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冬天冬眠的小动物有什么
冬天冬眠的小动物有:松鼠、蛇、青蛙、蟾蜍、亚洲黑熊、蜥蜴、蚯蚓、北极熊、蜗牛、鳄鱼、刺猬、乌龟、蝙蝠、黄蜂、睡鼠等。冬眠是一些动物在冬季时对外界环境的一种适应,让自己的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
蛇
蛇是最为典型也是最为常见的冬眠的动物,每当冬季到来,气温降到7~8℃或以下时,蛇就开始选择高燥地带的洞穴、树洞和岩石缝隙作为蔽身之地,进入冬眠期。
青蛙
青蛙跟蛇都是冷血动物,它们的灵敏度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到了冬天由于太冷它们几乎丧失捕食的能力。
熊类
生活于北方寒冷地区的熊有冬眠现象,而位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黑熊往往不冬眠。熊冬眠时间可持续4~5个月,在冬眠过程中如果被惊动它会立即苏醒,偶然也会出洞活动。
乌龟
乌龟为变温动物。水温降到10℃以下时,即静卧水底淤泥或有覆盖物的松土中冬眠。冬眠期一般从11月到次年4月初,当水温上升到15℃时,出穴活动,水温18℃~20℃开始摄食。
蝙蝠
蝙蝠也是冬眠的。它在山洞里用后足的尖爪攀住石缝,头朝下悬在空中,一“吊”就是半年。
② 冬天快要来了.哪些动植物准备过冬了呢
蚂蚁、田鼠,蛇冬眠的动物温带和寒带地区的多种无脊椎动物、两栖类(青蛙、乌龟 )、爬行版类(权 蛇)和一些哺乳类(如蝙蝠、刺猬、旱獭、黄鼠、跳鼠等异温动物
③ 冬天都有什么动物在过冬
雪兔等换羽
一些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冬眠
候鸟迁徙
一些昆虫生蛋后自己死去,卵过冬
一些高等动物刨洞
一些鱼类洄游
一些动物生扛着
热带动物和大多数鱼类照样过。
植物呢,落叶树落叶减少蒸发及消耗,常绿树也会减慢新陈代谢速率,草本植物常常就留下种子撒手草寰啦。水生植物多半也是如此。在人类的作用下,有些盆栽被移到室内,树木也被包裹上保温的东西。
-----------------------------------------
松鼠在快入冬时把找好的食物分散挖洞埋起来,然后到了冬天,在树洞里睡大觉,饿了就起来把埋好的吃的挖出来吃。
另外它们的腮里可以放进十八颗瓜子呢,先塞满了再去睡。
但它们的食物常常会被别的偷看的松鼠挖走另埋,而且有时它们自己埋好的也会忘记。可爱吧。
昆虫是变温动物,它们怎样过冬呢?原来它们各有一套诀窍。
螳螂能做成很大的卵块,一块就有三百至四百粒卵,连同分泌物一起形成卵囊。外面是一层很厚的保护层,粘附在向阳的树干上,不怕冰雪和寒风。
负子虫将卵产在自己的背上,然后潜伏在水下的泥土中过冬。
切叶蜂把成叠的椭圆形叶子运到地下或空心木头里面,筑成一排排蜂房,形成椭圆形的“住宅”。住宅内备有花蜜或花粉,产卵过冬。每只切叶蜂可以建造30个蜂房,所需要的椭圆形叶子至少一千张,工程之大,让人叫绝。
金龟子的幼虫,身体很肥胖,贮藏着十分丰富的营养物质,躲藏在泥土的深处,呈休眠状态过冬。
天牛,有一只天生的极其锋利的嘴巴,在树干上挖一条“隧道”,幼虫在这条“隧道”里过冬。
灯蛾的蛹,外面具有一层坚硬的几丁质外壳,能忍受严寒的侵袭,蛹体内又贮藏了较多脂肪,可防冻伤。
避债蛾从幼虫时期起,就用树皮和树枝做成一个“口袋”,背在身上或挂在树枝上,休息时,就躲进“口袋”里。深秋时节,它就钻进“口袋”里,变成蛹,安全过冬。
蜜蜂到了深冬季节,除了取食贮存的蜂蜜获得热量外,还围着蜂王“抱成一团”,组成一个蜂巢团,使蜂巢里的温度保持在35℃左右。如果外层的蜜蜂冷得受不住了,它们就来个里外“换防”。对那些幼虫,工蜂会像称职的保姆那样,每天给幼虫喂食1300多次。同时,工蜂们还聚集在一起,形成一道保温层,使幼虫免受严寒的侵袭。如果幼虫仍感到寒冷,工蜂们便张翅舞足,使蜂房内温度升高。
