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食虫动物有哪些特征
有三大类哺乳动物是食虫动物。它产还保持着一些原始的特征,大多数是夜间活动的,群体性的小动物,以无脊柱动物,特别是昆虫为食。除了大洋洲和部分南美洲,大多数都生活在内陆和半水生环境中。它包括六大家族400多种动物——刺猬和水獭、沟齿鼠、刺猬和刺毛鼯猬、鼯鼱、金鼹鼠、鼹鼠和麝鼹。有一些食虫动物有很特别的地方,像刺猬有防御性的刺。
2. 有那些吃虫子的鸟
一、麻雀
主要以谷物为食。当谷物成熟时,多结成大群飞向农田吃谷物。繁殖期食部分昆虫,并以昆虫育雏。
二、乌鸦
杂食性,吃谷物、浆果、昆虫、腐肉及其他鸟类的蛋。很多种类喜食腐肉,并对秧苗和谷物有一定害处。但在繁殖期间,主要取食小型脊椎动物、蝗虫、蝼蛄、金龟甲以及蛾类幼虫,有益于农。此外,因喜腐食和啄食农业垃圾,能消除动物尸体等对环境的污染,起着净化环境的作用。
三、黄鹂
大多数为留鸟,少数种类有迁徙行为,迁徙时不集群。树栖性,在枝间穿飞觅食昆虫、浆果等,很少到地面活动。黄鹂属鸟类为着名食虫益鸟。
四、啄木鸟
除消灭树皮下的害虫如天牛幼虫等以外,其凿木的痕迹可作为森林卫生采伐的指示剂。它们觅食天牛、吉丁虫、透翅蛾、蝽虫等有害虫,每天能吃掉1500条左右。
五、鹌鹑
主要吃杂草种子、豆类、谷物及浆果、嫩叶、嫩芽等,夏天吃大量的昆虫及幼虫,以及小型无脊椎动物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麻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乌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黄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啄木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鹌鹑
3. 食虫动物有哪些
刺猬
鼩鼱
鼹鼠
水鼩鼱
树鼩
蛙
蛇
蜥蜴
小鱼
青蛙 食蚁兽
·····
4. 食虫类的介绍
食虫类(insectivore)/食虫目(学名 Insectivora)。食虫目是真核生物域,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中最早出现和最原始的一目。食虫目动物在中生代的白垩纪地层中就已出现。通常认为食肉目、翼手目、啮齿目都是由早期的食虫目分化出来的。是约450种哺乳动物的通称,包括猬、金鼹、“真”鼹鼠、“真”鼩鼱、刺毛鼩猬、毛猬、古巴鼩和马达加斯加猬,主要以昆虫、其他节肢动物和蚯蚓为食。
5. 有关各种食虫动物的资料
食虫植物的种类:
(一)猪笼草科食虫植物
(二)瓶子草科食虫植物
(三)茅膏菜科食虫植物
(四)狸藻科食虫植物
(五)腺毛草科食虫植物
(六)土瓶草科食虫植物
(七)凤梨科食虫植物
(八)角胡麻科食虫植物
(九)双疣叶科食虫植物
副上2特殊种:
食虫植物已经不是鲜为人知的稀有物种,像猪笼草和捕蝇草都已成为花市中常见的观赏植物.它们的共同特色是利用所分泌的黏液或是简单的闭合动作来捕食一些粗心大意的小昆虫.但是现在在汶莱的热带雨林中发现了一种新的食虫植物,它非常地挑食,只捕食一种昆虫 - 白蚁.
这种特别的食虫植物外型类似较常见的猪笼草,学名是Nepenthes albomarginata,属于猪笼草科.此种植物属于较低地的品种,十分常见于马来半岛,婆罗洲,苏门达腊半岛的海岸边或岩石上.笼子有着灰白或深红的底色及红色的斑点,笼子十分细长,瓶口有一圈白色的细毛.叶子呈暗红色偏紫.
它特别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它只捕食白蚁这种昆虫,一是它是第一个被发现会提供自己的组织来当作吸引猎物的诱饵:它在笼子开口附近长有一圈白毛,而白蚁会将这些白毛剪断带回去当作建构巢穴的材料,如果有些白蚁在剪白毛的时候不小心,就会掉进它的笼子里了.虽然要让白蚁经过它的笼子是一件随机发生的事,但因为白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不会单独一只地行动,所以一旦有白蚁经过,那就代表着是一大群白蚁经过,它轻易地就可以捕捉到一整笼的白蚁,可说是非常高投资报酬率的一项捕食行动.相较于其他没有特殊捕食计谋的食虫植物,可能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约六个月)所捕食到的昆虫,还远不如它一次的收获.
