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人类还没有诞生之前,动物是怎么来的
世界上最早诞生的动物是细菌很小,我们肉眼看不到,必须要放大几百倍我们才能看到他们.实际上这就是微生物.微生物是我们地球上最早的微生物,地球的年龄是46亿年左右,可是现在人们从化石中发现,大概在32亿年前的化石中有了细菌,据推算,大概在35亿年前,细菌就在我们地球上出现了.而在原生动物和植物上,在地球上什么时间出现的?在十亿年前,那么细菌在我们地球上是最古老的生物,包括我们人,大概都是细菌的后代.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节肢动物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个门,而其中的昆虫纲又是其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纲。
陆生节肢动物是从水生节肢动物进化来的,而节肢动物是最先登陆的动物。
在距今大约5.5亿年前的寒武纪,海洋中出现的生命大暴发,出现了大量新的物种,其中就有许多的节肢动物,如三叶虫,还有许多似虾非虾的节肢动物(当时,地球上还没有如鱼这样的脊椎动物,节肢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这些动物大多是植食性的,但也有以其它动物为食的肉食性的。
在距今大约4.5亿年前的奥陶纪,植物开始登陆,很快就从苔藓类进化为蕨类植物。动物都是随着食物走的。植物登陆了,以植物为食的动物也开始尝试登陆。首先进行尝试的就是节肢动物。在此之前,地球陆地上还没有任何动物。
与当时地球上生存的其它动物相比,节肢动物登陆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节肢动物体表覆盖有一层几丁质外骨骼,既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又可以无需借助水的浮力保持身体的形状。其次,节肢动物大多数体节上都长有分节的肢(节肢动物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能够在陆地上支撑身体,并在陆地上移动。节肢动物要在陆地上生存,只要解决两个大的问题就行了。
一是直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水生节肢动物用鳃呼吸。但在陆地上,鳃变得无用。于是,节肢动物在体节两侧长出气门和气管,并连通身体内部器官,靠收缩和舒张体节,使空气进入身体内部,实现气体交换,并把废气排出体外。
二是在陆地上的繁殖。节肢动物的卵没有外面的防水层,无法阻止水分蒸发。于是,节肢动物“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如把卵产在地下湿润的土壤中;把卵产在植物表皮以内;把卵产在其它动物体内;把产成一团,再在卵块外面包裹一层泡沫状液体物质;把卵产在水中,让卵在水中孵化,幼体在水中成长,等等,从而成功解决了陆地生活的繁殖问题。
其它的进化还有,如用于游泳的桨状肢进化为肢端有钩的行走肢等。正是通过快速的适应性进化,使节肢动物迅速适应了陆地生活,占领了陆地,成为当时(乃至今天)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
节肢动物登陆成功后,利用其世代时间短、繁殖能力强等优势,迅速进化和分化,种类和数量快速增加。其中一类复眼、六足的节肢动物(就是昆虫)不但进化出极多的种类,还进化出用于飞行的翅膀(昆虫的翅膀是如何出现的,至今不甚明了),并迅速占领的天空。
Ⅱ 大约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______、______ 等原核生物,大约19-2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______ 生
大约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大约19-2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真核生物.
故答案为:细菌;蓝藻;真核
Ⅲ 地球上出现最早的生命,到底是什么时期
早在遥远的46亿年前,地球就已经诞生,可是
在那个时候
,地球是
一片荒芜
,没有任何生命形态出现,据说地球上最早的
生命形式
是在大约40亿~35亿年前出现的,也就是科学家经过研究所命名的
寒武纪
时期,具体理由是在1977年
哈佛大学
的化石研究专家,在南非发现了34亿年前的某块石头中含有
细菌化石
。
一、寒武纪时期早在遥远的寒武纪时期,成千上万种
新生物
在海里诞生,或许是因为它们渴望海洋才在海洋里诞生,最早出现的生物形状是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香槟酒杯一样的动物,有些动物是生活在管状结构里的。紧接着,出现了身上长有硬壳的草食动物和最早的捕食性
肉食动物
,或许在
我们现代人
看来,这个时期的动物看上去很诡异,很奇怪,那是因为它们没有现生的近亲。那其中的有一些生物成了我们现在所常见的蠕虫和有壳动物以及脊椎动物的祖先,
不得不说
大自然真是非常神奇。海洋中
含氧量
的增加可能就是在寒武纪时期生命大量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毕竟在地球刚刚
