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是怎么样的
化石形成的过程叫做矿化(permineralization)。这里的化石指狭义化石,不包括琥珀等非矿化“化石”。矿化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且很多时候需要机遇。
生物死后(植物动物等),尸体被土或者其他含有矿物质的东西掩盖,在腐烂过程中,地下水或者其他水分渗入到尸体里,这些水内部溶解的一部分无机盐会随着水分蒸发慢慢在生物尸体不容易被腐化的部分上析出,累计成一层晶体壳,这些晶体壳会慢慢变厚,充满整个尸体原来的位置。就变成了化石。
对于动物,没有细胞壁,所以大多数只发生在比较难以腐化的骨骼上(也会在非骨骼上产生化石,只是相对几率小,所以大部分动物化石都是骨骼化石)。对于植物,有细胞壁,所以更容易产生整体化石。
这种矿化一般有三类:
硅化(solidification):矿化过程中,以硅的无机盐为主,形成的是蛋白石。这也是最常见的矿化。
黄化(pyritization):矿化过程以硫铁盐为主。形成黄铁矿。这种化石非常漂亮,很多鹦鹉螺化石都是这样。
碳酸盐矿化(carbonate mineralization):矿化过程中,以钙或者镁的碳酸盐为主,产生的化石叫做“煤球”(coal ball)。植物化石最常见,上石炭纪土层蕴含很多这类化石。
❷ 动物化石一般存在于那个岩层中
不同的岩层有不同的动物化石,年代越久远的化石在越深的岩层中.
❸ 最早期骨骼生物出现之谜是什么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地质学界一直认为三叶虫是最早出现的硬体生物,并把它的出现认定为前寒武系—寒武系的界线。这种观点一直延续了近百年。
随着生物地层学研究的深入和几十年坚持不懈地探索,人们在前寒武纪晚期地层中找到了软体动物的化石,如水螅、水母等,加深了对生命进化史的认识。后来,在三叶虫与软体动物出现的层位之间,又陆陆续续地找到了各种各样的骨骼生物化石,主要有软舌螺等小壳动物,引起了人们的更大兴趣。
三页虫化石
与软舌螺相伴生的,或者在更古老的地层中出现的僧帽状等形态的骨片大多是磷酸钙质的,它们的个体极小,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这曾一度使不少古生物学者迷惑不解。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后期,研究人员才逐渐地认识到,这一现象也许真正代表着骨骼出现的初级阶段。这是因为,一些现生鲨鱼的耳石在胚胎时期是磷质的,而到了成年期,它们又成为霰石质(磷酸钙)的了;在介形虫和海生腕足动物的生命史中,也存在着以磷酸钙壳向碳酸钙壳过渡的现象。对这些极为古老的生物骨骼的显微观察还发现,其中有不少磷酸钙结晶的定向轴,表现出受生命作用的控制,这也意味着它们是原生的。
当然,持反对意见的也大有人在,他们认为,在绝大多数以沉积碳酸钙的形式形成骨骼的生物中,并不具备这种从磷酸钙向碳酸钙的转变。在目前的争论中,前一种意见似乎占了上风。
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华南等地的隐生宙和显生宙之交的地层中,还找到了许多形态各异的海绵或古杯类的骨针化石,它们玲珑剔透,显然是硅酸盐质的。在西伯利亚、蒙古、中国的华南地区、伊朗、摩洛哥、西班牙、澳大利亚、格陵兰、法国等都找到了产于下寒武统底部的双层状、波浪起伏状、交叉纹饰状甚至形态高度变异的右旋或左旋的磷质骨片。
那么,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骨骼到底是什么样子?是磷酸盐质的还是碳酸盐质的或者硅酸盐质的?或者三者兼而有之?科学界对此依然争论不休,当然,无论从生命的进化、古生物学研究还是地层学研究来看,这些最早期的生物骨骼化石都是极其有价值的。
接下来的一个大疑问就是:为什么有骨骼的硬体生物会在5.4亿年前出现,而不在更早或更晚的时期呢?对此,有的科学家解释说,在隐生宙与显生宙之交,地球表面的氧含量突然增加,海水中溶解的氧也比以前增加了许多,这样就会促进生物体内碳酸钙的分泌,形成了骨骼。这种氧含量的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当时古生物群落对水中钙质的吸收。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理,可是当时的氧为什么会突然增加呢?所增加的氧从何而来呢?
