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物世界 > 各种动物分为哪些部分

各种动物分为哪些部分

发布时间:2022-08-16 02:38:13

1. 常见的动物怎样分类

1、哺乳动物

虎、狼、鼠、鹿、貂、猴、貘、树懒、斑马、狗、狐。

2、鱼类

龙鱼、塘鳢、鲶鱼、鲨鱼、章鱼、刺鱼目、鲱形目、鲵、鳅鱼、鳟鱼、锦鲤。

3、鸟类

鹰、鹭、鹅、企鹅、犀鸟、遗鸥、隼、鹳、松鸡、鲣鸟、鹦鹉、鸳鸯、啄木鸟。

4、两栖动物

海狮、龟、蜥蜴、龟鳖、蟾蜍、大鲵。

5、昆虫

蝴蝶、蜻蜓、蝎子、吸虫、珊瑚、纤毛虫、绦虫。

(1)各种动物分为哪些部分扩展阅读:

1、虎

虎(学名:Panthera tigris;英文名:Tiger): 大型猫科动物;毛色浅黄或棕黄色,满身黑色横纹;头圆、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显着;四肢健壮有力;尾粗长,具黑色环纹,尾端黑色。

2、狼

狼(拉丁名:Canis lupusLinnaeus),保护等级有“三有”保护动物。共46个亚种,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觉灵敏,听觉发达。

3、龙鱼

美丽硬仆骨舌鱼(学名:Scleropages formosus):又名亚洲龙鱼、金龙鱼。属一种古老的原始淡水鱼类。原产马来西亚、印尼、苏门答腊等地河流和湖泊。

4、海狮

海狮(学名:Otarriinae):包括5属7种。分布北半球。体型较小,体长一般不超过2米。北海狮为海狮科最大的一种。雄性体长310-350厘米,体重1000千克以上。雄性成体颈部周围及肩部生有长而粗的鬃毛,体毛为黄褐色,背部毛色较浅,胸及腹部色深。雌性体色比雄兽淡,没有鬃毛。

5、蝴蝶

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大约有 14000 多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中国有 1200 种。

蝴蝶一般色彩鲜艳,身上有好多条纹,色彩较丰富,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8~30厘米左右,最小的只有 0.7 厘米左右。蝴蝶和蛾类的主要区别是蝴蝶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蛾的触角形状多样。

2. 动物的分类有哪些

生物分类有界、门、纲、目、科、属、种
在动物界之下,共38个门如下:
1
原生动物门
全都是单细胞动物,是最原始的动物,其中我们熟悉的有眼虫、草履虫
2
中生动物门
结构简单的内寄生动物,有记录的种类不多
3
多孔动物门
又称海绵动物门。海绵是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4
扁盘动物门
到目前为止,此门被丝盘虫一种动物独占~~~厉害,不得不服~~
5
古杯动物门
顾名思义,“古”意思是此类动物已灭绝了,“杯”就是说它们长得像杯子
6
腔肠动物门
这里有水螅、水母、海葵和珊瑚,很熟悉吧,不多说了
7
栉水母动物门
也有人把这个门归入腔肠动物门,作为栉水母纲
8
扁形动物门
有涡虫、吸虫、绦虫等我们常听说的寄生虫
9
螠虫动物门
海洋底栖动物,身体呈柱形或长囊形
10
舌形动物门
全都是“吸血不眨眼”的寄生虫,分类地位尚难确定
11
奇怪动物门
在1994年新发现的一类动物,人类对它们所知甚少
12
纽形动物门
比扁形动物略高等的类似动物
13
颚胃动物门
体形很小,生活在浅海的细沙中,人们了解得不多
14
线虫动物门
一个庞大的家族,包含有很多人肚子里长过的——蛔虫
15
腹毛动物门
身体腹面长有纤毛的一类动物
16
轮虫动物门
很小,与原生动物类似
17
线形动物门
与线虫动物类似的一类动物
18
鳃曳动物门
生活在靠近两极的冷水中的海洋底栖动物,有记载的种类极少
19
动吻动物门
和鳃曳动物类似
20
棘头虫动物门
身体前端有吻的一类动物
21
铠甲动物门
1983年才发现的一个新门,目前没有准确分类
22
内肛动物门
苔藓状的小动物
23
环节动物门
蚯蚓、蚂蟥、沙蚕……都是身体呈环节状,这还用说?
24
星虫动物门
与前面说的螠虫动物相似
25
软体动物门
包含有大量常见动物,我将在后面详细解说
26
软舌螺动物门
已灭绝
27
缓步动物门
很强的一类动物,能忍受高温、绝对零度、高辐射真空和高压
28
有爪动物门
身体呈蠕虫状,足呈圆柱形,末端有爪,近乎灭绝
29
节肢动物门
动物界中种类占三分之二以上的动物,留到下面介绍这个庞大的家族
30
腕足动物门
有时你会在街头地摊上看见一些像贝壳的化石就是这类动物留下的
31
外肛动物门
曾经与内肛动物为同一门合称苔藓动物,现已分开
32
帚虫动物门
又一个很小的门,又是只有10几种动物,又都是海洋底栖动物
33
古虫动物门
在5.3亿年前的生命大爆发中早就灭绝了,在近几年才发现
34
棘皮动物门
一个我们熟悉的门,有海星、海胆、海参和海百合
35
须腕动物门
没有嘴和消化管的非寄生动物,生活在深海中,分类地位有争议
36
毛颚动物门
只有50种左右,还是海洋动物
37
半索动物门
身体呈蠕虫形,有人将它们归入脊索动物门

