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目前已克隆的动物有哪些
他们的例证为:着名的克隆羊多利是经过300次失败后才获得的。遗憾的是,多利并不是一只健康的小羊,它患有关节炎等疾病,而且出现早衰病征。另外,在其它所有克隆动物身上都发现了各种发育畸形。包括阿萨诺夫教授在内的俄罗斯科学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克隆人实验,至少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克隆人的一生将是一场噩梦,到30岁时,他们将成为苍老之人。
什么东西可以科隆
应该说有生命的都可以克隆
现在已经克隆什么
蛙: 1962年,未成功
鲤鱼: 1963年,中国科学家童第周早在1963年就通过将一只雄性鲤鱼DNA插入来自雌性鲤鱼的卵成功克隆了一只雌性鲤鱼,比多利羊的克隆早了33年。但由于相关论文是发表在一本中文科学期刊,并没有翻译成英文,所以并不为国际上所知晓。(源自:PBS)
绵羊: 1996年,多利(Dolly)
猕猴: 2000年1月,Tetra,雌性
猪: 2000年3月,5只苏格兰PPL小猪;8月,Xena,雌性
牛: 2001年,Alpha和Beta,雄性
猫: 2001年底,CopyCat(CC),雌性
小鼠: 2002年
兔: 2003年3-4月分别在法国和朝鲜独立地实现;
骡: 2003年5月,爱达荷Gem,雄性;6月,犹他先锋,雄性
鹿: 2003年,Dewey
马: 2003年,Prometea,雌性
狗: 2005年,韩国首尔大学实验队,史纳比
尽管克隆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克隆的成功率还是相当低的:多利出生之前研究人员经历了276次失败的尝试;70只小牛的出生则是在9000次尝试后才获得成功,并且其中的三分之一在幼年时就死了;Prometea 也是花费了328次尝试才成功出生。 而对于某些物种,例如猫和猩猩,目前还没有成功克隆的报道。而狗的克隆实验,也是经过数百次反复试验再得来的成果。
多利出生后的年龄检测表明其出生的时候就上了年纪。她6岁的时候就得了一般老年时才得的关节炎。这样的衰老被认为是端粒的磨损造成的。端粒是染色体位于末端的。随着细胞分裂,端粒在复制过程中不断磨损,这通常认为是衰老的一个原因。然而,研究人员在克隆成功牛后却发现它们实际上更年轻。分析它们的端粒表明它们不仅是回到了出生的长度,而且比一般出生时候的端粒更长。这意味着它们可以比一般的牛有更长的寿命,但是由于过度生长,它们中的很多都过早夭折了。研究人员相信相关的研究最终可以用来改变人类的寿命。
克隆人
由于伦理和现实上可能的后果,克隆人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许多人认为克隆人的尝试是不道德的,但有些科学家公开宣称尝试克隆人。一些团体声称他们正在进行克隆人研究或者已经克隆出了人,但是没有独立的消息来源证实
绵羊: 1996年,多利(Dolly)
猕猴: 2000年1月,Tetra,雌性
猪: 2000年3月,5只苏格兰PPL小猪;8月,Xena,雌性
牛: 2001年,Alpha和Beta,雄性
猫: 2001年底,CopyCat(CC),雌性
小鼠: 2002年
兔: 2003年3-4月分别在法国和朝鲜独立地实现;
骡: 2003年5月,爱达荷Gem,雄性;6月,犹他先锋,雄性
鹿: 2003年,Dewey
马: 2003年,Prometea,雌性
狗: 2005年,韩国首尔大学实验队,史纳比
动物个体的克隆
① “多利”的诞生
1997年2月27日英国爱丁堡罗斯林(Roslin)研究所的伊恩·维尔莫特科学研究小组向世界宣布,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绵羊“多利”(Dolly)诞生,这一消息立刻轰动了全世界。
“多莉”的产生与三只母羊有关。一只是怀孕三个月的芬兰多塞特母绵羊,两只是苏格兰黑面母绵羊。芬兰多塞特母绵羊提供了全套遗传信息,即提供了细胞核(称之为供体);一只苏格兰黑面母绵羊提供无细胞核的卵细胞;另一只苏格兰黑面母绵羊提供羊胚胎的发育环境——子宫,是“多莉”羊的“生”母。其整个克隆过程简述如下:
从芬兰多塞特母绵羊的乳腺中取出乳腺细胞,将其放入低浓度的营养培养液中,细胞逐渐停止了分裂,此细胞称之为供体细胞;给一头苏格兰黑面母绵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取出未受精的卵细胞,并立即将其细胞核除去,留下一个无核的卵细胞,此细胞称之为受体细胞;利用电脉冲的方法,使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发生融合,最后形成了融合细胞,由于电脉冲还可以产生类似于自然受精过程中的一系列反应,使融合细胞也能象受精卵一样进行细胞分裂、分化,从而形成胚胎细胞;将胚胎细胞转移到另一只苏格兰黑面母绵羊的子宫内,胚胎细胞进一步分化和发育,最后形成一只小绵羊。出生的“多莉”小绵羊与多塞特母绵羊具有完全相同的外貌。
一年以后,另一组科学家报道了将小鼠卵丘细胞(围绕在卵母细胞外周的高度分化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得到20多只发育完全的小鼠。如呆“多利”因为只有一只,还不够叫做克隆羊的话,这些小鼠
就是名副其实的克隆鼠了。
通过细胞核移植克隆小鼠的基本过程
在本实验中,卵丘细胞是经如下过程得到的:通过连续几次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使雌鼠诱导成高产卵量状态。然后从雌鼠输卵管中收集卵丘细胞与卵母细胞的复合体。经透明质酸处理使卵丘细胞散开。选择直径为10-12微米的卵丘细胞用作细胞核供体(前期实验表明,若用直径更小或更大的卵丘细胞的细胞核,经过细胞核移植的卵母细胞很少发育到8细胞期)。所选择的卵丘细胞保持在一定的溶液环境中,在3小时内进行细胞核移植(与此不同的是,在获得“多利”时用作细胞核供体的乳腺细胞先在培养液中传代了3-6次)
卵母细胞(一般处于减数分裂中期 II )通过与上面描述类似的方法,从不同种的雌鼠中收集。在显微镜下小心地用直径大约7微米的细管取出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尽量不取出细胞质。同样小心取出卵丘细胞的细胞核,也尽量去除所带的细胞质(通过使取出的细胞核在玻璃管中往复运动数次,以去除所带的少量的细胞质)。在细胞核被取出后5分钟之内,直接注射到已经去除了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进行了细胞核移植的卵母细胞先放在一种特制的溶液中1-6小时,然后加入二价的锶离子(Sr2+)和细胞分裂抑素B。前者使卵母细胞激活,后者抑制极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排除。再取出处理过的卵母细胞,放在没有锶和细胞分裂抑素B的特制的溶液中使细胞分裂形成胚胎。
不同阶段的胚胎(从2细胞期到胚泡期)被分别植入几天前与已经结扎雄鼠交配过的假孕母鼠的输卵管或子宫中发育。发育完全的胎儿鼠在大约19天后通过手术取出。
目前胚胎细胞核移植克隆的动物有小鼠、兔、山羊、绵羊、猪、牛和猴子等。在中国,除猴子以外,其他克隆动物都有,也能连续核移植克隆山羊,该技术比胚胎分割技术更进一步,将克隆出更多的动物。因胚胎分割次数越多,每份细胞越少,发育成的个体的能力越差。体细胞核移植克隆的动物只有一个,就是“多利”羊。
❷ 克隆已经灭绝的动物
动物克隆是一种通过核移植过程进行无性繁殖的技术。不经过有性生殖过程,而是通过核移植生产遗传结构与细胞核供体相同动物个体的技术,就叫做动物克隆。
目前,克隆动物成功都很少,克隆已经没绝的动物,更少,几乎是不可能,演讲主要考察思辨能力,不是对知识了解的多透彻,即使你的知识没有错,可是评委都不知道,能有好结果吗,我建议你,在思辨方面多下工夫。不知是否对你有帮助。
❸ 世界上克隆过那些动物
1、猕猴特拉
2000年,实验室首次成功克隆了一只叫做特拉的猕猴,后来科学家们陆续克隆了多只猴子,可用于研究人员测试糖尿病等病症.
2、克隆猪
美国实验室引入基因改良猪,使这些克隆猪能够生长出适合人类的器官和细胞组织.此次一共克隆了5头雌性猪,其中最大的一头叫做米莉,它们是2000年美国一家生物公司成功克隆的.
3、多利绵羊
1996年,一只名叫多利的绵羊被成功克隆诞生,这只雌性绵羊一直存活了6年.这是世界上第一只被克隆的哺乳动物,它被认为是人类克隆研究领域上最大的成功,之后数以百计的类似多利的哺乳动物被克隆出来.