有人认为可能是当时海洋中繁盛的低等藻类的光合作用大大提高了大气层中自由氧的含量。但是地质记录清楚地表明,早在18亿年前的中元古代,地球上的藻类就已十分繁盛了。在8亿多年前形成的地层中,宏观藻类密密麻麻地堆积。显然,这很难解释地球上氧含量的突然增加,也难以解释有骨骼生物的出现。至今,这是一个谜。
❹ 自然界中,死亡后动物它们的骨架都去哪里了
在我们所处的大自然中,每天都有动物被别的食肉动物捕杀吃掉,所以每天都会有很多吃剩下的动物骨架被遗留在大自然中。但是在野外却没有发现过多的动物骨架,因为大多数的动物骨架已经在自然的作用下被风化,在日晒雨淋和细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这些骨架都渐渐化为可以被自然循环利用的泥土。
动物的消亡过程一只动物被别的肉食动物吃掉之后,还会有乌鸦、秃鹫这样的食腐鸟类前来把剩下的食物残渣吃掉,然后老鼠、各种昆虫再来把骨架上的零星肉丁舔干净,在这期间苍蝇、蛆虫也会来凑热闹,把剩下的最后一点可利用的养分吸食干净,到此就剩下一具很干净的动物骨架了,地面的骨架在日益风化作用下,最后会化为泥土。
❺ 化石要经过多少年才可以形成,一般存在于哪些地势
简单地说,化石是动、植物死亡后被埋藏于地下,经过地质作用所变成的石头。但这一些石头保留了动、植物的形状特征,古生物学家们便是根据这些特征,确定出它们是何种动植物。若是动物,则还要运用解剖学的原理,勾画出它们的骨骼,补充上它们的肌肉和皮肤,便画出了它们的体形图或雕塑成模型了。 在地球历史中存在过的生物之所以能够保存成为化石,要有生物本身和地质环境双方面的条件。首先生物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硬体,如无脊椎动物中各种贝壳、脊椎动物的骨骼等,它们是由无机物组成的硬体,与皮肉、内脏等软组织相比,不易遭受氧化或腐烂而消失,因此成为化石的可能性较大。而那些软组织易遭氧化和腐烂,成为化石的可能性就小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化石都是骨骼和贝壳的原因。第二个条件是生物死后要有它们被迅速埋葬起来的地质环境。如海洋和湖泊中,泥沙沉积迅速的地方,生物保存为化石的机会就多,否则即使生物有硬体,如果死后长期暴露在地表或泡于水中不被泥沙所掩埋,也会被风化作用破坏或其它动物吞食,不能形成化石。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一些无机物的形态类似生物形状(如海底锰结核、树枝状痕迹等),但它们并不是化石,因为它们不是生物;而现代才被泥沙埋藏的生物遗体,如动物,即便皮肉烂掉,仅有白色的骨头,也不能称为化石,必须经过沉积物形成岩石的过程,使骨头也变得坚硬如石,这才能叫化石,而这一过程至少需要25000年的时间。 从以上可以看出化石保存需要种种条件,各时代的古生物只能有一小部分由于条件适宜而成为化石,再考虑到成为化石期间遭受的种种破坏作用及现在还没有发现到的化石,已收集到的化石仅占当时古生物数量的很少一部分,它们对古生物的记录必须是很不连贯、很不完整的,致使有些生物绝灭之谜直到现在我们还是不清楚的。 化石有不同类型,这是由于埋藏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 实体化石 遗体本身全部或部分保存下来,在特殊的环境中避免了氧化和腐烂,如西伯利亚冻土层的猛犸象、波兰斯大卢尼沥青湖里的披毛犀、我国抚顺煤田中包含完整昆虫的琥珀等。但这类实体化石并不多见,绝大多数生物仅能保存硬体部分,而这一部分也要经过石化才能形成化石,石化作用有: 矿物质充填,无脊椎动物硬体结构中多少都留有空隙,当硬体掩埋日久,空隙往往被地下水中的矿物质(主要是碳酸钙)填充,变成致密坚实的实体化石;脊椎动物骨骼,其髓质消失留下的中空部分同样易受矿物质填充而增加了重量,这也是中药店收购龙骨时,鉴别是龙骨还是骨头的一种方法。 交替作用,在石化过程中原来硬体的物质成分被地下水溶解带走,而水中的矿物质沉淀在被溶解的孔洞中。若是沉淀与溶解速度相等,就能保存原来硬体的微细结构。如硅化石,大家都能在硅化石上看到年轮和细胞的轮廓。 升溜作用,生物被埋藏后,体内不稳定的成份经分解,挥发消失了,仅留下了稳定的成份,形成薄膜保存下来。如树叶,主要成份是碳水化合物,经过升溜作用,氢、氧全都跑了,仅剩下碳,形成了碳质薄膜。 模铸化石 生物遗体在围岩中留下的印模和复铸物。