出现的时候
,是一个不适合任何生物存在的环境。
二、
生命进化
的阶段性在澳大利亚以及南非的
太古宙
化石以及比较稳定的同位素方式表明,
地球上的生命
就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一样,
他们的存在
时间非常相似,或许
可以这么说
,在太古宙早期,也就是35~38亿年前,已经出现了比较简单的单细胞形式生命。当地球上最简单的
细胞生命
诞生之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与外界分离的
生物膜
和内膜的生命最开始的形态,他们具有非常有特色的形态特征,标志着生命前期的演化,
生物进化
最早是在细胞
生命的出现
,而这样的生命形态持续了38亿年,大概到了6亿年前的
显生宙
时期,地球上的人类进入了文明阶段,从这个时候起,地球上的各种生物进化以及演变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后随着
时间长河
的流逝,出现了像
我们这样
的高级人类。
不得不说,如果你有兴趣了解遥远的远古时期,你就会发现大自然的神器有多美妙,从一个
单细胞生物
到一个环节,生物再到一个脊椎生物,最后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的动物
因为渴望
海洋化出
鱼鳍
,有的动物因为渴望天空长出了翅膀,随着地球上
生物形态
的发展和变化,
我们人类
发展到了
现在这样
的水平。
Ⅳ 什么动物活了35亿年
大约在36亿年前,地球上第一个有生命的细胞产生。1亿年前生命形式已经是非常丰富了,恐龙也是那个时代的。但10亿年以前就有龟类存在。
Ⅳ 地球从生成到现在生物们都经历了什么时代像冰河世纪,
1.前寒武纪 (5.7亿年前) ,大约在35亿年前,出现了原核生物。 最早的真核生物的出现大约在距今14-15亿前。由于真核生物的出现,在前寒武纪(8-6.7亿年前), 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中的几个门便形成了,动物与植物开始出现分化。
2.寒武纪(5.7---5.0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以三叶虫为代表的节肢动物门以及腕足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多孔动物门、棘皮动物门的许多纲开始形成。
3. 奥陶纪(5.05---4.38亿年前,无颌、无鳍的甲胄鱼大量出现并留下了完整的化石。
4.志留纪(距今4.38-4.08亿年前),维管植物(蕨类)和节肢动物(蝎子、多足类)从海上向陆地发展。
5. 泥盆纪(距今4.08-3.60亿年前,被称为鱼类的时代,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陆续起源并随后发生了适应辐射。与此同时,两栖类、苔藓、维管植物(蕨类、裸子植物)和昆虫起源于这个时期。
6. 石炭纪(距今3.60-2.86亿年前),陆生孢子植物(蕨类)繁盛并形成大面积的森林,两栖动物的种类多样化,并出现最早的爬行类。昆虫发生适应辐射,一些原始的目(直翅目、蜚蠊目、蜉蝣目、同翅目等大量出现。
2~6被统称为古生代。
7.二叠纪(距今2.86-2.48亿年前):爬行动物出现适应辐射,兽孔类成为占优势的类群;昆虫的各个类群多样化,形成了蜻蜓目、半翅目、脉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类群。菊石大量增殖。
8. 三叠纪(距今2.48-2.13亿年前):菊石第二次大规模增殖,海洋无脊椎动物的一些类群(如双壳类)的多样性增加。裸子植物开始占优势。爬行类出现适应辐射,形成了龟类、鱼龙、蛇颈龙和初龙类(进一步形成植龙、鳄类和恐龙)。早期哺乳动物出现。
9.侏罗纪(距今2.13-1.44亿年前):恐龙多样化,翼龙、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等种类出现。原始鸟类(始祖鸟等)出现。古代哺乳动物、裸子植物占优势。
10. 白垩纪(距今0.65-1.44亿年前):大多数大陆分隔开来,恐龙继续适应辐射并在本期结束时灭绝。最早的蛇类出现并发生适应辐射。具有现代鸟类特征的黄昏鸟出现。被子植物和哺乳类开始多样化,有袋类与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开始分化。
7~10被统称为中生代。
11. 第三纪(距今6500-200万年前):被子植物大规模的多样化,并成为在森林中占优势的组成成分。昆虫发生适应辐射,并形成了大多数的现代科。脊椎动物的许多现代科已经形成。
12. 第四纪(距今200万年前到现在):冰川反复出现,大型哺乳动物(如剑齿虎、猛犸象、大型的美洲野牛等)绝灭,人类出现。
11~12统称为新生代。
Ⅵ 35亿年前都有什么生物出现
古生物学家告诉我们,大约在 36 亿年前,第一个有生命的细胞产生.
生命的起源和细胞的起源的研究不仅有生物学的意义,而且有科学的宇宙观的意义.细胞的起源包含三个方面;①构成所有真核生物的真核细胞的起源;②与生命的起源相伴随的原核细胞的起源;③最新发展的三界学说,即古核细胞的起源.
生命的起源应当追溯到与生命有关的元素及化学分子的起源.因而,生命的起源过程应当从宇宙形成之初、通过所谓的“大爆炸”产生了碳、氢、氧、氮、磷、硫等构成生命的主要元素谈起.
