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目前实验用鼠,主要品系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及研究方向
1.近交系
(1)C57BL/6 据统计,该小鼠是使用率较高的近交系动物,常用于肿瘤学、生理学、遗传学研究。
(2)C3H系 主要用于肿瘤学、生理学、核医学、免疫学的研究。
(3)BALB/c 主要用于肿瘤学、生理学、免疫学、核医学和单克隆抗体等研究。
(4)DBA/2本品系产仔数少,不易哺育,较难繁殖。常用于肿瘤学、遗传学和免疫学的研究。
(5)CBA 雌鼠乳腺癌发生率为60%~65%,雄鼠肝癌发生率为65%。对麻疹病毒高度敏感。SPF雌雄鼠寿命分别为825d和486d。
(6)A 1921年育成,主要亚系有A/He、A/J、A/WySN等。常用于肿瘤学、免疫学等的研究。平均寿命400d,SPF动物雌、雄鼠分别为512d和588d。
(7)AKR 主要亚系有AKR/ A、AKR/J、AKR/N等,毛色基因型aaBBcc(白色),组织相容性基因H-2k。。常用于肿瘤学和免疫学等的研究。
(8)TA1(津白1号)和TA2(津白2号) 天津医学院分别于1955年(TA1)和1963年(TA2)由昆明小鼠近亲交配育成,毛色基因型aabbcc(白化)。繁殖力中等,TA1为自发低乳腺癌系,TA2为自发高乳腺癌系。
(9)615 196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和血液学研究所将普通小白鼠与C57BL/6杂交育成,毛色基因型aabbCC(深褐色),肺腺癌发病率高。8月龄后开始出现衰老现象,表现为肥胖、增重。对津638白血病病毒敏感。
2.封闭群
(1)昆明小鼠(KM)是我国应用较多的实验小鼠,广泛用于药理、毒理、病毒和细菌引起的传染病的研究,以及生物制品的检定。
(2)NIH 白化,特点是繁殖力强、产仔成活率高,雄性好斗。广泛用于药理和毒理研究以及生物制品检定。
(3)ICR 又名Swiss Hauschka,白化。我国现在饲养的ICR小鼠是1973年从日本国立肿瘤研究所引进,生育能力高。
(4)CFW 白化,起源于Webster小鼠,我国于1973年从日本国立肿瘤研究所引进。
(5)LACA 白化,引进英国实验动物中心后改名为LACA。1973年我国从英国实验动物中心引进。
3.杂交一代动物(F1代) F1杂种(F1-hybrid)是指根据需要在2个品系动物之间有计划地进行交配所获得的第1代动物。实验动物的杂交F1代虽然遗传型是杂合的。但在各个体之间却具有相同的遗传型与表现型,做一般实验用能获得正确的实验结果。 F1代小鼠具有清楚的遗传背景和双亲的特性,而且均一性比亲代好。生命力强,对各种实验重复性好,得到广泛的应用。
❷ 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哪些
1、小鼠是由小家鼠演变而来。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经长期人工饲养选择培育,已育成1000多近交系和独立的远交群。早在17世纪就有人用小鼠做实验,现已成为使用量最大、研究最详尽的哺乳类实验动物。
2、实验室用的大白鼠是褐家鼠的白化变种。NCBI中Taxonomy ID: 10116 。性情较凶猛、抗病力强。大鼠门齿较长,激怒、袭击抓捕时易咬手,尤其是哺乳期的母鼠更凶险,常会主动咬工作人员喂饲时伸入鼠笼的手。对外环境适应性强,成年鼠很少患病。
3、小型猪,又称minipig,小型猪是生物医学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非啮齿类大型实验动物之一,具有其它实验动物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而且作为异种器官移植最可能的供体成为研究热点,小型猪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受到生物医药界的普遍关注。
3、地鼠的生产能力旺盛,生长发育快。地鼠对皮肤移植的反应很特别,在许多情况下,非近交系的封闭群豚鼠个体之间皮肤相互移植均可存活,并能长期成活下来,而不同种群动物之间的皮肤相互移植,则100%不能存活,并被排斥。
5、家兔和豚鼠皮肤对刺激反应敏感,其反应近似于人。常选用家兔皮肤进行毒物对皮肤局部作用的研究;兔耳可进行实验性芥子气皮肤损伤和冻伤烫伤的研究;化妆品对皮肤影响的研究,耳朵内侧特别适宜皮肤的研究。
❸ 二十种常见实验动物模型 哪位好心人能提供一下 谢谢
