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物世界 > 现在有什么海生爬行动物

现在有什么海生爬行动物

发布时间:2022-09-21 18:47:21

❶ 什么是海生爬行动物呢

海生爬行动物就是生活在海洋中的爬行动物。它们能在咸水环境中生长、觅食,不经常进入淡水环境,但它们不一定在海洋中繁殖后代。现代海洋中仅有海龟、海蛇及其他少量爬行动物,而在中生代的海洋中则有鱼龙、鳍龙、海龙、沧龙等大名鼎鼎的动物,其中最富盛名的是鱼龙和蛇颈龙。

鱼龙是一类高度适应水生生活的已经灭绝的爬行动物。现存关于鱼龙最早的图片绘制于1699年,不过当时被当作了鱼。1708年在德国也发现了鱼龙化石,但直至1814年,这批化石才被法国着名的比较解剖学家居维叶首先正确地鉴定为海生爬行动物。1719年发现了第一条完整的鱼龙化石,当时认为这是在“大洪水”中死去的海豚或鳄鱼。“鱼龙”这个词到1818年才由大英博物馆的柯尼希创造出来,以后被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

❷ 海龟有什么种类

1、棱皮龟

棱皮龟属于变温的爬行动物,游泳迅速且能力极强,杂食性,每年5-6月之间产卵,一次产卵90-150枚,主要栖息于热带海域的中上层,分布于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

2、蠵龟

蠵龟,主要捕食底栖或漂浮的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等,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内温水海域,中国南海、东海海域有太平洋蠵龟。

3、玳瑁

玳瑁,主要的生活区是浅水礁湖和珊瑚礁区,分布于美属萨摩亚、安提瓜和巴布达、澳大利亚、巴哈马、巴林、巴巴多斯、伯利兹、巴西等。

4、平背龟

澳大利亚特有的海龟;在海龟中只有平背龟的幼龟生活在沿海水域而不游入大洋,这就是它为澳洲特有的原因。

5、绿海龟

绿海龟和其他海龟一样,除了上岸产卵外,终其一生都在大洋中渡过,广泛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海域,并产卵于温度达25℃以上的沙滩。

❸ 最强海洋爬行动物——沧龙放到现在能打多少只虎鲸

首先,沧龙不是最强的海洋爬行动物。最强的海洋爬行动物是喜马拉雅鱼龙(尽管上龙和沧龙经常在纪录片和电影里面大显身手,但是最强的海爬反而是曝光率很少的鱼龙)。

其次,沧龙对虎鲸的话,不要说沧龙能不能打得过一群虎鲸,哪怕是单挑沧龙也打不过虎鲸。

最大霍夫曼样本是PRM 2546,毛子那边的一个碎下颌,约1.7米长,极限估测全长17米16吨。

最大沧龙下颌的原材料:

比完体长,下面是硬件。鱼龙,沧龙,鲸都是以尾巴为主要驱动方式的四足羊膜动物,在演化角度上面来说,越接近现代鲨鱼的结构则越完美。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霍夫曼沧龙这种身体结构是明显的不完全进化的典型,而虎鲸的身体结构则更加进步。综合来看,虎鲸除了口裂和咬合力可能不如沧龙以外,其他各方面的数据都要大于等于沧龙。

因此,综上来讲,霍夫曼沧龙和虎鲸单挑,赢得概率比输得概率要小。具体是怎么样,把里面的推论是沧龙对虎鲸顶死四六开,甚至可能更低。

❹ 海洋中的爬行动物有哪些

爬行动物是第一批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真正征服陆地的脊椎动物,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陆地生活环境。爬行动物也是统治陆地时间最长的动物,其主宰地球的中生代也是整个地球生物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时代,那个时代,爬行动物不仅是陆地上的绝对统治者,还统治着海洋和天空,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类其他生物有过如此辉煌的历史。

