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还知道大自然中哪些动物或植物过冬的方式请仿照画线的句子下大家介绍一种
一、动物
1、南迁过冬的:大雁、燕子、杜鹃、黄莺等。
2、冬眠:如蛇、青蛙、熊、刺猬等。
3、储存食物,如蜜蜂、蚂蚁、松鼠、兔子等。
二、植物
1、用落叶过冬的方法:有些乔灌木都是采取“放弃保本”的方法,扔掉“包袱”和“累赘”,才能安全地过冬。
2、调节身体水分:冬季,植物减少能量消耗,增加抗寒能力。许多植物在冬天枯萎,但人们并不认为它们死了。这是它们在冬天保护自己不被冻伤的方式。植物萎蔫是体内水分吸收减少和水分含量减少的标志。
(1)哎杨动物还有哪些捕食妙招扩展阅读:
冬天来临时,蛇会冬眠,躲在洞穴里睡觉,直到天气变暖。冬眠的还有熊,它们在树洞里冬眠,或者建造自己舒适的房子,在那里睡觉过冬。
蜗牛冬眠的方式比较特殊,它们会分泌粘液,形成一层钙膜来封闭壳口,全身都藏在壳里,当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它就会出来活动。
麻雀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鸟类之一。它们的大部分食物来自人类。但随着冬天的临近,气温下降,食物更难获得,它们就会聚集在一起。一方面,它可以抵御寒冷,另一方面,它可以增加发现捕食者的可能性,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2. 南极有哪些动物北极有哪些动物
南极的主要动物有企鹅,海豹,海狮,南极磷虾、海狗、鲸、鸟类和一些昆虫.
北极动物除了我们熟知的北极熊之外还有北极枭、角嘴海雀、北极松鸡、北极猎鹰、北极秃头鹰、茴鱼、北方狗鱼、灰鳟鱼、鲱鱼、胡瓜鱼、长身鳕鱼、白鱼及北极鲑鱼、北极狐、北极狼、北极兔、北极驯鹿、北极麝牛、北极黄金鸻、北极驯鹿、北极麝牛、黑眉信天翁、旅鼠等
3. 我家后面有山猪 求捕猎方法
【名称】:野猪 【拉丁文】学名:Sus scrofa 【英文名】: wild boar 【中文别名】: 山猪、豕 【分类】:哺乳纲、偶蹄目、猪科、猪属 【体长】:一般90~200厘米 野猪【肩高】: 55~110厘米 【体重】: 80一100公斤 【概述】:偶蹄目猪科猪属的一种。又称山猪。体躯健壮,四肢粗短,头较长,耳小并直立,吻部突出似圆锥体,其顶端为裸露的软骨垫(拱鼻);每脚有4趾,具硬蹄,仅中间2趾着地;尾细短;犬齿发达,雄性上犬齿外露,并向上翻转,呈獠牙状;野猪耳披有刚硬而稀疏的针毛,背脊鬃毛较长而硬;整个体色棕褐或灰黑色,因地区而略有差异。 【形态特征】:皮肤灰色,且被粗糙的暗褐色或者黑色鬃毛所覆盖,在激动时竖立在脖子上形成一绺鬃毛,这些鬃毛可能发展成17厘米/ 6.4英寸长。 雄性比雌性大。猪崽带有条状花纹,毛粗而稀,鬃毛几乎从颈部直至臀部,耳尖而小,嘴尖而长,头和腹部较小,脚高而细,蹄黑色。背直不凹,尾比家猪短,雄性野猪具有尖锐发达的牙齿。纯种野猪和特种野猪主要表现在耳、嘴、背、脚、腹的尺寸大小程度上。 【毛色】:灰黑色或褐(棕红色) 【寿命】: 10~21年,人工饲养条件下会长一些。 【保护级别】: 国家三级保护动物。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分布情况】: 野猪分布范围极广,涵盖欧亚大陆,包括东亚、东南亚(中南半岛、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日本列岛、西伯利亚南部、中亚、南亚、中东、非洲北部及地中海沿岸、欧洲的斯堪的纳维亚南部、中东欧、西欧、伊比利亚和不列颠群岛,并传入新几内亚岛、所罗门群岛、新西兰和北美洲。世界各地除澳大利亚、南美洲和南极洲外均有分布。 【物种状况】:地方常见,生存能力强大,几乎无天敌,部分地区为农业害兽。 【野猪肚药用价值】: 野猪肚即猪胃,据《本草纲目》记载,性微温、味甘,有中止胃炎、健胃补虚的功效。毛硬皮厚的野猪食性很杂,竹笋草药鸟蛋蘑菇,野兔山鼠毒蛇蜈蚣,只要能吃的东西都要下肚。虽然现在科学家对野猪是否具有毒素有免疫力还没有一致的定论,但从野猪没有因为吃有毒食物而死亡的情形来看,野猪的胃可以说百毒不侵。据说野猪在吞食毒蛇后,毒蛇的毒牙将咬住野猪肚内壁,而在长期各种中草药浸泡下的野猪肚,自有一套疗毒愈合伤口的高招,会在伤口基底生出肉芽组织,进而形成纤维组织和瘢痕组织,在胃表面胃粘膜上留下一个“疔”,“疔”越多,其药用价值就越高。而现代医学实验也表明,野猪肚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助消化,促进新陈代谢,特别对胃出血、胃炎、胃溃疡、肠溃疡等有一定的药理疗效。 野猪的肚有大小,疔有多少,而且腥气、臊臭味很重。如何清洗才能不破坏其药用价值?该如何吃才更有疗效?该忌口禁食哪些食物?该如何烧才不那么臊臭呛鼻难以下咽?如何辨别真野猪肚还是圈养的野猪肚? 【纯种野猪养殖办理的证件】:陆生野生动物驯养证和陆生野生动物经营证,工本费25元(具体依照各地收费标准)。 野猪野猪野猪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生活习性】: 野猪是一种普通的,但又使人捉摸不透的动物,白天通常不出来走动。