4、母牛诺托和卡加
这两头母牛是在1998年被成功克隆的,随后克隆了数千头母牛,这是日本克隆技术上的最大成果,这项技术也为其他克隆技术生产出更好的肉质和牛奶做出巨大贡献.
5、克隆猫科毕
这只名叫科毕的猫于2001年成功克隆,从此开辟了宠物克隆市场,并最终形成了克隆宠物的国际性行业.
6、克隆马普罗梅蒂亚
2003年,意大利一支研究小组克隆出一只叫做普罗梅亚的种马,他们希望通过克隆的方法能够制造出更多的意大利种马,但是这项尝试失败了.
7、雪貂利比和利丽
2004年,美国依阿华大学首次成功克隆出雪貂利比和利丽,这对于研究呼吸管疾病非常有用,同时雪貂也是濒危灭绝的物种.
8、水牛
印度成功地克隆了一头水牛,将其命名为穆拉罕,最终它成为高产乳奶的来源,据称,每时每天可产出35公斤牛奶,但是这头克隆水牛仅存活了5天就死亡了.
9、克隆狗史努比
2005年,韩国科学家挑战了一项克隆技术,最终他们利用干细胞移植手术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狗,并将这只克隆狗命名为史努比.据悉,科学家利用干细胞移植手术培育方法可用于研究人类疾病.
10、克隆狼
2005年,首尔国立大学宣布成功地克隆了两只灰狼,这是保护环境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有效措施.
参考问题
盘点全球10种克隆动物都有什么?
只有一点点!参考一下啦!
❹ 中国都克隆了哪些动物
(1)世界第一只克隆山羊
1990年5月,我国哺乳动物的核移植首先在山羊上取得突破。西北农大畜牧所张涌教授等人用两年的时间用核移植的办法得到了一只克隆山羊。
张涌说,这也是世界首批克隆山羊。山羊的核移植之所以在世界上没人搞,因为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山羊胚胎基因开始激活的时间比较早(2细胞时期),核移植比较困难。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后张涌发现,这种说法在理论上是不成立的。
(2)顺利出生的克隆兔
1991年,杜淼他们“研究”出克隆兔,但流产了。1992年,江苏农科院培育成功了克隆兔子。当时主持这项研究、现已退休的范必勤教授说,他的这项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约半年时间就获得成就。该领域的专家表示,江苏农科院克隆兔子有一手。
(3)国内第一头克隆牛
1995年7月,华南师大与广西农大合作,通过核移植获得一头克隆牛。
1994年7月,两所大学的科研人员从黄牛的卵巢中取出未成熟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成熟后,吸出其细胞核。另一些培养成熟的卵细胞则用黑白花公牛的冷冻精液进行体外受精,得到体外精的杂种胚胎,将胚胎细胞打散为单个细胞后,再将一个细胞显微注入上述去核的卵母细胞卵周隙内,用电激法把两者融合,融合后的克隆胚胎经体外培养9天后,将它植入同期发情的奶牛子宫内,经孕育成熟足月,就产下这头完全体外化的奶牛、黄牛杂种克隆牛。这是国内首例应用完全体外化技术进行的牛核移植。
(4)来自屠宰场的克隆猪
1995年10月,在西北农业大学畜牧所,我国首窝克隆猪6只诞生。主持这项实验的窦忠英教授介绍说,他们首先把猪的胚胎用手术分成单个细胞,再到屠宰场取猪的卵巢,把卵母细胞取出来,进行体外培养成熟,再把卵母细胞染色质去掉,单个细胞用显微操作放进卵母细胞的卵周隙,进行电融合,细胞质和细胞核同时重新发育为一个胚胎,再用手术操作把胚胎移植到受体猪的输卵管里,妊娠产仔。他们共移植了15头猪,有一头产了6个仔。
(5)背景特殊的6只克隆鼠
1996年12月,6只克隆鼠在湖南医科大学人类生殖工程研究室诞生。
研究室主任卢光说,他们这几只克隆鼠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是从优生学的角度被克隆出来的。把父母有病的细胞核去掉,可以帮助生出健康的孩子,这对克服遗传病对人类的困扰有重要意义。
❺ 盘点全球10种克隆动物都有什么
欧盟委员会2010年10月19日在一份报告中说,将在近期就克隆食品提出一项立法建议,建议欧盟在今后5年暂停用于食品生产的动物克隆和克隆食品的销售。 目前,克隆技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所熟悉的字眼。自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就开始从事克隆动物研究,1963年中国科学家就成功地克隆了亚洲鲤鱼。以下是近 半个世纪以来,克隆技术发展中成功克隆的二十种动物。 **1、猕猴特拉** ![][1] 2000年,实验室首次成功克隆了一只叫做特拉的猕猴,后来科学家们陆续克隆了多只猴子,可用于研究人员测试糖尿病等病症。 **2、克隆猪** ![][2] 美国实验室引入基因改良猪,使这些克隆猪能够生长出适合人类的器官和细胞组织。此次一共克隆了5头雌性猪,其中最大的一头叫做米莉,它们是2000年美国一家生物 公司成功克隆的。 **3、多利绵羊** ![][3] 1996年,一只名叫多利的绵羊被成功克隆诞生,这只雌性绵羊一直存活了6年。这是世界上第一只被克隆的哺乳动物,它被认为是人类克隆研究领域上最大的成功,之后 数以百计的类似多利的哺乳动物被克隆出来。 **4、母牛诺托和卡加** ![][4] 这两头母牛是在1998年被成功克隆的,随后克隆了数千头母牛,这是日本克隆技术上的最大成果,这项技术也为其他克隆技术生产出更好的肉质和牛奶做出巨大贡献。 **5、克隆猫科毕** ![][5] 这只名叫科毕的猫于2001年成功克隆,从此开辟了宠物克隆市场,并最终形成了克隆宠物的国际性行业。 **6、克隆马普罗梅蒂亚** ![][6] 2003年,意大利一支研究小组克隆出一只叫做普罗梅亚的种马,他们希望通过克隆的方法能够制造出更多的意大利种马,但是这项尝试失败了。 **7、雪貂利比和利丽** ![][7] 2004年,美国依阿华大学首次成功克隆出雪貂利比和利丽,这对于研究呼吸管疾病非常有用,同时雪貂也是濒危灭绝的物种。 **8、水牛** ![][8] 印度成功地克隆了一头水牛,将其命名为穆拉罕,最终它成为高产乳奶的来源,据称,每时每天可产出35公斤牛奶,但是这头克隆水牛仅存活了5天就死亡了。 **9、克隆狗史努比** ![][9] 2005年,韩国科学家挑战了一项克隆技术,最终他们利用干细胞移植手术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狗,并将这只克隆狗命名为史努比。据悉,科学家利用干细胞移植手术 培育方法可用于研究人类疾病。 **10、克隆狼** ![][10] 2005年,首尔国立大学宣布成功地克隆了两只灰狼,这是保护环境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有效措施。 [1]: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01026/20101026125810-967791148.jpg [2]: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01026/20101026125823-218441340.jpg [3]: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01026/20101026125831-631795229.jpg [4]: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01026/20101026125841-957929967.jpg [5]: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01026/20101026125852-453510140.jpg [6]: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01026/20101026125900-268154081.jpg [7]: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01026/20101026125911-149749167.jpg [8]: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01026/20101026125923-8393578.jpg [9]: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01026/20101026125934-1284471666.jpg [10]: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01026/20101026125945-839858491.jpg
麻烦采纳,谢谢!
❻ 灭绝动物的克隆技术
自克隆羊诞生之后,科学家就一直希望能利用这种技术克隆出已经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比如白鳍豚和被称为动物活化石的大熊猫。但是用克隆技术挽救濒危动物面临着很多难题。
首先,现有的克隆技术往往需要很多该动物的卵细胞,而与之相矛盾的是,越是稀有的动物,其卵细胞也就难以得到。多利就有3个妈妈:一个提供乳腺细胞,一个提供未受精卵,一个负责将胚胎“抚养”成小羊羔。虽然美国已经在异种克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无法从初期实验的顺利进展中推断是否能最终获得圆满的结果,迄今为止还未成功通过这种方法复制动物。即使复制成功,由于采用的是不同种动物的卵细胞,克隆出的动物是否会与原动物有所不同,也有待于实验结果的进一步证实。