其中,蛇颈龙和鱼龙是所有海生爬行动物中最凶猛的,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它们始终都控制着海洋。蛇颈龙在白垩纪末期灭绝,在其生存的远古时代,它那庞大的体型在海洋世界中称霸一时。蛇颈龙头小颈长,脖颈是身体和尾部长度的两倍,体躯宽扁,体长可达18米,四肢呈桨状,牙齿锋利,属于肉食性海洋大型爬行动物。尽管从科学理论上说蛇颈龙早已灭绝,但有人曾怀疑尼斯湖水怪可能就是蛇颈龙的后裔。除此以外,在白垩纪晚期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类最为凶猛的爬行动物——沧龙。它们的头骨很长,在构造上与现代的巨蜥很相似,所以沧龙与巨蜥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它们是由远古的蜥蜴类进化来的。它具有现代的巨蜥和蛇一样的下颌骨,这个下颌骨不仅能下降得很低,而且还能向两侧打开,使装满的食物不会漏出去。

鱼龙是中生代海洋中生存过的已灭绝的鱼形爬行动物。1821年,柯尼希认为它们是介于鱼类和爬行类之间的动物,因此创立了鱼龙这个词。居维叶曾对鱼龙有过较形象的描述:“鱼龙具有海豚的吻,鳄鱼的牙齿,蜥蜴的头和胸骨,鲸一样的四肢,鱼形的脊椎。”同时指出它们也是一类古老的爬行动物。

到了中生代晚期,两栖类动物一部分彻底告别了大海,到陆地上定居,从而进化成爬行类的蛇。还有一部分依恋故乡大海成了今天的海蛇。海蛇身体呈圆桶状,尾巴扁平,善于游泳,喜欢栖息于大陆架和海岛周围的浅水区,以澳大利亚北部与南洋群岛之间最多。有些种类的海蛇也有在海面上大规模集群的习性。广东沿海地区渔民常见到成千上万条海蛇追捕鱼群的场面。1932年5月4日,马六甲海峡出现过壮观的海蛇长阵,宽约3米,长达110米。在全世界2700多种蛇中,海蛇只有49种。

除了海蛇,最着名的就要数“活化石”海龟了。海龟的祖先远在2亿多年以前就出现在地球上。古老的海龟和不可一世的恐龙一同经历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后来地球几经沧桑巨变,恐龙相继灭绝,海龟也开始衰落。但是,海龟凭借那坚硬的背甲所构成的龟壳的保护战胜了大自然给它们带来的无数次厄运,顽强地生存了下来。海龟步履艰难地走过了2亿多年的漫长历史征程,依然一代又一代地生存和繁衍下来,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古老、顽强而珍贵的动物。

❺ 海洋爬行动物的海鳄

中生代海生鳄类从其出现开始,就受到竞争对手的强有力的挑战,侏罗纪中大型的鱼龙类、上龙类一直威胁着它们的生存,其中上龙类中的滑齿龙、克柔龙等更扮演着它们天敌的身份。进入白垩纪后,随着海王龙等沧龙类的异军突起,海生鳄类渐渐走到了演化之路的尽头,它们甚至没有目睹到恐龙家族的最后灭亡。
为23种鳄鱼品种中最大型的,亦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动物。成体全长3-6米以上,最长达8.63米,体重超过1.6吨。
湾鳄为热带及亚热带的物种。原产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印度亦有发现。

❻ 太平洋海龟的资料

简介:太平洋绿龟的体重在150斤左右,幼龟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只是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便可能成为鹰等食肉鸟的食物。

(一)形态特征

海龟属龟鳖目,体长1~1.3米,体重大于100千克,体型巨大,四肢桨状,适于划水。龟头背面有前额鳞1对,背甲盾片相间排列。颈盾板短而宽,椎盾5枚,助盾4对。前肢较后肢短小。背面棕色或橄榄色,腹面黄色。

(二)食性

以鱼类、海藻、甲壳类、头足类软体动物为食。

(三)生殖

每年6~9月,海龟湾便有成群绿海龟回游来此,上岸产卵。每当夜深人静,雌龟便慢慢地爬上沙滩,在不被水淹的高潮线上,找到合适地点,挖出一个宽大的坑,才开始产卵,每次产卵50~200多枚(图2)。产完用沙土覆盖,龟卵在温暖潮湿的沙滩里自然孵化,经过49~60天,幼海龟例破壳钻出,爬入大海。保护区工作人员帮助幼龟回归大海(图3),海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国际上重点保护动物。