一般早晨和黄昏时分活动觅食,是否夜行性尚不清楚,中午时分进入密林中躲避阳光,大多集群活动,4一10头一群是较为常见的,野猪喜欢在泥水中洗浴。雄兽还要花好多时间在树桩、岩石和坚硬的河岸上,摩擦它的身体两侧,这样就把皮肤磨成了坚硬的保护层,可以避免在发情期的搏斗中受到重伤。野猪身上的鬃毛具有像毛衣那样的保暖性。到了夏天,它们就把一部分鬃毛脱掉以降温。活动范围一般8~12平方公里,大多数时间在熟知的地段活动。会在领地中央的固定地点排泄,粪便的高度可达1.1米。每群的领地大约10平方公里,在与其他群体发生冲突时,公猪负责守卫群体。公猪打斗时,互相从20~30米远的距离开始突袭,胜利者用打磨牙齿来庆祝,并排尿来划分领地。失败者翘起尾巴逃走。也有的造成头骨骨折或被杀死。常通过哼哼的叫声来进行远近距离的交流,栖息地每平方公里有多达7~30种动物。 【食性】: 野猪的食物很杂,只要能吃的东西都吃。野猪冬天喜欢居住在向阳山坡的栎树林中,因为阳坡温暖,而且栎林落叶层下有大量橡果,野猪要靠它度过寒冬。一旦橡果绝收,第二年春天就会有大量野猪饿死,这也是野猪自然淘汰的规律。夏季,野猪喜欢居住在离水源近的地方,特别是亚高山草甸,山高气温低,又有天然水池,野猪便经常在这里取食,在泥水中洗浴。阴坡山杨、白桦林、落叶松林、云杉林也都是野猪夏季经常活动的良好场所。野猪的食物也丰富多了,青草、土壤中的蠕虫都是它的取食对象,有时还偷食鸟卵,特别是松鸡、雉鸡的卵和雏鸟。虽然鸟巢一般都隐蔽得很好,但野猪的嗅觉很灵,能嗅到巢的位置。通常孵卵的雌鸟都会很快飞出,希望能把野猪从巢的旁边引开,但知道一窝鸟卵就在附近的野猪还是继续寻找鸟巢,直到发现为止。野猪不仅善于捕食兔、老鼠等,还能捕食蝎子和蛇,虽然科学家就野猪是否对毒素有免疫力还没有一致的意见,但是野猪看起来没有遭受因为吃这些危险食品而引起的痛苦。 【生活环境】: 栖息于山地、丘陵、荒漠、森林、草地和林丛间。适应性极强。 【生理特征】: 野猪幼仔 雌性野猪一般18个月性成熟,雄性则要3-4 年,母猪妊娠期: 112~130天,每胎诞生: 2-6崽,很少多达11崽。 断奶: 在8-10 周。繁殖期从1月2月和7月8月集中, 在雨季前一会儿。在分娩之前,发情的母猪离开群体并且独自建造巢。 用直径和高达1.5米/ 5英尺高测量4米/ 13英尺的竹子梗建成,出生一周后回到群体,群体中的任何一只母猪都会照顾猪崽。野猪在出生的头一年中,体重能增加100倍,这种生长速度在脊椎动物中是很少的。随着小野猪逐渐长大,雄野猪很快就来寻找母野猪。在食物丰富的时候,一头最佳年龄的母野猪一年能生产两次。 野猪的繁殖率和幼仔的存活率都很高,雌兽真可谓“英雄母亲”,它的怀孕期只有4个月,一胎就能生4-12头小仔,而且在繁殖旺盛期的雌兽,一年竟然能生两胎,一般4-5月间生一胎,秋季又有另一胎出生。幼仔出生后,身上的颜色随年龄而变化。从出生到6个月期间,身上有土黄色条纹,这是为了更好地伪装自己,以后身上的条纹开始逐渐退去。在2个月到1岁期间,它的身上是红色的,而1岁以后,便进入成年期,身上的颜色也变成了黑色,常被人们称做“黑野猪”。 捕捉问题: 1.野猪的分布:野猪俗称山猪。在我国的分布遍及全国,是—种分布广泛具有狩猎经济意义的动物,尤以东北、西北、广西、贵州等地为多。 2.野猪的形态:野猪外形象家猪,身肥肢短,体型蠢笨,但头比家猪窄,嘴比家猪长,背有刚鬃。雄兽犬齿外露,俗称獠牙。成年野猪体长1.5米左右,体重l00-150公斤不等;最大的体长2米有余,体重300公斤以上。 成年野猪多是黑色,但因地区环境不同或个体差异,黑色之外,也有褐棕色、棕红色、灰色等不同的毛色。幼猪的毛色比较浅淡,体背侧有棕色或白色的纵杂斑数条,其中东北地区的幼猪,背部有棕黄色或棕灰色的纵斑六条,体侧有三或五条淡棕斑,浙江等地的幼猪多黑色,但背部两侧各有白斑一条。这都是幼猪适应环境的保护色,所以猎人把幼猪也叫花猪。 3.野猪的生活习性: (1)食性:野猪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植物的种籽为生,吃红松籽、雷松籽、榛子、橡子、山核桃、栗实、水青冈的果实等,还吃野水果、草根、草籽、幼嫩的枝芽、野菜、磨菇,昆虫、无脊椎动物(如蚯蚓等)和小型脊椎动物(如花鼠等),有时也吃死兽,饥饿的冬天也啃树皮、朽木。在寻找蚯蚓、鼠类、植物的根茎和掉在地上的果实时,常拱掘大片的土地。秋天,野猪潜入农田,盗食庄稼,尤喜食玉米、薯仔及瓜、菜等,带给农业造成局部的严重灾害。 (2)生殖:野猪每年10月开始交配,一年一胎。交配期,雌兽在山间发出“咿、咿”的求偶声,雄兽间声而至。这时的雄兽异常凶恶,雄兽间也常发生争偶决斗。 孕兽怀胎四个月。于次年4-5月份产仔,每胎4-8只不等,有时多达12只。哺乳期两个月左右。三个月左右的幼崽都有纵斑,俗称花猪。小猪一年半长成,体重可达100公斤左右,三年性成熟。但能活到成年的野猪不多。有的死于狼和其它食肉兽之口,有的死于瘟疫。 雌猪在生仔前,多在山腰部位以树枝,杂草筑巢,巢的前后都有出入的洞口。雌猪有带仔的习惯,但母兽和幼猪都很胆小,多群居,常形成以家族为主的野猪群。 (3)生活规律: ①一股规律。野猪平时过游荡生活,常栖息在针叶林、混交林或阔叶林中或湖泊、沼泽附近的苇丛中,有的也在水塘附近活动。