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些是在土里生活的昆虫
1、蝼蛄
蝼蛄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蝼蛄科昆虫的总称。蝼蛄俗名拉拉蛄,地拉蛄,天蝼,土狗等,是药用昆虫。我国大陆上常见的分布较广的蝼蛄有4种,分别是华北蝼蛄、东方蝼蛄、金秀蝼蛄、河南蝼蛄和台湾蝼蛄。
当气温下降,本地区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向地下活动,一窝一虫,头部朝下,不群居,多在冻土层之下,地下水位之上,以成、若虫越冬,第二年当气温升高到8°C以上时再掉转头向地表移动。
2、金针虫
沟金针虫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北地区,其中又以旱作区域中有机质较为缺乏而土质较为疏松的粉砂壤土和粉砂粘壤土地带发生较重,是我国中部和北部旱作地区的重要地下害虫。
细胸金针虫在淮河以北地区常年发生,以水浇地、潮湿低洼地和粘土地带发生较重。另两种金针虫在北方发生也较为普遍,褐纹金针虫分布于华北,宽背金针虫分布黑龙江、内蒙古、宁夏、新疆。
3、蟋蟀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诱发。
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一起(雄虫在交配时期也和另一个雌虫居住在一起),因此,它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一只雄性蟋蟀可与多只雌蟋蟀同居。
4、蚂蚁
蚂蚁是群集而居的社会性昆虫,而且恋巢性很强。多数种类筑巢于地下或树上,且食性杂,一般植、肉兼有。 双齿多刺蚁(Polyrhachis dives)和其它蚂蚁一样,一般以蚁巢为一个家庭。一窝中有蚁后(雌蚁)有一个或数十个。工蚁专筑巢、觅食、育幼等,数量最多。
5、禅
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有一对强壮的开掘前足。利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树势,使枝梢枯死,影响树木生长。通常会在土中待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如3年、5年,还会有17年,这些数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质数。
Ⅱ 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有哪些蟋蟀喜欢吃什么
一、
一般能为肉眼所见。主要属无脊椎动物,包括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线形动物和原生动物等。根据个体大小、栖居时间和生活方式可分为若干类型,在土壤中分布极不均匀。土壤动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对土壤有机物质进行强烈的破碎和分解,将其转化为易于植物利用或易矿化的化合物,并能释出许多活性钙、镁、钾、钠和磷酸盐类,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显着影响。土壤动物积极参与物质生物小循环。某些环节动物对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养分的富集、土壤结构的形成、土壤发育及通气透水性能等均有较好作用。但某些动物对土壤和农、林、牧业生产有一定危害。
土里的动物有蚯蚓,蚂蚁,白蚁,土豚,蛇,青蛙,变形虫,涡虫,钩虾,线虫,双翅目幼虫,鞘翅目幼虫,熊虫,轮虫,蛭,螺,蚯蚓,伪蝎,蜘蛛,螨,马陆,蜈蚣,双尾虫,鼠妇,跳虫,隐翅虫,蚁,原尾虫,线虫,线蚓,土剥鼠等。
Ⅲ 土里钻的动物有什么
土里钻的动物有很多,一些昆虫的卵会产在地下,他们的幼虫也多在土里生活。有些动物的洞穴在地下,觅食时才会钻出来。常见往土里钻的动物有:蚯蚓、蚂蚁、野兔、蛇、青蛙、蜈蚣、土元、蜘蛛、马陆、土拨鼠、蛐蛐、双翅目幼虫,鞘翅目幼虫,熊虫等。可以饲养的有以下几种:
