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国家一,二,三,级保护的海洋动物有哪些,说地越多越好喽
国家一级保护的海洋动物有儒艮和中华白海豚 儒艮别名海牛,人鱼,美人鱼,南海牛。国内主要分布在南海和台湾海域。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华白海豚是世界范围内最为濒危的一类海洋生物,也是中国海洋鲸豚中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海洋动物有:中华白海豚、库氏砗磲、鹦鹉螺、红珊瑚、多腮孔舌形虫、黄岛长吻虫、儒艮(海牛)。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海洋动物有:文昌鱼、克氏海马、虎斑宝贝、唐冠螺、大珠母贝、绿海龟、太平洋丽龟、玳瑁、棱皮龟、斑海豹、髯绿海龟海豹、海狗、北海狮等。此外,还有39种海洋鲸豚类
‘贰’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里的东西,大家看下是什么
鲎(hòu)亦称马蹄蟹。肢口纲(Merostomata)剑尾目(Xiphosura)海生节肢动物,共4种,见于亚洲和北美东海岸。虽又称马蹄蟹,但不是蟹,而与蝎、蜘蛛以及已绝灭的三叶虫有亲缘关系。 鲎(horseshoe crab)是一类与三叶虫 (现在只有化石)一样古老的动物。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鲎从4 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它的血是蓝色的。可以吃。尾部刺有剧毒,千万别让它刺到。
详见网络:http://ke..com/link?url=HRmQKc9SSdYPRFCcfzDQzITxmw0-j2vxILjdG9IxS2cJaueFVFLUdU-xVpRyea1J#9
‘叁’ 海獭是几级保护动物
海獭是二级保护动物。海獭体长130-150厘米,体重30-50千克,尾长30-40厘米,雄性略大于雌性。前肢短而裸露,后肢长而扁平,趾间有蹼,成鳍状,适于游泳和潜水。
海獭夜间将海藻缠在身上枕浪而睡,以防止被冲走,并有几只轮流放哨。可潜水至50米深的海底,主要以贝类、鲍鱼、海胆、螃蟹等为食,常仰泳并将石块固定于胸部,把食物砸碎取其肉。
海獭的生活习性。
海獭性喜群栖,白天常常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在海里嬉闹、觅食,到了晚上,有时睡在岩石上,但更多的时间是躺在漂浮于海面的海藻上。遇到海面刮大风暴时,它们就成群地跑到岸边躲起来。海獭不像其他海兽那样,一般不作大范围的回游,喜欢过定居生活。
‘肆’ 我国的国家级海洋保护动物有那些
儒艮、中华白海豚、红珊瑚、鹦鹉螺、绿海龟。
1、儒艮
儒艮(学名:Dugong gon),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儒艮是海洋中唯一的素食者。主要生活在热带浅海中,以二药藻、喜盐草等水生植物为主食。其分布与水温、海流以及作为主要食物的海草分布有密切关系。儒艮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南部沿海。
2、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学名:Sousa chinensis),属于鲸类的海豚科,是宽吻海豚及虎鲸的近亲。很多市民及渔民均以为中华白海豚是一种鱼类,其实它们和其他鲸鱼及海豚都是哺乳类动物,和人类一样恒温,用肺部呼吸、怀胎产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儿。