夏天爱在泥塘中打滚,乘凉去暑,也避蚊蝇叮咬。野猪的活动随食物的有无和雪层的厚薄而定,避离多雪区,趋向食物丰富处。昼伏夜出,黄昏出穴,整夜活动。夏末秋初,每天夜间从匿伏处向觅食处流窜,活动范围常在一、二十公里。白天在灌木林或茅草丛中匿伏。长江流域的野猎尤喜筑巢,猎人常在野猪的栖息处发现大堆的杂草、枯枝,这是野猪临时栖息的巢。猪巢有固定的道路数条,野猪多沿原路返巢,这种规律常披猎人伏击利用。 野猪大部分时间集群生活,小群数头或十余头不等,都是家族式的猪群;大群几十头或数百头。通常在食物丰富的季节集成大群,游荡觅食,集体防卫。 野猪体形虽笨,但能短距离快速奔跑,在最难通行的灌木林里也能自由活动,善泅水,视力一般,但嗅觉和听觉极佳。敌害较多,十分机警,且善隐蔽。公猪胆大、凶猛,常单独活动,有时竟敢主动攻击猎人。②各地区的习性特点。由于气候和各地的环境不同,各地野猪的生活习性也不完全一样。其中东北地区的野猪,多在灌木林、阔叶林、混交林或低湿的草地生活,尤喜在红松林、柞林觅食,有时白天也活动。如果松果、橡子欠收,则在榛子林或混交林里觅食。夏天多在山沟背阴的泥塘里匿伏纳凉。安徽等长江南北一带的野猪,喜住稠密的茅草中,也在大山腰的丛林里栖息。春、秋季节,咬断茅草作巢栖息;炎夏季节则住凉爽的山阴,冬天,喜在背风向阳温暖山坡的稠草、林丛中生活。行动谨慎,不走山野人行小道,喜在两峰间的高草中穿行。生崽时,常在山草稠密的高处作窝,既有利于隐蔽,又便于了望。广西、贵州等地的野猪,少住或不住洞穴,多在大山之中杂草丛生的灌木林里生活或水边芦苇谷地栖息。热天喜在水沟洗浴纳凉;冬季则在阳坡栖息;秋季,匿伏于农田附近,夜间盗食玉米。觅食时经常群出,小猪在前,大猪在后,遇岔路停步观望,喜走两山之间可通行的狭窄垭口。有月亮的夜间躲在阴影里活动;或上半夜有月,下半夜活动,下半夜有月,上半夜活动。躲避明亮,喜欢黑暗。秋收后返回深山觅食,有垂直迁移的习性。平时行动谨慎,不走山间人行道,沿斜坡喜在草中穿行。两峰间的山凹、小沟和半山腰,这是野猪受惊和平时进出必行的要道。行走低头突进,遇惊仰头嗅听,静呆数秒而后奔逃。发情期,母猪经带在下午三点左右发出“咿、咿”的求偶声,公猪闻声而至。 陕西省等西北地区的野猪,冬栖老林,夏住草坝,秋季盗食庄稼。白天匿状在距玉米地三、四里的隐蔽处,黄昏后开始活动,边走边抬头观望嗅听,常发出“呋、呋”之声以嗅人味,而后才令幼猪进玉米地。仔猪嚼食时,母猪在侧守卫,一旦发现人昧或异声,立即逃窜。伏击的猎人不但要隐形,更必须利用风向隐去猎人的气味。 以上是几个省区野猪习性的举例,猎人由此可见一般了。 4.经济价值:野猪经常为害农田,常给局部农业造成严重灾害,因此列为害兽。肉可吃,皮制革可用,鬃是制刷原料。据黑北江省“中草药”一书介绍,野猪板油,有催乳的奇效。 5.猎捕方法: (1)狩猎时间:—年四季都可进行。其中,我国北方多在冬季狩猎,利用雪地追踪;10月初雪期,也是野猪交尾的集群期,活动范围小,便于猎捕。我国南方各省,多在野猪为害农田时狩猎,雨后的清晨便于觅踪。 (2)猎场选定:猎人要根据地形、农作物被害情况,以及各地区野猪的生活习性特点,调查研究,正确判断,选定猎场。只有猎场选在野猪多的地方,猎人才能有满意的收获。 (3)觅踪搜索:猎人进入猎场,首先要觅找猎踪,才能决定下一步猎捕方策。觅踪,要根据各地气候特点和野猪的生活习性,结合猎人积累的狩猎经验进行。我国南方各省春、夏雨水多,土地潮湿,这时的猪踪比较明显,冬、秋干燥季节,地上猪踪不清楚,寻找比较困难,这时也可在松树根部的松土处或山凹潮湿处侦察。发现猪踪,要判明方向,循踪找到猪径,必能发现野猪。猪径分主径与觅食径。主径也叫总径,是野猪经常走的道,一般多在山凹的半腰,这是搜索时的主要线索和方向。分径是野猪走向不同觅食处的支径。主径上往往有许多猪踪,猎人要在许多往来的猪踪中,根据最上面的一个踪印的去向作依据,循踪追找。如果上面有许多新鲜的足踪,猎人一时很难判定时,可选—个最新鲜的大踪作标记,根据草的顺向去追。如果池塘混浊,残草、落叶新鲜,足踪部位的水迹没干;或足踪上凸起的泥土有鲜明的粉末,草叶上还有浆泥水滴可见;或溅在草叶上的泥点还很圆整,这些迹象都说明野猪刚过不久,或就在附近。猎人在继续搜索时,如果发现猪踪混乱,但又没有野猪逃走的迹象和杂草振动的响声,这是野猪就地藏匿的征兆。如果泥点已干,且残缺不全,或野猪活动的踪迹上,蜘蛛网已经布满,说明野猪过去已久,猎人不必跟踪追找了。我国北方各省冬季猎猪,雪地觅找比较容易。但要根据野猪的踪迹,判断野猪走过的时间长短、数量多少、重量多大等,必须有经验的猎人才能胜任。如果猪踪上的雪非常松散,与猎人刚踩过的一样,野猪刚过不久。若猪踪有数行,又是同时走过的,野猪的头数可从足踪的行数判定。若野猪的踪印长9-10厘米以上时,猪重大约150-200公斤;踪印长7-8厘米,猪重100公斤左右,踪长4-6厘米,猪重50公斤以上;踪长3厘米以下,则为50公斤以下的小猎,这是判断野猪体重的力法。猎人也可以根据野猪步子的大小,判断野猪的大小:一般来说,大步是大猪,小步是小猪,这是在猪踪的长短辨识不清时的判断依据。雌猪每足前端两蹄瓣一前一后,比较狭长,公猪足踪圆方,蹄瓣粗壮,这是从足踪判断野猪雌雄的方法。野猪的走向,根据蹄踪的方向可以判别,若雪深蹄踪方向看不清时,猎人可以根据野猪抬脚、落脚的划痕来识别,划痕较深的一端为野猪的去向。 