第四种:宠物类
蜘蛛、蛐蛐、蚂蚁等也是一种特殊的宠物,有很多爱好者会饲养这些昆虫。通过对他们生活习性的观察,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不过这些特殊动物并不亲人,不建议普通人去饲养他们。
Ⅳ 土壤中的小动物有哪些
土壤中的小动物有哪些
有蚯蚓,蚂蚁,白蚁,土豚,蛇,青蛙,,变形虫 , 涡虫,钩虾,线虫,双翅目幼虫 ,鞘翅目幼虫,熊虫,轮虫,蛭,螺,蚯蚓,伪蝎,蜘蛛 ,螨,马陆,蜈蚣,双尾虫,鼠妇,跳虫,隐翅虫 ,蚁 ,原尾虫,线虫,线蚓,土剥鼠等。
Ⅳ 泥土里有那些动物
有蚯蚓,蚂蚁,白蚁,土豚,蛇,青蛙,,变形虫 , 涡虫,线虫,熊虫,轮虫,蛭,螺,蚯蚓,伪蝎,蜘蛛 ,螨,钩虾,马陆,蜈蚣,双尾虫,鼠妇,跳虫,隐翅虫 ,蚁 ,原尾虫,双翅目幼虫 ,鞘翅目幼虫,线虫,线蚓,土剥鼠。
1、蚯蚓俗称地龙,又名曲鳝,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生活环境内充满了大量的微生物却极少得病,这数蚯蚓体内独特的抗菌数免疫系统有关。
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身体呈圆筒状(与线形动物的圆柱形区别),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在第十一节以后,每节的背部中央有背孔;没有骨骼,属于无脊椎动物,体表裸露,无角质层。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
2、蚂蚁。属于昆虫纲膜翅目,多为黑、褐、黄和红色,刚刚出生时,通体透明,体躯平滑,或有毛刺、刻纹和瘤突。头部通常阔大,触角膝状,4—13节。复眼小,退缩,单眼3个,位于头顶。口器和足均发达,跗节5节。有性个体有翅2对,工蚁通常无翅。基部腹节显着紧缩,形成腹柄。
腹柄1—2节,每节背面上有1—2个结节状突起。多数种类具有多型现象,属社会性昆虫。有些种类肉食性,捕食昆虫、蜘蛛及其它小动物;有些为植食性,取食种子、菌类及其它植物质;有的为杂食性。
3、白蚁(termite,white ant),亦称虫尉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蜚蠊目(原本为等翅目,2007年,等翅目撤销,被归入蜚蠊目),类似蚂蚁营社会性生活,其社会阶级为蚁后、兵蚁、工蚁。
白蚁与蚂蚁虽一般同称为蚁(见蚁总科),但白蚁社会体系在分类地位上,白蚁属于较低级的半变态昆虫,蚂蚁则属于较高级的全变态昆虫。根据化石判断,白蚁可能是由古直翅目昆虫发展而来,最早出现于 2 亿年前的二叠纪。
4、土豚为大型食蚁兽。体型类似大袋鼠,但颇肥壮,体长90~140厘米,体重50~60千克;皮厚,红褐色或白色,被有稀疏刚毛;头部窄而长,吻部前突呈管状;舌细长,富粘液,能延伸;耳长大而薄,类似驴耳。
四肢粗强,趾端具强大而锐利的爪;尾呈圆柱形,尾肌很发达,基部粗,末端变细,长约48~60厘米。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东非至南非。土豚是一种稀少的奇特动物,特别是牙齿与众不同,成体时上下颌仅可见2对前臼齿和3对臼齿,无门齿和犬齿。
5、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动物的总称,属于爬行纲蛇目。正如所有爬行类一样,蛇类全身布满鳞片。所有蛇类都是肉食性动物。目前全球总共有3,000多种蛇类。
身体细长,四肢退化,无可活动的眼睑,无耳孔,无四肢,无前肢带,身体表面覆盖有鳞。蛇类是变温动物,体温低于人类,又被称为冷血动物,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蛇会进入冬眠状态。
Ⅵ 在泥土里冬眠的动物有哪些
乌龟,蛇,青蛙,蜗牛。
乌龟:
乌龟是变温动物,生活受环境气温的影响较大。11月至翌年3月,当气温在10℃以下时,乌龟静卧于池底的淤泥中或卧于覆盖有稻草的松土中,不食不动,进行冬眠,这时它的新陈代谢非常缓慢和微弱。
蛇:
蛇是最为典型也是最为常见的冬眠的动物,蛇冬眠时千万别去招惹它,这是由于冬眠,蛇毒一直积存在体内,这个时候的蛇毒最为厉害。每当冬季到来,气温降到7-8℃时,蛇就开始选择高燥地带的洞穴、树洞和岩石缝隙作为蔽身之地,进入冬眠。
青蛙:
青蛙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又是冷血动物,它们的体温会受到气温的影响,随着气温的变冷,它们的体温也会逐渐下降。
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青蛙就钻进泥土里,不吃不动,处于睡眠状态,以此来躲避严寒,等到第二年春天地温升高后再出来活动。它们也是我们最常见的冬眠的动物。
蜗牛:
蜗牛冬眠,并不是为躲避严寒。蜗牛能经受得住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它冬眠,是因为缺乏吃食。
它冬眠时,先躲到墙角落里,然后从足腺分泌出一些粘液,将壳口封上一层防风的薄膜,就安心地睡上一个冬天。
Ⅶ 有哪些动物是生活在地下的
1、蘑菇:需要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2、鱼:需要生活在水里。
3、蚂蚁:它们喜欢在排水和通风良好的地下挖洞筑巢。
4、蝉:幼虫在地下发育,成蝉生活在夏季的树枝上。
5、猴子:它们大多住在树上。
6、大熊猫:是一种湿性动物,除发情外,生活在竹林中,经常过着独居生活,日夜兼备。
7、老鼠:生活在渠道、垃圾堆等容易找到食物,以及硬物磨牙的地方里。
8、水稻:适应于炎热的环境。所以,水稻是许多温热带人民的主食。
9、蚯蚓:由于使用皮肤呼吸,所以要生活在潮湿的泥土里。
10、蚂蚁:群居生活的动物,必须生活在离地高、干燥的环境里,如树上、墙上。
11、小麦:小麦是北方人民的主食,北方气候干燥,所以小麦生活在旱地里。
12、狮子:生活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那里有野马、野牛等食物。
13、蟑螂:生活在厨房里,那里的食物、调味品都是蟑螂的食物。
14、蛔虫:是一种寄生虫,寄生在人的肠道里。
Ⅷ 土壤里的小动物有哪些
Ⅸ 土壤中的小动物有哪些
真菌类
存在种类庞大且多样。人类仅了解当中极少部分真菌类的作用,其他的几乎不清楚。
放线菌类
具有分解霉菌等有机物的能力。多半属于制造抗生物质的菌类,有抑制病原菌的作用。
丝状真菌类
也就是种类超过10万种的霉菌。已知极少部分的丝状真菌是导致蔬菜生病的病原菌。
藻类
除了水中之外,有许多种藻类也存在在土壤中。有些藻类会吸收空气中的氮。
蚯蚓
蚯蚓能吃下含有腐殖质的土壤然后排泄出来,是耕土促使土壤团粒化的帮手。
蜱螨类
小于1MM的土壤动物。土壤列存在许多会捕食、会寄生的蜱螨类。
原虫类
移动捕食并且分解有机物的单细胞原生动物,,草履虫、眼虫藻等的伙伴。
线虫类
小于数毫米的微小土壤动物。种类很多,寄生在蔬菜根的仅仅是很少一部分。
甲螨
0.2~1.5mm的小型草食性土壤动物,也是土壤里最多的土壤动物。通过分解落叶为生。
跳虫类
小于数毫米的土壤动物,分解霉菌、藻类为生。被称为“大地的浮游生物”,是物质循环的重要角色。
Ⅹ 土壤里的小动物有哪些
土壤里小动物有蚯蚓、蚂蚁、蝼蛄、蛴螬、蛇类、青蛙、变形虫、涡虫、根蝽、金针虫、线虫、天牛、双翅目幼虫、鞘翅目幼虫、熊虫、轮虫、蚯蚓、伪蝎、蜘蛛、螨、马陆、蜈蚣、双尾虫、鼠妇、跳虫、隐翅虫、原尾虫、地老虎等。
土壤动物是土壤中和落叶下生存着的各种动物的总称,土壤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重要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积极同化各种有用物质以建造其自身,另一方面又将其排泄产物归还到环境中不断改造环境。
数量众多的土壤动物将落到地面上的枯枝落叶和埋于地下的植物根茎以及各类动物的粪便、尸体等进行粉碎,然后与微生物共同将各类碎片进二步分解,成为可被利用的营养物质,与土壤混合后形成肥沃的腐殖土。在温带,蚯蚓、跳虫和螨类对植物残体的粉碎与分解起主要作用在亚热带,除蚯蚓外,等足类动物起重要作用到了热带,白蚁和蚂蚁代替蚯蚓起主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