从“实验用动物”过渡到“实验动物”,经过了数百年的时间。直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界才意识到动物来源和品质(遗传背景和微生物背景)对科学实验的一致性十分重要,美国、英国、德国等纷纷建立了专门生产实验动物的中心或研究所,提供遗传背景和微生物背景得到一定控制的专门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称为实验动物。依此建立的疾病、药物反应、遗传等模型,就称为实验动物模型。
目前,全球实验动物已扩展到线虫、果蝇、蟾蜍、鸽子、斑马鱼、小鼠、大鼠、豚鼠、兔、犬、猪、猴等不同进化地位的物种。在大、小鼠等常用物种中,又培育出3000余种不同生理特点的品系。随着基因修饰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发展,转基因、基因敲除大小鼠品系已经超过20000个,基因修饰兔、猪、犬、猴等也相继出现,成为开展生命现象研究、疾病机制研究、药物评价等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源。
世界各国开始通过近交和远交等育种技术,培育小鼠、大鼠、地鼠、豚鼠、家兔、犬、小型猪等近交系和远交系常规实验动物,以便尽可能地控制遗传背景,使同一品系的实验动物的遗传背景保持一致,提高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到2016年,世界上至少有小鼠近交系400余个,大鼠近交系200个,地鼠近交系45个,豚鼠近交系15个,家兔近交系30多个,小型猪7个。犬的品系极为丰富,但国际常用的实验动物犬是比格犬。
近年,中国开发了藏香猪、五指山小型猪、巴马香猪、西双版纳小型猪和贵州小型猪。五指山小型猪和巴马香猪已经在国内广泛使用。近几年还培育了长爪沙鼠、东方田鼠、布氏田鼠等具有特殊医药研究用途的实验动物物种。山东细犬、华北犬、毛丝鼠(龙猫)等作为实验动物。
❹ 实验用的大鼠和小鼠有什么区别品系及应用,尽量详细一些,谢谢!
实验用的大鼠和小鼠有的区别:属性不同、生活习性不同、常用品系不同、应用领域不同
一、属性不同
小鼠在生物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啮齿目、鼠科、鼷鼠属、小家鼠种。
大鼠在生物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啮齿目、鼠科、家鼠属、褐家鼠种。
二、生活习性不同
小鼠生活习性:小鼠性情温顺,易于捕捉,胆小怕惊,对外来刺激敏感,成熟早,繁殖力强,寿命1~3年。新生仔鼠周身无毛,通体肉红,两眼不睁,两耳粘贴在皮肤上。
一周开始爬行,12天睁眼,雌鼠35~50日龄性成熟,配种一般适宜在65~90日龄,妊娠期19~21天,每胎产仔8~12只。可根据阴道栓的有无来判断小鼠是否发生了交配。
大鼠生活习性:大鼠喜啃咬,白天常挤在一起休息,夜间活动,晚上活动量大,喜肉食。对光照、噪音敏感。 大鼠2月龄性成熟,性周期4-5天,妊娠期为19-21天,哺乳期为21天,每台产仔平均8支。
三、常用品系不同
小鼠常用品系:
(1)近交系:
BALB/c小鼠形成了许多亚系,如BALB/cAnN, BALB/cJ,BALB/cCd。BALB/c小鼠基因型为Aabbcc。C57BL小鼠基因型为aaBBCC。毛色为黑色。C57BL小鼠对Graffi 白血病因子较敏感。对麻疹病毒敏感。
亚系C57BL/He和C57BL/An,与其他的C57BL和C58不同,它们有元素Ce的高效肝分解酶。C57BL小鼠适于穴居,非地面生活的小鼠,对逃避侵袭的反应性不敏感。于无特殊病原体(SPF)环境中,在用代乳鼠喂养条件下的平均寿命,雌鼠为580天,雄鼠为645天。
C3H/He小鼠是Strong于1920年用Bagg白化雌鼠与DBA雄鼠杂交后经连续全同胞近交而育成。C、CBA、CH1和C121等品系亦出于本杂交组合。
(2)封闭群,又称远交群:
KM小鼠一直是我国生产量、使用量最大的远交群小鼠,被广泛应用药理学、毒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以及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与检定。1ICR小鼠Hauschka用Swiss小鼠群以多产为目标,进行选育,以后美国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ch)分送各国饲养实验,各国称为ICR.
