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动物夏天住在水里冬天住在地下
青蛙 蛇 蟾蜍
2. 什么动物在地下冬眠
蛇,青蛙, 欧洲刺猬 土拨鼠 欧黄鼠 蜂鸟 棕熊 獾,松鼠 浣熊 鹿
3. 生活在地下的动物有哪些
一、蚂蚁
群集而居的社会性昆虫,而且恋巢性很强。多数种类筑巢于地下或树上,且食性杂,一般植、肉兼有。
二、蚯蚓
自然陆生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
三、鼹鼠
白天住在土穴中,夜晚出来捕食昆虫,也吃农作物的根。鼹鼠一词在某些国家中还有“间谍”的意思。山东称鼹鼠为地皮子,菏泽地区称反耳瓜子。
四、蛇(冬眠)
0°C严寒是蛇类的致命低温,因此秋末气温降到约13℃以下时就必须找地下各种洞穴去冬眠。以北京为例,1月份地面平均温度虽低到零下5.4°C,但地下1.6米处的温度仍有7.5°C。而且温度变化很小,非常适合蛇的冬眠。
五、钩盲蛇
经常在市区及农地出没,它们生活于地下,并居于蚂蚁或白蚁的巢穴中。盲蛇小时候吃蚂蚁蛋,大了吃蚂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蚂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蚯蚓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鼹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钩盲蛇
4. 在地下生存的小动物有哪些
如蚂蚁 白蚁 巢穴在地底下
蛐蛐巢穴在地底下
蝼蛄、还有好多甲虫
还有好多昆虫的幼虫在地底下 如金龟子、叩头虫的幼虫。
蝲蝲蛄,字典音làlàgǔ,北方常读做lálágǔ,蝼蛄的俗称,有的地区称土狗子。 蝲蝲蛄蝼蛄,昆虫,背部一般呈茶褐色,腹部一般呈灰黄色,根据其生存年限的不同,颜色稍有深浅的变化。前脚大,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嫰茎。“鼹鼠”是指Talpidae家族成员的通称;然而,其他的滑石物种具有相似的结构,通常被称为鼹鼠,如金鼹鼠(Chrysochloridae)和有袋动物鼹鼠(Notoryctidae)。
蛞蝓
“Slug”也是一个通用名称,因为它指的是没有壳的任何陆地腹足类软体动物。骆驼蜘蛛
骆驼蜘蛛,也称为风蝎和太阳蜘蛛,属于Solifugae命令。他们最常见的名字来自八条腿的细长形状,与骆驼的腿非常相似。
骆驼蜘蛛的长度可达15厘米(6英寸),它们是灵活的跑步者,可以达到15公里/小时(9.5英里/小时)。它们有点咄咄逼人,虽然它们的毒液并不致命,但它们的刺痛可能会非常不愉快。骆驼蜘蛛是生活在地下的化石动物,它们在干燥的栖息地如大草原,草原和沙漠中的岩石和洞穴下度过。
在这里,您将了解英国是否有毒蜘蛛,并发现世界上最有毒的10种动物。
蝎子
虽然其中一些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但不可否认的是,蝎子对它们来说非常古怪。这些化石蜘蛛是真正的幸存者,因为它们已经存在了数亿年。
蝎子可以栖息在世界上最极端的生态系统中。它们几乎存在于从巴西丛林到喜马拉雅山脉的每个国家,并且它们有能力在冰冻的地面或厚厚的草丛中肆虐。他们在地下度过了最热的时间,晚上出来喂食。事实上,它们是嗜光的:它们尽可能地避光。
5. 春天到了还有哪些动物躲在地下
雪兔。
雪兔幼崽20天后开始独立生活,9-11个月就能达到性成熟,主要在冬季活动,其它季节活动较少,基本在洞里。
雪兔是寒带、亚寒带代表动物之一,是类个体较大的野兔,体长一般在510毫米左右,耳朵短,尾巴亦短,是中国九种野兔(其余八种为东北兔、东北黑兔、华南兔、草兔、高原兔、塔里木兔、云南兔和海南兔)中尾巴最短的。
