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科学家从哪些动物得到了启发
科学家从以下动物身上得到了启示发明了:
1、乌贼与侧壁气垫船:
鱿鱼是一种神奇的海洋动物,被称为海洋火箭。它的最高时速可达150公里,这主要取决于它的结构简单和安全可靠的高速水射流推进器。它被模仿成一个侧壁气垫船,带有喷水推进器,每秒可达40米,能够在低于一米深的浅水中加速。
2、鱼儿与船:
鱼有在水中自由移动的能力。人们模仿鱼的形状造船,用桨模仿鱼鳍。传说早在大禹时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就看到鱼用尾巴在水里荡来荡去,把木桨放在船尾。经过反复的观察、模仿和实践,船舶逐渐变为橹和舵,提高了船舶的动力,掌握了船舶的转向手段。这样,即使在翻滚的河流中,人们也能使船只自由航行。
3、蝴蝶与卫星控温系统:
当人造地球卫星在太空中受到强烈的阳光照射时,卫星上的各种精密仪器仪表很容易“烘烤”或“冻结”。蝴蝶的体表上长出一层薄薄的鳞片,用来调节体温。科学家们仿照蝴蝶翅膀的结构,为人造卫星的太阳能表面设计加载了一种和蝴蝶鳞片相仿的控温系统。
4、苍蝇与照相机:
美国斯坦福大学电脑科学系华人博士生吴义仁,与几名研究员创制出手提“光场相机”又称蝇眼照相机。苍蝇的每只小眼能独立成像,并能迅速地分辨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科学家模仿苍蝇的复眼,制成了“蝇眼”照相机。
5、长颈鹿与宇航员:
长颈鹿之所以能将血液通过长长的颈输送到头部,是由于长颈鹿的血压很高。据测定,长颈鹿的血压比人的正常血压高出2倍。这样高的血压为什么不会导致长颈鹿患脑溢血而死亡呢?这和长颈鹿身体的结构有关。长颈鹿血管周围的肌肉非常发达,能压缩血管,控制血流量。
科学家由此受到启示,在训练宇航员对,设置特殊器械,让宇航员利用这种器械每天锻炼,以防止宇航员血管周围肌肉退化;在宇宙飞船升空时,科学家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控制血管压力的原理,研制了飞行服“抗荷服”。抗荷服上安有充气装置,随着飞船速度的增高,抗荷服可以充入一定量的气体。
B. 哪些科技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发
提起仿生学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它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我们很多应用的科技都是从动物、昆虫、植物身上直接学到了作用原理或者得到了启迪后发明出新的设备、工具。创造出适用于生产,学习和生活的先进技术,这离不开科学家们的付出和努力,但我们也要对这些动物们道上一声谢谢。熟知的仿生学动物中,鸟类和蝙蝠是我们已经很熟知的了,比如飞机的研发就是从鸟类的飞翔得到了启迪,蝙蝠的超声波回声定位系统,助力我们发明了雷达。实际上,仿生学中还学习了许多许多的动物。
01 蝙蝠与雷达
在夜间,或者人为的将蝙蝠双眼遮挡住,蝙蝠依然可以自由飞翔,躲避障碍物。科学家根据蝙蝠回声定位探路的办法,发明出来了雷达。雷达的作用很广,我们常坐的飞机,就离不开雷达的帮助,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电子仪表上。驾驶员从雷达的电子仪表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是否有障碍物,以及确定航向,今天才有了“盲飞”这个名词。
02 萤火虫与人工冷光
科学家发明的电灯照亮了我们的夜晚。但电灯只能将电能的很少一部分转变成可见光,其余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浪费掉了,而且电灯的热射线不利于人眼。那么,有没有只发光不发热的光源呢? 人类一筹莫展之际又将目光投向了大自然。在自然界中,萤火虫发出的光就不产生热,所以又被称为“冷光”。萤火虫发出冷光不仅具有很高的发光效率,而且发出的冷光一般都很柔和,很适合人类的眼睛,光的强度也比较高。因此,生物光是一种人类理想的光。科学家通过研究萤火虫腹部的发光器,创造了日光灯,使人类的照明光源发生了很大变化。 现在,科学家已利用发明出接近生物光的冷光作为安全照明之用,称之为“人工冷光”。
03 电鱼与伏特电池
除了我们熟知的电鳗,自然界中还有不少鱼类都可以放电,人们将这些能放电的鱼统称为“电鱼”。各种电鱼放电的本领各不相同。放电能力最强的是电鳐、电鲶和电鳗。电鱼放电的奥秘究竟在哪里?经过科学家对电鱼的解剖研究, 终于发现在电鱼体内有一种奇特的发电器官。这些发电器是由许多小电板细胞构成的。电鱼这种非凡的本领,引起了科学家极大的兴趣。19世纪初,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以电鱼发电器官为模型,设计出世界上最早的电池。因为这种电池是根据电鱼的天然发电器设计的,所以称为“人造电器官”。除了电池之外,还有一种想法存在理论可能,但科技不能实现的启迪:如果能成功地模仿电鱼的发电器官,那么,所有交通工具的动力问题是否能得到很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