此外,觅踪寻猪不但要察看足踪,也要留心侦察野猪活动留下的其他痕迹,如拱起的泥土或枯叶,行走碰断的枝条,留下的粪便,磨擦树干的痕迹等,这都是搜索发现野猪的好办法。 (4)猎犬猎枪配合猎法:一个猎人带领三只猎犬猎猪效果较好。逆风搜索,才能接近猎物。猎人发现了新踪,确知野猪就在附近时,放犬追捕,猎犬把野猪围住,猎人赶到射击。过早放犬,猎人不能及时赶到,猪、犬拼搏的时间太长,猎犬常会受伤,猎人必须十分注意。但如果两三个猎人利用十余只的猎犬群追踪围猎,猎捕的效果更好,过早放犬,猎犬的安全也能得到保证。 猎犬围住野猪,吠声高且急。猎人循声跑步前去,在四、五十米较近的距离,猎人要放缓脚步,一面搜索前进;一面缓和体力,使自己的呼吸趋于平稳,以利于射击。当接近到二、三十米,看清目标时,要立即隐蔽起来射击。为免打伤猎犬,或用哨声把猎犬叫开,或瞅准猪、犬搏斗的空隙射击。 野猪是十分凶狠的野兽,膘肥力大,枪猎时必须射击前肩胛的心脏要害部位。老公猪更凶狠,临死前只要还有一口气,它也想与对手拼搏,猎人必须十分小心。 野猪逃命速度很快,尤其被打过的惊了枪的野猪,一听到猎犬的吠声,或闻到猎人、猎犬的气味,立即拼命突围外逃。所以,如果参加猎猪的人数较多,猎人在放犬围捕之前,应该选派一、二个枪法好的射手,绕到地形险要又是野猪必经之径埋伏, 以便射击企图突围外逃的野猪。(5)围猎法:采取围猎法猎猪,要有严格的组织领导,由—名有经验的猎人担任指挥。猎场发现猪踪,判定野猪的匿伏处之后,要立即选定射手,埋伏在野兽必经的兽径上。若是小猎,可在其前进方向的丛林深草的小凹中埋伏;若是成兽或老猪,要在野猪前进力向的前面和左、右都要分头埋伏,以防野猪突然改变方向突围。 射手埋伏的地点,既要利于隐蔽,又要便于了望射击。当野猪进入25米左右以内的射程开枪,不打迎头,防其受伤突奔,接近猎人,报复伤害。 射手要按“兽径埋伏猎狼法”那样逆风埋伏,绝对肃静,随时作好射击准备。如果兽径附近比较光秃,猎人无法利用自然景物藏身时,措人要就地取材,马上削些带叶子的树枝插在面前,作成半圆形的屏帐遮掩;如能找到巨石或大树隐身,居高临下射击,更为有利。要做到无形、无声和没有猎人的气味,野猪才能进到埋伏的射程之内。当“飒、飒”声从草中传来,这是野猪出现的信号。当野猪进入射程,猎人要稍作咳声,在野猪停步探头张望之际射击,百发百中。 驱赶搜索的猎入,带犬与不带犬都行,但必须带枪,既可自卫,又可边赶边打,循踪搜索哄赶,彻底不漏。发现野猪时,要象猎狼围猎法那样,驱赶的猎人要大声喊叫着通知射手,指挥射击, 也可防止野猪回窜。 经过驱赶射击之后,指挥者以哨声通知收山,对击伤未获之兽,要研究追捕办法;①辨血迹,分析野猪伤势,以便确定追捕方策:若血滴从高处落地,地上血滴分散,枪伤部位必高;苦血滴从低处落地,地上血滴圆整,柴草上的血斑又比较低时,枪伤部位必低,血色鲜红起泡,血滴喷射,这是带着呼吸喷出的动脉血,必伤要害,若血滴带粪,弹伤肠道,血滴落在两侧的草上,说明弹丸已洞穿兽体;血黑色成块,说明伤口大出血,猪必死,要仔细寻找,地上草上无血,必是空枪。②辨足踪特征,也可以判断野猪的伤势;猪踪分散,说明野猪已经无力行走,猪必死,逃猪足踪轻且浅,必重伤,踪印正常,经过之处继续为害农田,野猪未受重伤,猪踪尖而深陷,步子又大,这是惊枪远逃的足踪,不必追了。③追查觅找野猪时,必须提高警惕,注意猎人自身的安全。追找受伤的野猪与追熊—样危险,暴怒的野猪也会不顾死活的向猎人进攻,谨防报复伤人。遇到柴草茂密之处,猎人更要加倍小心。如能带领猎犬搜索,安全可靠,万无一失。 野猪嗅觉极灵,警惕性很高,在走向埋伏射手的时候,如果中途嗅到异味,或因埋伏的射手暴露,野猪立即掉头而逃。必须在山凹等兽径上埋伏机动射手,才能逃漏少,收获大。 (6)夜间潜踪猎猪法:在野猪为害的农田里,清出纵横交错的狩猎通路,宽度以猎人潜行不碰响玉米为原则,潜近射击,保护农田。野猪吃食时,象家猪那样发出嚼食声,这使它的听觉受影响,猎人趁机逆风接近,野猪停止嚼食,它正探吻竖耳,十分警觉,猎人要停止前进,当它再嚼食时,猎人再潜行,逐步接近,摸到射程之内开枪。有时能摸到10米左右的近距离,这时猎人要低姿跪射,和用明朗天幕的反衬,目标看的清,命中效果好。 野猪嗅到猎人的气味,鼻子“呋,呋”出气,一声惊呼之后逃走。因此猎人潜踪,只有在有风之夜,逆风潜行才会成功。 冬夜潜踪,要事先侦察野猪夜间觅食的地方,晚上摸杀,方法与农田潜猎相似。“夜间潜踪猎法”不如伏猎法好。 (7)伏猎法:埋伏猎猪,以逸待劳。野猪从黄昏开始活动,猎人必须在黄昏之前进入埋伏地点,逆风埋伏。埋伏地点可选在野猪出没活动的主径上,也可选在野猪为害农田的通径上。猎人在距地面三米左右的高处隐身埋伏,月夜伏击效果好,无月之夜,可用手电照明射击,效果也很好。 伏猎成功,不但要隐形、隐声,隐去猎人和猎枪的气味更重要。要逆风埋伏,利用大风隐去猎人气味,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好办法。 (8)猎窖猎猪法;在兽径上设窖,要选在地形稍有倾斜的主径上。如设诱饵,效果才好。具体作法请参阅“自捕猎具”关于“猎窖”的有关介绍。 (9)踩夹猎猪法:踩夹是猎捕野猪的主要猎具,但野猪蹄小力大,要使用大型踩夹,成组支设效果才好。野猪在山野游荡猎食,必有几条固定的活动路线,而且往往由原路返回巢穴,因此,在野兽出没活动的总径没夹最好。