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动物世界 > 美洲有哪些动物灭绝

美洲有哪些动物灭绝

发布时间:2023-01-27 07:32:34

㈠ 除恐龙外,还有哪些生物灭绝

多了,有的你都没听说过。
如渡渡鸟,1799年灭绝......
打过<大航海时代>的人应该知道,在绕过好望角时候,有种奇特的鸟.那就是渡渡鸟.

恐鸟,1800年灭绝......
驼鸟在它身边简直是小弟弟.

白足澳洲林鼠,19世纪初灭绝......
此鼠刨土能力是当时世界上最厉害的

西非狮,1865年灭绝......
被人猎杀的后果.

阿特拉斯棕熊,1870年消失了.
当时陆地上最大的熊......

南极狼.曾经的南极霸主,于1875年消失.

美国缅因洲海鼬,1880年灭绝

中国白臀叶猴,1882年最后一个被法国人枪杀......

斑驴,1883年.
那家伙不知道.没有看见过,难道是斑马+驴的杂交产物?(电脑合成得真像啊)

澳大利亚小兔猼,1890年灭绝.
澳大利亚近几个世纪来灭绝动物最多的国家,谁让他们是近几个世纪,刚刚被殖民的呢,哎......

昆士兰毛鼻袋熊,1900灭绝.
很可爱的,是现在树袋熊近亲.

澳米氏弹鼠,1901年灭绝

斑纹小袋鼠,袋鼠家族里较小的种类.在欧洲人移民到澳大利亚后被当做有害生物猎杀,公元1927年,最后一只斑纹小袋鼠虽然被狗袭击时被人类救了,但仍然于同年死亡,斑纹小袋鼠灭绝

这东西大家不陌生:亚洲狮.恩,没有错.
狮子在亚洲甚至我国都生存过,当时也有人说要保护它们,但是......哎,最后个死于1908年.老死的.(……这个应该是被人类的光说不做的行为耗死的)

南加利福尼亚猫狐:公元1903年灭绝

曾经世界上最凶猛的熊--堪查加棕熊.
伤亡在它爪下的人不计其数,1920年灭绝(这个不晓得是自然还是人为灭绝,比较凶悍)

新墨西哥狼,1920年灭绝.
原因?简单,干旱+猎杀!

新南威尔士白袋鼠,1927灭绝.(这个好可爱啊~~)
被英女王誉为澳大利亚最漂亮的动物的白袋鼠终于也在1927年消失了.本来就不多,保护时候又太晚.哎~~~~~照片里瞻仰吧.

旅行鸽,1930年消失......

袋狼
澳大利亚独有品种,最终灭于侵略者之枪;1936年灭绝的

巴基斯坦沙猫1940消失

东袋狸.1940年全部灭绝了.

巴厘虎1937年全部OVER.
不得不说,近几个世纪老虎品种消失得最快!

最后一次发现亚洲猎豹是在1948年的印度南部.

中国豚鹿1960年全部OVER.(又一个小可爱)

台湾云豹1972年灭绝.

西亚虎,1980年后的人是看不见它了(猫科动物真惨,成员大幅减少)

亚欧水貂灭绝时间大概是1995--1999年之间
灭绝原因么,当然是它那宝贵的皮毛咯(亚欧水貂:毛好也是我的错?).

除了以上之外,还有下列于近代灭绝的生物:
白足鼬狐猴 公元16世纪以后灭绝 野生驼羊 公元16世纪后期灭绝
原牛 公元1627年灭绝 隆鸟 公元1649年灭绝
毛里求斯红秧鸡 公元1680年灭绝 斯特拉大海牛 公元1767年灭绝
黄嘴垂耳鸦 公元19世纪初灭绝 新不列颠紫水鸡 公元1834年灭绝
查塔姆秧鸡 公元1850年灭绝 斑点楔齿蜥 公元1847年以后灭绝
阿拉斯加鸬鹚 公元1850年灭绝 卡卡啄羊鹦鹉 公元1851年灭绝
诺幅克啄羊鹦鹉 公元1851年灭绝 内布拉斯加狼 公元1853年以后灭绝
北非熊 公元1870年灭绝 拟斑马 公元1875年灭绝
新西兰鹌鹑 公元1875年灭绝 欧洲野马 公元1876年灭绝
海滨水貂 公元1880年灭绝 牙买加仓鼠 公元1880年灭绝
塞舌尔凤蝶 公元1890年灭绝 葡萄牙野山羊 公元1891年灭绝
比利牛斯北山羊 公元1892年灭绝 斯蒂芬岛异鹩 公元1894年灭绝
岛螣 公元1894年灭绝 夏威夷太平洋管舌鸟 公元1898年灭绝
安提瓜鸱鸺 公元1900年前灭绝 埃及索狼 公元1900年灭绝(估算)
瓜达鲁贝美洲大鹰 公元1900年灭绝 虎头鼠 公元1900年灭绝
夏威夷大蜜鸟 公元1900年灭绝 夏洛特皇后岛驯鹿 公元1900年灭绝 夏威夷蜜鹦 公元1900年灭绝 亚历桑纳美洲豹 公元1905年灭绝
纹兔袋鼠 公元1906年灭绝 日本倭狼 公元1907年灭绝
黑太平洋管舌鸟 公元1907年灭绝 新西兰椋鸟 公元1907年灭绝
垂耳鸦 公元1907年灭绝 圆尾甲小袋鼠 公元1908年灭绝
多索森林驯鹿 公元1908年灭绝 加拿大荒地盘羊 公元1910年灭绝
巴切尔热带草原斑马 公元1910年灭绝 基奈山狼 公元1915年灭绝
克里布拉红帽鹦哥 公元1912年灭绝 黑田氏翘鼻麻鸭 公元1916年灭绝
新疆虎 公元1916年灭绝 中国苏门犀 公元1916年灭绝
佛罗里达黑狼 公元1917年灭绝 波兰野牛 公元1918年灭绝
马里恩象龟 公元1918年灭绝 卡罗来纳鹦鹉 公元1918年灭绝
长毛蜘蛛猴 公元20世纪20年代灭绝 拱形圆贝 公元1920年灭绝
中国大独角犀 公元1920年灭绝 勘察加大罴棕熊 公元1920年灭绝
巴巴里狮子 公元1922年灭绝 北非狮 公元1922年灭绝
中国小独角犀 公元1922年灭绝 红糜羚非洲北部种 公元1923年灭绝
诺幅克灰鸟 公元1925年灭绝 高加索野牛 公元1925年灭绝
巴德兰兹大角羊 公元1925年灭绝 豚足袋狸 公元1926年以后灭绝
极乐鹦哥 公元1927年灭绝 爱斯基摩芍鹬 公元1929年灭绝
巨兔袋狸 公元1930年灭绝 叙利亚野驴 公元1930年灭绝
暹罗鹿 公元1932年灭绝 摩洛哥红瞪羚 公元1933年以前灭绝
荒漠袋鼠 公元1935年灭绝…………
-------------------------------------------------------------------------------------------------------------------------------------------------
世界12大濒临灭绝生物
1.北部白犀牛(Sumatran rhinocerous)。
刚果瓜兰巴(Garamba)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被猎杀主要因为犀牛角~~~~

