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物世界 > 无锥动物有多少种

无锥动物有多少种

发布时间:2022-08-11 15:46:32

❶ 无脊锥动物

无脊椎动物(Invertebrata) 是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其种类数占动物总种类数的95%.它们是动物的原始形式.动物界中除脊椎动物亚门以外全部门类的通称.
无脊椎动物,包括:
节肢动物:如蚊子等各种昆虫,螃蟹、虾等甲壳类,蜘蛛等蛛形纲……
环节动物:蚯蚓、沙蚕等;
软体动物:各种贝类、乌贼、章鱼等等;
扁形、线性动物:蛔虫、血吸虫、绦虫等,主要是营寄生生活的动物;
腔肠动物:珊瑚、水母、海葵等等;
棘皮动物:海星、海胆等;

❷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种无脊椎动物

·分类依据 ①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呈索状,位于消化管的腹面;而脊椎动物为管状,位于消化管的背面。 ②无脊椎动物的心脏位于消化管的背面;脊椎动物的位于消化管的腹面。 ③无脊椎动物无骨骼或仅有外骨骼,无真正的内骨骼和脊椎骨;脊椎动物有内骨骼和脊椎骨。 1822年J.-B.de拉马克将动物界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1877年德国学者E.海克尔将柱头虫、海鞘、文昌鱼等动物与脊椎动物合称脊索动物门,与无脊椎动物的各门并列,把脊椎动物在分类系统中降为脊索动物门中的一个亚门,与半索动物亚门(柱头虫),尾索动物亚门(海鞘)和头索动物亚门(文昌鱼)并列。70年代以来半索动物已独立成门,由于后3个类群属于无脊椎动物范畴,这样无脊椎动物实际上包括了除脊椎动物亚门以外所有的动物门类,是动物学中的一个一般名称,而不是正式的分类阶元。 ·种类划分 无脊椎动物的种类非常厐杂,现存约100余万种(脊椎动物约5万种),已绝灭的种则更多。它包括的门数因动物学的发展而不断增加。由于对动物的各个方面研究得愈加详尽,人们对其彼此间亲缘关系的认识也愈加深入,因而各门的分类地位常有更动。

❸ 无脊椎动物的8种分类分别有哪些代表动物

主要包括原生动物门、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和半索动物门.\x04\x03\x04\x03原生动物门:草履虫\x04\x03多孔动物门:海绵\x04\x03腔肠动物门:水螅\x04\x03扁形动物门:旋涡虫\x04\x03线形动物门:蛔虫\x04\x03软体动物门:蜗牛\x04\x03环节动物门:蚯蚓\x04\x03节肢动物门:蜘蛛\x04\x03棘皮动物门:海星\x04\x03半索动物门:柱头虫

❹ 有哪些无脊椎动物

最早在海洋里出现的动物是无脊椎动物。13亿~5亿年前,地球上浅海广布,水生动物大发展,成为无脊椎动物的全盛时期。这些水生动物的最大特点,是细胞有了分工从而形成了各种器官。这时的海洋世界热闹非凡。它们最初生活在海洋里,以后又向陆地上的江河湖泊和沼泽过渡,最终发育出气管、肺、翅膀等适应陆上呼吸和飞行的器官,终于登陆上岸繁衍生息,这就为后来陆生脊椎动物的出现开辟了道路。

首先,海绵是最简单的无脊椎动物,由一群无差别的细胞组成。海绵的体壁有内、外两层,海水从它们的身体里通过时,其中的微生物和氧气就被吸收了。大多数海绵具有骨架,有些海绵的骨架由硅构成,且比光缆构造更加完美,可以说是大自然首先“发明”了光缆。

其次,蠕虫也是一大类十分低等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长而柔软,全身上下没有骨骼。在海洋生物的演化过程中,蠕虫是比较原始的种类。不过它们比更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已经有了划时代的进步。那就是,蠕虫的身体已经有了前端和后部的区分。从海洋到陆地,从咸水到淡水到处都有蠕虫的分布。它们的数量不但多,而且还会发光。当年哥伦布第一次接近北美海岸的时候,曾经记录下“海中游动的烛光”。其实,哥伦布看到的是多毛类蠕虫的交配仪式。这种小型蠕虫每年盛夏之夜月圆的时候,会连续几夜游到海面上,像参加集体婚礼一样,举行繁殖的典礼。

