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濒危物种黑鹳连续多年现身青海湿地公园,是真的吗
帮助南门峡湿地国家公园监测世界上被称为“鸟熊猫”的黑鹳。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以来,青海省北川河湿地公园共接待了两只黑鹳。黑鹳属于鹳形目和鹳科。它是一流的受保护动物。目前,世界上只有大约3000人。被称为“门峡国家湿地鸟类中的大熊猫”的黑鹳出现在青海互助的南门峡国家公园。30只黑鹳栖息在南门峡东北部的水库中,并一直停留在那里。
目前,它只足以让全世界观看。黑仓是在海南省第一次孵化发现的。26日,青海省南门峡湿地福伊国家公园高级工程师被列为濒危物种。黑鹳是反映生态环境的重要物种之一。黑鹳和鸡窝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在中国没有发布。她被发现了好几次影子爱好者在北川河湿地公园拍摄了两只黑鹳。多年后,黑鹳再次出现。
㈡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的保护对象是是什么
珍稀动植物。
该区高等植物102属202种,其中84种为青藏高原特有;哺乳动物有16种,其中11种为青藏高原特有种类,鸟类约46种,7种为青藏高原特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藏羚羊、野牦牛、西藏野驴、白唇鹿、雪豹、金雕等;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盘羊、棕熊、猞猁、荒漠猫、藏雪鸡、红隼等以及众多种类的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是我国野生动物数量最大的地区,被称为“高原野生动物王国和天然乐园”。
地理优势: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其范围为昆仑山脉以南,乌兰乌拉山以北。
保护区与西藏自治区相接,南同青海省格尔木唐古拉乡毗邻,北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相连,东至青藏公路,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800——5500米。
据统计,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07个,总面积3825平方公里,其中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7个。最大的为乌兰乌拉湖,湖水面积为544.5平方公里。
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
以上内容参考海西州人民政府-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㈢ 为什么说青海湖畔的羚羊会变成濒危珍稀的动物种群
我国青海湖畔曾生活着一种羚羊,非常古老的动物——普氏小羚羊。半个世纪以前,它们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狩猎动物资源,仅青海地区的草原上就散布着上万只普氏小羚羊。那时的人们不曾想到那漫山遍野、奔腾如飞的羊群,会变成濒危珍稀的动物种群。
㈣ 动物区系
(一)动物区系的组成
调查区所在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哺乳动物有30种,鸟类54种,爬行类1种,鱼类6种。名录如下:
哺乳纲(MAMMALIA)
食肉目(CARNIVORA)
猫科(Felidae)
1.雪豹(Panthera uncia)
2.猞猁(Lynx lynx)
3.兔狲(Felis manul)
犬科(Canidae)
4.狼(Canisl upus)
5.豺(Cuon alpinus)
6.赤狐(Vulpes vulpes)
7.藏狐(Vulpes ferrillata)
8.沙狐(Vulpes corsac)
熊科(Ursidae)
9.棕熊(Ursus arctos)
鼬科(Mustelidae)
10.石貂(Martes foina)
11.香鼬(Mustela altaica)
12.艾虎(Mustcla eversmanni)
13.狗獾(Meles meles)
奇蹄目(PERISSODACTYLA)
马科(Equidae)
14.藏野驴(Equus kiang)
偶蹄目(ARTIODACTYLA)
牛科(Bovidae)
15.野牦牛(Poephagus mutus)
16.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
17.盘羊(Ovis ammon)
18.岩羊(Pseudois nayaur)
19.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
鹿科(Cervidae)
20.白唇鹿(Cervus albirostris)
啮齿目(RODENTIA)
松鼠科(Seiuridae)
21.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