中国的最早的发现纪录是在唐朝。清朝初期,广东珠江口一带称它为卢亭,也有渔民称之为白忌和海猪。虽然名为“白海豚”,然而刚出生的中华白海豚体呈深灰色,年青的会呈灰色,至于成年的则呈粉红色。
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见于我国东海,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美人鱼”和“水上大熊猫”之称。
3、红珊瑚
红珊瑚(学名:Corallium rubrum)营群体生活。个体直径一般为0.5mm~2cm,每个个体具8个羽状触手。隔膜8个不成对,隔膜肌向腹生长,隔膜丝单叶状。仅有一个口道沟,位于腹面。骨骼多在体内,或由体内发生后伸向体表。具有钙质中轴骨,呈树状分枝,但不在一个平面上,骨骼呈淡粉红色至深红色。
4、鹦鹉螺
鹦鹉螺(学名:Nautiloidea)是海洋软体动物,共有2属、6种,具卷曲的珍珠似外壳,外壳由许多腔室组成,外套位于外壳内。各腔室之间有隔膜隔开;鳃2对;具63-94只腕,但无吸盘;眼简单,无晶状体;无墨囊。
壳薄而轻,呈螺旋形盘卷,壳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生长纹从壳的脐部辐射而出,平滑细密,多为红褐色。整个螺旋形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鹦鹉嘴,故此得名“鹦鹉螺”。
5、绿海龟
绿海龟(学名:Chelonia mydas),海龟科海龟属的一种龟。亦称海龟,是各种海龟中体形较大的一种,其成龟背甲直线长度可达90到120厘米,体重可达100千克以上。因其体内脂富含主要食物,即海草之叶绿素而得名。然而,它的腹甲为白色或黄白色,背甲则从赤棕含有亮丽的大花斑到墨色不等。
‘伍’ 海洋濒危动物名单
海洋濒危动物名单
海洋濒危动物名单,海洋世界对于人类来说都是非常美丽和未知的,因为海洋太大了,还有很多的地方人们还没有去过,但现在已经有非常多动物濒临灭绝,下面来看看海洋濒危动物名单。
1、加湾鼠海豚:加湾鼠海豚属于稀有的鼠海豚属,是加利福尼亚湾北部的特有种,也是鲸豚类体型最小者。加湾鼠海豚还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鲸豚类动物,被称为“海洋熊猫”。由于栖地范围狭小,再加上容易被渔网困住,这些都是其致危的主要原因。
2、儒艮:儒艮有着“美人鱼”的称号,和海牛非常相似,目前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域地区。儒艮的行动非常迟缓,而且对于水质的要求很高,还容易患肺炎和皮肤病等问题,加上人类的捕杀,导致儒艮逐渐成为了濒危生物。
3、蓝鳍金枪鱼:蓝鳍金枪鱼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等海域之中,栖息的深度不一,喜欢成群活动。由于过度的捕捞问题,蓝鳍金枪鱼在2009年被列入到保护对象之中,如果不去限制,在不久之后就会灭绝。
4、蓝鲸:蓝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每日的进食量就能达到4吨以上,其体重最重能够达到200多吨。由于上世纪频繁遭到猎杀,导致蓝鲸成为了濒危物种,截止目前,蓝鲸在全世界的数量不到50头。