NIH小鼠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培育而成。被毛白色。该小鼠的特点是繁殖力强,产仔成活率高,雄性好斗。CFW小鼠最早也是1973年由日本国立肿瘤研究所引入我国的。被毛白色LACA小鼠最早也是1973年由英国实验动物中心引入我国的。
NIH小鼠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培育而成的。被毛白色。该小鼠的特点是繁殖力强,产仔成活率高,雄性好斗。
(3)突变系(mutant strain)
nude小鼠是1962年,英国在非近交系小鼠中偶然发现个别无毛小鼠。该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其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是由于一个隐性突变基因所致。皮肤色素BALBc-nu为浅红色白眼;C3H-nu为灰白色黑眼;C57BL-nu 黑灰色至黑色,运动功能正常。
裸小鼠胸腺仅有残迹或异常上皮,这种上皮不能使T细胞正常分化,缺乏成熟T细胞的辅助、抑制和杀伤功能。因而细胞免疫力低下,失去正常T细胞功能。
但其B淋巴细胞功能基本正常。成年裸小鼠(6-8周龄)较普通鼠有较高水平的NK细胞活性,而有术(3-4周龄)的NK细胞活性低下,裸小鼠粒细胞比普通小鼠低。罗小鼠的发现为肿瘤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模型材料,目前,该小鼠已成医学研究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实验动物之一。
Scid小鼠:即重度联合免疫缺陷小鼠。1983年美国,Bomsa 在近交系C.B-17小鼠中发现该小鼠.Scid小鼠是位于第16对染色体的称之为Scid的单个隐性突变基因所导致。Scid 小鼠外观与普通小鼠差别不大,又毛,被毛白色,体重发育正常。
但胸腺、脾、淋巴结的重量不及正常的30%,组织学上表现为淋巴细胞显着缺陷。胸腺多位脂肪组织包围,没有皮质结构,仅残存髓质,主要有类上皮细胞合成纤维细胞构成,边缘偶见灶状淋巴细胞群。脾白髓不明显,红髓正常,脾小体无淋巴细胞聚集,主要有网状细胞构成。
淋巴结无明显皮质区,麸皮质区缺失,有网状细胞占据。小肠粘膜下和支气管淋巴集结较少见,结构内无淋巴聚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少数Scid小鼠,在青年期可出现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恢复,此即为Scid小鼠的渗漏现象。其渗漏现象不遗传,但与小鼠的年龄、品系、饲养环境有关。
Scid 小鼠极易斯与感染,在高度洁净的SPF环境下可存活一年以上。两性均可生育,窝产仔数为3-5只。Scid小鼠是继裸鼠出现之后,人类发现的有一种十分有价值的免疫缺陷动物。在肿瘤学免疫学等研究中,Scid小鼠的使用已越来越广泛。
2、大鼠常用品系
SD大鼠:生长快,繁育性能好,大多用于安全性试验及营养与生长发育有关的研究。 该品系对性激素敏感,对呼吸道疾病有较强的抵抗力。广泛用于药理、毒理、药效及GLP实验。
繁殖性能:产仔率:92~95% ;平均窝产仔数:9.96~12.07只 ;胎间隔:28~52天;离乳存活率:95~98%。
Wistar大鼠 :Wistar大鼠由美国费城Wistar研究所育成。常用的既有近交系,也有远交群。其被毛呈白色,特征为头部较宽、耳朵较长、尾的长度小于身长。Wistar大鼠性情温顺,性周期稳定,早熟多产,平均每窝产自10只左右,生长发育快,乳腺癌发病率很低,对传染病抵抗力强。
Fisher 344大鼠:简称F344大鼠,1920年由哥伦比亚大学肿瘤研究所Curtis育成。我国从美国国立卫生院引进。书近交系大鼠,其被毛呈白色。
平均寿命2-3年,旋转运动性低,血清胰岛素含量低。原发和继发性脾红细胞免疫反应性低。乳腺癌、脑垂体腺瘤、甲状腺瘤、睾丸间质细胞瘤发病率高。广泛用于毒理学、肿瘤学、生理学等领域。
SHR大鼠:又称自发性高血压大鼠,1963年 由日本精都大学医学部Okamoto从Wistar大鼠种选育而成。属突变系大鼠,其被毛呈白色。SHR大鼠自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高,且无明显原发性肾脏或肾上腺损伤,心血管发病率高。但其生育能力,存货寿命无明显下降。
ACL大鼠:ACL大鼠由哥伦比亚大学肿瘤研究所Curtis和Dunning培育。属近交系大鼠。其被毛呈黑色,腹和脚呈白色。平均寿命2-3年,易发生先天性畸形,肿瘤发病率高。其仔鼠矮小,繁殖力差,胚胎死亡率高。
三、应用领域不同