2.白鳍豚:
别名白暨、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学名为LipotesvexilliferMiller,属于鲸目(Cetacea),白暨豚科

3、苏门答腊虎
在野生状态下只有20只。随着40年代巴利虎和70年代里海虎的灭绝,人们预计,这一物种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在地球上消失。

4、奥里诺科鳄鱼
南美洲体形最大的食肉动物,也是地球上12种最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这些鳄雨小的时候还蛮可爱的)

5、僧海豹
据专家估计,世界上仅有500只,生活在地中海,受到海水和海滩生态环境变坏的影响,被渔民大量捕杀

6.小嘴狐猴(Mouse lemur):
世界最小的猴类,生活在马达加斯加

7.兰.坎皮海龟(L. Kemp’sRidleyTurtle)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12种最濒危动物中唯一数目成增长趋势的动物。需经历11-35年成长期。

8.奥瑞纳克鳄鱼(OrinocoCrocodile,学名为Crocodylusintermedius)
仅有250-700只在野外生存。主要在古巴和委内瑞拉境内。

9.泰国猪鼻蝙蝠(Kittis Hog-nosed Bat)

10.夏威夷蜗牛(genus Achatinella)

以下两种生物目前找不到图,但愿找到的时候不会是它们的“遗像”...
11.斯比克斯鹦鹉:
在野生状态下,斯比克斯鹦鹉虽没有完全灭绝但已经少得不能再少。1990年寻找这种鸟的鸟类学家仅仅找到一只幸存的雄性鸟,生活在遥远的巴西东北部地区。目前被人俘获的大约31只鸟是这种鸟能够存续下去的唯一希望。

12.微型猪(pigmyhog,学名为Sussalvanius):
世界上最小的猪,野猪的一种,主要生活在印度东北部。60厘米长,高约25厘米,成年猪不足10公斤。曾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大量存在,现在仅印度阿桑地区的玛纳斯国家公园拥有为数不多的几头。其基因与家猪的基因并无太大差别。
-------------------------------------------------------------------------------------------------------------------------------------------------
失落的世界——奇异的“鼻行类动物”
19世纪末,德国诗人克里斯蒂安·摩根茨坦在他的诗中写到了一种“用鼻子走路的动物”,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到这种动物并启用了“鼻行动物”这个名词。不过,当时人们都以为这是诗人“诗兴大发”后的“丰富想象”。直到1941年,瑞典人谕姆维斯特在南太平洋哈伊艾爱群岛上真正发现了许多用鼻子走路的动物后,才引起大家的关注。

鼻行动物是胎生的哺乳动物,共有14科189种。鼻行动物的最大特征是拥有结构与功能奇特的鼻子,鼻子数有一个到数个不等,鼻子的形态也千奇百怪,有的像柱子,有的像树枝,有的像喇叭,有的像蜗牛。鼻子的功能已异化为主要用于移动和支持身体,包括爬行、跳跃和捕捉食物等,所以它的鼻子有“鼻性步行器官” 之称。鼻行动物的后肢几乎退化得无影无踪,前肢大多也明显缩小,不再具有爬行功能。它们的体毛细而光亮,尾巴比较发达,有的尾巴能套取食物,有的尾巴生有毒钩,是有效的御敌武器。其中一种长有四个长鼻子的“四鼻类”大型鼻行动物,身高可达1.7米以上。

