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果子狸生活习性
果子狸的生活习性:
(1)昼伏夜出:果子狸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多在黄昏、夜晚和拂晓出窝活动,如嬉戏、追逐、攀爬、寻食、饮水、排便、求偶等。
(2)群居性:果子狸很少单独活动,常过着群居生活,多见3一15只的群体,一起休息、觅食、越冬等。
(3)半冬眠性:每年12月至翌年2月份为半冬眠期。果子狸食量大减,活动减少。集群冬眠,但这不是持续性的,有时还要醒来采食、饮水和排便。
(4)应激性:果子狸胆小易惊恐,对声音、生人、畜禽串人、光照强度变化、颜色、气味、气温高低、饲养顺序变化等,都表现出惊恐不安、食欲不振等,其应激反应很强烈。
(5)集粪性:果子狸通常排粪地点相对不变,多排在潮湿的角落。利用这一习性可以捕获野果子狸,也有利于人工养殖时管理。
(6)争斗性:由于果子狸喜群居,往往为了争食、争配偶及保护后代而发生争斗。相互撕咬,特别是母狸有食仔、咬仔现象。
‘贰’ 果子狸上树时间
一般是夜间。
果子狸是夜行性动物,一般没有具体出来活动的时间,通常会在黄昏、夜间和日出前活动。果子狸主要栖息在森林、灌木丛、岩洞、树洞或土穴中,以野果和谷物为主食,在我国的江西、广西、海南、福建和广东等地有大量的人工饲养的果子狸。
‘叁’ 果子狸是什么动物
果子狸属灵猫科中的一种动物,也叫花面狸、白鼻狗、花面棕榈猫等,是具有珍贵毛皮的野生动物。
果子狸主要栖息在森林、灌木丛、岩洞、树洞或土穴中,偶尔在开垦的。果子狸白天在洞穴中睡觉,在黄昏、夜间和日出前活动,善于攀缘,杂食性,除了鼠类、昆虫、蛙、鸟、蜗牛外,还喜食多汁的果类;以野果和谷物为主食,也吃树枝叶。
分布范围
果子狸野外分布于中国华北以南的广大地区,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地。台湾特有亚种,分布由低至高海拔山区皆有,但中低海拔山区及开垦地为主。
在我国广泛分布,北起北京西郊、山西大同、陕西秦岭山地、川西一直到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南到台湾、海南岛和云南南缘;现有17个亚种,我国有9个,其中指名亚种Paguma larvata分布于东南部各省。目前民间饲养繁殖之数量相当多。
‘肆’ 果子狸的生活习性
1、果子狸为林缘兽类,夜行性动物。喜欢在黄昏、夜间和日出前活动,善于攀缘。属杂食性动物,颇喜食多汁之果类;
2、以野果和谷物为主食,也吃树枝叶,还到果园中吃水果,偶尔吃自己的粪便。肛门附近具臭腺,遭敌时会释出异味驱之。
3、果子狸每年2月~5月发情。怀孕期为70天~90天。夏季产仔,每胎产1仔~5仔。寿命为15年。出生后的10~12个月、体重在4公斤以上1岁左右可以达到性成熟。
果子狸的养殖
果子狸是夜行动物,昼伏夜出,喜欢舍内活动和群居,对狸舍没有特殊的要求。果子狸对日照周期性变化要求也不严格,笼舍形式以笼养、群养和笼养与群养结合的方式为主。
笼舍用镀锌铁网,笼内用砖砌成小室和暗室,笼舍内要设置栖架,供果子狸攀跳和栖息。其活动范围较小,要保持环境干燥和安静。内室以水泥地面为宜。
由于果子狸善攀缘,室内外可设栖杠、树桩等供动物攀爬,以便活动和休息。
‘伍’ 果子狸是什么动物
果子狸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果子狸的生活习性
果子狸白天除吃食和排粪、尿外,其余时间一般都在睡眠或卧着不动。显得迟顿、懒惰。睡眠时,有时侧睡、有时仰睡、有时弯成半球状。多个果子狸在一起时,则是堆叠而睡。果子狸有敏锐的夜视能力,到夜晚22时后,果子狸变得灵敏,精神抖擞,开始进行攀缘、嬉戏玩耍、寻找配偶、交配、觅食、排泄等活动,并一直延续到次日凌晨。
果子狸好静、胆小、怕惊,听觉比较灵敏。受惊后,多数表现为食欲、性欲减退,废食、难产、拒绝哺乳、乱拉粪尿、咬死或吞吃仔狸等。也有少数果子狸受惊后排出一种极臭的气味,然后逃入巢箱,颤抖不停。受刺激因素还未消失时,果子狸会失去平时的判断力和胆怯,盲目地冲出巢箱乱窜乱跳,常碰跌得头破血流,甚至内脏出血死亡。