(四)经济价值

海龟的经济价值很高,龟肉鲜美、营养丰富,龟板、血及胆汁均入药,目前被列为抗癌食品之一,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五)绿毛龟的品种

1、青龙戏水:龟的头部、四足、背甲、腹甲、尾部都长有绿毛。

2、五子夺魁:龟的头部、四足、背甲、腹甲长有绿毛,虽比青龙戏水略差一筹,但仍属罕见,活的珍宝,极为名贵。

3、牡丹头:仅龟的头顶部长有绿毛,为名贵品种。

4、天地缨:龟的背甲、腹甲长有绿毛,在水中,似一团绿绒球。

5、天缨:龟的背甲上长有绿毛。

6、双缨:龟的两只前足或后足长有绿毛。

7、三点缨:龟的三只足上长有绿毛。

8、器缨:四只足上长有绿毛。

9、吕缨:龟的头、尾长有绿毛。

10、品缨:龟的头部和两只前足长有绿毛。

11、胡子缨:脸颊或上下颌长有绿毛,一般不多见。

12、长毛缨:毛长超过35厘米,称长毛绿毛龟。

(六)绿毛龟的选择

1、金寿绿毛龟:外贸出口品种。

2、麒麟龙尾绿毛龟:孔雀斑绿毛龟、金线绿毛龟为龟中极品。

世界现存海龟共7种,在中国海域栖息的有绿海龟、螺龟、太平洋丽龟、棱皮龟、玳瑁五种,以绿海龟最多,其余已很稀少。

头顶有两对前额鳞,上颌钩曲。背面的角质板覆瓦状排列,随着年龄增长而渐趋平铺状,表面光滑,具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花纹,四肢呈鳍足状。前肢较大,有两爪,后肢短小,仅具一爪。尾短小,通常不露出甲外。性强暴,以鱼、海藻为食。卵可食;角质板可制钮扣、眼镜框或装饰品;中医学上以甲片入药,性寒、味甘,功能清热解毒,定惊,主治热病发狂、小儿惊风、痈肿疮毒等症。

棱皮龟

棱皮龟,也称“革龟”。爬行纲、棱皮龟科,长达2米多,是现存龟鳖类中最大的一种,背面无角质板,被以柔软的革质皮肤,上面有七条纵棱,棱间微凹如沟;腹甲骨化不完全,有五条纵棱,四肢呈鳍足状,无爪,前肢很长,后肢短,尾短。体背漆黑色或暗褐色,微带黄斑,腹面色浅。善于游泳,以虾、蟹、软体动物、鱼类、海藻等为食。肉粗,多脂肪,无食用价值,可制油,卵可食;甲可制装饰品。
海龟
Chelonia mydas Linnaeus

别名绿海龟,英文名 Green turtle

海龟 :hǎi ɡuī

爬行纲,海龟科。长可达1米多。头顶有一对前额鳞。四肢如桨,前肢长于后肢,内侧指、趾各有一爪。头、颈和四肢不能缩入甲内。主要以海藻为食。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到陆地上产卵,孵出幼体。肉可食,脂肪可炼油。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海龟是龟鳖目海龟科的1种。因脂肪呈绿色,又称绿色龟。广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国产的属于日本海龟,北起山东、南至北部湾近海均有分布。海龟上颌平出,下颌略向上钩曲,颚缘有锯齿状缺刻。前额鳞1对。背甲呈心形。盾片镶嵌排列。椎盾5片;肋盾每侧4片;缘盾每侧11片。四肢桨状。前肢长于后肢,内侧各具1爪。雄性尾长,达体长的二分之一。前肢的爪大而弯曲呈钩状。背甲橄榄色或棕褐色,杂以浅色斑纹;腹甲黄色。生活于近海上层。以鱼类、头足纲动物、甲壳动物以及海藻等为食。每年4~10月为繁殖季节,常在礁盘附近水面交尾,需3~4小时。雌性在夜间爬到岸边沙滩上,先用前肢挖一深度与体高相当的大坑,伏在坑内,再以后肢交替挖一口径20厘米、深50厘米左右的“卵坑”,在坑内产卵。产毕以砂覆盖,然后回到海中。每年产卵多次,每产91~157枚。卵白色,圆形,径41~43毫米,壳革质,韧软。孵化期50~70天。