遗憾的是,鼻行动物还未及向大家展示,1957年美国的一次秘密核实验,使哈伊艾爱群岛整体沉没,鼻行动物全部罹难。从发现到毁灭,鼻行动物只在人类的视野里停留了短短16年。

长着四只鼻足的鼻行类动物标本

㈡ 美洲曾经又那么多巨大的肉食动物,为什么都灭绝了

是袋狮。 袋狮有着如今许多动物所没有的一些独特的身体特征,作为一种以巨型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他具有许多“捕食猎手”的诸多优势,包括可收放自如的身子 ,和袋鼠一样长而有力的尾巴,颌部的肌肉比狮子还要强有力。古生物学家通过对袋狮身体结构这些特点的描述,向我们展示了更新世时期活跃在澳洲的这种古生物的生活。 尾巴:袋狮的尾巴长而有力,很适合这种行动敏捷的捕食动物,它的尾巴很像如今的食草动物袋鼠的尾巴。它的尾巴里有一根狭长的骨头,当它直立起来的时候,这根骨头可使它保持平衡。在捕食猎物时,会用尾巴帮忙,腾出前爪紧紧抓住猎物,最后以有力的颌部咬住猎物,给予致命的一击。 后腿:袋狮的后腿凝聚着极大的爆发力,但在高速奔跑时可能缺少弹性。古生物学家认为,袋狮的这些生理特征决定了,他喜欢谨慎小心的跟踪猎物,突然出击。尽管袋狮的名字听起来会让人误以为它属于狮子,但它属于大型猫科动物狮子却是一点关系也没有的。 后爪:可向回收缩的爪子和脚趾适合抓握,这表明,被认为生活在灌木树林环境中的袋狮,有时也许还得爬树,必要的时候,它就是从树上跃下来扑向猎物的,他们的爪子看上去很有点像一只灵活的手。 前腿和前爪:英国伟大的解剖学家理乍得?欧文在1859年首次对袋狮进行描述时,将这种动物称为“捕食猛兽中最凶猛最可怕的野兽”。如今手中有了这种动物骨骸可以进行研究的科学家也完全赞同欧文当年的断语。袋狮拥有强大有力的前腿,以及大而尖锐的利爪,袋狮利用这样的爪子可以灵活的爬树,在捕食中可以紧紧抓住猎物不放。 牙齿:与树袋熊不同,袋狮属于双门齿型,也就是说它的下颌处有两个突出来的前门牙,这种牙齿结构很像鹦鹉的喙,因此早先有些专家认为袋狮主要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 。但是现代解剖学家的看法正好相反,他们认为,袋狮拥有强有力的颌部肌肉,以及尖锐的前臼齿,他们完全有能力扑咬住任何类型的动物。 鼻腔:袋狮有一个相当大而且高度发达的鼻腔,对于一种捕食者来说,这也许并不奇怪,它们需要极其敏锐的嗅觉。有了这样的能力,袋狮就能跟踪猎物。 大脑:对袋狮的头骨进行计算机X射线轴向分层造影扫描(CATscan),可使研究人员了解到袋狮大脑的一些主要特征。根据袋狮脑叶的大小和突出程度,科学家们确定袋狮的听觉、视觉和嗅觉能力都相当强。 灭绝之迷 袋狮是澳洲巨型动物之一,约在5万年前至4.5万年前灭绝。是谁又是怎样使他们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遭致灭绝命运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伯尔德分校的地球科学教授吉福德?米勒多年来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根据他的观点,人类是在巨型动物灭绝之前不久抵达澳洲的,这些动物的灭绝一定与人类活动有关。 当人类最早到达澳洲时,那里有着许多不同寻常的动物,那些动物的样子超出我们的想象,一些动物长得像袋熊一样,体形却犹如河马般庞大,它们是地球上 曾有过的最大的有袋动物。还有些动物长得像袋鼠,但它们却不是吃草为生,而是伸起两只高过头顶的手臂,扯下树枝,吃树上的叶子。还有一些动物则从树上寻找昆虫吃。澳大利亚有着独特的自然发展史。当它与其他地方完全隔离开以后,唯一在这块大陆上兴旺发达的哺乳动物就是有袋动物。食物链最高层的以大型动物为食肉动物,如袋狮,通常潜伏在树上,等待着猎物走到近旁,然后从树上跃出扑向猎物,袋狮也属于有袋动物,现代已经没有与他们相像的动物存在了。澳洲的巨型动物丽纹双门齿兽 ,是一种超大的袋熊,是曾经有过的最大的有袋动礌涪辟皇转郝辨酮玻捆物,重约4400磅,但只有大象的三分之一重,现已灭绝的最大的袋鼠重约440磅。澳大利亚大型食肉动物有袋狮、袋狼、塔斯马尼虎和肉食性的袋鼠,还有虫类肉食动物陆地鳄鱼和巨蜥,这些大型动物最终都消失了。