1、小鼠应用领域:
(1)食品、化妆品、药物化工产品等的安全新实验,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还可做致畸、致癌致突变试验,半数致死量测定等。
(2)生物效应测定和药物效价比较 广泛用于血清、疫苗等生物制品的鉴定,进行生物效应实验和各种药物效价测定。
(3)药物的筛选 筛选试验多半从小鼠做起,筛选各种药物对疾病有无防止作用,通过筛选获得每个药物的疗效效果后,再用其他动物进一步肯定。
(4)微生物寄生虫病学研究 小鼠对多种病原体有敏感性,尤其是在病毒学研究中应用更大。适合于研究血吸虫、疟疾、锥虫、流行感冒脑炎、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淋巴脉络从脑膜炎、支原体、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等。
(5)放射学研究 小鼠对放射线的反应与人的反应有可比性,可用来研究照射剂量、辐射效应等。
(6)肿瘤白血病研究 小鼠肿瘤发病率高,近交系组织相容性好,肿瘤移植较易生长,因此应用广泛。可用小鼠自发性肿瘤筛选抗肿瘤药物。可诱发各种肿瘤,做成肿瘤模型,进行肿瘤病因学发病学研究。近交系小鼠有些属于高癌系,有些属于低癌系,对研究肿瘤发生,比较方便而有利。
(7)计划生育研究 小鼠有规律的发情周期、排卵,妊陈有明显指标,易于检测,价格便宜,常用来做抗生育、抗着床、抗早孕、抗排卵实验,很适宜进行避孕药研究。
(8)镇咳药研究 小鼠又咳嗽反应,可利用这一特点研究镇咳药物,成为必选实验动物。
(9)遗传性疾病研究 小鼠有多种品系,有些有自发性遗传病,如小鼠黑色素病白化病、家族性肥胖、遗传性贫血等。与人发病相似,可被用作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动物模型。
(10)免疫学研究 各种免疫缺陷小鼠,如纯系新西兰黑色小鼠(NZB)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KR/N品系小鼠又补体C5缺损,CBA/N小鼠无B细胞的免疫缺陷等,都是研究免疫机理和免疫缺陷病的良好实验动物。
(11)老年学研究 小鼠寿命短,传代时间短,使他们在老年学研究中极为有用。很多抗衰老药物的研究可在小鼠上进行。
2、大鼠应用领域:
(1)生理学研究 大鼠在生理学研究中以多用途行为特征。大鼠垂体—肾上腺系统发达,垂体摘除比较容易。可用来进行肾上腺、垂体和卵巢等内分泌研究。利用大鼠对新环境易适应,有探索性,易训练,对惩罚和暗示敏感的特性进行行为学研究和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
大鼠无胆囊,但胆总管较大,可用胆总管插管,收集胆汁,研究消化功能。
(2)营养学研究 大鼠是第一种用于营养学研究的实验动物,为人类营养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维生素D就是用大鼠研究而发现的。由于大鼠杂食,解剖、生理与人相似,生长代谢快,对大鼠的营养研究广泛而细致,资料极为丰富,常用于维生素、蛋白质缺乏,氨基酸和钙磷代谢的研究。
(3)代谢性疾病研究 可应用大鼠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淀粉样变性、酒精中毒,十二指肠溃疡,营养不良等代谢病。
(4) 药物学研究 大鼠血压和血管阻力对药物反应敏感,适合研究心血管药物的药理。研究毒扁豆碱的升压作用。此外,大鼠足趾浮肿法是最常用的筛选方法,大鼠踝关节对炎症反应敏感,用于关节炎药物研究。大鼠还是进行药物评价的主要实验动物。
(5) 肿瘤研究 很多肿瘤可以移植到大鼠上进行研究,大鼠易患肝癌,可人工复制大鼠肝癌、食管癌动物模型。可皮下接种淋巴肉瘤。
(6) 遗传学研究 大鼠的毛色变型很多,可用来研究毛色记忆遗传,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由遗传疾病的大鼠,具有与人相似的表现。
脑积水、听觉障碍、耳聋、白内障、垂体矮小症、无牙、无胆汁、丘脑下部尿崩症、肥胖与高血压等都是遗传疾病的良好动物模型,还可制成相似于人的实验诱发性遗传缺陷疾病动物模型。
(7)传染病研究 用于研究副伤寒、流感、厌氧菌、假结核、霉型体、巴氏杆菌、葡萄球菌、念珠状链杆菌、黄曲霉菌和烟曲霉菌等微生物及其引起的传染病。
(8)某些疾病研究 如支气管肺炎、多发性关节炎、化脓性淋巴腺炎、中耳疾病和内耳炎。大鼠肝切除60%至70%,仍有再生能力,可用于肝外科实验。
(9)牙科学研究 用变异链球菌接种大鼠口腔,然后喂给含蔗糖食物,大鼠牙齿上的确琅质蛀损在宏观和微观上同人的蛀齿相似,可用来研究龋齿。