5、玳瑁:玳瑁体型较大,背甲曲线长度65-85厘米,体重45-75千克,主要栖息于沿海的珊瑚礁、海湾、河口和清澈的泻湖。玳瑁分布在广大的海域中,但过度的捕捞使玳瑁已经成为濒危物种,在中国近海也几乎绝迹。
6、新西兰海狮:新西兰海狮主要分布在新西兰的南极群岛,由于生存的环境以及捕杀问题,升级成为了濒危物种,并且被收录到了濒危物种红色目录之中。
7、黄唇鱼:黄唇鱼是仅存在于国内的鱼种,长相很特殊,在2006年被列入到了濒危海洋动物之中,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8、麋角珊瑚:麋角珊瑚主要分布在加勒比海域,属于罕见生物,很难在其他海域见到了,目前面临着灭绝的危机。
9、棱皮龟:棱皮龟是所有存活的海龟中最大的物种,它在水中的速度几乎达到22英里每小时,这一速度让它成为世界上最快的爬行动物。据称棱皮龟在1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目前已经成为了珍稀海洋动物,被列入到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之中。
10、淡水苏眉鱼:淡水苏眉鱼主要分布在大洋洲、大堡礁以及红海等海域,这种鱼类非常特殊,出生时为雌性,在9岁左右就会转变成为雄性,如今淡水苏眉鱼已经比较的罕见的,属于珍稀生物。
1、白鳍豚:白鳍豚是世界上濒危物种之一,早有传言说这一物种已经灭绝,让人唏嘘不已,不过这一结论没有被证实,人们还在不断探索发现白鳍豚的踪迹。
2、中华鲟:中华鲟体型巨大,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了中华鲟这一物种,由于环境的污染、人类的过度捕捞和栖息环境受破坏,导致中华鲟一直都是极为稀缺的鱼类,中华鲟被人们称为“水中的大熊猫”,可见它的稀缺程度。
3、黄眼企鹅:黄眼企鹅是原住新西兰的企鹅,主要以鱼为主食。黄眼企鹅一般在森林、斜坡或岸边筑巢,巢穴的地方往往都是在海湾的地方。由于水污染以及森林过度砍伐,导致黄眼企鹅赖以生存的环境都受到了威胁。如今黄眼企鹅已是濒危物种,估计只有约4000只左右。
4、几维鸟:几维鸟在新西兰生存繁衍,是新西兰的国鸟。几维鸟是全球唯一幸存的无翼鸟,它们外形奇特,自带生命探测仪,生性慵懒、胆小如鼠,却又有着旺盛的好奇心。几维鸟属于濒临灭绝的物种,数量极少。
5、儒艮:儒艮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儒艮是海洋中唯一的素食者。因为它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常被认作“美人鱼”。儒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洋动物之一,因为它的独特性质,导致人们大肆偷猎这种生物,现在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濒危物种之一。
6、长鼻猴:长鼻猴是鼻子最大的灵长类动物,因为它的鼻子耷拉下来可以把它的嘴巴遮挡的严严实实。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人类的狩猎,导致长鼻猴数量急剧下降,因此长鼻猴成为了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
7、鲸头鹳:鲸头鹳的喙宽大而粗壮,是世界上最宽鸟喙,宽12厘米,嘴端下弯成勾状,体型高大,头尤其巨大,也是现存头最大的鸟。鲸头鹳的生存正陷入困境,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未来一段时间,其野生种群绝灭的几率较高。