仓鼠科(Cricetidae)
22.藏仓鼠(Cricetulus kamensis)
23.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
田鼠科(Arvieolidae)
24.斯氏高山平(Altacola stoliczkanus)
25.白尾松田鼠(Pitymys leucurus)
跳鼠科(Dipodidae)
26.长耳跳鼠(Euchoretes naso)
兔形目(LAGOMORPHA)
鼠兔科(Ochotonidae)
27.黑唇鼠兔(Ochotona curzoniae)
28.柯氏鼠兔(Ochotona koslowi)
29.拉达克鼠兔(Ochotona ladacensis)
兔科(Leporidae)
30.高原兔(Lepus oiostolus)
鸟纲(AVES)
鹳形目(CICONIFORMES)
鹭科(Ardeidae)
1.大白鹭(Egretta alba)
雁形目(ANSERIFORMES)
鸭科(Anatidae)
2.斑头雁(Anser indicus)
3.大天鹅(Cygnus cygnus)
4.赤麻鸭(Taborna ferruginea)
5.赤嘴潜鸭(Netta rufina)
隼形目(FALCONIFORMES)
鹰科(Accipitridae)
6.大鵟(Buteo hemiasius)
7.金雕(Aquila chrysaetos)
8.草原雕(Aquila rapax)
9.秃鹫(Aegypius monachus)
隼科(Faconidae)
10.猎隼(Faico cherrug)
11.红隼(Falco tinnunculus)
鸡形目(GALLIFORMES)
雉科(Phasianidae)
12.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
鹤形目(GRUIFORMES)
鹤科(Gruidae)
13.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
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鸻科(Charadriidae)
14.斑鸻(Pluvialis dominca)
鹬科(Scolopacidae)
15.红脚鹬(Tringa totanus)
16.矶鹬(Tringa hypoleucos)
鸽形目(COLUMBIFORMES)
沙鸡科(Pteroclididae)
17.西藏毛腿沙鸡(Syrrhaptes tibetanus)
鸠鸽科(Columbidae)
18.岩鸽(Columba rupestris)
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戴胜科(Upupidae)
19.戴胜(Upupa epops)
鸥形目(LARIFORMES)
鸥科(Laridae)
20.鱼鸥(Larus ichthyaetus)
21.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
22.普通燕鸥(Sterna hirundo)
雀形目(PASSERIFORMES)
百灵科(Alaudidae)
23.长嘴百灵(Melanocorypha maxima)
24.短趾沙百灵(Calandrella cinerea)
25.细嘴沙百灵(Calandrella acutirostris)
26.角百灵(Eremophila alpestris)
27.小云雀(Alauda gulgula)
燕科(Hirundinidae)
28.灰沙燕(Roparia riparia)
29.岩燕(Ptyonoprpgne rupestris)
30.毛脚燕(Delichon urbica)
鹡鸰科(Motacillidae)
31.黄头鹡鸰(Motacoilla citreola)
32.白鹡鸰(Motacoilla alba)
33.平原鹨(Anthus campestris)
34.水鹨(Anthus spinoletta)
鸦科(Cervidae)
35.褐背拟地鸦(Pseudopodoces humilis)
36.红嘴山鸦(Pyrrhocorax pyrrhocorax)
37.渡鸦(Corvus corax)
伯劳科(Laniidae)
38.楔尾伯劳(Lanius tephronotus)
岩鹨科(Prunellidae)
39.棕胸岩鹨(Prunella strophiata)
40.褐岩鹨(Prunella fulvescens)
鹟科(Muscicapidae)
41.蓝点颏(Lusinia calliope)
42.赭红尾鸲(Phoenicurus ochruros)
43.漠即(Oenanthe isellini)
44.黑喉石即(Saxicola torquata)
45.棕背鸫(Turs kessieri)
文鸟科(Ploceidae)
46.石雀(Petronia peteronia)
47.棕背雪雀(Montifrgilla blanfordi)
48.黑喉雪雀(Montifrgilla davidiana)
雀科(Fringillidae)
49.曙红朱雀(Carpodacus eos)
50.高山岭雀(Leucosticte nemoricola)
51.大朱雀(Carpodacus rubicilla)
52.拟大朱雀(Carpodacus rubicilleides)
