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动物的遗传现象
每种动物和其亲代的相似性都是一种遗传现象。羊生羊,兔生兔。
每种动物行为的相似性也是一种遗传现象。
公鸡打鸣,狡兔三窟。
动物食性的相似性也是。肉食,草食。
❷ 动物的遗传与变异的资料
说的不太清楚啊,到底是什么样的资料啊?看看这个吧,但愿有用。
遗传和变异
一、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1.染色体的化学成分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为DNA和组蛋白,两者含量比率相近,此外,还有少量非组蛋白和RNA。组蛋白为含赖氨酸和精氨酸比较多的碱性蛋白质,带正电荷。其功能是参与维持染色体结构,有阻碍NDA转录RNA的能力。非组蛋白为含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酸性蛋白质,带负电荷。非组蛋白的特点是:既有多样性又有专一性,含有组蛋白所没有的色氨酸。非组蛋白的功能是DNA复制、RNA转录活动的调控因子。
2.染色体的结构
核体→螺线管→超螺线管→染色单体。从舒展的DNA双螺旋经四级折叠,压缩到最短的中期时,DNA分子缩短约5000~10000倍。
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l.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实DNA是遗传物质
实验步骤如下: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DNA是遗传物质
3.烟草花叶病毒(CMV)的重建说明CMV是不具DNA的病毒,RNA是遗传物质
三、DNA的结构和功能
1.DNA的结构
DNA是四种脱氧核苷酸的多聚体,见下图:
DNA的一级结构
DNA的主干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互组成,磷酸和糖由3’、5’一磷酸二酯键联结在一起。碱基接在每一脱氧核糖的1’碳上
其结构要点如下:
(1)两条DNA链反向平行,一条走向是5’→3’,另一条走向是3’→5’,两条互补链相互缠绕,形成双螺旋状。
(2)碱基配对不是随机的。腺嘌呤(A)通过两个氢键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通过三个氢键与胞嘧啶(C)配对(见右图)。GC对丰富的DNA比AT对丰富的DNA更为稳定。
(3)DNA的双螺旋结构中,碱基顺序没有限制性,但是碱基对的顺序却为一种DNA分子提供了它性质上的特异性。
(4)双链DNA具有不同的构型,其中3种具有生物学上重要性。
①B—DNA:右旋,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常见形式。②A-DNA:右旋,脱水状态下的常见形式。③Z—DNA:左旋,这种结构可能与真核生物中基因活性有关。
2.DNA的功能
(1)DNA的复制 凡有增殖能力的细胞,DNA复制是在间期细胞核的S期完成的。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是从复制子起点开始的。DNA复制时,由于 DNA合成的方向是 5’→3’,所以一条长链是连续合成,另一条为不连续合成,先合成冈崎片段,去引物质再由DNA连接酶连成一条长链。总的来看,DNA是半不连续复制。复制从复制子起点开始,沿两个方向进行,当两个复制手的复制叉相接时,即相连在一起,当许多复制子的复制又相连时,两条新合成的链同各自的模板链相连形成两个相同的DNA分子。
高等生物的染色体是多复制子,原核生物则是单复制子。另外,噬菌体和质粒的环状DNA大都是随复制又同时向两侧移动方式复制。
(2)基因的表达 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在原核生物中这两个过程同时进行,在真核生物中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的。
①转录 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合成方向也为5’→3’,转录不是沿DNA分子全长进行,是以包括一个成多个基因区段为单位进行合成。
原核细胞tRNA、mRNA、rRNA由一种RNA酶催化合成。而真核细胞具有三种聚合酶Ⅰ、Ⅱ、Ⅲ,其中Ⅰ催化rRNA的合成,Ⅱ催化mRNA合成,Ⅲ催化tRNA的合成。
合成出的m RNA前体需经过戴帽、加尾、甲基化和剪接等加工程序,最后才成为成熟的mRNA。
②翻译它是以m RNA分子为模板,按5’→3’的方向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合成是从N→C端。遗传密码在mRNA上,每三个相邻的碱基形成一个密码子,方向为5’→3’,四种碱基可组合形成64种密码,其中有两种起始密码,三种终止密码,密码子的特点是不重叠性、无标点符号、简并性、终止密码和起始密码、通用性。
反密码子是t RNA反密码环中的三个相邻碱基,阅读方向为3’→5’。然而,反密码子5’端的一个碱基并不一定与密码于3’端的一个碱基互补(摆动学说),因此,t RNA的反密码子按一定规则与m RNA密码子互补配对,从而把某密码子转译为相同或不同的氨基酸。
氨基酸在酶的催化下通过酯键连在t RNA3’末端的CCA中的A残基上。(其C’C’A是酶的作用加上去的)
四、基因的概念和结构
1.基因的概念
基因一词是1909年约翰逊提出的代替“遗传因子”的词。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是控制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遗传效应是指基因具有复制、转录、翻译、重组和突变以及调控等功能。
2.基因的结构。