8、鬼蝠:鬼蝠是一种体型巨大的蝙蝠,它的长相十分恐怖,因为它鼻眼之间无时无刻不在透露着奇怪的感觉。
9、加州神鹫:加州神鹫是唯一存活下来的加州兀鹫,但是存活下来的数量很少,是世界最珍贵的鸟类之一。
10、巨型基普斯兰蚯蚓:巨型基普斯兰蚯蚓体型庞大,可以伸长到1.5米的限度,而且它的直径可以像成年男子的臂膀一样粗,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蚯蚓。
十大已灭绝的海洋动物
1、沧龙
沧龙是海洋里体型最大的顶级猎食者,也是史前统治地球的十大动物之一,在白垩纪中晚期灭绝,体长最长可达17米,重量可达16吨,拥有锋利的牙齿和巨大的头部,性情凶猛,主要以蛇齿龙、金厨鲨、薄片龙为食
2、龙王鲸
龙王鲸也叫械齿鲸,是现代鲸鱼的近亲,在3400万年前灭绝,它体型比较大,身长可达18米,体重可达18吨,牙齿锋利,拥有敏锐的听力和视力,主要以鲨鱼和其他鱼类为食。
3、巨齿鲨
巨齿鲨也叫大牙鲨,是历史上体型最大的鱼类之一,在260万年前灭绝,身长可达18米,体重可达70吨,牙齿锋利,咬合力很强,能够轻易的咬碎各种猎物的骨头。
4、薄片龙
薄片龙也叫依拉丝莫龙,是一种生活在海底的爬行动物,也是十大已灭绝的海洋动物之一,在白垩纪晚期灭绝,身体比较大,身长可达14米,脖子很长,脑袋比较小,平时以鱼类为食,不会去攻击体型比较大的动物。
5、克柔龙
克柔龙也叫长头龙,是一种生活在海里的爬行动物,在一亿两千万年前灭绝,体型不算大,脖子短且粗厚,它的牙齿比较大,而且比较锋利,主要以各种鱼类和海洋软体动物为食。
6、利兹鱼
利兹鱼在侏罗纪中期灭绝,是目前已知地球上最大的鱼类之一,身长可达27米,嘴巴很大,能够吸食各种鱼类和浮游生物,另外,利兹鱼的寿命也很长,最大可达40年。
7、杯椎鱼龙
杯椎鱼龙属于鱼龙科,生活在2亿年前,体型比较大,身体细长,身长可达10米,杯椎鱼龙游泳速度比较快,牙齿锋利,主要以各种小型鱼类和一些软骨动物为食。
8、滑齿龙
滑齿龙是一种生活在海底的爬行动物,在侏罗纪晚期灭绝,体型粗壮,身长可达6米,体重可达2吨,视觉敏锐、游泳速度快 ,主要以各种海洋动物为食。
9、邓氏鱼
邓氏鱼是一种在泥盆纪灭绝的大型鱼类,也是远古十大凶猛动物之一,身长可达10米,体重可达4吨,游泳速度不快,但牙齿尖锐锋利,能够轻易撕碎各种猎物,平时主要以鲨鱼、硬骨鱼等鱼类为食。
10、剑射鱼
剑射鱼是一种在白垩纪晚期的灭绝的大型鱼类,也是十大已灭绝的海洋动物之一,身长可达5米,体重可达500公斤,牙齿锋利,游泳速度快,能够轻易捕杀各种猎物,平时主要以一些鱼类和海鸟为食。
‘陆’ 海洋里有什么二级保护动物
有 海龟: http://sci.ce.cn/society/policy/200611/19/t20061119_9487541.shtml 黄唇鱼 别名金钱 ,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拉丁学名Bahaba flavolabiata,英文名Chinese bahaba 体长1~1.5米,重15~30公斤。大可达50余公斤。体背侧棕灰带橙黄色,腹侧灰白色。胸鳍基部腋下有一个黑斑,背鳍鳍棘和鳍条部边缘黑色,尾鳍灰黑色,腹鳍和臀鳍浅色。 近海暖温性稀有底层鱼类,栖息于近海水深50~60米海区,幼鱼栖息于河口及其附近沿岸。为肉食性鱼类,以小型鱼类和虾、蟹等大型甲壳类为食,幼鱼则已虾类为食。 分布于东海和南海北部,为中国特有种。其鳔的形态已特化,鳔端向两侧作长管状延长,形成了一种独特类型,在系统发育上成为石首科一个小支,具重要的研究和经济价值。 