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花骨鱼和棒花鱼的区别
花骨鱼和棒花鱼区别如下:
一、繁殖方式不一样。
花骨鱼产卵期为4~8月份,棒花鱼产卵期在5~6月,花骨鱼产卵数比棒花鱼多。
花骨鱼2~3龄达性成熟,产卵期在4~8月,期间水温16~23°C,怀卵量4.8~13万粒,分批产卵。卵粘性,受精卵黏附于植物的根须或水草上孵化,当水温20°C时,4天能孵出苗。初孵仔鱼在15天后开始摄食。
棒花鱼体长4.6厘米性成熟。繁殖期在5~6月份。雌鱼怀卵量1000~2000粒,由雄鱼保护。卵分3~4次产完,卵直径包括卵膜在内2~2.5毫米。受精卵散粘在沙粒上,产卵时水温约30℃。水温平均18℃时,6~8天能孵出仔鱼。
二、外形特征不一样。
花骨鱼下唇不发达,两侧叶狭窄;颚部中央有一小三角形突起,具须1对;体侧和背部青褐色,背侧在侧线鳞上方有一排10~12个黑斑点,背钟及尾鳍上也有许多不规则小黑点,背鳍起点显着隆起。腹部为白色,胸鳍、腹鳍、臀鳍灰白色。雄鱼在生殖期间体呈浅橘红色,头部和鳍上有追星。
三、生活习性不一样。
棒花鱼生活在静水砂石底处,而花骨鱼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河流中。
棒花鱼为底层小形鱼类,栖息于江河岔湾和湖泊泡沼中,喜生活在静水砂石底处。棒花鱼杂食性,主要摄食枝角类、桡足类和端足类等,也食水生昆虫、水蚯蚓及植物碎片。分布于中国东部珠江、闽江、钱塘江、长江、黄河、辽河、黑龙江及碧流河等水系,到朝鲜西部和日本州西部及九州。
花骨鱼属于底层鱼类,为江湖中常见的中、下层鱼类,喜微流水,水质清新,底质为沙砾或泥沙的环境中,冬季洄游至江河深水处越冬。花骨鱼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河流中,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常聚群出没于沿岸着生有青苔的石缝、木桩等障碍物附近,喜钻洞穴居。它是杂食性,幼鱼摄食枝角类、桡足类、轮虫等浮游动物,也摄食藻类及水生高等植物,成鱼的主要饲料有水生昆虫的幼虫、水虾类、蚬类、 蚌类、螺蛳类、淡水壳菜以及小型鱼类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 - 棒花鱼
❷ 花骨鱼会吃鸡饲料吗
因为鸡饲料投入水中很容易散开,鱼如果吃不完,就会影响水质,而且鸡饲料里面的营养成分和鱼需要的是有区别的,很可能造成鱼消化不良,从而影响健康。
花骨鱼属于底层鱼类,为江湖中常见的中、下层鱼类,喜微流水,水质清新,底质为沙砾或泥沙的环境中,冬季洄游至江河深水处越冬。花骨鱼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河流中,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常聚群出没于沿岸着生有青苔的石缝、木桩等障碍物附近,喜钻洞穴居。性温和,对流水较敏感,稍有流水即兴奋游窜,甚至跃出水面。它是杂食性,幼鱼摄食枝角类、桡足类、轮虫等浮游动物,也摄食藻类及水生高等植物,成鱼的主要饲料有水生昆虫的幼虫、水虾类、蚬类、 蚌类、螺蛳类、淡水壳菜以及小型鱼类等。
投放饵料:以人工饲料为主,培养浮游生物为辅。
❸ 花骨鱼用虾能钓到吗
花骨鱼用虾也是能钓到的,但是可能概率不是特别大,一般用蚯蚓比较好。
自然水域中花骨鱼主要以水底的昆虫、软体动物为食物。腹部扁平,除了方便水底进食以外,还表示这种鱼喜欢在流水中生活,腹部挨着水底,可以有效减少流水的冲刷,利于固定在水底。自然水域中的花骨鱼主要在水底的树墩、石缝生存,喜钻洞穴居。