(10)大鼠还可用于计划生育的畸胎学、避孕药研究和放射学研究。
❺ 大鼠的医学研究
1.神经-内分泌实验研究:垂体-肾上腺系统发达,应激反应灵敏,如可复制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常用大鼠切除内分泌腺方法,进行肾上腺、垂体、卵巢等内分泌实验。
2.营养、代谢性疾病研究:大鼠是营养学研究的重要动物,曾用它作了大量维生素A、B、C和蛋白质缺乏等营养代谢研究。还常选用大鼠作氨基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和钙、磷代谢研究。还可进行动脉粥样硬化、淀粉样变性、酒精中毒、十二指肠溃疡,营养不良等研究。
3.药物学研究:大鼠血压和血管阻力对药物反应敏感,最适合于筛选新药和研究心血管药理。如常选用大量用直接血压描记法进行降压药的研究;灌流大鼠肢体血管或离体心脏进行心血管药理学实验;毒扁豆碱引起的大鼠升压反应实验模型,可用来研究影响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释放的药物。
4.肿瘤研究:大鼠可复制成各种肿瘤模型,是肿瘤实验研究最常用的实验动物。它特别易患肝癌,可用二乙基亚硝胺、二甲基偶氮苯(DAB)复制大鼠肝癌动物模型;用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发复制大鼠食管癌等。
5.传染病研究:是研究支气管肺炎、副伤寒的重要实验动物。选用幼年大鼠进行流感病毒传代,进行厌氧菌细菌学实验,还可进行假结核、麻疯、霉形体病、巴氏杆菌病、葡萄球菌感染(用激素处理后)、念珠状链杆菌病、黄曲病、烟曲菌等真菌病等研究。
6.多发性关节炎和化脓性淋巴腺炎等的研究:大鼠足跖浮肿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筛选抗炎药物的方法。大鼠的踝关节对炎症反应很敏感,常用它来进行关节炎的药物研究。
7.行为表现的研究:大鼠已广泛应用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它具有行为情绪的变化特征,行为表现多样,情绪敏感。
8.中耳疾病和内耳炎的研究。
9.畸胎学研究和避孕药研究。
10.放射医学研究常选用大鼠。因其无胆囊,常用它作胆总管插管收集胆汁,进行消化功能的研究。
11.肝脏外科研究:由于大鼠肝脏的枯否氏细胞90%有吞噬能力,所以肝切除60~70%后仍能再生,常用于肝外科实验。
12.遗传学研究:大鼠的毛色变型很多,具有很多的毛色基因类,例如野生色(A)突变种[野生色等位基因(a)和白化等位基因(C)]、淡黄色(d)、粉红眼(p)、红眼(r)、银色(S)、沙色(sd)、黄色(e)、白灰色(wb)等,在遗传学研究中常可运用。
❻ 1)什么是标准实验动物我们现在通常使用什么标准实验动物,使用标准实验动物有什么现实意义
标准化实验动物是指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
现在常用的医学实验动物
1. 小鼠:医学实验中常用的小鼠,属于哺乳纲,啮齿目,鼠科,鼠属,小家鼠种动物。其体型小易捉,操作方便,而且其生长期短、成熟早、繁殖力强。性情温驯,胆小怕惊,对环境反应敏感。小鼠作为成熟的实验动物,具有很多的品系,是医学实验中用途最广泛和最常用的动物。适合作药物和肿瘤学研究。
2. 大鼠:我国医学实验中常用的大鼠为大白鼠,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鼠科,大鼠属动物。其性情较温顺。
受惊时表现凶狠,易咬人。大白鼠的嗅觉灵敏,对噪音敏感,而且对营养缺乏也非常的敏感。由于大白鼠繁殖力强,易饲养,体型大小合适,给药容易,采样量合适方便,故在医学实验中的用量仅次于小鼠。适合作药物和肿瘤学研究。
3. 豚鼠:豚鼠又名海猪、天竺鼠、荷兰猪。属哺乳纲,啮齿目,豪猪形亚目,豚鼠科,豚鼠鼠动物。其性情温驯,胆小怕惊。很少咬人或抓手。由于豚鼠的迟发性超敏反应与人类相似,所以豚鼠是过敏性休克和变态反应研究的首选动物。而且豚鼠对许多病原微生物和抗生素都十分敏感,也是病理学和药理学研究的首选。
4. 家兔:家兔属于哺乳纲,兔形目,兔科,穴兔属,为草食哺乳动物。家兔品种多,但在实验室中经常用的有四种:
(1)大耳白兔:特点是耳朵大,肤色白,血管透明清晰,但是抵抗力差。
(2)中国本兔(白家兔):体小力弱,但抵抗力比大耳白兔稍强。
(3)青紫蓝兔:容易饲养,生长期短,体质强壮,抵抗力强。
(4)新西兰白兔:是近年来引进的优良品种,成熟兔体重在4~5.5kg。
家兔性情温顺、胆小、怯懦、惊疑,易饲养、抗病力强、繁殖率高,是常用的实验动物。家兔最大用处是生产抗体,制备高效价和特异性强的免疫血清。也可用于炎症、发热、休克、急性心血管试验等许多实验。
