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问齐白石、徐悲鸿、黄胄他们三个各自最擅长画什么
齐白石最擅长画虾,徐悲鸿画马,黄胄最擅长是画驴。
❷ 齐白石擅长画什么
齐白石先生擅长画虾、山水画和花鸟画,不过最有名的是他画的虾。提起齐白石先生,很多人应该都不会陌生,他是我国着名的国画大师,他笔下的虾形神兼备,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只活泼、机敏的虾,画工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齐白石简介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
齐白石擅长画花鸟、山水、鱼虫,笔艺精湛,他画的虾尤其出名,它笔下的虾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天趣横生。
齐白石是近现代着名国画大师,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泉》、《墨虾》等。
❸ 齐白石最善长画什么
齐白石——虾、虫、草,代表作《虾》《荷影图〉《祖国万岁》《蛙声十里出山泉》
徐悲鸿擅长画马;
齐白石擅长画虾;
黄胄擅长画驴;
李可染擅长画牛;
吴作人擅长画熊猫;
吴冠中擅长画桥;
张大千擅长画虎;
李苦禅擅长画鹰;
韩美林擅长画动物;
丁聪擅长画讽刺漫画
石涛擅长画山水;
郑板桥擅长画竹。
❹ 齐白石最擅长画什么
齐白石画虾堪称画坛一绝。
齐白石的虾,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大师写虾:刚柔并济、凝练传神,显示了画家高妙的书法功力.大胆概括简化,更得传神妙笔。
(4)齐白石擅长画什么动物扩展阅读: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
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着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❺ 戴嵩,李苦禅,齐白石,徐悲鸿,他们爱画什么
戴嵩爱画牛、李苦禅爱画鹰、齐白石爱画虾、徐悲鸿爱画马。
戴嵩 ,生卒年不详,唐代画家。韩滉弟子,韩滉镇守浙西时,嵩为巡官。擅画田家、川原之景,画水牛尤为着名。
李苦禅,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李英杰,改名英,字励公。山东高唐人。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擅画花鸟和鹰,晚年常作巨幅通屏。
齐白石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齐白石还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齐白石画虾堪称画坛一绝。
徐悲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他常画的奔马、雄狮、晨鸡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尤其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5)齐白石擅长画什么动物扩展阅读:
徐悲鸿画作的的特点:
徐悲鸿是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期间最早的接受和建立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
徐悲鸿对美术素描教学留下许多经典原则,包括“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宁方毋圆,宁脏毋净,宁拙毋巧”等。
靳尚谊指出,徐悲鸿运用的恰恰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思想来解读西方的素描教学,“不仅是准确、生动、深刻理解的造型体系,而且其中具有中国文化精髓和哲学。”
徐悲鸿还让那些富有创造个性的艺术家也成为美术教育的薪火传人。上世纪20年代徐悲鸿曾聘请民间画家齐白石到大学任教;40年代徐悲鸿不畏反动政治势力,在重庆撰文介绍解放区的木刻,推崇共产党的木刻家古元。
在教育中,徐悲鸿注重吸收西方美术教育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中国美术教育体系。在其从事美术教育期间建立了西画专业,即油画专业。
❻ 齐白石爱画什么动物徐悲鸿爱画什么动物谢谢!