海龟是海洋龟类的总称。生活在中国海洋中的海生龟类有5种(全世界也只有7种),主要分布在西沙群岛和广东省惠东县港口,其次在海南省三亚市郊沿海和陵水县沿海。中国海记录的海龟有棱皮龟、海龟、蠵龟、玳瑁和丽龟等5种, 都是国家级保护动物。
海龟是现今海洋世界中躯体最大的爬行动物。其中个体最大的要算是棱皮龟了。它最大体长可达2.5米,体重约1000公斤,堪称海龟之王。海龟的祖先远在2亿多年以前就出现在地球上。古老的海龟和生代不可一世的恐龙一同经历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后来地球几经沧桑巨变,恐龙相继灭绝,海龟也开始衰落。但是,海龟凭借那坚硬的背甲所构成的龟壳的保护战胜了大自然给它们带来的无数次厄运,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海龟步履艰难地走过了2亿多年的漫长历史征程,依然一代又一代地生存和繁衍下来,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古老、顽强而珍贵的动物。

❼ 海生动物有哪些

海生动物一般指海生爬行动物。包括:鱼龙类、蛇颈龙类、楯齿龙类、沧龙类、海龟、海蛇、海鬣蜥、以及咸水鳄等。
海生爬行动物是群再次适应水生环境或半水生环境的爬行动物。
最早的海生爬行动物是出现在古生代二叠纪的中龙;在中生代期间,许多爬虫类生物群适应海中生活,包括许多相似的演化支:鱼龙类、蛇颈龙类、楯齿龙类、沧龙类。
在白垩纪末的大规模灭绝事件后,海生爬行动物数量减少,包括大型海龟、海蛇、海鬣蜥、以及某些鳄鱼物种。
有些海生爬行动物,例如鱼龙类与沧龙类,极少回到陆地上,出生在水里。其他如海龟与咸水鳄,仍然会到岸边产卵。

❽ 海生爬行动物(marine reptiles)

自1999年首次报道在关岭地区发现海生爬行动物以来,由于其如此的丰富和保存完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为科学界所知,并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注意。继李淳(1999,2000),刘俊(1999,2001),尹恭正等(2000),李锦玲等(2000,2001)等先后报道了有关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后,Rieppel等(2000),Liu&Rippel(2001),Nichollset al.(2002),李淳等(2002),罗荣明和俞羑艺(2002),陈孝红等(2003)、程龙(2003)以及Jiang et al.(2004)等又做了进一步研究。通过近年来本项目的中方成员,联合欧洲有关地质古生物学家开展的关岭生物群的国际合作研究,进一步证明在关岭地区小凹组下段上部产有世界上晚三叠世卡尼期(Carnian)保存最好和最为丰富的海生爬行动物,主要类型有:鱼龙类(ichthyosaurs),海龙类(thalattosaurs)和楯齿龙类,或称龟龙类(placodonts)。严格地讲,在世界其他地区往往很少发现的海龙类(thalattosaurs)化石在关岭地区则相当丰富,它们几乎和鱼龙类(ichthyosaurs)同样的多彩;但有趣的是,在世界其他地区三叠纪黑色页岩中常见的爬行动物则未在关岭化石库中发现,而且,除了一块可能属斜横蜥类(plagiosaurid)的两栖动物化石外,尚没有任何陆生爬行动物发现。下面关于上述三类海生爬行动物分类、演化和古生物地理的讨论是基于2001~2002年和最近三年合作研究所采集的,以及保存在关岭县政府内近百具较完整保存的鱼龙类(ichthyosaurs)和海龙类(thalattosaurs)骨架的研究,和我们所发现并原生态保存在卧龙岗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标本的研究。估计在小凹组中已发掘的鱼龙类和海龙类标本数量达数百块,但所发现的楯齿龙类化石标本较少,我们只采获到6具。