生物往往遭受破坏,但这种印迹却反映出了该生物体的主要特征,最常见的是植物叶子的印痕。有时带硬壳的动物死后壳体张开,泥沙充填进去,在固结成岩后地下水又把壳体溶解,在围岩与壳外表面的接触面上留下外模,在泥沙与壳内表面的接触面上留下了内模;如果壳体张开不大,基本保持原状,那么充填进的泥沙成岩后就称为内核,若是动物死后壳体不张开,当贝壳溶解后就留下一个与壳同形等大的空洞,此空洞如再经充填,所形成的核则称为外核。 遗迹化石 是生物活动时留下的痕迹和遗物。遗迹化石中最重要的是足迹,从足迹的大小、深浅及排列情况,可以推测该动物身体的轻重,行走时是慢步、疾驰还是跳跃,足迹是爪型还是蹄型,由此可以推知该动物是食肉型还是食植物型。例如:发现地上有两排足迹化石,一排小有蹄,一排大有爪,行距由远而近,步幅由小变大,经过一段混乱后脚印又出现了,但只有一排大而有爪的足迹。这串系列脚印所表现出的含意,是大家都会看明白的。 属于遗物方面的化石,是指动物的蛋化石和便化石。我国河南省西峡县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称得上是世界奇迹。成窝迭垒的恐龙蛋分布在20平方公里范围内,颜色不同,大小不等,形状也不一样,对研究恐龙当时的生活形态有着重要的意义。粪便化石中鱼类化石比较常见,可以根据形状、大小来分析,如螺旋状的粪便化石就可能是具有螺旋瓣肠道的鱼类排泄的。
❻ 古生物化石的主要分布
我国是古生物化石比较发育的国家之一,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特别是近年来先后发现的河南南阳、湖北郧阳、内蒙古二连恐龙蛋及骨骼化石,辽西的鸟化石,云南澄江动物群化石、山东山旺动、植物等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受到国际上特别是科学界的广泛青睐。
我国有许多重要化石产地,其中有不少是国家乃至世界的宝贵遗产,以下简要介绍我国重要的古生物化石产地,以及化石研究中的新成果。
化石,俗名“龙骨”,是距今约700万年至100万年这一时期的哺乳动物。那时,榆社曾经河湖纵横,气候炎热,草木丰茂。在这河湖之中和岸畔林区,曾栖息过大量的鱼,陆龟,各种象类,剑齿虎、三趾马、大唇犀、额鼻角犀、长颈鹿、付鹿、巨驼、牛鼠和各种猪、羚羊等。它们死后,被水冲入河湖之中,很快被泥沙埋了起来。它们的肌肉腐烂,而坚硬部分和骨骼、牙齿等被岩石中的矿物质填充替代,从而形成了化石。化石是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和生物进化的珍贵资料和最可靠的依据,有极大科研价值。榆社化石不仅数量大,种类多,层位连续,延续时间长,而且化石中有一大部分,填补了我国古哺乳动物研究中长期寻而不得的空白层位(距今大约500万年至200万年)。这一层位,直到现在我国和全世界仍发现很少,因而在国内外古哺乳动物研究方面占有特殊地位,成为国内外古生物学家格外注目的一个地点。 恐龙是爬行动物中的一个庞大家族,生活在距今2.25亿-0.65亿年前的大陆上,曾经统治地球达1.6亿年之久。专家认为,地球生活过的恐龙有900-1200个属。人类发现恐龙化石已有180多年的历史。100多年来,恐龙一直是古生物学界和全人类最有兴趣的话题之一。
我国发现的恐龙化石产地很多,并很有特色,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嘉阴一带,四川自贡及四川盆地其他地区,山东诸城,内蒙古二连浩特盐池和查干诺尔,广东南雄,山西天镇,河南西峡、内乡,新疆准噶尔盆地,以及广西抚绥,浙江永康,贵州等地。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古生物化石的保护同时对古生物化石采取了不少保护措施,特别是赋予国土资源部对全国古生物化石实施保护和监督管理(国办发[1998]47号)。1999年4月9日国土资源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93号),使得古生物化石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古生物化石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目前古生物化石保护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许多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流失难以得到有效地控制,有的甚至遭到严重破坏,损失巨大。例如,辽宁西部朝阳、锦州等地区中生代地层中鸟鱼化石的发现,引起国内外科学界和新闻界的广泛关注,继而引发了大量鸟类及其它各种化石的乱采滥挖,大量化石被毁坏,化石产地也被滥挖得千疮百孔。