其他地方如泥塘通径、觅食小径等均可。野猪视觉虽差,但嗅觉极灵,踩夹必须按猎狼消除异味法支设。 (10)不带猎犬的巡猎;猎人进入猎场,发现猪群后,要根据这个地区野猪的活动规律,立即选择野猪必行的总径,隐身埋伏,放过大猪,射击猪群中间的当年幼猪。此法在我国北方的l0-11月初雪期,雪地潜踪巡猎效果比较好。 射击孤猪(公猪)困难大。老公猪多独居,性凶猛,皮厚膘肥,必须潜踪觅穴,天亮前在其巢穴附近的兽径上埋伏好,待其凌晨返穴时,用大号铅丸瞄准致命处射击。 (11)猎猪注意事项;①野猪群的附近常有虎,猎人要提高警惕,以免猛虎伤人、伤犬。②伏击或追踪,必须利用大风隐去气味,否则常会招致失败。③不打迎头猪。野猪有直线猛冲的恶习,受伤后常沿直线冲逃。不打迎头猪,防其冲到猎人身边报复。④利用小犬群猎猪,不宜过早放犬,以免猎犬受伤。
4. 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过冬方法写出两种。
1、蛇是集体冬眠的,它们互相搂抱在一起,一起冬眠,春天再醒来那样可以取暖,提高温度。如果单独过冬会冻死的,它和青蛙一样也是变温动物,聚在一起可以减少死亡率。
2、熊冬眠是因为冬天不容易找到食物,到了秋天它们就大吃特吃,使自己长胖,冬天就靠脂肪来提供养料。但是,冬眠时,它们还会醒过来的。
3、兔子有厚厚的毛保暖,所以冬天也不怎么怕冷。但如果皮毛被弄湿,兔子便很容易着凉。所以主人要特别留意,冬天别为兔子洗澡。
4、蝙蝠也是冬眠的。它在山洞里用后足的尖爪攀住石缝,头朝下悬在空中,一“吊”就是半年。
(4)哎杨动物还有哪些捕食妙招扩展阅读:
不同种类的无脊椎动物的生命周期存在差异。多数无脊椎动物是卵生动物,有些需要经历多种幼虫形态,例如蝶、蛾等昆虫;有些则一孵出便是成体。
动物是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以有机物为食物,会并且靠吃东西,由细胞构成,细胞有细胞核,没有细胞壁,会动,基质,的一类生命体。
因此动物具有与植物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进行摄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感觉、运动和繁殖生命活动。
由于动物种类繁多,人类对某一些类群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因此,直到现在对全世界动物的分类都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分类系统。
造成差异的原因,在于有的学者将若干有差异的纲都已提升为门,如原假体腔动物中的轮虫、腹毛、动吻、线形、线虫等纲动物,一些学者均将其提升为门。
5.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级别有哪些
没有特级保护动物。
1、一级保护动物
蜂猴(所有种)、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所有种)、狼(所有种)、金丝猴(所有种)、臂猿(所有种)、马来熊、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云豹、豹、虎、雪豹、儒艮、白鳍豚、中华白海豚、亚洲象、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野骆驼、鼷鹿、黑麂、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麋鹿、野牛、野牦牛、普氏原羚、高鼻羚羊、扭角羚、台湾鬣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藏羚等。
2、二级保护动物
短尾猴、猕猴、藏酋猴、穿山甲、豺、黑熊、棕熊(包括马熊)、石貂、水獭(所有种)、小爪水獭、斑林狸、小灵猫、大灵猫、草原斑猫、荒漠猫、丛林猫、猞猁、兔狲、金猫、渔猫、其他鲸类、麝(所有种)、河麂、马鹿(包括白臀鹿)、水鹿、驼鹿、黄羊、藏原羊、鹅喉羚、鬣羚、斑羚、岩羊、盘羊、海南兔、雪兔、塔里木兔、鳍足目(所有种)、巨松鼠等。
3、三级保护动物
刺猬、达乌尔猬、大耳猬、侯氏猬、树鼩、狼、赤狐、沙狐、藏狐、貉、鼬、白鼬、伶鼬、黄腹鼬、小艾鼬、黄鼬、纹鼬、艾鼬、虎鼬、鼬獾、缅甸鼬獾、狗獾、猪獾、大斑灵猫、椰子狸、果子狸、小齿椰子猫、缟灵猫、红颊獴、食蟹獴、云猫、豹猫、野猪、赤麂、小麂、菲氏麂、毛冠麂、狍、驯鹿、草兔、灰尾兔、华南兔、东北兔、云南兔、东北黑兔、毛耳飞鼠、复齿鼯鼠、棕鼯鼠、云南鼯鼠、海南鼯鼠、红白鼯鼠、台湾鼯鼠、灰鼯鼠、栗褐鼯鼠等。
(5)哎杨动物还有哪些捕食妙招扩展阅读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是由许多复杂的生态系统构成的。有一种植物消失了,以这种植物为食的昆虫就会消失。某种昆虫没有了,捕食这种昆虫的鸟类将会饿死;鸟类的死亡又会对其他动物产生影响。这也是食物链造成的。所以,大规模野生动物毁灭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产生严重后果。