近些年来,许多报刊杂志不断刊登了有关吃人植物的报导,有的说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原始森林中,也有的说在印尼的爪哇岛上。虽然这些报导对各种不同的吃人植物的形态、习性和地点方面作了详细的描述,但十分遗憾的是,在所有的报导中,谁也没有拿出关于吃人植物的直接证据——照片或标本,也没有确切地指出它是哪一个科,或哪一个属的植物。为此,许多植物不家对吃人植物是否存在的问题产生了怀疑。
追踪有关吃人植物的最早消息是来自于19世纪后半叶的一些探险家们,其中有一位名叫卡尔•李奇的德国人在探险归来后说:“我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上,亲眼见到过一种能够吃人的树木,当地居民把它奉为神树,曾经有一位土着妇女因为违反了部族的戒律,被驱赶着爬上神树,结果树上8片带有硬刺的叶子把她紧紧包裹起来,几天后,树叶重新打开时只剩下一堆白骨。”于是,世界上存在吃人植物的骇人传闻便四下传开了。
这些传闻性的报导使植物学家们感到困惑不已。为此,在1971年有一批南美洲科学家组织了一支探险队,专程赴马达加斯加岛考察。他们在传闻有吃人树的地区进行了广泛地搜索,结果并没有发现这种可怕的植物,倒是在那儿见到了许多能吃昆虫的猪笼草和一些蜇毛能刺痛人的荨麻类植物。这次考察的结果使学者们更增添了对吃人植物存在的真实性的怀疑。
1979年,英国一位毕生研究食肉植物的权威,艾得里安•斯莱克,在他刚刚出版的专着《食肉植物》中说:到目前为止,在学术界尚未发现有关吃人植物的正式记载和报导,就连着名的植物学巨着,德国人恩格勒主编的《植物自然分科志》,以及世界性的《有花植物与蕨类植物辞典》中,也没有任何关于吃人树的描写。除此以外,英国着名生物学家华莱士,在他走遍南洋群岛后所撰写的名着《马来群岛游记》中,记述了许多罕见的南洋热带植物,但也未曾提到过有吃人植物。所以,绝大多数植物学家倾向于认为,世界上也许不存在这样一类能够吃人的植物。
既然植物学家没有肯定,那怎么会出现吃人植物的说法呢?艾得里安•斯莱克和其他一些不者认为,最大的可能是根据食肉植物捕捉昆虫的特性,经过想象和夸张而产生的;当然也可能是根据某些未经核实的传说而误传的。根据现在的资料已经知道,地球上确确实实地存在着一类行为独特的食肉植物(亦称食虫植物),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国,共有500多种,其中最着名的有瓶子草、猪笼草和捕捉水下昆虫的狸藻等。
艾得里安•斯莱克在他的专着《食肉植物》中指出,这些植物的叶子变得非常奇特,有的象瓶子,有的象小口袋或蚌壳,也有的叶子上长满腺毛,能分泌出各种来消化虫子体,它们通常捕食蚊蝇类的小虫子,但有时也能“吃”掉象蜻蜓一样的大昆虫。这些食肉植物大多数生长在经常被雨水冲洗和缺少矿物质的地带,由于这些地区的土壤呈酸性,缺乏氮素营养,因此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不大,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它们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变成了一类能吃动物的植物。但是,艾得里安•斯莱克强调说,在迄今所知道的食肉植物中,还没有发现哪一种是象某些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样:生有许多长长的枝条,行人如果不注意碰到,枝条就会紧紧地缠来,枝条上分泌出一种极粘的消化液,牢牢地把人粘住勒死,直到将人体中的营养吸收完为止。
关于吃人植物是否存在的谜团,现在还不能下肯定的结论。有些学者们认为,在目前已发现的食肉植物中,捕食的物件仅仅是小小的昆虫而已,它们分泌出的消化液,对小虫子来说恐怕是汪洋大海,但对于人或较大的动物来说,简直微不足道,因此,很难使人相信地球上存在吃要植物的说法。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虽然眼下还没有足够证据说明吃人植物的存在,可是不应该武断地加以彻底否定,因为科学家(不包括当地的着居民)的足迹还没有踏遍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许,正是在那些沉寂的原始森林中,将有有某些意想不到的发现。