53.红眉朱雀(Carpodacus pulcherrimus)
54.灰眉岩鹨(Emberiza cia)
爬行纲(REPTILIA)
蜥蜴目(LACERTIFORMES)
鬣蜥科(Agamimdae)
1.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iangalii)
鱼纲(PISCES)
鲤形目(CYPRINFORMES)
鲤科(Cyprinidae)
1.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
2.小头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icrocephalus)
鳅科(Cobitidae)
3.长鳍高原鳅(Tripiophysa(T.)longianalis)
4.细尾高原鳅(Tripiophysa(T.)stenura)
5.细体高原鳅(Tripiohysa(T.)leptosoma)
6.小眼高原鳅(Tripiophysa(T.)microps)
(二)动物区系分布的特点
由于本区地势高亢,气候干旱寒冷,植被类型简单,食物条件及隐蔽条件较差,动物区系组成简单。但是,除猛兽猛禽多单独营生外,有蹄类动物具结群活动或群聚栖居的习性,因而种群密度较大,数量较多,这是青藏高原东部及南部森林动物不能比拟的。
本区动物区系的组成特征主要表现在:
1)哺乳动物特有种占重要地位。可可西里地区的青藏高原特有种计有11种之多,其中最着名的物种有藏羚、藏野驴、野牦牛和藏原羚等;具有产业意义的种类有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himalayana)和高原兔(Lepus oioslolus );具有一定科研价值或在食物链中起到生态平衡作用的小型动物,有多种鼠兔(Ochotona spp.)和松田鼠(Pitymys leucuius)等。分布于欧亚北大陆或中亚地区,并见于可可西里的古北界种类有17种,这些种类为棕熊、猞猁、盘羊、岩羊和小毛足鼠等。狼系本区唯一的广布种。
综上所述,可可西里地区哺乳动物的区系组成别具特色。原因是本区远离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一些中亚或蒙新区较为典型的荒漠、半荒漠种类及其他北方种类,未能扩展到本区,致使古北界物种的成分明显减少。
2)鸟类以古北界成分居优势。鸟类的区系组成与哺乳类恰恰相反,即古北界种较多,而特有种仅7种(如:藏雪鸡、褐北拟地鸦、长嘴百灵、雪雀等),余为广布种,候鸟占一定比例,偶尔有大白鹭等迷鸟出现。
3)本区自东南至西北方向虽然分别出现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及高寒荒漠草原植被类型,但大、中型哺乳动物(如:藏野驴、野牦牛、藏羚、藏原羚等)均可见于上述各植被带,即无明显的地域差异,但在种群数量上会有一定的差别。例如,藏原羚喜在草甸和草原环境中栖息,数量相对较多,在气候更加干旱的荒漠草原带中较少见,甚至绝迹。
4)不同的植被类型,小型哺乳动物的组成也略有差异。黑唇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在高寒草甸,拉达克鼠兔(Ochotana ladacensis)却栖息于高寒草原及荒漠草原;而荒漠类型的小毛足鼠(Phodpus roborovskii)仅在本区西北隅的荒漠中出现。
(三)濒危珍稀动物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濒危珍稀的兽类有13种,其中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即雪豹、藏野驴、野牦牛、藏羚、白唇鹿;二级保护动物有8种,即棕熊、猞猁、兔狲、豺、石貂、岩羊、盘羊、藏原羚;珍稀鸟类计有8种,含一级保护动物2种,即金雕、黑颈鹤;二级保护动物有6种,即秃鹫、猎隼、大鵟、红隼和藏雪鸡、大天鹅。
濒危珍稀动物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藏羚羊,以其珍贵的绒毛,而遭到不法分子的大规模猎杀。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英文名:Tibetan antelope或Chiru,中文别名:藏羚羊、长角羊,藏名译音:Zu。分类:偶蹄目、牛科、藏羚属(Pantholops)。肩高:80~85cm(雄),70~75cm(雌);体重:35~40kg(雄),24~28 kg(雌);毛色:雄羊黄褐色到灰色,腹部白色,额面和四条腿有醒目黑斑记,雌羊纯黄褐,腹部白色;角长:成年雄性50~60cm(雌性无角);寿命:一般不超过8岁;习性:集成十几到上千只不等的种群,生活在海拔4 300~5 100 m(最低3 250 m,最高5 500 m)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上。夏季(5月)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至东昆仑山脉北麓一带,调查区是藏羚羊迁徙的途经地区,6~7月产仔之后返回越冬地与雄羊合群,11~12月交配,只有少数种群不迁徙,目前藏羚羊迁徙的原因还不明确,有待于动物学家的研究。