在原核生物中,DNA分子中约1000个碱基对相当于一个基因,这些基因连续编码。真核生物中的情况复杂的多。如哺乳动物的基因长度平均约为5000~8000个碱基对,然而,高等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多为断裂基因。一个断裂基因含有几个编码顺序,叫外显子,被一个个不编码的间隔顺序隔开,这些间隔顺序叫内含子。不同的结构基因结构复杂程度不同,每一个断裂基因在其第一个和第末个外显子的外侧,都有一非编码区,并连接着一些调控顺序。基因种类如下:
①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包括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
②没有转译产物的基因 如rRNA基因和tRNA基因。
③不能转录的DNA片段 如操纵基因。
❸ 动物的本能是怎么传承给下一代的
不是吧?吃奶还要教的么?没有听说过。
吃奶就是天生源于饥饿的,只要肚子会饿,那么就会找乳头去吃奶。
楼上的没有听说过,只要把刚出生的婴儿放到母亲的身上,他自己就会去找乳头吃奶的么?如果没有听说过的话,等你的孩子出生了,你自己实验一下就知道了……
本能就是遗传的。但是遗传并不仅仅靠基因的,虽然基因是占了绝大多数因素……
本能以外的本领就是靠学习了,这个不奇怪。有的鹭鸶能学会人钓鱼撒饵的,比较发现经常观察人的鹭鸶比纯粹没有见过人的要聪明得多……
而动物的学习是要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像我们有老师在教一样,记得有个种群的猴子发现能用石头砸碎硬果子,结果一个种群的都在学习,并且教给下一代。但是,他们只会用第一个猴子用过的那块石头,不会用别的石头,所以在那个种群里面,那块石头可是宝贝哈……
❹ 生物是怎么遗传的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都是遗传。生物为什么会遗传?拿人来说,最初仅仅是父亲的一个精细胞和母亲的一个卵细胞,结合在一起,一步一步就发育成了胚胎、婴孩,发育成了儿童、成人。下一代和上一代之间的物质联系仅仅是那么两个细胞。那么一丁点儿的物质联系就足以确定下一代在外貌、体质等方面酷似父母。多少年来,人们一方面赞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一方面苦苦思索:生物遗传到底是怎样进行的呢?
进入20世纪中叶,一批批在遗传学领域里辛勤耕耘的科学家有了收获,这个问题的答案开始清晰起来,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NA的正式名称叫做脱氧核糖核酸,它隐藏在染色体内。染色体是细胞的主要成分(低等的原核细胞例外),而DNA则是染色体的核心部分,是染色体的灵魂。
DNA直接控制着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与细胞的发育、分裂息息相关。细胞如何发育、如何分裂决定着生物的形态、结构、习性、寿命……这些统称为遗传性状。DNA就通过这样的途径来控制生物的遗传。当然,这是最简略的说法。
早在发现DNA之前,一些生物学家推测生物细胞内应该存在着控制遗传的微粒,并把它定名为基因。现在人们清楚了,基因确确实实存在着。一个基因就是DNA的一个片段,是DNA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一个基因往往控制着生物的一个遗传性状,比如,头发是黄还是黑,眼睛是大还是小,等等。准确地说,一个遗传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一个基因可以与多个遗传性状有关。
低等动物噬菌体的DNA总共只有3个基因,大肠杆菌大约有3000个基因,而人体一个细胞的DNA中有大约10万个基因。
DNA是由四种核苷酸联结而成的长链。这四种核苷酸相互之间如何联结,这条长链折叠成什么样的立体形状,这两个问题在本世纪40年代曾难倒了许许多多有志于此的研究者。终于,在1954年,两位美国科学家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建立了令人信服的模型——DNA是由两条核苷酸链平行地围绕同一轴盘曲而成的双螺旋结构,很像是一把扭曲的梯子。两条长链上的核苷酸彼此间一一结成对子,紧紧联结。螺旋体每盘旋一周有10对核苷酸之多,而一个基因大约有3000对核苷酸。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生命科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标志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的诞生,它对生物的遗传规律提供了准确、完善的解释,是人们揭开遗传之谜的钥匙。
那么,遗传信息又是怎样从DNA反映到象征性状表现的蛋白质上的呢?在DNA双螺旋结构的基础上,人们研究了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提出了中心法则。指出DNA解开双链,通过自身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忠实的倍增复制;然后通过转录将遗传信息赋予一种信使——mRNA;mRNA在核糖体内通过一种转移核糖核酸分子(tRNA)将氨基酸搬运到身边,按遗传密码的要求组装成蛋白质。这样,遗传就实现了从DNA到蛋白质的“流动”。
❺ 不分雌雄,无性繁殖的动物,它们是怎么有后代的
很多无性繁殖的动物都是靠着细胞分裂来繁衍后代的,还有的是身体上装有育儿袋,比如海马,在雄性海马的身体上有育儿袋,可以自动繁殖后代。
❻ 动物的遗传现象
每种动物和其亲代的相似性都是一种遗传现象。羊生羊,兔生兔。
每种动物行为的相似性也是一种遗传现象。 公鸡打鸣,狡兔三窟。
动物食性的相似性也是。肉食,草食。
❼ 动物可以依靠什么什么遗传信息
通过有性生殖或者无性生殖将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