当前在小凹组海生爬行动物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系统分类上的混乱,这主要是由于在一个相当短的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标本,以至同一种类型的海生爬行动物被不同研究者冠以不同的名称。其中影响最大,涉及系统分类问题最多的可能是尹恭正等(2000)对几种鱼龙化石的命名。遗憾的是,所依据的大量标本后来被关岭县政府收走,从而给观察和研究这些标本带来一定的困难。

鱼龙类(ichthyosaurs)

根据对关岭化石库中所发现和报道鱼龙化石的研究和厘定,计有三个不同属种的鱼龙存在,它们均比混鱼龙科(Mixosauridae)和杯椎鱼龙科(Cymbospondylidae)进化(more derived)。所发现的三种鱼龙类化石包括:骨架为小型至中型的周氏黔鱼龙(Qianichthyosauruszhoui Li,1999)(图版1;图版2,图1-2);骨架为中型至大型的邓氏贵州鱼龙(Guizhouichthyosaurus tangae Cao et Luo in Yin eta.l,2000,?=Panjiangsaurus epicharis Chen et Cheng,2003)(图版3-4);以及具大型骨架的梁氏关岭鱼龙(Guanlingichthyosaurus liangae Yin in Yin et al.,2000)。

在所发现的鱼龙中,黔鱼龙(Qianichthyosaurus)由于其个体小而最为常见(图版1;图版2,图1~2),在我们所采集的标本中,除发现幼年期个体外,还首次发现含胚胎的母体化石(图版1,图1)。根据对该种鳍的解剖,该种与北美卡尼阶底部的真鱼龙类(euichthyosaur)的Toretocnemus的关系最为密切,虽然黔鱼龙在坐骨(ischium)的形态和前鳍状肢(front flipper)的延伸长度方面较Toretocnemus进化(Nicholls et al.,2002)。关岭混鱼龙(Mixosaurus guanlingensis Yin,2000)则可能是较幼年期周氏黔鱼龙(Qianichthyosaurus zhoui Li,1999)的同义名,尽管Mc Gowan和Motani(2003)认为前者可能是一个有效的类型。

第二种常见类型则是邓氏贵州鱼龙(Guizhouichthyosaurus tangae Cao and Luo in Yin et al,.2000) (图版3~4),本书作者之一(Martin S.)认为,该类型还包括可能应归属于该种幼年期同义名的亚洲杯椎龙(?Cymbospondylusasiaticus Li and You,2002)和美丽盘江龙(?Panjiangsaurus epicharis Chen and Cheng,2003)。

第三种是个体最大和数量最少的梁氏关岭鱼龙(Guanlingichthyosaurus liangae Yin in Yin et al.,2000),根据该类型头骨令人吃惊的小,可能也应归属于萨斯塔龙科(Shastasauridae)。尹恭正等(2000)所建立的蔡氏典型鱼龙(Typicusichthyosaurus tsaihuae Yu in Yin et al.,2000)则可能属于梁氏关岭鱼龙的幼年期类型,因为二者通常均具有很小的头骨。上述鱼龙均产于卡尼期初期(或中期)的小凹组下段上部,由于该时代正处于新鱼龙类出现的重要时期,因而在阐明鱼龙的演化方面特别重要。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的方面,是小凹组具有保存鱼龙软体部分的可能性,因而在查明鱼龙运移演化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

图7-32 美丽盘江龙腹内两种类型的物质

为了探索鱼龙的食物结构,本项目组成员(Cheng et al.,2006)从古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了盘江龙(Panjiangsaurus)腹内所发现的两种类型的胃部残留物(gastric contents)。在美丽盘江龙的正型标本中所见的两簇胃石,主要由硅质灰岩和石英岩组成(图7-32A,B;图版3,图1);另一类主要由鱼鳞、双壳类和腕足类碎片组成,后者估计是鱼龙所吃食物的残留物(图7-31C,D)。