5. 猫:猫属于哺乳纲,真兽亚目,食肉目,猫科动物。猫用于医学研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因为它的适应性很强,而且其生理学特性及对疾病的反应上与人类相似,所以它在医学上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广泛的应用于神经、生理、毒理学、药理学、心血管功能急性实验、血液病等的研究。
6. 狗:狗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动物。狗的嗅觉很灵敏,对外环境的适应力强,而且喜欢接近人易于驯养。由于狗的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很发达,广泛用于病理学、生理学、外科学、免疫学、药理学、毒理学、生物化学、营养学等研究。故常用于失血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凝血、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动脉高血压、条件反射等实验。
7. 猕猴:猕猴属于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猕猴属动物。猕猴作为灵长类动物,在组织结构、生理、代谢机能等方面同人类极为相似,是人类的近属动物,故它是一种极为珍贵的实验动物。用此类动物进行实验,最易解决人类的病害,研究出其发病机制。一般应用于寄生虫病、生殖生理、药理学、毒理学、口腔医学、细菌性疾病、营养代谢、内分泌学等的研究。
8. 小型猪:小型猪和猪都属于哺乳纲,偶蹄目,不反刍亚目,野猪科,猪属动物。由于普通家猪躯体大,不便于用作实验,所以很早就开始着手研究家猪小型化了。猪的心血管、免疫系统、消化器官、眼球、肾脏、皮肤等在组织生理和营养代谢方面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地方,所以猪也被列为重要的实验动物。一般应用于肿瘤学、心血管、免疫学、糖尿病、畸形学、遗传学等研究。
9. 蟾蜍:蟾蜍和青蛙都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蟾蜍和青蛙是教学实验中常用的小动物。其心脏在离体情况下仍可有节奏地搏动很久,可用于心功能不全的实验。蛙舌与肠系膜是观察炎症和微循环变化的良好标本
实验动物的标准化是指实验动物从微生物质量和遗传学质量进行控制,按微生物学控制标准,即根据微生物的净化程度及携带的寄生虫状况,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级:一级=普通动物;二级=清洁动物;三级=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四级=五菌动物。按遗传学控制标准即基因的纯和度,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和远交系。由于实验动物在不同种类,不同品系之间遗传特性存在差异,其实验反应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同时,还要对实验动物的环境,营养进行控制。达到实验动物的标准化,研究者可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当等级的动物,在相应等级的实验条件下完成的实验研究,才能证明实验结果是可信的,科学的
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较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动物本身生命现象的研究,进而推用到人类,探索人类的生命奥秘,控制人类的疾病和衰老,延长人类的寿命。随着医学生物科学的突飞猛进发展,认识到公害问题不仅已成为粮食、人口、老年人等的重大社会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地球上生活着的动物生存问题,例如产业公害、食品公害、药品毒性等,均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较终必然要通过动物实验(包括动物疾病模型的开发等)来阐明解决。因此,实验动物科学,特别是实验动物的重要性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它已被认为是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支柱,故实验动物科学亦被称之为生命科学;为此,先进国家对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均给给予高度的重视,其投入的经济物资和技术力量,几乎可同发展原子能科学相提并论,其重要意义可想而知。