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是一些数量较少或已濒临灭绝的动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划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种,并对其保护措施作出相关规定。非该法律条文许可情况下,不能对国家保护动物进行捕猎、杀害、买卖。
6. 你还知道大自然中哪些动物和植物过冬的方式大家介绍一种
一、动物
1、迁徙去南方过冬:如大雁、燕子、杜鹃、黄鹂等。
2、冬眠:如蛇、青蛙、狗熊、刺猬等。
3、储藏食物:如蜜蜂、蚂蚁、松鼠、兔子等。
二、植物
1、用落叶方法过冬:一些树木和灌丛植物则采取“舍末保本”的方法,丢掉“包袱” 和“累赘”,以便安然越冬。
2、调整体内水分:在冬季,植物会降低能量消耗并增强抗寒性。冬天许多植物会枯萎,但不认为植物已经死亡,这是他们在冬天保护自己免受冻伤的方式。植物枯萎是水吸收减少和体内水分含量降低的表现。
(6)哎杨动物还有哪些捕食妙招扩展阅读:
当冬天到来时,蛇就会冬眠,藏在自己的洞穴里,睡到天气暖和起来。同样冬眠的还有熊,熊会在树洞里冬眠,或者干脆自己搭建一个舒服的房子,一睡就是一整个冬天。
蜗牛冬眠的方式比较特别,它们在冬眠时会分泌黏液形成一层钙质薄膜封闭壳口,全身藏在壳中,当气温和湿度合适时就会出来活动。
麻雀是跟人类关系最密切的鸟类之一,他们的食物绝大多数来源于人类。但是冬天来临时,气温下降,获取食物的难度也增加不少,这时它们就会选择集群生活。一来可以抵御寒冷,二来,可以增加发现天敌的概率,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7. 小学生写动物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具体地说,描写小动物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把喜爱之情写进作文里
作文是用我的手来写我的心。写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喜爱小动物,在描写它们的时候,也要把自己喜爱的感情,用笔融合在字里行间。让读者一读文字,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喜爱之情。
表达感情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样子、外形,把自己的情感融在其间;有时候用简洁的语句直抒感情;有时候,把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写法灵活,不拘一格。
例文:青蛙捕食
我非常喜欢青蛙。夏天,我常常去池塘边看青蛙。
青蛙很喜欢躲在草丛里,偶尔也叫几声。它们叫得最欢的时候是在大雨过后。每当这时如果有一只叫,旁边的也就随着叫了起来。几十只甚至上百只青蛙“呱呱”叫个不停,那声音能够传到几里地以外,多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呀!
青蛙的身体胖胖的,有的身体足有七八厘米长。它们披着黄绿色或深绿色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它们的头又宽又扁,像一个三角形。它的头上鼓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长着大嘴巴、小鼻子。
青蛙爱吃小昆虫,观察它捕食的动作才有趣呢。有一天,我静静地蹲在池塘边上的大树后面,细心地观察着。一只青蛙蹲在地上,张着嘴巴仰着脸在等待着什么。突然,一只小虫飞过来,只见青蛙猛地向上一窜,舌头一钩,又落在地上。小虫不见了,青蛙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耐心地等待着。
青蛙可真是个捉虫的能手,听农民伯伯说:要是算起来,一只青蛙一年之内最少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它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这篇作文写的是“青蛙捕食”,在写法上和上篇《猴子》略有不同:这篇作文用“我非常喜欢青蛙”一句,概括了全文的中心,接着依次写了青蛙的鸣叫、外形,以及捕虫的情景。文脉清楚,段落分明。
那么,这篇作文作者是怎样表达感情的呢?
文章的开头先用“我非常喜爱青蛙”一句,直抒了作者情怀,表达了喜爱的心情。
接着用“常常”去池塘边看青蛙,表现了作者对青蛙“喜欢”之深。在听到青蛙叫声时,作者感到了那叫声就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呀!”语句不多,却写出了青蛙叫声的响亮、动听,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对青蛙的感情是多么深呀!