分布:只限青藏高原,以羌塘为中心,南至拉萨以北,北至昆仑山,东至西藏昌都地区北部和青海西南部,西至中印边界,偶尔有少数由此流入印度境内拉达克。数量:少于75 000只(据夏勒1999年估计),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野牦牛(Poephagus mutus),偶蹄目,牛科,牛亚科、牦牛属。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野牦牛体形笨重、粗壮,成年个体肩高1.3 m上,体长2.0 m以上,体重1 000 kg以上,而雄性个体明显大于雌性个体;雌、雄个体均有角,角形相似,雄体的角明显比雌性的角大而粗壮,毛色绝大多数呈通体褐黑色,仅吻周、嘴唇、脸面及脊背一带显霜状的灰白色。该物种是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其分布高度在海拔4 000~5400 m之间,在高寒草原或荒凉的寒漠地区,每天大部分时间均在进行摄食,边食边漫游,无十分固定的栖居地,只有大致的分布区。营群居生活,除个别雄性个体常单独生活外,一般总是雌雄老幼活动在一起,少则数头,多则数百头甚至上千头。据有关资料表明,雄性野牦牛3岁性成熟,每年进入秋季后,野牦牛陆续开始交配,雄牛生性凶猛好斗,在交配之间争偶现象非常激烈,胜者率领数只到20多只雌牛一起活动,败者往往尾随群体伺机交配,或离开群体另觅新欢。怀胎雌牛每年6~7月份产仔,妊娠期240~250天,每胎一仔。成群的野牦牛会主动逃避敌害,遇到人或汽车也会跑走,而性情凶狠暴戾的孤牛则恰恰相反,常会主动攻击在它面前经过的各种对象,能将行驶中的吉普车顶翻,受到伤害的野牦牛不论雌雄,都会拼命攻击敌害,直到力竭死亡,野牦牛发起攻击时首先会竖起尾巴示警,因此在野外工作中必须掌握野牦牛这一特点。野牦牛的主要天敌是狼群,后者常在冬季以围攻的方式将老龄、幼龄和体弱的野牦牛追到冰上,待其滑倒后群起撕食。
㈤ 中国十大濒危动物有哪些
1、古朴国宝:大熊猫。大熊猫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知名的动物,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所到之处无不享受“总统级”待遇,是真正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
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由于其可爱的外表和呆萌的行为举止,受到了全世界的喜爱。
2、仰鼻蓝面:金丝猴。金丝猴是人们根据它们的外貌而取的名字,它们的学名是仰鼻猴属,由于世界上最早发现的仰鼻猴是生活在中国的四川、陕西、甘肃的川金丝猴,这一属的动物通常被称为金丝猴。目前世界上的金丝猴现在仅存4个物种,并呈现生态学意义上的孤立“岛屿”态势。
中国的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在秦岭繁衍生息的川金丝猴猴群共有三十九个,全部金丝猴加起来有四千多只;滇金丝猴远居滇藏的雪山杉树林,数量仅千余只;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梵净山,数量才七百多只。
3、长江奇兽:白鳍豚。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豚类有70多种,淡水仅5种,中国仅此一种淡水鲸,分布狭窄,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自从1996年人们再也没有在野外发现过白鳍豚的身影,而且此前捕捉到的几头白鳍豚都在人工饲养的坏境下死亡,许多国内外专家都认为白鳍豚或许已经灭绝。
白鱀豚是世界上现存的4种淡水豚之一,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仅产于长江中下游。由于人类活动增加或活动不当,使白鳍豚意外死亡事故增多,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被轮船螺旋桨击毙的。
4、中华之魂:华南虎。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仅分别在中国境内。华南虎的数量骤减,濒临灭绝是由于栖息地的破坏、人类活动的加剧、人类出于商业或报复性的捕杀、以及圈养华南虎的高度近亲繁殖共同造成的。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人工饲养华南虎数量共有110只左右。而野生华南虎更是自20世界80年代后就再没有发现,而华南虎的关注度也远不如大熊猫,唯一一次引起轰动还是2008年的周正龙造假野生华南虎照片事件。
5、东方之珠:朱鹮。朱鹮目前的状况稍好于华南虎,虽然野生数量不多,但是人工繁殖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朱鹮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系东亚特有种。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