其次,濒危动物不仅仅数量少,其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其生殖方面存在的问题,而生殖问题又是克隆技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大熊猫数量稀少,对其繁殖过程还存在许多解不开的谜团,例如受精卵在大熊猫子宫中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着床,白鳍豚,不仅数量比大熊猫还少,而且还是水生生物;而将胚胎植入子宫中的技术难度是陆生动物所不可比拟的。
再者,克隆还会导致濒危物的遗传多样性下降,可能使其走向灭绝。
据1998年8月25日《参考消息》报道:日本所克隆的10头牛已经死亡5只,这说明无性克隆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克隆技术还不太成熟的今天,只能认为克隆技术是保护濒危动物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指望克隆技术能使濒危动物彻底摆脱困境却是不现实的,从理论上看也是不可能的。濒危动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失去的,无法挽回。现存的,更需要珍惜。
❼ 复活成功的灭绝动物是什么
复活成功的灭绝动物是布卡多山羊。克隆生物体是需要一个完整而复杂的操作体系的,研究人员先将一个羊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吸出去,使其变成空壳,然后从一只6岁的母羊身上取出一个乳腺细胞,将其中的遗传物质注入卵细胞空壳中。
就得到了一个含有新的遗传物质但却没有受过精的卵细胞。这一经过改造的卵细胞分裂、增殖形成胚胎,再被植入另一只母羊子宫内,随着母羊的成功分娩,羊宝宝就来到了世界。
克隆技术简介
制造克隆胚胎的过程难度很大。此前,我们最大的障碍就在于冷冻和解冻技术,但这一次我们成功地攻克了这个难题。2003年9月,巴西的科研人员成功地克隆了一头在事故中死亡的荷兰种奶牛。2008年11月,日本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一只已经冷冻了16年的老鼠。
而2009年,西班牙科学家则克隆了一只在9年前已灭绝的布卡多野山羊,科学家把家养山羊卵子中的细胞核取走,将布卡多野山羊细胞核植入家养山羊的卵子内,虽然产下的小羊羔仅存活了7分钟,但这是成功克隆已灭绝动物的首次尝试。
❽ 复活成功的灭绝动物有哪些
复活成功的灭绝动物:
一、老挝岩鼠
百慕大海燕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二大稀少的海鸟,它们也是希望的象征。百慕大海燕曾一度是百慕大一个庞大的种群,由于栖息地的减少和外来入侵物种的增加,这种海燕的数量不断减少,最终导致了它们的灭绝。在1951年,这个物种重现人间,是复活成功的灭绝动物之一。
❾ 世界上15种可以复活的灭绝动物,你知道吗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在2017年科技进展预测中提出,借助基因和干细胞技术,大量濒临灭绝的动物将在2017年得到挽救,甚至一些已经灭绝的物种也能借助近亲基因重回地球。不久的将来,人类或许会重建生活着大量冰河时代动物的“更新世公园”。
这个难题表现在,DNA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具体表现为半衰期的长短。DNA的半衰期,是指一个已经死亡生物的DNA核苷酸骨架之间的化学键半数降解掉所需的时间。如果一个生物的DNA在一定时间之后处于半衰期,则意味着这一生命体的遗传信息有一半已经丢失,要克隆这样的灭绝动物会很困难。
复活名单:
1,里海虎,在全盛时期我们能够在土耳其以及中亚的许多地区发现它们的身影,其中包括伊朗、伊拉克和中国西北部,但是它们在20世纪60年代灭绝。
2,欧洲野牛,是家养牛的祖先,曾经生活在欧洲、亚洲和非洲北部。科学家希望对携带欧洲野牛基因的物种进行选择育种,从而复活欧洲野牛。自从2009年欧洲科学团队已经开始进行种牛的筛选工作。
3,卡罗莱纳长尾鹦鹉,原产自美国东部,它有着嫩黄色的头部和橙色的面孔。最后一只野生鹦鹉死于1904年,但是它们的基因仍然在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区的近亲鹦鹉物种中保存。
4,古巴红鹦鹉,生活在古巴地区,而且由于猎杀、交易和宠物饲养而在1885年灭绝。据说科学家已经开始饲养有着类似外貌和类似基因的鹦鹉物种,但是体型稍大。
6,渡渡鸟,或许是最着名的灭绝动物。它的进化过程没有任何天然捕食者,但是到达它们居住地毛里求斯的人们利用这一点并且猎杀它们作为食物。在2007年科学家们发现保存最完好的渡渡鸟骨骼,其中或许拥有最有价值的DNA样本。
7,猛犸象,拉布拉多野海鸭,披毛犀,黑琴鸡,象牙嘴啄木鸟,帝王啄木鸟,恐鸟,巨大隆鸟,比利牛斯山羊,淡水海豚也被称为白鱀豚,袋狼(也被称为塔斯马尼亚虎)是这个名单中唯一的有袋类动物,大角鹿,加勒比海僧海豹,兼嘴垂耳鸦,Moho,大海牛,候鸽,胃育蛙,大海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