作者对青蛙的感情为什么这样深呢?因为青蛙一年之内最少能捕捉到“一万只害虫”,这是作者喜爱青蛙原因所在。最后作者感慨地说:“青蛙”真是我们的好朋友。结尾收笔有力,感情表达真实 。
描写一种小动物还应当注意:
1突出重点
描写一种小动物,也和写其他内容的作文一样,不能面面俱到,像“流水账”似的说个没完,一定要突出重点。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外形样子,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习性。无论怎样写,都要抓住典型,突出重点,具体描写。
2细致描写
描写任何一种小动物,都要细致描写,认真刻画。无论是写外形样子,还是写生活习性,都不能几笔带过,概括叙述。特别是在描写小动物生活习性时,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再现出小动物活动的情景,给人以“状物如在眼前”的感觉。
3条理清楚
描写一种小动物也和写其他作文一样,不能东一句,西一笔,缺乏章法。在动笔之前先想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怎样挂连,层与层之间怎样联系。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全篇文章怎样组合。把这些想好之后再动笔,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二、描写外形样子和活动情况
描写一种小动物,首先要描写它的外形样子,要仔细看它的头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么样的,形状、特点、颜色是什么样的。
如下面写小狗一段的话:
“星期天,我从姥姥家回来,在客车上,看到一个大姐姐用紫色的包拎着一只可爱的小黑狗。小黑狗头上长着一对像毛片片一样的三角形耳朵,软软的向下耷拉着,有趣极了。两只圆圆的黑眼睛不停地望着四周。圆圆的黑鼻头像个茸嘟嘟的小茸球。嘴巴紧紧地闭着,一声也不吭,多像一个不吵不闹的乖孩子啊!我真喜欢这只趴在包里的小黑狗。”
8. 鸟类有哪些
我国的鸟类分为游禽、涉禽、攀禽、陆禽、猛禽、鸣禽六大类。此六类统称为鸟类的六大生态类群。全世界已发现有超过一万种,中国已有1400多种。虽然鸟类的品种繁多,但是不少鸟类却是濒临灭绝。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十大珍稀鸟类吧。
1、黑鹳
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成鸟的体长为1-1.2米,体重2-3千克;嘴长而粗壮,头、颈、脚部均甚长,嘴和脚红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映出变幻多种颜色。在高树或岩石上筑大型的巢,飞时它的头颈将会伸直。
它以鱼为主食,也捕食其它小动物。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有沿用旧巢的习性。繁殖期4-7月,营巢于偏僻和人类干扰小的地方。黑鹳大多数是迁徙鸟类,只有在西班牙为留鸟,仅有少数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到非洲西部越冬,此外在南非繁殖的种群也不迁徙,仅在繁殖期后向周围地区扩散游荡。是白俄罗斯的国鸟。
2019年8月,国家一级保护濒危鸟类黑鹳现身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湿地。
4、黄腹角雉
黄腹角雉,别名角鸡、吐绶鸟,它们的全长约50(雌)~65(雄)厘米。而雄鸟上体栗褐色,满布具黑缘的淡黄色圆斑。头顶黑色,具黑色与栗红色羽冠。飞羽黑褐带棕黄斑。下体几纯棕黄,因为腹部羽毛呈皮黄色,故名“黄腹角雉”。有翠蓝色及朱红色组成的艳丽肉裙及翠蓝色肉角,于发情时向雌鸟展示。雌鸟通体大都棕褐色,密布黑、棕黄及白色细纹,上体散有黑斑,下体多有白斑。
是中国特产的一种鸟,主要分布于浙江,在福建、广东、湖南、江西亦有分布。食物主要是蕨类植物的果实。截止2013年,中国唯一的黄腹角雉保护地为浙江省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黑颈鹤
黑颈鹤是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10-120厘米,体重4-6千克。颈、脚甚至长,通体羽毛灰白色,头部、前颈及飞羽黑色,眼先和头顶前方裸露的皮肤呈暗红色,尾羽褐黑色。它的头顶,三级飞羽的羽片分散,当翅闭合时超过初级飞羽。虹膜黄褐色,嘴肉红色,尖端沾黄,腿和脚灰褐色。
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除繁殖期常成对、单只或家族群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活动,特别是冬季在越冬地,常集成数十只的大群。它主要以植物叶、根茎、荆三棱、块茎、水藻、玉米、砂粒为食。繁殖于拉达克,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北部一带,越冬于印度东北部,中国西藏南部、贵州、云南等地。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
6、白鹤
白鹤是大型涉禽,略小于丹顶鹤,体长为130-140厘米。站立时通体白色,胸和前额鲜红色,嘴和脚暗红色;飞翔时,翅尖黑色,其余羽毛白色。虹膜棕黄色,嘴、脚暗红色。2龄脚变红色,3龄嘴亦变为红色。
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草地、苔原沼泽和大的湖泊岩边及浅水沼泽地带。常单独、成对和成家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节则常常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特别是在迁徙中途停息站和越冬地常集成大群。主要以苦草、眼子菜、苔草、荸荠等植物的茎和块根为食,也吃水生植物的叶、嫩芽和少量蚌、螺、软体动物、昆虫、甲壳动物等动物性食物。分布于中国、印度、伊朗、阿富汗和日本等地。
2019年9月28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闭会,会议表决通过了《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确定白鹤为江西省“省鸟”的决定》决定为白鹤为江西省省鸟。
7、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为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俗名鳞胁秋沙鸭,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它的嘴形侧扁,前端尖出,与鸭科其它种类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嘴和腿脚红色。雄鸭头部和上背黑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白色;翅上有白色翼镜;头顶的长羽后伸成双冠状。胁羽上有黑色鱼鳞状斑纹。