三叶虫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无脊椎动物。它是一种已经灭绝了的节肢动物,全身分为头、胸、尾三部分,背甲坚硬,被两条纵向深沟割裂成大致相等的3片,所以叫作三叶虫。它们生活在远古海洋中,主要出现在寒武纪,延续到二叠纪末期时灭绝。三叶虫既会游泳,又善于爬行,所以从海底到海面,都在它的势力范围之内。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菊石。它是一种已经灭绝了的软体动物,它们最早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初期,繁盛于中生代,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三叠纪海洋中。

菊石是由鹦鹉螺(现在仍然存活在深海中)演化而来的,与鹦鹉螺的形状相似,体外有一个硬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大小差别很大,壳为几厘米或者十几厘米,最小的仅有1厘米,最大的比农村的大磨盘还要大。壳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有三角形的、锥形的和旋转形的,等等。旋转形的壳在菊石中占绝大多数。

❺ 无脊椎动物目前已知的动物约多少种按有无脊椎分为什么和什么

动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目前已知的大约有150多万种,我们要对动物进行分类,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
故答案为:150万;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❻ 地球上大约有多少种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先参见下表。
[表4] 已订名的物种总数类群哈蒙德1995年统计(种)
罗伯特·梅1998年统计(种)原生动物4 万4 万藻类4 万4 万植物27 万27 万真菌7 万7 万动物132 万108 万(1)脊椎动物(4.5 万)(4.5万)(2)线虫(2.5 万)(1.5万)(3)软体动物(7 万)(7 万)(4)节肢动物
(108.5 万)(85.5万)(5)其他(9.5 万)(9.5 万)总计174 万150 万那么现存的物种总数又是多少呢, 请参看下表 。
[表5] 现存的物种总数估计②类群1995年统计(种)
1998年统计(种)高~ 低使用数据使用数据原生动物20万~6万20万10万藻类100万~15万40万30万植物50万~30万32万32万真菌270万~20万150万50万动物1亿~300万980万557万(1)脊椎动物
(5.5万~5万)(5万)(5万)(2)线虫(100万~10万)(40万)(50万)(3)软体动物
(20 万~10万)(20万)(12万)(4)节肢动物
(1000 万~240万)(890万)(465万)(5)其他(80 万~20万)(25万)(25万)总计1亿~350万1220万680万现存的物种总数估计的最粗略范围是1亿~300万, 牛津大学生态学家、动物系教授、曾任英国首相科学顾问的罗伯特·梅(Robert M.May)认为, 在认可上较好的范围是1500万~500万, 最好的估计是700万。③这些数据可供我们参考。

❼ 谁能讲一讲无脊椎动物的分类阿

无脊推动物

(1)中国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的门类和种数不但在整个动物界中占主要地位,在全部生物中亦占优势。据Groombridge(1992)提供的某些类群的已描述种数的统计,无脊椎动物已描述的种数(132.5万个)占全部动物数(137万个)的96.71%,占全部生物已描述种数(173.9万个)的76.19%。

对于全球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的知识目前尚很不完备。现在每年描述的新种约15000种。按这样的速度,即使以最低的估计种数,也需约一百年才能完成对所有种类的描述。中国地域广大,物种丰富,家底更不清楚。中国的无脊椎动物种数一般约占全球总数的10%左右。中国种数占世界种数的百分比不足此数的类群(如多孔动物门)可能系由于调查不足之故。有的类群由于多系世界种(如轮形动物、甲壳动物中的枝角类(Cladocera)),或一些生活在海洋的类群(如毛颚动物、帚形动物、刺胞动物中的角珊瑚(Antipatharia)),较少受地理隔阻,而且国人对这些类群调查得较清楚,因而所占比例甚高。据已知材料,依次为:角珊瑚(世界约80种,中国约70种)87.5%,软水母(Leptomesae)(世界210种,中国178种)84.7%,毛颚动物(箭虫)52.4%,花水母(Anthomesae)(世界293种,中国129种)44%,帚形动物40%,轮形动物40%,枝角类(世界约450种,中国161种)35.7%。由于对原生动物(原生生物界)的分类意见不一及种数统计上的困难,故未将此类群列入内。现存的纯原生动物(即不包括原生动物和藻类兼性、原生动物和真菌兼性……等)全球约31250种(如加上化石种类,则总计为63616种),其中自由生活的21100种,寄生生活的10150种。在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中,淡水生活种类全球约5000~6000种,中国已知2000种,占总数的33%~40%;土壤种类全球300种,中国159种,占总数的53%,中国海洋原生动物约3600种,约占总数(如以15100种计)的23%。