(2)由于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为了追求利益有的单位和个人走私、倒卖古生物化石特别是重要化石日趋严重。仅河南西峡县恐龙蛋化石由于盗挖屡禁不止,走私猖獗,尽管海关已查堵多起走私案件,销往国外的恐龙蛋达数千枚,辽宁珍贵稀有的鸟类化石已流失到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国家100多块,令人震惊,社会反响强烈。
(3)古生物化石的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4)由于缺少古生物化石专项保护经费,使古生物化石的保护管理难以有效地落实。
(5)一方面,古生物化石保护的法规不完善,另一方面,对已有的法规宣传力度不够。
(6)随着古生物化石的个人收藏逐渐兴起,广大公众的古生物化石知识和其科学价值了解不够,因此,古生物化石的保护意识急待提高。
(7)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对外交流不够,与国际上的通行作法有一定差距。 国家对珍贵、稀有和其他具有重要科学、社会价值的古生物化石,实行重点保护。根据国土资源部起草的《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规定》(审定稿),国家重点保护的古生物化石分为两级。
下列古生物化石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1.已经过正式研究发表的古生物种属的模式标本
2.化石保护区内所赋存的各类化石;
3.特殊意义的化石层位中赋存的化石标本
4.保存完整或者较完整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包括古人类化石)
5.在生物进化及分类中具特殊意义的化石;
6.国内稀有或者缺少的古生物化石
7.在化石保存现场的大型或集中产出的骨骼化石堆积、硅化木森林、脊椎动物足迹、蛋化石及其它遗迹化石;
8.在各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机构收藏、保存,尚未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认定的化石标本。
下列古生物化石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1.已经专家研究发表的,保存状况一般,且数量较多的古脊椎动物化石
2.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古生物化石;
3.保存精美,具有明显区域特色和一定科学价值的无脊椎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
4.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初步判定具重要科学价值的古生物化石。 1.加强对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的领导。首先,要有各级领导的重视,明确古生物化石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其次,要理顺各级、各层次古生物化石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第三,各级政府要制定古生物化石保护的规划并组织实施。
2.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结合古生物化石保护的特点深入探讨现有的法律法规,及时出台,使各项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工作依法进行。