3. 动物的动物分类有哪些

动物的分类可以有根据:细胞的分化,胚层的形成,体腔的有无,对称的形式,体节的划分,骨骼的性质,附肢的特点,以及其他器官系统的发生和发展来进行分类。

1、原生动物门

都是单细胞动物,少数聚合形成群体,生活于水中或湿土内,一部分并营寄生生活,具无性或有性生殖。本门无药用动物种类,但在进化上为原始类群,与人类生活关系也十分密切,某些寄生种类对人类的健康和经济动物的养殖,可造成极大的危害。

2、海绵动物门

又称多孔动物门(Porifera),是生活在水中的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细胞虽有分化,但不构成组织。细胞可排列为2层,但不分化为内外2个胚层,体内有管道系统,由水中获得食物,还有骨针以支持和保护身体。如脆针海绵Sp0ngiLLa Fragilis,可供药用。

3、腔肠动物门

腔肠动物门又名刺胞动物门,大约有1万种,有几种生活在淡水中,但多数生活在海洋中。腔肠动物的触手十分敏感,上面生有成组的被称为刺丝囊的刺细胞。这类动物主要包括水母、水螅、海葵、珊瑚虫等。

4、软体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为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约有5万多种。绝大多数的软体动物在柔软的身体外覆有1个、2个或多个形状不同的壳,常见的有头足纲、腹足纲和双壳纲。

5、棘皮动物门

棘皮动物门包括海星、海胆、海参、蛇尾以及海百合等5纲,共6000多种。

(3)各种动物分为哪些部分扩展阅读

动物之最

1、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非洲象,身高可达4.1米,重达7吨。

2、世界上最长的冠的恐龙是副栉龙。中空的冠从头骨后伸出近1.8米。

3、世界上最大的利爪的恐龙是镰刀龙。最长的一只爪的骨头长度为70厘米,臂长2.4米。

4、世界上最大的蝴蝶是凤蝶

5、世界上最大的啮齿类动物是水豚,身长超过一米。

6、世界上最大的灵长类动物是大猩猩,站立时高1.8米。

4. 自然界中的生物主要分为什么

植物,动物,微生物。

1、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等植物中,据估计现存大约有 350 000个物种。绿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经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温度、湿度、光线、淡水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

2、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6个主要等级,即门、纲、目、科、属、种。

根据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源于海洋。早期的海洋动物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逐渐演化出各种分支,丰富了早期的地球生命形态。在人类出现以前,史前动物便已出现,并在各自的活动期得到繁荣发展。

3、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在中国大陆地区及台湾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4)各种动物分为哪些部分扩展阅读:

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有丝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被子植物:凡是胚珠有子房壁包被着,种子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就叫做被子植物。

胚胎发育:是指由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

胚后发育:是指幼体从卵膜内孵化出来或从母体生出来并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

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差别很大,而且形态的改变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这种胚后发育叫做变态发育。昆虫又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如蝴蝶)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蝗虫)。