朱鹮具有非常高的保护价值和观赏利用价值,鹮科鸟类生活在距今6000万年前的始新世。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20世纪80年代仅有7只野生朱鹮,目前经过保护数量已经超过了1000只。
6、堪称国鸟:褐马鸡。褐马鸡是中国特产珍稀鸟类,主要栖息在以华北落叶松、云杉次生林为主的林区和华北落叶松、云杉、杨树、桦树次生针阔混交森林中。仅见于中国山西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河北西北部、陕西黄龙山和北京东灵山。1987年调查野生种群仅有数百只,根据2009年文献报道,中国现存的野生褐马鸡数量在17900左右。
7、孑遗物种:扬子鳄。现今野生扬子鳄总共只有130—150只,其中约有50条为成年扬子鳄,而且正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俗称猪婆龙,土龙,亦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
扬子鳄非常古老,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和研究古地质学和生物的进化,都有重要意义。扬子鳄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太湖,其威胁主要来自栖息地的破坏,其栖息地不断被开发为耕地鱼塘等农业用地
8.高原神鸟:黑颈鹤。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北部一带,体羽灰白色,头部、前颈及飞羽黑色,尾羽褐黑色,体长110~120厘米,体重4~6千克。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仅知有700~800只,此后由于调查工作的不断深入,20世纪90年代已知在西藏越冬的黑颈鹤有4277只,至2002年初已知在云贵高原越冬的黑颈鹤有3261多只,这使黑颈鹤的总数达到7538只。
据1992年冬季的数量统计,在中国见到的数量为1268只,2002年后又在云南昭通等地发现了较大的越冬群体,数量已超过1500只。估计到2011年止全世界总的数量约有1万只。
9.雪域喋血:藏羚羊。藏羚羊曾经一度被列为濒危动物,2012年时西藏境内藏羚羊种群数量从1999年的7万只增加到目前的10万只以上,到2014年数量已近30万只,藏羚羊也即将从中国十大濒危动物排行榜中退出。这对于动物保护者来说无疑是大好的消息。
由于藏羚的底绒非常细软,质地极佳,曾在20世界80年代到21世界初遭到大量的捕杀,走私出国几经辗转,到一些欧洲国家可卖出数万美元。随后开始严厉打击非法捕杀并且建立保护区,使得藏羚羊的数量迅速恢复。
10、失而复得:四不象。麋鹿就是传说中的“四不象”,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
到19世纪时,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国购买并繁殖到255头,并在1983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之后有更多的麋鹿回归家乡,并有部分被放生野外。截至2011年8月,江苏盐城大丰湿地麋鹿总数达1789头; 2013年6月,湖北石首市天鹅洲麋鹿保护区麋鹿总数达1016头。
最濒危物种:
1、白鳍豚,别名白暨,属于喙豚科,学名为LipotesvexilliferMiller,属于鲸目(Cetacea),白暨豚科。识别特点为:吻突狭长,长约300毫米。额部圆而隆起。背鳍三角形,位于身体的3/5处,有低皮肤脊与尾鳍相连。
头顶的偏左侧有一个能启闭自如的呼吸孔。尾鳍水平向,向缘凹入呈新月形。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小,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它们大约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有“活化石”的美称。由于数量奇少,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宣布为功能性灭绝。
2、苏门答腊虎,在野生状态下只有400只。随着40年代巴利虎和70年代里海虎的灭绝,人们预计,这一物种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在地球上消失。苏门达腊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ssp. sumatrae)是同类物种中体型最小的老虎,雄性体重100~150kg ,雌性体重75~100kg,脸部周围的颊毛较长,胡须也长,全身鹅黄色。
苏门答腊虎拥有所有老虎中最暗的毛皮,它的黑色条纹显着,条纹之间的间隔很小,而且条纹常是一对对排列,前腿也有条纹。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岛。栖息的环境从平原森林到高山。仅存野生的苏门答腊虎大约有400~500只,主要是在印度尼西亚岛的五个国立公园。
3、北部白犀牛,刚果瓜兰巴(Garamba)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北部白犀牛与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曾在乌干达大量繁殖,但是由于当地的疏于保护而渐渐消失。