文昌鱼 属于文昌鱼目文昌鱼科,拉丁学名,英文名 Japanese Lancelt Japanese slugfish 体长42~47毫米,最长61毫米。全身白色半透明,光滑无鳞。身体侧扁,两端较尖,有2个腹褶。无头颅,无脊柱。脊索延续,伸达体的前端,所以称头索类。脑不明显分化。心脏为能跳动的腹血管,故又称狭心类。鳃孔很多,开口于特殊的围鳃腔。 底栖3~4年生的小型头索动物,多栖息于水质澄清、流缓而畅通、水温和盐度较稳定、含氧量较高、并有一定淡水注入、以贝砂混合疏松底质的浅海区。营滤食性摄食方式,以硅藻和其它小型浮游生物为食。雌雄异体,出生后第二年部分个体性成熟,第三年全部成熟。产卵高峰为5月。 分布于福建、山东、河北、广东,以厦门为中心的福建海区是其主要栖居区。属无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的过渡种,具极高科研价值。 花鳗鲡 花鳗鲡属鱼纲、鳗鲡目、鳗鲡科。又名“花鳗”、“雪鳗”、“鳝王”、“乌耳鳗”、“芦鳗”、“溪鳗”,拉丁学名为Anguilla marmorata。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各省区以及沿海地区。近年来,由于其生存环境的恶化,花鳗鲡在中国境内已经十分罕见,仅见于南部海南省的附近海域。 花鳗鲡一般体长70~80厘米,体重约5公斤左右。体前部粗圆呈筒状,尾部渐变为侧扁。头部呈圆锥形。吻部扁平,眼较小,口角略过眼后缘。下颌部前端突出,中央无齿,上下颌前端尖齿呈丛状。唇部肥厚,鳃孔较小。体鳞小,隐藏于皮下,呈席纹状排列。肛门位于臀鳍之前。胸鳍呈圆形,无腹鳍。体背为淡灰黄色,并密布有许多不规则的棕褐色斑。腹侧为白色或淡蓝灰色。 花鳗鲡通常栖息于热带及暖温带地区的河口、江河、湖塘、河溪及沼泽地带,喜在夜间活动。主要以鱼、虾、蟹、蛙、蛇、鸟和小型兽类等动物为食,也吃落入水中大型动物的尸体。生殖后亲鱼即死亡,卵则在海流中孵化。 克氏海马鱼 别名大海马、葛氏海马、琉球海马、海马,属于鲈形目海龙鱼科,拉丁学名Hippocampus kelloggi,英文名 Sea horse 体侧扁,腹部凸出,尾端卷曲。头呈马头状、弯曲,与躯干部成直角。头上棱嵴及腹部棱嵴较发达,身体其它部位棱棘均短钝,呈瘤状突起。吻细长,管状。体鳞已变成骨环。胸鳍短宽,侧位,呈扇形。无腹鳍和尾鳍。雄鱼尾部腹面具育儿囊。体侧具不规侧白色线状斑点或斑纹。 为近海暖水性鱼类。栖息于水质清澄、多藻类的海区。游泳缓慢,有时平游,有时垂直游,常将卷曲的尾部缠绕海藻等体上。以端足类、挠足类、糠虾类等甲壳类为食。其繁殖方式十分独特:雌鱼将卵排入雄海马的育儿囊中,并完成受精。卵子受精后在育儿囊中经8~10天孵出幼鱼。 分布于北起渐江省披山,南至海南省三亚的东海、南海海域。有药用价值。 松江鲈鱼 别名四鳃鲈、花鼓鱼、媳妇鱼,属于鲈形目杜父鱼科,拉丁学名Trachidermus fasciatu,英文名Roughskin soulpin 身体前部平扁,向后渐变为侧扁。口大,端位,前颌骨能伸缩。背部灰褐色,腹部灰白。体侧具4条暗褐色带,吻侧和眼下各具条暗带。第一背鳍前部和尾鳍基各部具1个暗斑。头部背面,体上侧以及各鳍均具黑色细斑。胸鳍大,圆形。腹鳍胸位,尾鳍后缘稍圆。在繁殖季节,成鱼头侧鳃盖膜上各有2条桔红色斜带,似4片鳃叶外露,由此得名“四鳃鲈”。 营底栖生活,昼伏夜出。捕食浮游动物、鱼、虾等。在淡水水域生长,幼鱼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溯河,以5月为最盛。成鱼11月至翌年2月降海。2月中旬至3月中旬繁殖。繁殖后雌鱼离去,雄鱼留在巢内护卵。初孵仔鱼全长5.3~6.3毫米,1龄即达性成熟。 分布于渤海到东海沿岸,亦进入内陆水域。