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软体动物主要特征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有:
1、体制是两侧对称,体不分节,具有外套膜、贝壳,体腔为真体腔,但不发达。
2、除头足类外,其余都是开管式循环,水生种类用鳃呼吸,陆生种类以外套膜形成的肺囊呼吸。
软体动物无脊椎动物中数量和种类都非常多的一个门类,已经发现的现代种类加上化石种类一共有12万种,仅次于节肢动物而成为动物界中的第二大门类。软体动物适应力强,因而分布广泛,陆地、淡水和咸水中都有大量成员,像蜗牛、河蚌、海螺、乌贼等都是我们熟悉的代表。
(1)软体动物如何保持身体形状扩展阅读:
各类软体动物虽然形态各异、习性有别,但是基本特征十分相似,身体柔软而且大多数都不分节,一般都分为头、足、内脏团和外套膜4个部分。外套膜通常还都分泌出钙质的硬壳保护在身体的外面。由于外套膜形状因种类而异,不同种类的软体动物的硬壳外形也就各种各样。
除了大多数成年期的腹足动物之外,它们的壳体都是左右对称、也就是两侧对称的。科学家正是根据这些硬壳和软体结构的差异,将软体动物分成了10个纲,它们就是单板纲、多板纲、无板纲、腹足纲、掘足纲、双壳纲、喙壳纲、头足纲、竹节石纲和软舌螺纲。
Ⅱ 软体动物靠什么保护身体
软体动物靠分泌黏液遍布全身来保护身体!
另外,部分软体动物有硬壳保护自己,比如蜗牛、螺蛳和河蚌!
Ⅲ 软体动物的特征是什么
软体动物门(学名:Mollusca)属于无脊椎动物,就其物种多样性而言,是动物界的第二大门,仅次于节肢动物门,共有十万多种。软体动物能适应许多不同环境,分布广泛,从寒带、温带到热带,从海洋到河川、湖泊,从平原到高山,陆地、淡水和咸水中都有大量成员,例如蜗牛、河蚌、海螺、乌贼等物种。
软体动物型态、习性差异甚大,最大的软体动物大王乌贼的腕展开可达12米 ,最小的螺类却仅有1厘米长。但是它们有共同的基本特征,身体无内骨骼且软,大多数不分节,身体结构可分为头、足、内脏团和外套膜4个部分。部分软体动物的外套膜会分泌出钙质的硬壳保护身体。外套模的形状因种类而不同。除了成年期的腹足动物之外,软体动物的的壳体都是左右对称的。
软体动物大多有壳,如田螺、文蛤等贝类;少数在陆地上的则有蜗牛、蛞蝓;章鱼、乌贼、海蛞蝓的外壳已消失;软体动物多数靠一条肉脚向前滑动,以此移动自己的身体,很多都有一个盘绕的外壳来保护蜗在里面的柔软的身体。
软体动物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身体柔软,并无内骨骼,大部分呈左右对称、不分节,它们外层皮肤会自背部折皱形成外套膜包围全身,并能够分泌保护用的石灰质介壳,然而部分软体动物的外壳已退化(如蛞蝓、章鱼)或是藏至体内(如乌贼)。斧足类、腹足类的壳表还有生长线,可以看出年龄大小。软体动物的腹部有肌肉足或腕,但也有的肉足已经退化,是运动器官。
大多数软体动物的头上长有和眼睛一样的触角,用来感知周围的情况,它们有几千颗微小的牙齿,称为齿舌,是他们多数特有的器官,由多列角质齿板组成,形状类似锉刀,主要用于摄食。有栉鳃,表面具纤毛,可以激动水流,双壳类可用此过滤水中的食物颗粒。
水生的软体动物排泄器官为肾,会排出氨或尿素,它们呼吸器官为鳃,由外套膜形成位于外套与身体之间,可以从流入外套腔的水中吸取氧气。而像蜗牛等陆生的软体动物排泄器官也是肾,但是用肺呼吸,并排泄尿酸。
有些软体动物是雌雄异体;有些是雌雄同体。头足纲及部分腹足纲体外受精,雌雄同体者则异体受精。不同的软体动物有不同的产卵方式。像斧足类、石虌等把卵直接产在海水中,并无保护措施,因此产软数量极多,但能顺利发育的却不多。有些海螺则会把卵埋起来,或分泌胶质包住。而腹足类的卵大都有胶质包住或具有壳。
部分的软体动物具有经济价值,斧足类大都能产真珠。还有许多种淡水产的蚌类,分泌的真珠质可以制钮扣。鲍鱼、蛤蜊、牡蛎等可供人类食用,更有许多软体动物提供了鱼类大量食物来源。软体动物除了对人类有益,部分物种对人类有害,例如:斧足类的凿船虫,这种贝类生活在海里,会破坏船只或栖身在木洞里。还有部分淡水的软体动物,是肝蛭、日本住吸虫的中间寄主,会传染疾病[2]。
reference: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D%AF%E4%BD%93%E5%8A%A8%E7%89%A9
Ⅳ 软体动物主要特征是什么常见的软体动物有那些
软体动物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常见的软体动物:
一、网纹鬃毛石鳖
身体椭圆形或近圆形。头板前方的嵌入片有8个齿裂,尾板后方中央有凹陷窦。环带上除生有针、鳞外,还被有鬃毛状突起。鳃列通常超过足部长度的一半。齿舌的内侧齿具有大的3个齿尖。
身体呈椭圆形,壳片灰白色,杂有红色、绿色和褐色的斑点;头板半圆形,具有网状刻纹和10条颗粒的放射胁;中间板的中央部有网状刻纹,翼部有2条粗大的、具有粒状突起的肋;尾板自壳顶向两侧各有1条突起肋,末端有一易燃明显的缺刻。
二、红条毛肤石鳖
身体呈长扁形,壳片中部有3条红色色带,环带较宽。头板半圆形,表面布有粒状突起,嵌入片中有5个齿裂。中间板的宽度与长度相近,峰部具有纵肋,翼部具有较大的颗粒状突起。尾板小,前缘中央微凹,后缘弧形,盖层布有颗粒突起。
三、鹦鹉螺
鹦鹉螺(学名:Nautiloidea)是海洋软体动物,共有2属、6种,具卷曲的珍珠似外壳,外壳由许多腔室组成,外套位于外壳内。各腔室之间有隔膜隔开;鳃2对;具63-94只腕,但无吸盘;眼简单,无晶状体;