实验动物科学,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已形成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基础科学门类。这门科学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它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着许多领域研究课题成果的确立和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作为一门科学,它的提高和发展,又会把许多领域课题的研究引入新的境地。因此,实验动物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可概括为下面三句话: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条件,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科研单位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实验动物科学是伴随着生物医学科学,通过漫长的动物实验过程形成的。但是,实验动物科学的迅速发展,使得实验动物的研究价值已经不仅限于生物科学方面,而且广泛地与许多领域科学实验研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确保现代科学实验研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很多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实验动物充当着非常重要的安全试验,成效试验、标准试验的角色。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非常时期,生物工程、微电子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廿十一世纪人类将步入生命科学的新时代,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条件――实验动物科学,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这是因为在生物科学领域内,不能用人去做实验,我们必须借助实验动物去探索生物的起源,揭开遗传的奥秘,攻克癌症的堡垒,研究各种疾病与衰老的机理,监测公害、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生产更多更好的农畜产品为人类生活造福,在药品、生物制品、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工产品、化妆品、航天、放射性和军工产品的研究,试验与生产中,在进出口商品检验中,实验动物是不可缺少的材料,并且总是作为人类的替身,去承担安全评价和成效试验,在生命科学领域内一切研究课题的确立,成果水平的高低,都决定于实验动物的质量,没有它,我们的科学实验就不能在时间、空间和研究者之间进行比较,我们的科研成果、论文就不能在国际上进行交流,得不到国际的公认,将被国际同行们看为科学水平不高甚至是一堆废纸。我们的生命科学怎能走向世界?因此,迅速发展中国实验动物科学事业,是加快祖国“四化”建设,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内,进行实验研究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可以总括为:实验动物(Animal)、设备(Equipment)、信息(Information)和试剂(Reagent)。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是生命科学实验研究中的基本要素,可简称为AEIR要素。这四个基本要素,在整个生命科学研究实验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能忽略或偏废。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获得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化学试剂和必要的情报信息已不是困难的事情了。