长江三角洲是主要分布区,史书记载以松江秀下桥所产最负盛名,所以得名“松江鲈”。肉质细嫩、鲜美,中国历史上赞誉松江鲈的史籍、诗文、词赋很多,清代康熙、干隆南巡时,在松江品尝后赞不绝口,誉之为“江南第一名鱼”。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唐鱼 别名红尾鱼,属于鲤形目鲤科,拉丁学名Tanichthys albonubes,英文名 Tan's aquarium minnow。 小型淡水鱼,成年雄鱼最大体长约25毫米,雌鱼仅约30毫米。体细长,侧扁。口很斜,上颌较下颌略长。体侧自眼上部到尾柄后端有一银白色或金黄色纵带状纹,带纹上下缘有数条细纵纹,雄鱼细纹纵为蓝色,雌鱼为棕褐色,尾柄后端为一红黑色大圆斑。体背雄鱼淡蓝褐色,雌鱼褐色。腹部银白色微蓝。 喜生活于水质清澈的山溪中。习性较胆大,食性杂,易饲养。产卵期约为春季到秋季。每次产卵很少,卵无粘性,为沉性卵,产卵后约2天仔鱼即孵出。 发现于广州白云山;现已知的分布有广东北江流域的清远县、东江的宝安县龙岗以及香港新界等,为中国岭南地区特产鱼种。体色鲜艳,具观赏价值。 胭脂鱼 胭脂鱼属鱼纲、鲤形目、胭脂鱼科、胭脂鱼属。拉丁学名为Myxocyprinus asiaticus。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区以及东南部的福建省。 胭脂鱼体长5~10厘米,体重3.5公斤左右。体形高而侧扁,呈斜方形。头尖而短小,吻部钝圆,口较小,呈马蹄形。唇部肥厚,有许多细小的乳突,向外呈吸盘状。咽齿侧扁,未端呈钩状。背鳍很高,呈叉形。全身为淡红色,从吻端到尾鳍基部有一条猩红色的宽条纹。体鳞中等大小,侧线完全。背鳍没有硬刺,前部有数条鳍条延长,外缘凹陷。臀鳍较短,尾鳍呈叉状,肛门紧靠尾鳍。 胭脂鱼通常栖息于江河水域的中下层。主要以底栖无脊推动物、昆虫幼虫、水底泥渣中的有机物,以及藻类等植物碎片为食。每年3~4月进入繁殖期,雌鱼的怀卵量约10~20万粒。水温在16~18℃时,约7~8天便可孵出幼体。 大头鲤 大头鲤属鱼纲、鲤形目、鲤科。拉丁学名为Cyprinus pellegrini。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的 云南省 大头鲤的体形与鲤鱼十分相似,但头部较宽大,所以得名“大头鲤”。身体侧扁,呈纺锤形。口部无须,仅少数个体有细须一对。大头鲤通常栖息于湖泊内的敞水区,喜在水体的中上层活动。主要以各种浮游动物为食。每年5~6月进入繁殖期,卵分批产出,粘附在水草上孵化。 大头鲤肉质细嫩,骨软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中医学上还可将其入药,具有滋补、祛风的疗效。近年来种群数量不断减少,亟待保护。 金线鲃 金线 属鱼纲、鲤形目、鲤科。拉丁学名为Sinocyclocheilus grahami grahami。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的云南省境内。 金线 体形较小,长而侧扁,体重约0.1~0.25公斤。头部细长,头后背部具有显着隆起。吻部较尖,两侧有短须。颌须可延伸至眼后缘的下方。体鳞细小,侧线鳞稍大于体鳞。背鳍刺较细,后部锯齿状部位细弱。 金线 通常栖息于湖泊水体的下层,喜分散活动。主要以小虾和各种浮游动物为食。 大理裂腹鱼 又名大理弓鱼,属于鲤形目鲤科,拉丁学名Schizothorax taliensis 体长180~285毫米。头小,嘴略尖。身体侧扁或略侧扁,背缘隆起,腹部滚圆。背部及侧部被细鳞,胸部及前腹面裸露无鳞。全身银白闪亮,背部泛青光。 在静水中觅食,食物以浮游动物为主。