进入冬季,果子狸的性体征完全消失,被毛丰厚、光泽好,体肥胖,行动迟缓,对光和平时认为的危险反应较迟顿,食量明显降低,昼夜除进行少量的进食和排泄外,一直处于睡眠之中,以冬眠来缓慢消耗秋季所积蓄的营养。待到初春,果子狸复苏,开始玩耍、嬉戏、攀缘等活动。
‘陆’ 果子狸的生活习性
果子狸为林缘兽类,夜行性动物。喜欢在黄昏、夜间和日出前活动,善于攀缘。属杂食性动物,颇喜食多汁之果类;以野果和谷物为主食,也吃树枝叶,还到果园中吃水果,偶尔吃自己的粪便。
由于果子狸的食性是以植物果实为主,因此人工饲养可根据个同季节饲喂不同的果类,其数量要占日粮重量的二分之一。要注意饲料种类的多样化和合理搭配。
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可饲喂不同果类,夏季对其可投喂黄瓜、西红柿和梅豆角等;冬季可投喂苹果、红橙等,都可提高其食欲。
果子狸主要栖息在森林、灌木丛、岩洞、树洞或土穴中,偶可在开垦地发现。野外分布于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不丹、尼泊尔以及中国华北以南的广大地区,北起北京西郊、山西大同、陕西秦岭山地。
繁殖方式
果子狸每年2月~5月发情。怀孕期为70天~90天。夏季产仔,每胎产1仔~5仔。寿命为15年。出生后的10~12个月、体重在4公斤以上1岁左右可以达到性成熟。
每年的3~8月份为繁殖期,在繁殖期里有4~6个发情周期,每个发情周期10~16天,平均14天,发情持续时间8天左右。在发情期里母狸阴唇肿胀、明显增大、外翻,表面出现皱褶;
公狸在3~8月始终有性欲,睾丸垂到阴囊内,阴囊垂到腹壁以外、皮色变为粉红色,到9月以后睾丸萎缩,性欲消失。受配母狸妊娠期51~71天,平均55天。
‘柒’ 果子狸的学名
果子狸属指的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兽亚纲,食肉目,裂脚亚目,灵猫科中的一种动物。该属只有一个物种,与本科其他物种同属于食肉动物中的原始类群。现有17个亚种,中国有9个。所属的花面狸属只有这一个物种,与本科其他物种同属于食肉动物中的原始类群果子狸属皮毛兽。果子狸,也叫花面狸、白鼻狗、花面棕榈猫等,是具有珍贵毛皮的野生动物。
‘捌’ 果子狸是什么动物
果子狸(学名:Paguma larvata)属于食肉目、灵猫科、花面狸属的一种珍贵的野生动物,体色为黄灰褐色,身体略胖,颈部粗短,和身体不易区分。
形态特征:果子狸肢体长48~50厘米,尾长37~41厘米;体重3600~5000克。体毛短而粗,体色为黄灰褐色,头部毛色较黑。
由额头至鼻梁有一条明显的色带,眼下及耳下具有白斑,背部体毛灰棕色。后头、肩、四肢末端及尾巴后半部为黑色,四肢短壮,各具五趾。趾端有爪,爪稍有伸缩性;尾长,约为体长的三分之二。
分布地区:
果子狸是灵猫科、花面狸属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主要生活在亚洲的热带或亚热带海拔200-2200米的山林中。在中国的南部数量较多,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北以南的广大地区,安吉山区也有分布。
果子狸在山地或者丘陵地带均有分布,主要栖息在森林、灌木丛、岩洞、树洞或土穴中,偶尔还可在开垦地中发现,一般地面活动,穴居,昼伏夜出。果子狸善攀缘,属夜行性动物,肛门附近有臭腺,遭遇敌人时会释出异味借此驱散敌人。
‘玖’ 果子狸是几级保护动物 什么时候列入的呢
1、果子狸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2、2000年8月1日以国家林业局令第7号发布实施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果子狸(Paguma larvata)被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