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设备、信息和试剂这三要素看得比较重,也比较重视,舍得花钱,而对实验动物这一要素一般不太重视,所造成的沉痛教训是不少的。如在兽医生物药品制造上,由于猪瘟疫苗生产和检定上没有适当合格的动物,近年来的内蒙、陕西、四川、河南、河北、湖北、广东等地,不断发生因接种疫苗后猪大量死亡及疫病扩散的事故,造成很大的损失和不良的政治影响。生物制品工作中,由于没有SPF(无特定病原体)鸡,鸡胚污染白血病毒,所生产的麻疹疫苗等人用疫苗和鸡马立克氏病弱毒疫苗等禽兽用疫苗,出口受到影响。某医大某教授1980年去日本交流经验时,宣读了“克山病的研究论文”引起了日本医学界的重视,但当对方了解到他所使用的动物是来源历史不清的一般动物时,则认为其“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不强”。这类例子并不少见。因此,急待把实验动物科学搞上去,为各学科研究提供各种标准化的实验动物。但由于实验动物品种品系复杂,保持质量标准困难,规格要求严格,可使用的时间短促,无法控制的繁殖规律,对于生活环境依赖性高等特点,决定了它比其它工业产品更难生产,常可造成在生产和流通程中的特殊困难。在中国普遍采用国际上公认的标准实验动物,进行实验研究,还需要经过难苦努力才能办到。
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动物本身生命现象的研究,进而推用到人类,探索人类的生命奥秘,控制人类的疾病和衰老,处长人类的寿命。随着医学生物科学的突飞猛进发展,认识到公害问题不仅已成为粮食、人口、老年人等的重大社会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地球上生活着的动物生存问题,例如产业公害、食品公害、药品毒性等,均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最终必然要通过动物实验(包括动物疾病模型的开发等)来阐明解决。因此,实验动物科学,特别是实验动物的重要性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它已被认为是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支柱,故实验动物科学亦被称之为生命科学。为此,先进国家对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均给给予高度的重视,其投入的经济物资和技术力量,几乎可同发展原子能科学相提并论,其重要意义可想而知。
❼ 标题 中药药理学研究要用实验动物。对用动物进行科学研究有什么看法有哪些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针刺对疾病的防治作用。
药理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药理学研究中一般选用小鼠、大鼠、豚鼠、家兔等。
(一)急性毒性试验 常用小鼠,体重18~22g,雌雄均可。每次5~10只,尾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一定剂量药液,观察有无不佳反应(如惊厥、四肢瘫痪、步伐不稳、竖毛、呼吸抑制等)或死亡现象。一般观察24~48小时。**体重以50kg计算,小鼠以20g计算,即人的体重大约小鼠体重2,500倍。如人用剂量为2ml,小鼠给0.5ml不引起死亡,即小鼠*大耐受量相当于人用剂量的625倍以上。倍数越大,毒性越小。一般认为,按体重计算小鼠*大耐受量相当人用剂量的100 倍以上则较安全,可以提供临床使用。
(二)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可选小鼠,方法和急性毒性试验基本相似,但剂量小。小鼠按体重计算,每天用人用剂量的20~50倍口服或腹腔注射,连续观察1~8周。慢性毒性试验则需3~6个月。观察体重、进食量、进水量的变化,以及有无其它不佳反应或死亡(包括内脏肉眼观察或组织切片检查)。必要时作血象、肝肾功能化验检查。该项实验也常用大鼠。
(三)过敏试验 取豚鼠6只,体重250~350g,每隔日腹腔注射药液0.5ml,共注射3次。然后分成2组,分别在**次注射**的第14天及21天再从颈静脉注射原药液1ml。如有过敏反应,则在注射**后几分钟内,豚鼠表现兴奋不安,呼吸困难,迅速窒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