5. 动物有哪些分类

动物的分类中爬行类动物、飞禽类动物、哺乳类动物、昆虫类动物、 家禽类动物、鱼类动物、食肉类动物相关介绍如下:

1、爬行类动物:由石炭纪末期的古代两栖类进化而来,心脏有两心房两心室,心室有不完全隔膜,体温不恒定,是真正适应陆栖生活的变温脊椎动物,并由此产生出恒温的鸟类和哺乳类。爬行类不仅在成体结构上进一步适应陆地生活,其繁殖也脱离了水的束缚,与鸟类、哺乳类共称为羊膜动物。

2、飞禽类动物:飞禽以植物种子、昆虫、田鼠或蛇等为食,多数对人类有益。我们要保护益鸟。它们中间有擅长远距离按季节迁移的候鸟,也有小范围定居的留鸟,这是动物界的一大类。

3、哺乳类动物:多数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体内有膈的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行为最为复杂的最高级动物类群,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

哺乳动物可分为原兽亚纲、真兽亚纲和后兽亚纲。哺乳动物分布于世界各地,营陆上、地下、水栖和空中飞翔等多种生活方式;营养方式有草食、肉食和杂食3种类型。

4、昆虫类动物: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昆虫的分布面之广,没有其他纲的动物可以与之相比,几乎遍及整个地球。分有不同的种类。多数昆虫可以做标本,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资源。

5、家禽类动物:家禽是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用处。一般为雉科和鸭科动物,如鸡、鸭、鹅等,也有其他科的鸟类如火鸡、鸽、鹌鹑和各种鸣禽的。家禽除提供人类肉、蛋外,它们的羽毛和粪便也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6、鱼类动物: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部分不同染色体数目的杂交的后代依然有生育能力。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鱼类分为两个总纲:无颌总纲及有颌总纲。

7、食肉类动物:主要以肉类食物为主的一类动物。俗称猛兽或食肉兽。牙齿尖锐而有力,具食肉齿(裂齿),即上颌最后1枚前臼齿和下颌最前1枚臼齿。上裂齿两个大齿尖和下裂齿外侧的2大齿尖在咬合时好似铡刀,可将韧带、软骨切断。大齿异常粗大,长而尖,颇锋利,起穿刺作用。

(5)各种动物分为哪些部分扩展阅读:

动物分类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动物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单由于动物种类繁多,由于某一些类群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因此,直到现在对全世界动物的分类都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分类系统。

造成差异的原因,在于有的学者将若干有差异的纲都已提升为门,如原假体腔动物中的轮虫、腹毛、动吻、线形、线虫等纲动物,一些学者均将其提升为门。另外有一些新的类群被发现,放在原有的各门中均觉不合适,索性新建立为单独的一门,如栉水母动物门,即由于发现了栉水母动物等。

6. 动物和植物有哪些部分组成

动物:主要分为脊索动物和无脊索动物两大类;根据水生还是陆生,可将它们分为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根据有没有羽毛,可将它们分为有羽毛的动物和没有羽毛的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在动物界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人类已知的脊椎动物约有4万多种,分为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脊椎动物的骨骼主要由脊椎、四肢和头盖骨组成。许多脊椎动物都有四肢。鱼类是靠鳍划水的,陆生动物的四肢就是由鳍演化而来的。脊椎动物的皮肤呈鳞状,或黏滑,或多毛,或呈羽状,不同类型的皮肤功能也不相同。
无脊椎动物:原生类 、软体类、蠕虫

植物:植物有明显的细胞壁和细胞核,其细胞壁由葡萄糖聚合物——纤维素构成。被分类为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植物。

望采纳,谢谢!!!!!!