在人类到达澳洲之后不久,大约在5万年前至4.5万年前之间,澳洲的大多数巨型动物物种,无论是肉食性动物还是食草性动物,都渐渐灭绝。巨大的袋鼠、雷鸟以及巨蜥,都消失了。在人类开始登上这块大陆之后,澳大利亚当地的哺乳动物已经消失了四分之一,其中确切的原因,至尽仍然是一个迷。幸运的是,也有一些巨型动物生存了下来,包括如今幸存下来的最大的有袋动物——红大袋鼠(又名大赤袋鼠),澳大利亚现今仍然是有袋动物和单孔目动物的天堂。如今需要我们关注的是,如何能够确保这些动物,包括袋熊、袋狸、澳洲野狗、鸸鹋等,能够安然度过新一轮由人类在世界各地引发的物种濒危和灭绝的灾难。 袋狮[Thylacoleocarnifex] 所处的时代是从上新世至更新世,分布在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有袋类已绝种动物成员中最引人注目之一类,也是该处最大的食肉动物。这动物在许多方面与狮一样,它与现存的结指兽科或结指兽的关系很密切,而这一类动物现在是由从小到中等大小均有的生活于树上的食草动物组成。短而宽的头颅上长有巨大的成对的前门齿,这门牙似乎起着真正食肉动物犬牙的作用,还长有厚实而长的、刀状的具剪切作用的裂齿,用来撕咬动物的组织。脑壳很小。但是和其它的肉食有袋类关系较远而属于以植食性为主的袋貂总科,其结构也与其它的肉食动物有一定差别。袋狮的主要猎物可能是当时同属于袋貂总科的大型植食性动物。 现代袋鼠的祖先——原袋鼠——可长到3米。其他植食性动物包括2.4米长的袋貘和更大的双门齿兽,它可能有一个长鼻子。巨袋鼠是所有植食性有袋类中最大的,有犀牛那么大。它用大爪子从地上挖出灌木来吃。植食性动物是一种像狮子一样的有袋类捕食者——袋狮——的猎物。 一般认为袋狮更多是在森林地带活动的,而不是在草原或灌木林中。 通过对化石的研究,科学家们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史前食肉猛兽中最强的咬力来自-----袋狮。这些直到30,000年前还漫游在澳洲大陆的猛兽,体重达200多磅。研究报告显示,这类“超级食肉动物”曾经是澳洲大陆上占绝对优势的掠食者,正如各类剑齿猫科动物在北美或南美大陆上的地位一样。研究人员分析了39类灭绝和幸存肉食哺乳动物的犬齿,且考虑到动物撕咬力量和其身体大小的相对关系。并于将他们的研究结果刊登于上星期出版的伦敦皇家自然科学杂志。 StephenWroe-----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古生物及动物学家,领导了此次研究。他说:“现在袋獾的猎食能力往往被大众低估,事实上一头不超过6公斤的袋獾能杀死30公斤重的袋熊”。同样地理由使我们相信,30,000年前漫步于澳洲大陆的袋狮,其可怕的撕咬能力是现存的、身体大小一样的非洲狮的三倍。Wroe认为:“一只袋狮的体重平均约为100公斤左右,而其咬噬力几乎可以接近250公斤重的现代非洲狮,而那几乎是现存非洲雄狮的最大尺寸了”。 Wroe和他的同事注意到类似的结构在澳洲袋狮的身上也有反映,早先的研究曾显示,哺乳动物中的掠食者中发达的大脑容积能为下颚肌肉留有余地,所以袋狮、恐狼等具有较小的脑量似乎也暗示了它们具有更强大的咬噬力量。Wroe对此评论说,“这已经是我们研究得出的一个理论,但在我们能确定以前,还需要做相当多的工作”。 现代古生物学家已经发现,有胎盘类食肉哺乳动物的脑量是同等体型有袋类食肉动物的两倍半,这可能能够解释为什么有一些有袋类食肉猛兽的强大咬力。而进一步考虑到体重的因素,袋狮的力量就更加令那些研究它的学者们感到可怕了。 早在1859年,袋狮化石就已经被着名的化石专家理乍得·欧文详细描述过。研究过恐龙的欧文是这样描述他的新发现的,“凶猛且带有极大破坏性的食肉猛兽”。但其后的学者们却有意降低了袋狮在更新世澳洲食物链上的位置,部分原因是因为袋狮缺乏发达的犬齿及其祖先是植食性动物。 近年来,随着Wroe和其他澳洲科学家们的努力,有关袋狮化石的发现越来越多,这些信息都在帮助我们了解这个澳洲顶级掠食者的真相。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学者:MarceloSánchez-Villagra对此认为:“至今业界仍有关于袋狮如何生活的争论,最近澳洲学者的研究结果,似乎又回到了理乍得·欧文最初对袋狮生活习性的意见,即袋狮仍旧是更新世澳洲顶级掠食者”。