小茧蜂有惊人的耐寒能力,在-47℃时,照样安然无恙。
科学家研究,耐寒昆虫的“皮肤”里,有一种特殊的色素细胞。这种色素细胞的大小能随时变化。当细胞膜张大时,皮肤的颜色就变浅,使昆虫的身体能很好地反射光线;当细胞膜缩小时,皮肤的颜色就会变深,身体就能吸收更多的光和热。如果身体被晒得太热了,昆虫体内的色素细胞就会膨胀,以防体温过度升高。
蝗虫妈妈在朝阳背风的斜坡上,用坚硬的“尾巴”(产卵瓣)掘地打洞,然后把身体腹部拉长伸进洞里,把卵一粒一粒地产在一起,产完卵再分泌胶液把卵块包起来,就像个胶袋,又保暖又不怕水泡,真是万无一失。
大青叶蝉的产卵管像一把锯子,用它锯开树皮,把卵产在里面,让卵在树皮里过冬。
盲蝽象的嘴巴和针一样。它先用嘴在植物上刺个小洞,然后调过头来把产卵管伸到小洞里产一粒卵。卵露在外面的一头有个小盖子,又能挡风又能透气,一举两得。
冬天到来之前,蛾子的幼虫便钻进地下,做一座坚固的土房子,再从嘴里吐出黏液涂刷内壁,使“小土房”变得光滑,既保暖又安全。
小麦叶蜂不会造房子,但它知道在土壤浅层里睡觉太危险,于是拼命往深处钻,那里不但暖和,而且来年农民耕地时也碰不着它。
刺蛾幼虫更有一招,它吐出丝和黏液,把身上的毛,编织成一个很硬的圆茧,活像一个小鸟蛋,粘在树杈上,硬得像个小石头子,谁想吃也吃不动。
黎星毛虫最喜欢吃早春的嫩芽。它们爬到老树干的向阳面,钻到树缝和老树洞里,然后脱下身上的长毛,再吐丝织成个“毛毯”,紧紧裹在身体外面,这样就不会受冻了。
甲虫那坚硬的翅鞘和厚厚的皮肤,像穿了一身防寒服。冬天快到时,它们就大吃大喝,在体内贮存足够的营养。因此,它们最不怕冷,在落叶下、碎石里、树洞中,随便找个隐蔽的角落,都可以安全过冬。
家蝇将蛹埋在土里过冬,但多数蝇类和蚊子是以成虫过冬的。它们溜进人们的住房,躲在阴暗的角落,都可以安全过冬。
豆天蛾和菜白蝶是以蛹过冬的。蛹皮又厚又硬,比幼虫更耐寒。等天气一回暖,过冬蛹就变成蝶,在田间飞舞了。
昆虫为了安全过冬都要做充分的准备,你若细心观察,不仅会觉得有趣,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消灭害虫和保护益虫哩!
④ 秋天到了有哪些小动物准备过冬
1、小蚂蚁在秋天里开始准备过冬的食物,几只小蚂蚁发现了一个大玉米就用触角来告诉其他的蚂蚁快点来,然后其他的蚂蚁赶到这里,同心协力,它们一个又一个地把玉米运到洞的深处,准备过冬再吃。
2、小松鼠在秋天里开始做过冬的准备,它爬到松树的树梢伸长了小手不断地摘取松塔,然后一个个的放在怀中,运送回自己冬藏的小树洞里面。
3、秋天来了,小蛇慢慢地爬到树洞里,检查食物够不够,看到曾经慢慢的食物已经少了大半,没办法只能缓缓爬出洞穴,又去找吃的。
4、山鼠冬眠长达半年。冬天一来,它们便挖好地道,钻进穴内,将身体蜷缩一团。它们的呼吸由渐缓到几乎停止,像死去一样,脉搏也相应变得极为微弱,体温更直线下降,可以达到5℃。
5、鳄鱼在岸边的近水处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冬眠的巢穴,天一冷便地爬入洞穴,睡上一整个冬天。
6、蛇会集体冬眠,常常是成千上百条地聚在一起。 它们互相缠绕以取暖,提高身体温度。如果单独过冬可能会冻死的,蛇和青蛙一样是变温动物,聚在一起过冬可减少死亡率。
⑤ 冬天冬眠的小动物有什么
青蛙、旱獭、蝙蝠、松鼠、黄鼠等。1、青蛙是冷血动物,体温太低时会被冻死,为了生存只好处于假死状态,这就是冬眠。冬眠在落叶、河底软泥、树洞石缝中,10月中下旬,气温降到10度时开始冬眠,到第二年的3月份,气温升高,树木都长出新叶了,冬眠结束。
青蛙、旱獭、蝙蝠、松鼠、黄鼠等。
1、青蛙是冷血动物,体温太低时会被冻死,为了生存只好处于假死状态,这就是冬眠。冬眠在落叶、河底软泥、树洞石缝中,10月中下旬,气温降到10度时开始冬眠,到第二年的3月份,气温升高,树木都长出新叶了,冬眠结束。