产卵时要求流水环境。 川陕哲罗鲑 川陕哲罗鲑属于鱼纲、鲑形目、鲑科。拉丁学名为Hucho bleekeri。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部的四川、陕西以及东北部的黑龙江等省区。 川陕哲罗鲑体形修长,最大者体长可达2米左右。口腔内上、下颌均排列有尖锐的利齿,背部生有肉鳍。 川陕哲罗鲑是一种冷水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水质清澈,水温较低的水域中。主要以各种鱼类和水中其它动物的腐肉为食。 秦岭细鳞鲑 秦岭细鳞鲑属鱼纲、鲑形目、鲑科、细鳞鱼属。又名“细鳞鱼”、“细鳞鲑”,拉丁学名为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在中国的分布区起自东北部的图门江、鸭绿江、松花江流域,向西经辽河、滦河、秦岭直至额尔齐斯河流域。 秦岭细鳞鲑是一种珍稀的鲑科陆封型冷水鱼类。目前的种群数量已极为稀少,亟待保护。 虎斑宝贝 属于腹足纲中腹足目宝贝科,拉丁学名Cypraes tigris 。 壳较大,呈卵圆形,背部膨圆,两端微凸,前端较尖瘦,顶部向内凹陷。壳表光滑,有瓷质光泽,淡黄色或白色,布有大小不同的黑褐色斑点,似虎皮的斑纹,故得名。螺旋部被珐琅质所覆盖,背线明显。壳口窄长。外唇齿约20~30枚,内唇齿约22~26枚。壳内面白色。 生活在潮下带岩礁海底或珊瑚礁海底。为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海区广分布种。在中国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和西沙群岛。壳可供观赏 冠螺 别名唐冠螺,属于腹足纲中腹足目冠螺科,拉丁学名Cassis cornuta。 大型海螺。壳大而厚重,长和高都可以达到30厘米,灰白色到金黄色,具金属光泽,形状象唐代的冠帽,因而得名。螺旋部低矮。肩部有5~7个角状突起。内、外唇扩张,呈桔黄色的盾面。外唇内缘有5~7个齿。 在中国分布于台湾和西沙群岛。多生活在水深1~20米的沙质海底。肉可食用,壳供观赏,还可作为雕刻工艺材料。 大珠母贝 别名白螺珍珠贝,白碟贝,属于瓣鳃纲异常柱目珍珠贝科,拉丁学名Pinctada maxima。 形状像碟,个体大,一般体长25~28厘米左右,大者体长32厘米;体重3~4千克,大者达10千克。是珍珠贝中最大的一种。也是世界上最优质的珍珠贝。 属热带、亚热带海洋的双壳贝类,在中国是南海特有珍珠贝种。其珍珠蕴藏量约占全海南省各类珍珠贝总蕴藏量的90%,所产珍珠颗粒大,色泽好,价格高,是名贵装饰品和药材,在国际珍珠市场上很为热门,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柒’ 二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鱼
国家二级保护鱼类有:黄唇鱼、松江鲈鱼、克氏海马鱼、中国胭脂鱼、唐鱼、大头鲤、金钱鲃、大理裂腹鱼、花鳗鲡、川陕哲罗鲑。
1、黄唇鱼
隶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唇鱼属。黄唇鱼体背部隆起,腹缘广弧形,尾柄细长,头中等大,侧扁,吻短而尖,侧线完全,几乎延伸尾部末端。体背侧棕灰略带橙黄色,腹侧灰白色略带淡黄色,胸鳍腋下有一黑斑,腹鳍及臀鳍浅色,尾鳍灰黑色。体长1~1.5米,重可达50千克。
‘捌’ 海洋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哪些