7. 世界上动物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各有什么区别

动物可以分为为两种,第一:有脊柱,第二种:没有脊柱

8. 动物的分类

动物的分类中爬行类动物、飞禽类动物、哺乳类动物、昆虫类动物、 家禽类动物、鱼类动物、食肉类动物相关介绍如下:

1、爬行类动物:由石炭纪末期的古代两栖类进化而来,心脏有两心房两心室,心室有不完全隔膜,体温不恒定,是真正适应陆栖生活的变温脊椎动物,并由此产生出恒温的鸟类和哺乳类。爬行类不仅在成体结构上进一步适应陆地生活,其繁殖也脱离了水的束缚,与鸟类、哺乳类共称为羊膜动物。

2、飞禽类动物:飞禽以植物种子、昆虫、田鼠或蛇等为食,多数对人类有益。我们要保护益鸟。它们中间有擅长远距离按季节迁移的候鸟,也有小范围定居的留鸟,这是动物界的一大类。

3、哺乳类动物:多数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体内有膈的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行为最为复杂的最高级动物类群,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

哺乳动物可分为原兽亚纲、真兽亚纲和后兽亚纲。哺乳动物分布于世界各地,营陆上、地下、水栖和空中飞翔等多种生活方式;营养方式有草食、肉食和杂食3种类型。

4、昆虫类动物: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昆虫的分布面之广,没有其他纲的动物可以与之相比,几乎遍及整个地球。分有不同的种类。多数昆虫可以做标本,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资源。

5、家禽类动物:家禽是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用处。一般为雉科和鸭科动物,如鸡、鸭、鹅等,也有其他科的鸟类如火鸡、鸽、鹌鹑和各种鸣禽的。家禽除提供人类肉、蛋外,它们的羽毛和粪便也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6、鱼类动物: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部分不同染色体数目的杂交的后代依然有生育能力。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鱼类分为两个总纲:无颌总纲及有颌总纲。

7、食肉类动物:主要以肉类食物为主的一类动物。俗称猛兽或食肉兽。牙齿尖锐而有力,具食肉齿(裂齿),即上颌最后1枚前臼齿和下颌最前1枚臼齿。上裂齿两个大齿尖和下裂齿外侧的2大齿尖在咬合时好似铡刀,可将韧带、软骨切断。大齿异常粗大,长而尖,颇锋利,起穿刺作用。

(8)各种动物分为哪些部分扩展阅读:

动物分类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动物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单由于动物种类繁多,由于某一些类群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因此,直到现在对全世界动物的分类都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分类系统。

造成差异的原因,在于有的学者将若干有差异的纲都已提升为门,如原假体腔动物中的轮虫、腹毛、动吻、线形、线虫等纲动物,一些学者均将其提升为门。另外有一些新的类群被发现,放在原有的各门中均觉不合适,索性新建立为单独的一门,如栉水母动物门,即由于发现了栉水母动物等。

9. 动物可以分为哪几种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两大类。脊索动物和无脊索动物。

在动物界中,根据动物身体中有没有脊索而分成为脊索动物和无脊索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中包括:鱼类,爬行类,鸟类,两栖类,哺乳类等五大网类。无脊椎动物中包括:原生动物,软体动物,蠕虫,昆虫,甲壳动物等门类。

无脊椎动物分为:

  1. 腔肠动物门: 腔肠动物大约有1万种,有几种生活在淡水中,但多数生活在海洋中。腔肠动物的触手十分敏感,上面生有成组的被称为刺丝囊的刺细胞。这类动物主要包括水母、水螅、海葵、珊瑚等。

  2. 软体动物门: 软体动物为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约有5万多种。绝大多数的软体动物在柔软的身体外覆有1个、2个或多个形状不同的壳,常见的有头足纲、腹足纲和双壳纲。

  3. 棘皮动物门: 棘皮动物包括海星、海胆、海参、蛇尾以及海百合等5纲,共6000多种。

  4. 节肢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约占已知动物总数的75%以上:包括昆虫纲 蛛形纲 甲壳纲 。

脊椎动物包括:

  1. 两栖纲:包括无足目、有尾目、无尾目。

  2. 鱼纲 :包括鲈形目、鲤形目、鳗鲡目。

  3. 爬行纲: 包括有鳞目、龟鳖目、鳄目。 鸟纲 鹦形目、雁形目、企鹅目、隼形目。

  4. 哺乳纲:包括单孔目、翼手目、食肉目、灵长目、奇蹄目、偶蹄目等近30个目。

生物学的分类单位为界、门、纲、目、科、属、种,每个例子仅举了一部分

(9)各种动物分为哪些部分扩展阅读:

动物分类学(Aphis gossypii Glover),是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国外动物分类的远祖当推公元前四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是古代知识的集大成者,是系统掌握生物学知识的人,动物分类学主要根据自然界动物的形态、身体内部构造、胚胎发育的特点、生理习性、生活的地理环境等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将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动物归为一类,给它们命名,这就是动物分类学所研究的内容。

植物分类:

植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可以分为藻类、苔藓类、蕨类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按照果实有无种皮包被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按照子叶的数目分为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同样,把植物界各个分类等级按照其高低和从属亲缘关系顺序地排列起来,即将整个植物界的各种类别按其大同之点归为若干门,各门中就其不同点分别设若干纲,在纲下分目,目下分科,科再分属,属下分种。植物界共分17个门,即裸藻门、金藻门、甲藻门、绿藻门、轮藻门、褐藻门、红藻门、蓝藻门、地衣门、细菌门、真菌门、粘菌门、卵菌门、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

地球上生物种类及分布总况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根据生物学家统计,生物圈中已被记录在册的生物有250万种,其中动物约200万种,植物约34万种,微生物约3.7万种。因受地理位置、气候、地形以及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地球上生物的分布也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可以将地球生物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其中陆生生物又可以根据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而分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北方针叶林、稀树草原、草原、荒漠以及苔原。

10. 动物是怎么分类的

生物界中,动物的种类多达1000万种以上,人类目前已知的动物种类有130万种。科学家把这些动物进行分类,按从小到大的次序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我们大体可以将动物分为: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其中包括鸟类、爬行类等)等。

腔肠动物的形态非常奇特,样子像植物而不像动物。例如海葵像盛开的花朵,水螅像水中飘舞的柳枝,珊瑚像蓬乱的篱笆……全世界大约有1万多种腔肠动物,它们大都分布在温暖的浅海中,只有水螅生活在淡水中。腔肠动物虽然大小和形状千姿百态,但在结构上都是由两层细胞形成的空腔,一端封闭,另一端为有触手的口。

一般来说,腔肠动物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水螅型,适应固定生活;一种是水母型,适于漂浮生活。

水母是水母型腔肠动物的统称。水母的种类很多,外形多为伞状,有很多触手和感觉器官。水母又可以分为小型的水螅水母和大型的钵水母两类,其中的代表为属于水螅水母的桃花水母和属于钵水母的海月水母等。

水螅是唯一生活在淡水中的腔肠动物,圆筒状的身体,通常附着在水草、石块及水中其他物体上。水螅身体的一端有基盘,水螅就是靠这个基盘附在物体上滑行移动的。水螅也可以用翻跟头的方式来行动。水螅另一端是它的口,长着5~6条触手。另外水螅的身体还有再生功能。

珊瑚虫约有65000种,是一种分布很广的腔肠动物,均生活在海洋中。珊瑚虫主要产于热带浅海区。它们是珊瑚礁的主要生产者。珊瑚虫长有触手,并靠这些触手来捕捉小动物。有些珊瑚虫能分泌钙质的外骨骼,慢慢在海洋中堆积,就会形成美丽的珊瑚礁。

海葵是一种典型的腔肠动物,它长着许多触手,海葵的种类不同,这些触手的数目也不尽相同,但都是6的倍数。当触手伸展时,形如葵花,因而得名。海葵是一种很美丽的海洋生物。海葵的种类繁多,大多生活在石隙或泥沙中,也有些生在贝壳或蟹螯上。常见的有黄海葵、绿海葵等。腔肠动物有多种生殖方式,有出芽生殖、分裂生殖和有性生殖。

蜗牛软体动物种类繁多但结构一般比较简单。它们的身体柔软,左右对称,一般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部分组成,通称贝类。因种类不同,软体动物的生态习性也各有不同,软体动物有游泳、浮游、底栖和寄生生活4种生活方式。软体动物为人们所利用的价值很高。它们有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有的可以做重要的药材;有的可以做良好的工业原料等。软体动物能够在人们的生活中和生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软体动物的贝壳由外到内分为三层。外层是角质层,其作用是保护里面钙质免受钻孔虫的侵蚀。中层为棱柱层,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内层为珍珠层,是由外套膜包围的。其贝壳的厚度能不断增加。