在瓜兰巴国家公园中,它们的数目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达到35只,在2003年4月为30只,其后有6只被杀,4只新出生,上个月,又有2只被猎杀,同时还有近千头大象被杀。
4、奥里诺科鳄鱼:南美洲体形最大的食肉动物,也是地球上12种最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
5、僧海豹(monachus-monachus ormonkseal) 据专家估计,世界上仅有500只,生活在地中海,受到海水和海滩生态环境变坏的影响,被渔民大量捕杀。
6、小嘴狐猴(Mouse lemur) 世界最小的猴类,生活在马达加斯加。
7、兰.坎皮海龟(L. Kemp’sRidleyTurtle)目前全世界范围内12种最濒危动物中唯一数目成增长趋势的动物。需经历11~35年成长期。
8、奥瑞纳克鳄鱼(OrinocoCrocodile,学名为Crocodylusintermedius) 仅有250~700只在野外生存。主要在古巴和委内瑞拉境内。
9、泰国猪鼻蝙蝠。
10、夏威夷蜗牛。
11、微型猪(pigmyhog,学名为Sussalvanius) 世界上最小的猪,野猪的一种,主要生活在印度东北部。60厘米长,高约25厘米,成年猪不足10公斤。曾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大量存在,后期仅印度阿桑地区的玛纳斯国家公园拥有为数不多的几头。其基因与家猪的基因并无太大差别。
12、斯比克斯鹦鹉:在野生状态下,斯比克斯鹦鹉虽没有完全灭绝但已经少得不能再少。1990年寻找这种鸟的鸟类学家仅仅找到一只幸存的雄性鸟,生活在遥远的巴西东北部地区。被人俘获的大约31只鸟是这种鸟能够存续下去的唯一希望。
㈥ 世界仅存北方豺群在青海出现!这个物种为何成了珍稀动物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红外相机捕捉到一群数量达10只的豺群,队伍中跟着几只豺幼崽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就信息推测,祁连山地区的豺是世界上仅存的北方豺群,祁连山成为豺分布的重要栖息地之一。这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在拍到世界罕见的五只雪豹、六只兔狲、五只荒漠猫同框画面之后又一重大记录。
豺的外形与狼、狗等相近,但比狼小,而大于赤狐,体长95-103厘米,尾长45-50厘米,肩高52-56厘米,体重20千克左右,大的豺王可以勉强30千克左右。头宽,额扁平而低,吻部较短,耳短而圆,额骨的中部隆起,所以从侧面看上去整个面部显得鼓起来,不像其他犬类那样较为平直或凹陷。四肢也较短,体毛厚密而粗糙,体色随季节和产地的不同而异,一般头部、颈部、肩部、背部,以及四肢外侧等处的毛色为棕褐色,腹部及四肢内侧为淡白色、黄色或浅棕色,尾较粗,毛蓬松而下垂,呈棕黑色,类似狐尾。尖端为黑色或棕色。下颌每侧具2个臼齿,豺是现存最强的犬科动物,也是最凶残和灵活的犬科动物,体型虽小于狼,但是战斗力要高于狼。
㈦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什么是青海湖地区特有品种,数量比大熊猫怀稀少
普氏原羚
我国境内目前仅存于青海省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普氏原羚处境堪
忧,其种群数量正在急剧减少。
普氏原羚是目前世界上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我国政府早在1988
年时就将其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历史上,这一珍稀野生动物曾分
布于内蒙古、青海等少数地区,现在仅存于青海省境内环青海湖东北部及
其西部的鸟岛、察拉滩和小北湖一带。 据青海省林业局副局长李三旦介绍,
5年前环青海湖地区的普氏原羚数量还至少有300多只,现在只剩下百
只左右,而且数量仍在减少。
据了解,普氏原羚生性机智,行动敏捷,喜集群活动,一般为十只左
右为一群,最多也就五六十只一群。它们通常在滩地和沙丘间栖息,有选
择性地采食禾草、苔草和杂类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一项专题调查
报告显示,120多年前,我国就在内蒙古和青海省获得过普氏原羚的模
式标本,后来由于受移民、农牧业生产和人为猎杀等因素影响,使普氏原
羚的分布区萎缩到青海省境内的青海湖东北部及其西部的鸟岛、察拉滩和
小北湖一带的沙丘及周边地区。近50年来由于青海湖地区的社会、经济
和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普氏原羚的生
存环境日渐恶化,人为猎杀现象时有发生,数量不断减少。
记者从青海省林业部门了解到,由于人类活动的阻隔,青海湖西部鸟
岛地区的普氏原羚与湖东北地区的种群已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再加上人为
猎杀,这一珍稀野生动物在环青海湖地区的数量越来越少。李三旦说,在