由于中国在地球演化过程中所处的特殊地位,造成中国丰富的物种和包括活化石在内的许多特有的物种,因而中国无脊推动物多样性是构成全球物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无脊椎动物特有种属很多,如刺胞动物门水螅虫纲(Hydrozoa)的桃花水母属(Craspedacusta),全球仅5种及4亚种,而中国分布有4种,其中3种和4个亚种为中国特有种。扁形动物门涡虫纲(Turbellaria)中细涡虫属(Phagocata)3种中的2种为中国特有种,多目涡虫属(Polycelis)9种和枝肠涡虫属(Dendrocoelopsis)2种全为特有种。中国已知43种星虫中有8个特有种,11种螠虫中有4个特有种(包括拟无吻螠Para-arhynchite特有属),这在海洋动物中也是较典型的例子。当然。最显着的例子似乎见于淡水或内陆生活的动物类群。如软体动物中蜗牛有5个特有属,总计132个持有种,双壳类(Bi-valvia)的淡水蚌6个特有属,共计26种。甲壳动物门中桡足类(Copepoda),中国共记述206种和亚种,特有种有96种,占总种数的46.6%。最典型的例子是淡水溪蟹,由于长期生活在山溪的石块下,互相隔绝而衍生出许多不同属种。在已知35属中共计250个特有种,其中有32个特有属(占总属数的91.4%)。此外,单肢动物门中多足类也是明显的例证,中国已发现华美马陆科(Sinocallipodidae)这一特有科,另两科中有3个特有属9个特有种。由上述例证可以说明,要最终搞清全球的物种,研究中国物种多样性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无脊椎动物在学术上的重要性主要在于:诸如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辐射对称到两侧对称,从二胚层到三胚层,从无体腔到有体腔,从低等到高等的演化过程,以及各类动物的亲缘关系,包括生命的起源和后生动物的起源和演化过程这些重大问题,只有通过对无脊椎动物的深入研究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各种结构截然不同的动物与其生活的环境相统一,以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方式解决动物生存所面临的同样的问题——取食、防御、运动、呼吸、排泄、离子和渗透调节、控制系统、生殖、生活史和发育。无脊椎动物不但在物种多样性,而且在形态结构多样性和行为多样性方面,均在动物界中占主要地位。如原生动物对于研究生命和细胞的起源,低等动物和植物的关系,以及怎样从原生动物演变为后生动物都十分重要。扁形动物门中无肠目(Acoela)涡虫在从两胚层辐射对称动物向三胚层两侧对称动物的进化中又处于关键的地位。在探索脊椎动物的起源时,当然更离不开对与其相近的无脊椎动物的类群的研究。

无脊椎动物中的活化石有特殊的学术意义,如蜘蛛目中的七纺蛛(Heptathela),其腹部背面仍保留有分节的背板,是现生105科蜘蛛中最原始的类群,多数种类分布于中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另一类海洋生物中的活化石——头足纲软体动物鹦鹉螺(Nautilus)是研究软体动物进化和古生态学、古气候学的重要材料。

既然无脊椎动物包括了动物中的大多数种类,而且在地球上凡是动物可以栖息的场所都有它们的踪迹,它们与人类关系之密切自然不难想象。从有益方面讲,首先,许多无脊椎动物是人类食品。中国每年海产乌贼、贝类、虾蟹类的数量是极其巨大的。海产养殖主要也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与它远不能相比。淡水虾蟹和贝类的养殖虽不及海洋养殖业产量,但自然捕捞作为人们的食品的贡献也相当可观。例如日本沼虾(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和中华绒螯蟹(河蟹)(Eriocheir sinensis)都是国人喜爱的佳肴。贝类中的圆田螺(Cipangopaludina)、环棱螺(Bellamya)、螺蛳(Margarya)、无齿蚌(Anodonta)、蚬(Corbicula)等都是重要食品。多年来,从国外引入的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多数也已构成重要的食品。