大约在66亿年前,银河系内发生过一次大爆炸,其碎片和散漫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凝集,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了太阳系.作为太阳系一员的地球也在46 亿年前形成了.接着,冰冷的星云物质释放出大量的引力势能,再转化为动能、热能,致使温度升高,加上地球内部元素的放射性热能也发生增温作用,故初期的地球呈熔融状态.高温的地球在旋转过程中其中的物质发生分异,重的元素下沉到中心凝聚为地核,较轻的物质构成地幔和地壳,逐渐出现了圈层结构.这个过程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大约在38亿年前出现原始地壳,这个时间与多数月球表面的岩石年龄一致.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在星际演化中,某些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象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通过若干前生物演化的过渡形式最终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统,即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至此,生物学的演化开始,直到今天地球上产生了无数复杂的生命形式.
38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尚无较多的生物出现,一直到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太古宙(Archean)是最古老的地史时期.从生物界看,这是原始生命出现及生物演化的初级阶段,当时只有数量不多的原核生物,他们只留下了极少的化石记录.从非生物界看,太古宙是一个地壳薄、地热梯度陡、火山—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岩层普遍遭受变形与变质、大气圈与水圈都缺少自由氧、形成一系列特殊沉积物的时期;也是一个硅铝质地壳形成并不断增长的时期,又是一个重要的成矿时期.
元古宙(Proterozoic)初期地表已出现了一些范围较广、厚度较大、相对稳定的大陆板块.因此,在岩石圈构造方面元古代比太古代显示了较为稳定的特点.早元古代晚期的大气圈已含有自由氧,而且随着植物的日益繁盛与光合作用的不断加强,大气圈的含氧量继续增加.元古代的中晚期藻类植物已十分繁盛,明显区别于太古代.
震旦纪(Sinian period)是元古代最后期一个独特的地史阶段.从生物的进化看,震旦系因含有无硬壳的后生动物化石,而与不含可靠动物化石的元古界有了重要的区别;但与富含具有壳体的动物化石的寒武纪相比,震旦系所含的化石不仅种类单调、数量很少而且分布十分有限.因此,还不能利用其中的动物化石进行有效的生物地层工作.震旦纪生物界最突出的特征是后期出现了种类较多的无硬壳后生动物,末期又出现少量小型具有壳体的动物.高级藻类进一步繁盛,微体古植物出现了一些新类型,叠层石在震旦纪早期趋于繁盛,后期数量和种类都突然下降.再从岩石圈的构造状况来看,震旦纪时地表上已经出现几个大型的、相对稳定的大陆板块,之上已经是典型的盖层沉积,与古生界相似.因此,震旦纪可以被认为是元古代与古生代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
1977年10月,科学家再南非34亿年前的斯威士兰系的古老沉积里发现了200多个古细胞化石,便将生命起源的时间定在34亿年前.不久,科学家又在35亿年的岩石层中惊诧地找到最原始的生物蓝藻,绿藻化石,不得不将生命源头继续上溯.
因为8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真核生物,那时候是震旦纪.而只有地球上有了充足的氧气之后,真核细胞才可能出现.
而在此之前都是厌氧的原核生物 :)
Ⅶ 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地球上生物演化的历史
通过对1978-1980年澳洲西部出土的丝状化石的研究,表明大约在35亿年前,地球上便出现了原核生物。最早的原核生物可能是异养生物。在南非的岩石中所发现的化石表明,距今31-34亿年前蓝藻类(蓝细菌)开始形成。蓝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大约在20亿年前,光合作用所释放出来的氧气使大气层中开始含有氧气,这可能会导致许多厌氧生物的灭亡,但甲烷细菌以及它们的近缘种类仍然在无氧的环境中存留至今。由蓝藻和其他原核生物占优势的时代大约历时20亿年。
最早的真核生物的出现大约在距今14-15亿前。真核生物的起源是生物演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因为伴随着真核生物的形成,染色体、减数分裂和有性繁殖开始出现。在前寒武纪(8-6.7亿年前),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中的几个门便形成了,动物与植物开始出现分化。到前寒武纪结束时,腔肠动物、环节动物或节肢动物等几个动物的门开始形成。 寒武纪(5.7---5.05亿年前):在大约距今5亿9000万年前,类型丰富多样的无脊椎动物的出现标志着寒武纪的开始。在这个时期,以三叶虫为代表的节肢动物门以及腕足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多孔动物门、棘皮动物门的许多纲开始形成。这些门类存留至今,仍然有一些种类生存下来。在距今5.1亿年前的海相沉积中,发现了最早的脊椎动物的遗迹-甲胄鱼外甲的碎片。在寒武纪时,所有动物的门都已经形成了。