整个青海湖周边地区所剩的普氏原羚总数目前只有十年前的三分之一。他
呼吁人们加强保护意识,珍惜和爱护这一珍贵的濒危野生动物。
㈧ 濒临灭绝的动物有哪些
濒临灭绝的动物有斑鳖、中国虎、黑颈鹤、白臀叶猴、中华穿山甲、吸血鬼鹿、中华四大鲟、中华白海豚、扬子鳄、北极熊、亚洲象、爪哇犀牛、雪豹、蓝鳍金枪鱼、加湾鼠海豚、冠海豹、树袋鼠、墨西哥蝾螈、赛加羚羊、棱皮龟等。
根据2018年最新更新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红色名录),我们了解到目前截止目前已经有96951个物种被列入红色名录,它们代表着这些动物数量稀少,物种的繁衍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其中26840种濒临灭绝,代表着它们它们已经接近于无法存续物种的基因。
1. 斑鳖
野生斑鳖主要生存于我国广西、贵州和越南,但目前已经没有野生斑鳖了。2019年,世界上最后一只雌性斑鳖在苏州动物园死亡,因为频繁的人工授精而发生意外。自此,全世界仅剩下三只斑鳖,都是雄性,苏州动物园一只,越南两只。意味着依靠自然繁衍拯救斑鳖已经不可能,其灭绝仅是时间问题,所幸斑鳖还能活一百年左右,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否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有克隆的机会。
动物的分类:
人类和动物的关系非常密切也非常复杂。人和动物在地球食物链中互争口粮又互相依存,接触频繁.一般按人类需要分其为6类:
食品动物(Food Animals) 供应人类丰富营养来源的肉、乳、禽、蛋、鱼等。
役用动物(Labor Animals) 马、驴、骡、骆驼等。骑、驮、拉,被誉为"不要能源”的动力,有战略意义。
经济动物(Economic Animals) 生产羊毛、裘皮、皮革等。如绵羊、长毛兔、海狸鼠、黄鼬、蓝狐等。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 以科学实验为目的、定向培育出的特种动物,有严格遗传学和生物学要求,目前以小鼠、大鼠、豚鼠、仓鼠为代表。
医用动物(Medical Animals) 生物制品原料如血清马、鸡胚等:检测工具如家兔:中药原料如鹿(茸)、熊(胆)、牛(黄)、马(宝)、虎(骨)等。
观赏动物(宠物,Pet) 猫、狗、鹦鹉、金丝雀、金鱼等。动物园、马戏团动物皆属之。
国家保护动物:
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是一些数量较少或已濒临灭绝的动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划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种,并对其保护措施作出相关规定。非该法律条文许可情况下,不能对国家保护动物进行捕猎、杀害、买卖。2020年6月,为进一步加大对穿山甲的保护力度,我国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2021年2月,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公布,新增517种(类)野生动物。
㈨ 甘肃青海野外有什么危险的动物
在甘肃和青海的野外,能造成危害的野生动物不多,主要有狼、豹和熊。
狼最多,有独狼,也有群狼。豹有两种,雪豹、金钱豹,雪豹主要在高山雪线附近,金钱豹主要在草原和灌木林中活动。熊也有两种,黑熊和棕熊,一般在森林中活动。
其他像狐狸什么的也很多,但不会对人有危害。看到人就跑了。食草动物中不要惹野牦牛,很凶的。但现在几乎看不到了。
㈩ 目前我国有哪些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
第一个就是我国的国宝,熊猫,目前熊猫居住在四川、陕西、甘肃等40个县内,过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隐居生活第二个是金丝猴,目前存活下来的金丝猴只有200多只了第三个就是白鳍豚,小编个人非常喜欢它,因为它长得很可爱而且很漂亮,但是它的数量更爱稀少,它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大家都知道长江中下游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由此可知,它的生存环境是非常恶劣的;第四个是华南虎,虽然说人类害怕老虎的凶残,但是人类依然还会去吃老虎,正是因为如此,华南虎也处于了濒危状态,目前野外的数量大约只有20只,且能够捕食的动物也很少;
第五个就是朱鹮,是一种鸟类动物,被人们称为东方之珠,20世纪60年代之后就找不到了,直到70年代才在陕西找到7只;
第六个是扬子鳄,它也生存在长江地区,由于人们围湖造田,导致它的数量在急剧减少,很有可能就要消失了,目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第七个是黑颈鹤,1876年在中国青海湖发现,目前在西藏还有一个种群,大概4000只,这个数量也是濒危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