㈢ 全球已灭绝野生动物盘点,你知道有哪些动物吗

在地球上,每个物种其实都有其存在的意思,但随着人类的活动已经生态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而在全球已灭绝野生动物名单中,我所知道的有长江白鲟、里海虎、西部黑犀等。

三、西部黑犀

西部黑犀属于犀牛的一个亚种,又名为西非黑犀牛,是一种草食性群居野生动物,曾生活在非洲中西部大草原上。但由于在20世纪初期时,西部黑犀由于遭到大量捕杀,使得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虽然在实施保护后情况有所好转,但在保护措施减弱后,捕杀的现象又变得极为严重,这让西部黑犀遭到重创,于2006年被认定已经灭绝。

此外,在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名单上,还有巴基斯坦沙猫、澳洲袋狼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㈣ 已经灭绝的动物有哪些

已经灭绝的动物有:

1、霸王龙

恐龙曾经是世界的霸主,霸王龙则是霸主中的霸主,它们是目前为止地球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体长可达13米以上,它们在六千多万年之前就已灭绝,现在在一些博物馆中还可以看到它们的化石。

㈤ 世界灭绝的动物有哪些

已经灭绝的动物一楼差不多都说全了

下面是:世界十二大濒临灭绝的动物

1、北部白犀牛(Sumatran rhinocerous)。

刚果瓜兰巴(Garamba)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

瓜兰巴国家公园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边境上,由于当初建园的初衷就是准备把该公园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之一,因此建造者们不遗余力,圈起大面积的草地与树林。瓜兰巴国家公园拥有许多世界稀有动物,例如丛林象、野牛和黑猩猩等。当然,最珍贵的动物还要算那些数目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了。

北部白犀牛与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曾在乌干达大量繁殖,但是由于当地政府的疏于保护而渐渐消失。在瓜兰巴国家公园中,它们的数目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达到35只,在2003年4月为30只,其后有6只被杀,4只新出生,上个月,又有2只被猎杀,同时还有近千头大象被杀。

尽管象牙犀牛角等交易在全球范围内被禁止,但是黑市交易仍然热火朝天,在也门就有专门的犀牛角市场,在那里以犀牛角制成手柄的匕首是众多买家和卖家关注的焦点,是身份的象征。

2、白鳍豚:

别名白暨、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学名为LipotesvexilliferMiller,属于鲸目(Cetacea),白暨豚科。

识别特点为:吻突狭长,长约300毫米。额部圆而隆起。背鳍三角形,位于身体的3/5处,有低皮肤脊与尾鳍相连。头顶的偏左侧有一个能启闭自如的呼吸孔。尾鳍水平向,向缘凹入呈新月形。截至目前,已发现的最大雌性个体长253厘米,重237千克;最大雄性个体长216厘米,重125千克。

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文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以鱼类为食。白暨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

它们大约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有“活化石”的美称。由于数量奇少,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另外,1980年曾捕获一头雄性白鳍豚,饲养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取名“淇淇”,是世界上惟一的一头人工饲养的白鳍豚,原希望能有雌性的个体与其配对繁殖,但所饲养的一头雌性白暨豚,不多久就死去,至今一直未能如愿,2002年7月14日“淇淇”因年老去世“ 。去世前,淇淇”体长2.07米,体重98.5公斤,年龄约25岁。白暨豚的保护成为我国当前濒危野生动物抢救的大问题。

我国尽管对大熊猫的克隆研究已经起步,但对于同被列入中国三大濒危动物之一、享有“水中大熊猫”美誉的白暨豚而言,克隆尚存在诸多技术性困难。

3、苏门答腊虎:

生活在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苏门答腊虎,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虎种之一。它们世代居住在岛上的雨林之中。早在上世纪初,苏门答腊虎的家族曾一度非常兴旺。然而,在人类的肆意捕杀下,苏门答腊虎的数量急剧减少。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最新的调查显示,自1998年到2002年间,每年至少有50只苏门答腊虎死于偷猎者的枪下,而在一份1999年所做的统计显示,当时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境内的苏门答腊虎仅有400到500只。

世界动物基金会的官员表示,印尼目前这种大规模的偷猎行为,是由于其国内市场需求所造成的。在印尼的市场上,苏门答腊虎的虎皮就是许多不法商人谋取高额利润的摇钱树,一张完整的虎皮可以卖到两千美元。

而雨林栖息地的消失,也同样威胁着苏门答腊虎的生存。据世界银行的估计,按照目前的状况,苏门答腊岛上的雨林保护区将在2005年全部消失。尽管如此,世界几家最大的造纸商仍在以每月上千公顷的速度吞噬着苏门答腊岛上的雨林。

一边是愈演愈烈的非法捕猎,另一边则是日益缩小的生活空间,面对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怎能让人们不为苏门答腊虎的命运而担心?于是,有人想起了巴厘虎和爪哇虎,这两种已经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灭绝的亚洲虎。

苏门答腊虎的命运已经引起了动物保护组织的高度关注。日前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大会上,专家们纷纷呼吁要加大对苏门答腊虎的保护力度,打击非法捕猎,保护正在走向灭绝边缘的苏门答腊虎。毕竟苏门答腊虎不仅是印尼的财富,也是全世界的财富。

4.僧海豹:

世界上曾有许多种海豹,它们是鳍足目海兽中最大的一个家庭。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海豹家族日渐萎缩,现在只剩下19种了。就在20世纪中期以前,在加勒比海地区的诸多岛屿上还生活着一种僧海豹。

加勒比海僧海豹要比普通海豹略大些,体长在2.6~2.8米,平均体重可达400千克。它身上没有普通海豹那样的斑点,为棕灰色或灰褐色,背部中线颜色很深,吻部短宽,额部高而圆突。僧海豹与其他海豹一样,没有外耳,可有很好的听觉能力。它还有一对敏锐的眼睛,不但能看清水里的东西,也能看清空中的物体。