黄唇鱼、松江鲈鱼、克氏海马鱼、胭脂鱼、唐鱼、大头鲤、金线靶、大理裂腹鱼、花鳗鲡、川陕哲罗鲑、秦岭细鳞鲑、文昌鱼 ·白点原海豚 ·瘤齿喙鲸 ·猞 猁 ·猕 猴 ·灰 鲸 ·渔 猫 ·海南兔 ·海 豹 ·海 狗 ·河 麂 ·沙劳越海豚 ·江 豚 ·江 獭 ·水 鹿 ·水 獭 ·棕 熊 ·林 麝 ·条纹原海豚 ·日本喙鲸 ·斑林狸 ·斑 羚 ·拟小抹香鲸 ·拟大须鲸 ·抹香鲸 ·座头鲸 ·巨松鼠 ·岩 羊 ·小须鲸 ·小爪水獭 ·小熊猫 ·小灵猫 ·小抹香鲸 ·宽吻海豚 ·大须鲸 ·大灵猫 ·塔里木兔 ·原 麝 ·北海狮 ·兔 狲 ·伪虎鲸 ·丛林猫 ·龟 ·镇海疣螈 ·贵州疣螈 ·虎纹蛙 ·绿海龟 ·细瘰疣螈 ·细痣疣螈 ·玳 瑁 ·棱皮龟 ·山 瑞 ·太平洋丽龟 ·大理裂腹鱼 ·大壁虎 ·大凉疣螈 ·大 鲵 ·地 龟 ·唐 鱼 ·凹甲陆龟 ·云南闭壳龟 ·三线闭壳龟 ·阿波罗绢蝶 ·虎斑宝贝 ·硕步甲 ·拉步甲 ·彩臂金龟 ·大珠母贝 ·墨脱缺翅虫 ·叉犀金龟 ·冠 螺
‘玖’ 海底有哪些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海里的动物:海虾、海龟、海豚、鲸、海星。
1、海虾
海虾也称红虾、赤虾、大青虾等,是水产、海产虾的肉或全体的总称。海虾营养成分丰富,味道鲜美,可做食膳也可做为药材使用。海虾主要分布于黄海、渤海及长江口以北各海区,为中国特产。
在螃蟹和虾等水生甲壳生物的真皮层中分布着大量的、多数呈青黑色的色素, 因此新鲜虾蟹一般呈青色。虾青素是萜烯类共轭长链抗氧化剂, 具有强抗氧化功能。
2、海龟
海龟(学名:Chelonia mydas)隶属龟鳖目、海龟科、海龟属。广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国海龟北起山东、南至北部湾近海均有分布。长可达1米多,寿命最大为150岁左右。头顶有一对前额鳞。四肢如桨,前肢长于后肢,内侧各有一爪。
头、颈和四肢不能缩入甲内。主要以海藻为食。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到陆地上产卵,孵出幼体。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龟适应在水中生活,四肢变成鳍状,利于游泳。一般仅在繁殖季节离水上岸。雌龟将卵产在掘于沙滩的洞穴中。
3、海豚
海豚(学名:Delphinidae)具有齿鲸类典型的形态学性状:纺锤形的身体;单个新月形的呼吸孔;头骨套叠,上颌骨向后扩展与额骨重叠;颅顶偏左的不对称;圆锥形或钉状的齿等。各种间最明显的变异与喙、上下颌、牙齿等摄食器官有关。
海豚是与鲸和鼠海豚密切相关的水生哺乳动物,大约于1千万年前的中新世进化而成,广泛生活在大陆架附近的浅海里,偶见于淡水之中。主要以鱼类和软体动物为食。
各种海豚构成了海豚科家族,该科是海洋哺乳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科,全球共17属37种,中国有13属18种。海豚有着看起来友善的形态和爱嬉闹性格,在人类文化中一向十分受欢迎。
4、鲸
鲸分为两类,一类是须鲸,一类是齿鲸。鲸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包含了大约98种生活在海洋、河流中的胎生哺乳动物。中国海域就有30余种。鲸的所有种类中除几种生活在淡水外,其他均栖息于海洋。
鲸本身定义比较模糊,鲸可以包含所有鲸类,还有特定科的鲸类。鲸中还包括所有海豚。鲸主要分为两个种类:须鲸(Mysticeti)和齿鲸(Odontoce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