6. 十大益虫有哪些动物吃害虫
十大益虫有蜻蜓、蜜蜂、螳螂、七星瓢虫、蚯蚓、屎壳螂、赤眼小蜂、捕食螨、草蛉、蚕。益虫可协助农作物生长,可以捕食害虫,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益虫可以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益虫是指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益的昆虫,如农业、医药等,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
常见的吃害虫的益虫
生活中我们所常见的益虫有蜻蜓、蜜蜂、壁虎、七星瓢虫、青蛙等。其中,蜻蜓属于肉食类昆虫,专门将蚊子、苍蝇和其他小昆虫作为食物。其中,一种俗称为青头楞的绿色大蜻蜓,一天能吃掉二千只左右像蚜虫这类的小飞虫。
螳螂也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益虫。它是一种食肉性昆虫,它的食物有棉蚜虫、红铃虫、玉米螟、菜螟、菜青虫、金龟子、苍蝇、蚱蜢等60多种害虫的成虫和幼虫,螳螂还是蝗虫的死对头。
壁虎是昼伏夜出的动物。白天,它潜伏在壁缝、瓦檐下、橱拒背后等隐蔽的地方,夜间则出来活动。夏、秋的晚上,壁虎常出现在灯光照射的墙壁上、屋檐下或电杆上,捕食蚊、蝇、飞蛾和蜘蛛等,是有益无害的动物。
7. 食虫类的简介
食虫目(Insectivora)这个分类学上的目已被废弃,但insectivore(食虫动物)一词现仍用来指剩馀的物种,被画归为3个目:鼩鼱目(Soricimorpha)、猬目(Erinaceomorpha)和针鼠目(Chrysochloridea)。
哺乳动物学家将这3个目合称为无盲肠动物大目(grandorder Lipotyphla),其成员既可称为无盲肠动物(lipotyphlan),也可称为食虫动物。 食虫动物几乎占所有哺乳动物种类的10%,体型多如小鼠或小型大鼠。然而,小臭鼩(Suncus etruscus)体重不到2.5公克(0.09盎斯),或许是最小的哺乳动物。其他食虫动物,如刺毛鼩猬(Echinosorex gymnura)和无尾马达加斯加猬(Tenrec ecaudatus),体格如侏兔大小。
大多数食虫动物既可地栖也可穴居,有些为水陆两栖,少数栖于树上或森林下层植被。
几乎吃各种无脊椎动物或小型脊椎动物。其脑部的嗅叶十分发达,因此嗅觉极为敏锐。然而,与大多数其他胎盘哺乳动物相比,其大脑半球较小,表现为智力和操作能力较低。多数有长而灵活的吻(鼻),上有敏感的触毛,用来探查落叶、土壤、泥浆或水,以触觉和嗅觉来定位捕食猎物。可用前足将猎物按住,但通常是用牙咬住,仅用嘴和长鼻子即可捕食直到吞下猎物。其视力很差,眼小、退化,古巴鼩、鼩鼱、鼹鼠和金鼹的眼睛覆盖有皮肤。
猬、刺毛鼩猬、毛猬和马达加斯加猬的眼睛虽大,但较其他目的现存哺乳动物仍较小。听力敏锐。可发出嘶嘶声和嚎叫声,或者其他波段的声音,包括超音波;有些可用特殊的刺产生声音,有少数能用回声定位。
8. 可以食用的昆虫有哪些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食用昆虫的传统,油炸蝗虫、油炸蚕蛹也是我国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尽管许多人对于这类菜肴难以接受,但是日前科学家们表示,昆虫体内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等,胆固醇含量又明显少于牛肉及猪肉,民众应当多食用这些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虫宴”。