其次,许多无脊椎动物可作为经济鱼类的食料,如原生动物、轮虫、甲壳类中的盐水卤虫(Artemia salina)、枝角类(红虫)、挠足类(水蚤)等等。其他许多陆生无脊推动物是脊椎动物赖以生存的捕食对象。众所周知,许多无脊椎动物为人们提供工业(包括制药)原料,或可以加工为工艺品与日用品,可作为监测环境的指示动物或观赏动物.或在改良土壤和捕食害虫中发挥重要作用。海洋原生动物中某些类群可作为判别地层的指标,如有孔虫目(Foraminiferida)中的饰世透明虫(Hyalina balthica)和截锥圆幅虫(Globorotalia truncatulinoides),以它们在地层中的出现可作为第四纪开始的标志。当然,无脊椎动物中亦包括许多有害于人体或家禽、家畜的寄生虫或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或危害农作物、危害建筑物及航运业的种类。总之,由于无脊椎动物无所不在,构成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从有益和有害两方面均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

(2)中国无脊椎动物受威胁状况

由于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个体小,它们受威胁以及灭绝的情况通常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以致许多稀有或濒危无脊椎动物甚至在被描记或列入保护名单之前就已消声匿迹了。例如在海南尖峰岭有—种大型的捕鸟蛛科(Theraphosidae)的种类,非常珍稀,目前可能已灭绝。

无脊椎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在于原来栖息生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对于有经济价值的种类,更由于过度捕捞而导致数量骤降。这两个原因均使不少动物处于灭绝的边缘。

在淡水中生活的多类无脊椎动物,由于溪流、涌泉的断流,水质的污染和富营养化,使一大批需求低温、洁净、湍流的动物种类趋于濒危。原生动物(如变形虫)、多孔动物(淡水海绵)、刺胞动物(水螅、桃花水母)、扁形动物(涡虫)、轮虫、线虫、环节动物、甲壳动物(枝角类、挠足类、端足类)、水生昆虫幼虫等均因此而难以生存。例如,由于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的增加使地下水位降低,涌泉水源破坏,造成涡虫的生存环境消失,以至涡虫等多种动物灭绝。兰州的五泉山、北京的樱桃沟、鞍山市的千山、杭州的灵隐和龙井等地的涌泉均急需予以保护。据对武汉东湖的长期监测,水体富营养化和强化渔业使沉水植物群落大量萎缩乃至消失,依托沉水植物而生活的许多动物因而失去了合适的栖息场所。研究结果表明,东湖中轮虫在60年代有80多种,而到90年代下降到仅50多种。腔轮虫属(Lecane)中许多种类以及盘状鞍甲轮虫(Lepadella patella)、侧棘伏嘉轮虫(Wolga spinifera)等均从水体中消失了。

森林资源的破坏,尤其是热带雨林资源的急剧缩小,使大量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无脊椎动物趋于灭绝。上面提到的海南的捕鸟蛛,以及云南的一种盾鞭蝎(Typopeltis)(属于蛛形纲(Arachnida)有鞭目(Uropygi))都是明显的例子。

一些古老的物种如马氏钳蝎(Buthus martensi)对噪音和农药非常敏感,随着现代农业

和交通的发展,这一可作中药材的物种资源也急剧减少。

洞穴开发为旅游场所势必使洞穴中特有的动物种类处于濒危的境地。有不少特有种,如蜘蛛、多足类、甲壳类中一些奇特的种类均在洞穴中发现,如蜘蛛目中泰蛛科(Telemidae)的冯氏泰莱蛛(Telema wunderlichi).多足类中的简肢华美马陆(Sinocallipus simplipodious)和膜足硬肢马陆(Scleroprotopus membranipedalis)等。

