的科研小组发现了用利器切削和斩剁的痕迹,如剥皮、脱落关节和切片等。
皮雷兹说:“我们认真的检查了这些切削的痕迹后,更加验证了这里曾经屠宰这种动物,这是毫无疑问的。”直到今天,对狐猴的捕杀仍然没有结束。虽然从1964年开始,捕杀狐猴和将其作为宠物就被认定为违法,但捕杀狐猴仍然屡禁不绝。而且由于马达加斯加没有毒蛇、鹿或羚羊,也罕见较大的食肉动物,所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狐猴的机敏性慢慢衰退,更加容易成为人类的目标。
目前,马达加斯加的狐猴总数估计大约在1000只至1万只,但是所有的科学研究结果都表明,狐猴的生存前景异常严峻。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以东140公里处,是阿纳拉马扎卓保护区所在地。阿纳拉马扎卓是狐猴栖息的一座孤立的小岛,也是狐猴的最后一处避难所。
但是相对于其丰富的生物资源来说,马达加斯加岛仍然是贫穷的,很多孤注一掷的村民一拨儿又一拨儿地劈荆斩棘,毁林开路。狐猴们的这片避难地正在受到侵犯。由于当地政府允许当地人使用部分保护区,因此人们更加肆无忌惮地伐木、种地。于是,往往在大白天就能看见,栖息在树上的狐猴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惊扰它们的不速之客。
对于狐猴而言,最后的生态机会也许就只能指望那些远道而来的旅游者能捐资或留下来帮助它们了。但是,这一切显然也不是万能的。如果这些树林有朝一日都被砍伐一空,不难想象狐猴也将最终离我们而去,永远消失。
“上帝之鸟”在人间“复活”
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显示,到2100年,至少有1200种鸟将消失,而这仅仅是一种保守的估计。尽管自1500年以来,仅1。3%的鸟类灭绝。但同时期,全球单个鸟的数目估计有20%到25%的减少。
象牙喙啄木鸟因为长着一只象牙般的大嘴而得名,是全世界体形最大的啄木鸟之一,体长有50厘米,录像带中的啄木鸟两翼伸开时长90厘米。它们身披黑白相间的亮丽羽毛,翼有白色斑点,雄性啄木鸟的冠部呈现鲜亮的红色。因为太漂亮了,几乎每个人在看到它们的时候都禁不住说一句“上帝啊,多美丽的鸟”,所以爱鸟者也把象牙喙啄木鸟称作“上帝鸟”。
象牙喙啄木鸟曾广泛分布在美国西南部的密林深处,是美国的专有物种。然而到了19世纪80年代,人类工业文明的铁蹄踏向了大自然,湿地、森林差不多全被农庄、城镇以及次生林所取代。在栖息地被夺走后,象牙喙啄木鸟的数量直线滑落。人类与象牙喙啄木鸟最后一次可以证实的相遇发生在1944年的路易斯安那州。在那之后,就只剩下人们“惊鸿一瞥”的传闻,后来渐渐地连这种传闻都消失了。
2004年2月11日,观鸟者吉恩•斯帕林乘坐独木舟旅行,在阿肯色州东部的怀特河沿岸看到了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鸟类。斯帕林记录下了这种大鸟的外貌特征,回去一查对,发现竟然是已经销声匿迹60年的象牙喙啄木鸟。消息公布后,引起了生物学界的普遍震惊。
一星期后,康奈尔实验室的蒂姆•加拉格尔和奥克伍德大学的鲍比•哈里森找到了斯帕林。在斯帕林的带领下,两位鸟类学家开始了寻找象牙喙啄木鸟的旅程。接下来,有30多名鸟类学家分成几个研究小组,展开行动,希望再次发现象牙喙啄木鸟。30多名鸟类学家在历时7000小时的搜索中,已经15次发现了象牙喙啄木鸟的踪迹,并拍摄了大量的图片和录像。
经过各国多位专家的审定,确定象牙喙啄木鸟还活在地球上。于是,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向政府申请了保护资金,用于保护象牙喙啄木鸟的栖息地,并用于该鸟类的繁育研究。纽约康奈尔鸟类学实验室及大自然保护协会的专家为了保护啄木鸟保护区的栖息地,将消息保密了一年多,不让外界知道。最近,保护区和观鸟区已经建成,繁育研究已经起步。为了让市民更好地保护这种罕见的鸟类,也为了吸引更多的民间保护资金,专家们才决定向外部公开消息。
得到消息之后,美国内政部部长盖尔•诺顿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项名为“希望走廊”的保护计划。诺顿说:“我们在这里宣布启动一个多部门参加、价值千万美元、耗时数年的保护计划,为这种珍稀鸟类的继续生存提供希望。
在我的记忆中,这还是第一次重新发现已经被认为灭绝的动物。这是自然界给我们的第二次机会。“鸟类的减少可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后果。例如,1997年,世界上3。5万至5万个狂犬病死亡中,印度占了3万名,因为印度秃鹫数量减少后,野狗和老鼠的数量发生爆炸性增长。事实上,还有不少鸟类的消失造成的可怕后果我们还没有看到,一些专家评论说,象牙喙啄木鸟的重现和加强保护将成为生态保护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人类觅食造成生物灭绝?