据英国《每日邮报》及《每日电讯报》6月2日报道,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National AutonomousUniversityofMexico)的研究者们发现,全世界至少有113个国家存在食用昆虫的现象,而这些“食材”的种类竟然多达1700多种。
在墨西哥,人们在餐馆中可以吃到油炸蚱蜢和蚕蛹;哥伦比亚则有食用蚂蚁的风俗,人们将这些昆虫磨成粉末撒在面包上;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蛾子、蜻蜓、甲虫被烘烤后也成了人们喜爱的美食;而在东南亚的许多国家,油炸昆虫也作为一种小吃在超级市场上销售火爆。
研究人员表示,许多昆虫的体内都含有大量蛋白质,其中一些的蛋白质含量竟然是肉类及鱼类的2倍多,此外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重要元素也在这些昆虫体中大量存在。人们食用这些昆虫不仅能够促进健康,还可以消灭害虫,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泰国,当政府无法有效地控制蝗虫数量时便鼓励民众通过食用的方法来消灭它们。
不过,研究人员希望,今后这些“昆虫小吃”能够成为超级市场中含有大量脂肪的垃圾食品的健康替代品。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工作人员帕特里克?杜斯特表示,如果想要把人们的目光吸引到昆虫食品身上的话,商家们需要使用一些技巧,让这些食品的外型难以与昆虫联系在一起。
专门负责烹调新奇食品的英国厨师保罗·库克就表示,当看到一整只蝗虫或蟋蟀的时候,人们应该忽略自己的感受,这些昆虫其实是很干净的,而且营养丰富。
世界各地的食虫习俗
食虫习俗在世界上已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文化的差异、宗教的戒律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地区基本不吃昆虫,有的甚至明令禁止食用昆虫。总体来说,世界各大洲都有食虫习俗,但尤以亚洲、非洲、美洲为盛,这些地区可谓是食虫的“发达”区域,相比之下,欧洲则是食虫的“发展中”区域。在亚洲则以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食用昆虫最为盛行,其周围的老挝、缅甸以及印度尼西亚、韩国,包括我国在内也有相当的普遍性。而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则因宗教、或者本来就不太食用动物等原因,很少食用昆虫。
泰国自古以来就有食用昆虫的习惯,佬族人尤其喜欢吃虫,这种饮食习惯使他们体力充沛,成为重要的农业劳动力。对于泰国的食虫风俗,曾经有不少研究人员颇感兴趣,本世纪30年代初,英国人作过专门调查,并对傣族及佬族人的食物构成作了比较。发现傣族人的食用蛋白质主要依赖鱼与豆类,量稍少。而佬族人的基本食物与傣族相拟,但由于经常食用昆虫,弥补了蛋白质的不足。现在泰国被食用的昆虫主要有蝗虫、蟋蟀类、蝼蛄、螳螂、蟑螂、蜂类、蚂蚁,天蛾、白蚁、蜻蜒和蝇类等。
在中国,昆虫作为美味佳肴登上餐桌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3000年前,人们已开始烹食昆虫,据文献《周礼·天官》记载,当时已将蚁酱作为天子的馈食。除此以外,还有蝉、蜂等昆虫供贵族阶层享受。在其后的文献中,亦有许多食用昆虫的记载。事实上,这些古代医药书籍中记载的许多昆虫,时至今日,仍然被人们视为补品而出现在餐桌上。
墨西哥则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食用昆虫大国。据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生物学研究所研究人员的调查,该国食用昆虫的种类多达303种。其中绝大多数为土着居民印第安人所消费。在300多年前的文献中,就已经详细记载了墨西哥人吃水生椿象、蚂蚁和蝗虫的习惯,特别是蚂蚁,不仅是古代阿斯特克皇宫里的美味食品,而且也是宗教庆典上进贡上帝的首选佳品,直至今天在城市高中级饭店里还能品尝到蚂蚁的料理,如油炸蚂蚁、油炒蚂蚁等,一般以幼虫为主,价格在10美元左右。