僧海豹的体型比海狮海象更适宜在水中生活,如它的后肢不能曲向前方,这在水中运动十分重要。还有它的身体外表平滑,几乎成了流线型,非常适合在水中快速游泳、潜水。敏锐的视觉和听觉再加上水中的灵巧,使它更容易捕捉到各种鱼类。而一旦到了陆地上,它的动作就显得十分笨拙、滑稽可笑了。善于游泳的四肢只能起支撑作用,只好缓慢的匍匐爬行。陆地上的笨拙也成了它们日后灭绝的原因之一。

在哺乳期间,僧海豹的警惕性很高,一旦发现危险,会立即将小海豹推下水去,然后自己潜水而逃。如有小海豹被擒,大海豹会不顾自己安危,抢夺小海豹。如果是人抢走小海豹,大海豹就会怒气冲天地向人发动攻击。可是,最终它们也没能逃脱人类的手掌。

引几段话:
海豹是一种古老而稀有的海豹,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一生都在热带海域中生活的海豹。历史上僧海豹曾一度在加勒比海和地中海大量的繁殖,由于人类的狂捕滥杀,今天僧海豹在世界其它地方已难觅其踪,而仅仅在夏威夷群岛北部生存着一个不大的群体。
与一般的喜欢生活在冷水当中的海豹不同,僧海豹喜欢热带温暖的海水。在碧波荡漾的的太平洋中部,有一个碧玉般的小岛,叫尼豪岛,是一个牧场岛,僧海豹主要是在这个岛的沙滩上繁衍生息。这个岛是属于私人的,为了保护岛上的环境,岛的主人一般不允许科研人员上岛考察,所以没有人知道岛上到底有多少僧海豹。

5、奥里诺科鳄鱼:

世界上有4种因滥捕杀和受到环境污染威胁的鳄鱼,其中一种是生活在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鳄鱼。它是美洲最大的鳄鱼,也是委内瑞拉动物中的珍品。多年来委内瑞拉有关单位 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处于濒危的奥里诺科鳄鱼,并取得了成效。
1990年由环境部和私人机构发出倡议,制定了保护奥里诺科鳄鱼的计划,通过人工保护和养殖,增加这一珍贵动物的数量。因为在自然环境中大量繁殖已不可能。这种鳄鱼只生存在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原来估计只有250条。经过10年的保护工作,已繁殖和放回自然界2150条奥里诺科鳄鱼,其中1400条在阿普雷州。估计一岁以上的鳄鱼现在有3000条,也可能5000条。
为了保护鳄鱼,有关部门在科赫德斯州和波图格萨州建立了三个鳄鱼养殖场,让成年鳄鱼在那里繁殖,然后人工喂养一年,鳄鱼长到80厘米后,在雨季开始时放回河里。为了跟踪观察,技术人员在鳄鱼腿上系一个环,在鳞片上作标记。保护鳄鱼的活动得到了有关部门和私人企业的大力支持。喂养一条成年鳄鱼每月需要15万玻利瓦尔,它吃马肉、鱼等成本高的食物,养殖场还在食料中加入维他命,以增强鳄鱼的体质。养殖场90%的预算用于购买鳄鱼的食品。环境部正在寻求国际援助,以便增加资金更好地保护奥里诺科鳄鱼。

在距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752千米的阿普雷州生物保护区,一名生物学家拿着几只刚出生一天的奥里诺科鳄鱼。作为保护奥里诺科鳄鱼计划的一部分,130多只在笼中出生的一至两岁的鳄鱼被放归大自然。

6、小嘴狐猴(Mouse lemur):

世界最小的猴类。

非洲东南部印度洋中马达加斯加岛,有“狐猴岛”之称。岛上有20多种狐猴,主要有大狐猴、小狐猴、鼠狐猴、灰狐猴、丝狐猴、绒狐猴和环尾猴等。狐猴的拉丁名意思是“鬼”。它们在热带森林里神出鬼没地活动,喜欢吵闹。不同种之间,外形、大小和习性有着很大的区别。大狐猴是现有狐猴中的“巨人”,身长约1.2米,身躯壮硕,头顶和背腰为白色,其余都为黑色,黑白相间。小狐猴只有20厘米,胖乎乎的,两只眼睛大大的,尾巴比身躯稍短,在酷暑干燥的季节,有夏眠的习性,此时依靠尾巴里所贮存的脂肪来维持生命。鼠狐猴身躯与老鼠差不多,外貌像鼠,有长而突出的吻部和湿润的鼻瑞,好似狗鼻子。灰狐猴体形和身长同犭蒙猴相似,圆脸孔,嘴前端尖而突出,下颌的前齿特别大,栖居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森林中,只有在清晨和黄昏时分,才能见到雌雄成对地在树上活动,平时很难看到它们共同生活。狐猴比猫大些,浑身披着纯白色的丝状软毛,一条长尾巴美丽灵活。原狐猴有蓬松的尾巴,头上像围着白围巾,活动灵敏。