二、钓组搭配
花骨鱼体型不大,最大不过3、4斤,通常能钓到的主要是个头小的,都是一斤以下的,所以对于钓组要求不高,钓鲫鱼的常规钓组就可以用来钓花骨鱼。钓法上台钓和传统钓都可以钓到,但是传统钓明显好钓一些。台钓钓友反馈在钓花骨鱼的时候如同小鱼闹窝一般,提竿经常不中鱼,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台钓的调漂过灵导致的。钓花骨鱼的调漂跟钓黄尾鲴非常类似,因为这两种鱼都是嘴巴朝下,水底找食物的鱼类。所以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传统钓更好钓,因为传统钓的铅坠到底,子线和饵料躺在水底,最适合这样的鱼类进食。
三、垂钓技巧
1、钓位
花骨鱼喜欢栖息在流水中,在江河中基本都有分布,喜欢群居,并且一起寻找食物。选择钓点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就是最好是流水,缓流为宜,比如说河流的拐弯处、洄湾处等等。花骨鱼喜欢生有青苔的石缝、木桩等障碍物附近,因为这些地方会有很多虾和软体动物,食物比较丰富。第二,花骨鱼喜欢沙砾或泥沙的水底,不喜欢淤泥的水底,所以硬底比软底好。
2、饵料
花骨鱼可以说是肉食性鱼类,主要以昆虫和软体动物为食,所以在用饵上比较推荐使用蚯蚓或者红虫。春季用腥味面饵也能碰上,但是不多,这是因为这时候还没足够的天然饵料,随着气温的回升,水中的昆虫变多,面饵就难以起到作用了。
3、调漂
调漂强烈推荐铅坠到底,原因有2个。第一是花骨鱼喜欢生活在流水中,钓点的选择以缓流为宜,钓流水铅坠躺底自然会好很多,不然容易出现走漂的情况。第二就是铅坠躺底的状态,饵料更适合花骨鱼的进食习惯,有比较高的中鱼率。而且这种调漂方法,不管台钓还是传统钓,也更方便挂蚯蚓或者红虫,可以保证饵料躺底。
花骨鱼从南到北都有分布,不过主要生活在较大的河流、湖泊、水库中,小水面基本碰不上。
❹ 鱼塘养花骨鱼难不难养
鱼塘养花骨鱼不难养:
一,池塘条件
选择养殖花骨的池塘面积一般在5~15亩,养殖面积过小,溶氧不足,水体的缓冲能力差,养殖单产不易提高;养殖面积过大,管理困难,也不利于提高单产。所选池塘要求东西向,池深2~2.5米,塘底淤泥要少,池塘有条件的最好经过干塘、清淤和曝晒,每3亩池塘配备1台1.5kg(的增氧机,每口池塘配备1台以上的3kW的抽水机,以保证随时可更换新水。使用颗粒饲料投喂的池塘还应配备相应功率的投饵机,另外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
二、放养前的准备
苗种下塘前12天,每亩水面用200~250kg的生石灰带水清塘,主要杀灭潜在的病原体和其它敌害生物,3~4天后施放给经充分发酵的腐熟有机肥500~1000kg肥水,培育花骨喜食的轮虫、枝角类等浮游生物,使苗种下塘后有丰富适当的天然饵料可供摄食。
三、合理放养
一般放养时间在每年的12月下旬至翌年的3月问进行(尤以12月至翌年的1月间放养为佳)。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苗种放养,苗种放养时用3%~5%的食盐水消毒5~8min,一般亩放规格为5~6cm的鱼种1800~2000尾,亩产量可达450~500kg,混养时亩放规格为5~6cm的鱼种400~500尾,亩产量可达180~230kg,搭配规格为8~10cm的花白鲢100尾左右。花骨是一种以无脊椎动物为主食的温和肉食性鱼类,切忌放养鲤、鲫、草鱼等争食能力强的鱼类。以免影响花骨的摄食和生长。
四、水质调控