9. 食虫类的分类
自从林奈(Carolus Linnaeus)创立了现代分类学后,食虫动物的分类就一直备受争议。1758年他把猬、鼩鼱和鼹鼠连同负鼠、犰狳和猪归为Bestiae目,因其均有长吻。
1795年将猬、鼩鼱和鼹鼠分离出来,由于均用脚掌行走(蹠行)而与熊和其他食肉动物归为蹠行目(Plantigrades)。
1811年猬、鼩鼱和鼹鼠又被归为Faculata目Subterranea科,但1816年又被确认为“食虫动物”,1821年其通用名被译为拉丁词Insectivora(食虫目)。1855年树鼩和象鼩的最初几个属被记录下来,并归入食虫目
1866年该目被分为Menotyphla亚目,包含树鼩和象鼩,及无盲肠动物大目(Lipotyphla),包括猬、鼩鼱、鼹鼠及其亲缘动物。之后又进行了校订,由于该组解剖学特征宽泛,专家们只认为食虫动物是胎盘哺乳动物,不能使其归入任何已定义好的目中。食虫目因此基本上变为分类学的“包罗万象”组,包括所有不能归类的哺乳动物。 以下所列主要根据麦肯纳和贝尔(1997)的分类,并作了一些改动。
3目64属,约450种。已灭绝的171属及13科的化石已鉴别。最早的无盲肠动物化石来自鼩鼱目,于晚白垩纪出现于北美洲和亚洲。 (真鼹鼠),17属42种。30个化石属已确定为始新世中期见于欧洲,渐新世见于亚洲和地中海地区,渐新世晚期见于北美。鼹鼠亚科(Talpinae)有14属36种。鼩鼹亚科(Uropsilinae, 亚洲鼩鼹)有1属4种。水鼹亚科(Desmaninae, 麝鼹)有2属2种。(3)马达加斯加猬科(Tenrecidae, 马达加斯加猬),10属29种。3个化石属确定为中新世早期见于非洲,更新世见于马达加斯加岛。稻田猬亚科(Oryzorictinae)有3属21种。马达加斯加猬亚科有4属4种。獭鼩亚科(Potamogalinae, 獭鼩)有2属3种。穴居稻田猬亚科(Geogalinae, 大耳马达加斯加猬)有1种。(4)鼩科(Solenodontidae, 古巴鼩),1属2种。鼹鼠(鼹鼠科)有时与猬被画归猬目。
10. 可食性昆虫有哪些
直翅目(Orthoptera)昆虫纲中较大的一目,包括蝗虫、蟋蟀、螽斯、蝼蛄等常见昆虫。体大型或中型,吸嚼式口器。前翅狭长且稍硬化,后翅膜质;有些种类短翅,甚至无翅,有的种类飞行力极强,能长距离飞迁。后足强大,适于跳跃。
斑翅蝗科:东亚飞蝗、云斑车蝗; 斑腿蝗科:中华稻蝗、日本黄脊蝗;
蝼蛄科:单刺蝼蛄、东方蝼蛄。
缨翅目(Thysanoptera)通称蓟马,身体微小。一般黄褐或黑色。眼发达。触角较长,锉吸式口器。翅膜质,翅缘具有密而长的缨状缘毛。
蓟马科:稻蓟马、烟蓟马、温室蓟马; 管蓟马科:稻管蓟马、麦简管蓟马。
同翅目(Homoptera)蝉、叶蝉、飞虱、木虱、粉虱、蚜虫及介壳虫等均属此目。多为小型昆虫,刺吸式口器,其基部着生于头部的腹面后方,好像出自前足基节之间。具翅种类前后翅均为膜质,静止时呈屋脊状覆于体背上,很多种类的雌虫无翅,介壳虫和蚜虫中常有无翅型,叶蝉和蚜虫等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粉虱科:温室白粉虱;
叶蝉科:黑尾叶蝉、大青叶蝉、棉叶蝉;
蜡蝉科:斑衣蜡蝉
飞虱科: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和甘蔗扁角飞虱;
蚜科:棉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桃蚜、高粱蚜、萝卜蚜;
绵蚧科:吹绵蚧;
盾蚧科:桑盾蚧、矢尖盾蚧、梨圆蚧;
蜡蚧科:白蜡虫、红蜡蚧、朝鲜球坚蚧;
半翅目(Hemiptera)通称“蝽”或“椿象”;多数体形宽略扁平,前翅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称为半鞘翅;刺吸式口器,其若虫腹部有臭腺,故有“臭虫”、“放屁虫”之名。
网蝽科:梨网蝽、香蕉网蝽; 花蝽科:细角花蝽、微小花蝽;