另外,加勒比海托里科海岸附近的卡约圣提阿高岛和我国云南抚仙湖孤山岛以及海南陵水县的南湾猕猴岛,都是着名的猕猴岛,其中尤以海南省濒临南海的陵水县南湾猕猴岛出名。猕猴又叫“小猢狲”“恒河猴”,毛呈灰褐色,胸部以下为橙黄色,有光泽,胸腹部和腿部为深灰色,脸部和耳朵裸露,臀部有红色的臀胝。从海南省陵水县的新村港乘上游艇,只需10多分钟,便可到南湾半岛的猕猴岛。猕猴岛本叫南湾猴子岛,南湾半岛三面临海,只有一面同陆地相连,12座大小不等的山峦绵延起伏,隔海相望,仿佛是一个孤岛,因这里栖息了许多猕猴群,所以人们都叫它“猕猴岛”。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猕猴乐园,岛的面积为9平方公里,山体长15公里,中间有一座小山峰,两侧由各50米宽的河滩把山体分成东西两段,可见层层山峦,条条沟壑。来到旅游区,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现在眼前,漫山遍野的猕猴,有的在山顶上,有的在山沟里,有独占一个山头的,也有两三群分居在一个山头。每群猴子都有“大王”和“二王”。山峦上有观猴亭,游人在此可以观看猕猴的精彩表演,感受到一种与在一般公园里明显不同的野趣。猕猴有的在井边喝水,让人想起“猴子捞月”;有的在两树间飞奔蹦跳或在地上翻筋斗,使人仿佛在观赏“孙大圣”在“花果山”的精彩表演……

7、兰.坎皮海龟(L. Kemp’sRidleyTurtle)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12种最濒危动物中唯一数目成增长趋势的动物。需经历11-35年成长期。

8、奥瑞纳克鳄鱼(OrinocoCrocodile,学名为Crocodylusintermedius)

仅有250-700只在野外生存。主要在古巴和委内瑞拉境内。

9、泰国猪鼻蝙蝠(Kittis Hog-nosed Bat)

生活在泰国北碧省瓜耶诺伊河畔石灰岩洞中的猪鼻蝙蝠,头和身体的长度为2.9厘米,翅膀的宽为13厘米,重量为1.7克。
10、夏威夷蜗牛(genus Achatinella)
11、斯比克斯鹦鹉:

在野生状态下,斯比克斯鹦鹉虽没有完全灭绝但已经少得不能再少。1990年寻找这种鸟的鸟类学家仅仅找到一只幸存的雄性鸟,生活在遥远的巴西东北部地区。目前被人俘获的大约31只鸟是这种鸟能够存续下去的唯一希望。

金刚鹦鹉是一种生活在热带美洲的长尾大鹦鹉,羽毛色彩斑斓,但这种人见人爱的鹦鹉可能已经灭绝了,至少野生的已经不存在了。据生物学家说,有只蓝色的野生金刚鹦鹉是这一种类的最后一只,但已有好长时间不见了,它可能已遭不测。

生物学家一直在密切地观察这只已有19岁高龄的鹦鹉,但近两个月来他们一直没再见它露面,它可能已成为鹰的美餐或是被偷猎者捕捉走了。

12、微型猪(pigmyhog,学名为Sussalvanius):

世界上最小的猪,野猪的一种,主要生活在印度东北部。60厘米长,高约25厘米,成年猪不足10公斤。曾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大量存在,现在仅印度阿桑地区的玛纳斯国家公园拥有为数不多的几头。其基因与家猪的基因并无太大差别。

㈥ 金丝猴,美洲虎为什么濒临灭绝它们现在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吃什么东西生活习性是什么

金丝猴、美洲虎濒临灭绝,都是由于栖息地越来越少,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金丝猴、美洲虎的栖息地生活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它们的生存空间受到威胁,因而它们的繁衍也受到了濒临灭绝的威胁。

金丝猴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美洲虎在中国没有分布,《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美洲豹被列入附录II。

金丝猴生活习性:金丝猴群栖高山密林中。主要在树上生活,也在地面找东西吃。以野果、嫩芽、竹笋、苔藓植物为食。主食有树叶、嫩树枝、花、果,也吃树皮和树根,爱吃昆虫、鸟和鸟蛋。

美洲虎生活习性:生活于多水之地,且跟虎一样,是喜欢游泳的猫科动物。美洲豹爱独行,是蛰伏突袭的掠食者。

(6)美洲有哪些动物灭绝扩展阅读:

金丝猴的外形特点:

1、金丝猴的共同特征为鼻孔大,上翘,唇厚,无颊囊,这是为了适应高原缺氧进化而来。其中川金丝猴毛色为金黄色,肩背具长毛,尾与体等长或更长,成年雄体长平均为680毫米,尾长685毫米。