出没于林区内的湍急河流,有时在开阔湖泊。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潜水捕食鱼类。分布于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河北、长江以南等地,主要栖息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溪流、河谷、草甸、水塘以及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
8、赤颈鹤
赤颈鹤是大型涉禽,共分化为3个亚种。后趾小而高位,不能与前三趾对握,因此不能栖息在树上;全身羽毛大致呈浅灰色,成鸟颈部裸露红色的皮肤。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为黑色,白色而修长的内侧飞羽垂直的覆盖着尾部。嘴灰绿而脚粉红。栖息于多草的平原、水田、沼泽湿地及森林边缘。以稻谷及水生植物的根、块茎为食,也取食鱼类和蛙类。7-12月份繁殖,筑巢于沼泽地带成团的植物丛中,以水生植物茎、叶筑成。每窝产卵2枚,绿色或粉红白色,具褐色和紫色斑点。雌鸟孵卵,雄鸟守卫,孵卵期30天,由双亲共同照料幼雏。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中国的云南盈江和西双版纳等地。
9、金雕
金雕属于鹰科、真雕属的猛禽。体长76--102厘米,翼展达2.3米,体重2--6.5千克。雌雄同色;未成长时,头、颈黄棕色;两翼飞羽除了最外侧三枚外基部均缀有白色,其余身体部分暗褐色;羽尾灰白色,羽端部黑色;成年鸟翼和尾部均无白色,头顶羽色转为金褐。其腿爪上全部都有羽毛覆盖着。
栖息于高山草原、荒漠、河谷和森林地带,冬季亦常到山地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活动,最高海拔高度可到4000米以上。一般生活于多山或丘陵地区,特别是山谷的峭壁以及筑巢于山壁凸出处。以其敏捷有力的飞行而着名;以大中型的鸟类和兽类为食。分布于北半球温带、亚寒带和寒带地区。
10、褐马鸡
褐马鸡是中国特产珍稀鸟类,体高约60厘米,体长1-1.2米,体重5千克,全身呈浓褐色,头和颈为灰黑色,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脸和两颊裸露无羽,呈艳红色,尾巴高高竖起。翅短,不善飞行,两腿粗壮,善于奔跑。
褐马鸡主要栖息在以华北落叶松、云杉次生林为主的林区和华北落叶松、云杉、杨树、桦树次生针阔混交森林中。仅见于中国山西、河北西北部、陕西黄龙山和北京东灵山。1987年调查野生种群仅有数百只,根据2009年文献报道,中国现存的野生褐马鸡数量在17900只左右。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世界终有生灵涂炭一日,所以,放过濒危动物也是放过我们自己。2020年的蝙蝠事件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让我么以大自然为家,与动物为亲,共同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共创一片和谐的蓝天!
9. 哪些动物有哪些本领(长点)快~~~~急~~~!!!!!
1、蝙蝠发出超声波回声定位信号
蝙蝠中的多数还具有敏锐的听觉定向(或回声定位)系统,可以通过喉咙发出超声波然后再依据超声波回应来辨别方向、探测目标
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翼手目是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是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现生物种类共有19科185属961种,除极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岛屿外,分布遍于全世界,在热带和亚热带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间觅食。
2、壁虎断尾逃离危险
壁虎是蜥蜴的1种,又称"守宫"。西南地区称“四脚蛇”、“巴壁虎”,"巴壁蜥"等。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粒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褶襞,密布腺毛,有粘附能力,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
壁虎在受到惊吓或者当你去捕捉它的时候,只要一碰到它,它的尾巴就会立即折断,壁虎也就乘机逃跑了。
3、乌贼释放墨汁迷惑敌人
乌贼本名乌鲗,又称花枝、墨斗鱼或墨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目的动物。乌贼遇到强敌时会以“喷墨”作为逃生的方法并伺机离开,因而有“乌贼”、“墨鱼”等名称。其皮肤中有色素小囊,会随“情绪”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和大小。
4、刺猬变成刺球抵挡天敌
刺猬是一种体长不过25厘米的小型哺乳动物,成年刺猬体重可达2.5公斤。体背和体侧满布棘刺,头、尾和腹面被毛,嘴尖而长、耳小、四肢短、尾短;前后足均具5趾,蹠行,少数种类前足四趾。
受惊时,它的头朝腹面弯曲,身体蜷缩成一团,卷成如刺球状,包住头和四肢,浑身竖起棘刺,以保护自身。
5、电鳗释放电流击退天敌
电鳗属于裸背电鳗科的鳗形南美鱼类,拉丁学名为Electrophorus electricus。能产生足以将人击昏的电流,是放电能力最强的淡水鱼类,输出的电压可达300~800伏,因此电鳗有水中的"高压线"之称。它不是真正的鳗类,而与鲶形目的种类近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蝙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壁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乌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刺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电鳗
10. 还有那些动物是益虫
1、螳螂
螳螂是最美的昆虫,它有着苗条的身材,细长的颈上顶着一个能四面转动的三角形的头和一对丝状的
触角,额下方足锯齿形“大刀”,腹部的前方长着四条细长而灵活的腿,能屈能伸,捕捉食物非常方
便。螳螂是一种食肉性的昆虫,它的食物有棉蚜虫、玉米螟、菜螟、苍蝇等40余种害虫的成虫和幼
虫,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它还是蝗虫的死对头。
(10)哎杨动物还有哪些捕食妙招扩展阅读:
益虫是指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益处的昆虫,比如农业,医学。益虫可保护自然生态平衡,从而更好地
保护环境。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害虫的天敌来抑制害虫的一种方法,因为害虫本身就是很多昆虫及其它动物的食
料,也是很多微生物的寄主。有些害虫不能够在老产区大量生存的原因,有时并不是由于天气不适
宜、食料缺乏或不足、或者繁殖不多等等原因,而是受到天敌的捕食或寄生,造成数量大量减少的结
果。害虫的天敌,即益虫,可以简易地把它分为捕食性或寄生性昆虫这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