软体动物生殖细胞均由表皮形成。有的卵子呈自由状态单个产出,有的产出后靠胶状物质粘附起来形成卵群,并固定在物体上。受精卵一般在体外孵化,但也有例外的,比如小河蚌在妈妈的鳃腔中孵化,而小田螺则是发育完全后被直接生出来。

章鱼也叫“蛸”。章鱼的头很大,并且上面长了8个腕,因此也称为“八爪鱼”。它们多栖息在浅海的沙砾中或礁岩中,由于它长得十分古怪,常被人们作为怪物的代表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乌贼是乌贼科动物的统称。它们的身体像一个口袋,眼睛很大,体内有发达的墨囊,遇到敌害时可以放出墨汁逃走,因此也被称为“墨鱼”。乌贼可供食用,鲜食或干制皆可,它的干制品也称做“墨鱼干”。

蜗牛是热带和温带地区一种常见的软体动物。它们的头部有两对触角,眼睛长在后一对触角的顶端。它们常常在潮湿的地区中栖息,遇到干燥的环境或冬眠时,就会分泌黏液封住自己的壳口。蜗牛爬行的速度非常缓慢,平时主要以绿色植物为食。

扇贝是一种常见的贝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个海域,以热带海洋中的种类最为丰富。扇贝的贝壳较大,近于圆形,贝壳表面常有放射肋,肋上有鳞片或小棘,扇贝的贝壳颜色鲜艳多姿,十分美丽,可以作为装饰品。

节肢动物的身体结构左右对称,身体分节,每个分节上都有用于行走的附肢。世界上约有100多万种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种类最多的一门,其中大部分为昆虫。可以说世界上每三个动物中间,就有一个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分布很广,只要有动物的地方,就有它们的足迹。它们的身体结构充分适应周围的环境,因而生命力很强。

蝎子节肢动物分为雌性、雄性两部分,而且雌雄个体的形状和大小也有所不同。从幼虫变成成虫,会出现不同的形态变化。雄蜂是由没有受精的卵长大的,这就是奇异的孤雌生殖方式。

节肢动物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它们要不断地蜕皮,以蝉为例,蝉的骨骼为外骨骼,是一种死亡的组织,所以不能随身体长大而长大,必须每隔一段时间换掉旧壳,从体内分泌一件更大的新骨骼。旧骨骼从背部裂开,只比原来大一些的新蝉就钻出来了,一只蝉要经过很多次的蜕皮,才能从幼虫长成成虫。

节肢动物都是由皮肤直接形成呼吸器官的,水中生活的动物为皮肤向外突起形成书鳃;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则为向内凹陷的书肺。其中蚜虫和恙螨根本没有呼吸器官,它们靠体表呼吸。

蜘蛛是典型的节肢动物,一般有4对足,身体呈圆形或长圆形,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中间是把两部分加结起来的一段很细的腹部。蜘蛛头部长有须肢,在雄蜘蛛的须肢上还长有一个精囊。它们的肛门尖端突起,能分泌黏液,一遇空气即可凝结成细蛛丝。在屋檐下或角落里,蜘蛛常结出一张有黏性的网,以此来捕捉自投罗网的小虫。

蜈蚣也叫“百足虫”,我们最常见的一种是少棘蜈蚣,它的身体扁长,头部呈金黄色,长有长触角和聚眼。身体分为21节,每节都有一对足,其中第一对足叫做“鄂足”,上面长有毒腺,可以分泌毒液。蜈蚣晒干后可以做成药材。

寄居蟹是一种介于虾和蟹之间的节肢动物,大部分寄居在螺壳内,因此起名“寄居蟹”。寄居蟹的躯体由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组成,一般左右不对称。寄居蟹头胸部长有头胸甲,腹部长而柔软,可以在螺壳中卷曲,寄居蟹有一对螯肢,以小的或死的动物为食,一般在海边浅水水域活动。

对虾的体积较大,身体扁平,腹部发达。在中国北方经常成对出售,因此被称为“对虾”。对虾在全世界共有29种,大多栖息在热带、亚热带的浅海里,主要以海底的无脊椎动物为食,如多毛类、小型甲壳类的软体动物等,有时也捕食一些小型的浮游动物。