2、金丝猴体型稍小,但尾较之更长,体长为637~690毫米,尾长846~905毫米,体背灰褐,有的具黄的色调。

3、滇金丝猴身体较川金丝猴稍大,体长740~830毫米,尾相对较短,略等于体长,约510~720毫米,身体背面、侧面、四肢外侧,手、足,和尾均为灰黑色。


㈦ 美洲狮灭绝了吗

没有。。。。。
美洲狮 -
美洲狮(学名:Puma concolor)又称美洲金猫,大小和花豹相仿,但外观上没有花纹且头骨较小。雄性体重可达90千克,在跳跃方面有着惊人的能力,能跳到7米以外,一跃可达十几米远。体色从灰色到红棕色都有,热带地区的更倾向于红色,北方地区的多为灰色。腹部和口鼻部白色,眼内侧和鼻梁骨两侧有明显的泪槽。
种群现状
美洲狮有多达29个亚种,基于它们的分布地区不同和体形的差异。有一个亚种的美洲狮已经严重濒危“佛罗里达亚种”,也叫佛罗里达豹。因为它们有一身暗色的非常稀有的皮毛。圈养数量只有75头,野生的大约500头,而且非常不稳定。它们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水源的污染,公路上飞驰的汽车和遗传基因缺乏多样性。此外东部美洲狮已1932年灭绝(虽然2011年才被世界承认),哥斯达黎加亚种美洲狮也以濒危。现在全南北美洲其余的8个亚种(野生)美洲狮共有14万只左右。
历史上,由于美洲狮的行动诡秘,使人们对这些大体型的猫科动物一直怀有深深的恐惧、敬畏和难以满足的好奇心,送给它山狮、红虎、银狮、紫豹,甚至印地安魔鬼、猫王等数不清的别名。但如今,它却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人们用枪、毒药、陷阱以及各种现代手段捕猎它、杀戮它,只是为了获得它的毛皮。幸存下来的美洲狮则已经退缩到高原山区地带,顽强地生活着,继续发挥着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尽管它的爪子不适合在雪地活动,但它必须继续寻找到不受搅扰、人迹罕至的安全地带。

㈧ 濒危动物有哪些原因揭秘极度十大濒危动物北美特有

在北美这片大陆上发现的一些野生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栖息地破坏是影响北美濒危动物的因素之一。其中极度十大濒危动物分别是加州秃鹰,富兰克林大黄蜂,巨型海鲈鱼,肯氏龟,瓦胡岛树蜗牛,侏儒浣熊,拉布树蛙,红狼,粗糙鹿角珊瑚,温哥华岛旱獭,之前我为大家讲解过猛禽王者哈佩角雕,感兴趣的不妨跟着本站一起往下看!

极度十大濒危动物

一、加州秃鹰

于1987年从野外灭绝,不分青红皂白的偷猎、破坏栖息地和铅中毒致死导致了这一物种数量的下降,在只剩下几只秃鹰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下令在野生物种完全消失之前将其全部捕获。1991年,一些秃鹰被重新引入野外,加州秃鹰目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

二、富兰克林大黄蜂

一种濒临绝种的蜜蜂,有人声称这一蜜蜂已经在野外灭绝了,蜜蜂在大量野花物种的授粉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栖息地退化、大量使用杀虫剂和大量商业利用蜜蜂导致病原体溢出是致使美国富兰克林大黄蜂数量迅速下降的一些因素。

三、巨型海鲈鱼

一种极度濒危的物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商业捕获基本上耗尽了这一物种的数量。自1982年以来,加州鱼类和狩猎部一直禁止以各种形式捕捞这种鱼类,巨鲈鱼的数量正在恢复,尽管仍然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这一主张。

四、肯氏龟

最受威胁的海龟之一,肯氏龟是一种濒临绝种的物种,主要分布在美国东海岸大西洋水域。在被赋予保护地位之前,这只海龟被人们广泛地偷猎以获取它的肉。目前,这些海龟因渔具缠绕而死亡,水污染和栖息地丧失也是导致该物种迅速下降的主要因素。

五、瓦胡岛树蜗牛

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混乱是造成这些蜗牛大规模灭绝的原因,人类采集贝壳、捕食压力、栖息地丧失、低增长率和低生育率,这些都导致蜗牛数量迅速减少。另外,以这些蜗牛为食的几种啮齿动物是它们生存的最大威胁。

六、侏儒浣熊

一种生活在墨西哥的科苏梅尔岛上特有的物种,主要生活在红树林和靠近该岛海岸线的沙质湿地中,今天只有几百只浣熊存活下来,因此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科苏梅尔岛的发展活动,特别是旅游方面的发展活动,被认为是导致野生侏儒浣熊数量锐减的原因。人类引进的入侵物种,如驯养的狗和猫,也在浣熊种群中传播疾病。

七、拉布树蛙

被认为已在野外灭绝,这种乔木类青蛙栖息在中部森林的树冠上,该物种于2005年在野外被发现,并于2008年正式分类。尽管保护小组努力拯救青蛙,但一种真菌病威胁着它们的生命,这一物种中最后一只已知的雌性在2009年死亡,目前只有一只雄性树蛙存活在亚特兰大植物园。

八、红狼

一种濒临绝种的狼,原产于美国东部。这一物种曾经占据整个美国东南部的范围,但目前,它的范围大大缩小,只有50种保留在野外。有几个因素导致了红狼种群的灭绝,如牧场主的迫害、环境疾病、寄生虫侵扰、食物和其他资源的竞争。

九、粗糙鹿角珊瑚

一种极度濒危的珊瑚,它们对温度和盐度的变化非常敏感,这些因素受环境格局变化的影响。导致这一物种减少的其他因素包括广泛的捕食和疾病爆发,今天,近98%的鹿角珊瑚种群已经在整个范围内被毁灭。

十、温哥华岛旱獭

栖息在加拿大温哥华岛山区的开阔的高山栖息地,气候变化导致的栖息地丧失是造成这一物种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在较暖的温度影响下,高山开阔的地貌逐渐消失,这些土拨鼠的成活率和繁殖模式正受到不利影响。意识到这种情况的紧迫性,国家保护部门决定捕获野生动物并圈养它们,以增加它们的数量。

与美洲有哪些动物灭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7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7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4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2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5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1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9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6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1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7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5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6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0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5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6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0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6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4