楯齿龙类(placodonts)

小凹组的楯齿龙是穿盔甲的豆石龙科(Cyamodontidae)的典型代表,后者在中三叠世出现,并且在西特提斯,特别是阿尔卑斯的晚三叠世地层中均有很好的记载。在我国贵州关岭地区发现楯齿龙之前,楯齿龙在西特提斯最东部的记录仅限于以色列,因此,关岭的资料极大地扩展了楯齿龙的分布范围,改变了楯齿龙仅限于西特提斯的分布模式。截至目前,在小凹组仅发现两种不同分类单元的楯齿龙,即新铺中国豆齿龙(Sinocyamosxinpuensis Li,2000)(图版6,图3)和多板砾甲龟龙(Psephochelys polyosteoderma Li&Rieppel,2002)(图版7,图2~3),它们在豆齿龙科(Cyamodontidae)内的种系演化关系问题目前还没有解决。

海龙类(thalattosaurs)

在关岭化石库中发现3属4种海龙化石,包括:个体较小新铺龙(Xinpusaurus)的两个种(图版2,图3~4);个体大的黄果树安顺龙(Anshunsaurushuanguoshuensis(Liu,1999)(图版5~6;图版7,图1)和一个个体中等到大型,目前尚未描述的新类型。与黔鱼龙(Quianichthyosaurus)相似,新铺龙由于其个体较小,而最为常见,包括许多幼年期个体。在所发现的这两种新铺龙中,Xinpusaurus suni(Yin eta.l,2000)(孙氏新铺龙)(图版2,图4)分布普遍。巴毛林新铺龙(X.bamaolinensis Cheng,2003)(图版2,图3)较为稀少。需要指出的是,巴毛林新铺龙与Jiang et al.(2004)所描述的Xinpusaurus kohi应属同一种类型的新铺龙,但巴毛林新铺龙命名在前。新铺龙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卡尼期海龙类所衍生出来的更为进化的颈龙(Nectosaurus)存在密切的亲缘关系(Jiang et al.,2004),但在关岭地区所发现的这两种海龙均较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所发现的海龙类进化。

本书对安顺龙(Anshunsaurus)的认识是基于所采集若干个保存很好的完整骨架标本的研究,包括已知最大、最长达3m的海龙(图版2,图3-4;图版6,图1~2;图版7,图1)。通过对黄果树安顺龙(Anshunsaurus huanguos huensis)前颅骨(postcranium)的检查,正如Rieppel et al.(2000)在头骨研究中已经注意到的一样,这种类型与阿尔卑斯南部Monte San Giorgio安尼阶/拉丁阶界线间隔中所产的最低层位的海龙——意大利亚斯克龙(Askeptosaurus italicus),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详细的分析则引申出安顺龙(Anshunsaurus)可能应放入亚斯克龙(Askeptosaurus)的同义名中。

小凹组中的海龙动物群之所以引人注目,这不仅因为其具有很高的丰度和多样性,而且在古生物地理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前,海龙类仅见于西特提斯大区(western Tethys realm)的瑞士,意大利和德国,以及属东太平洋大区(eastern Pacific realm)的美国内华达,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等地(Nicholls and Brinkman 1993),但在西太平洋大区(western Pacific realm)和东特提斯大区(eastern Tethys realm)从未发现。第一个海龙类——黄果树安顺龙(Anshunsaurus huanguoshuensis(Liu,1999)在关岭生物群中的发现填补了这个空缺,继之而来的多种类型海龙化石的发现,说明海龙类本质上也是适应全球分布的,而且能够穿越浩瀚的太平洋。这一点亦为Jiang et al.(2004)所发现的,由新铺龙(Xinpusaurus)和颈龙(Nectosaurus)所组成派生海龙类的单源演化所证实(Rieppel and Liu,正在印刷)。