2、野栖旱獭主要以莎草科、禾本科植物的叶、茎,豆科植物的花为食,且有季节性变化,在饲养条件下表现为杂食性。旱獭易驯化,不伤人,不耐热,怕曝晒,抗病力强。当气温长时间低于10℃以下时,就自然冬眠,时间可长达3-6个月,当气温转暖后自然苏醒。
3、蝙蝠通常在洞里过冬。它冬眠时新陈代谢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钟仅有几次,血流减慢,体温降低到与环境温度相一致,但冬眠不深,在冬眠期有时还会排泄和进食,惊醒后能立即恢复正常。
4、松鼠:等到进入10月的秋天,松鼠就开始停止进食,但在他们的体内已经存储了足够的能量,松鼠冬眠的过程只是减少了活动量,这对于象松鼠这样的温血动物来说很重要,他们不像冷血动物那样,温血动物在冬眠过程中需要消耗体内的能量来保持一定的体温。一般6个月以后,随着春天的来到,松鼠又会从冬眠期苏醒过来。
5、黄鼠:黄鼠是松鼠科黄鼠属的动物。黄鼠在130个昼夜的冬眠时间中,共放出70卡热量,但冬眠过后的13.7个昼夜中,就能放出579卡热量。一般来说,动物在冬眠过程中,每昼夜只能放出0.5卡热量,但在它苏醒后,兴奋的时候,每昼夜则能放出42卡热量。由此可见,冬眠动物体温下降时,机体内的新陈代谢作用变得非常缓慢,所以仅仅能维持它的生命。
⑥ 冬天过冬的动物有哪些它们是怎么过冬的
冬天过冬的动物有:松鼠、大雁、燕子、穿山甲等。它们通过冬眠、储存食物、迁徙、直接过冬、打洞等方式过冬。
1、冬眠
当气温下降时,冬眠动物体温刚好保持在免于冻死的水平,冬眠时可以几个月不吃不喝,也不会饿死。大致有旱獭,松鼠,刺猬,熊,蜗牛,蛇,山鼠以及蛙类和昆虫等等。
2、储存食物
松鼠会储存一定的过冬食物,但是松鼠并不冬眠,它们在冬天也经常出洞活动,寻找地面积雪或落叶下的坚果,以维持生命,多数时间还是在树洞中呆着。
3、迁徙
春秋间鸟类会来回迁徙的,比如大雁,燕子,丹顶鹤,天鹅等。这样的鸟叫做候鸟。不过有些野生畜类或昆虫也会迁徙的哟,例如我国西藏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美洲王蝶。
4、直接过冬
直接过冬的动物多是温血动物,到了冬天,它们的体温基本上还和夏天一样,大致不变。例如羊猪牛马猴等,还有鸟类。不过在冬季来临之前,它们多会长得肥肥胖胖的,还会换上一身厚厚暖和的冬装:畜类换毛,鸟类换羽。
5、打洞
穿山甲要挖几十米深的洞,钻进去过冬,它还要准备几十万只白蚁来当过冬的食物。另外,还有其它的如蚂蚁、田鼠等在冬天来临前贮存许多食物,修好巢穴,冬天躲在巢穴里面,不出来活动。
⑦ 冬天来了,小动物们有哪些过冬方式
动物的几种过冬方式
1、 冬眠。如:蛇、青蛙、乌龟等。蛇是集体冬眠的,它们互相搂抱在一起,一起冬眠,春天再醒来那样可以取暖,提高温度。如果单独过冬会冻死的,它和青蛙一样也是变温动物,聚在一起可以减少死亡率。
2、迁移住的地方。如:大雁、燕子等。有的动物如候鸟,会非到南方去过冬。如天鹅,平时聚居在北方,秋天便携老带幼,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过冬,来年春天再返回繁殖地生儿育女。
3、加厚自己身上的皮毛或者羽毛。如:兔子、鹿、狐狸、麻雀、乌鸦等。
4、贮存食物。如:松鼠、蜜蜂、蚂蚁等。
5、产卵过冬。如:螳螂、蝗虫等。
6、躲在安全的地方过冬。如:苍蝇和蚊子。
(7)快到冬天了哪些小动物在过冬扩展阅读:
冬眠可分为入眠、深眠和出眠3个阶段。入眠动物体温开始降低到稳定地接近环境温度的过程,大约需要一到数日。
入眠:入眠的外界刺激因素主要是温度。各种动物入眠的环境温度上限相差很大:蝙蝠是24~28℃、刺猬27℃左右、黄鼠20~22℃、仓鼠9~10℃。光照、食物及饮水的供应也影响入眠。入眠的内部因素主要是体重。
深眠:此阶段长短不定,一般可达数月之久。这时的生理状态发生极大变化。呼吸明显减少,如刺猬的呼吸运动,从常温的每分钟6~18次,降到每分钟1~3次(28~18℃)。
出眠:刺猬的出眠温度约为6~9℃(2~15℃),达乌尔黄鼠约为10℃。除这种自发性激醒外,其他外因,如电、机械、寒冷或加温、化学刺激以及注射药物或激素都可以使冬眠动物激醒。激醒初期,呼吸由节律性转变为间歇性。