6. 听说东北有一种动物叫瞎豆楚子,生活在地下,好像是鼠类,请问真有这种动物吗,给个图片看看
如图:
鼹鼠是一种哺乳动物,体矮胖,长10余厘米,毛黑褐色,嘴尖,眼小常隐于毛中。白天住在土穴中夜晚出来吃昆虫,偶尔也会吃农作物的根,山东称鼹鼠为“地皮子”,菏泽地区称“反耳瓜子”,甘肃、会宁一带俗称“蛤蛤”。
鼹鼠的拉丁学名就是“掘土”的意思,外形看起来酷似老鼠,头紧连着身体仿佛没有脖子,它们完全适应地下的生活方式,多栖息于海拔1500米一下的盆地、河谷、常绿阔叶林以及农耕地和菜园子附近。
鼹鼠的前肢发达,脚掌向外翻,有利爪,适于挖土,后肢细小,尾细而短;前肢五爪强大,掌心外翻,是挖土的器具。因为常年在地底下的隧道里奔来奔去,它们的耳朵逐渐退化,身上的绒毛柔软顺滑,这些特点都非常适合它们的生存。
但是也由于经常不见天日,成年后的鼹鼠视力逐渐退化,很不习惯阳光的照射,一旦长时间接触阳光,中枢系统就会混乱,各器官失调,以至于死亡。
7. 生活在土里的动物有哪些
蚂蚁、蚯蚓、西瓜虫、甲虫、蟋蟀、蝈蝈、蛴螬、蝉、知了等。只是有时候出来溜达、嬉戏而已。
8. 什么动物住在地下
兔子当然是住兔洞了,兔洞一般在地下(野生)。人工饲养的住兔舍,当然是地上,。
9. 蛇居住在那里是不是住在地下习性是什么
蛇的栖息环境因生活习性不同而有差异。蛇是一种变温动物。体温高时,代谢率高,活动频繁;体温低时,代谢率低,活动减弱。炎夏的酷暑,它们喜欢在树荫、草丛、溪旁等阴凉场所生活栖息。从秋季到冬季,逐渐进入到"冬眠"期。一般的毒蛇从11月下旬就已经开始不吃不喝,不蜕皮,相继入洞冬眠了,这时它们往往是几十条甚至成百条群集在位于高燥处的洞穴里或树洞里蛰伏过冬。待到翌年春暖花开,才从蛰伏状态中苏醒过来。从人洞到冬眠期大约需要三个月时间,主要依赖以脂肪形式贮藏在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缓慢的补充来维持其最低限度的生活营养料。
毒蛇依其昼夜活动情况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喜欢在白天活动的,称为昼行性蛇类。第二类是怕强光,喜欢在白天隐伏,夜间活动的,称为夜行性蛇类。第三类为喜欢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活动的(多在晚上及阴雨白天活动,耐寒性强),称晨昏性蛇类。蛇类活动受温度的影响要比受光线的影响要大得多。如昼行性的眼镜蛇,在十分炎热的夏天,经常在夜间出现;晨昏性的蝮蛇在低温天气,常在中午前后阳光充足时出没,而夜间活动得很少。一般地说,蛇类活动较适宜的温度是20-30℃之间,其活动的最适宜温度为10-35℃。更有趣的是,生活在热带的蛇不单在冬季"冬眠",而且在炎热干旱的夏季亦需进行"休眠",动物学上称之为"夏眠"。当热带炎热干旱的季节到来时,由于长时间不下雨,池塘、湖泊可能全部干涸,蛇和壁虎、鳄鱼、肺鱼以及草原中的龟类等动物一样,赖于生存的条件已变得不利。为了适应外界环境使之能继续生存下去,它们便转入"地下",不食不动,进入"夏眠"状态,以求能度过炎热干旱的夏季。
10. 骆驼背上的肉峰有什么用哪些动物住在地下
从前,人们以为骆驼背上的肉峰一定是一个贮水器,里面装满了水能够不断满足身体的需要。其实驼峰里贮存的并不是水,而是胶质脂肪,双峰驼的两个驼峰里足足可以贮存40千克的脂肪。艰苦的长途跋涉常使骆驼处在饥渴交迫的境地,这时奇异的驼峰脂肪便会逐渐起化学变化,氧化分解后供给骆驼体内所需要的营养、能量和水分。据估计,每100克脂肪在氧化时可以产生107克水,贮满脂肪的两座驼峰在不断氧化的过程中,就可以得40多升水。可见,驼峰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蓄水池,而是一个化学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