海生爬行动物古生物地理

晚三叠时期,华南地块处于东特提斯和西太平洋生物地理区之间(Rieppel et al.,2003)。尽管目前对关岭生物群中海生爬行动物的系统亲缘关系还不十分清楚,但海生爬行动物的某些生物地理的分布模式已经显现出来。通过分类和对比研究不难发现,关岭生物群中的某些类型,如安顺龙(Anshunsaurus)和楯齿龙类(placodonts)均显现出与西特提斯区相关类型具有姊妹类群的关系;而另外一些类型,如黔鱼龙(Quianichthyosaurus)和新铺龙(Xinpusaurus),正如Rieppel(2000)已经注意到的那样,则表现出与东太平洋区明显的亲缘关系。关岭生物群所显示出来这种兼具西特提斯和西太平洋生物地理区海生爬行动物亲缘关系的特点与Rieppel(1999)和Rieppel et al.(2003)所观察到的我国中三叠世鳍龙类(Sauropterygians)海生爬行动物的分布模式相一致。

海生爬行动物的生物地层信息

由于牙形石、菊石以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在确定关岭地区中/上三叠统界线的具体位置上出现不同的意见,因而小凹组海生爬行动物所提供的生物地层证据格外引人注意。在所发现的鱼龙类(ichthyosaurs)化石中,均不见下—中三叠统混鱼龙科(Mixosauridae)和杯椎鱼龙科(Cymbospondylidae)的分子。在系统分类上,小凹组的鱼龙和美国加州卡尼期霍斯库灰岩(Hosselkus Limestone)所产的鱼龙类存在着亲缘关系。就所发现的萨斯塔龙类(shastasaurids)(如邓氏贵州鱼龙Guizhouichthyosaurus tangae)以及与卡尼阶底部的真鱼龙类(Euichthyosaurs)具有密切的关系黔鱼龙(Qianichthyosaurus)而言,它们的演化程度,如肢的构造,并未达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诺利期(Norian)鱼龙动物群的水平,因而时代应较后者为早。在所发现的海龙中,安顺龙(Anshunsaurus)与亚斯克龙(Askeptosaurus)所显示出来的极其相似性,可能会使人们提出其时代为中三叠世的假设。但另一方面,如此进化的海龙类,如新铺龙(Xinpusaurus)在小凹组的出现,以及前面提到的他们和北美西部卡尼期和诺利期海龙所存在的十分密切的联系,则说明其时代不应归属于中三叠世。所发现的楯齿龙(Placodonts)的属种则不可能为小凹组的时代提供什么有用的信息,因为楯齿龙科(Cyamodontidae)见于西特提斯整个中—上三叠统中,如果要使其能够在生物地层划分上提供更多的信息,看来还需要进一步查明楯齿龙类群中属种系统演化关系。根据上述海生爬行动物演化和具有亲缘关系类型的生物地层对比,说明小凹组海生爬行动物的时代属卡尼期的可能性最大,因为真鱼龙类(Euichthyosaur)和相当进化的海龙(derived Thalattosauria)从未在世界各地晚三叠世卡尼期以前的地层中发现,此外,在所发现的鱼龙中缺少典型的中三叠世的鱼龙,这也为小凹组海生爬行动物时代应归属于晚三叠世卡尼期提供了佐证。

❾ 最强海生生物是锯齿鲨还是滑齿龙

滑齿龙(属名Liopleurodon),意思是“平滑侧边牙齿”,是种大型、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属于蛇颈龙目里短颈部的上龙亚目。滑齿龙生存于中侏罗纪的卡洛夫阶,约1亿6000万年前到1亿5500万年前。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水生猛兽。雄性滑齿龙身长25米,重150吨。
巨齿鲨(Megalodon),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大牙齿”。鲨鱼大约有13-16米,体重大约有20-30吨。是已发现地球历史上具有最强撕咬力量的物种之一,其牙齿撕咬力量甚至超过了霸王龙。

说实话不是一个重量级的,150吨对30顿,差了5被。就像一只狗和一只狮子PK。狗再厉害也打不过。

阅读全文

与现在有什么海生爬行动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0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1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6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4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2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8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6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1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9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2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1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