3.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多渠道、多层次筹集古生物化石保护资金,国家和地方要将古生物化石保护纳入国家与当地基本建设计划,建立示范保护,积极开辟新的资金渠道,广泛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包括建立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
4.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务使尽量多的人理解古生物化石保护的意义。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的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全体公众保护古生物化石的意识,正确地引导化石的个人收藏行为。
5.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高其科学价值,并及时将科研成果引入保护管理工作中。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积极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特别是学习国外古生物化石保护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切实、有效的保护好古生物化石这一珍贵的地质自然遗产。
6.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国委员会的联系,积极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地质遗产保护的有关工作。尽快使我国的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与国际接轨。
❼ 独石仔古人类洞穴遗址的动物骨骼化石
动物骨骼化石近千件,多为牙、角,还有介壳等。各文化层均有出土,其中下文化层所出最为丰富。动物种属有:猕猴、马蹄蝠、鼯鼠、家鼠、板齿鼠、小灵猫、金猫、长尾麝、香猫、果子狸、南方猪獾、颈鬃豪猪、中国黑熊、水獭、豹、犀、獏、野猪、水鹿、水牛等,介壳有圆田螺、大川蜷、短沟蜷、蚌等。其中犀和獏可能是绝灭的种类,余皆为现生种类。灰烬、炭屑、烧骨和烧石,在上下两个文化层均有所发现。但独石仔遗址目前尚未见陶器。
❽ 节肢动物的骨骼起源于哪个胚层
节肢动物的骨骼为外骨骼,其实严格说不能说“起源”的。外骨骼是上皮细胞的分泌物。
上皮细胞属于外胚层,所以笼统说可以说是外胚层分泌的吧。“分泌”和“起源”还是不一样的。
❾ 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遗骸或痕迹,常出现在哪里
沉积岩原是地表岩石后因地壳运动等下沉形成,原地表上有古生物遗体,就会形成化石
❿ 动物的骨骼是怎么进化形成的
古生物学家熟知的、首次发现于澳大利亚的伊迪卡拉动物化石距今5.7亿年前,它们都是没有硬骨骼的软躯体动物。已知最早的具有硬的外骨骼(外壳)的动物化石是寒武系最底部的所谓“小壳化石”,它们是一些小到只有几毫米长的锥形的或异形的小管,其矿物成分是碳酸盐或磷酸盐,这可以说是动物最早的骨骼化。
令人惊奇的是,寒武纪初始蓝菌和其他一些藻类也出现了钙化现象。动物与植物几乎同时骨骼化(钙化)这一现象引起古生物学和沉积学家们的兴趣,并引起一场关于骨骼化原因的讨论与争论。多数古生物学和沉积学家都认为,新元古代海水化学的变化促进了骨骼的进化产生。例如英国沉积学家Riding认为,在元古宙末到寒武纪之初,海水中镁-钙比值m(Mg)/m(Ca)下降,碳酸盐岩中白云石减少、方解石增多,这种变化与钙化的蓝菌出现相关。同时元古宙末海水中磷酸盐丰富,这和一些磷酸盐的小壳动物化石的出现有关。但俄国学者分析了元古宙末(文德期)到早古生代的碳酸盐时发现,镁与钙的比值并没有大的变化。另一方面,美国学者Grotzinger(1989)认为元古宙末海水钙的含量下降,海水的钙离子从早元古代的饱和或过饱和状态逐渐下降到新元古代晚期和寒武纪初期的低于饱和点的状态。因此,骨骼化的原因可能不在海水化学环境,而与生物本身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