经过几次阵发性呼吸之后,又变成节律性呼吸,而且频率越来越快,如刺猬可达每分钟60次,待苏醒后又趋向平静,变成每分钟36~40次。心率也一样逐渐加快到超过正常水平,然后又恢复平静,这种呼吸和心率的亢进与激醒开始时的战栗产热有关。
与此同时,身体前部的血管舒张,加强心、肺和脑的血液循环,待身体前部复温后,身体后部血管才开始舒张并迅速复温。由于这样的主动复温,使得整个过程只需1.5~2.5小时便可使体温上升30多度而完全苏醒。
⑧ 哪些动物要冬眠过冬有哪些
冬眠的动物有:松鼠、蛇、青蛙、蟾蜍、亚洲黑熊、蜥蜴、蚯蚓、北极熊、亚洲黑熊、蜗牛、鳄鱼、刺猬、乌龟、蝙蝠、黄蜂、睡鼠、 蜈蚣、 蝙蝠、刺猬、 蜗牛、绝大多数的昆虫、加利福尼亚的夜鹰等,许多动物都会冬眠。
冬眠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种极端的但被调节的体温、代谢和其它生理活动的下降,作为对减少能量消耗的适应。冬眠的物种大致可分成两类即主动式冬眠动物和被动式冬眠动物,后者如仓鼠,外部因素,包括光周期,食物和外界温度对这种冬眠周期事件的定时起主要作用。
动物为什么需要冬眠
动物冬眠是为了对冬季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如食物缺少、寒冷)的一种适应。动物冬眠主要是外界刺激所致,而外界刺激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环境温度的降低,有人对刺猬的冬眠生理做过研究,发现正常的刺猬体温维持在33~37℃之间,当环境温度降到使刺猬的直肠温度低于32.5℃时,就会使其进入冬眠。
2、食物不足,哺乳动物的热量主要来自食物,食物不足就难以维持高而恒定的体温,因此动物冬眠是度过食物不足季节的一种生理适应。
⑨ 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过冬方法写出两种。
1、蛇是集体冬眠的,它们互相搂抱在一起,一起冬眠,春天再醒来那样可以取暖,提高温度。如果单独过冬会冻死的,它和青蛙一样也是变温动物,聚在一起可以减少死亡率。
2、熊冬眠是因为冬天不容易找到食物,到了秋天它们就大吃特吃,使自己长胖,冬天就靠脂肪来提供养料。但是,冬眠时,它们还会醒过来的。
3、兔子有厚厚的毛保暖,所以冬天也不怎么怕冷。但如果皮毛被弄湿,兔子便很容易着凉。所以主人要特别留意,冬天别为兔子洗澡。
4、蝙蝠也是冬眠的。它在山洞里用后足的尖爪攀住石缝,头朝下悬在空中,一“吊”就是半年。
(9)快到冬天了哪些小动物在过冬扩展阅读:
不同种类的无脊椎动物的生命周期存在差异。多数无脊椎动物是卵生动物,有些需要经历多种幼虫形态,例如蝶、蛾等昆虫;有些则一孵出便是成体。
动物是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以有机物为食物,会并且靠吃东西,由细胞构成,细胞有细胞核,没有细胞壁,会动,基质,的一类生命体。
因此动物具有与植物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进行摄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感觉、运动和繁殖生命活动。
由于动物种类繁多,人类对某一些类群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因此,直到现在对全世界动物的分类都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分类系统。
造成差异的原因,在于有的学者将若干有差异的纲都已提升为门,如原假体腔动物中的轮虫、腹毛、动吻、线形、线虫等纲动物,一些学者均将其提升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