蝗虫的体节由头、胸、腹3部分组成,比虾和蟹又进化了一步。而且它们各部分体节已不再是相同功能的部分叠加,而是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分管着感觉、运动和生殖,这样蝗虫对环境的适应生存能力大大增强了。

棘皮动物以其独特的形态而得名,以着名的海胆、海参等动物为代表。现存的棘皮动物约有5300种左右,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及热带海洋中,它们或是在海床上固定着,或是漂游在海底。棘皮动物幼年时身体左右对称,成年后变成辐射对称。中胚层产生的骨骼向体表突出形成棘皮。

棘皮动物的骨骼为内骨骼,由一些钙化的小骨片组成。这些骨片形态各异,或长成关节,如海星、海百合;或像一个水瓶胆长在一起,如海胆;或分布于体壁中,如海参。棘皮动物的小骨片常常突出体表,形成粗糙的棘皮。

棘皮动物的“水管”系统由几部分组成,主要是位于背面的筛板、向下的一段直管、储水库及五条辐管。辐管末端形成管足。这个复杂的系统,是棘皮动物的重要器官,对它们运动、取食、呼吸、感觉及挖巢穴都起关键作用。

海星是海滨最常见的棘皮动物,它们从身体中央伸出五条腕,呈五角星形。海星在世界各海洋中均有分布,它们过着平静的生活,一般在无浪的潮间带和近岸海域的深水下层生存。海星的种类很多:有五角星似的罗氏海盘车,有像帽子一样的面包海星,有柔软皮肤镶边的砂海星,有状如荷叶的荷叶海星等。

海参就像海洋中的虫子。它的身体呈蠕虫形或腊肠形,海参有黑、褐、白等各种颜色,有些种类的颜色特别鲜艳,如刺参。它们主要以海底沉积物里的有机碎屑和微小生物为食。海参在海底的行动非常缓慢,不能像鱼一样灵活地移动,遇到敌人或受到刺激时,会把内脏吐出来迷惑敌人,自己则趁机逃走,这样海参不会死去,只要一段时间后又会长出新的内脏。

海胆身体呈球形、心形或盘形。它的壳由许多石灰质骨板紧密愈合而成。壳上布满了很多能动的棘刺,使海胆看上去很像一只刺猬,它的内脏器官就包在这个壳里。海胆有时就靠这些刺来辅助移动。海胆通常栖息在海底,以海底的附着动物、有机碎屑、甚至腐肉和动物粪便为食。

海百合在古生代的时候曾经非常繁盛,现在已经衰退。现存的海百合分为柄海百合和海羊齿两类。柄海百合类的外观很像盛开的百合花,多在海底栖息,身体可分为根、茎、冠3个部分;海羊齿类则多生活在沿岸浅海中,它的茎仅在幼年时期存在,长大后就会消失。海百合的口朝上,以轻柔的腕捕捉有机物和细小的浮游生物。

脊索动物约4万余种,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门,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背面存在一条中轴骨骼——脊索。脊索动物又分为尾索动物、头索动物和脊椎动物三类。脊椎动物是动物中目前进化得最高的种类,它们有一套完整的神经系统,主要由脑和脊柱腔中的脊髓组成,包括鱼、两栖、爬行、鸟和哺乳动物5个类群,每个类群都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和特别的生活方式。

文昌鱼属于头索动物门,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它们没有鳞,没有明显的头、眼、耳、鼻等感觉器官,也没有专门的消化系统。文昌鱼是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过渡类型,被称为“鱼类的祖先”。

大马哈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以海洋中的小鱼和浮游生物为食。它的身体长而侧扁,嘴部突出而微弯,形状像鸟喙一样。大马哈鱼性情凶猛,但同时也是一种食用鱼类。它们体形较大,身体长约0.5~1米,最重可达6.5千克以上,肉味鲜美,脂肪含量丰富,鱼卵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因此大马哈鱼也是一种比较珍贵的大型经济鱼类。

脊索动物的最大特征就是有一条由结缔组织组成的、柔软且具有弹性的脊索,脊索可以支持这类动物的身体,一般位于动物身体的背部,消化道的上方,背神经管的下面。

阅读全文

与各种动物分为哪些部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