由于过度捕捞而导致濒危的例子很多。珊瑚作为工艺品或旅游纪念品而被大量采集。角珊瑚生长缓慢,十年才能长成拇指粗,受破坏后难以恢复。近年来,由于大量珊瑚灰岩被采掘充当建筑材料和烧制石灰,使得珊瑚礁的生态平衡受到很大破坏。据报道,海南岛文昌县拜塘村近十年因珊瑚礁被破坏,海岸线后退200余米,致使椰树倒伏,海水浸入村庄。三亚市沿海公路因珊瑚礁被毁而造成路面断裂。现已了解到珊瑚岸礁恢复演替的初期,群落中的关键种是澄黄珊瑚(Porites lutea)。但预测恢复到顶极时期,需要50~100年。可采用人工移植石珊瑚,加速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恢复。作为饵料的例子如盐水卤虫,原来资源丰富,现已要依靠进口。作为人们食品的中华绒螯蟹因蟹苗被捕捞过度,资源大减。而云南高原滇池中国特产的两种螺蛳(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和光肋螺蛳(M. mansuyi)),它们的肉和雄螺生殖腺(俗称“螺黄”)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高。近年来,由于该湖严重污染和过度捕捞而濒于灭绝。米虾属(Caridina)中葛氏米虾(C. gregoriana)、喻氏米虾(C. yui)和滇池米虾(C. dianchiensis)原来产量都很大,是当地人民食用的经济虾类,但近年来均已绝迹。如葛氏米虾原在大理湖(洱海)产量很高,自80年代起已采不到标本。除过度捕捞和污染外,受到来自江南引入种的排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3)必须重视无脊椎动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到目前为止,中国列入一级保护动物名单的无脊椎动物(昆虫除外)有刺胞动物门珊瑚纲的红珊瑚属(Corallium)及另外4种:软体动物双壳纲(瓣鳃纲)的库氏砗磲(Tridacuna cookiana)和头足纲的鹦鹉螺(Nautilus pompilius),半索动物门肠鳃纲中的多鳃孔舌形虫(Glossobalanus polybranchioporus)和黄岛长吻虫(Saccoglossus huangtauensis)。列为二级保护动物的4种:软体动物腹足纲的虎斑宝贝(Cypraea tigris)、冠螺(Cassis cornuta),双壳纲的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和佛耳丽蚌(Lamprotla mansuyi)。据推算,这一保护名单包括昆虫在内应达到1万种才接近实际情况。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如蜘蛛目的节板蛛科(Liphistiidae)和捕鸟蛛科的所有种、砗磲科(Tridacnidae)和丽蚌属(Lamprotula)的所有种、石珊瑚目(Scleractinia)和角珊瑚目的所有种等均应列入保护名录。中国有许多地区,如海南和云南的热带雨林、广西十万大山等地区有许多珍稀种类亟待发现和描记,但目前限于缺少经费资助而无法开展调查。由于无脊椎动物种类和分布迄今还很不清楚,与脊椎动物的研究情况有根本的不同,因而对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必需把种类的调查和描记作为第一步,争取在短时间内尽快补上这一课,否则无从讨论多样性的保护问题。

至于那些可食用的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海生的乌贼、虾蟹、贝类等,对它们的可持续利用,防止过度捕捞,则是当务之急。

❽ 8种无脊椎动物特征和5种脊椎动物特征

有脊椎动物分为:
哺乳类
特征有;哺乳(就是喝奶)体温恒定
胎生
鱼类
特征有;
有鱼鳃
鱼鳍
鱼鳞
水生
卵生
体温不恒定
生活在水中
鸟类;身体呈纺锥型
能飞
前肢进化成翼
胸肌发达
两栖类;既能生活在陆地也能生活在水中
卵生
变态发育
小时候用鳃呼吸长大用肺呼吸
体温不恒定
爬行类;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实现陆生的动物
体温恒定
卵生
----------------------------------------
无脊椎动物分为:
原生动物;身体单细胞
棘皮动物;体具棘皮
节肢动物;身体、足分节,有外骨骼
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
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
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
线形动物;身体线形、不分节

阅读全文

与无锥动物有多少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