奥陶纪(5.05---4.38亿年前):许多动物的门出现适应辐射,形成了大量的纲和目。例如棘皮动物形成了21个纲,腔肠动物门中珊瑚纲也开始出现了。奥陶纪时期,无颌、无鳍的甲胄鱼大量出现并留下了完整的化石。
志留纪(距今4.38-4.08亿年前):生物多样性增加,无颌类出现多样化。同时,有颌类中的盾皮鱼开始出现。维管植物(蕨类)和节肢动物(蝎子、多足类)开始侵入陆地。
泥盆纪(距今4.08-3.60亿年前):珊瑚和三叶虫发生大规模的适应辐射;头足类出现。无颌类和盾皮鱼达到多样性的高峰。泥盆纪被称为鱼类的时代,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陆续起源并随后发生了适应辐射。与此同时,两栖类、苔藓、维管植物(蕨类、裸子植物)和昆虫起源于这个时期。
石炭纪(距今3.60-2.86亿年前):陆生孢子植物(蕨类)繁盛并形成大面积的森林,两栖动物的种类多样化,并出现最早的爬行类。昆虫发生适应辐射,一些原始的目(直翅目、蜚蠊目、蜉蝣目、同翅目等大量出现。 (距今2.86-2.48亿年前):爬行动物出现适应辐射,兽孔类成为占优势的类群;昆虫的各个类群多样化,形成了蜻蜓目、半翅目、脉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类群。菊石大量增殖。
三叠纪(距今2.48-2.13亿年前):菊石第二次大规模增殖,海洋无脊椎动物的一些类群(如双壳类)的多样性增加。裸子植物开始占优势。爬行类出现适应辐射,形成了龟类、鱼龙、蛇颈龙和初龙类(进一步形成植龙、鳄类和恐龙)。早期哺乳动物出现。大陆开始漂移。
侏罗纪(距今2.13-1.44亿年前):恐龙多样化,翼龙、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等种类出现。原始鸟类(始祖鸟等)出现。古代哺乳动物、裸子植物占优势。大陆继续漂移。
白垩纪(距今0.65-1.44亿年前):大多数大陆分隔开来,恐龙继续适应辐射并在本期结束时灭绝。最早的蛇类出现并发生适应辐射。具有现代鸟类特征的黄昏鸟出现。被子植物和哺乳类开始多样化,有袋类与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开始分化。 第三纪(距今6500-200万年前):被子植物大规模的多样化,并成为在森林中占优势的组成成分。昆虫发生适应辐射,并形成了大多数的现代科。脊椎动物的许多现代科已经形成。
第四纪(距今200万年前到现在):冰川反复出现,大型哺乳动物(如剑齿虎、猛犸象、大型的美洲野牛等)绝灭,人类出现。
Ⅷ 世界上第一个动物是怎么来的
世界上最早诞生的动物是细菌很小,我们肉眼看不到,必须要放大几百倍我们才能看到他们。实际上这就是微生物。微生物是我们地球上最早的微生物,地球的年龄是46亿年左右,可是现在人们从化石中发现,大概在32亿年前的化石中有了细菌,据推算,大概在35亿年前,细菌就在我们地球上出现了。而在原生动物和植物上,在地球上什么时间出现的?在十亿年前,那么细菌在我们地球上是最古老的生物,包括我们人,大概都是细菌的后代
Ⅸ 地球什么时期才有生物
微生物是我们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地球的年龄是46亿年左右,可是现在人们从化石中发现,大概在32亿年前的化石中有了细菌,据推算,大概在35亿年前,细菌就在我们地球上出现了。
一些生物出现的时间表:
35亿年前:古细菌;
34亿~18亿年前:细菌蓝藻(出现生产者,分解者);
约21亿年前:真核生物(出现基因重组);
5.7~5 亿年前:海洋无脊椎动物(出现消费者);
约4亿年前:原始裸子植物,原始爬行动物(生物登陆)。
Ⅹ 请问地球上有多少种动物灭绝了分别数量是多少(大概)
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生存过,如今绝大多数早已消逝。物种灭绝作为地球上生命进化史的一种自然现象,本是正常事件,如2.5亿年前的三叶虫、6500万年前的恐龙均已灰飞烟灭。但是,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目空一切地参与大自然的事务以后,使这个灭绝时间表大大地提前了。地质时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一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1850年至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1种了,即有100多种动物灭绝了,而且这种灭绝还在以加速度的趋势进行着。1600年以来,记录在案的动物灭绝资料已经够惊人的:120种兽类和250种鸟类已不复存在。
据世界《红皮书》统计,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139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和20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
(如果你指的是从地球有生物开始算,那有几十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