无墨囊。壳薄而轻,呈螺旋形盘卷,壳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生长纹从壳的脐部辐射而出,平滑细密,多为红褐色。整个螺旋形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鹦鹉嘴,故此得名“鹦鹉螺”。
四、乌贼
乌贼本名乌鲗,又称花枝、墨斗鱼或墨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目的动物。乌贼遇到强敌时会以“喷墨”作为逃生的方法并伺机离开,因而有“乌贼”、“墨鱼”等名称。
其皮肤中有色素小囊,会随“情绪”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和大小。乌贼会跃出海面,具有惊人的空中飞行能力。与鱿鱼和章鱼一样属海洋软体动物,三者均不属于鱼类。
五、柔鱼
柔鱼,又名“鱿鱼”。目前市场看到的鱿鱼有两种:一种是躯干部较肥大的鱿鱼,它的名称叫“枪乌贼”;一种是躯干部细长的鱿鱼,它的名称叫“柔鱼”,小的柔鱼俗名叫“小管仔”。
胴体长可超过40厘米,体重可达4千克以上。体色浓重,背部有黑色纵带,两侧赤红,腹侧亦红色,尾端尖细;眼有透明膜覆盖;鳍的形状变化多,卵圆形/细长菱形或心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软体动物
Ⅳ 软体动物主要特征大多数软体动物体外被覆坚硬的什么用于什么柔软的身体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如乌贼、章鱼、鱿鱼贝壳已经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
故答案为:贝壳
Ⅵ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大多靠什么来保护身体
软体动物一般长有坚硬的外壳或者具有特殊的功能,例如乌贼可以喷墨。
Ⅶ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柔软而不分节,通常分头-足(有的头退化或消失;足肌肉质)和内脏-外套膜(由背侧的内脏团、外套膜及外套腔组成)两部分。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变异较大,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外壳,身体藏在壳中,借以获得保护,由于硬壳会妨碍活动,因此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被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像斧头,具有两片壳,如牡。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柔软而不分节,通常分头-足(有的头退化或消失;足肌肉质)和内脏-外套膜(由背侧的内脏团、外套膜及外套腔组成)两部分。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变异较大,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外壳,身体藏在壳中,借以获得保护,由于硬壳会妨碍活动,因此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被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像斧头,具有两片壳,如牡。
Ⅷ 软体动物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靠什么保护身体
主要特征:没有脊椎,身体很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
Ⅸ 软体动物的改变是什么
软体动物在形态上变化很大,但在结构上都可以分为头、足、内脏囊及外套膜4部分。头位于身体的前端,足位于头后、身体腹面,是由体壁伸出的一个多肌肉质的运动器官,内脏囊位于身体背面,是由柔软的体壁包围着的内脏器官,外套膜是由身体背部的体壁延伸下垂形成的1个或1对膜,外套膜与内脏囊之间的空腔即为外套腔。由外套膜向体表分泌碳酸钙,形成1个或2个外壳包围整个身体,少数种类壳被体壁包围或壳完全消失。这些基本结构在不同的纲中有很大的变化与区别。软体动物具有完整的消化道,出现了呼吸与循环系统,也出现了比原肾更进化的后肾。
软体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现存的有11万种以上,还有3.5万化石种,是动物界中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二大门类。特别是一些软体动物利用“肺”进行呼吸,身体具有调节水分的能力,使软体动物与节肢动物构成了仅有的适合于地面上生活的陆生动物。
软体动物包括在生活中为人们所熟悉的腹足类如蜗牛、田螺蛞蝓;双壳类的河蚌、毛蚶等;头足类的乌贼、章鱼等;以及沿海潮间带岩石上附着的多板类的石鳖等。它们在形态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它们的体制或者对称,或者不对称;体表或者有壳,或者无壳;壳或者是1枚或2枚或多枚。但根据现存种类的比较形态学的研究、胚胎学的研究,以及早在寒武纪就已出现的化石的古生物学研究发现:所有的软体动物是建筑在一个基本的模式结构上,这个模式就是人们设想的原软体动物,也就是软体动物的祖先模式,由原软体动物再发展进化成各个不同的纲。所以原软体动物代表了所有软体动物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