齐白石画虾
齐白石画虾堪称画坛一绝。齐白石画虾通过毕生的观察,力求深入表现虾的形神特征。
齐白石从小生活在水塘边,常钓虾玩;青年时开始画虾;40岁后临摹过徐渭、李复堂等明清画家画的虾;63岁时齐白石画虾已很相似,但还不够“活”,便在碗里养了几只长臂虾,置于画案,每日观察,画虾之法也因此而变,虾成为齐白石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
齐白石画虾已入化境,在简括的笔墨中表现了游弋水中的群虾。粗壮、浓厚的茨菇,与群虾的透明、轻灵纤细形成对比,体现出晚年的齐白石画艺的成熟。
齐白石画虾表现出了虾的形态,活泼、灵敏、机警,有生命力。是因为齐白石掌握了虾的特征,所以画起来得心应手。寥寥几笔,用墨色的深浅浓淡,表现出一种动感。
一对浓墨眼睛,脑袋中间用一点焦墨,左右二笔淡墨,于是使虾的头部变化多端。硬壳透明,由深到浅。而虾的腰部,一笔一节,连续数笔,形成了虾腰节奏的由粗渐细。
齐白石用笔的变化,使虾的腰部呈现各种异态,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荡的。也有弯腰爬行的。虾的尾部也是寥寥几笔,既有弹力,又有透明感。虾的一对前爪,由细而粗,数节之间直到两螯,形似钳子,有开有合。虾的触须用数条淡墨线画出。
取舍:对水中的虾,为表现出那种透视感,齐白石的线条有虚有实,简略得宜,似柔实刚,似断实连,直中有曲,乱小有序,纸上之虾似在水中嬉戏游动,触须也像似动非动。
(6)齐白石擅长画什么动物扩展阅读:
着名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57岁时有一次题画写道:“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时也。”(己未老萍诗草)这几句斩钉截铁的话,可以说是齐白石不怕否定自己、敢于创新的艺术宣言。齐白石的最脍炙人口的画虾,就是他的创新精神的突出例证。
齐白石少年时代就对虾产生浓厚的兴趣,经常到溪流里观察这种逗人喜爱的小生物,用棉花为诱饵钓虾。他晚年曾画《儿时钓虾图》,在画幅上题诗道:“五十年前作小娃,棉花为饵钓芦虾。今朝画此头全白,记得菖蒲是此花。”并有小注:余少时尝以棉花为饵钓大虾,虾足钳其饵,钓丝起,虾随钓丝起出水,钳尤不解。只顾一食,忘其登岸矣!
少年时代的这种兴趣,使齐白石早就萌发画虾的艺术种子。但他60岁以前画虾主要是摹古,学习八大山人、李复堂、郑板桥等画虾的技法。
62岁时,齐白石自认为对虾的体会还不够深刻,需要长期细心观察和进行写生,就在画案的水碗里,长期养着数只活虾。齐白石每天都要细心观察它们很多次,看它们的形状,看它们在水中游动时的姿态,还常常用笔杆触动它们,看虾跳跃时的各种姿势。
这个时期的工夫,依然还是侧重在追求外形。因此,他笔下的虾虽已越过古人,但和他80岁以后画的虾还差一段距离。总的看来,虾的外形很像,但精神不足,还不能表现虾的透明的质感。
66岁时,齐白石画虾产生一个飞跃。虾的身躯已有质感,头、胸部前端有坚硬感。腹部节与节若连若断,中部拱起,似乎能蠕动。虾的长臂钳也分出3节,最前端一节较粗,更显有力。虾的后腿由10只减少成8只。
68岁时,画虾又进一步。这时的特点是:腹部小腿继续删减,由8只减到6只;以前画虾眼是画两个浓墨点,后来在写生中观察到虾在水中游动时两眼外横,于是虾眼由两个浓墨点改画成两横笔;最关键的突破是在虾的头胸部分的淡墨上加一笔浓墨。
齐白石认为对虾写生七八年,这一笔是创造最成功的,他说:“这一笔不但加重虾的重量,并且也表现白虾的躯干透明。”这时画虾已达到神形兼备,可以说算成功。
但齐白石仍不满足,继续追求笔墨的简炼。70岁后又有意删除不损害虾的真实性的腿,78岁时画的虾后腿就只有5只。
80岁以后画的虾,才真正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那精确的体态,富有弹力的透明体,在水中浮游的动势……可以说,艺术造型的“形”、“质”、“动”三个要素都臻于完美的境界。作家老舍在齐白石93岁寿辰的庆祝会上,说:“白石老先生画的虾,可以看出虾在水里游的运动,像活的一样,但他作画的时候决不是对自然事物单纯的模拟。
有一次他说:‘虾爪上的东西还很多,可是我不用画这些玩意。’他是有提炼的。”老舍指出的提炼,就是把虾的次要部分删除,对虾的重要特征进行艺术夸张,使虾的神情更为突出,所以人们比较池塘里的虾而更喜爱齐白石画的虾。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齐白石68岁时对虾的形象进行了重大改造,淡墨画出的虾头、虾身加上了重重的一点浓墨,表现了虾的重量和虾头前端的坚硬。
虾眼改小圆点为两横笔,虾腿8条减为6条等。1934年,齐白石71岁时完成了画虾的最后改造:后腿由6对减为5对,简约、概括、唯美,达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境界。”充分的证明了这一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