缘蝽科:针缘蝽、稻蛛缘蝽; 蝽科:稻褐蝽、稻黑蝽、稻绿蝽。
盲蝽科:绿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
脉翅目(Neuroptera)常称为“蛉”;头下口式,咀嚼式口器。是捕食蚜虫、蝶蛾幼虫等肉食性益虫。
草蛉科:大草蛉、丽草蛉、中华草蛉;
鳞翅目(Lepidoptera)昆虫纲中第二大目。最大特点是翅面上均覆盖着小鳞片,成虫称蛾或蝶。虹吸式口器,形成长形而能卷起的喙;已知有十四万种左右,,其中蛾类90%多,蝶类不足10%。蛾与蝶的异同 蝶类触角末端膨大,而蛾类触角呈线状或羽状;蝶类休息时翅合拢立于背上,而蛾类休息时则将翅平放于身体两侧或收缩成屋脊状;蝶类大多在白天活动,而蛾类大多夜间活动,通常都具有较强的趋光性。
谷蛾科:谷蛾、衣蛾; 刺蛾科:黄刺蛾、褐刺蛾、扁刺蛾;
麦蛾科:麦蛾、棉红铃虫、甘薯麦蛾; 菜蛾科:小菜蛾;
蛀果蛾科:桃蛀果蛾(桃小食心虫);
卷蛾科:大豆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苹果顶梢卷叶蛾、褐带长卷叶蛾、拟小黄卷叶蛾;
螟蛾科:二化螟、豆荚螟、玉米螟、三化螟、菜螟、稻纵卷叶螟、条螟、棉卷叶野螟、桃蛀螟;
夜蛾科:食叶种类:黏虫、斜纹夜蛾、稻螟蛉、棉小造桥虫、甜菜夜蛾;蛀食种类:大螟、棉铃虫、鼎点金刚钻;切根种类: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
毒蛾科:盗毒蛾、舞毒蛾; 天蛾科:甘薯天蛾、豆天蛾;
弄蝶科:直纹稻弄蝶、隐纹谷弄蝶; 凤蝶科:柑橘凤蝶、玉带凤蝶;
粉蝶科:菜粉蝶; 蛱蝶科:苎麻赤蛱蝶、苎麻黄蛱蝶;
鞘翅目(Coleoptera) 昆虫纲第一大目,有30万种以上,占昆虫总数的40%。通称甲虫,简称“甲”。一般躯体坚硬,有光泽。头正常,也有向前延伸成喙状的(象鼻虫),末端为咀嚼式口器。前翅角质化,坚硬,称鞘翅,无明显翅脉。
芫菁科:豆芫菁; 步甲科:金星步甲、皱鞘步甲、麦穗步甲;
叩头虫科:沟叩头虫(沟金针虫)、细胸叩头虫(细胸金针虫);
皮蠹科:谷斑皮蠹、黑皮蠹; 吉丁虫科:柑橘小吉丁虫、金缘吉丁虫;
瓢虫科:益虫:澳洲瓢虫、龟纹瓢虫、黑襟瓢虫、七星瓢虫;害虫:马铃薯瓢虫、茄二十八星瓢虫;
拟步甲科:黄粉虫、黑粉虫、赤拟谷盗、杂拟谷盗;
丽金龟科:铜绿异丽金龟; 鳃金龟科:暗黑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
天牛科:桑天牛、星天牛、橘褐天牛、桃红颈天牛;
叶甲科:(又名:金花虫)大猿叶虫、小猿叶虫、黄守瓜、黄曲条跳甲;
豆象科:绿豆象、豌豆象、蚕豆象; 象甲科:玉米象、米象;
膜翅目(Hymenoptera)包括各种蚁和蜂。咀嚼式口器,前后翅连接靠翅钩完成。根据腹部基部是否缢缩变细,分为广腰亚目(叶蜂科)和细腰亚目(姬蜂科、茧蜂科、小蜂科、赤眼蜂科等)。
叶蜂科:小麦叶蜂、梨实蜂;
姬蜂科:黄带姬蜂、黏虫白星姬蜂、螟蛉悬茧姬蜂、棉铃虫齿唇姬蜂、螟黑点疣姬蜂;
茧蜂科:益虫:中华茧蜂、螟黑纹茧蜂、螟蛉绒茧蜂、稻纵卷叶螟绒茧蜂、印度蚜茧蜂、棉蚜茧蜂;
小蜂科:益虫:广大腿小蜂; 金小蜂科:黑青小蜂、蝶蛹金小蜂;
赤眼蜂科:益虫:广赤眼蜂、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
双翅目(Diptera)包括蚊、蝇、虻等。刺吸式或舐吸式口器。前翅膜质发达,后翅退化为平衡棒。
瘿蚊科:麦红吸浆虫、麦黄吸浆虫、稻瘿蚊;
实蝇科:柑橘大实蝇、瓜实蝇; 食蚜蝇科:益虫:细腰食蚜蝇、黑带食蚜蝇;
潜蝇科:麦叶灰潜蝇、美洲斑潜蝇、豆秆黑潜蝇;
黄潜蝇科:麦秆蝇; 花蝇科:种蝇、葱蝇、萝卜蝇;
寄蝇科:伞裙追寄蝇、玉米螟厉寄蝇、黏虫缺须寄蝇;
附:农业螨类隶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亚纲,记载种类已达十余万种。许多植食性螨类是农业上的大害虫,其中有为害叶片和果实的叶螨科、跗线螨科、叶爪螨科和瘿螨科;为害根部的粉螨科根螨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