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水质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池水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保持在30~40cm,将pH值控制在7.2~7.8为好。当水色变为茶褐色、黑褐色或水中溶氧量低于3mg/L时,要及时开动抽水机加注新水,更换部分老水,以增加池水溶氧量,减缓因密度过大引起溶氧不足的矛盾。注水时注意用木板将水挡散。若水质太瘦,透明度过低,则必须适当追施肥料,一般亩施有机肥50~80kg,另根据水质情况,可以施放碳酸氢铵4~5kg,磷肥2~3kg,要经常施肥,保持池塘中的浮游生物繁盛不衷。
❺ 谁知道这是什么鱼
这是花䱻鱼,又名花骨鱼,花𩾀,鲤科,鮈亚科。是我国长江流域的江河湖泊中的的一种小型淡水鱼类,鱼身修长,体型较小,因体侧沿中轴线有多个黑色斑点,因此故名花骨鱼。花𩾀分布比较广,全国各个主要水系都有分布,但南方数量较多。为江水湖泊中常见的中下层鱼类。2龄性成熟, 以水生昆虫的幼虫为主要食物,也食软体动物和小鱼。生殖季节在4~5月,卵附着于水草上发育。最大个体可达4斤左右,冬季洄游至江河深水处越冬。生长速度中等偏慢,广泛分布在长江支流以及水库。
花䱻鱼,分布范围很广,所以在各地都有不同称呼,如花𩾀、马驹子、卢季、季鱼、季郎鱼、鸡骨郎,花䱻鱼、麻鲤、吉花鱼、击浪鱼、激浪鱼、洋花鱼、鸡毛稍、脂鱼等。
花骨鱼体长,背鳍起点显着隆起,腹部圆,体侧和背部青褐色, 腹部白色,体侧中轴有数量不等的黑斑块,吻圆钝,口下位呈马蹄形,口角有须一对,眼突出。花𩾀头长小于体高。下咽齿3行,吻长小于或等于眼后头长。身上有明显的斑点特征,黑褐色斑点较为秘籍,可能有密集恐惧症的钓友会不太适应。除了斑点外,鱼唇是花𩾀最为明显的特点,和其它常见淡水鱼不同,花𩾀呈马蹄形且口在下位的形状,有些类似重唇鱼。
花骨鱼属于底层鱼类,喜在水体的中下层,冬季洄游至江河深水处越冬。以底栖动物为食,以水生昆虫,软体动物为主, 也食各种小鱼。最大个体可达2公斤。
❻ 大神们谁知道这是什么鱼
这是花骨鱼。。,
学名花䱻(huá),俗称麻叉鱼、大眼鼓、吉勾鱼、吉花鱼、季花鱼、季骨郎,是一种以淡水无脊椎动物为主要食物的底层温和肉食性鱼类。生殖季节在4~5月,分批产卵。卵粘性,附着于水草上发育。最大个体达4市斤左右。为江湖中常见的中、下层鱼类。
花骨鱼分布于我国淡水水域,主要有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镜泊湖,新疆的伊犁河、塔里木河、乌鲁木齐河等,也见于我国其他湖泊、河流,为江湖中常见的中、下层鱼类,喜微流水,水质清新,底质为沙砾或泥沙的环境中,冬季洄游至江河深水处越冬。
2
生活特性
花骨鱼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河流中,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常聚群出没于沿岸着生有青苔的石缝、木桩等障碍物附近,喜钻洞穴居。性温和,对流水较敏感,稍有流水即兴奋游窜,甚至跃出水面。它是杂食性,幼鱼摄食枝角类、桡足类、轮虫等浮游动物,也摄食藻类及水生高等植物,成鱼的主要饵料有水生昆虫的幼虫、水蚯蚓、虾类、蚬类、蚌类、螺蛳类、淡水壳菜以及小型鱼类等。
花骨鱼2~3龄达性成熟,产卵期在4~8月,期间水温16~23℃,怀卵量 4.8-13 万粒,分批产卵。卵粘性,受精卵黏附于植物的根须或水草上孵化,当水温20℃时,经4天孵出苗。初孵仔鱼在15天后开始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