所以,虽然从长远来说,气候变化会导致生物的灭绝,但是“零灭绝联盟”所列出的生物面临着更多的眼前威胁,包括人类对食物的渴望。我们还不清楚将来的技术是否能够减弱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但是除非我们马上行动,否则这些濒危生物将不会围绕在人类身边,而且为我们造福。
“零灭绝联盟”列出的上百种濒危动物,都遭遇着这样那样的生存厄运。扬子鳄、马达加斯加狐猴和象牙喙啄木鸟只是其中的代表而已。这些濒危动物能够很好的存活下去吗?也许这个问题谁也无法明确回答,但是出于保护的目的,有一些错误观念一定要澄清。
对于野生动物灭绝的最终原因,很多人用“全球变暖”武装头脑,却完全忽视真正的危险:下一个50年人类的食物总量将增加一倍,光这一点就要毁掉大批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如果人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就应该将资金再多分一点给高产农业科研项目。
美国哈德森研究所全球食品问题中心的丹尼斯•艾弗里表示:“现代的气候变暖基本上是很自然的。冰核心告诉我们由于太阳的原因,地球有一个1500年一次的气候循环,很多生物都在过去百万年中的变暖循环中一直存活着。植物一般都受不了极冷的气候,而却很少有被热得不行的。气候变暖只会使森林更加呈现多样性,而不是减少。”他补充道,“到现在还没有发现一个野生物种屈服于现代的气候变暖,即使在过去150年内地球上升了0。8摄氏度。如果灭绝的理论是正确的,我们已经将数千的物种引向灭绝了。”生物学家惟一可以列出来的反驳的就是哥斯达黎加的金色蟾蝓的灭绝,但是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这种生物灭绝是因为过度砍伐森林,而不是由于气候变暖。
最关键的问题是人类还要为耕地和饲养家畜不停的攫取土地。据专家预测,全世界的人口数目在2040年将达到稳定状态,那时候将比现在多20亿-30亿人口。届时,大概会有70亿人足够富裕到要求食用高质量的食物,现在这样的人只有10亿左右。所以,人口和富足将会使农田的需要扩大两倍多。接下来的200年,我们将会看清楚,低生产率的农业是否会将野生动物全部驱逐。
有的时候,一些绿色环保组织希望停止使用任何氮料化肥,而用纯天然的原料。但是如果要取消商业氮肥的话,世界将需要从额外的700万头牛那里得到天然的肥料,如果那样的话,世界上所有的森林恐怕都要用来喂养它们了。回归原始的耕作,只能导致全世界人类的饥荒。这样当然可以解决环境问题,但是同样会使很多野生动物灭绝。很多生物会成为人们的盘中餐,同时它们生存的土地会越来越少,全都奉献给了耕地。
丹尼斯•艾弗里也表示:“如果真的在乎野生动物,不应该一味否定现代的机械化农业,如工业化肥,而是要支持生物工艺学,特别是致力于高产农业的研究。”所以,虽然从长远来说,气候变化会导致生物的灭绝,但是“零灭绝联盟”所列出的生物面临着更多的眼前威胁,包括人类对食物的渴望。我们还不清楚将来的技术是否能够减弱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但是除非我们马上行动,否则这些濒危生物将不会围绕在人类身边,而且为人类造福。
中国濒危动物保护现状
中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据不完全统计,仅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原产于中国的濒危动物有120多种(指原产地在中国的物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5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有400种,列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还有成百上千种。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中国的濒危动物种类还会增加。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还进口了不少动物,如湾鳄、暹罗鳄、食蟹猴、黑猩猩、非洲象等。
这些外来的濒危动物,也受到国家的重点保护。由于人口众多,活动范围广,使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被迫退缩残存在边远的山区、森林、草原、沼泽、荒漠等地区,分布区极其狭窄。由于被分割成互不连接的独立群体,近亲繁殖,品种日益退化。
中国已建立了数百处濒危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使相当一部分濒危动物得到切实保护,野驴、野牛、亚洲象、白唇鹿、羚牛、马鹿、金丝猴、大鸨等的数量,已有明显增加。
近年来也遇到了虽然在数量上达到了要求,但是人工饲养的动物难于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矛盾,长此以往,必然导致生物的退化。
列入了“零灭绝组织”濒危动物的中国扬子鳄也遭遇了同样的尴尬。
野生动物生存面临着种种危机,实现“安居”还需要“迈过”整体环境恶化、保护措施不力、人们认识不够这三道“门槛”。
一场“非典”,使“野生动物”成为媒体上的热门词汇,不吃“野味”、保护野生动物的呼声比以前多了不少。滥食野生动物有害于人类,更是野生动物的浩劫,保护野生动物需要从拒食、拒烹开始,但从根本上说,要改变野生动物种类逐渐减少的趋势,需要整个自然环境的改善,这些并不是拒食、拒烹就能解决的。拒食“野味”只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其中一步,非典提醒我们要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但不保护野生动物导致的灾害不只是非典。
野生动物保护点多面广,需要提高全社会对保护野生动物的认识水平。经营野生动物可得暴利,利益驱动使一些人铤而走险,但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却没有跟上。目前,河北省各市、县没有野生动物保护的专设机构,保护野生动物的手段不多,经费不足。安国祁州药市和蠡县留史皮毛市场规模在全国都数得着,其中加工利用野生动物的问题较多,但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没有能力进行认真监督管理。田秋明说:“森林公安负责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案件,但我们人力物力都很不充足。”
从茹毛饮血中成长起来的人类,离不开对野生动物的利用,但过度捕杀野生动物将危及人类自身,因为每种动物都有它存在于自然界的生态地位和生态功能。他们和我们一样共同享有地球家园,真正的和平共处是各安其处、互不干扰。从广义上说,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家园,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每种野生动物都有它们天然的栖息环境,保证着它们的生息繁衍,如果这种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动物的自然存续就面临危机,即使没有人捕食,也难以生存。保护野生动物,归根结底还是要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傅芸生说:“每年我们都会接到不少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电话,这说明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在提高,但且不说那些蓄意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人,就是想保护的人认识也有待提高,比如人工投喂野生动物、人为建设野生动物园都会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态功能,这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保护观念,保护野生动物就应该让它们自由生活在天然栖息地中。”

阅读全文

与袋熊避难所拯救了多少动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